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級教案 > 語文教案 >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

時間: 沐欽 語文教案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都有哪些?中國大陸地區漢語區的語文特指漢語文,它是以現代漢語為表述的形式,選取文學庫里優秀、經典的作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精選篇1

《消息二則》教案

一、教材簡析:

第一課兩則消息選自《__新聞作品集》(新華社出版2014年版)。兩則消息分別刊載于1949年4月22日、24日《人民日報》。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1】初步學會運用新聞的基本知識寫新聞,體會新聞的特點。

【2】學習新聞寫作中將感情蘊含其中的寫法。

2.過程與方法

【1】賞析課文簡明、準確、精煉的語言

【2】把握課文中的人物、事件,認識中國革命勝利來之不易。

3.情感、態度、價值觀

【1】感受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氣勢和一往無前壓到敵人的大無畏精神。

【2】認識中國人民解放軍英勇善戰創造了人類戰爭的偉大奇跡,認識中國革命的勝利來之不易。珍惜革命成果,珍惜我們現在的生活。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賞析課文簡明、準確、精煉的語言

難點:感受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氣勢和一往無前壓到敵人的大無畏精神。

四、教學方法

運用默讀和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相結合的方法。

五、教學用具

本文是一篇標準的新聞模板,可以利用多媒體輔助,進行實播引導學生進入意境。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播放百萬雄師橫渡長江相關紀錄片段,解說1949年4月20日,國民黨_拒絕簽訂和平協定。4月21日凌晨,人民解放軍即執行統帥__同志“向全國進軍”的命令,在西起九江的湖口,東至江陰,長達一千余華里的戰線上發動了渡江戰役,國民黨_慘淡經營了三個半月的長江防線一觸即潰。23日晚,人民解放軍解放南京,宣告國民黨_政權的覆滅。這兩則消息就是__同志當時滿懷豪情寫的全面報道前線戰況的新聞稿,給全國人民和全軍將士以極大的鼓舞,對于瓦解敵軍斗志,鼓舞我軍士氣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二)檢查預習略

(三)整體感知,自主探究。

1.自由朗讀課文,找出記敘的六要素。

【1】學生自由朗讀第一則消息,從中圈出記敘的六要素。

【2】明確:

人物:人民解放軍30萬大軍

時間:從20日午夜——21日

地點:蕪湖、安徽之間

起因:發起渡江戰役

經過:突破敵陣,占領南岸廣大地區。

結果:渡過長江

2.聽新聞錄音,了解新聞的結構。

【1】思考、討論、交流

a.用一句話或一個短語說出這則新聞的內容。

b.用一小段話說出這則新聞的內容。

c.用一大段話或幾小段話說出這則新聞的內容。

【2】新聞的結構是什么?

標題,導語,主體。

3.找出電頭簡要分析內容和作用。

【1】電頭交代了通訊社(報社)名稱、發電地點和時間,表明消息來源可靠,時間精確到“時”,暗示戰役在迅速發展之中,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準確和迅速及時的特點。

【2】)文章還有哪些內容能體現新聞的真實準確的特點?

英勇的人民解放軍二十一日已有【大約】三十萬人渡過長江。一句中的“大約”兩個字就體現了這一特點。

【3】文章還有哪些內容能體現新聞的迅速及時的特點?

“不到”“即已”說明時間短,說明了新聞的及時性。

小結:這則消息文字簡潔,語言有力度,準確報道了三十萬大軍橫渡長江的事實。表明了消息的基本特點:用事實說話。

(四)用相同的方法畫出《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電頭、導語、主體、結語及新聞的六要素

(五)精讀課文,小組探究。

1.文章主體部分為什么按照中路軍、西路軍、東路軍的順序來介紹解放軍渡江?

明確:

【1】中路軍最早渡江,所以先寫;其次,中、西兩路所遇抵抗,都很微弱,東路所遇抵抗,較為頑強,所以中、西合寫在前,東路單寫在后。

【2】先寫中路軍,再寫西路軍,然后寫東路軍,這樣的順序反映了三路大軍開始渡江的時間先后,也體現了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中先從中間突破、再以三路并進的戰略部署。根據時間發展及事件特點安排順序,清晰合理。

【3】三個層次按時間先后的順序銜接起來,“20日夜起”和“21日下午五時起”和“正是湯恩伯到蕪湖的那一天”等表明日期、時間的詞語,顯示了三個層次所敘事實在時間上的先后相承、緊密銜接。

2.文章主體部分哪些部分寫得簡略,那些部分寫的細致,為什么這樣安排?

【1】中路軍寫得簡略,是因為新華社在此前已經有關于中路軍的詳細報道,此處簡略交待即可轉入下文。

【2】西路大軍寫得稍詳,是因為渡江正在進行中,有些事情需要交待,如“至發電時止,該路35萬人民解放軍已渡過2/3,余部'23日可渡完”。已渡過的“正向南擴展中”,預示了戰役的前景。

【3】東路軍寫得最詳,因為它所遇抵抗“較為頑強”,勝利來之為易,故作詳細報道。一是較具體地寫了戰斗情況;二是更詳盡地寫了戰果。

【4】作用:三個層次寫得有同有異,有詳有略,在統一中有變化,避免了重復雷同。

3.找出文中體現人民解放軍所向披靡、銳不可當的詞語。

“沖破”“橫渡”用詞非常準確,表明了在有敵軍防守的情況下,我軍所向披靡、銳不可當的氣勢。

4.找出文中議論性的語句,分析其作用。

(1)學生找出文中議論性的語句。

(2)體會議論性語句的作用。

指出我軍之所以取得勝利的兩個原因。贊頌我軍的英勇氣概,揭露國民黨_拒絕和平的反動本質,分析敵軍毫無斗志的原因,使文意更加深刻,有利于讀者了解文章內容。

(六)總結歸納。

1.主題思想:

【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報道我30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的情況,表現人民解放軍排山倒海、所向披靡的氣勢和一往直前、壓倒敵人的大無畏精神。

【2】《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我百萬大軍勝利橫渡長江的情況,分析了國民黨軍隊士氣低落的原因,表現了我軍戰士銳不可當、所向披靡的英雄氣概。

2.寫作特點:

【1】《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

@語言簡潔,言簡意賅。

全文不到200字,但是具備了“五要素”和消息結構的導語、主體、結語三個部分,沒有一個多余的字。

@層次清楚,一目了然。

【2】《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詳略得當。

本責消息報道各戰線時并沒有平均使用筆墨,對東路軍的戰況寫得比較詳細突出。這是因為東線敵人的防線比較堅固,其次“此處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更重要的是,這一地區在戰略上有重要意義,直接關系到能否包圍敵軍,解放南京。因此,在報道東路軍進軍情況時,和中、西兩路軍有幾處不同:一是較具體地寫了戰斗情況,二是更詳盡地寫了戰果。

@敘議結合。

在報道中路軍進展情況后,插入一段簡要的言論,指出我軍之所以取得勝利的原因。這種議論交代了我軍取勝、敵軍失敗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原因,更重要的是由此使讀者進一步了解了整個國民黨_政權必然覆滅的命運,從而深化了報道的主題。

@運用一系列動詞增強文章的表現力。

運用一系列動詞,語言精當,極富表現力。如作者選用“突破”“殲滅”“擊潰”“占領”“控制”“封鎖”“切斷”等一系列動詞,準確地表現出我軍英勇善戰、節節勝利的英雄氣概和戰斗豪情。

(七)課堂練習

依據前面所學的方法找出下列新聞的電頭及新聞六要素。畫出標題、導語、主體。

我軍橫渡長江情景

新華社長江前線1949年4月23日電前線記者閻吾報道人民解放軍在安慶、蕪湖間某地敵前強渡長江時的情景稱:21日黃昏,江北某地解放軍的陣地上空,突然升起銀光四射的發光彈,頃刻,整個北岸陣地發出了震天動地的雷鳴,從解放軍的炮兵陣地上,無數道火線飛向南岸,接著整個南岸國民黨軍的陣地就完全陷于一片火海中。熾烈的炮火映紅了江面和天空。接著,從各個港口涌出了無數只大小船只。它們立即散布江面,像箭似的向南飛駛而去。北岸的江邊,站滿當地的居民、民工和解放軍的指揮員,大家都屏息凝視著火光掩映的江面,等候著。忽然,在南岸飛起了登陸的信號,槍炮聲、喊殺聲連續不斷。北岸所有的人們立時迸發出一片歡呼:“過去了!”“過去了!”無數船只繼續從各港口涌出來,加速向對岸駛去。對岸的解放軍則開始不斷發出前進的信號,和響起前后各部隊間聯絡的號音。在寬闊的江面上,解放軍的指揮燈不斷閃耀著。漸漸的槍炮聲、喊殺聲越來越遠了。工兵們緊張地搭起許多碼頭,無數民工忙著把無數的彈藥、器材、糧食、蔬菜送到船上,隨著大軍運過江去。這時,在大江南岸,布滿著無數匆匆登岸的解放軍,到處可以聽到船工們和解放軍戰士們興奮而親熱的告別聲:“同志們,再見了!”“老鄉們,辛苦了!南京再見!”

(原載1949年4月25日《東北日報》,有改動)

(八)作業:

仿照文章的寫法,寫一篇消息,報道我校8月31日報道情況。

結構:標題+導語+主體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精選篇2

《馬說》教案

教學目標

1.積累文言詞匯,疏通課文大意。

2.理解文中“伯樂”“千里馬”與“食馬者”的寓意,學習托物寓意的寫法。

3.朗讀文章,注重朗讀語氣的把握,體會作者寄托在文中的思想感情,感受封建社會摧殘和埋沒人才的黑暗現實。

一、導入新課

相傳伯樂是春秋時代的人,姓孫名陽。據說,有一匹千里馬拉著沉重的鹽車翻越太行山。在羊腸小道上,馬蹄用力掙扎,膝蓋跪屈;尾巴下垂著,皮膚也受了傷;汗水淋漓,在山坡上艱難吃力地爬行還是拉不上去。伯樂遇見了,就下了自己的車,挽住千里馬而對它淌眼淚,并脫下自己的麻布衣服覆蓋在千里馬身上。千里馬于是低下頭吐氣,抬起頭來長鳴,嘶叫聲直達云霄。這是它感激伯樂了解并且體貼它啊。

今天我們將學習的《馬說》,一定會讓你對伯樂和千里馬的關系有進一步的認識。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檢驗預習,梳理文言字詞

1.走近作者。

韓愈(768—824),字退之,河陽(今河南孟州)人,唐代散文家、詩人,散文尤其,與柳宗元同為“古文運動”倡導者,是“唐宋八大家”之首。自謂“郡望(郡里的顯貴家族)昌黎”,世稱“韓昌黎”,謚號“文”,又稱“韓文公”,官至吏部侍郎,故又稱“韓吏部”。

2.背景資料。

《馬說》寫于貞元十一年(795年)至十六年(800年)之間。當時韓愈初登仕途,不得志。曾經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但結果是“待命”四十余日,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盡管如此,韓愈仍然聲明自己“有憂天下之心”,不會遁跡山林。他依附于宣武節度使董晉、武寧節度使張建封幕下,終未被采納。后來又相繼依附于一些節度使幕下,再加上朝中奸佞當權,政治黑暗,才能之士不受重視,郁郁不得志。

3.文體知識。

“說”是古代的一種議論體裁,用以陳述作者對社會上某些問題的觀點。“說”的語言通常簡潔明了,寓意深刻,說理透徹。通常采用以小見大的方法,借講寓言故事、狀寫事物等來說明事理。講究文采,跟現在的雜文大致相近。如《愛蓮說》《捕蛇者說》《師說》等。

目標導學二:朗讀課文,劃分文章層次

1.自讀課文,梳理字音。

邪(yé) 駢死(pián) 食馬者(sì) 槽櫪(cáolì) 外見(xiàn)

2.聽朗讀音頻。

3.反復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準節奏,尤其注意以下句子的朗讀節奏。

(1)故/雖有名馬,袛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

(2)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借助工具書,同桌之間合作,老師指導,疏通文章大意。

伯樂與千里馬的辯證關系,對你有什么啟發?文中的觀點不難理解,教師應啟發學生領悟:①機會總是降臨給有準備的人;②自然界的任何物質都是相互依存的,得到賞識和重用也一樣,需要其他一些條件的滿足。

5.理清文章結構層次。

第一層(第1段):說明伯樂對千里馬命運的決定作用;

第二層(第2段):揭示千里馬被埋沒的根本原因;

第三層(第3段):總結全文。表現作者對封建統治者摧殘人才的憤慨之情。

目標導學三:合作探究,體會文章情感

1.托物寓意

本文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寫法,文中的千里馬、伯樂、食馬者各比喻什么人?

