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級教案 > 語文教案 >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

時間: 啟權 語文教案

這是一篇散發(fā)著理性光輝的散文,議論較盛,涉筆宏大,文句流暢,能引導學生對天地自然產生玄思。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準確認讀課文下注詞語,并掌握它們的意思。

2、品味細節(jié)描寫,體會作者多角度表現(xiàn)文章主題的寫作特點。

3.理解關鍵詞語在表達感情方面所起的作用,體味并準確理解文章所表達的父子深情。

過程與方法

以學生讀為主,通讀、選讀、品讀、析讀、誦讀貫穿課堂,分不同階段理解父子之情。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會作者在特定環(huán)境下感受到的父愛,感受文中的人性美。

2.體會自己父愛的深沉與偉大,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學會關愛他人

重點難點

1.體會抓住人物特定情境下的“背影”進行細致描寫的特點,感受理解父親的愛子之情。

2.體會樸實的語言中所包含的深情。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二課時

一、父親的背影一點都不美,不夠瀟灑。為什么不捕捉生活中父親美的一面、美的事物去寫?會有很多素材啊,為什么要選不美的背影?

老境的父親頹唐、憂傷、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但大家想想如果是個健壯靈活的父親,健步如飛、干脆利落,還能表現(xiàn)出父親對兒子的那種關愛的深刻性嗎?作者寫的是真實的再現(xiàn),那個背影已經深深地長在每個中國人心中。

啟示:單有獨辟蹊徑的精神、角度還不夠,還必須有真實的`、感人至深的內容支撐,否則會華而不美。

那回答作者為什么用背影做標題?

視角新穎獨特

是文章的線索。

是父親飽經憂患、半生潦倒的印記,凝聚著父親對兒子的愛,是父子依依惜別時留給兒子最深的印象,體現(xiàn)了父親的愛子深情。

二、買橘子的背影令作者念念不忘,還有哪些地方表現(xiàn)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情?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說的幾句話,并體會它所含的意思。

1、 “事已至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

2、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3、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

4、我走了,到那邊來信!

5、進去吧,里邊沒人。

① 安慰兒子,也表現(xiàn)自己的堅強。把悲痛壓在了心底,不讓兒子看到,這是一個善良而又堅強的父親!

② 擔心照顧不周。兒子已二十歲,可是在父親心目中仍是一個小孩,最后還是決定親自去送。“不要緊”,是對兒子的寬慰;“他們去不好”,才是他的真實想法。這句話反映出了他的微妙曲折的心理活動,深切地體現(xiàn)出了他對兒子的關懷。

③ 擔心兒子,怕他渴,怕他累。上了車,替兒子揀定了椅子,鋪好了座位,既關照兒子自己路上小心,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要做的幾乎都做了,要說的幾乎都說了,但又忽然想到兒子路上口喝怎么辦,他怕買橘子回來找不到兒子,又怕車上東西丟失,可看到這位慈父對于兒子的照顧是多么周到、多么細心!

④當父親與我告別時,他說:“我走了,到那邊來信!”他走了幾步,又回頭看見我,說“進去吧,里邊沒人。”

關注安危,擔心兒子是否順利地到達北京。分別在即,今后就是關山阻隔、天各一方了,你經常來信吧,好讓老父減輕對你的刻骨思念!這一句話所表現(xiàn)的,就是這位父親對于兒子的這樣的真摯而深切的期待!

父親的話語是最樸實無華的了。可正是這樸實無華的的話語,燃燒著火熱的情感,請從文中畫出父親說過的每一句話,體會其中潛在的情感。父親的語言都很簡短、平淡,但平淡之中寓深情。

5、事事為兒子著想。依依惜別,不勝留戀,擔心兒子在車外久立受寒,所以還是叫兒子“進去吧”。可看到這位父親對于兒子的拳拳之意、殷殷之情。

這五句話都很簡短,然而飽含感情,有豐富的潛臺詞,生動地揭示了人物的內心活動,充分地表達了父親的一片愛子之心。語言樸實,充滿了父親對兒子的關心體貼,是偉大的父愛!

三、兒子感受到父親的愛了嗎?表現(xiàn)在哪里?父親的背影,是否讓作者有所觸動?表現(xiàn)在哪里?

四次流淚。兒子總共流了幾次淚,為什么流淚?

1、悲哀之淚:見父親,睹家境,想祖母。

2、感動之淚:望父買橘,父子離別。

3、感傷之淚:背影遠去,依依惜別。

4、傷心之淚:再現(xiàn)背影,淚光瑩瑩。

第一次的“淚”:祖母亡故,老父解職,家境慘淡,百感交集而“簌簌地流下淚來”,為“背影”渲染了悲涼的氣氛。這次掉淚表現(xiàn)出觸境傷情的悲哀。

第二次的“淚”是父親為買幾個橘子,不顧年紀大、手腳笨,攀上爬下,被其深厚、真摯的愛激動得“淚很快地流下來了。”

第三次的“淚”,是在父親的“背影”“混入來來往往的人里,再找不著了”的時候,離情別緒,悲傷惆悵,惜別,感激、同情父親不容易。哀傷、悲愁的眼淚。

第四次的“淚”,是接讀父親來信時,父親信上說到了“大去之期”,想到父親對自己的許多好處,想到父親的背影,不禁淚如泉涌。

寫此文時作者28歲,在清華教書,已為人父。8年前和父親車站分別的一幕展現(xiàn)在眼前,思念在腦海瞬間打開。

四、看到父愛子,子愛父。但子愛父是有過程的。

.文中第五節(jié)一連用了兩個“聰明”。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個“聰明”的?

當父親忙著和腳夫討價還價的時候,“我”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父親實在是家境日下,囊中羞澀。作者自嘲并稱那時真是聰明過分。

父親囑托茶房好好照應兒子,“我”暗笑父親的迂,自以為看破世情,其實是不理解父親的眷眷之情,拳拳之心。作者還是自嘲稱那時真是太聰明了!

這是告別了少年輕狂的歲月之后才意識到的。感情是層層推進的!

“父慈子孝”。對父愛是經過背影的發(fā)酵后才理解的。瑣事消磨,那封信勾起回憶。 不能忘懷的是背影。不管是自己的學業(yè)事業(yè)、孩子多煩事多、代溝啊等。都不能消磨對父親的愛以及他對父親的理解,最不能忘懷的就在這里。

五、我們該怎么做?關愛父母。

上課了 。老教授讓同學們做一項問卷調查,兩道題。

1、他很愛她。她美麗動人。可因一場車禍,她臉上留下幾道大大的丑陋疤痕。你覺得,他會一如既往地愛她嗎?

A、他一定會 B、他一定不會 C、他可能會

2、她很愛他。他是商界的精英。忽然他破產了。你覺得,她還會像以前一樣愛他嗎?

A、她一定會 B、她一定不會 C、她可能會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第一題有10%的同學選A,10%的同學選B,80%的同學選C。第二題呢,30%的同學選A,30%的同學選B,40%的同學選C。

“看來,美女毀容比男人破產,更讓人不能容忍啊。”教授笑了,“做這兩題時,你們是不是把他和她當成了戀人關系?”

“是啊。”同學們答得很整齊。

“現(xiàn)在,我們來假設一下,如果,第一題中的‘他’是‘她’的父親,第二題中的‘她’是‘他’的母親。讓你把這兩道題重新做一遍,你還會堅持原來的選擇嗎?”

教室里變得非常寧靜,一張張年青的面龐變得凝重而深沉。幾分鐘后,再統(tǒng)計,兩道題,同學們都100%地選了A。

教授的語調深沉而動情:“這個世界上,有一種愛,亙古綿長,無私無求;不因季節(jié)更替。不因名利浮沉,這就是父母的愛啊!”

