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八年級教案 > 物理教案 >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十篇

時間: 沐欽 物理教案

對稱性一般是指物體形狀的對稱性,深刻的對稱性表現在事物的發展變化或客觀規律的對稱性上。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十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十篇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1)

教學目標:1、知識和技能

知道升華和凝華的概念。

知道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知道生活中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2、過程和方法:通過觀察了解升華和凝華現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關心環境,樂于探索一些自然現象的物理學道理。

重、難點:1、判斷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2、解釋常見的升華和凝華現象。

教學器材:可密封的玻璃瓶、酒精燈、碘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前提測評:

1、物質由_______轉變為_______的過程叫汽化,汽化的兩種方式是________和________。

2、物質由_____轉變為_____的過程叫液化。液化過程______熱量。居民使用的液化石油氣,就是在常溫下用_________的方法,是石油氣變成液體儲存在鋼瓶里的。

3、關于蒸發和沸騰,下列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蒸發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必須在一定溫度下進行;

B、蒸發不需要吸熱,沸騰需要吸熱;

C、蒸發是液體表面汽化的現象,沸騰則是在液體內部進行的汽化現象;

D、蒸發是緩慢的汽化現象,沸騰是劇烈的汽化現象。

4、夏天扇扇子,人感到涼爽,主要是因為扇來的風:( )

A、 降低了周圍的溫度;

B、 降低了人的體溫;

C、 加快了人身上的汗水的蒸發;

D、 趕走了人體周圍的熱空氣。

二、導學達標:

引入課題:雪是怎樣形成的? 學生猜想:〔 …… 〕

進行新課:

1、升華(吸熱):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 凝華(放熱):物質直接從固態變成氣態,

2、實驗:碘的升華和凝華

結論:(1)、注意“直接”。(2)、升華要吸熱,凝華要放熱。

3、解釋常見的升華、凝華現象

○1衛生球變小 ○2“干冰”的人工降雨和人造煙霧 ○3“冰花”的形成

○4雪、霜、冰雹的形成 ○5霧松的形成 ○6 燈泡用久了會變黑

固體

4、小結本章內容:

液體 氣體

三、、達標練習: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節內容。

小 結:根據板書,總結本節內容,明確重、難點。

課后活動:完成物理時習在線中課堂未完成的內容。課本后練習。

教學后記:

要分析一些常見的凝華、升華現象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2)

一、溫度

1、 定義: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單位:

① 國際單位制中采用熱力學溫度。

② 常用單位是攝氏度(℃) 規定: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度,沸水的溫度為100度,它們之間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1攝氏度 某地氣溫-3℃讀做:零下3攝氏度或負3攝氏度

③ 換算關系T=t + 273K

3、 測量——溫度計(常用液體溫度計)

① 溫度計構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銀、煤油、酒精等液體;內有粗細均勻的細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勻地刻有刻度。

② 溫度計的原理: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進行工作。

③ 分類及比較:

分類實驗用溫度計寒暑表體溫計

用途測物體溫度測室溫測體溫

量程-20℃~110℃-30℃~50℃35℃~42℃

分度值1℃1℃0.1℃

所 用液 體水 銀煤油(紅)酒精(紅)水銀

特殊構造 玻璃泡上方有縮口

使用方法使用時不能甩,測物體時不能離開物體讀數使用前甩可離開人體讀數

④ 常用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使用前:觀察它的量程,判斷是否適合待測物體的溫度;并認清溫度計的分度值,以便準確讀數。使用時:溫度計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溫度計玻璃泡浸入被測液體中稍候一會兒,待溫度計的示數穩定后再讀數;讀數時玻璃泡要繼續留在被測液體中,視線與溫度計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凝固 放熱

熔化 吸熱

液化 放熱

汽化 吸熱

升華 吸熱

凝華 放熱

練習:◇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做大目的是:溫度變化相同時,體積變化大,上面的玻璃管做細的目的是:液體體積變化相同時液柱變化大,兩項措施的共同目的是:讀數準確。

二、物態變化

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及吸熱放熱情況:

1、熔化和凝固

① 熔化:

定義:物體從固態變成液態叫熔化。

晶體物質:海波、冰、石英水晶、 非晶體物質:松香、石蠟玻璃、瀝青、蜂蠟

食鹽、明礬、奈、各種金屬

熔化圖象:

熔化特點:固液共存,吸熱,溫度不變 熔化特點:吸熱,先變軟變稀,最后變為液態

溫度不斷上升。

熔點 :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熔化的條件:⑴ 達到熔點。⑵ 繼續吸熱。

② 凝固 :

定義 :物質從液態變成固態 叫凝固。

凝固圖象:

凝固特點:固液共存,放熱,溫度不變 凝固特點:放熱,逐漸變稠、變黏、變硬、最后

凝固點 :晶體熔化時的溫度。 成固體,溫度不斷降低。

同種物質的熔點凝固點相同。

凝固的條件:⑴ 達到凝固點。⑵ 繼續放熱。

2、汽化和液化:

① 汽化:

定義: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叫汽化。

定義: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汽化現象 叫蒸發。

影響因素:⑴液體的溫度;⑵液體的表面積 ⑶液體表面空氣的流動。

作用:蒸發 吸 熱(吸外界或自身的熱量),具有制冷作用。

定義: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發生的劇烈的汽化現象。

沸 點: 液體沸騰時的溫度。

沸騰條件:⑴達到沸點。⑵繼續吸熱

沸點與氣壓的關系:一切液體的沸點都是氣壓減小時降低,氣壓增大時升高

② 液化:定義:物質從氣態變為液態 叫液化。

方法:⑴ 降低溫度;⑵ 壓縮體積。

好處:體積縮小便于運輸。

作用:液化 放 熱

3、升華和凝華:

①升華 定義:物質從固態直接變成氣態的過程,吸 熱,易升華的物質有:碘、冰、干冰、樟腦、鎢。

②凝華 定義:物質從氣態直接變成固態的過程,放 熱

練習:☆要使洗過的衣服盡快干,請寫出四種有效的方法。

⑴將衣服展開,增大與空氣的接觸面積。⑵將衣服掛在通風處。⑶將衣服掛在陽光下或溫度教高處。⑷將衣服脫水(擰干、甩干)。

☆解釋“霜前冷雪后寒”?

