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1)
學習目標
1、認識中的7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讀準一個多音字。(“樂”)會寫“潔白、歡樂、祖國、旗幟、樂曲、歡慶”等6個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課堂設計理念
1、體現《語文課程標準》中倡導的“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钡睦砟?。
2、體現語文教學中注重學生的語言積累和感悟。
3、體現語文教學注重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的理念。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國歌、國旗、國徽等相關的課件
課時劃分
共用兩課時。
第一課時:熟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達到在熟讀的基礎上背誦。
教學流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
(1)小朋友,你知道自己的生日嗎?在你的生日那天,會發生什么事呢?
(2)你知道自己媽媽的生日嗎?在這天,你會做什么事嗎?
(3)有一位孩子,在媽媽生日那天,寫了一首詩,你們想讀讀嗎?(引入課題,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讀一讀:
1、小朋友,你們想讀讀嗎,請打開課本,用你喜歡的方法,讀讀這首詩。讀的時候,請小朋友用筆畫出詩中的生字和詞語,并把生字多讀幾次。
2、小朋友自由讀詩,老師巡回指導,查看朗讀情況。
3、檢查朗讀情況。
分別抽幾個小朋友讀讀這首詩。每人讀一句。
4、讓小朋友在自由讀詩,注意剛才容易出錯的地方。
5、抽一位小朋友讀這首詩,其余小朋友認真聽,看看是否有錯誤的地方。
6、讓一位小朋友評價剛才的朗讀情況。(重點指導學生的朗讀)。
三、讀中捂
1、抽一位小朋友讀讀第一行。其于的思考:你從這句詩里知道了什么?能不能用前面學過的一個詞語說說?(如。金秋時節、瓜果瓢香等,重在引導小朋友說出有關秋天的詞語)
2、依次抽讀這幾行。同樣的方法學習、鞏固。
3、誰能感悟一下第四行詩的內容?在這金秋十月,為什么高興?
4、朗讀全文。
5、試背課文。
四、悟中升
這個母親就是我們的祖國,你知道她的名字嗎?你還知道有關母親的事嗎?(課件出示相關的事物)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2)
教學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熟背課文。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喜慶、歡樂的氣氛。
使學生加深對祖國熱愛之情。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的內容,體會喜慶、歡樂的氣氛。
通過想象讀出韻律感。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審題。
學生根據題目提出問題。
二、讀中識字。
1、教師范讀課文。
2、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
3、小組讀課文:互查讀音情況。
4、分組讀上下句。
5、小組合作學習:記憶漢字字形。
6、全班匯報情況。
(1)注意“慶”、“幟”、“奏”、“曲”的讀音。
(2)“讀讀寫寫”:給下面生字組詞。
潔:_________、_________
慶:_________、_________
曲:_________、_________
三、指導寫字。
1、觀察字形,找一找容易寫錯的字。
潔祖旗
2、教師范寫:億、慶、曲三個字。
四、朗讀課文。
1、多種形式讀課文。
2、讀喜歡的詩句,說出為什么喜歡?
五、學生質疑。
六、布置作業。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加深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復習本課字詞:“開火車”游戲,讀出語氣。
2、復習本課生字:全班讀。
3、復習句子:指明讀句子,要讀出語氣。
(1)田野獻上金黃的果實。
(2)楓林舉起火紅的旗幟。
(3)藍天飛著潔白的鴿子。
(4)大海奏起歡樂的樂章。
4、指名讀課文:要求讀音準確。
二、朗讀感悟。
1、介紹國慶的來歷。
2、出示投影:圖中都畫了哪些地方的景物?
3、“十三億孩子歡慶這美好的日子”這是什么日子?
4、小組合作學習:這首詩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情景?發揮想象并用自己的話描述出來。
5、全班匯報:小組代表介紹。
6、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自由讀全班讀。
7、教師小結。
三、實踐活動。
1、讀一讀歌頌祖國的歌曲中的歌詞。
2、做一張慶國慶的書簽。
四、布置作業。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歡慶氣氛。
3、加深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1、理解國慶的重大意義。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讀出喜慶、歡樂的氣氛。
教學過程:
一、導入、復習。
1、師語:我們的祖國媽媽馬上就要度過她的53歲生日了,讓我們一起來歡慶吧(板書課題),祝媽媽生日快樂!