請同學們關愛父母。

六、小結。

七、作業(yè);熟讀課文。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2)

教學重點:

一、體會作者抓住了蘇州園林的哪個特征,又是怎樣突出這個特征的。

二、學習本文嚴謹的結構層次。

三、學習本文準確、簡潔、生動的語言。

四、熟悉說明方法,學習用比較的方法說明事物的特征。

教學難點:

一、引導學生理解作者寫作意圖,進而體會作者寫作思路,理解結構。

二、在把握全篇結構的基礎上,通過練習進一步加強對說明文的分析掌握。

課時安排: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點:

1、學習說明文知識

2、作者簡介及寫作緣由

3、字詞

4、朗讀課文,找出說明對象

5、理清結構,劃分段落層次,歸納段意

第二課時

教學重點:

1、找出說明對象的總體特征,并分析作者通過哪幾個方面來突出這幾個特點的。

2、明確本文的說明順序。

3、以課文第4、5節(jié)為例,指導學生掌握說明文閱讀重點。

教學內容及步驟:

一、導入:同學們已經提前預習了《蘇州園林》,那么請大家先看兩段影片,請你們猜一猜哪段影片是蘇州園林?你是根據什么判斷出來的?你認為蘇州園林有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回答)下面,我們共同學習葉圣陶先生寫的《蘇州園林》,看看他是

怎樣抓住蘇州園林的特點來進行說明的。

二、朗讀第一段,找出其中最能說明蘇州園林地位的詞語,分析。

明確:標本——同一類事物中可以作為代表的事物。表明蘇州園林在我國園林藝術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可以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

三、朗讀第二段,找出蘇州園林具有怎樣的總體特征,才能成為各地園林的標本?

明確:務必使游覽者無論站在哪個點上,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提問:為了達到這一標準,作者認為設計者和匠師從哪幾個方面下了功夫?

明確:四個講究。

四、分析第三自然段

提問:本段具體說明了蘇州園林哪個特點?

蘇州園林亭臺軒榭的布局講究什么?

為了什么這一特點,作者采用了什么說明方法?(作比較、打比方)

五、閱讀第四自然段,完成下列練習:(學生思考、討論)

(1) 用“||”劃分這段文字的層次

(2) 這段文字的說明對象是 ,其中又以 為主。

(3) 蘇州園林假山和池沼的共同特征是

(4) 文中概括蘇州園林假山特點的一句是 。

(5) 分幾個方面介紹池沼?

(6) 這段文字的結構特點是 。

(7) 這段文字用了什么說明方法?

(8) 文中“假山的堆疊,可以說是一項藝術而不僅是技術。”中的“藝術”和“技術”有什么不同?可不可互換?

六、配合圖片,簡要分析第五、六自然段,回答問題:

(1) 概括本段的段意

(2) 指出本段運用的說明方法。

(3) 這段文字除用說明這種表達方式,還用了什么?作用是什么?

(4) 本段的說明順序是什么?

七、提問:作者在寫完蘇州園林的`四大特點后,為何又寫了7、8、9段?

這三段主要從哪幾個方面來說明蘇州園林的?

八、整理說明順序:概括——具體 主要——次要

九、歸納說明文閱讀的重點:

(1) 明確說明對象

(2) 弄清所說明的事物的特征

(3) 劃分段落層次,概括段意

(4) 了解使用的說明方法

(5) 明確說明順序

(6) 把握說明文的結構

(7) 在說明文中描寫、抒情、議論等表達方式的運用及效果

(8) 體會說明文語言的準確嚴密

十、本課小結

十一、布置作業(yè):作文《我們的校園》

要求: 1、認真觀察,抓準特點

2、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

3、用3~4種說明方法

4、字數:500字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認識泰山雄偉神奇的景象

2、理解、學習詩人蓬勃的朝氣和遠大的抱負

3、探究文學作品風格與作家個人遭遇之間的關系

【教學程序】:

一、導入新課

大家都知道五岳之首的泰山吧?你能否用詞、短語或語句來描繪你印象中的泰山呢?(簡單點評后轉入杜甫的《望岳》)

二、教學新課

(一)作者及背景簡介

(二)朗讀詩歌

1、老師范讀《望岳》。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五言古詩的誦讀節(jié)奏。

2、全體學生齊讀。

3、學生推薦朗讀,其他學生點評。

(三)了解詩的內容

1、學生參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詩句,理解詩意。

2、全班交流問題及解答。

3、學生說說詩句的含義。

(四)再次朗誦,要求學生一邊聽一邊想象詩歌描繪的畫面和意境,想象詩人當時望岳的情景。

出示問題,小組研討:

1、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點?從哪些地方看出來?

2、詩題叫《望岳》,可見作者并未登上泰山。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別,有遠有近,有虛有實。試以兩句一組看看“望”的角度有怎樣的不同?

——研討后,師生共同賞析:

“岱宗”兩句:“遠望”(補充背景常識:此句說的是泰山山脈,它在山東中部,從東平湖東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長約200公里。)

問(1):“夫”是個虛詞,首句意思只在“如何”(怎么樣)上,試比較“岱宗如何”和“岱宗夫如何”在語氣上有什么不同?(加“夫”則驚奇、贊嘆之情更明朗,也更強烈。)

問(2):此句寫出了泰山的什么特點?詩人是如何寫的?對你有何啟發(fā)?(沒有抽象地說,而是別出心裁的寫出自己的體會,以距離之遠來烘托出泰山的高。

“造化”兩句:“近望”問:能否通過對這兩句品度,各用一個字分別概括詩人眼中泰山的特點?(“神”或“秀”,“高”。這兩句詩突出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蕩胸”兩句:“細望”問:展開合理的聯(lián)系和想象,用你的語言再現(xiàn)當時的畫面。

“會當”兩句:由“望岳”想到了將來的“登岳”。

(五)進一步感悟作者情感

1、問:年輕的詩人科舉不第后游歷齊趙,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詩,在詩中你能看出任何科舉敗后消極頹廢情緒嗎?那整首詩給你的感受是什么?(詩人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你還能聯(lián)系到意境相同的哪些詩句?(王之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敢于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

2、再次齊讀詩歌,讀出感情來。

(六)感受詩人高超的寫作藝術,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yǎng)。

問:這首詩歷來被譽為歌詠泰山的絕唱,談談這首詩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來并說明理由。

(示例:1、煉字。鐘——將大自然人格化、擬人化,把大自然寫的有情有義。割——從山的北面看,那照臨下土的陽光像被一把碩大無比的`刀切割了一樣,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哲理美。3、虛實相生......)

(七)背誦古詩。(齊背)

(八)練習

1、《望岳》的頸聯(lián)是:

2、總括泰山的全貌,突出它的雄偉高大的山勢的句子是:

3、描寫近望泰山神奇秀麗的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地句子是:

4、表現(xiàn)詩人欣賞泰山而入神的句子是:

5、充分表現(xiàn)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成為千古名句的句子是:

6、包含一切有所作為的人都應具有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哲理的詩句是:

7、明全詩主旨并表達作者遠大的理想和抱負(有人生哲理)的詩句是:

8、詩人細望泰山而時間之久,表現(xiàn)對祖國河山的熱愛的詩句是: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解并掌握新聞的基本要素

2、識記課文重點字詞

(二)能力目標:

運用所學知識分析評價新聞

(三)教育目標:

了解感悟人民解放軍在戰(zhàn)略決戰(zhàn)階段的偉大氣勢,分析評價戰(zhàn)爭的正義性與非正義性

二、重點難點:

從文體上抓住新聞的特點,從題材上抓住戰(zhàn)爭的主題,從遣詞造句上體會準確精練的語言。

三、教學媒體:

投影儀、錄音機

四、教學過程:

(一)導語:

同學們,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你們都是通過哪些方式來了解世界的風云變幻、國家的政治策略以及群眾的街頭巷議呢?