霜前冷:只有外界氣溫足夠低,空氣中水蒸氣才能放熱凝華成霜所以“霜前冷”。

雪后寒:化雪是熔化過程,吸熱所以“雪后寒”。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3)

§2—3聲的利用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現代技術中與聲有關的知識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參觀或看錄像等有關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獲得社會生活中聲的利用方面的知識。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了解聲在現代技術中的應用,進一步增加對科學的熱愛。

二、教學重點

生活中利用聲的例子

三、教學課時:1課時

四、教法與學法:閱讀自學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學生活動

(1)自由說出所了解的利用聲的現象;

(2)觀看相關的錄像;

(3)討論對以上的應用例子怎樣歸類

在此基礎上,老師綜合學生所舉的例子和初步的分類方法,進行總結性的講解。

1、聲與信息

計算:小明向較遠的高山大喊一聲,經過1.2s聽到回聲,請問:小明距離高山多遠?(當時氣溫是15℃)

學生算出結果后,清楚回聲可以測出距離。

(1)介紹蝙蝠采用回聲定位來確定目標的位置

(2)介紹聲吶技術產生的背景以及現代聲吶技術的應用方面

(3)介紹B超在醫學上的應用

(4)超聲波測出金屬內部的傷痕

2、聲與能量

介紹超聲波清洗精細機械;

超聲振動除結石。

超聲波潔牙。

課堂小結:

聲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

課后作業:

完成物理時習在線相關內容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4)

§2—4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噪聲的來源和危害

知道防治噪聲的途徑,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

通過體驗和觀察,了解防治噪聲的思路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學習,培養熱愛、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村”的環境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噪聲控制的途徑難點:噪聲的危害以及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三、教法與學法:分組討論法、閱讀法

四、教學過程:

放一段錄像,先放出一段優美的旋律,然后放出一段嘈雜的聲音。

然后引入課題:優美的聲音使人心情愉快,而雜亂的聲音則令人心煩意亂。那么,令人心煩意亂的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它對人有沒有危害?怎樣才能有效地防止這些聲音的產生和或者削弱它呢?

1、噪聲的來源(學生討論)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噪聲的含義:

發聲體做無規則振動時發出的聲音(物理角度)

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產生干擾的聲音。(環境保護角度)

2、噪聲的等級和危害(學生討論)

總結學生的分析,得出三條界線:

>90dB,會破壞聽力;

>70dB,會影響學習和工作;

>50dB,會影響休息和睡眠。

3、控制噪聲

復習人耳聽到聲音的過程:

聲源的振動產生聲音——空氣等介質的傳播——引起鼓膜的振動

(聲源發生處)(聲音的傳播過程)(人耳)

演示實驗:讓鬧鐘發出聲音,過一段時間后,把紙盒將鬧鐘罩住,讓學生比較前后聲音的不同。

綜合實驗和學生活動內容,總結得出控制噪聲的途徑:

在聲源處減弱噪聲、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噪聲、在人耳處減弱噪聲。

五、課堂小結:

1、噪聲的來源和危害有哪些?

2、怎樣防治噪聲?

六、布置作業:

調查學校周圍有哪些噪聲源,學校應該采取哪些合理的措施?

七、教學后記: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不多,在強調一兩個主要內容的同時,可以安排一定的課外練習讓學生在課堂完成。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5)

科學之旅

●教學目標:一、知識目標: 1.學生認識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對物理研究及物理應用有初步印象,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步了解學好物理應注意的事情。

二、能力目標: 1.過觀察和實驗,學習初步的探究問題的方法。

2.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初步的觀察能力、分析能力。

三、德育目標: 1.發學生對物理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精神,發現科學實驗帶來的樂趣。

2.共同完成的觀察及實驗中,學會和同伴的協作和配合。

●教學重點:通過觀察、討論、實驗,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難點:能從看到的現象中提出問題。

●教學方法:討論法、實驗法、觀察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教師自我介紹

二、引入

[師] 從這個學期開始我們學習一門新課——物理。請同學們觀看漂亮的章首圖,然后聽一位同學帶感情地朗讀配文。

三、進行新課

[師] 科學之旅的第一站,先請同學們觀看幾個有趣的實驗。

[演示] 課本圖0.1-1實驗 [演示] 課本圖0.1-2實驗。

教師邊演示,邊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實驗現象。

教師再演示書本的幾個 [想想做做]

1.放大鏡看自己的手指紋:是放大的;再用放大鏡看窗外的物體:是縮小的。

2.乓球會落下嗎?

[師] 以上的這些實驗有趣嗎?

[板書] 物理是有趣的

[板書] 物理學的研究范圍:聲、光、熱、電、力等現象

[師] 這些現象不僅有趣且都包含一定的科學道理,以后的學習中我們會逐漸弄清楚其中的奧秘。

物理學不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

[板書] 怎樣學習物理。

[板書] (1)勤于觀察、勤于動手

[板書]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板書] (3)聯系實際,聯系社會

四、小結

物理學是有趣的,有用的。學習物理要用自己的眼睛仔細觀察周圍的生活,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大膽猜想、善于動手、勇于實踐,才能最終發現事物的發展規律,才能在“真理的大海”中勇往直前。

五、布置作業(略)

六、板書設計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6)

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使用適當的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知道測量有誤差,誤差和錯誤有區別

2.過程與方法

●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時間和長度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計量時間和長度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培養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難點

1.重點:使用適當工具測量時間和長度

2.難點:誤差的產生。誤差與錯誤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復習:速度的計算公式是怎樣的?要計算速度必須知道什么量?怎樣利用公路上的里程碑大致測出汽車的速度?

