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五年級 >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

時間: 新華 五年級

教案按照教學過程的步驟編排,讓教師能夠清晰地了解整個教學流程,有利于教學的有序進行。這里分享一些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下載,供大家寫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參考。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

《將相和》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負荊請罪”三個小故事組成。每個故事都有矛盾的發生、發展和結果,有相對的獨立性,但又緊密聯系,第二個故事是第一個故事的發展;前兩個故事的結果,又是第三個故事的起因,構成“將相和”這一更加完整的故事。教學的時候,我先引導學生比較充分地閱讀全文,從整體上弄清“將相和”這個故事的來龍去脈,弄清三個小故事之間的內在聯系;然后圍繞“藺相如是一個怎樣的人”精讀各個小故事,最后再引導學生聯系全文評價故事中的廉頗。

這篇課文故事性強,學生有濃厚的興趣,關于藺相如的高尚品質,學生也很容易分析出來。關鍵就于,學生對于廉頗的認識,可能只停留在“知錯就改”的層面,所以需要聯系全文和生活實際,去了解廉頗威震朝野,耿直豪爽的一面。

本單元的課文,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標,就是讓學生去看名著,熱愛名著。所以在課堂的最后,我給學生留了一個有意思的作業:趙國既然“文有藺相如,武有廉頗”,為什么還會被秦國滅了呢?這一問題極大地引起了學生閱讀《史記故事》的興趣,甚至有學生當天就拿出書與我討論。可見,有時候,一個有意思的問題比一次精彩的講解來得重要。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2

《江姐》

教學目標

1. 養成讀書的良好習慣,邊讀邊思,深刻領會詞句的意思。學會“推敲”詞語的方法。

2. 學會11個生字,1個多音字,理解2個詞語。

3. 能理解課文的思路,認識插敘的段落,懂得插敘的作用。

4. 能辨析反問句和設問句,進一步了解設問句的作用。

5. 感受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鋼鐵般的堅強意志,體會今天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不忘革命先烈的斗爭業績。

重點和難點

重點:細讀課文第二、三段,理解通過具體事例說明江姐高貴品質的表達方法。

難點:認識插敘的段落,懂得插敘的作用。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 學習生字和有關詞語。

2.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給課文分段。

教學過程

1. 導入 新課。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那些值得我們敬仰、懷念、紀念和永遠不忘的優秀人物、英雄人物的偉大事跡。

2. 初讀課文。

(1) 聽錄音讀課文。

思考:江姐是怎樣的人?從課文中哪一句話可看出來?

(2) 討論上面的問題。(竹簽子是竹子做的,但共產黨員的意志是用鋼鐵鑄成的。)

(3) 簡介江姐的情況。出示人物照片、全家照片。

(4) 默讀課文,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學習生字新詞。

3. 檢查自學情況。

(1) 多音字組詞。

解(jiě jiè) 強(qiáng qiǎng jiàng )

(2) 注意下面的字的正確書寫。

萬籟俱寂 匪首

(3) 理解詞語的意思。

令人心悸 萬籟俱寂 懦夫

4. 默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1)課文反映了江姐怎樣的崇高品質?這些品質是通過哪些具體事例來說明的?

(a.江姐奉命去農村工作,遭受丈夫被叛徒殺害的打擊,她強忍悲痛,留在丈夫工作的地方工作。B。江姐經受了一夜的殘酷折磨,堅貞不屈。)

(2)根據課文內容的改變,給課文分段。

-1-

5. 布置作業 。

(1) 指導完成作業 本第1、2、3題。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 細讀課文第一、二、三大段,理解課文的重點詞句。

2. 理解通過具體事例來表現江姐的品質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1. 復習檢查。

(1) 讀準下面的字:倔強 解送 屏息

(2) 解釋下面的詞語:萬籟俱寂 令人心悸 通夜未眠

2. 學習課文第二段。

(1) 聽錄音,思考:江姐被捕前哪些表現特別感人?

(2) 自由讀課文,分別用一句話概括這一段中每個自然段的主要意思。全班交流。

要點:

a. 江姐暫時與丈夫斷絕通訊聯系。

b. 江姐奉命去奉節跟丈夫聯系。

c. 江姐得知丈夫犧牲。

d. 江姐強忍悲痛,離開奉節。

e. 江姐留在丈夫工作過的地方工作,因叛徒出賣在萬縣被捕。

(3) 默讀課文第5、6自然段,劃出體現江姐不顧個人安危,強忍悲痛的堅強意志。討論交流,理解重點詞句。

A. 她抬起頭,強壓住內心的悲憤……踏著泥濘的路走了。

B. 她沒哭,嘴唇微微抖動,平靜的吐出了仿佛經過千百次考慮的話。

(參考課后習題)

(4) 小結:這兩句寫人物的動作,神態,表現了人物的思想品質。

3. 學習課文第一段、第三段。

(1) 自學課文,思考:這一夜江姐怎樣經受殘酷折磨的?