2、學生交流收集到的和國慶節有關的資料及圖片等。
3、游戲鞏固生字。
二、美讀、感悟課文。
1、誰愿意來讀讀詩歌,作為送給媽媽的第一份禮物?
2、每個小朋友都愛自己的祖國,請你也讀一讀吧,把你的愛表現出來。
3、人人都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快快告訴你的同桌,通過朗讀你知道了什么呢?
4、那么會學習的小朋友也一定有自己的問題要問,對嗎?
5、讓我們帶著自己的問題去發現和探究吧。
6、這首詩歌寫了哪些景物呢?請聽老師來讀課文,劃出有關的詞語。(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田野、楓林、藍天、大海)
(1)(貼圖畫)師語:金黃的果實,火紅的楓林,潔白的鴿子,陣陣的海濤,你們說美不美呢?那么怎樣才能讀出這種美呢?試著讀給你的同桌聽,好嗎?
(2)指名讀。
(3)完成練習。
()的果實()的旗幟
()的鴿子()的樂曲
(4)齊讀第一句。
7、還有誰也在慶祝這個盛大的節日?
(1)根據學生回答,板書:孩子
(2)你想怎樣讀第二句話呢?
(3)師范讀句子,生跟讀。
(4)認為老師讀的好的,模仿老師的語氣再讀;認為自己也讀的好的,教一教你的同桌。
8、在小組里讀讀你喜歡的詩句,并說一說你為什么喜歡它。
三、指導背誦。
1、看著板書說一說課文都寫了什么?
2、請你試著背一背。
3、你愿意把這首詩背給同伴聽嗎?(組內背誦,評佳背誦者。)
4、齊背。
四、發散思維,想象做畫。
1、你還愿意讓誰加入這歡慶的行列呢?能仿照課文中的句子說一說嗎?
2、祖國媽媽的孩子會用什么方式進行歡慶活動呢?
3、(1)請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認真聽、用心想。金秋十月,從田野到楓林,從藍天到大海,從首都北京到天涯海角,處處都是歡樂的海洋。果實累累,紅楓似火、白鴿翻飛,海濤陣陣再加上我們自己的想象,該是一幅多么美麗、歡樂、祥和的圖畫呀。
(2)好了,睜開眼睛,說一說剛才你閉著眼睛感受到了什么。
(3)那快快用你手中的彩筆把它畫下來吧。
4、生繪畫,組內交流。
5、展示作品。
五、總結、升華。
1949年10月1日,主席在天安門城樓莊嚴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萬眾歡呼,禮炮齊鳴,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整個中華大地沸騰了,整個世界震動了。從那一天起,勤勞的中國人民用自己的雙手把我們的祖國建設得越來越強大。如今,全世界都看到了中國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作為一個中國人,感到無比的光榮和自豪!那么,讓我們全體起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把美好的祝愿獻給您祖國媽媽!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4)
《雞媽媽的新房》
教學目標
1.會認“既”、“牢”、“印”、“此”四個生字以及多音字“當”。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明白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別人的意見要通過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明白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別人的意見要通過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學設計
一、創設情景導入
出示了雞媽媽的圖片,隨即讓孩子們:“跟雞媽媽打聲招呼?”
雞媽媽家有件喜事兒,雞媽媽的新房子造好了,(板書課題)咱們去瞧瞧吧。
二、整體感知課文,學習生字
1.自己輕聲地讀讀這個故事,讀準字音,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檢查自學情況。
(1)誰能讀給大家聽?指名逐段讀課文。要求:努力讀正確、讀通順。
(2)故事里生字寶寶等不及了,急著出來和我們交朋友呢!誰已經認識他們了?帶大家和他們打個招呼?(即、牢固、腳印、從此)領讀,齊讀,指名讀,開火車讀。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1.讀得很好。瞧!雞媽媽來歡迎我們了。讀讀第一自然段,雞媽媽的新房子怎么樣?