通過學生的討論得出要測出相應的時間。

(二)講授新課

1.時間的測量

讓學生討論各種測量時間的工具和方法。學生說出多種方法和用具。鼓勵學生用科學的眼光認識周圍的事物。

①時間的單位:秒(s)、分(min)、時(h)

②學生活動:練習使用停表的方法;利用停表測量自己一分鐘內脈搏跳動的次數,然后用脈搏估算一段時間;用繩子綁住一支筆做成一個擺,測量擺擺動一個來回所用的時間。

2.長度的測量

①長度的單位:km→m→dm→cm→mm→μm→nm (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各進制)

②測量長度的工具:直尺、卷尺(刻度尺)、螺旋測微器、游標卡尺

③學生活動:測出物理課本的長寬厚;

④學生討論并活動:如何較準確測出硬幣的直徑、一頁紙的厚度、細銅線的直徑?

總結得出刻度尺的正確使用方法:刻度尺要貼近被測物體;刻度尺要跟所測物體的長度平行;讀數時視線要與尺面垂直;讀數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測量結果=數字+單位

3.誤差: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這種差別就是誤差。

錯誤: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原因造成的。

兩者區別:誤差不能消除,但可以減小,例如多測量幾次錯誤可以消除。

(三)課堂小結

懂得測量時間和長度的方法和用具

(四)布置作業

完成相應的同步練習

(五)教學后記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7)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國際單位制中長度和時間的單位;

2.會選用適當的工具測量長度和時間;

3.知道測量有誤差及減小誤差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體驗通過日常經驗或自然現象粗略估計長度和時間的方法;

2.通過實驗,學習刻度尺和停表的正確使用方法.

3.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了解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學習簡單的測量知識,體會測量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養成細致、嚴謹的學習習慣;

2.認識測量長度和時間的工具及其發展變化的過程,養成對科學技術的熱愛.

【教學重點】

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使用停表測量時間.

【教學難點】

測量長度時讀取估計值.

【教學準備】

教師用:習題及圖形(事先寫或畫在后黑板上)、刻度尺(量程0~1m,分度值1cm)、鋼卷尺(量程0~2m,分度值1mm)、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石英鐘、電子手表、J1202機械停表(精確度0.1s)、J1202電子停表(精確度0.01s)等.

學生用:刻度尺(量程0~15cm或0~20cm,分度值1mm)、鉛筆、金屬塊、J1202機械停表(精確度0.1s)、J1202電子停表(精確度0.01s)等.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及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課件導入

【展示課件】展示幾個有趣的“視覺錯視”實例.

1.圖甲中兩根紫色的線是直的嗎?

2.圖乙中紅色的線哪根長?

【過渡語】靠我們的感覺器官去判斷,很難精確,而且有時會出錯.所以,要作出準確的判斷,得到精確的數據,必須用測量儀器來測量.

【設疑引題】尺、 秤、 鐘表、 溫度計等是我們熟悉的測量工具或儀器.它們都有刻度,測量時需要正確使用它們,正確記錄測量結果. 那么如何進行長度和時間的測量呢?

(設計意圖:讓學生認識到感覺不可靠,測量有必要,從而引出課題.)

1.學生相互談談自己的感覺,并請2~3名同學回答感覺的結果.

2.去掉背景后,再次觀察,發現:

甲圖中兩根紫色線都是直的;乙圖中紅色線一樣長.

3.認識到感覺不可靠,要想獲得準確結果,應該進行測量.

二、新課講授

1.長度的單位

(1)長度單位的符號

(2)長度單位間的換算關系

(3) 了解一些物體的長度

2.長度的測量

(2)實驗: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過渡】測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須首先規定它的單位 ,在國際單位制中,長度的基本單位是米(m).

【布置自學】

1.閱讀P15科學世界“國際單位制”.

2.閱讀“長度的單位”部分(P10-P11).

(時間2分鐘)

【提出問題】

1.在小學學過的長度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2.現在又知道長度有哪些新的單位?它們同米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反饋練習一】

指導學生完成下列問題:

1. 在下列橫線上填上適當的單位:

①中學生身高大約15.7

②一支鉛筆直徑約為10

2、完成單位換算:

③人頭發直徑約7×10-5m= μm

④一張紙的厚度約10-4m= nm

【溫馨提示】要注意換算格式,正確的格式是數字不變,把相應的單位作等量代換,示范如下:

7×10-5m= 7×10-5×106μm=70μm。

(設計意圖:對一些物體的長度,形成感性認識,并能準確進行單位之間換算)

【過渡】為了準確測量長度,人們設計制造了各種測量工具,你都知道哪些常用的測量工具?

1.了解“國際單位制”.

2.帶著問題閱讀,并交流歸納:長度的單位有米(m)、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納米(nm).換算關系: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思考回答:

①中學生身高大約15.7

dm

②一支鉛筆直徑約為10

mm

③人頭發直徑約7×10-5m=

70 μm

④一張紙的厚度約10-4m=

105 nm

(1)長度的測量工具

(2)觀察刻度尺

【展示實物】

【指出】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測量長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

【提出問題】觀察下圖刻度尺(或學生常用的刻度尺)的外形回答下列問題:

(1)它的零刻度線在哪里,是否磨損?

(2)它的量程是多少?

(3)它的分度值是多少?

【強調重點】1.刻度尺的零刻度線如果磨損,要從一個清晰的整數刻度線量起.

2.量程是一個測量范圍,而不是測量的值.

3.分度值是相鄰兩格間的距離,反映了刻度尺的精確程度.

(設計意圖:使用任何測量工具時,首先觀察它的零刻度線、量程和分度值,鍛煉學生觀察能力.)

根據生活經驗和閱讀課本

P11-P12回答:刻度尺、卷尺、三角尺、游標卡尺、螺旋測微器等.

觀察圖示的刻度尺回答:

在圖示的刻度尺中,其零刻度線在左端(離最左端邊緣有一小段距離),沒有磨損,它的量程為0~8cm,它的分度值是1mm.

(3)正確使用刻度尺測量長度

【引導實驗】組織學生進行分組實驗,測量鉛筆的長度、物理課本的長和寬等,暴露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引導學生能正確使用刻度尺.

【出示問題】在測量的過程中,注意思考以下問題:

1.要測量以上長度需要選擇什么樣的刻尺?

2.怎樣放置刻度尺?

3.讀數時要注意什么?

4.記錄數據時要注意什么?