(2) 理清課文內容后分層。(提審——受審——回牢房)

(3) “提審”與第三段哪句話連接?(“這天夜里帶她出去,看來也不會例外。”)

(4) 敵人帶江姐去干什么?(出示女牢房、刑具的圖片)

在敵人的毒刑拷打面前,江姐堅貞不屈,表現出鋼鐵般的革命意志,有感情地讀課文。

(5) 概括段意。

4. 布置作業 。

(1) 完成作業 本上第4、5(1)、(2)題。

(2) 讀課文。

-2-

第3課時

教學目標

1. 細讀課文第四段,總結課文。

2. 理清課文地層次,懂得插敘的作用。

教學過程

1. 學習課文第四段。

(1) 自學課文,思考:難友們從江姐的英雄行為中受到了怎樣的鼓舞?江姐又是怎樣對待同志們的關懷和慰問的?

(2) 理解重點句。

“竹簽子是竹子做的,但共產黨員的意志是用鋼鐵鑄成的。”

用“鋼鐵鑄成的”跟“竹子做的”做比較,為了說明什么?

完成作業 本第5題的第3小題。

2. 總結課文。

(1) 課文第一、三段主要記敘了什么?(江姐經受一夜折磨的經過。)

(2) 第二段主要記敘了什么?能不能把這一段插敘去掉?(第二段的插敘給江姐的英雄事跡做了必要的補充和鋪墊,把事情的起因交待清楚了。)

(3)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中寫江姐在刑訊室里堅貞不屈的那部分和難友們給江姐寫的致敬信。

4.布置作業 。

(1) 完成作業 本上的練習。

(2) 背誦難友們給江姐的信。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3

教材簡析:

這是一篇介紹讀書方法的略讀課文,主要講讀書時遇到“攔路虎”不能繞著走,要養成勤查字典的好習慣。

課文有的地方直接說明道理,有的地方舉例說明道理,作者娓娓道來,內容淺顯易懂,有利于對學生進行學習習慣教育。教學中要重點引到學生認真讀課文,使他們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明理,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培養學生自主閱讀,自行體會課文所要論述的含義。

3,養成讀書的正確習慣。養成查字典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和對策:

重點、難點:通過反復誦讀,使他們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明理,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對策:本課是略讀課文,放手讓學生自身閱讀,通過默讀、朗讀,理解重點詞句,使他們在品味語言文字的過程中明理,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

教學準備:字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揭題

1、談話,導入

在學習中,假如你遇到了攔路虎,那該怎么辦呢?

二、點撥自學課文

自讀課文

閱讀課文,借助各自然段的中心句或重點句理解課文。

1、學生帶著任務讀課

2、學生分組學習

小組多種形式學習:

3、討論、交流,讀課文

三、匯報自學情況,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1、什么叫“攔路虎”?

2、面對“攔路虎”繞著走的原因和危害是什么?

3、你是如何消滅讀書時的攔路虎的?

4、如何查字典?

a、要有耐心。

b、要有恒心。

5、查字典的方法有?(部首、音序、難檢字)

五、總結延伸

熟讀積累:

采用多種形式練讀全文。

板書設計:

12、讀書莫放“攔路虎”

迎難而上

面對“攔路虎”

勇于戰勝

教學反思:

這是一篇自讀課文,只是我們檢查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技能掌握情況的好時機。回顧課堂的閱讀、交流情況,我發現學生的閱讀存在以下可喜的地方:

1、能夠做到帶著問題進行有效默讀。

2、能夠養成較好的讀書做記號的習慣。

3、能夠通過聯系上下文等方法來理解一些詞語的含義。例如:連估帶猜等。

本篇課文在學習語言文字的基礎上,也在引導學生面對生字要注意養成查字典,勤查字典的習慣。可是在實際學習中,我發覺有相當一局部的學生不愿去查字典,他們似乎習慣于老師的講解與告之,如何調動他們自覺解決學習中看似簡單卻決非簡單的問題,今后看來得想些法子了。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利用「KWL表」連結文本與學生的經驗、知識。

2.學生練習帶著問題閱讀信息性文章。

3.利用小標題整理信息。

4.鼓勵學生發言,參與討論,提出自己的看法。

導入:

閱讀《聽那鯨魚在唱歌》,引發學生對鯨魚的好奇,導入教學。

這是一則故事,充滿了文學想象之美。接下來的學習則是很嚴謹的信息性閱讀,幫助我們對鯨油更深刻、更正確的認識。

一、閱讀前:我知道什么?

利用KWL表來整理自己的想法,為讀文章作準備。

1.先讓大家會想自己的舊經驗,知道哪些關于鯨的知識,填寫工作單(關于鯨我知道……)上。然后請學生輪流說出個人關于「鯨」的知識,其他同學注意傾聽,鼓勵互相質疑與好奇,順便檢核自己所知是否是正確的。

2.經過初步的交流分享后,關于鯨你想知道什么?將你的好奇寫在工作單上(我想知道……)。小組成員互相交換工作單,分享彼此問題,并且考慮下述事項:

○小組有共同的問題嗎?

○看到一些自己也想問的問題嗎?

○把問題分類

二、閱讀文章——邊讀邊想問題

1.發下文章,請學生快速瀏覽一遍。瀏覽時,在可能與自己的問題有關的段落旁作上記號。

2.找到答案嗎?——信息閱讀

請學生找出跟自己提問相關的部分,再讀一遍。讀的時候,將重點信息加上底線或是用熒光筆標示出來。

提示:學生標示的不一定是「答案」,可能只是「相關數據」。文本的信息可能沒有直接回答學生的提問,大多時候,學生所求的答案是從文本的信息再推論出來的,而這也正是練習從閱讀中做推論的時機。

3.邀請一組學生說一說,哪些問題文章中直接回答了?哪些問題還需要想一想,或需要更多的信息幫助?