明確:千里馬:人才。伯樂:能發現、賞識、任用人才的人。食馬者:愚妄淺薄、不識人才的統治者。

2.主旨情感

(1)在作者看來,伯樂與千里馬哪個更重要?為什么?

明確:作者認為伯樂更重要。因為先有伯樂,然后才有千里馬。或者:因為沒有伯樂,千里馬也就被埋沒了。

(2)作者借千里馬不遇伯樂的遭遇,反映了當時怎樣的社會現實?作者主張怎樣對待千里馬那樣的人才?

明確:統治者埋沒、摧殘人才,使有才之人受到不公正待遇和遭遇不幸的處境。重用人才,給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空間和條件。

3.韓愈曾在《送孟東野序》中說“大凡物不得其平則鳴”,意思是指受到委屈和壓迫就要發出不滿和反抗的呼聲。文本借千里馬不得伯樂,實際上是對人才流落不得賞識而鳴。因此,文中充滿了受到不公對待的委屈與憤怒。請仔細品讀下面五個“也”字句,對其所表達的語氣分別做出解說。

①不以千里稱也。②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③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④安求其能千里也?⑤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明確:①表示陳述語氣,但流露出無限痛惜之情;②表示肯定語氣,肯定食馬者的無知;③表示句中停頓,提醒讀者注意食馬者的無知給千里馬帶來的嚴重危害;④表示反詰語氣,凝聚著作者的憤慨之情;⑤表示感嘆語氣,其間既有痛切之感,更有對食馬者的辛辣嘲諷。

4.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個性表達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馬”,而尚未被“伯樂”發現,你該怎么做?

示例:①我要毛遂自薦,主動展示自己的才能。②我要努力完善自己,做得更好。③我要做到心態平和,相信是金子總會發光。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精選篇3

《禮記二則》教案

教學目標

第1課時 雖有嘉肴

1.理解重點文言詞語,朗讀并背誦課文。

2.學習類比說理的方法。

3.明白教與學互相促進的道理,認識到實踐的重要性。

一、導入新課

“四書五經”是國學之瑰寶,是智慧之源泉。“四書五經”分別是哪幾部典籍?“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周易》《尚書》《詩經》《禮記》《春秋》。

半部《論語》治天下,一幀《禮記》譽千秋。或許同學們對《禮記》不甚了解,但《禮記》中的名言卻常常在我們的耳畔回響:“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告訴我們要勤于鉆研;“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啟迪我們要做好規劃,有的放矢;“茍利國家,不求富貴”教育我們要有為國為民的情懷……可見,《禮記》影響之深廣。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禮記》,領悟為學之道。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掌握背景,疏通課文文意

1.背景介紹。

本文節選自《禮記正義》。《禮記》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戰國至秦漢間儒家論著的匯編。

2.分類積累,疏通文意。

(1)正讀音

嘉肴(jiāyáo)自強(qiǎng)兌命(yuè)學學半(xiào)

(2)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

①雖有嘉肴(即使)

②弗食(不)

③不知其旨也(味美)

④然后能自強也(自我勉勵)

⑤雖有至道(的道理)

⑥教學相長(增長,促進)

⑦是故學然后知不足(因此)

⑧教然后知困(困惑)

⑨然后能自反也(自我反思)

(3)古今異義詞

①雖有嘉肴(古義:即使。今義:雖然。)

②弗食,不知其旨也(古義:味美。今義:意義,用意,目的。)

③教然后知困(古義:困惑。今義:困難。)

(4)翻譯下列句子

①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

明確:即使有美味的菜肴,不親自品嘗,就不會知道它的味美;即使有的道理,不去學習,就不知道它的好處。

②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明確:因此只有學習以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后才知道有困惑。

③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明確:知道不足,然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勵。

目標導學二:合作探究,明確文章主旨

1.開頭“雖有嘉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明確:從反面設喻類比,為引出下文觀點做鋪墊。

2.本文主要論述了什么道理?作者是怎么論述的?(論證思路)

明確:本文主要論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在論述時先以“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作比,繼而引入“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進而又從教與學兩個方面加以說明,最后歸結到“教學相長”這個結論。

3.從學習的角度,“教學相長”可以給我們怎樣的啟示?試結合學習經驗,談談你的看法。

明確:只有學習以后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教學以后才能知道有困惑。教和學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互相學習,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4.“教學相長”與“學學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是什么?兩者之間是什么關系?

明確:相同點:兩者都強調了“教”是學習、進步和提升的重要環節。

不同點:前者是從教和學兩個方面來說明教和學的關系: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共同提高的,說得直接全面,是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后者則只從教的角度來說明,將學的部分暗含其中,說得含蓄委婉,是對前者的補充論證。

二者關系:前者是全文的觀點,后者是引用論據來補充強調觀點的,二者并非并列關系,而是主從關系。

第2課時 大道之行也

1.積累文言詞匯,理解文章內容。

2.學習古人敢于沖破現實羈絆、大膽追求理想的精神和智慧,樹立遠大的理想,為人類造福,做一個真正的社會人。

一、導入新課

儒家學者早在2000多年前就曾對社會進行了美妙的設想,從孔子的天下歸仁、近悅遠來、四海之內皆兄弟到孟子的政治清明、君民同樂、百姓“親睦”,再到荀子的上下協調、群居和一、四海之內若一家等等,無不勾畫出一幅社會穩定和諧的美妙藍圖。今天我們學習的《大道之行也》大約是戰國末年或秦漢之際儒家學者所勾勒的理想社會。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

1.學生初讀課文,認識字詞。

選賢與能(jǔ) 講信修睦(mù) 幼有所長(zhǎng) 矜(guān)

男有分(fèn) 謀閉而不興(xīng) 貨惡其棄于地也(wù)

2.聽課文朗讀錄音,注意停頓和語氣。

3.學生對照注釋,借助工具書,疏通詞句,粗知文義。

4.教師點撥。

(1)通假字

①選賢與能(“與”同“舉”,推舉,選舉)

②矜、寡、孤、獨、廢疾者(“矜”同“鰥”,老而無妻)

(2)古今異義詞

①大道之行也(古義: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時代的政治制度。今義:寬闊的道路。)

②女有歸(古義:女子出嫁。今義:返回,回歸。)

③盜竊亂賊而不作

作(古義:興起。今義:做某事,從事某種活動。)

④是謂大同(古義:代詞“這”。今義:常用作判斷詞,或與“非”相對。)

(3)一詞多義

①閉:A.是故謀閉而不興(閉塞)

B.故外戶而不閉(用門閂插門,關閉)

②謂:A.是謂大同(動詞,叫作)

B.予謂菊(動詞,認為)

目標導學二:研讀課文,理解文章思想

1.根據文義,全文可以分為幾層?