【歸納總結】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可用四個字加以概括,即“選、放、讀、記”.

各組按要求測量,體會測量的過程和方法,并總結出測量步驟和注意事項:

(1)選:在實際的測量中,首先估測被測物體的長度不能超過刻度尺的量程.其次根據實際情況確定需要達到的精確程度,選擇合適的分度值.

(2)放:即刻度尺的位置應放正,零刻度線對齊被測物體的一端,有刻度線的一邊要緊貼被測物體且與被測物體保持平行(如圖甲所示),不能歪斜(如圖乙所示).

(3)讀:即讀數,視線要正對刻度線(如圖丙所示);要估讀出分度值的下一位數值,圖中鉛筆長度為69.5mm,其中69mm是準確值,0.5mm是估計值.

(4)正確讀取估計值

(設計意圖:通過親身測量長度,感受正確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以例代講 突破難點】

如圖所示,被測物體長度分別為 cm

【難點剖析】在測物體長度時,被測物體末端

正好落在刻度線上時,我們讀的估計值為零,

記錄時也不能省略.如圖所示,物體長度的準

確值是1.3cm,估計值是0.00cm,因此讀數應為1.30 cm,不能讀作1.3cm.

(設計意圖:利用練習,進一步突破估讀這個難點)

【反饋練習二】

1.如圖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同一木塊的邊長,就分度值而言, 尺精確些,就使用方法而言, 不正確.用A尺測量出的物體長度是 .

(4)記:指記錄,記錄測量結果應包括數字和單位.丁圖中木塊長度為2.77cm.

小組內討論交流,得出答案:(有的同學可能會讀成1.3cm,也有的同學可能會讀成1.30cm.)

講解并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深化認識,歸納總結出答案:1.30cm

討論交流:刻度尺A分度值是1mm,刻度尺B分度值是0.2mm,因此刻度尺A精確些.刻度尺B有刻度的一側沒有靠近被測木塊,使用方法錯誤.被測木塊的末端恰好落在短刻度線上,此時長度準確值為2.2cm,估讀值為0.00cm,所以木塊長為2.20cm.

答案:A; B; 2.20cm(或22.0mm)

(5)使用刻度尺測長度的特殊方法

3. 時間的測量

(1)時間的單位及換算關系

(2)計時工具

【知識拓展】

1. 為了測出細銅絲的直徑,某同學把銅絲在鉛筆上緊密排繞32圈,如圖所示,用分度值是1 mm的刻度尺測得這32圈的總寬度為________cm,可算出細銅絲的直徑約為________mm.

2. 給你如圖所示的一段曲線,你能想辦法測出這段曲線的長度嗎?

(設計意圖:滲透測長度的特殊方法累積法、

替代法、化曲為直法.)

【過渡】在日常生活中,除了經常進行長度的測量外,也經常需要對時間進行測量.

【提出問題】

1.你知道的時間單位有哪些?時間單位之間的換算關系是怎樣的?

2.測量時間的工具有哪些?

簡單介紹,在古代人們測量時間的工具有哪些?

(設計意圖:讓學生感受到我國古代人民的智慧,了解時間測量工具的發展歷程。)

思考交流:圖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是1mm,所以其準確值是5.0cm;估計值是0. 00cm;細銅絲的總長度為是:5.0cm+0.00cm

=5.00cm,然后除以32圈,得到細銅絲的直徑為1.6mm

答案: 5.00;1.6

討論交流:先找一段柔軟的棉線,讓棉線沿著曲線的形狀附著在曲線上,在曲線兩端處的棉線上做記號.然后將棉線取下,伸直.最后用刻度尺測出棉線上兩個記號間的長度,就是曲線的長度.

學生自學,組內談論回答:

1.在國際單位制中時間的基本單位是秒(s),常用單位有時(h)、分(min)。

1h=60min

1min=60s

2.測量時間的工具有:石英鐘、電子表、機械停表、電子停表等

(3)實驗:用停表測量時間

【指出】今天我們重點學習機械停表的使用

【示范停表的使用】以實驗室J1202機械停表為例.

【引導實驗】組織學生按課本步驟進行分組實驗,對暴露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糾正.

閱讀“知識加油站”,熟悉機械停表的使用方法.

小組內同學相互幫助,在“知識加油站”的基礎上,熟悉按鈕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練習使秒表啟動、停止和回零,并正確進行讀數.

【反饋練習三】

如圖所示機械停表讀數是 min s.

答案:3min38.3s

討論回答:

機械停表的大圈1整圈是30s,1大格是1s,每大格又均勻分成10個小格,所以每一小格是0.1s.小圈1整圈是15min,每一小格是0.5min.小圈指針指示時間超過3.5min,大圈指針指示是38.3s,因此讀數是3min38.3s.

【問題過渡】在剛才測量長度和時間的過程中,我們測量的結果一定等于物體的真實值嗎?如果不等,是因為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布置自學】閱讀課本P14“誤差”部分,時間2分鐘.

【提出問題】

1.為什么測量值與真實值之間總會有差別?

2.減小誤差有哪些方法?

3.錯誤與誤差有什么不同?

【反饋練習四】

有五位同學,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個物體的長度,他們測量的結果分別是:①187.6㎜;②187.5㎜;③187.8㎜;④187.65㎜;

⑤187.7㎜.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A.測得這個物體的長度應為188.0㎜

B.測得這個物體的長度應為188.7㎜

C.這五次測量結果中誤差最小的是第③次

D.這五次測量結果中誤差最小的是第⑤次

【強調】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時,平均值小數點后保留與原題中相同的位數。

(設計意圖:利用反饋練習鞏固減小誤差的方法以及對錯誤測量結果的判斷) 學生閱讀思考課本P14“誤差”,交流討論并回答問題:

1.由于受所用的儀器和測量者的不同,所以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必然存在差別,這個差別叫做誤差,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2. 減小誤差的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選用精密的測量工具,改進測量方法.

3.錯誤與誤差不同:錯誤是指不按實驗、操作的有關規定的做法.所以只要嚴格按要求去做,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而誤差是不可避免的.