4.將所得到的答案或信息,填到工作單中(我學到了……)

5.小組同學聊一聊,檢查一下有沒有原本以為知道,但卻是錯誤的認識。

三、信息整理——為文章下小標題

再重讀一次文章,這次閱讀重點在為段落下小標題。看看這個段落主要在介紹或說明關于鯨的哪些信息,用簡單的語句概括,例如:鯨的大小。

提示:經過整理后,就可以清楚掌握文章提供了哪些信息。

四、統整與反思

1.這次的閱讀,從文章中我學到了什么?

哪些信息是你預期到的?(或是猜想到的)

哪些信息讓你驚訝?

哪些信息讓你質疑它的真實性?

哪些信息讓你產生更多好奇?

2.關于鯨,我還想知道什么?要如何去尋找這方面的信息?

3.關于信息性的文章,我知道如何閱讀了嗎?

提示:活動中,學生練習了以下的閱讀策略:

◎建立閱讀目的——有意識的閱讀

◎配合目標和提問,選擇閱讀內容

◎邊讀邊想:思考問題

回想已知

思索新知

知識性文章的閱讀

趙鏡中

一、學生為什么讀不懂知識性文章

閱讀的困難其實多發生在知識性閱讀上。不論是閱讀的興趣或是理解,知識性閱讀對學生的挑戰均較大。

讀不懂的原因:

1.只記零碎的知識,不知如何組織

2.對敘寫方式不熟悉,看不到數據之間的關聯

3.分不出重點

4.缺乏背景知識

5.文章本身的問題

二、知識性文章的組織形態

掌握知識性文章的組織形態,就能看出知識間的關系,幫助理解與記憶。

1.定義或說明

2.論點或命題的陳述

3.異同的比較

4.因果關系的敘述

5.指引和方法

6.問題和回答

三、教學策略

1.介紹關鍵詞匯,充實先備知識

2.注意閱讀歷程中多元的思維技巧

3.區辨事實與意見

4.正確的使用圖表

5.自我提問(針對上述文章的組織形態自問自答)

6.討論與探索

7.讀寫結合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是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學習掌握并會寫“灶、龐、煥”等生字;

3、理解課文中的詞語,找出文中作用的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

4、反復誦讀詩歌,了解詩中描繪的一座村莊、人民生活及其變化,體會作者對這一變化的欣喜、贊嘆之情,進而理解改革開放給中國帶來的可喜變化的重大意義。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板書課題

(二)自讀

1、自讀課文,注意將字音讀準。

2、檢查生字的掌握情況。

3、指名讀課文,其他同學思考:這首詩寫的是什么。可以分為幾部分?

4、學生提出自讀是不明白的問題,全班交流,有價值的問題可以寫到黑板上。

(三)品讀-

1、這座村莊原來是什么樣?指名讀1、2小節。你能想象出當時的生活嗎?說說你的理解。

2、詩人開篇為什么用“昨天”而不說“過去”?(體會.深圳、祖國“變化”的時間之快,變化之大,以及社會日新月異的前進步伐。)

3、你怎么理解“姑娘從溪邊挑回一擔擔搖晃的夕陽……”這句話?省略號起到了什么作用?

4、原來的村莊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板書:昨天貧窮落后]

5、現在的村莊是什么樣子?默讀3----7小節,體會詩人是懷著什么樣的心情寫的?從哪里可以看出?找出相關詞句。

6、詩人為什么會如此驚嘆?到底村莊發生了什么變化?小組合作學習4---7小節。

7、全班交流。4---7小節從哪些方面寫了村莊的變化?你能感受到什么?能不能將你的感受讀出來?

8、是呀,農民的生活由物質到精神都“煥然一新”。“這就是昔日……”學生跟讀。這一小節中有一個比喻句,你能找出來嗎?為什么把今天的農民喻作“春燕”?為什么說他們在“描繪著美好春光”?其中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四)總結----拓展與延伸

深圳是在什么情況下發生變化的呢?播放:《春天的故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回顧原文

1、有感情齊讀課文。

2、詩人是怎樣將村莊的&39;變化寫出來的?(讓學生學習文中作運用的比喻、擬人、夸張、對比等修辭方法。)

3、原來的村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談談自己的體會。

(二)鞏固生字

1、區分形近字。

2、聽寫生字。

(三)根據詩歌的寫作順序,背誦課文。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6

《六個孩子的故事》

1、 自主理解并積累生字新詞。

2、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內涵豐富的句子;根據提示語,有感情地朗讀描寫人物語言的句子。

3、 根據人物的特點和特定的情景,展開合理的想象。

4、 感受六個孩子對法西斯的憎恨、對西班牙人民的同情。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準備]

老師:詞語若干,相應的課件。

學生:

1、 讀課文,并理解下列詞語:援助、惋惜等。

2、 按課后要求預習課文。

[教學設計]

一、簡介背景,激發情感。

1、我們先來看一段錄像。(播放錄像)