新聞縮短了你、我、他之間的距離。讓我們尋常百姓足不出戶,便可了解國內外時事,獲取各種生活的信息。好的新聞是可以穿越時空,供人們品讀與回味的。今天,并讓我們來共同研讀一篇來自于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新聞佳作,讓我們重溫那段蕩氣回腸、青春激揚的硝煙歲月。

(二)揭題解題

(三)學生自讀課文(包括讀“預習提示”,以了解背景知識)。讀書時,畫出生字詞(或自己查字典解決)。

識記重點字詞:

鄂(湖北)豫(湖南)綏靖阻遏銳不可當氣勢磅礴回腸蕩氣聿闈鄉(xiāng)

【說明】熟悉歷史背景,學習字詞,大致了解全文內容。

(四)朗讀課文,或聽朗讀錄音。對照書上的示意圖,進一步了解三路大軍渡江戰(zhàn)役的經過。提出要求:對照示意圖,能夠復述渡江戰(zhàn)役的大致過程。

(五)兩位學生一組,彼此照著示意圖復述渡江戰(zhàn)役的經過。教師巡視,注意發(fā)現(xiàn)復述較好的同學,準備請他(她)上黑板前面復述。

(六)教師出示一張較大些的渡江戰(zhàn)役示意圖(或對照教材也可),請剛才發(fā)現(xiàn)的復述較好的一位同學指圖復述,其他同學靜聽。然后,指出其復述的不確之處。

【說明】利用復述這一方法,引導學生理清三路大軍渡江的情況,從而認清本則新聞主體的內容。學生指圖復述時,教師可隨之板書如下,增強學生認識本文內容的條理性。

中路軍

西路軍

東路軍

(七)借助問題,傳授新聞結構的知識。

1、文中哪兩句話概括了同學們剛才復述的內容?(第1句、第2句)

2、有沒有哪一句能夠概括全文主要內容?(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3、教師講知識:

(1)這則新聞的前兩句是“導語”(板書),它一般是對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述。導語在新聞的開頭,一般不長,往往是一兩句話,有時也用一段話。

(2)新聞報道的主要內容,稱為“主體”,剛才同學們復述內容就是這則新聞的“主體”。評述三路大軍渡江戰(zhàn)斗的經過,指出我軍勝利渡江的重大意義。

(3)新聞還要有“標題”。“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就是本文標題。標題以凝煉的語言,概述全篇的要旨,醒目有力。

標題、導語、主體是一則新聞不可缺少的三個部分(如有條件,教師可適當增加些知識給學生,如副標題、結語等)。一則新聞,往往由這三部分構成。

【說明】教師隨著講解,板書:標題、導語、主體。這是傳授知識的環(huán)節(jié)。作為學生新接觸的一種體裁,講些必要的知識是有用的,不能忽視。在學生對本文內容和構成有了初步感知的基礎上傳授有關知識,顯得自然,學生接受起來也不太困難。

(八)通過比較,傳授新聞特點的知識。

1、這則新聞起始,括號里的內容表明這則新聞報道的單位、時間。這些內容去掉與保留有沒有不同?

(括號及其中的內容屬于新聞的“電頭”學生答題后教師再講,這些內容表明所報道的材料的真實性,報道的及時。“預習提示”介紹“22日夜,毛澤東同志又撰寫了這一則全面報道前線最新戰(zhàn)況的新聞稿”,證明了報道的及時。)

2、從這里我們能看出“新聞”具有怎樣的一個特點?(材料真實,報道及時)

3、主體部分中,有兩處寫到“至發(fā)電時止”。這樣寫說明了什么?(報道準確)

教師板書:真實、及時、準確

這是新聞的三個特點。此外,簡明也是新聞的一個重要特點(板書“簡明”)。渡江戰(zhàn)役頭緒多,戰(zhàn)線廣,但這則新聞卻寫得簡明扼要,并及時報道,使廣大人民群眾盡快了解到戰(zhàn)役的進展。關于簡明扼要問題,課后有短文專門講解,課下閱讀。

(九)體會本文語言表達的一些特點。

1.題目是“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百萬”是實數,還是虛數?

(是實數。中路軍30萬人;西路軍35萬人;東路軍35萬人)

人數的確切,更體現(xiàn)了報道的真實、準確、嚴密。

2.“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的渡江區(qū)域。”其中,“不含”有什么作用?去掉它,行不行?

(“不含”在這個表明地點的句子里,準確反映了當時的情況,因為九江尚未解放)

3、本文是一則新聞,客觀、真實地報道渡江戰(zhàn)役的經過,但是,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感情。請你找出一兩處帶有較強感情色彩的語句,讀一讀。

(十)布置作業(yè):

課后練習二、三。口頭完成;

課后練習六。書面完成。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5)

[教學目的]

知識與能力

1.學習文章抓住事物特點,運用程序說明順序,使用簡明、平實、準確的語言說明事物的特色。

2.掌握“為”、“就”、“火”、“印”、“之”、“以”、“則”等文言詞語的詞義和用法,初步認識文言文中一詞多義的現(xiàn)象,了解把單音節(jié)詞變?yōu)殡p音節(jié)詞的翻譯文言文的方法。

方法與過程

自學文言文字詞,找出說明的要素。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了解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偉大成就,認識我國古代人民的聰明才智,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本文文字比較淺易,文章也較簡短,結合課文下注釋,學生大體可讀懂。因此,在掃清文字障礙的基礎上,可以幫助學生對文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加以歸納,并輔導學生掌握文言中單音節(jié)詞的翻譯方法。

2.學習按工作程序說明的順序,是學習本文的重點,可以結合疏通文字初步提出,之后再強調分析。行文的簡潔,語言的準確也應作適當講解。

3.準備《辭海》一部和若干鉛字印模,備用。

[課時安排]

安排兩課時,連上最好。

1.介紹畢昇和他的活板印刷術,沈括和他的《夢溪筆談》。

2.疏通文意,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解題。

我國古代的四大發(fā)明——紙、印刷術、指南針和火藥。它們都是由中國相繼傳入世界各地的,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巨大貢獻。在《辭海》中,對“印刷術”是這樣介紹的:

我國是最早發(fā)明印刷術的國家。早期的印刷方法是把圖文刻在木板上用水墨印刷的,稱“刻板印刷術”。刻板印刷在我國唐代已開始盛行,并先后傳至日本、朝鮮、越南、菲律賓、伊朗等國,影響到非洲和歐洲。宋代慶歷年間(1041—1048),畢昇首創(chuàng)泥活字板,使書籍印刷更為方便。之后,又陸續(xù)出現(xiàn)用木、錫、銅和鉛等金屬制成活字板印刷書籍。1450年左右德人谷登堡用鉛合金制成活字板,用油墨印刷,為現(xiàn)代金屬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

可見,畢昇的活字印刷早于西方四百多年,畢昇開創(chuàng)了現(xiàn)代印刷術的先河。這篇課文就是介紹畢昇活字印刷術的一篇科技說明文。 板書:活板(科技說明文)

這篇文章的作者沈括,也是一位杰出的科學家,他的《夢溪筆談》是中國科技史上的重要著述。請同學朗讀“閱讀提示”的有關介紹。板書:北宋、沈括、《夢溪筆談》.

二、范讀全文,要求同學參照注釋,注意字音。

板書下列漢字(或出示卡片),提問學生,其中多音字要求學生連同詞一起讀。

昇shēng、 薄báo、 唇chún、 和huò、 煬yáng

砥dǐ、更gēng、瞬shùn、帖tiē、 韻yùn、 貯zhù

粘zhān、燔fán、沾zhān、予yú、從zòng 旋xuàn。

三、學習課文第1段。

指名朗讀第1段,教師指導學習。

疏通文意:板,刻板、雕板,這里義為“用雕板”;印,動詞,印刷。唐,唐代,公元618—9__年;尚,還;盛,廣泛的,大規(guī)模的;為,動詞,使用;之,代詞,指“板印書籍”這種方法,可譯為“它”。五代,公元907—979年;時,時候;始,開始;五經,指易、書、詩、禮、春秋五種儒家經書。已后,以后;典,經典,例如“五經”;籍,一般書籍;皆,都;為,判斷動詞,是;板本,雕板(印刷的)本子。 共5頁,當前第1頁12345

總結:(一)專用名詞:朝代、書名、人名、地名、官職等不譯。(二)文言文省略較多,譯為現(xiàn)代漢語時,要疏通上下文意,補上。(三)文言文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現(xiàn)代漢語以雙音節(jié)詞為主,譯時有很多單音節(jié)詞要補上一字變成雙音節(jié)詞。采用這種方法要注意:(1)照顧上下文,準確搭配,(2)不可只拘泥于這一種方法。

請同學譯出第1段全文:用雕板印刷書籍,唐代的人還沒有廣泛的使用它,從五代的時候開始(用雕板)印刷五經,以后(各種)經典書籍都是雕板(印刷的本子)。

分析:介紹活板,先說雕板,既說明了活板淵源又提出了比較對象。“尚未盛為”,并非絕無,用詞考究。“尚未……始印……皆為”,干凈利落的交代了雕板印刷的發(fā)展過程,自然的引向說明中心——活板。

提問:課文這一段介紹了什么?