2.一起來讀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
3.“牢固”就是——(堅固、結實。)
用上了“既……又……”,把新房子的兩大優點都放在一起寫出來了。
4.雞媽媽的新房子除了漂亮、牢固,你還有沒有不一樣的感受?
(說說自己對新房子的感受。教師板書:美觀、結實、舒適、實用等)
你能從這些詞中選擇兩個,說說“雞媽媽的房子既……又……”。
擴展:天安門紅墻黃瓦,既……又……。
5.一起讀第一段。
(二)學習2-6自然段。
1.誰對雞媽媽的新房子提意見了?他們提了什么意見呢?自己讀2.—.6.自然段,找一找,用直線把他們的意見劃下來。
板書:鵝大哥
狐貍
鵝大哥的意見是什么?指名讀。(房子造得不錯,如果墻上開個窗就更好了。)
2.鵝大哥提出的意見好嗎?從哪兒能看出來?自由讀3自然段。
指名說。
教師引讀:是呀!夏天到了,雞媽媽的房子里——又悶又熱。雞娃娃都——生病了,雞媽媽這才想起鵝大哥的建議,她趕緊在墻上開了隔窗。這樣——清新的空氣進來了,屋里涼快多了,雞娃娃的病也慢慢好了。
3.看來,鵝大哥是關心雞媽媽,真心為雞媽媽好,他的意見是——善意的,(板書善意)
4.那你能當這只鵝大哥來對這只雞媽媽提意見嗎?
表演,評價(看得出,你很關心雞媽媽的。嗯,你為雞媽媽著想的。善意的提)
5.那雞媽媽從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回答問題。板書:多聽別人的意見
6.狐貍又提出了什么建議呢?齊讀
7.那么狐貍提的這個建議怎么樣?從哪兒看出。
8.一天,雞媽媽從外面回到家,發現少了一只雞娃娃,她到處找也沒有找到。忽然,她在窗臺上發現了狐貍的腳印。7.原來,狐貍說“你家的窗子在開大一點兒就更好了?!睘榈氖鞘裁??
狐貍的建議是為了自己,對雞媽媽來說是不懷好意的(板書:惡意)
9.這只不懷好意的狐貍會怎么來提意見呢?
誰能試試看。評價:演得很好,演出了狐貍的狡猾。
10.這件事后,雞媽媽得出結論(指板書):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
那誰的意見可以聽,誰的意見不可以聽呢?
11.總結:對,象狐貍這樣壞人的話不可以聽。如果想鵝大哥這樣好心的建議我們就要聽。要多聽別人的意見,但不是誰的意見都得聽。
12.雞媽媽明白這個道理?“趕緊”,從此雞娃娃再也沒有少過。
“從此”是從什么時候開始呢?引導學生理解從此。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從這個故事里,你知道什么道理?你能舉個生活中的例子嗎?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5)
《四季的腳步》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地誦讀課文。初步感受四季的不同特點;在盡情地朗讀中感悟一年四季的變化及特征;通過誦讀及探究,發現詩歌的語言特點。
(2)喜歡讀兒童詩歌,在詩歌優美的韻律中感受四季的美麗,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步驟:
一、圖片導入
1、播放課件,欣賞四季的圖片
2、用一句話說說自己喜歡的季節
3、板書:四季的腳步(今天我們來學習一首描寫四季的優美詩歌——四季的腳步)。
過度:課文中四季正邁著腳步,悄悄地向我們走來。
二、教師范讀,初步感知
1、師配樂朗讀
2、你感受到了什么?
過渡:四季真美啊,它正等著小朋友去讀、去欣賞呢!請小朋友自由地讀讀詩歌,把小詩讀正確,讀通順了。
三、初讀課文,讀通小詩
1、思考:共幾個小節?分別寫了哪些季節?板書:春夏秋冬
3、你喜歡哪一節?有感情的讀一讀。
過渡:有這么一句話,一年之計在于春,那么我們就先去會會春姑娘,怎么樣?