明確:可分為三層:第一層:“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這一層是對“大同”社會的綱領性說明(根本特征),是總說,以下幾句是分述。第二層:“故人不獨親其親……不必為己。”詳述“大同”社會的基本特征。第三層:“是故謀閉而不興……是謂大同。”總結全文。

2.“大道”指什么?“大同”指什么?“大道之行”指什么?

明確:“大道”,政治上的理想,治理社會的準則,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或真理。“大同”,指儒家的理想社會或人類社會的階段。“大道之行”,是指執政者施行大道,則老百姓便可以生活在安定、和平的大同社會。

3.大同社會的根本特征是什么?請找出相關語句,并做解釋。

明確:“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天下為公”是說天下是大家的天下,不屬于任何個人;“選賢與能”是說選拔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擔任社會職務;“講信修睦”說的是社會成員間應當建立良好的關系,講求誠信,遠離欺詐,崇尚和睦,防止爭斗。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精選篇4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

【教學目標】

1、目標能結合自己的生活實踐闡述實驗精神的重要。

2、結合文本分析擺事實講道理以及正反對比的論證方法。

3、學會圈點批注關鍵詞句的讀書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準確的理解課文中大量的名言警句,了解其中的論證方法和修辭方法;學習制作卡片。

難點:理解文章的論證結構。

【教學方法】

這是一篇大科學家的小講演,卻反思了中華傳統文化的一大弊端──即重哲理玄談輕科學實驗。作者古今中外打通,將學理分析和現身說法結合,學識宏博,思辨深刻,體驗剴切,話出肺腑,切中時弊。學習本文,宜通過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研讀說理文的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

【教學輔助】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堂

同學們,當我們津津樂道于悠久歷史、燦爛文化、四大發明和奧數奪冠的時候,你是否知道當代十大科技發明中沒一項是咱中國人的?的李約瑟命題就是探討近代中國的科技為什么落后了的。從五四時起很多有識之士就在思考這個問題,可直到現在中國學生高分低能,創造和實踐能力不足,仍是不爭的事實。原因何在啊?讓我們和丁肇中教授一起探尋這個極有價值問題。

二、整體探究

1、速讀全文找出中心論點,以備交流。

中心論點的特征:表判斷的陳述句;凝練概括,統領全文的觀點。

明確:中國人缺乏格物致知精神/中國學生大都偏向于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我們需要培養實驗的精神/或標題。

2、用勾畫評點的方法,跳讀文章,說說作者怎樣分析格物致知這個概念的?

明確:開頭點出格物致知就是科學實驗,然后由《大學》里格物致知傳統儒學的格物致知到真正的格物致知等,析本意舉反例再到探真義,正──反──正的螺旋上升或層層遞進,直達真理。

作者在文中探討了哪四個問題?

明確:①《大學》里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么?②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么?③傳統的中國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傳統的中國教育有什么弊病?④在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怎樣培養格物致知精神?

文章從提出問題,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一氣呵成,逐層深入說理,思路十分清晰,有很強的說服力。

三、重點難點突破

1、三種論證方法:

⑴引用古語:如,開頭引用《大學》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學》中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

⑵擺事實與講道理有機結合:列舉事例時,采用正面事例與反面事例相結合說理的方法。反面事例:①列舉明朝大理論家格竹子頭痛失敗的事例,闡述了傳統儒家對實驗的錯誤態度。②中國學生功課成績好,面臨實際工作卻束手無策③作者在念大學時,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④正面事例:通過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了解竹子的性質。

好處:典型事例論證,說理充分,令人信服。

⑶運用對比:如,中國傳統教育通過內心體悟和自我檢討維護社會制度,與科學進展的歷史說明新的知識只能通過實地實驗得到形成鮮明對比。好處:正反互陳,發人省思。

2、關聯詞與邏輯思辨:

本文的關聯詞的運用繁復嚴謹。它們起承轉合,閃轉騰挪,肯定否定,遞進因果,一方面將較為豐富零散的材料焊接的很嚴密,另一方面也表現了作者極強的邏輯思辨能力和語言駕馭能力,增強了本文的邏輯力量,也起著表情達意的效果。如第三段:但是這可能是因為并不是,而是。是使人,從而。因為這樣,便。又如第九段中:他用不是而是決不是,它是要就要需要等自己的觀點、態度、語氣表達的極其鮮明。

四、課外拓展(選做一)

1、有人認為:丁肇中先生將中國學子的不愿動手歸咎于王守仁,有失公允。為了強調自然科學而否定社會科學,有否定中華傳統文化之嫌。你怎么看?請依據本文,獨立思考,做出回答。

2、推薦閱讀(上網搜索篇名可得)①《丁肇中致同學們的一封信》②丁肇中《太空站找反物質實驗》演講(實錄)。

3、自己親手做一小的科學實驗(如:將兩杯水放入冰箱,1小時后,看熱水先凍還是涼水先凍?)結果和你想得一樣嗎?有何啟發和收獲。

【板書設計】

第一部分(1段):提出問題。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問題。

(3~5段):指出傳統教育的弊端。

(6~10段):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11~12段):分析國情及個人經驗進一步揭露傳統教育弊病,說明重視實驗精神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段)解決問題。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精選篇5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

教學目標:

1.能利用已學的新聞知識分析課文,并從文中篩選出有價值的信息,了解作者通過新聞傳達的事實及新聞立場。

2.學習消息的語言特點。

3.學習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

教學重點:

1.學習消息語言的特點。

2.學習倒金字塔結構的新聞寫作方式。

教學難點:學習消息語言的特點。

教學創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延伸拓展、比較閱讀

教學流程:

一、激趣導入

(一)ppt展示莫言和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獎的照片,問:圖片上的這兩個人同學們認識嗎?他們獲得了什么榮譽?

學生回答。明確:莫言和屠呦呦,他們都獲得了諾貝爾獎。

(二)追問激趣:莫言和屠呦呦因為諾貝爾獎可謂是家喻戶曉,諾貝爾獎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影響力呢?同學們了解諾貝爾獎嗎?