歸納:簡述我國雕板印刷發(fā)展狀況。(加黑字板書)

學生齊讀。

四、疏通第2段文意。

這一段是全文主體,具體說明了活板的發(fā)明、制作、印刷及有關事項。

(加黑字板書)

1.學習第一層。

指名學生朗讀第一句,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動詞,發(fā)明。慶歷年間,有(個)平民畢昇,又發(fā)明了活板(印刷)。

提問:第一段中“唐人尚未盛為之”的“為”譯為“使用”,這里的“為”譯為“發(fā)明”,根據什么?

歸納:根據上下文意。前一處賓語“之”指“板印書籍”的方法,“為”譯為“使用”;這一處賓語是“活板”,所以“為”譯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

提問:這一句十二個字,介紹了什么?

歸納:活板發(fā)明時間、發(fā)明人身份及姓名。(加黑字板書)“布衣”二字,表現(xiàn)了人民的創(chuàng)造力,也表明作者不以地位取人的進步態(tài)度。“又”字呼應第一段,說明活板是在雕板印刷基礎上的新創(chuàng)造。

2.疏通第二層文意。

指名學生朗讀第二層(“其法……瞬息可就”),教師指導,看注釋,逐句疏通文意。

(1)其,他的,指畢昇;膠泥,有粘性的泥土;一印,一(個)印模,省略量詞;火,名詞,在這里是“用火”義。全句意:他的方法是使用膠質泥土雕刻文字,薄厚好像銅錢的邊緣,每個文字制作一個印模,用火燒烤使(它)堅硬。——這句介紹制作活字的工序。同學們注意單音節(jié)詞譯成雙音節(jié)詞的方法。

同學齊讀這一句(“其法……火燒令堅”)。

(2)其,那,代鐵板;以,介詞,用;兩個“之”用法不同,前一個,助詞,可省去,后一個,代詞,指鐵板,可譯為“它”。

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以下各句同)

譯文;預先設置一塊鐵板,那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一類東西蒙蓋它。

同學齊讀這一句(“先設……冒之”)。

(3)“置”后省略介詞“于”(在)”;乃,于是;滿,用作動詞,排滿;三個“則”字,都是順承關系連詞,可譯作“就”。 共5頁,當前第2頁12345

譯文:想要印刷時,就拿一個鐵框放在鐵板上面,于是密密排布字模,排滿鐵框子就算作一塊活板,拿著(它)靠近火邊燒烤它;等藥物稍微熔化,就用一張平板按壓它的表面,字模就平整得像磨刀石一樣了。——以上兩句介紹制作活板的工序。

同學齊讀這一句(“欲印……字平如砥”)。

(4)止,通“只”;為,認為,算做;神速,極快、快得驚人。

譯文:如果只印刷兩三本,不能算作簡單方便;如果印刷幾十幾百甚至上千本,卻快得驚人了。——這句介紹印刷工序中的一板單印。

同學齊讀這一句(“若止印……極為神速”)。

(5)請學生譯文,同學校正,教師評判。

譯文:經常準備兩塊鐵板,一塊鐵板印刷,一塊鐵板另外排布字模,這一塊印刷的剛剛印完,那第二塊板已經備好,交替輪流使用它們,轉眼間就能夠完成。——這句介紹兩板交替。

同學齊讀這一句(“常作……瞬息可就”)。

以上是第二段第二層,介紹活字印刷的制板印刷程序,是文章的說明重點。

3.疏通第三層文意。

這一層介紹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事項。共四句話,分別請四位同學朗讀、翻譯。

(1)第一句譯文:每一個文字都有幾個印模,例如“之”、“也”等文字,每個文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來準備一塊板面內有重復出現(xiàn)(這些字的時候用)

(2)第二句譯文:(活字)不使用時,就用紙條標記它們,每個韻部標上一個標簽,用木格(分別)貯藏它們。

(3)第三句譯文:有生僻文字平時沒有準備的,隨即雕刻它,用草火燒烤,轉眼間就能夠制成。

(4)第四句譯文:不用木頭雕刻活字的原因,因為(木頭)的紋理疏密不勻,沾水浸濕后就會高低不平,并且(字模)和藥物粘結在一起,(拆板)時不能夠取下;不好燒烤泥模,用完后再用火燒烤使藥物熔化,用手輕輕一摸擦它們,那些印模就自動脫落,一點也不會沾藥弄臟。

同學齊讀第三層。

五、學習第3段。

指名同學朗讀,教師指導,看注釋,疏通文意。

為,介詞,被;予,我。

學生翻譯。譯文:畢昇死后,他的印模被我的侄子們得到,到現(xiàn)在還(妥善的)保存收藏著。——這段介紹了畢昇活字模的下落,證明自己所介紹的活字印刷術是確切無疑的。這段說明是必要的。

六、朗讀、背誦。

同學齊讀全文。背誦第二段,教師可將每句起首的詞語寫在黑板上作為提示。

布置作業(yè)

1.根據第2段第二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具體工作程序,參照完成練習

2.根據第2段第三層的說明,思考活字印刷的有關工藝的具體事項是什么,用四個短語歸納概括這一層的四句話,參照完成練習一。

3.反復朗讀全文,爭取能夠背誦。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6)

【教學思路】

這是一篇意韻豐富的散文詩,在教學過程中,要著重朗讀指導,引導學生從體味詩歌感情基調的基礎上,控制好課文的語速、節(jié)奏與感情,以提高朗讀的質量。讓學生在課文的反復誦讀中加深對課文的理解,提高感悟課文的能力,在獲得美的享受的同時促進其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的養(yǎng)成。

【教學目標】

知識和能力目標:

初步了解散文詩的特點——把詩的精練、音樂美和散文靈活多樣的表現(xiàn)力融為一體;品味語言,理解本文語言中的寓意;培養(yǎng)閱讀和欣賞散文詩的能力,通過誦讀,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過程和方法目標:

① 通過多種方式的反復朗讀,感知全文。

② 揣摩作者對南北兩地不同雪景的描繪,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③ 品味語言,理解本文關鍵性語句的寓意。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追求美好理想和敢于同困難作斗爭、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散文詩,以讀品詩。

②揣摩作者對南北兩地不同雪景的描繪,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

【教學手段】多媒體教學

【教學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教師——魯迅的散文詩集《野草》,有關江南和北方的雪的音像資料,做好相關課件。

學生——查找有關“雪”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搜集有關散文詩的資料,初步了解散文詩,先自主學習課文,劃出疑難字、詞、句,查字詞典掃清語音、語義障礙,再與同學合作,解決疑難。

【教學步驟】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7)

一、引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已學過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散文,從中了解到三味書屋中的老先生雖然施行的是封建書塾教育,但思想還算開明,因此,魯迅對他“很恭敬”。雖是“很恭敬”,但并不是很有感情。藤野先生是魯迅在日本仙臺學醫(yī)時的一位日本醫(yī)專的教授,他是一位怎樣的老師呢?魯迅對他的感情又是如何的呢?讓我們來一起學習魯迅的這篇散文《藤野先生》弄個明白。

簡介作者留學目的魯迅是抱著尋求救國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學醫(yī)的。1904—在仙臺醫(yī)學專門學校學醫(yī),他原準備畢業(yè)回來救治像他父親一樣被誤的病人的疾苦,來實現(xiàn)治病救人,救人救國的人生夢想。可魯迅最終并沒有成為一名醫(yī)生,他后來放棄了醫(yī)學,從事了文學,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學家,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學生初步了解鯤、鵬是什么樣的動物,了解課文表現(xiàn)了鯤鵬什么樣的情景,了解課文的基本內容。

3、學生能夠初步了解“逍遙”是什么意思,初步意識到要志存高遠。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了解課文基本內容

教學難點

了解莊子的世間萬物的活動都是“有所待”,人的目的和愿望要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和束縛。

教學過程

一、導入:由《莊周夢蝶》的寓言故事導入。

出示PPT:前有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蝴蝶,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自己非常快樂,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突然夢醒了,卻是僵臥在床的莊周。不知是莊周做夢變成了蝴蝶呢,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莊周與蝴蝶必定有區(qū)別,這就是所說的化為物(指大道時而化為莊周,時而化為蝴蝶)。莊周就是這樣的浪漫,這樣的富有想像力。下面我們來認識一下莊周:

PPt:莊子名周,戰(zhàn)國宋人。他繼承和發(fā)展了老子的哲學思想,是道家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世人并稱“老莊”。莊子對待生活的.態(tài)度是:一切順其自然,“安時而處順”、“知其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清靜無為”。政治上主張“無為而治”。今天,我們來學習莊子的《北冥有魚》,《北冥有魚》選自《逍遙游》,介紹逍遙游。

ppt:《逍遙游》是《莊子》中的第一篇,在全書中占有特殊地位。“逍遙”也寫作“消搖”,意思是優(yōu)游自得的樣子;“逍遙游”就是沒有任何束縛地、自由自在地活動。

1、學生結合注釋朗讀課文。

2、學生自讀課文兩遍,然后抽一學生朗讀,教師指正讀音。

3、全班同學齊讀。

4、學生結合注釋疏通文意,并提出疑問。

ppt:

句子翻譯: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云。

奮起而飛,它的翅膀就像天邊的云彩。南冥者,天池也。南海就是大自然的水池。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它乘著旋風環(huán)旋而上幾萬里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了北海。”生物之以息相吹也。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

學生再讀課文。

1、文章標題為北冥有魚,后來怎么又寫鳥了?

鳥是由魚變化而來的。鯤的體積有幾千里,變成鳥后,鳥的背部不知有幾千里。說明莊子想像力豐富。

2、鳥為什么要遷徙到南冥?

南冥是天然的大池,是鳥心目中的理想境地,是要追求一種精神的自由。

3、鯤鵬由北海飛到南海,需要借助什么條件?

“海運則將徙于南冥”“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句子賞析:“鵬之徙于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

此句運用豐富的想像,奇特的夸張,描寫了鯤鵬振翼拍水,盤旋飛向九萬里高空的形象,這一形象能激發(fā)人的豪情壯志,具有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擊”“摶”等字傳神、生動,讓人產生豐富的想像和聯(lián)想。介紹《莊子》:《莊子》,道家經典之一。今存三十三篇,《莊子》的文章,想像奇幻,構思巧妙,善用寓言和比喻,文筆汪洋恣肆,具有浪漫主義的藝術風格。它不僅有很高的哲學成就,對后世文學的發(fā)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

5、奔騰的霧氣、空中的塵埃,需要借助什么才能飄揚?

板書:萬物有所待——鵬鳥奮飛必須憑借海運和強大的風力。

水霧塵埃要靠氣息相吹。

6、在莊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說理。把思想、道理寄托于生動的形象中,使文章生動活潑,頗具詩意,寓意雋永,感染力強。

文章借鯤鵬的寓言說明什么道理?說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它們的活動都是有所憑借。

7、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一定的條件,那么人對事物的認識有沒有局限呢?

“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翻譯:天色深青,難道這就是它真正的顏色嗎?它是高曠遼遠而沒有邊際嗎?說明人對事物的認識是有局限的。既然人的認識有局限,那龐大而神奇的鵬鳥是否也有局限呢?

“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翻譯:鵬鳥在高空往下看,也就是這個樣子而已。莊子給出確定的結論,鵬鳥和人們一樣,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鵬鳥認識也是有局限的啊。

課堂小結:

鯤鵬憑借海運和強大的風力飛到南海這一理想的境地。老師希望大家能憑借知識的力量、人格的魅力達到你人生的理想境界。愿你們插上知識的翅膀,懷著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乘長風,破萬里浪。

教學反思

學生剛剛開始誦讀國學,對于莊子更是第一次接觸,對于莊子的哲學學生很難理解。經過幾次跟讀、帶讀之后,學生能夠流利、通順的朗讀,但是斷句有困難,需要教師進行指導。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9)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識記、理解本課生字詞;品味文章富有意蘊的哲理性語言,提升駕馭語言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學生預習,搜集資料,教師引導;抓住文章的關鍵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語句的深刻含義,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了解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道理,增進對自然的認識,樹立環(huán)保意識;培養(yǎng)科學理性精神。

教學重點

品味文章富有意蘊的哲理性語言,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語句的深刻含義

教學難點:

辨證認識人與自然的關系,培養(yǎng)科學理性精神;培養(yǎng)探究性閱讀能力。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材分析及設想:本文是一篇議論性的散文,談論的是人與自然的關系,通過對人類智慧與大自然智慧的比較,揭示人類應愛護自然、敬畏自然的道理。八年級的學生,主要還處在形象思維階段,他們喜歡生動可感的文章。所以,如何把這篇議論性很強兼有學理性的文章,轉化為豐富可感的可以接受的精美文句、思想,是我們教師所要致力追求的。所以本課應把抽象的道理具像化,整體把握課文時采用默讀法、圈點勾畫法,具體研讀課文時力圖通過情景教學法、分析法、比較法、討論法等方法,引導學生結合現(xiàn)實生活來理解文本,鞏固知識、培養(yǎng)能力,體會作者深邃的憂患意識,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觀念。

課前準備:

學生:①預習文章,自學字詞,弄清文意。

②查詢、搜集、整理有關自然界與人類關系的圖片或文字資料。

教師:①準備與自然、保護自然相關的圖文資料。

②準備有關愛護自然的名言、故事、資料等。

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激情導入

多媒體展示三組圖片:

1、認識自然

課件展示:自然風光旖旎的圖畫,如:青草如茵,樹木成林,海灘似玉,白沙如帶,綠洲如茵,鳥飛長空,魚翔淺底……等美麗的海島風光畫卷(播放輕音樂)

2、認識人類

課件展示:人類取得的驕傲成績,如:四大發(fā)明,人類登月,神州六號發(fā)射場景……

3、認識人類與自然

課件展示:登山,橫渡,航天航空,空氣污染,森林毀滅,土地沙化,動物暴減,非典,禽流感……

生看后談感受,師給以評價:

自然是我們人類的母親,人類一直享受著她的恩惠,在她的懷抱中成長、繁衍、壯大。高天流云,大漠孤煙,青山綠水,春華秋實……無一不是它對人類的饋贈。然而,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地球上出現(xiàn)了越來越嚴重的生態(tài)問題。人類曾宣稱要征服自然,而大自然也以她自己的方式向人類發(fā)出了嚴重警告:沙塵暴、泥石流、海嘯、颶風……讓人類面時時面臨著巨大的災難。那么,人與自然的關系應該是怎樣的呢?現(xiàn)在,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嚴春友老師的文章《敬畏自然》,一同去尋找答案。(板書:敬畏自然)

二、整體感知,探究課文

(一)、解題,多媒體展示作家作品。

嚴春友,北京師范大學哲學系教授。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學新論》《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統(tǒng)一論》(與王存臻合著)等。

(二)、預習檢測(多媒體分步展示生字、詞語。)

1、給加點的漢字注音。

鯤(kūn)鵬 蓬蒿(péng hāo) 狼藉(jī) 咫尺(zhǐ)

深邃(suì) 混淆(xiáo ) 相形見絀(chù)

2、詞語解釋。

自不量力:不衡量自己的能力。形容對自己估計太高。

相形見絀:互相比較之下,就顯出一方的不足之處。

精巧絕倫:精細巧妙。

美味佳肴:精美的菜肴。

(三)、閱讀課文,探究解答

(師生角色互換,教師以學生的身份向學生進行請教,激發(fā)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

1、按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根據屏幕所展示的問題,依次進行解答。

(多媒體逐步展示下列問題。)

(1)、對待自然,人類常抱有怎樣的態(tài)度?

明確:對待自然,人類常抱有對立的態(tài)度。

(2)、針對這樣的觀點態(tài)度,作者是如何評價的?請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觀點的一個詞語。

明確:自不量力。

(3)、作者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評價?請根據提示,找出相應的根據。

從二者歷史時間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二者關系上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二者智慧的高低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確:宇宙已有200億年歷史,人類知識一個天真幼稚的孩童;人類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自然的智慧是大海,而人類的智慧只是一個小水滴。

(4)、作者認為我們人類應對自然持有怎樣的態(tài)度?