◆師:1936年7月,西班牙發生內亂。德國、意大利法西斯乘機侵略西班牙,派往西班牙20萬軍隊。三年的戰爭使西班牙陷入水深火熱之中。西班牙人民開展了反法西斯的斗爭,各國人民紛紛募集糧食、藥品、捐款予以支援。今天的故事就發生在這期間,講述了六個孩子的故事。

說明:

語文教材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廣闊的知識背景。在教學中適當補充背景資料,可以給學生展示色彩斑斕的生活畫卷和無窮宇宙間的自然奧秘,可促使學生進入探幽覓勝、奇思遐想的學習境地。本課的故事發生在戰爭年代,是學生所不了解的。背景資料的介紹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文章的中心,領悟作者的表達意圖。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1、輕聲讀課文,思考:課文講了哪六個孩子,圍繞他們講了個什么故事呢?

◆2、出示填空:

一天,六個 的孩子從報紙上看到 ,他們

(時間) (地點) (誰) (做什么)

想 ______,于是他們______。

(結果)

3、概括一件事情需要講清楚哪些內容?

說明:

概括能力有很強的綜合性。而小學生又以形象思維見長。本篇課文的篇幅很長,要用一兩句話表達出主要內容對學生來說確實不易。利用填空練習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線索,降低概括的難度。然后,讓學生了解概括事件要講清楚事件的“六要素”,達到“授之以漁“的目的。

3、交流。

板書:安東尼 羅達 甫蘭杰克 依沃塞夫 ……

三、研讀課文,感悟六個孩子的品質。

(一)學習課文1-8節。

1、師:六個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了一張殘缺不全的西班牙孩子的臉。

出示圖片。

2、輕聲讀課文1-8節,思考:

六個捷克孩子從報紙上看到了被法西斯強盜炸死的西班牙孩子的殘缺不全的臉,想到_______,想到_____,還想到______。

3、交流。

4、小結:六個孩子對那個可憐的西班牙孩子滿懷同情,對法西斯強盜滿懷怒火,5、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讀課文3-8節。

過渡:孩子們多么想幫助那些飽受戰爭苦難的西班牙人民啊,他們能做的只有捐錢了,可是錢太少了,只有半克隆,這相當于人民幣1角5分左右,于是他們想到了賣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

(二)學習課文14-18節

◆1、課文14-18節寫了4個孩子獻出自己最寶貴的東西的過程。請大家默讀課文14-18節,你覺得哪個孩子最了不起,為什么?

2、交流。

安東尼:

⑴敬佩安東尼的同學齊讀14節。

⑵交流敬佩安東尼的原因。板書:折刀

◆⑶出示騎士畫面,理解“騎士”

⑷隨機指導朗讀:

突然,安東尼說:“我有一把折刀,”他猶豫了一會兒,又加上一句,“可以賣掉它。”

⑸小結:安東尼第一個想到了賣掉自己最寶貴的東西,那把折刀是一件寶貝,是每個孩子都幻想擁有的,他雖然有太多的不舍,還是毅然捐了出來,他真了不起。

⑹孩子們對他的舉動充滿敬佩,出示句子朗讀:

甫蘭杰克莊嚴地站了起來。其余孩子也站了起來。他們緊緊握住了安東尼的手,緊緊地——成年人只有在遇到危險的時刻才這樣握手。

甫蘭杰克:

⑴學生交流敬佩的原因。板書:鞋油盒

◆⑵出示鞋油盒實物。師:這個盒子可有趣了,輕輕一扭,盒子就打開了,甫蘭杰克可是等了好久,鞋油用完了,才歸他所有的,這里面可以藏很多寶貝,或許就藏著孩子們最喜歡的彈子,你喜歡嗎?舍得賣掉嗎?

⑶朗讀句子:甫蘭杰克一聲不響地拿出一只鐵制的鞋油盒,輕輕地放到安東尼的刀子旁邊。

羅達:

⑴學生交流敬佩的原因。板書:彈子

⑵出示句子朗讀:

第十四粒是用錫做的,他用這粒彈子玩的時候總是贏的。

依沃塞夫:

⑴師:沒有人覺得依沃塞夫了不起,他真的不值得我們敬佩嗎?我們來讀讀這句話,體會一下。

⑵出示:但是當依沃塞夫把自己的哨子放到安東尼的刀和甫蘭杰克的鐵盒旁邊時,羅達覺得慚愧了。他在自己那十三粒彈子里又加了一粒。第十四粒是用錫做的,他用這粒彈子玩的時候總是贏的。

◆⑶聯系生活實際,想象一下:依沃塞夫平時用哨子可以干什么呢?板書:哨子

總結:課文寫了四個孩子,但我們知道六個孩子都是一樣對自己心愛的東西有那么多不舍,但是他們在不舍時,在猶豫時,仿佛又看見了西班牙孩子那殘缺不全的臉,毅然捐出了自己最寶貴的東西,多么可愛的孩子,多么善良的孩子,讓我們一起有感情地讀課文14-18節。

說明:

文章14—18小節是文章的重點,表現了六個孩子為了幫助西班牙人民,決定賣掉自己最心愛的東西的過程。然而,折刀、鞋油盒、彈子、哨子這些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東西為什么是這些孩子最寶貴的?這是現在的孩子很難理解的。因此,在這部分的教學中,用“你覺得哪個孩子最了不起,為什么?”這個問題來引導學生閱讀文章,可以幫助學生走近這些孩子。通過想象練習,有可以引導學生走進孩子們的內心。讓學生明白,東西雖然平常,但對于六個窮孩子來說,是最喜歡的,是獨一無二的,把這些寶物賣掉對于他們來說是多么的不舍,從而體會他們的善良和對法西斯的憎恨。

過渡:孩子們捧著這些最寶貴的東西來到了老依查克收舊貨的鋪子,在他們心里,他們正做著一件最神圣的事情,他們的腳步是那樣的堅定,他們的神情是那樣的莊嚴,他們的心情又是那樣的激動。這一段寫得十分感人,讓我們一起朗讀課文19-20節,想象當時的情景,感受孩子們激動的心情。

(三)、學習課文19-20節。

1、配樂朗讀。

2、想象說話:孩子們心情是那么激動,是因為___________。

四、小結復習,簡介作者。

1、總結:戰火無情人有情,東西有價,情誼無價。透過這些平常卻又寶貴的東西,我們分明看到是六個孩子,六個捷克的孩子,六個善良的捷克孩子,六個充滿正義感的捷克孩子,讓我們牢牢記住他們的名字:安東尼、羅達、 甫蘭杰克 依沃塞夫。

◆2、更要記住的是文章的作者,簡介作者:伏契克

說明:

在分析與探討將近尾聲之時讓學生了解文章作者,能更好的了解作品的主題。同時,也能激發學生閱讀作者的其他名篇的興趣。

3、教師總結:伏契克說過:“為了汲取將來的美好而犧牲了的人,都是一尊石質的雕像。”我想:這樣的一尊尊塑像將永遠銘刻在我們心里。

4、拓展作業。

根據課文內容,排練課本劇。

附板書:

_35、六個孩子的故事

(捷克)

安東尼 折刀

羅達 鞋油盒 援助→西班牙人民

甫蘭杰克 彈子

依沃塞夫 哨子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7

《牛郎織女(二)》教案二

教學目標:

1.獨立閱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整個故事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領悟文章的語言特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讀了上節課的內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織女走到一起之后發生了什么事情,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本文。

2.學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學生質疑: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的生活怎么樣?王母娘娘酒醒后會怎么樣?民間為什么會流傳這個故事?它寄托著人們的什么思想?

二、自學課文,體會感情。

1.牛郎和織女結婚后的生活怎么樣?

(1)學生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2)學生匯報:兩人婚后男耕女織,你勤我儉,日子過得很美滿。

“美滿”是圓滿美好的合意。說明靠他們勤勞的雙手,日子不僅過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團團圓圓。

(3)學生匯報:織女很喜歡這樣的生活。她給孩子們講故事時,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辭方法,襯托出織女熱愛人間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會怎樣?

(1)讀課文第二段至倒數第二自然段。

(2)學生匯報:王母娘娘醒后先懲罰了其她的仙女們,然后又派天兵天將查找織女的下落,準備給她厲害的懲罰。說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預示著織女回來后的悲慘命運。

(3)學生匯報:“她尤其恨織女,竟敢留在人間不回來,簡直是有意破壞她的門風,損害她的尊嚴。”由此可以體會到王母娘娘是一個死愛面子而又自私的人,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壞自己親人一生的幸福,為了顯示自己的尊嚴,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織女和他們的孩子隔開,這是多么可惡而又自私的人呀!

(4)“織女受到了嚴厲的懲罰,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過日子,共同生活”這句話說明了織女是個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個勇敢堅強的人。

3.教師引導:你們喜歡這則故事嗎?為什么?

(因為牛郎織女都是那種靠勤勞節儉來創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為如此,民間才會有這樣一個悠久的傳說。)

4.請你讀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為什么人們會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人們都希望牛郎和織女這兩位善良、勇敢、勤勞的人過上好日子,寄托著人民群眾也能過上美滿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結合《資料袋》,學習古詩詞

1.讀課后《資料袋》。

2.學習《乞巧》《秋夕》《鵲橋仙》

四、召開故事會

1.組內成員間講講這個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把自己積累的民間故事在“故事會”上作匯報。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8

《父愛之舟》教案一

教學目標

1.會認“棧、冤”等12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萬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從課文中的具體描繪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3.領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教學重點

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容,并從中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學難點

領悟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棧、冤”等12個生字,會寫“蠶、考”等14個生字。理解“千變萬化、紙屑”等詞語。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內容。通過具體事件初步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處處充溢著濃濃的父愛和母愛。父母的愛是那慈祥的笑容,父母的愛是那親切的話語,父母的愛是那熱情的鼓勵,父母的愛是那嚴格的要求。父母的愛表現出了多種多樣的形式。可是,不論哪種形式,都讓我們感到溫暖,感到幸福。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父愛之舟》這課,去感受文中那濃濃的父愛吧。

板書:父愛之舟

二、讀文識字。

1.自讀課文,借助工具書,結合課文中的句子認識本課的生字和新詞。

2.用圈點批注的方法畫出使你深受感動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

3.交流匯報:

(1)大家學會了哪些生字新詞?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2)出示本課的生字,糾正讀音,重點記住“蠶、繭、掀、席、廟、屑”等課后生字以及由這些生字組成的詞語。

(3)讓學生以自由舉手讀、開火車讀等形式,加深學生對生字的認識。

4.討論交流

(1)課文講了哪幾件事?