思考交流:題中所用刻度尺最小分度為mm,第④四個讀數187. 65㎜錯誤.其它四個讀數分別為:①187.6㎜;②187.5㎜;③187.8㎜;⑤187.7㎜,它們的平均數為187.65mm,在這里只平均值有效數字個數應該與測量值有效數字個數相同,則物體的長度應為187.7mm,綜上所述,應選D.

三、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你學到了什么?”. 學生討論發言,梳理本節知識要點,見附件1.

四、課堂檢測 老師巡視、講評. 完成檢測題,見附件2.

五、布置作業 動手動腦學物理1、2、 4. 課后完成.

【板書設計】

§1.1長度和時間的測量

一、長度的單位及換算

1km=103m 1dm=10-1m 1cm=10-2m 1mm=10-3m 1μm=10-6m 1nm=10-9m

二、長度的測量

1、基本工具: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的方法:選、放、讀、記

三、時間的測量

1、單位及換算:1 h=60 min 1 min=60 s

2、停表的使用:一啟動;二按停;三讀數;四歸零。

四、誤差:測量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別

1、減小誤差的方法:

2、誤差與錯誤的區別:是否可以避免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8)

【學習目標】

1.知道機械運動;知道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2.知道速度是描述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理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概念。

3.理解速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單位。能用速度進行簡單計算。

4.知道平均速度。

【知識結構】

運動圖像:有兩物體正在做勻速直線運動,速度分別為2米/秒、4米/秒,請分別畫出它們的圖像

一、熱身訓練:

1.運動員在跳傘過程中,選擇地面為參照物時他是_________的, 選擇降落傘作參照物時他是_____________的。

2.飛機作俯沖飛行時,飛行員說:“大地迎面而來”,這是以______________作參照物的。

3. 5米/秒=_____________千米/時

4. 54千米/時=______________米/秒

二、典型例題:

1.在勻速直線運動中,下列關于公式v=S/t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v與路程S成正比

B.速度v的大小與路程S、時間t都沒有關系

C.當速度v一定時,路程S與時間t成反比

D.速度v與時間t成反比

2.小紅在路上騎自行車,若說她是靜止的,則選擇的參照物可能是( )

A.迎面走來的行人 B.路旁的樹木

C.小紅騎的自行車 D.從身邊超越的汽車

3.一輛摩托車在平直的路上行駛,在1秒內經過1米,在二秒內經過2米,在3秒內經過3米,在4秒內經過4米,則對此摩托車運動情況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一定是勻速直線運動

B.一定是變速直線運動

C.可能是勻速直線運動也可能是變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4.小明為了探究物體運動速度與運動時間、路程之間的關系,在課外實踐活動時,選用了兩輛不同規格的四輪驅動模型車A和B,在實驗室做了探究實驗.實驗中記錄數據如下表所示:

運動路程 S/m 汽車A 0.1 0.2 0.3 0.4

汽徹B 0.2 0.4 0.8 1.2

運動時間t/s 汽車A 1 2 3 4

汽車B 0.5 1 2 3

(1)試根據上表中的數據在右圖5-11坐標系內分別畫出兩車的路程與時間關系圖像,根據數據分析,比較出汽車A和汽車B的快慢程度.

(2)根據表中的數據可分析出兩車處于什么運動狀態?

(3)在相同時間內,汽車A和汽車B誰運動的路程長?

三、課堂鞏固:

1.兩個同學并肩走在林蔭路上,若相對于路面或路旁的樹木來說兩人都是____________的;而相對于其中的一個同學另一個同學是_________的。

2.坐在行駛汽車上的人說路旁的樹在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_ 為參照物的;他又說旁邊座位上的乘客是靜止的,他又是以_______ 為參照物的。

3.某人5分鐘步行通過的路程是0.9千米,則此人步行時的速度為______米/秒,合_____________千米/時。若以這樣的速度行走半小時可以通過____________米的路程。

4.下面是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三種方法:(1)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路程的多少;(2)比較通過相同路程所用時間的多少;(3)比較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的多少.我們在觀看百米賽跑時,認為跑在前面的運動員跑得快,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_種方法,而裁判員認為,到達終點化時少的運動員跑得快,這是采用上述第________種方法.若要比較滑翔機與賽車運動的快慢,則需采用上述第__________種方法比較方便.

5.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運動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

B.運動時間越少的物體,速度越大

C.在相同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的物體,速度越大

D.運動路程相同,所用時間越多的物體,速度越大

6.一物體做直線運動,它在前2秒的平均速度是6米/秒,后4秒內的平均速度是3米/秒,則該物體在6秒內的平均速度是: ( )

A.3.5米/秒 B.3.75米/秒 C.4米/秒 D.4.5米/秒

7.如圖5-17所示,用來表示同一種運動規律的是( )

A.a b B. b c C. b d D. a d

8.南京長江大橋,下層鐵路橋全長6772米,其中江面正橋長1577米。一列

長300米的火車通過江面正橋用了2分鐘,求:⑴ 這列火車的速度是多少米/秒?

⑵ 以這個速度行駛,通過整個鐵路橋要多長時間?

四、課后提升:

一、選擇題

1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宇宙間的一切物體都是運動的 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才能被選作參照物

C.運動快慢不變的物體,一定在做勻速直線運動 D.以上說法都不對

2 在20__北京奧運圣火傳遞活動中,現場某記者同時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隨風飄動的旗幟和附近的甲、乙兩火炬照片,如圖所示。根據它們的飄動方向,可以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甲火炬一定靜止 B.甲火炬一定向右運動

C.乙火炬一定靜止 D.乙火炬一定向左運動

3. A、B兩輛車各自作勻速直線運動,它們速度之比為3:2,當它們各自運動時間之比為3:4時,它們通過的路程之比是 ( )

A.9:8 B.2:1 C.8:9 D.1:2新 課標 第一 網

4.關于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速度是表示物體通過路程長短的物理量 B.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時間的物理量

C.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D.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就越大

5小明和小華進行百米賽跑,每次小明都要比小華提前5m到達終點,若小明將起點向后遠離原起點5m, 小華仍在起點處與小明同時起跑,他們仍按原來的平均速度奔跑,則( )

