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
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都有哪些?數學用于許多不同的領域,包括科學、工程、醫學和經濟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七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篇1】
二次根式
一、教學目標
1.了解二次根式的意義;
2. 掌握用簡單的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決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問題;
3. 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質 和 ,并能靈活應用;
4.通過二次根式的計算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5. 通過二次根式性質 和 的介紹滲透對稱性、規律性的數學美.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1)二次根的意義;(2)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難點:確定二次根式中字母的取值范圍.
三、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練結合.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什么叫平方根、算術平方根?
2.說出下列各式的意義,并計算
(二)引入新課
新課:二次根式
定義: 式子 叫做二次根式.
對于 請同學們討論論應注意的問題,引導學生總結:
(1)式子 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 是二次根式嗎? 呢?
若根式中含有字母必須保證根號下式子大于等于零,因此字母范圍的限制也是根式的一部分.
(2) 是二次根式,而 ,提問學生:2是二次根式嗎?顯然不是,因此二次
根式指的是某種式子的“外在形態”.請學生舉出幾個二次根式的例子,并說明為什么是二次根式.下面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由學生分析、回答.
例1 當a為實數時,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二次根式?
例2 x是怎樣的實數時,式子 在實數范圍有意義?
解:略.
說明:這個問題實質上是在x是什么數時,x-3是非負數,式子 有意義.
例3 當字母取何值時,下列各式為二次根式:
(1) (2) (3) (4)
分析:由二次根式的定義 ,被開方數必須是非負數,把問題轉化為解不等式.
解:(1)∵a、b為任意實數時,都有a2+b2≥0,∴當a、b為任意實數時, 是二次根式.
(2)-3x≥0,x≤0,即x≤0時, 是二次根式.
(3) ,且x≠0,∴x>0,當x>0時, 是二次根式.
(4) ,即 ,故x-2≥0且x-2≠0, ∴x>2.當x>2時, 是二次根式.
例4 下列各式是二次根式,求式子中的字母所滿足的條件:
分析:這個例題根據二次根式定義,讓學生分析式子中字母應滿足的條件,進一步鞏固二次根式的定義,.即: 只有在條件a≥0時才叫二次根式,本題已知各式都為二次根式,故要求各式中的被開方數都大于等于零.
解:(1)由2a+3≥0,得 .
(2)由 ,得3a-1>0,解得 .
(3)由于x取任何實數時都有|x|≥0,因此,|x|+0.1>0,于是 ,式子 是二次根式. 所以所求字母x的取值范圍是全體實數.
(4)由-b2≥0得b2≤0,只有當b=0時,才有b2=0,因此,字母b所滿足的條件是:b=0.
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篇2】
探索勾股定理(一)
教學目標:
1、 經歷用數格子的辦法探索勾股定理的過程,進一步發展學生的合情推力意識,主動探究的習慣,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緊密聯系。
2、 探索并理解直角三角形的三邊之間的數量關系,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說理和簡單的推理的意識及能力。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勾股定理的由來,并能用它來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難點:勾股定理的發現
教學過程
一、 創設問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導入課題
出示投影1 (章前的圖文 p1)教師道白:介紹我國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的貢獻,并結合課本p5談一談,講述我國是最早了解勾股定理的國家之一,介紹商高(三千多年前周期的數學家)在勾股定理方面的貢獻。
出示投影2 (書中的P2 圖1—2)并回答:
1、 觀察圖1-2,正方形A中有_______個小方格,即A的面積為______個單位。
正方形B中有_______個小方格,即A的面積為______個單位。
正方形C中有_______個小方格,即A的面積為______個單位。
2、 你是怎樣得出上面的結果的?在學生交流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直接發問:
3、 圖1—2中,A,B,C 之間的面積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交流后形成共識,教師板書,A+B=C,接著提出圖1—1中的A.B,C 的關系呢?
二、 做一做
出示投影3(書中P3圖1—4)提問:
1、圖1—3中,A,B,C 之間有什么關系?