教師補充:諾貝爾獎是世界各類獎項中地位的獎項,截止2017年,諾貝爾獎共授予了892個人和24個團體,通常被認為是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有著公認的性。

(三)那么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時時什么樣的呢?英國的通訊社,也是國際性通訊社之一的路透社,曾對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做出過報道。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這則消息,《首屆諾貝爾獎的頒發》

(設計意圖及建議:由同學們熟知的名人導入,拉近學生與課文的距離,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借機簡介諾貝爾獎及路透社)

二、自主學習,理清結構

(一)請同學們速讀課文,勾畫出本則消息的結構。

1.第一課我們學過消息的結構有哪些?

教師引導學生復習消息結構: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

2.請勾畫出本則消息的結構。

(設計意圖及建議:溫故知新,前面的《消息二則》中已經學了消息的基本結構,這里再次鞏固,學生在分析結構的同時也學會了快速閱讀消息的方法)

(二)結合課文旁批,說說各段分別傳遞了什么信息?

明確:

第一段介紹了何時、何地、何事、何人、何故。

第二段介紹了今年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及其成就。

第三段介紹了諾貝爾獎的頒發機構及授獎儀式的相關要求。

第四段介紹了諾貝爾獎金的來源,特別說明資金管理權和評獎權的分離。

(設計意圖及建議:此處旨在教會學生利用課文旁批的輔助作用,來快速理清課文內容)

3.如果讓你給上述這些信息按重要性排序,你會怎么排呢?

明確:重要性依次遞減,由主到次。這種由主要到次要的結構我們稱之為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下面我們通過微課一起來學習“倒金字塔結構”。

4.播放微課《新聞的倒金字塔式結構》。

教師總結: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倒金字塔結構是按照新聞價值的大小,即新聞事實的重要程度、新鮮程度,以及讀者感興趣的程度等,依次將新聞事實寫出的一種結構形式。由于這種結構格局前邊重、后邊輕,上頭大、下頭小,所以稱之為"倒金字塔"。這種結構在消息中比較常見,需要同學們掌握。

(設計意圖及建議:這一環節整體感知課文,培養學生新聞閱讀能力,篩選信息能力,提高學習自信心。給學生引入了消息的倒金字塔結構,不是生搬硬套的直接講概念,而是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對本則消息重要性的分析,讓學生在實例中理解這一概念,并通過微課的學習加深對“倒金字塔式結構”的理解。)

三、合作探究,品味語言

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消息語言的特點。

1.倒金字塔結構,就是將信息按重要性程度或受眾關心程度由主到次來排列的一種消息寫作模式,這種固定的結構方式有利于人們快速篩選信息,符合消息時效性強、快等特點,這些特點就使得消息在語言上與一般文學作品不同。下面我們來看一個句子,分析劃線詞語的特點:

第二段中句子示例:

法國的普呂多姆(文學獎),他在詩歌創作方面頗有建樹。

明確:這一句中“頗有建樹”,意思是在事業上有很大成就,這里用來評價普呂多姆的詩歌創作,很有分寸,體現了消息語言客觀、準確的特點。

2.文中還有很多詞句,分別體現了消息語言的不同特點,請同學們再細細研讀課文,用三五分鐘來仔細揣摩文中消息的語言,再將你的發現與小組同學分享。

學生分享內容可能有:

客觀:評價各位科學家的成就時,遣詞造句客觀,準確嚴謹。如:兩個發現;頗有建樹和卓有成就。大部分使用陳述句。引用諾貝爾遺囑內容,表明了新聞語言的客觀真實。

“建立了促進國際仲裁的各國議會聯盟”,簡練,準確,使用了限制性的修飾語,顯得很客觀。

準確:電頭中時間地點與第三段中的信息一致具體,報道的及時。

具體:第二段一一列舉的國籍,姓名等信息;括號里的補充內容說明了消息語言的具體。

簡練:對于頒獎時間和地點的介紹;括號內語言;作者巧妙用新聞背景來表現諾貝爾獎的公正與,客觀簡練。

通俗:作者用“黃色炸藥、多種炸藥”用通俗的語言介紹專業的知識,讓讀者易于理解。

樸實:從全文來看,大部分是短句子,顯得非常簡練;用樸素的語言給我們闡述了新聞的事實,大部分使用陳述句,顯得樸實而又客觀。

3.教師總結:通過對這篇課文的研讀,我們發現消息的結構常常采用倒金字塔式,消息的語言具有客觀、簡練、準確、具體、樸實、通俗的特點。

(設計意圖及建議:自主學習,揣摩消息語言特點;合作探究,總結消息語言特點,學習新知。)

四、拓展閱讀,評價人物

反復研讀諾貝爾遺囑,結合課外材料,體會諾貝爾的偉大襟懷。小組合作用句式說話“我看到了一個___的諾貝爾”。

文段:諾貝爾的遺囑里面說:“諾貝爾獎每年發給那些在過去的一年里,在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及和平事業方面為人類做出貢獻的人。”

材料一:諾貝爾雖然成了大富豪,可他和妻子、兒女的生活依然與過去一樣,從不奢侈浪費。他經常把大筆款項捐給慈善事業,毫不吝嗇。諾貝爾慷慨大方之名,很快傳遍了各地,因此要求他幫助的窮人絡繹不絕,但諾貝爾從不厭煩,總是盡力幫助他們。這樣一來,每天都有大群的貧民等候他救濟,諾貝爾深感為難,感到招架不住了。他寫信給哥哥談起這件事:“我每天光是收到的求助信,就不下20封,估計每天支出的救濟費約2萬克郎以上。一年下來就得花去700多萬克郎。

材料二:諾貝爾多才多藝。他自幼喜愛文學,平時工作再忙碌,他也要偷閑閱讀小說和作詩。他更喜歡哲學,他說:“飯可以不吃,哲學書不可不讀。”正是哲學的思辨和文學的想象力,推動了他的科學發明。他喜歡易卜生的戲劇,他和法國大文豪雨果的交情也不錯。他不但經常寫詩,30歲那年還寫了一部名為《兄弟》的小說,后來又寫過一部《非洲的光明時代》的歷史小說。1885年,諾貝爾還寫過一部《專利病菌》的喜劇,1896年臨去世前,又完成一部叫《報應》的悲劇。

材料三:諾貝爾在讀小學的時候,成績一直名列班上的第二名,第一名總是由一個名為柏濟的同學所獲得。有一次,柏濟意外地生了一場大病,無法上學而請了長假。有人私下為諾貝爾感到高興說:“柏濟生病了,以后的第一名就非你莫屬了!”諾貝爾并不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將其在校所學,作成完整的筆記,寄給因病無法上學的柏濟。到了學期末,柏濟的成績還是維持第一名,諾貝爾則依舊名列第二名。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精選篇6