四、精讀課文,朗讀感悟春天
春天
1、春姑娘是邁著這樣的腳步來的?指導朗讀“悄悄”
引導:什么是悄悄地?(輕輕地)你會悄悄地做什么?(不讓別人知道,無聲無息)
2、春姑娘還是怎么來的?指導朗讀“笑著走來”
3、練讀
4、指名讀
5、齊讀
過渡:溫柔、美麗的春姑娘悄悄地走了,那你還喜歡什么季節,用剛才的方法讀一讀。
五、學生練讀二、三、四小結
六、抽讀,讓學生展示。并適當指導。
小結:時間過得可真快,一轉眼,可愛的四季就要和我們告別了,讓我們再來聽聽他們的聲音!(四人配樂朗讀)
七、提供句式,進行說話練習:
()的腳步悄悄,
悄悄地,她笑著走來——
()唱起了歌兒
——(),(),
()。
1、小組合作說一說
2、讀一讀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上冊教案(篇6)
《秋天》
教學目的:
1、知道秋天的一些特點,感受秋天的美,并能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2、能按一定順序看懂圖意。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學會生字,知道秋天的特點。
教學難點:
聯系實際說說自己觀察到的秋天。
教學準備:
錄音機、幻燈機、幻燈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夏天過去,秋天就來到了3我們的身邊。秋天到了,天氣、動物、植物都有什么變化呢?讓我們一塊兒去看一看。
學生齊讀課題:秋天
二、講授與討論
看圖
1、出示幻燈,請同學們仔細看圖,告訴老師,從那些地方可以看出這幅圖是秋天的景象?
2、指名按從上到下或從遠到近的順序說說秋天的景象。
初讀課文
1、同學們真聰明,作家叔叔也觀察了這幅圖,還把它寫下來了。
2、請看書,聽錄音。
3、自己讀一讀課文。
學習課文
1、秋天的天空有什么特點呢?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看圖:誰能告訴老師,秋天的天空是什么樣的?
(2)有多高?有多藍?能不能用另一個詞把“那么”換一換?
(3)指導讀。
(4)比較句子有什么不同。
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高高的藍天上飄著幾朵白云。
這兩句話有什么不同?
過渡語:在高高的藍天下,有什么呢?我們向遠處望,看見了稻田。
2、請同學讀第二自然段
(1)看圖理解“一眼望不到邊”
(2)誰能告訴老師,為什么作者要把熟了的稻子比作金子呢?
(3)指名讀第二自然段,然后齊讀。
指圖過渡:現在我們往近處看,誰能說說近處的景物?(生甲:稻田旁邊有池塘,池塘邊上有棵梧桐樹}還有些什么?{生乙:地上有小螞蟻和落葉,池塘中有小魚}
師:同學們觀察得很仔細。咱們看看作者是怎么寫的。
3、學生自讀第三自然段。
(1)想想春天的梧桐樹是什么樣的,秋天來了,梧桐樹有什么變化。{樹葉黃了,葉子落了}
(2)梧桐樹葉是怎樣落下來的?我們一齊讀一讀下面這句話:
a、一片一片的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b、黃葉從樹上落下來。
(3)第二句和第一句有什么不同?
(4)填空:當黃葉落下來后
()把黃葉當作()。
學生口頭填空,先填課文中的,然后擴展,自由填。
(5)教師導讀后兩句。
過渡:小魚把黃葉當作傘,螞蟻把黃葉當作運動場,燕子把黃葉當作什么呢?
4、男同學讀第四自然段。
(1)秋天來了,燕子有什么變化?
(2)燕子把黃葉當作什么?
(3)電報是什么?燕子為什么把黃葉當作電報呢?
(4)指名朗讀。
看圖小結
秋天來了,天那么高,那么藍;稻子熟了,黃燦燦的;梧桐樹的葉子變黃了,開始一片一片地往下落;燕子也準備飛到南方去過冬了。在我們身邊你也會發現許多事物在悄悄地變化。
六、作業
觀察自己身邊的事物在秋天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