2、圖1—4中,A,B,C 之間有什么關系?
3、 從圖1—1,1—2,1—3,1|—4中你發現什么?
學生討論、交流形成共識后,教師總結:
以三角形兩直角邊為邊的正方形的面積和,等于以斜邊的正方形面積。
三、 議一議
1、 圖1—1、1—2、1—3、1—4中,你能用三角形的邊長表示正方形的面積嗎?
2、 你能發現直角三角形三邊長度之間的關系嗎?
在同學的交流基礎上,老師板書:
直角三角形邊的兩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這就是的“勾股定理”
也就是說:如果直角三角形的兩直角邊為a,b,斜邊為c
那么
我國古代稱直角三角形的較短的直角邊為勾,較長的為股,斜邊為弦,這就是勾股定理的由來。
3、 分別以5厘米和12厘米為直角邊做出一個直角三角形,并測量斜邊的長度(學生測量后回答斜邊長為13)請大家想一想(2)中的規律,對這個三角形仍然成立嗎?(回答是肯定的:成立)
四、 想一想
這里的29英寸(74厘米)的電視機,指的是屏幕的長嗎?只的是屏幕的款嗎?那他指什么呢?
五、 鞏固練習
1、 錯例辨析:
△ABC的兩邊為3和4,求第三邊
解:由于三角形的兩邊為3、4
所以它的第三邊的c應滿足 =25
即:c=5
辨析:(1)要用勾股定理解題,首先應具備直角三角形這個必不可少的條件,可本題
△ ABC并未說明它是否是直角三角形,所以用勾股定理就沒有依據。
(2)若告訴△ABC是直角三角形,第三邊C也不一定是滿足 ,題目中并為交待C 是斜邊
綜上所述這個題目條件不足,第三邊無法求得。
2、 練習P7 §1.1 1
六、 作業
課本P7 §1.1 2、3、4
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篇3】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課是北師大版實驗教科書八年級上冊第二章《實數》的第六節內容。在本節之前學生已學習了平方根、立方根,認識了無理數,了解了無理數是客觀存在的,從而將有理數擴充到實數范圍,使學生對數認識進一步深入。中學階段有關數的問題多是在實數范圍內進行討論的,同時實數內容也是今后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函數的基礎。
2、教學目標:(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本節教材的特點,以及八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制定如下目標)。
知識技能:(1)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以及實數的分類。
(2)知道實數與數軸上的點具有一一對應關系。
數學思考:(1)經歷對實數進行分類的過程,發展學生的分類意識。
(2)經歷從有理數逐步擴充到實數的過程,了解人類對數的認識是不斷發展的。
解決問題:通過無理數的引入,使學生對數的認識由有理數擴充到實數。
情感態度:(1)通過了解數系擴充體會數系擴充對人類發展的作用。
(2)敢于面對數學活動中的困難,并能有意識地運用已有知識解決新問題。
3、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實數意義,能對實數進行分類,明確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一一對應并能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無理數。
難點: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無理數。
二、學情分析
在學習本節課前,學生已掌握對一個非負數開平方和對一個數開立方運算。課本對學生掌握實數要求不高。只要求學生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意義。但實數的知識卻貫穿中學數學始終,所以我們只能逐步加深學生對實數的認識。本節主要引導學生熟知實數的概念和意義,為后面學習打下基礎。
三、教法學法分析:
教法分析: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采用的是引導發現法、類比法和多媒體輔助教學。
(1)在教學中通過設置疑問,創設出思維情境,然后引導學生動腦、動手,使學生在開放、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促進思維的發展。
(2)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增大教學的容量和直觀性,增強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目的。
(3)教具:三角板、圓規、多媒體。
學法分析:我們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必須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讓他們學會學習、享受學習。因此,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引導學生“仔細看、動腦想、多交流、勤練習”的學習,增強參與意識,讓他們體驗獲取知識的歷程,掌握思考問題的方法,逐漸培養他們“會觀察”、“會類比”、“會分析”、“會歸納”的能力。
四、教程分析:針對本節教材的特點,我把教學過程設計為以下五個環節: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上冊第二章《2.6實數》說課稿
一、創設問題情景,引出實數的概念
內容:問題:(1)什么是有理數?有理數怎樣分類?