《登勃朗峰》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清寫作思路,領略美景與趣事。

2.學習本文散文筆法與小說筆法并用的寫法。

3.感受文章語言略帶幽默與書卷氣息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課前朗讀古詩詞)閱讀的方式有很多種,古人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旅行也是一種閱讀,在旅行中去認識未知的這個世界,去探索這個世界的絢爛。要么旅行,要么讀書,身體和靈魂總有一個在路上。爬山,我們可以領略無限風光在險峰的綺麗。登頂,可以感受一覽眾山小的壯闊。今天,我們隨著馬克吐溫的腳步,去勃朗峰來一次綺麗之旅。

二、預習反饋

1、說一說,交流你所知道的作者和勃朗峰

(1)馬克?吐溫

馬克?吐溫,美國作家、演說家。代表作品有小說《哈克貝利?費恩歷險記》《湯姆?索亞歷險記》等。馬克?吐溫一生寫了大量作品,有小說、劇本、散文、詩歌等各種體裁。他的作品批判了不合理現象或人性的丑惡之處,表達了強烈的正義感和對普通人民的關心,具有幽默和諷刺的特點。他經歷了美國從初期資本主義到帝國主義的發展過程,其思想和創作也表現為從輕快調笑到辛辣諷刺再到悲觀厭世的發展階段,前期以辛辣的諷刺見長,到了后期語言更為激烈。

(2)勃郎峰

勃朗峰,阿爾卑斯山脈峰,也是西歐第一高峰,海拔4807米,法語意為“銀白色山峰”,位于法國和意大利邊境。勃朗峰地勢高聳,常年受西風影響,降水豐富。冬季積雪,夏不融化,白雪皚皚,冰川發育,約有200平方公里為冰川覆蓋,順坡下滑,西北坡法國一側有的梅德冰川,東南坡意大利一側有米阿杰和布倫瓦等大冰川。建有科學研究實驗站。勃朗峰設有空中纜車和冬季體育設施,為登山運動勝地;山峰雄偉,風光旖旎,為阿爾卑斯山的旅游中心。

2、寫一寫,你所掌握的字音

字詞注音,抽生到黑板上完成。

翌日(yì) 轔轔(lín) 巉峻(chán) 拾級(shè) 霓裳(ní) 隧道(suì)

俯瞰(kàn) 穹頂(qióng) 皚皚(ái) 繚繞(liáo) 溝壑(hè) 打嗝(gé) 紛至沓來(tà)

3、考一考,詞語正確的一項

三、交流展示

1、跳讀課文,理清思路。

過渡語:可憐可憫,教師引導為什么說乘客可憐可憫呢?物有所值的旅行是什么樣的呢?請跳讀課文,找一找這一路寫了哪些景色,各有什么特點?又在這一路遇到了什么人和事?梳理課文之后,用一個詞概括你讀完文章后最突出的印象。

預設(奇),沿途奇美,主峰奇偉,山峰奇險,云朵奇幻;車夫“奇人”經歷“奇遇”

2、品讀語言

(1)這一路奇麗的風景,經歷的奇人奇事,都被我們的作者寫進了精彩的文字里。下面請同學們劃出文中你覺得最精彩的句子,品讀分析說說你的閱讀感受。(分組合作,一大組風景,二大組人物)

【交流點撥】①取道黑首欣賞瀑布,“清流急湍,環顧四周,巖壁巉峻,丘崗蔥綠,美不勝收”一連串四字詞語,語言整齊,極富文學意味;②向山下的阿冉提村進發之前仰面遙望附近的一座峰巔時,用了“色彩斑斕,彩霞滿天,白云繚繞,輕歌曼舞”,四字詞語連用,詞藻華麗且用詞準確,令人耳目一新。③“車王”趕馬車“什么亂石廢物,溝壑曠野,一概不顧——有時一兩個輪子著地,但大多數時候騰空而起”“每當我們險遭不測時,他總是面不改色,和顏悅色地說:‘只當是種樂趣吧……能坐上車王的車的人,可是少之又少啊——看到了吧,真如我說的,我就是車王。’”等句子,無不暗含著詼諧與幽默,讀來饒有興味,讓讀者感受到奇人及奇事之樂。

(2)揣摩文中“車王”和“勃郎隊長”的說話語氣,用自己的方式讀出來,抓描寫,品性格和生活態度。

四、質疑輔正

為什么用了一整段文字描寫肥皂泡?

【交流點撥】眼前的絢麗色彩,正像人們透過肥皂泡看到的世界,那樣精彩,色彩斑斕,但卻轉瞬即逝,它們又在無窮地變幻著,不能長久,不能永恒,作者感悟到歷史變遷,人世滄桑,個人在時光的長河中非常渺小。

五、拓展延伸

1、國學經典誦讀,談啟示

2.小練筆,說感悟

你一定也登臨過很多山,也一定遇到過人生中的一座座“山”,也曾生發出無數的感慨吧!請打開記憶的匣子,選擇你所遇到的“山”,把你登山的感悟寫說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初二語文教育教案設計精選篇7

《壺口瀑布》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壺口瀑布的美。

2.抓住關鍵句,品味文章富有表現力的語言特點。

3.學習作者從聲響、形狀、態勢等不同角度來描寫壺口瀑布的特點的方法。

4.領會文章蘊含的深刻意義——無堅不摧、無往不勝、堅韌剛強的民族精神。

第1課時

一、導入新課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而最能體現黃河奔騰的氣勢的,莫過于黃河壺口瀑布了,教師簡單介紹壺口瀑布的位置與形成。出示3張有關瀑布的照片,請學生判斷哪張為“壺口瀑布”。請學生用一個詞語,描繪一下3張中最喜歡的那幅照片,或在看到照片時的感覺。

今天我們學習的“文化散文”家__筆下的壺口瀑布,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朗讀課文,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

教師播放課文朗讀錄音,學生聽讀,一邊聽一邊畫出描寫壺口瀑布的語句,感受語言的魅力及壺口瀑布的氣勢。

學生自由朗讀,根據剛剛聽讀的體會,帶著感情朗讀課文,再次體會壺口瀑布的意境美。并說說文章兩次寫到壺口瀑布的情景,分別是什么季節。在文中標出兩次所在的段落。

明確:第一次是雨季,在第二自然段;第二次是枯水季節,在第三、四自然段。

目標導學二:分析壺口瀑布的特點

要求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雨季和枯水季壺口瀑布的語句。思考:雨季的瀑布有什么特點?枯水季的瀑布又有何特點?你是從哪些句子中看出來的?