(2)課文中哪些地方讓你感動?說說你感動的理由。

(3)讀一讀讓你感受最深的句子,體會人物的感情。

5.小組活動。

小組成員帶感情朗讀課文,評出朗讀較好的同學推薦給大家。

三、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看看文中寫了哪些事。

2.從這些事中,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3.畫出令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把自己的感受寫下來。

生總結匯報

本文先回憶了過去:父親送“我”報考學校和上學,見“我”晚上在旅館被臭蟲咬,父親心疼的樣子。

在廟會中,父親帶“我”去逛廟會,給“我”買豆腐腦,可是自己卻舍不得吃,后來還給“我”做萬花筒。

父親在雨雪天氣背“我”上學。

為了供“我”讀書,家里籌錢,為了節省路費,父親借船送“我”。

四、再讀課文,理清脈絡。

1.課文分了幾個場景進行描述?哪個場景讓你感動?

(夢中出現了父母深夜喂蠶,父親帶“我”住旅店;父親帶“我”去廟會讓“我”吃豆腐腦及為“我”做萬花筒;父親雨雪天送“我”上學;鵝山高小為“我”鋪床;無錫師范送考;無錫師范送“我”去上學的路上為“我”縫棉被。)

這些場景都顯示出父親對兒子博大的愛。

2.分小組討論,概括每段的段落大意。

生總結,匯報

第一部分(1)以夢境開始,引入往事的回憶。

第二部分(2~9)以小舟為線索,寫了父親對“我”滿滿的愛。

第三部分(10)以夢結尾,首尾呼應,表現出作者對父親深深的愛意。

五、布置作業

1.背寫課文的生字。

2.繼續閱讀課文,理解重點句子的意思,體會句中的思想感情。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朗讀課文,從課文中的具體描繪中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崇敬之情。

2.學習本文以小見大的寫法,領悟通過小事來反映人物情感的寫法。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聽寫上節課所學的生字詞。

2.回顧上節課內容,說說在“我”的夢中出現了哪些難忘的場景?

3.文中的父親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二、品讀感悟,體會父愛。

1.課文出現了五個場景,我們先來看看第一個場景。

板書:第一個場景

找出描寫父親心理活動的句子,體會父親的情感。

生總結、匯報

“心疼極了”體現出父親對“我”的深切的關愛;“父親動心了”說明在明知道自己非常貧苦的情況下,還打算為孩子換房間,體現出父親對孩子無微不至的愛。

師:我們只體會了父親對孩子的愛,那么,這段文字里有沒有體現出兒子對父親的愛呢?

生總結、匯報

“體會到父親掙錢的艱難”、“不肯再加錢換房子”表現出“我”對父親艱難的體諒,也體現出兒子對父親的愛。

2.品讀第二個場景。

(1)作者詳細描寫廟會盛況的目的是什么?

(2)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父親對“我”的愛?

生總結、匯報

詳細描寫廟會的盛況,尤其詳細描寫各種小吃,表達出當時“我”想吃的愿望。“父親覺得我太委屈了”可以看出父親對“我”的愛;“做萬花筒”更能體現出父親的愛。

(3)從哪些地方看出兒子對父親的愛?

“不敢,也不忍心叫父親買”說明“我”非常體諒父親,也非常愛父親。

板書:第二個場景

3.品讀第三個場景。

詳細閱讀“雨雪天送我去上學”,從中我們感受到什么?

生總結,匯報

是父愛給兒子撐起了一片天,是父愛讓惡劣的環境變得溫暖。

板書:第三個場景

4.品讀第四個場景。

讀“無錫師范送考”這個場景的描寫,體會作者沉痛的心情。

板書:第四個場景

5.品讀第五個場景。

哪件小事體現了父愛?

生總結,匯報

送“我”上學的路上為“我”縫棉被。

板書:第五個場景

三、感受寫法。

對文章的寫法,你有什么見解?

總結:這篇文章選取的都是生活中的小事,這些瑣碎的小事中,蘊含著父親對兒子深切的愛,同時也蘊含著兒子對父親的愛和感激。這種寫法叫做以小見大。

板書:以小見大。

四、激情升華,拓展延伸

從父親身上我們感受到了這種平凡而又偉大的、深沉的父愛。從兒子身上,我們也感受到了愛和感激。你對父母的感情是否也是這樣?是否也是互相的?寫下來吧。

五、作業布置。

1.找出文中那些描寫父親對兒子的愛的句子。

2.仿照這種寫法,也寫一寫父親對自己的愛。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9

《四時田園雜興》

教學目標

1、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2、知詩人,解詩題;明詩意,感情讀;悟詩情。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

教學重點: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了解詩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誦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時數:1

教學過程

一、檢查預習效果及自學能力。

(1)指名讀。(讀后評讀)

(2)填空練習。《四十田園雜興》這首詩是(宋代)詩人(范大成)所做。

二、教師點撥。

(1)知詩人,解詩題。

范大成(1126—1193)宋代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是南宋四大詩人之一。他的詩題材廣泛,秀雅清婉,自具一格。在當時就廣受稱贊。