(2)什么是無理數?帶根號的數都是無理數嗎?
意圖:回顧以前學習過的內容,為進一步學習引入無理數后數的范圍的擴充作準備.
學生回答:無理數是無限不循環小數.
帶根號的數不一定是無理數.
3、把下列各數分別填入相應的集合內。有理數集合、無理數集合
,,,,,,,,,,0,0.3737737773……(相鄰兩個3之間7的個數逐次增加1)
意圖:通過將以上各數填入有理數集合和無理數集合,建立實數概念.
教師引導學生得出實數概述并板書: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實數(realnumber)。教師點明:實數可分為有理數與無理數。最后多媒體展示具體分類,并對有理數和無理數從小數的角度進行說明。
二、議一議,
1、在實數概念基礎上對實數進行不同分類。
無理數與有理數一樣,也有正負之分,如是正的,是負的。
教師提出以下問題,讓學生思考:
(1)你能把,,,,,,,,,,0,0.3737737773……(相鄰兩個3之間7的個數逐次增加1)等各數填入下面相應的集合中?
正數集合:
負數集合:
(2)0屬于正數嗎?0屬于負數嗎?
(3)實數除了可以分為有理數與無理數外,實數還可怎樣分?
意圖:在實數概念形成的基礎上對實數進行不同的分類.上面的數中有0,0不能放入上面的任何一個集合中,學生容易遺漏,強調0也是實數,但它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應單獨作一類.提醒學生分類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但要按同一標準不重不漏.
讓學生討論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形成共識:實數也可以分為正實數、0、負實數。
2、了解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
在有理數中,有理數a的的相反數是什么,不為0的數a的倒數是什么。在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的意義完全一樣。
例如,和是互為相反數,和互為倒數。
,,,。
三、想一想
讓學生思考以下問題
1、a是一個實數,它的相反數為,絕對值為;
2、如果,那么它的倒數為。
意圖:從復習入手,類比有理數中的相關概念,建立實數的相反數、倒數和絕對值等概念,它們的意義和有理數范圍內的意義是一致的
讓學生回答后,教師歸納并板書:實數a的相反數為,絕對值為,若它的倒數為(教師指明:0沒有倒數)
增加練習:(多媒體展示)第一組1.的絕對值是
2、a是一個實數,它的絕對值是
第二組:1、的相反數是,絕對值是
2、絕對值等于的數是,3、的絕對值是
4、正實數的絕對值是,0的絕對值是,負實數的絕對值是
例題:求下列各數的相反數、倒數、絕對值
(1)(2)(3)學生上黑板完成,教師巡視學生如何書寫,對發現的問題及時處理,最后與學生共同糾正。
明晰:實數和有理數一樣,可以進行加、減、乘、除、乘方運算,而且有理數的運算法則與運算律對實數仍然適用。(媒體展示兩個舉例)
四、議一議。探索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無理數
1、每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那么無理數是否也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呢?你能在數軸上找到表示、和這樣的無理數的點嗎?
2、多媒體展示的做法和和的做法
如圖OA=OB,數軸上A點對應的數是多少?
讓學生充分思考交流后,引導學生達成以下共識:
探討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實數,將數和圖形聯系在一起,讓學生進一步領會數形結合的思想,利用數軸也可以直觀地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
(1)A點對應的數等于,它介于1與2之間。
(2)每一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表示
(3)每一個無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
(4)每個實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每一個實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反過來數軸上的每一個點都表示一個實數。即實數和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的。
(4)和有理數一樣,在數軸上,右邊的點比左邊的點表示的數大。
五、隨堂練習(多媒體展示)
第一組:判斷題:
①實數不是有理數就是無理數、②無理數都是無限不循環小數.③無理數都是無限小數④帶根號的數都是無理數.⑤無理數一定都帶根號.⑥兩個無理數之積不一定是無理數.⑦兩個無理數之和一定是無理數.⑧數軸上的任何一點都可以表示實數.