明確:(1)雨季壺口瀑布特點:驚心動魄、氣勢磅礴。

從下面句子可以看出來:

①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②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

③我在霧中想尋找想象中的飛瀑,但水浸溝岸,霧罩亂石,除了撲面而來的水汽,震耳欲聾的濤聲,什么也看不見,什么也聽不見,只有一個可怕的警覺:仿佛突然就要出現一個洪峰將我們吞沒。

(2)枯水季瀑布的特點:氣勢磅礴、雄偉壯大、堅韌不拔、剛中帶柔的特點。

從下面句子可以看出來:

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互相擠著、撞著,推推搡搡,前呼后擁,撞向石壁,排排黃浪霎時碎成堆堆白雪。

目標導學三:體會黃河象征的民族精神。

請同學們齊聲朗讀課文“我突然陷入沉思,眼前這個小小的壺口,怎么……造物者難道是要在這壺口中濃縮一個世界嗎?”

1.小組討論:應該用怎樣的語氣朗讀這段文字?

明確:語氣應該由平緩漸漸提速,帶著驚嘆、贊美的語氣朗讀。

2.看到這黃河之水使作者想到什么?流露出怎樣的情感?

明確:由海、河、瀑、泉、霧所有水的形態,想到了喜、怒、哀、怨、愁——人的各種感情,想到了博大包容的胸懷。正因為如此,在作者筆下黃河之水也被賦予人的情感,而作者對黃河的贊美之情正是寄予在對黃河之水的描寫之中。這種寫法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3.請繼續朗讀第六自然段,作者由黃河之水想到人之外,還想到了什么?

明確:想到民族的精神。他由黃河的“柔中帶剛”“遇強則抗”“勇往直前”聯想到中華民族的堅強不屈,借對黃河的贊美,表達對中華民族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精神的歌頌。

小結:作者描寫了黃河之水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時由黃河的性格想到中華民族雖歷經艱難,但寧折不彎,堅忍剛強,勇往直前的精神。通過議論和抒情,抒發了對中華民族偉大精神的贊美之情。

第2課時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跟著作者一起感受了壺口瀑布雨季和枯水季不同的美,并體會了黃河之水象征的民族精神,請同學們一起來回顧黃河之水有哪些精神(請學生發言)。這節課我們將從寫作手法和語言特點方面繼續感受壺口瀑布的氣勢和精神。

二、教學新課

目標導學一:體會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

1.在寫雨季的壺口時,作者寫“只急慌慌地掃了幾眼,我便匆匆逃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心還在不住地跳……”這一感受,有何用意?

明確:側面描寫,從“我”的感受出發,間接寫出了在雨季瀑布令人畏懼的氣勢,使人感受較深,省略更是令人遐想無窮。

2.你還能找到運用側面描寫的例子嗎?

明確:第三自然段,“當地人說,曾有一頭黑豬掉進去,再漂上來時,渾身的毛竟被拔得一根不剩。我聽了不覺打了一個寒噤。”引用當地人講的“豬毛被拔光”的事,側面體現壺口瀑布的迅疾。

3.作者在寫了壺口瀑布的水之后,為什么又寫腳下的石呢?

明確:寫腳下的石被水鑿得窟窟竅竅,旋出光溜溜的大坑,側面表現出河水遇強則抗,堅韌的特點,表明水的剛強和抗爭精神。

4.作者的重點是要寫枯水季的壺口瀑布,為什么還要寫第一次來觀看壺口瀑布的感受?

明確:第一次是遠觀,寫壺口瀑布給人驚心動魄的感覺,為后文具體描寫第二次觀看壺口瀑布波瀾壯闊的氣勢起到鋪墊和渲染的作用。在讀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目標導學二:品味本文語言特色及效果

1.作者是從哪些角度來描繪雨季瀑布的特點的?

明確:①聽覺角度:在半山腰“濤聲隱隱如雷”,近處濤聲“震耳欲聾”。

②視覺角度:“河谷里霧氣彌漫”“像一鍋正沸著的水”“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到了岸上“回望那團白煙”。

2.作者描繪雨季壺口瀑布時的語言具有怎樣的特點?請找出你認為最有表現力的一句具體分析。

(1)車還在半山腰就聽見濤聲隱隱如雷,河谷里霧氣彌漫,我們大著膽子下到灘里,那河就像一鍋正沸著的水。

明確:本句運用比喻,將濤聲比作雷聲,把洶涌澎湃的河水比作沸水,突出壺口瀑布驚心動魄、氣勢磅礴的特點。

(2)(瀑布)是由平地向更低的溝里跌去,人們只能俯視被急急吸去的水流。其時,正是雨季,那溝已被灌得浪沫橫溢,但上面的水還是一股勁地沖進去,沖進去……。

明確:句中用了“跌”“吸”“灌”“沖”一系列動詞來描寫河水,突出河水險急、洶涌澎湃的氣勢,使河水的形象更加立體可感。

3.作者描寫了壺口上游的河水和腳下的深溝,找出相應的語段,仔細品味其語言特色,體會其意境。

(1)上游:“河水從五百米寬的河道上排排涌來,其勢如千軍萬馬……宇宙間仿佛只有這水的存在。”

明確:運用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手法,將枯水季仍然氣勢磅礴、洶涌無比的瀑布水流快、水密的特點展現了出來,令人仿佛身臨其境一般,回味無窮。

(2)龍槽壺口:

①“那平坦如席的大水像是被一個無形的大洞吸著,頓然攏成一束……消失在遠山青色的背景中。”

明確:運用“吸”“攏”“沖”“跌”“碎”“升”“跨”“穿”一連串的動詞,生動形象地寫出黃河奔騰至此由于地理環境的改變,一下從河床跌入深谷,碎成點,碎成霧,充滿靈性與生命力量。分析描寫壺口瀑布的語言特點,應該從多種角度入手,修辭手法、用詞角度、句式特點等。

②“平平的,大大的,渾厚莊重如一卷飛毯從空中抖落。不,簡直如一卷鋼板出軋,的確有那種凝重,那種猛烈。”

明確:運用比喻,形象生動地寫出了這時奔騰的黃河之水已變成了飛流而下的瀑布——渾厚、壯闊、猛烈、凝重。

③“于是又有一些各自奪路而走……像一曲交響樂,一幅寫意畫。”