明確:敬畏自然。

(5)本文由人們常持的態(tài)度,作出了評價,并提出了自己的根據,后得出了結論,作者是怎樣闡述自己的道理的?(運用多媒體動畫,以點擊關鍵詞的形式,突出“態(tài)度”、“評價”、“根據”、“認為”等詞語,順勢得出本文的論證手法。)

明確:層層深入。

(設計說明:讀是理解課文的前提,教師在朗讀中提出具體要求,學生會在朗讀中更用心,既訓練了基本能力,又從整體上把握了課文內容。然后,根據課文內容,教師提出相應的問題,并提示學生進行縱向聯(lián)系,掌握文章主要內容,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從而也自然而然的歸納出了文章的說理方法。)

三、賞讀課文,品味語言

(一)、美句賞讀

在本文中,有許多句子,不僅語言優(yōu)美,而且富有哲理。請選出你喜歡的一句,給大家大聲朗讀出來,并說出你喜歡的原因。

(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進行修辭、含義等方面的點撥,并板書修辭手法:對比、擬人、反問等。)

示例:

(1)、“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類永遠只是一個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機體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樣。”

明確: “一個天真幼稚的孩童”比喻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愚妄無知,“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樣”,揭示了人與自然的關系。這里作者將人類和大自然進行對比,生動的說明了二者之間的關系。

(2)、人類為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

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說明人類開采煤碳、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很可能釀成后果,危及人類自身。形象地寫出人類面臨的危機。

(3)、宇宙之所以創(chuàng)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

明確: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xiàn)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

(4)、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兄弟。

明確: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弟兄”體現(xiàn)了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不可分割的。

(5)、我們有什么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

明確:用了反問句,更有力地強調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是毫無理由,毫無資格的。

(二)難句對話

請同學畫出文中自己不理解的句子,大家共同討論解決。

(采用分組的形式,將學生分成A、B兩組,一組提出自己的疑問,另一組做出解答,進行積分競賽,答案讓對方同學滿意者得分。這樣就將思考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在對文本的研讀和對問題的解答中,理解課文的內容。)

示例:1、“無論是令人厭惡的蒼蠅蚊子……都是大自然精巧絕倫的藝術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這是為什么?

2、作者為什么說“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對宇宙的認識即是宇宙對自己的認識,我思維即是宇宙在思維,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歡笑即是宇宙在歡笑”?

(設計說明:“美句賞讀”這一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在研讀課文的基礎上,從修辭手法、蘊含的哲理等方面品味文章的語言。當然對于八年級學生來說,本文中有些內容理解起來有一定的難度,“難句對話”這一環(huán)節(jié),就是讓同學通過對文中的不理解的地方進行質疑,然后以競賽的形式討論解決,讓學生在互動中提高認識。)

四、領悟內涵,質疑反思

1、選讀課文,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鍵語句。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抓住表達作者觀點的后一段,深入思考文章的內涵。

(學生正確回答后,齊讀,以加深對文段內容的理解。)

2、思考一下,作者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怎樣理解作者所說的“敬畏自然”的內涵?

設題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引導學生在充分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準確把握作者的寫作意圖。

3、有人認為敬畏自然就是把自然奉為神靈,滿懷虔誠,任其發(fā)展。對于這樣的觀點,你的看法是怎樣的?(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導得出人們對待自然的正確做法并板書:適度開發(fā),合理利用)

設計目的:進一步引導學生正確理解“敬畏”的含義,歸納作者的觀點。

4、充滿思辨的智慧是世間美的花朵。作者的文章就處處洋溢著思辨的火花,那么,你能對本文作者的觀點進行質疑和辯駁嗎?

教師相機啟發(fā)或引導:

(1)、如果說至今人類的成就(一萬年后)還是可笑,那么本文是不是也是可笑的?

(2)、作者認為自然創(chuàng)造人類的目的是什么?自然界真的有這樣的目的嗎?

……

(設計說明:“敬畏自然”的內涵,無疑是本文要揭示的中心問題,我在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圍繞這一中心問題,從不同角度設置題目,讓學生在對題目的思考中,對這一問題有清晰的認識。)

五、拓展探究,聯(lián)通生活

關于“人與自然”的問題,通過對課文的分析,我們理解了作者的觀點:人應該敬畏自然,把自然界中的萬物當成兄弟,平等對待。可是現(xiàn)實生活中是這樣的嗎?當今世界人與自然的關系到底如何?請聯(lián)系你課外閱讀中所積累的人與自然之間的故事、案例和其他資料,談談你的體會和意見。

(分組推薦一名同學發(fā)言。)

(設計說明:“聯(lián)通生活”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將課文內容與生活鏈接起來,進一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

六、結束語

同學們,課文結尾作者呼吁:“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我們也要向全世界大聲疾呼:“我們要生存,我們要發(fā)展!我們需要一個和諧的自然。敬畏自然,保護環(huán)境,是你的責任,也是我的責任,是我們每個人的責任。有句俗語說得好:“心動不如行動”,朋友們!讓我們攜起手來,為你,為我,為我們的子孫后代,為了我們的地球母親,積極行動起來吧!

七、作業(yè)布置

如果你是“敬畏自然”活動的形象代言人,你準備發(fā)起哪些活動來擴大影響,提高大家對敬畏自然的正確認識?請擬寫一份可行的活動計劃。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10)

創(chuàng)意說明:

本文是一篇議論性散文,觀點較鮮明,通過討論、質疑,挖掘觀點與材料之間的因果關系,又通過品讀、揣摩,理解哲理性語句的深刻含義,并學習運用,以期達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tǒng)一。

學習目標:

1.感知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感情;

2.品味富有哲理性的語言,學習運用

3.了解人與自然和諧統(tǒng)一的道理,提高認識自然、愛護自然的理性認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活動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展示課件(學生課前做好準備):

綠草如茵,樹木成林,鳥飛長空,魚翔淺底等自然風光的圖畫。

學生看后談感受,教師小結:

大自然是人類之母,人類一直享受著他的恩惠,在她懷中壯大,高天流云、小橋流水、大漠孤煙、黃河落日無不給我們以美的享受。然而隨著現(xiàn)代科技的進步,人類已破壞了自然,自然母親已傷痕累累。看看漫天的沙塵,污濁的空氣,脫皮空腹的山巒,日漸枯竭的水源……這就是人類在“征服”和“改造”自然的過程中,接受自然回饋的禮物。人與自然到底是什么關系?人類又該怎樣對待自然呢?今天就讓我們走進并感悟嚴春友的《敬畏自然》,或許我們就會多一份愛護自然的責任。

二、朗讀課文,掃除文字障礙:

學生朗讀課文,用課件展示下列詞語:學生讀準字音并據上下文語境理解詞義:

混淆咫尺狼藉相形見絀碩大狂妄精巧絕倫深邃

三、整體感知:

1.根據你的理解,你認為作者對待自然的態(tài)度是什么?

明確:“敬畏”。

2.解題:“敬畏自然”的內涵是什么?

明確:“敬畏”有兩層含義,一層為“敬重”,敬重自然就是充分認識自然的偉大,認識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義。二層是“畏懼”,但不是簡單的害怕,而是說破壞大自然、違背自然規(guī)律,必然受到自然的懲罰,大自然的懲罰是無情的,是令人畏懼的。

3.作者提出的主要觀點是什么?

明確:作者以散文的筆觸,深入淺出地為人們展現(xiàn)了大自然的復雜性,以及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的“先天不足”,流露出對人類現(xiàn)狀的深深擔憂,告誡人類要敬畏自然,愛護自然。點明觀點的是后一段。

四、合作探究:

1.再讀課文,討論交流下列問題:

⑴作者為什么提出“敬畏自然”?

⑵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分小組討論、交流,然后請小組代表發(fā)言)。

要求:闡述觀點,有理有據,一定要結合課文內容,不能脫離文本。

教師歸納:

⑴因為人類常常與自然對立,有時違背自然規(guī)律,受到了自然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愛護自然,人與自然才能和諧發(fā)展。所以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

⑵人類與自然都是孕育生命的組成部分,都是平等的生命,只是存在的形式不同,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五、質疑思辨:

教師激趣:充滿思辨的智慧是世間美的花朵。本文就處處洋溢著智慧的火花,那么你對本文的觀點有質疑嗎?

學生質疑,暢所欲言。

如:⑴畏懼自然是否意味著不求進步、無所作為?

⑵作者有沒有否定現(xiàn)今人類科學的成就?