第二組: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1)無限小數都是無理數;(2)無理數都是無限小數;(3)帶根號的數都是無理數。
2、求下列各數的相反數、倒數和絕對值:
(1)(2)(3)
3、在數軸上作出對應的點。
意圖:通過以上練習,檢測學生對實數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
六、小結
1、實數的概念
2、實數可以怎樣分類
3、實數a的相反數為,絕對值,若,它的倒數為。
4、數軸上的點和實數一一對應。
七、作業
課本習題2.81、2、3題
結束語:多媒體展示:
人生的價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
——列夫托爾斯泰
八、板書設計:
實數
1、實數的概念4、實數與數軸上的點的關系
2、實數的分類5、例題
3、實數a的相反數為,6、學生練習
絕對值,若,它的倒數為
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 了解無理數和實數的概念
2會對實數按照一定的標準進行分類;知道實數和數軸上的點的關系.能估算無理數的大小
3了解實數范圍內相反數和絕對值的意義
學習重點正確理解實數的概念
學習難點理解實數的概念
問題用計算機把下列有理數寫成小數的形式
5?3,7,8,1190,9
我們知道整數和分數統稱有理數,所以任意一個有理數都可以寫成有限小數或無限不循環小數的形式,反之,任何有限小數或無限小數也都是有理數。
那么無限不循環小數叫什么呢?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叫做無理數。
通過上兩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許多數的平方根或立方根都是無限不循環小數,例如 、 、? 、 等都是無理數,π=3.1415926…也是無理數。
實數:有理數和無理數統稱為實數。
有理數有限小數或無限小數依此分類實數無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
像有理數一樣,無理數也有正負之分,由于非0有理數和無理數都有3479115
正負之分,所以依此 分類為
正實數 正有理數
正無理數
實數0負有理數 負實數 負無理數
例
一、把下列各數填入相應的集合內
0.6、-
43、0、
33、 0.13 、π、
(1)有理數集合:{}
(2)無理數集合:{}
(3)整數集合 :{}
(4)分數集合:{}
(5)實數集合:{}
我們知道,每個有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無理數是否也可以用數軸上的點來表示呢?
事實上,每一個無理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表示出來。即數軸上的點有些表示有理數,有些表示無理數。
當數從有理數擴充到實數后,實數與數軸上的點就是一一對應的,即每一個實數都可以用數軸上的一個點來表示:反過來,數軸上的每一個點都表示一個實數.
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的點與有序實數對之間也是一一對應的。
與有理數一樣,對于數軸上的任意兩個點,右邊的點所表示的實數總比左邊的點表示的實數大。當數從有理數擴充到實數以后,有理數關于相反數的絕對值的意義同樣適合實數。
(1)數a的相反數是-a,(a表示任何實數)
(2)一個正實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實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課堂小結
1、這節課你學到的知識有
2、這節課你的收獲有
3、這節課應注意的問題有
練習題
a
1、若實數a滿足a??1,則() A、a?0B、a?0C、a?0D、a?0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無限小數都是無理數B.帶根號的數都是無理數
C.無理數是無限小數D.無理數是開方開不盡的數
3、和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的是()
A 整數B 有理數C 無理數D 實數
35?x
4、絕對值等于的數是,的相反數是,?8的相反數是;1?2的
相反數是_________________,絕對值是.
