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教學計劃
語文老師的教學工作離不開語文教案,語文教案是他們進行教學活動的保障。語文老師要本著學生本位思想,一定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想盡辦法調動學生的自主性。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教學計劃”,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教學計劃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正確認讀本課生字。
過程與方法:
★讓學生在反復誦讀中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韻律美與內在美。
★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合作探究,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困難。
★引導學生根據課文,仿寫《夏日晨景》。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
★激發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與他人合作學習習慣,并能充分發揮獨立的想象表達對詩歌的理解。
教學重點:
★正確認讀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反復誦讀課文,整體感受課文大意,想象文中所描繪的美好情景。
★培養學生學習詩歌的興趣,體會祖國語言文字的韻律美。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談話,欣賞春景圖。
2、出示課題,理解課題。“春日晨景”中“春日”是什么意思?“晨”是什么意思?題目的意思是什么?從題目中你知道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教師范讀。
2、學生自己讀三遍,要求讀正確、流利。
3、請同學指出需要注意的字的讀音,然后同桌互讀課文。
4、找學生讀,其他同學認真聽。
5、沒有拼音,同學們還會讀嗎?一起看課件,試著讀一讀沒有拼音的課文。
(在圖片中寫上詩歌內容)
6、有幾個生詞寶寶想和大家交朋友,我們一起去看看。(認讀生詞)。背景圖片:
7、生詞寶寶認識了,生字寶寶能認出來嗎?如果你認識他們,就大聲地把他們的名字叫出來。(認識生字)。背景圖片:
8、把生詞、生字朋友送回家中,同學們還認識他們嗎?
(在圖片中寫上詩歌內容)
三、理解、品味課文。
1、詩的題目是《春日晨景》,你從哪里看出這寫的是清晨?點明春天的詞是哪個?理解第一句。
2、“三月春漸濃”,什么樣的景色讓我們覺得春漸漸濃了?請同學們再認真讀詩,思考這個問題。
3、全班交流。學生說到哪句,理解哪句,教師相機指導朗讀。
4、小結。
5、春天的景色簡直就是一幅畫,請同學說一說自己想在圖中畫些什么。
6、請學生帶著體會配樂讀。
四、嘗試背誦。
出示圖片,(在圖片中寫有詩歌內容):
老師帶領嘗試背誦:
1、老師讀前一句,學生讀后一句。
2、老師讀前半句,學生接后半句。
3、學生自己試著背誦。
五、拓展學習
說一說有關春天的詩句、詞語。
六、作業:
請同學們認真觀察夏日清晨,用自己的小筆頭寫一寫《夏日晨景》。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教學計劃2
教學目標:
1、學會寫課后田字格中的6個生字“金、給、亮、豐、收、潔”,會認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愿、望、淡、驚、暢”。能準確認讀6個詞“金色、潔白、明亮、快樂、驚喜、歡暢”。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愿望”一詞的含義,和同學們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4、通過對課文的朗讀感悟,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體會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感情。
教學重點:
1、學會寫課后田字格中的6個生字“金、給、亮、豐、收、潔”,會認雙橫線中的5個生字“愿、望、淡、驚、暢”。能準確認讀6個詞“金色、潔白、明亮、快樂、驚喜、歡暢”。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愿望”一詞的含義,和同學們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感受大自然四季的美好,體會人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美好感情。
教學準備:課件、字卡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能認讀“愿、望、淡、驚、暢”5個生字,學會田字格中的6個生字“金、給、亮、豐、收、潔”并會寫“金、給”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教學重點:
能認讀生字,會寫“金、給”2個字。
教學難點:
能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美麗的愿望,齊讀。
2、什么叫愿望?學生自由發言。
3、理解“愿望”的含義:“心里的希望,希望實現的想法”。
4、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心中的愿望,就連金色的小花,綠色的小樹,明亮的小河,潔白的雪花也有各自的愿望,它們的愿望是什么呢?它們想把愿望送給誰呢?我們一起去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自由讀課文,找出藏在課文中的生字,讀準字音。不會認的字做上記號。
2、出示生字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1)自由認讀。
(2)同座檢查讀音。
(3)出示生字卡片,學生齊讀,打亂順序分組讀。
(4)去掉拼音,隨機抽讀。
3、記憶生字。
你記住了哪些字?是怎么記住的?(學生交流記字方法)
還沒有記住的字,可以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繼續識記。
4、出示詞語,指名領讀。
5、生字朋友回到課文中你還認識它們嗎?請學生試著把課文讀流利,把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再數數這首詩有幾節。標出序號。
6、說說小花、小樹、小河、雪花的愿望是什么。
三、再讀感悟。
1、學生自由讀詩歌,再把自己最喜歡的一節多讀幾遍。
2、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哪一節,談談自己喜歡的原因,然后讀給大家聽;教師引導學生評議。
3、學習第一節。
(1)課件展示“春天來了,金色的小花競相開放”的場景。
(2)看到金色的小花你想到了什么?