⑶人類不可以改造自然?

六、拓展研究:

激趣:讀著本文精辟的論述、理性的分析,你將如何把“敬畏自然、愛護自然”變成實際的行動?

請就“敬畏自然”這一主題擬幾條標語,向人們發(fā)出呼吁。(可每一小組擬一條展示交流)

參考:

1.地球不是我們從父母那里繼承的,是從子孫那里借來的。

2.地球不屬于人類,而是人類屬于地球。

3.自然界的法則就是合作;我們不應只求改變世界,而應力爭改變自我。

4.但愿地球上的后一滴水,不是我們的眼淚。

5.我們愛護今天的自然,自然將呵護我們的明天!

齊讀后一段,感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第二課時

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了解了人與自然的關系,更深刻地意識到了“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對于這樣經典的文章,我們只了解了內容還遠遠不夠,這節(jié)課我們要對文章的寫作手法及語言藝術做一番探究或品味。

二、學習揣摩:

1.再讀課文,圍繞文章的表達方式和論證方法進行探討、交流:

⑴本文從表達方式看有哪些特點?

⑵文章是怎樣推出議論中心的?

本文以議論為主,富有文學性,講究形象語言、文學語言,有濃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是一篇議論性散文。

作者運用了對比、層層推進的論述方法,后引出結論。如從否定“征服自然”到“敬畏自然”的結論等。

三、語言品味,互動探究:

1.本文語言充滿哲理之美和思辨之美,找出你欣賞的語句品味:

例:

(1)人類為自己取得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誰能斷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礦坑不會是人類自掘的陷阱呢?(理解: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說明人類開采煤炭、石油、天然氣以及其他各種礦物,留下了無數礦坑,也就破壞了地貌和地層結構,很可能釀成災難,危及人類自身。形象地寫出人類面臨的危機。)

(2)人類并不孤獨,在宇宙中處處是我們的弟兄。(理解: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類,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它們與我們是平等的生命。“弟兄”體現(xiàn)了宇宙間的一切生命是緊密聯(lián)系的,不可分割的。)

(3)宇宙到處隱藏著生命,到處都有生命的萌芽,到處都有沉默的聲音。

(4)在物質中,有無數的生命在沉睡著,一旦出場的時間到了,它們就會從睡夢中醒來。(理解:此二句說明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構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種形式。)

(5)宇宙創(chuàng)造智慧生物是為了進行自我認識,為了欣賞她自己壯麗無比的美。(理解:把宇宙擬人化,把人類的出現(xiàn)說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創(chuàng)造。)

(6)我們有什么理由和資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呢?(理解:用了反問句。更有力地強調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賣弄小聰明是毫無理由、毫無資格的。)

2.學生齊讀這些句子,再次品味語言的形象性。

四、課內練習,提升駕馭語言的能力:

1.你覺得文中哪些詞語很有特色,將它們連詞組段;

2.你覺得文中哪些句子很有特色,試仿寫一個句子;

3.你覺得文中哪些段落很有特色,試仿寫一段話。

五、延伸拓展作業(yè):

課下讀郭牧華的《敬畏頭頂的天空》或張曉風的《敬畏生命》,寫下感想,進行交流。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11)

1、課文的一開始就給我們設置了一個懸念,大家發(fā)現(xiàn)了沒有?(在讀的時候覺得哪一句不可思議)明確:小時候的我是個出了名的淘氣鬼,后來怎么會成為一個植物學家

2、小時候的我并不是一般的淘氣,而是出了名的淘氣,那么從文章的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我的淘氣?

明確:①捉金巴牛,掏雀兒蛋。②上課搗鬼。③逃學。④挨了父親的暴打,沒幾天又舊病復發(fā)。⑤為捉蝴蝶又逃學。

3、就是這么個淘氣的孩子,卻因為偶遇了一個人,由此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成為了一個勤奮好學的學生,那么這個人是誰? 明確:三叔。

4、那么三叔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為什么會給作者的一生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跡。(請學生分角色朗讀1033自然段,劃出有關描寫三叔神態(tài)、舉止、語言的句子)

5、作者初遇三叔,三叔給他的第一個印象是什么?

明確:①瘦:一根根筋骨都從衣服外面數出來;②有病:兩只眼睛,像開得大大的窗戶,嘴唇發(fā)紫,像成熟的桑葚。

6、如此瘦弱、病態(tài)的一個人,卻帶給作者足以改變命運的力量,這種力量到底是什么?那么作者與三叔的交談過程中,三叔都有哪些異常的舉止和語言?

明確:①仔細觀察一草一木(野豆角花幾個花瓣、幾根花蕊、幾根葉脈)②兩次說到時間不多了,太遲了; ③兩次提到三叔聲音怪異。

7、那么三叔為什么要如此仔細觀察這些普普通通的一草一木?為什么兩次說到同樣的話,這樣寫有什么含義? 明確:①快死了,留戀這世上的一草一木; ②有些后悔,對自己的一生充滿了悔恨;

8、與三叔的第一次相遇、交談,我受到觸動了嗎?

明確:有,從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來:我呆呆立了一會兒,忽然感到乏味,以前樂趣無窮的小樹林如今一下變得乏味了,說明我受到觸動了,但這種感覺是什么?作為一個小孩子我還不明白。

9、當我星期天的下午再次來到小樹林,又碰到了三叔,通過與三叔的第二次偶遇,我逐漸明白了內心的這種觸動到底是什么?那么這次三叔又和我談到了什么? 明確:①畫兒 ②太陽

10、三叔向我展示了他在地上畫的一些奇怪的畫兒,畫上畫了些什么?這些畫里藏了幾個謎,各有什么含義? 明確:①四個謎。

②:a、塔建筑師理想的破滅。

b、書作家夢的破滅。

c、樹生物學家理想的破滅。

d、三個0兩手空空,一事無成。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12)

《重塑生命的人》

1、這七件事是如何貫串起來的?感情線索是什么?

記敘的七件事,始終貫穿著“愛”-------老師愛學生,學生依戀老師的強烈的思想感情。

感情線索:回憶、依戀、思念

2、文章記敘了作者兒童時代生活在老師身邊的七件小事,表現(xiàn)了蔡老師對學生的熱愛,抒發(fā)了作者對溫柔慈愛的蔡老師的摯愛。

3、

1、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老師真的要打我嗎?大家為什么都笑了?)不是真的要打,“笑”表現(xiàn)了蔡老師愛學生,師生關系親密、融洽。

2、我用兒童狡猾的眼光察覺,她愛我們,并沒有真正要打的意思。(這里為什么用“狡猾”一詞?)

文中的“狡猾”是調皮、機靈的意思,是貶義詞褒用。他形象的表現(xiàn)了一個淘氣的孩子對老師的深刻理解和愛戴。

3、我們見了她不由得就圍上去。即使她寫字的時候,我們也默默的看她,連她握筆的姿勢都急于模仿。(“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現(xiàn)了我們怎樣的情感?)“不由得、默默、急于模仿”表現(xiàn)了我們對老師,急于與老師親近的`情感。

4、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本文全篇用第三人稱,這里改用第二人稱,表達效果有什么不同?)

一般情況下,一篇文章的人稱應前后一致。這里由于抒發(fā)情感的需要,變換人稱,表示感情激動到了極點,從而抒發(fā)了對蔡老師至今仍懷有思念,崇敬的思想情感。用第二人稱,直接抒情,更加親切。

《我的早年生活》

課文第一段:

1、使用了什么修辭,說明了什么道理?這句話單獨成段,有什么作用?比喻;螢火蟲的特點:雖然弱小但在黑暗中頑強地發(fā)出光芒。

這句話是丘吉爾的直白,起到統(tǒng)領全文的作用。它體現(xiàn)了自信,蘊涵著努力。

2、思考丘吉爾以怎樣的心態(tài)來對待自己在哈羅公學的處境?

吉爾以一種坦然樂觀的心態(tài)來對待自己在哈羅公學的處境。他成功的真正原因是能清醒客觀的認識自己,對眼前形勢作出判斷,并保持一種謙遜、樂觀、坦然的心態(tài),化劣勢為優(yōu)勢,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并堅持不懈地努力。如他能一字不漏地背誦麥考利的1200行史詩即說明他并不是比別人差,只是不符合當時教育機制下一些不合理的要求。

3、“至于別的事情,那只有靠自己去探索實踐和學習了。”如何理解?