課本上選的這首詩詩人描寫的是夏天的景致。詩從寫景入手,點明時令。通觀全詩,詩人在動靜結合中,展示了一幅初夏江南生機盎然、景色優美的田園圖畫。

(2)明詩意,感情讀。

師:自由讀詩,結合注釋看能不能說說詩句的含義。

梅子金黃杏子肥,麥花雪白菜花稀。

——(正值江南初嚇時節),梅子金黃杏子也成熟了,麥花雪白雪白的,鮮黃的油菜花也開始落花結子了。

日長籬落無人過,唯有蜻蜓蛺蝶飛。

——白天越來越長,農民們都忙于農事,籬笆邊很少有過往的行人,只看見蜻蜓和蝴蝶在飛動著。

(3)悟詩情。

師:全詩以高度概括的筆法,勾勒了江南地區的風物。這首詩三句寫景,都顯得很優美,只一句敘事,不直接寫勞動,卻從側面透露勞動情況,很有意味。

(4)朗讀全詩。

三、練習誦讀。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0

【教學目的】

1、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學習通過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3、學會簡要復述故事。

【教學重點】

1、學習通過人物言行突出人物品質的寫法。

2、學會復述故事。

【教學難點】通過人物言行,體會人物性格。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解題

1、介紹時代背景(略)

2、抓題眼“和”,理解題意(略)。

二、學生默讀課文,自學

要求:

(1)查字典學習字詞,解詞要聯系上文;

(2)了解文章主要內容;

(3)給文章分段;

(4)擬定三個故事的小標題。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注意:廉頗藺相如膽怯抵御上卿

(2)組詞:秦璧擊協澠

泰璧缶脅淹

(3)解詞:完璧歸趙無價之寶理直氣壯

攻無不克負荊請罪同心協力

(4)指名讀課文:課文寫了哪三個小故事,并說明這三個小故事的起止段落。

(5)概括三個故事的大意。

(6)給三個故事擬小標題。

四、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步驟:

一、直奔中心,激發學生讀書興趣。

1、板書課題后提問:

(1)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藺相如在“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后相繼被趙王封為上大夫和上卿。這卻引起了威震朝野、戰功赫赫的大將軍廉頗的強烈不滿,廉大將軍對此是怎么說的呢?

(生看書,找到廉頗說的話。)

二、深入學習課文,了解人物品行。

(一)品讀廉頗的話,感知人物性格。

1、指名讀廉頗的話。

師:要知道廉頗可是一介勇夫,他坦率直爽,心里怎么想的就怎么說。說這番話時,他正在氣頭上,表情和語氣可能是怎樣的呢?

師:請各自揣讀廉頗的`話(加表情、動作)。

2、再指名讀。

師:我聽出來了,廉頗只有一點不滿。允許我讀一次嗎?

師范讀(生鼓掌)

師:謝謝你們的鼓勵!能像我這樣讀嗎?

3、請愿意讀的男生齊讀。(學生基本能讀出那種粗聲大嗓、毫不顧忌的氣話來了。)

(評:開課就抓住廉頗的話反復讀,有利于對廉頗性格的了解,并為學習“負荊請罪”埋下了伏筆。)

(二)創設情境,深入文中,走近藺相如。

師:作為旁觀者,你們怎么看待廉頗這番話?“藺相如被封為上卿是不是靠一張嘴”?假如請你當說客,你又將怎樣說服憤怒的廉大將軍呢?

1、我想請三位同學扮演廉頗,其余同學扮說客。你們分組分別在三個故事中為自己發泄不滿和說服廉將軍找到理由。

要求:先默讀課文,廉頗們要設計自己的言詞;說客們要勾畫出反映藺相如言行的語句,然后四人小組討論怎么從人物言行中找到最充分的理由;最后請各自組織好說服的語言。

2、生自瀆課文、分組討論,師巡視、指導。(10分鐘)

(讓學生充分的讀書、討論,不僅培養了他們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同時也為以下的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3、引導表演、反饋自主學習情況。

師:請認真聽廉將軍的話,水可一次站起來說服他。

廉1:藺相如居然成了上卿!我連頗為趙國立下許多戰功,他有什么能耐?不就靠一張嘴嗎?竟爬到我的頭上去了,哼!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1、認識和掌握生字新詞,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積累優美的語言;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3、初步掌握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感受頤和園的優美景色,受到情感的熏陶;

難點:引導學生體會課文的寫作方法并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

教學方法:

閱讀、直觀課件欣賞、想象、感悟

教學準備:

課件、有關頤和園的資料、學生課前的預習及查找資料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看圖揭題導入。

1、幻燈片出示文中三幅圖,問: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哪兒的景物?