(3)誰來讀讀小花的愿望?(“淡淡的”讀輕點)
四、指導寫字。
1、觀察,讀記生字:“金、給”。
2、學生獨自觀察田字格中的字,看清楚字形,找出關鍵筆畫。
3、看范寫。
4、學生臨寫。
5、對比觀察,品字。
要求學生寫完后仔細端詳,與田宇格中的字比較,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品味字的筆畫美,結構美。
五、作業設計。
1、朗讀課文。
2、讀課后習題“讀一讀”。并抄寫6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愿望”一詞的含義,和同學們交流自己心中的愿望。
3、能正確書寫4個字:亮、豐、收、潔。
教學重點:
能認讀生字,會寫“亮、豐、收、潔”四個字。
教學難點: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讀六個詞語、全班齊讀。
2、齊讀第一小節。
二、學習新課。
1、分組讀后三個小節。
2、分節學習。
a、學習第二節。
(1)夏日炎炎,驕陽似火,如果你站在一棵綠色的小樹下,有什么感受?
(2)帶著你的感受讀一讀小樹的愿望吧。
b、學習第三節。
(1)播放小河潺潺的流水聲。
(2)聽,明亮的小河在唱什么歌?
(3)誰來讀讀小河的愿望?
c、學習第四節。
(1)潔白的雪花有個潔白的愿望:冬天來了我要給小朋友們送去驚喜和歡暢。下雪了,小雪花能給小朋友們帶來哪些驚喜和歡暢?
(2)學生暢談下雪時自己的心情以及想做的活動,互相交流。
(3)帶著你的驚喜和歡暢讀一讀第四節吧。
三、角色扮演,入情入境
1、在小組內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朗讀表演。
2、請學生分別戴上小花、小樹、小河、雪花的頭飾在全班朗讀表演。
3、全班學生一起有感情地配樂朗讀表演,進一步體會小花、小樹、小河、雪花的美麗愿望。
四、語言運用,擴展延伸
1、學生暢談一年四季中還有哪些自己喜歡的事物,仿造課文的樣子說說它們的愿望是什么。有興趣的可以寫下來。
2、同學們,你有什么美麗的愿望呢?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五、自主探究,識字寫字
1、用“摘果子”的方法復習生字。
2、你用什么方法記住了“亮、豐、收、潔”這幾個字的?
3、教師范寫“亮、潔”
4、學生在書上描紅。提示學生注意書寫的正確姿勢。
六、作業布置:
1、背誦課文。
2、完成《語文課堂作業》。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教學計劃3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悟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3、對周總理和人民心連心有一定的認識,對傣族人民的潑水節有初步的感受。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難點: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教學方法:自主探究識字、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1、問:我們的祖國有56個民族,你們知道哪個民族過潑水節嗎?隨機板書:傣族。
2、教師簡介傣族的潑水節:
云南省西雙版納地區傣族人民在每年的清明節前后,有一個盛大節日,這一天,傣族人民互相潑水,互相祝福。這就是“潑水節”。(板書)
3、為什么這個潑水節是“難忘的”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學生讀課題)。
二、自主學習。
1、自主預習課文。
2、檢查自學情況。
(1)生字生詞的正音。
(2)課文段落正音糾錯,指導讀通,讀順。
(3)難句提示指導:
①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
②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
3、通讀全文,了解文章的大體內容。寫人的文章學會“什么時候誰和誰做什么。”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4、質疑問難。
三、寫字指導。
1、書寫生字“歷、敬、度、趕”
2、學生書寫生字。
3、點評書寫。
第二課時
學習內容:理解課文內容,指導朗讀,體會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幸福和快樂。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抽讀生字卡片,鞏固生字。
2、分段朗讀課文,說說文章的大體內容。
二、讀中理解,體會感悟。
1、圍繞“為什么這個潑水節令傣族人民難忘?”這個問題,讀書理解。
A、算一算,這個潑水節過去了多少年?