呼應開頭,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并且矢志不移的去做,每個人都是有其自己的閃光點。

總結全文,希望我們抱有樂觀積極的心態(tài)去面對自己的人生,實踐自己的生活。

《再塑生命的人》

1、莎莉文老師是一個熱愛自己的學生、講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誘、善良和藹充滿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師。

海倫是一個聰明、好學、堅毅而又感情豐富、熱愛生活的女孩。

2、文章為什么以“再塑生命的人”為題?

“再塑生命”從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的意思,但在本文中,再塑生命是指:

1.“愛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

2.莎莉文老師讓“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師還教“我”懂得“什么是愛”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莎莉文老師是“再塑生命的人”,這表達了作者對莎利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

3、本文敘述了莎莉文老師高超的教育藝術,同時也表現(xiàn)了作者求知的熱情及艱辛而愉快的生活經歷,全文真誠地表達了對莎莉文老師的感激之情。

4.水喚醒了我的靈魂,并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

聰明的`海倫不僅對“水”有了新的認識,而且使她對世界萬物都有了新的認識。“水”讓海倫獲得了生命的意識和感情,也擁有了求知的無比美好的感受。

5.剎那間,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我感覺到有無數無形的線條正穿梭在我和其他人的心靈中間。

“無形的線條”就是“愛”,正是人們相互之間有了愛的關心,愛的溫暖,才使得生活充滿了陽光。

6、在沒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霧中的航船,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無從知道海港已經非常臨近。

品味:

這句話用比喻的手法從反面說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沖破阻礙旅途的大霧,找到準確的航向,從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灣。

7、這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

品味:

這句話表面看來說的是文字的神奇,實則暗示的知識的力量。是知識使“我”這個盲聾人看到了快樂,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因而,“我”覺得世界充滿了花香,洋溢著美麗。

8、愛有點兒像太陽沒出來以前天空中的云彩

品味:

愛是看不見摸不著的,但它總是出現(xiàn)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有了它,你就快樂,生活就變得美好,沒有它,一切都變得索然無味。

9、文中探討“愛”的句子有:

“愛是什么?”

“愛是花的香味嗎?”

——在海倫看來,愛是給人帶來愉快而美好感受的東西。

“愛是不是太陽?”

——在海倫看來,“世界上沒有比太陽更好的東西了,它的熱力使萬物茁壯生長。”愛能給人光和熱,能使萬物茁壯成長。顯然,小海倫對愛又深入了一步。

初二下學期語文教案(篇13)

《論語》十二章重點字詞小結

一、通假字

1.不亦說乎說:同悅,喜悅、愉快

2.吾十有五而志于學有:同又,放在整數與零數之間

二、古今異義

1.不亦君子乎古:道德上有修養(yǎng)的人今:泛指品德高尚的人

2.可以為師矣古:可以;憑借今:能夠、許可

3.飯疏食飲水古:粗劣今:疏通、疏散

4.飯疏食飲水古:冷水今:無色無味無臭的液體

5.匹夫不可奪志也古:普通人今:無學識、無智謀的人

6.吾日三省吾身古:多次今:數詞,三

三、詞類活用

1.學而時習之時:名詞--狀語,按時

2.吾日三省吾身日:名詞--狀語,每日

3.溫故而知新故、新:形容詞--名詞,舊的知識、新的體會

4.傳不習乎傳:動詞--名詞,傳授的知識

5.飯疏食飲水飯:名詞--動詞,吃飯

6.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名詞--意動。以……為樂

四、一詞多義

1.為:可以為師矣當、做為人謀而不忠乎替

2.知:人不知而不慍了解溫故而知新懂得

3.而:人不知而不慍表轉折溫故而知新表順承博學而篤志表并列

4.其:仁在其中矣它的其不善者而改之他人

五、特殊句式

1.省略句:可以為師矣。“以”后面省略代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句首省略動詞“擇”

2.判斷句:賢哉,回也!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8383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压滤机-洗沙泥浆处理-压泥机-山东创新华一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不锈钢法兰-碳钢法兰-法兰盘生产加工厂家-[鼎捷峰] | 铣刨料沥青破碎机-沥青再生料设备-RAP热再生混合料破碎筛分设备 -江苏锡宝重工 | 深圳美安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喷码机,定制喷码机,二维码喷码机,深圳喷码机,纸箱喷码机,东莞喷码机 UV喷码机,日期喷码机,鸡蛋喷码机,管芯喷码机,管内壁喷码机,喷码机厂家 | 开锐教育-学历提升-职称评定-职业资格培训-积分入户 | BOE画框屏-触摸一体机-触控查询一体机-触摸屏一体机价格-厂家直销-触发电子 | 光环国际-新三板公司_股票代码:838504 | SMC-SMC电磁阀-日本SMC气缸-SMC气动元件展示网 | 昆明挖掘机修理厂_挖掘机翻新再制造-昆明聚力工程机械维修有限公司 | 步进_伺服_行星减速机,微型直流电机,大功率直流电机-淄博冠意传动机械 | 高速龙门架厂家_监控杆_多功能灯杆_信号灯杆_锂电池太阳能路灯-鑫世源照明 | 对夹式止回阀厂家,温州对夹式止回阀制造商--永嘉县润丰阀门有限公司 | 防伪溯源|防窜货|微信二维码营销|兆信_行业内领先的防伪防窜货数字化营销解决方案供应商 | 塑料瓶罐_食品塑料瓶_保健品塑料瓶_调味品塑料瓶–东莞市富慷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烽火安全网_加密软件、神盾软件官网 | 北京模型公司-工业模型-地产模型-施工模型-北京渝峰时代沙盘模型制作公司 | 合肥仿石砖_合肥pc砖厂家_合肥PC仿石砖_安徽旭坤建材有限公司 | 电磁辐射仪-电磁辐射检测仪-pm2.5检测仪-多功能射线检测仪-上海何亦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打包钢带,铁皮打包带,烤蓝打包带-高密市金和金属制品厂 | 无负压供水设备,消防稳压供水设备-淄博创辉供水设备有限公司 | 棕刚玉_白刚玉_铝酸钙-锐石新材料 | 广东恩亿梯电源有限公司【官网】_UPS不间断电源|EPS应急电源|模块化机房|电动汽车充电桩_UPS电源厂家(恩亿梯UPS电源,UPS不间断电源,不间断电源UPS) | 黑龙江「京科脑康」医院-哈尔滨失眠医院_哈尔滨治疗抑郁症医院_哈尔滨精神心理医院 | 合肥礼品公司-合肥礼品定制-商务礼品定制公司-安徽柏榽商贸有限公司 | bkzzy在职研究生网 - 在职研究生招生信息咨询平台 | 螺杆式冷水机-低温冷水机厂家-冷冻机-风冷式-水冷式冷水机-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BAUER减速机|ROSSI-MERSEN熔断器-APTECH调压阀-上海爱泽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磁力反应釜,高压釜,实验室反应釜,高温高压反应釜-威海自控反应釜有限公司 |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SF6在线监控泄露报警系统-武汉中电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YAGEO国巨电容|贴片电阻|电容价格|三星代理商-深圳市巨优电子有限公司 | 品牌设计_VI设计_电影海报设计_包装设计_LOGO设计-Bacross新越品牌顾问 | 5L旋转蒸发器-20L-50L旋转蒸发器-上海越众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自进式锚杆-自钻式中空注浆锚杆-洛阳恒诺锚固锚杆生产厂家 | 国际学校_国际学校哪个好_国际课程学校-国际学校择校网 | 隔爆型防爆端子分线箱_防爆空气开关箱|依客思|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加气混凝土砌块设备,轻质砖设备,蒸养砖设备,新型墙体设备-河南省杜甫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数码管_LED贴片灯_LED数码管厂家-无锡市冠卓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画册印刷厂家-企业画册印刷-画册设计印刷制作-宣传画册印刷公司 - 武汉泽雅印刷厂 | 软文发布-新闻发布推广平台-代写文章-网络广告营销-自助发稿公司媒介星 | 压滤机滤板_厢式_隔膜_板框压滤机滤板厂家价格型号材质-大凯环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