A.小明先到終點 B.小華先到終點

C.兩人同時到達終點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6. 在新型飛機的研制中,將飛機模型放在風洞中固定不動,讓風(高速流動的空氣)迎面吹來,可以模擬飛機在空中的飛行情況.在此情境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飛機模型相對于地面是運動的 B.飛機模型相對于空氣是運動的

C.空氣相對于地面是靜止的 D.空氣相對于飛機模型是靜止的

7.人正常行走的速度最接近 ( )

A.1米/秒 B.5米/秒 C.20千米/時 D.40千米/時

8 汽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下面四個圖象中能正確表示汽車速度與時間關系的是( )

二、填空題

1 20__年1月1日,常州市快速公交一號線正式開通運行.快速公交一號線全程24km,北起 新北公交中心站,南至武進公交中心站,全程運行時間為40min,快速公交車行駛的平均速度是 km/h.

3 右圖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我國杭州灣跨海大橋的一部分。20__年5月1日大橋正式通車,該橋全長36km某車剛行駛到橋面時,車內顯示速度的表盤示數如圖甲,那么該車此時的運動速度為 km/h= m/s,車輛勻速通過整個大橋需 h。

4.如圖5-16所示是某同學在研究汽車和蘋果運動的兩張圖.觀察甲圖可知汽車做_______直線運動,運動速度大小為 m/s;觀察乙圖蘋果下落時的頻閃照片,可知蘋果做________直線運動.

三、實驗,探究題

(1)如圖2l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氣泡的運動規律”實驗中,(1)氣泡上升過程中,若以氣泡為參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若測得氣泡從管子的底端運動到頂端的路程為56cm,所用的時間為7s則在這個過程中氣泡的平均速度為

(3)為了判斷氣泡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需要測量氣泡運動的路程和時間,為便于測量,應使氣泡在管內運動得較 (選填”快”或“慢”).

2 探究物體運動快慢,可以將物體將要通過的路程分成若干段,再分別測量物體通過每段路程所需的時間.如圖所示,將運動員跑步的路程分成長度相同的三段,由圖中秒表可知運動員通過每段路程所需時間,從圖中可見運動員在此運動過程中的速度是A.不變 B.變大

C.變小 D.先減小后增大

四、計算題

1 地震波是一種由地震震源發出,在地球內部傳播的波.地震波分為主波、次波和表面波,縱向震動的地震波稱為主波,橫向震動的地震波稱為次波.主波比其它地震波運動得更快,主波的傳播速度是6km/s,次波傳播的速度是4km/s.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時,我市也有震感. 已知汶川到我市的直線距離約為1440km, 則該地震波主波比次波早多長時間傳到我市?

2.某人乘坐出租車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圖為他乘車到達目的地時的車費發票.求:

TAXI

車費發票

車號碼 E.U-8888

日期 02-05-28

上車 10∶00

下車 10∶05

單價 2.00元

里程 6.0km

金額 16.00元

(1)出租車行駛的時間.

(2)出租車行駛的速度.

3.如圖5-25是一個跑步的人和一個騎自行車的人的路程時間圖像,由圖像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信息1:他們兩個人是同時開始運動的.

信息2:

信息3:

試在一張圖中畫出兩人的速度圖像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9)

【考綱要求】

1.初步認識質量的概念及單位; 2.理解密度概念及其物理意義;

3.會用天平測量物體的質量、用量筒測體積;

4.會用天平和量筒測物質的密度,會運用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5.能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知識網絡】

【考點梳理】 考點

一、質量

物體所含物質的多少叫質量。 要點詮釋:

(1)單位:國際單位:kg ,常用單位:t、g、mg

對質量的感性認識:一枚大頭針約80mg

一個蘋果約150g。

一頭大象約6t

一只雞約2kg。

(2)質量的理解:物體的質量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位置、溫度而改變,所以質量是物體本身的一種屬性。 (3)測量:

教育成就夢想

知識引領未來 我在學習的路上

既選擇遠方,必風雨兼程

考點

二、密度及測量

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要點詮釋:

(1)公式:

變形:

(2)單位:國際單位:kg/m3,常用單位g/cm3。

單位換算關系:1g/cm3=103kg/m

31kg/m3=10-3g/cm3。

水的密度為1.0×103kg/m3,其物理意義為1立方米的水的質量為1.0×103千克。

(3)理解密度公式:

①同種材料,同種物質,ρ不變,m與 V成正比; 物體的密度ρ與物體的質量、體積、形狀無關,但與質量和體積的比值有關;密度隨溫度、壓強、狀態等改變而改變,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所以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

②質量相同的不同物質,體積與密度ρ成反比;體積相同的不同物質質量與密度ρ成正比。

(4)圖象:如圖所示:ρ甲>ρ乙

(5)測體積——量筒(量杯)

①用途:測量液體體積(間接地可測固體體積)。 ②使用方法:

“看”:單位:毫升(ml)、 量程、分度值。

“放”:放在水平臺上。

“讀”:量筒里的水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

教育成就夢想

知識引領未來 我在學習的路上

既選擇遠方,必風雨兼程

(6)測固體的密度:

說明:在測不規則固體體積時,采用排液法測量,這里采用了一種科學方法--等效代替法。

(7)測液體密度:

①原理:ρ=m/V

②方法:a用天平測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m1;

b把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一部分,讀出量筒內液體的體積V;

c稱出燒杯和杯中剩余液體的質量m2 ;

d得出液體的密度ρ=(m1-m2)/V。

考點

三、密度的應用

1.鑒別物質:密度是物質的特性之一,不同物質密度一般不同,可用密度鑒別物質。

2.求質量: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體積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質量,用公式m=ρV可以算出它的質量。

3.求體積:由于條件限制,有些物體質量容易測量但不便測量體積,用公式V=m/ρ可以算出它的體積。 4.判斷空心實心。

一、教材分析

物質的密度是物質的重要特性,對于學生認識物質本身有重要的意義,與后面的壓強和浮力關系十分密切,同時測量密度又考察了學生對于基本工具托盤天平和量筒的正確使用。

二、學情分析

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掌握了辨別物質的一些簡單方法,可以解決一些問題,這個時候讓學生學習用密度去辨別物質,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也較容易引起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