5、如果一個實數的絕對值是3?7,那么這個實數是
6、比較大小:-7?4
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篇5】
教學難點:絕對值。
教學過程:
一、 復習:
1、實數分類:方法(1) ,
方法(2)
注:有限小數、無限循環小數是有理數,可化為分數;無限不循環小數是無理數
例1判斷:
(1) 兩有理數的和、差、積、商是有理數;
(2) 有理數與無理數的積是無理數;
(3) 有理數與無理數的和、差是無理數;
(4) 小數都是有理數;
(5) 零是整數,是有理數,是實數,是自然數; (6) 任何數的平方是正數; (7) 實數與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 (8) 兩無理數的和是無理數。 例2 下列各數中:
-1,0, , ,1.101001 , , ,- , ,2, . 有理數集合{ …}; 正數集合{ …};整數集合{ …}; 自然數集合{ …};分數集合{ …}; 無理數集合{ …};絕對值最小的數的集合{ …};
2、絕對值: = (1) 有條件化簡 例
3、①當1 ②a,b,c為三角形三邊,化簡③如圖,化簡 + 。 (2) 無條件化簡 ;
例
4、化簡
解:步驟①找零點;②分段;③討論。
例
5、①已知實數abc在數軸上的位置如圖,化簡|a+b|-|c-b|的結果為
②當-3
例
6、閱讀下面材料并完成填空
你能比較兩個數20182018和20182018的大小嗎?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先把問題一般化,既比較nn+1和(n+1)n的大小(的整數),然后從分析=1,=2,=3,。。。。這些簡單的情況入手,從中發現規律,經過規納,猜想出結論。
(1) 通過計算,比較下列①——⑦各組中兩個數的大小(在橫線上填“>、=、<”號”)
①12 21 ;②23 32;③34 43;④45 54;⑤56 65;⑥67 76
⑦78 87
(2)對第(1)小題的結果進行歸納,猜想出nn+1和(n+1)n的大小關系是
(3)根據上面的歸納結果猜想得到的一般結論是: 20182018 20182018
練習:(1)若a<-6,化簡 ;(2)若a<0,化簡
(3)若 ;(4)若 = ;
(5)解方程 ;(6)化簡: 。
二、 小 結:
;
三、作 業:
四、教后感:
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篇6】
一、說教材:這節課主要是通過測量操作活動認識平行四邊形,了解平行四邊形對邊平行且相等,對角相等,并掌握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概念,初步會畫出平行四邊形底上的高。
說教法:新教材的引入方法與以往的不同,是采用兩條等寬色帶進行交疊后產生的四邊形來引入平行四邊形的。首先突出的是平行四邊形“面”的形象,然后再到“邊”(面的邊緣)。教學分兩兩個環節。第一步是認識平行四邊形。讓學生觀察兩條互相平行的透明色帶交疊出的四邊形,進而觀察這些四邊形的特點。學生通過操作、比較、思考后發現:這些四邊形的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然后引導學生小結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并給出數學記號。讓學生找生活中的平行四邊形的例子,一方面可以豐富對平行四邊形的表象,另一方面加深學生“對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認識。
第二步是認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平行四邊形的底和高是相對的,而非絕對的。平行四邊形的任何一條邊都可以為底邊,那么從底邊的對邊上的一點出發做底邊的垂線,該點與垂足之間的線段就是該底邊上的高。然而“高”的概念對學生來說不容易建立,以為學生在生活經驗中的高,往往是身高、樹高、塔高等,指的是直立于地面上的對象的高度,隱含著垂直的定義。因此教材中,我從垂線這一概念引入,再通過垂線段建立起高的概念,同時進行操作觀察,這些高的位置與關系。從中得出:同一底邊上可以畫出無數條高,這些高的長度都相等,但在一般情況下,我們只要作一條高就可以了。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拓展,如形外高的操作,或者底不是水平方向的怎樣操作高等,從而拓寬了學生對平面圖形中“高”的認識。
19.1平行四邊形
[知識與能力目標]:1、通過操作活動認識平行四邊形。2、掌握平行四邊形底和高的概念,并初步會畫出平行四邊形底上對應的高。
[過程與方法]
[情感目標]:讓學生享受學習的快樂,分享成功的喜悅。【教學重點】:會畫出平行四邊形底上對應的高。【教學難點】:會畫出平行四邊形底上對應的【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1、同學們,你們認識了哪些幾何圖形?這些幾何圖形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它使我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2、出示發現什么?------出現了一個新的四邊形
這個四邊形有什么特殊呢?今天我們就來研究一下。
板書:平行四邊形
二、新課探究
1、師:根據你對平行四邊形的認識,請你選擇小棒擺一個平行四邊形。指名學生用實投展示,組織學生評價。
2、師:打開學具袋,從中找到平行四邊形。
3、問:請你們將學習小組找到的平行四邊形放在一起,觀察一下,看看你能發現什么?