B、46年過去了,這個潑水節在傣族人民的腦海中留下了哪些了什么?
提示:
難忘的原因之一:
傣族是我國云南省的少數民族。每年過一次盛大的節日——潑水節。潑水節就是他們的新年,在農歷4月中旬(傣歷的六、七月份),歷時三、四天。過節的時候,人們換上最漂亮的衣裳,敲著鼓,跳著舞,不分男女老少都互相潑水祝福。第二自然段中,潑水節前的準備場景讓人難忘。抓住“四面八方、趕”字體會人們急著迎接周總理的心情;從“鮮紅的地毯”感悟到傣族人們撒花瓣獨特的迎客方式以及喜慶氣氛;抓住“一條條、一串串”與“一條、一串”的區別,領悟節日的熱鬧和喜慶;抓住“歡呼”感受人們見到周總理的激動心情。在理解的基礎上,朗讀體會。
難忘的原因之二:
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節的音容笑貌難忘。“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的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
難忘的原因之三:
總理的祝福令人難忘。“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幸福和激動的淚水同清涼的水一起流淌,更加表達了人民對總理的愛戴和崇敬之情。
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體會總理和人民的深厚感情。
4、學習第6—8自然段。
師:多么讓人激動的場面啊!誰能把作者的心情用聲音表達出來!
學生自由讀——個人展示——挑戰讀——齊讀
三、升華
1、討論:為什么說是“難忘的”潑水節,不說是“幸福的”潑水節?
2、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四、指導寫字。
重點指導“敬、度、駛”
五、拓展延伸。
1、區別組詞:
歷()度()趕()閉()
厲()席()起()鬧()
2、寫句子。
一邊……一邊……
一手……一手……
3、查找關于傣族潑水節和周總理的故事資料
4、背誦課文2、3、4自然段。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教學計劃4
[教學目標]
1、學會“流、砍、老”3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初步了解樹木種子的傳播方式,激發學生觀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1、 指導學生正確書寫“流”字。
2、 引導學生通過讀文體會大樹“傷心—高興—自豪”的情感歷程,并了解樹木種子的傳播方式。
3、 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想象,填補童話空白。
[教學準備]
CAI、圖片、詞卡
[教學過程]
一、 動情描述,復習導入
1、 師: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我嗎?(CAI:大樹)
我呀,就是住在河邊的那棵大樹。(板書:大樹)
大樹上的生字寶寶你們還記得嗎?
2、 師:這棵大樹每天看著跑來跑去的小鹿,飛來飛去的鳥兒,自由自在的風和河水,十分羨慕它們。大樹心里十分難過。在它傷心難過的時候,誰來幫助它了,你們想知道嗎?請翻開書P130,自由朗讀課文的第5-8自然段。
二、 走進童話,盡情體驗
(一) 角色體驗 自主閱讀第5-8段
1、師:你們知道誰來幫助大樹了。
(指名學生回答,教師相機板貼小鹿、鳥兒、風、河水的圖片。)
2、師:小鹿、鳥兒、風和河水你喜歡誰,就找到那個自然段讀一讀,想想他們是怎么說、怎么做的。
3、師:當大樹傷心難過的時候,一只小鹿跑過來了。(CAI:小鹿)
大樹正傷心呢,誰愿意做這只小鹿來安慰安慰它吧!(CAI:“大樹大樹,你不要傷心”。) (指名讀讀這句話,比比誰會安慰大樹)
師:小鹿這樣安慰大樹,心里一定有了幫助大樹的好辦法,快說來聽聽。(學生回答,板書“帶”)
師:猜猜小鹿會把大樹的種子帶向那些地方?
小鹿把大樹的種子帶到了祖國的四面八方,這下可幫了大樹的大忙了,讓我們拿起書一起讀讀第5自然段吧
4、過了不久,一只可愛的鳥兒飛過來,它也來幫助大樹了。你們都來做做小鳥,幫幫大樹,請齊讀第6自然段。
誰來說說,鳥兒是怎樣幫助大樹的?(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叼”)
老師與學生合作讀第6自然段
教師引讀:鳥兒對大樹說什么?學生接讀
鳥兒是怎么做的? 學生接讀
5、師:小鹿和小鳥是大樹的好朋友,在大樹傷心的時候,它們都來幫助它,除了它們聽聽,這時候誰來了?