(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質自身的一種性質,了解常見物質的密度大小;

(2)通過測定密度的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密度的概念; (3)嘗試用密度知識解決簡單的問題。能解釋生活中一些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4)學會量筒的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探究活動理解密度的概念;

(2)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學會利用物理公式間接地測定一個物理量的科學方法;

(3)初步掌握通過實驗研究物理規律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科學的求知欲望,培養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探究活動;

(3)密切聯系實際,提高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和社會的意識;

四、教學重難點

1.重點:密度概念的建立與密度的測定方法;

2.難點:密度概念與公式的理解。

五、教學方法

探究法、實驗法、觀察法

六、教具準備

1.演示實驗:四杯液體:白醋、白開水、雪碧、可樂。金屬銅條,大小不同的鐵塊。

2.學生實驗:每組學生都有3個大小不同的長方體鐵塊和塑料塊(鐵塊和塑料塊的體積分別對應相等),天平,刻度尺,量筒,燒杯,水,細線,小石塊。

七、課時安排 : 1課時

八、教學過程

一、引用生活實例,創設情境

教師出示兩杯液體可樂和雪碧,提問:如何區分它們? 請學生回答,學生立馬答出答案。

再出示兩杯液體白醋和白開水,提問:如何區分它們? 請學生聞一聞或者嘗一下。 學生很快答出答案

出示黃銅金屬塊,讓學生摸一摸,試一試。 暗示學生在用質量比較,用質量進行區分。

此時展示大小鐵塊,質量不一樣,可見質量和體積之間有數量關系。到底什么關系?會不會從中幫我們找到鑒別剛才金屬的辦法?

需要用實驗來測量,

二、利用器材,自助實驗

和學生一起回顧托盤天平和量筒的使用,講解注意事項,讓學生自助測量提供的實驗器材

三、分析數據,得出結論

教師對學生的實驗進行指導和巡視,學生進行實驗,實驗過程教師注意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

教師讓學生匯報測量結果,并引導學生將質量與體積相比。進而發現規律 總結為:

1.同種物體的不同物體,其質量與體積比值相同。 2.不同物質的物體,其質量與體積的比值的大小不同。

四、發現規律,引入密度

同種物質質量與體積比值相同,不同物質的質量與體積的比值一般不同。由此可知,質量與體積的比值反映了物體的一種特性,在物理學中用密度表示物質的這種特性。

密度是反映物質的一種特性,每種物質的密度是一定的,它不隨著物質形狀、位置的改變而改變。例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樣的。

五、類比分析,學習密度的公式及單位

請同學們回憶,我們在速度學習中,對速度的定義與今天所學密度定義是否有相似之處,如果有相似的地方,請同學們比較兩個定義,嘗試寫出計算密度的公式,并根據公式得出密度的單位。

(學生相互討論,然后得出密度的公式及單位。教師了解學生討論的結果。教師講解密度單位的換算:1kg/m=10g/cm)

閱讀密度表,記住水的密度并講出起物理意義. 現在你知道老師的戒指可以用什么辦法鑒別了嗎?

3-3

3九、小結

今天我們又一次經歷了科學家進行科學探究的過程,通過這次探究我們不僅獲得了有關密度的基本知識,不進一步理解了如何進行實驗方案的設計,并知道了一種物理學研究方法——類比法,希望同學們注意,在今后的學習中還會進一步應用。

十、板書設計

科學探究:物質的密度

1.定義:某種物質單位體積的質量,叫這種物質的密度. 2.單位:㎏/m3

(1g/m

3

3

=1000kg/m)

3

33.水的密度:1.0×10㎏/m

3

物理意義:每立方米的純水的質量是1.0×10千克.

4.公式:ρ=m/v 十

一、教學反思

學生八年級物理教案(精選篇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能說出推和拉的動作要領與方法。

二、技能目標:能做好單人、雙人以及多人的推拉游戲活動,了解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三、情感目標:能認真參與,吃苦耐勞,發揮小組合作精神,鍛煉身體并注意安全。

教學方法:

學生自主探究,教師組織,以實踐活動得出結論。

教學準備:

一、場地:學校操場(草地)。

二、設備器材:墻、大樹、籃球架、游戲器材(紙幣、圓圈等)

教學時間:

一、本課1課時完成。

二、教學內容分兩部分:

第一部分:推拉伸展。

第二部分:雙人、多人推拉游戲,小組套圈比賽游戲。

活動過程:

一、預備運動

為頭、頸、手臂、肩膀、腰部……等伸展性暖身運動,為后面劇烈運動做好準備,以便拉傷。

二、推拉伸展

1、雙手互拉:雙手互扣,可向左、右、上、下、兩側等方向用力拉。

2、比手劃腳:運用手來做猜拳的游戲活動。

跪撐手猜拳、俯撐手猜拳。

3、雙腳屈伸:雙腳左右側拉及前后分腿等。

運用腳來做猜拳的游戲活動。

站立腳猜拳、坐姿腳猜拳、躺撐腳猜拳、仰撐腳猜拳、俯撐腳猜拳。

4、用力推墻:運用單手、雙手或腳用力推(墻、大樹、籃球架等均可)。

三、雙人推拉游戲:推拉動作以定式用力的方式進行,避免用力碰撞。

1、用背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背互推,可用站立或蹲式、坐式等不同方式進行。

2、用手互推:兩人一組(體型相近為宜),用單手或雙手互推,可用弓箭式、騎馬式等配合手部的互推動作。

3、雙手拔河:兩人一組,雙手彼此互扣做拔河狀,用力后拉,松手或被拉距離愈長者為負,對方為勝,可增加不同組別勝者與負者彼此挑戰的機會,以增加課堂氣氛的有趣性。

4、搬運:背扛、背負走、同心協力。

5、手推車:

6、鼓勵學生自創其他雙人的推拉游戲:教師從旁協助或指導,并適時讓學生發表或表演、示范等。

四、多人推拉游戲

1、用力拉動。(本游戲可一人拉二個人也可反過來變成二個人拉一個人)。

2、團體拔河:本游戲為雙人拔河的延伸,人數約四、五人,雙方應注意安全,避免松手后跌倒,教師指導時應特別強調合作精神及安全原則的重要性。

3、投圈得分:在遠近距離不同的地方分別放有不同分值的紙幣,每人五個圈,看誰套的分數最多。

指導要點:

注意事項:

一、教學時宜有充分的活動空間,才能充分伸展肢體。

二、推拉游戲時,應特別注意課前的場地安全檢查。教學活動應兼顧安全為原則。

三、團體拔河,以雙方人數各3——5人最能引起學生高昂興趣又較安全。

四、投圈游戲時教師可提醒學生體會用力的大小和方向。

教學評量:

一、指導學生自我評量。

二、具體評量標準參考:

1、推拉游戲中,盡全力而有明顯用力且流汗者為3分,其次為2分,再其次為1分。

2、學會互推和互拉的方法,10種以上者為3分,6~9種為2分,5種以下者為1分。

3、投圈游戲中,以圈投中的紙幣的分值之和計算。

4、在游戲中能盡全力,肯合作者為3分,其次為2分,再其次為1分。

三、評出優秀活動小組

把個人得分與小組集體得分總和作為活動小組總分,評出優秀小組并給予獎勵。

32199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厂污泥地磅|污泥处理地磅厂家|地磅无人值守称重系统升级改造|地磅自动称重系统维修-河南成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低粘度纤维素|混凝土灌浆料|有机硅憎水粉|聚羧酸减水剂-南京斯泰宝 | 色谱柱-淋洗液罐-巴罗克试剂槽-巴氏吸管-5ml样品瓶-SBS液氮冻存管-上海希言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大型果蔬切片机-水果冬瓜削皮机-洗菜机切菜机-肇庆市凤翔餐饮设备有限公司 | 北京包装设计_标志设计公司_包装设计公司-北京思逸品牌设计 | 杭州顺源过滤机械有限公司官网-压滤机_板框压滤机_厢式隔膜压滤机厂家 | 岸电电源-60HZ变频电源-大功率变频电源-济南诚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中天寰创-内蒙古钢结构厂家|门式刚架|钢结构桁架|钢结构框架|包头钢结构煤棚 | 中空玻璃生产线,玻璃加工设备,全自动封胶线,铝条折弯机,双组份打胶机,丁基胶/卧式/立式全自动涂布机,玻璃设备-山东昌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 | 土壤养分检测仪_肥料养分检测仪_土壤水分检测仪-山东莱恩德仪器 大型多片锯,圆木多片锯,方木多片锯,板材多片锯-祥富机械有限公司 | 行业分析:提及郑州火车站附近真有 特殊按摩 ?2025实地踩坑指南 新手如何避坑不踩雷 | 上海心叶港澳台联考一对一培训_上海心叶港澳台联考,港澳台联考一对一升学指导 | 液压油缸-液压站生产厂家-洛阳泰诺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艺术漆十大品牌_艺术涂料加盟代理_蒙太奇艺术涂料厂家品牌|艺术漆|微水泥|硅藻泥|乳胶漆 | 电地暖-电采暖-发热膜-石墨烯电热膜品牌加盟-暖季地暖厂家 | 代做标书-代写标书-专业标书文件编辑-「深圳卓越创兴公司」 | 悬浮拼装地板_篮球场木地板翻新_运动木地板价格-上海越禾运动地板厂家 | 交通信号灯生产厂家_红绿灯厂家_电子警察监控杆_标志杆厂家-沃霖电子科技 | 橡胶电子拉力机-塑料-微电脑电子拉力试验机厂家-江苏天源 | 冻干机(冷冻干燥机)_小型|实验型|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机-松源 | 老房子翻新装修,旧房墙面翻新,房屋防水补漏,厨房卫生间改造,室内装潢装修公司 - 一修房屋快修官网 | 热处理温控箱,热处理控制箱厂家-吴江市兴达电热设备厂 | 杭州营业执照代办-公司变更价格-许可证办理流程_杭州福道财务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即用型透析袋,透析袋夹子,药敏纸片,L型涂布棒-上海桥星贸易有限公司 | 北京公积金代办/租房发票/租房备案-北京金鼎源公积金提取服务中心 | 青州开防盗门锁-配汽车芯片钥匙-保险箱钥匙-吉祥修锁店 | 石栏杆_青石栏杆_汉白玉栏杆_花岗岩栏杆 - 【石雕之乡】点石石雕石材厂 | 钢化玻璃膜|手机钢化膜|钢化膜厂家|手机保护膜-【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电动葫芦|手拉葫芦|环链电动葫芦|微型电动葫芦-北京市凌鹰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 冷轧机|两肋冷轧机|扁钢冷轧机|倒立式拉丝机|钢筋拔丝机|收线机-巩义市华瑞重工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驾驶式洗地机/扫地机_全自动洗地机_工业洗地机_荣事达工厂官网 | 农业仪器网 - 中国自动化农业仪器信息交流平台 | 神超官网_焊接圆锯片_高速钢锯片_硬质合金锯片_浙江神超锯业制造有限公司 | 偏心半球阀-电动偏心半球阀-调流调压阀-旋球阀-上欧阀门有限公司 | 山东风淋室_201/304不锈钢风淋室净化设备厂家-盛之源风淋室厂家 翻斗式矿车|固定式矿车|曲轨侧卸式矿车|梭式矿车|矿车配件-山东卓力矿车生产厂家 | 通用磨耗试验机-QUV耐候试验机|久宏实业百科 | LHH药品稳定性试验箱-BPS系列恒温恒湿箱-意大利超低温冰箱-上海一恒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 农业四情_农业气象站_田间小型气象站_智慧农业气象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大流量卧式砂磨机_强力分散机_双行星双动力混合机_同心双轴搅拌机-莱州市龙跃化工机械有限公司 | 硫化罐-电加热蒸汽硫化罐生产厂家-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螺旋叶片_螺旋叶片成型机_绞龙叶片_莱州源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