提出要求:四人一組,充分利用學具,開動腦筋,想辦法,共同探討。小組匯報,集體交流。歸納概括平行四邊形的特征。
問:我們通過觀察、動手操作,用自己的方法發現了平行四邊形的特征,那什么是平行四邊形呢?你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嗎?
小結:
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
4、出示圖片圖上的物體都是我們經常見到的,推拉鐵門、欄桿、標志、花窗。這些物體中都隱藏著平行四邊形,你能把它找出來嗎?
5、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
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平行四邊形,你認為關鍵是什么?
三、平行四邊形的底與高
行四邊形的底與高
1、學生在作業紙上自己試畫平行四邊形的高。
2、教師指導板書畫高的方法。
問:通過畫高,你有什么新的發現?
(1)平行四邊形有4條底,每一條邊都可以作為底。
(2)同一條底上有無數條高,每條高都相等。
3、識別、提高。
(1)投影出示:畫在平行四邊形外邊的高,讓學生識別認識。
小結:平行四邊形的高有的可以畫在平行四邊形的里邊,有的可以畫在平行四邊形的外邊,不管畫在哪兒都要注意底和高的對應關系.
八年級數學教育教案【篇7】
一.一元一次不等式組:關于同一個未知數的幾個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組成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概念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理解:
(1)組成不等式組的不等式必須是一元一次不等式;
(2)從數量上看,不等式的個數必須是兩個或兩個以上;
(3)每個不等式在不等式組中的位置并不固定,它們是并列的.
二.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及解不等式組: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就叫做這個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求這個不等式組解集的過程就叫解不等式組。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步驟:
(1)先分別求出不等式組中各個不等式的解集;
(2)利用數軸或口訣求出這些解集的公共部分,也就是得到了不等式組的解集.
三.不等式(組)的解集的數軸表示: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知識點
1.用數軸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應記住下面的規律:大于向右畫,小于向左畫,有等號的畫實心原點,無等號的畫空心圓圈;
2.不等式組的解集,可以在數軸上先畫同各個不等式的解集,找出公共部分即為不等式的解集。公共部分也就各不等式解集在數軸上的重合部分;
3..我們根據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化簡成最簡不等式組后進行分類,通常就能把一元一次不等式組分成如上四類。
說明:當不等式組中,含有“≤”或“≥”時,在解題時,我們可以不關注這個等號,這樣就這類不等式組化歸為上述四種基本不等式組中的某一種類型。但是,在解題的過程中,這個等號要與不等號相連,不能分開。
四.求一些特解:求不等式(組)的正整數解,整數解等特解(這些特解往往是有限個),解這類問題的步驟:先求出這個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借助于數軸,找出所需特解。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考點分析】
(1)考查不等式組的概念;
(2)考查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的解集,以及在數軸上的表示;
(3)考查不等式組的特解問題;
(4)確定字母的取值。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知識點誤區】
(1)思維誤區,不等式與等式混淆;
(2)不能正確地確定出不等式組解集的公共部分;
(3)在數軸上表示不等式組解集時,混淆界點的表示方法;
(4)考慮不周,漏掉隱含條件;
(5)當有多個限制條件時,對不等式關系的發掘不全面,導致未知數范圍擴大;
(6)對含字母的不等式,沒有對字母取值進行分類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