(風聲)學生回答,指名讀詞“颯颯颯” 再聽聽,還有誰來了?(河水聲)學生回答,指名讀詞“嘩嘩嘩” 風和河水也趕來幫助大樹了。女同學做風,男同學做河水,自己試著讀讀。(CAI:“不要傷心,不要傷心”。)
男女生比賽讀第7、8段,想想風和河水怎么幫助大樹的?
師:是啊,風吹過來帶走了大樹的種子(板書“吹”),河水流過來也帶走了大樹的種子(板書“留”)他們真有辦法,把我的種子帶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我們一起讀讀第7、8自然段。
(二)活動體驗,學習課文9—12自然段
1、師:很多很多年過去了,大樹變得很老很老。一天,有一個人砍下這棵大樹,把它做成一條船,然后他們一起去旅行。大樹的愿望終于實現了,它自由了!看,大樹沿著河盡情漂游!
你們也一定替我高興,大家讀讀這句話。(CAI:“現在,大樹,不,用大樹做成的船,沿著河盡情地漂游。”)(指名讀,一起讀)
2、師:大樹順流而下,不停地看著。大樹看到了什么景色?
(CAI:哎呀!我看到了_____,看到了_____,還看到了_____)
你們猜猜,我還會看到什么沒見過的景色呢?(指名說)
原來世界不僅僅是一片小小的樹林,它真大呀!(CAI:“啊,世界是多么大呀!”)
女生讀,男生讀,全班齊讀11段
3、師讀句子(CAI:河兩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樹林。大樹看到了,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被風,被河水,被小動物們帶到遠方去的它的孩子們。)
師:不對呀,我的孩子可是一顆顆小小的種子呀,怎么會是這些大樹呢?你能告訴我嗎?(板書:的孩子)
師:大樹的孩子都是被誰帶來的?(讀12段)
4、許多年過去了,再次看到大樹媽媽,你們心中一定有許多話想對媽媽說,誰來說說?
看到多年未見的孩子,聽到孩子們發自內心的話語,大樹媽媽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
5、總結全文
傷心的大樹在大家真誠的幫助下,從此不再傷心。當它做成一條船后,看到美麗的世界,大樹感到快樂極了!當看到孩子們在大地的角落茁壯成長,并為人們的生活增添綠色的生機,大樹感到由衷的幸福和自豪。
三、識記生字,指導寫字
1、出示“流、砍、老”三個字,學生認讀。
2、怎樣才能記住這3個生字寶寶的樣子呢?大家說一說
3、教師范寫“流”并講解書寫要點 “左窄右寬”
4、學生練寫(強調書寫姿勢,寫完后互相評一評)
四、課外延伸,拓展知識
1、同學們,你們知道嗎?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植物媽媽正用各種辦法把它們的孩子送到四面八方去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吧!(CAI播放植物傳播種子的錄像)
2、小結:同學們,大自然的奧秘無窮無盡,只要我們留心觀察,我們會發現更多的奧秘,并從中享受到無盡的樂趣。
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教學計劃5
一、學習目標
1、學會8個字,會認5個字,認識多音字“漂”。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初步了解樹木種子的傳播方式,激發學生觀察自然、了解自然、勇于探究大自然奧秘的興趣。
二、教學重難點
1、學會8個字,會認5個字,認識多音字“漂”。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了解種子的傳播方式。
三、 教學時數
兩課時
四、教具準備
課件、 生字卡片 、圖片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激趣導入,初讀全文,了解感知課文內容,學習課文1——4自然段。認讀生字字音,學寫生字。
一、 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1、出示課件,談話導入
2、板書課題,指名讀,齊讀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教師巡視。
2、認識田字格的生字和詞語
3、認識雙橫線上的生字詞,并相機理解有關詞語。
4、游戲《走迷宮》
5、讀帶有生字詞的句子
三、再讀課文,學習課文1——4自然段
1、學生自由讀,教師提出要求
2、 學習1——4自然段。思考:大樹為什么不快樂?他看到了誰?想到了什么?指名回答,相機貼圖和詞卡。師生合作讀2、3自然段。
3、 學習第4自然段
(1) 讀句子。理解自由
(2) 比較句子,指導朗讀
(3) 齊讀第四自然段
4、配樂讀1-——4自然段
四、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出示生字,指名認讀
2、識記生字,重點識記鹿字
3、教師范寫,學生描紅
附板書:
大樹的孩子
大樹圖 小鳥圖(飛來飛去 ) 風和河水圖 (自由)
小鹿圖( 跑來跑去)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