明確:運用排比、擬人、比喻的修辭手法和長短句結合的語言,形象地寫出了河水在遇到阻礙后尋找其他的出路,成為泉、溪,突出其柔的一面。

目標導學三:學習本文寫景的語言特點

作者調動多種感官,運用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并運用一系列具有表現力的動詞,結合自身的感受,描寫了壺口瀑布驚心動魄的場面、雄渾磅礴的氣勢,表現出黃河之水博大寬厚、柔中有剛的性格特點及前赴后繼、勇往直前的精神。請你選取生活中的一處景物,仔細觀察,結合內心感受,寫一個描寫景物的片段。不少于200字。

示例:站在湖岸的觀景臺上,我激奮的心情幾乎躍出胸腔。試想,面對這一湖藍得“暈”人的碧水,撲面的芳香水汽,哪有生命不振奮呢?哪有意興不飛揚呢?我盡全力把身子往前傾,脖子向前伸,瞪大眼睛向湖中望去。湖中間的水域,似乎有一臺一刻不停運轉著的機器,生產出粼粼清波,后頭的清波驅趕著前面的,一齊向四面遞進,奔向湖岸;陽光照在清波上,粼粼閃動,有些晃眼,像薄薄的金片鋪于太陽底下;清波一波連著一波,波波相依,蔚為壯觀,就像天上掉下來的一塊布滿無數皺褶的綠色大布;藍色的湖面映托著湛藍的天空,天空高遠,朵朵白云如只只綿羊,悠閑自得,似乎是不愿意離開這人間美景;湖面上水霧氤氳,繚繞著彎扭著盤旋著往天空升騰,但到了一定高度就不見了蹤影。

3709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铝机箱_铝外壳加工_铝外壳厂家_CNC散热器加工-惠州市铂源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 办公室家具公司_办公家具品牌厂家_森拉堡办公家具【官网】 | 卓能JOINTLEAN端子连接器厂家-专业提供PCB接线端子|轨道式端子|重载连接器|欧式连接器等电气连接产品和服务 | 北京遮阳网-防尘盖土网-盖土草坪-迷彩网-防尘网生产厂家-京兴科技 | 乐考网-银行从业_基金从业资格考试_初级/中级会计报名时间_中级经济师 | 糖衣机,除尘式糖衣机,全自动糖衣机,泰州市长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体感VRAR全息沉浸式3D投影多媒体展厅展会游戏互动-万展互动 | 杭州中央空调维修_冷却塔/新风机柜/热水器/锅炉除垢清洗_除垢剂_风机盘管_冷凝器清洗-杭州亿诺能源有限公司 | 精雕机-火花机-精雕机 cnc-高速精雕机-电火花机-广东鼎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热闷罐-高温罐-钢渣热闷罐-山东鑫泰鑫智能热闷罐厂家 | 微信小程序定制,广州app公众号商城网站开发公司-广东锋火 | 活性炭厂家-蜂窝活性炭-粉状/柱状/果壳/椰壳活性炭-大千净化-活性炭 | 商标转让-商标注册-商标查询-软著专利服务平台 - 赣江万网 | 沈阳真空机_沈阳真空包装机_沈阳大米真空包装机-沈阳海鹞真空包装机械有限公司 | 丹佛斯变频器-丹佛斯压力开关-变送器-广州市风华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南京展台搭建-南京展会设计-南京展览设计公司-南京展厅展示设计-南京汇雅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 博博会2021_中国博物馆及相关产品与技术博览会【博博会】 | 沧州友城管业有限公司-内外涂塑钢管-大口径螺旋钢管-涂塑螺旋管-保温钢管生产厂家 | 校园气象站_超声波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雨量监测站_风途科技 | 厂厂乐-汇聚海量采购信息的B2B微营销平台-厂厂乐官网 | 玉米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玉米糁加工设备.玉米脱皮制糁机 华豫万通粮机 | 衡阳耐适防护科技有限公司——威仕盾焊接防护用品官网/焊工手套/焊接防护服/皮革防护手套 | 济南铝方通-济南铝方通价格-济南方通厂家-山东鲁方通建材有限公司 | 无缝钢管-聊城无缝钢管-小口径无缝钢管-大口径无缝钢管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艺术涂料_进口艺术涂料_艺术涂料加盟_艺术涂料十大品牌 -英国蒙太奇艺术涂料 | Eiafans.com_环评爱好者 环评网|环评论坛|环评报告公示网|竣工环保验收公示网|环保验收报告公示网|环保自主验收公示|环评公示网|环保公示网|注册环评工程师|环境影响评价|环评师|规划环评|环评报告|环评考试网|环评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 | 三价铬_环保铬_环保电镀_东莞共盈新材料贸易有限公司 | uv固化机-丝印uv机-工业烤箱-五金蚀刻机-分拣输送机 - 保定市丰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铁盒_铁罐_马口铁盒_马口铁罐_铁盒生产厂家-广州博新制罐 | 叉车电池-叉车电瓶-叉车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电动叉车蓄电池生产厂家 | 钢制拖链生产厂家-全封闭钢制拖链-能源钢铝拖链-工程塑料拖链-河北汉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电脑知识|软件|系统|数据库|服务器|编程开发|网络运营|知识问答|技术教程文章 - 好吧啦网 | 胶辊硫化罐_胶鞋硫化罐_硫化罐厂家-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意大利Frascold/富士豪压缩机_富士豪半封闭压缩机_富士豪活塞压缩机_富士豪螺杆压缩机 | 石家庄网站建设|石家庄网站制作|石家庄小程序开发|石家庄微信开发|网站建设公司|网站制作公司|微信小程序开发|手机APP开发|软件开发 | 西点培训学校_法式西点培训班_西点师培训_西点蛋糕培训-广州烘趣西点烘焙培训学院 | 青岛成人高考_山东成考报名网 | 进口便携式天平,外校_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奥豪斯工业台秤,V2000防水秤-重庆珂偌德科技有限公司(www.crdkj.com) | 专业的新乡振动筛厂家-振动筛品质保障-环保振动筛价格—新乡市德科筛分机械有限公司 | 世纪豪门官网 世纪豪门集成吊顶加盟电话 世纪豪门售后电话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净化车间_洁净厂房_净化公司_净化厂房_无尘室工程_洁净工程装修|改造|施工-深圳净化公司 | 工业胀紧套_万向节联轴器_链条-规格齐全-型号选购-非标订做-厂家批发价格-上海乙谛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