2、揭題:(板書:18頤和園)指導書寫“頤”左邊有一個小口。

3、導入:頤和園建在哪里?看圖畫上各畫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二、初讀課文,播放課件,感受景物美。

1、生自讀課文,思考:頤和園寫了哪些景點?你最喜歡哪里,想想理由。

2、(幻燈片出示)認讀生字新詞,了解大意。重點指導:聳、堤、柱、栽、筑、獅等字的讀音,分清平舌音與翹舌音,注意“堤”不能讀成tí;“廊、栽”等字要注意指導筆順。

3、交流自讀情況;

①頤和園給作者留下了什么印象,你怎么知道的?首尾兩段都直接寫到頤和園的美,這種寫法叫什么?(首尾呼應)有感情地齊讀首尾兩段。

②交流自己喜歡的景點,說明理由。(教師相機出示相關的圖片、課件,帶領學生去領略美景,并選擇一兩個自然段讀,初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的贊美之情。)

③學生欣賞完課件后談談感受。(板書:美、大)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路,領悟結構美。

1、自讀第2——5自然段,交流課后討論題: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游覽的,從課文的哪些語句可以看出來?

①請同學們用“——”畫出表現游覽順序的語句。

②討論交流,指句說說作者的游覽順序。(板書:長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2、學生動手畫畫旅游示意圖,說說為什么這么畫。說說教材中三幅圖各對應的段落。

3、再讀這些過渡句,抓住動詞,領悟移步換景、過渡連接的表達方式。

四、齊讀全文,整體感知,指導分段。

齊讀全文,提示學生:文章是按先總后分再總的方法寫的,因此我們可以給課文分成三大段。

五、作業

1、抄寫生字新詞,并給生字組三個詞。

2、熟讀課文,查找有關圖片感受景物的美。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新詞,回顧全文順序。

二、精讀課文,品析景物特點,感受語言美。

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思考:作者來到長廊,抓住長廊的什么特點來描寫的?作者又是怎么觀察長廊的呢?

2、長廊有什么特點呢?從哪些句子知道?(板書:長、美)

3、出示圖片和句子,體會描寫方法。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這句從哪些詞看出長廊的長?用上了什么說明方法?(列數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提問:觀看圖片說說畫上有哪些內容?“幾千幅畫沒有哪兩面三刀幅是相同的”這說明了什么?(說明畫的內容豐富,題材各不相同。體現了我國古代園林藝術的輝煌和勞動人民的智慧、才干。)

“長廊兩旁栽滿了花木,這種花還沒謝,那一種花又開了。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提問:這句寫什么?從哪些詞看出?(“栽滿、謝、開” 看出長廊兩旁花木眾多、鮮花常開、景色宜人的特點,從側面看出長廊的美。)“微風從左邊的昆明湖上吹來,使人神清氣爽。”點明了長廊的位置在昆明湖的右邊。

4、有感情地齊讀全段,按提示分層。

先寫怎樣來到長廊,從外部整體介紹長廊的長;從內部介紹長廊的美;講長廊兩旁鮮花常開。(第一層第1、2句;第二層是第3句;第三層是第4、5 句。)

5、總結寫法,提出自學要求:我們這段是按先讀全段整體感知;再說說景物的特點;結合有關圖景和語句體會作者抓住景物特點從不同角度觀察,并采用不同的描寫方法;最后按順序來分層來學習的。下面我們也按學習這段的方法來自學以下3段的內容。

再讀課文,思考各景物的特點,說說它們美在哪里,用上了什么描寫方法。

體驗成功,自主學習。

交流學習“萬壽山”部分(第3、4自然段);

1、說說景物特點,找出最能體現景物美的句子。

萬壽山腳下:佛香閣 高 (聳立)

(抬頭一看) 雄偉壯麗 (八角寶塔形 三層 閃閃發光)

排云殿 大 、多 (一排排)

金碧輝煌

(向下望)樹叢 蔥郁……

登上萬壽山:(正前面) 昆明湖 靜、綠 (像……像……)

(向東遠眺)城樓白塔 古老

2、重點交流: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可出示填空:找出比喻句,這句把昆明湖比作了 和 ,寫出了昆明湖 和 特點。“幾乎”的意思是 。“滑”字用得 ,因為 。這兩句一靜一動,更加突出了昆明湖的 。

也可讓學生討論:把“滑”字換成“劃”字好不好?

3、利用課件帶領大家去欣賞萬壽山的美景。

交流學習“昆明湖”的部分(第5自然段)。

1、在昆明湖畔作者看到了哪些景物?

2、作者重點描寫了什么景物?十七孔橋是什么樣的?(板書:橋洞多 石柱多小獅子多、姿態不一)

3、想象“姿態不一”的小獅子會是怎么樣的?說明了什么?(說明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4、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昆明湖上的美景。

5、課件再次展示昆明湖上的美麗風光。

三、總結全文,學以致用。

這篇課文描繪了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觀,全文脈絡清晰,首尾呼應,采用了移步換景的游覽順序記敘的。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采用了不同的描寫方法,為我們再現了三處景點的美麗景色值得我們學習。其實,我們的家鄉也有很多的風景名勝,大家也去游一游,用上移步換景的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的特點,用上生動的句子寫下來。

四、作業

1、找出文中優美的句子,多讀幾遍,把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觀察一處家鄉的景物,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下來。

板書設計:

頤和園

長廊 長、美

頤和園 萬壽山 佛香閣 高、雄偉壯麗

(大、美) 排云殿 大、金碧輝煌

昆明湖 靜、綠

十七孔橋 橋洞多、石柱多、小獅子多且姿態不一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2

【內容簡析】這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童話故事。講的是一只小麻雀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由于不聽媽媽的告誡而掉到了大花貓旁邊。媽媽奮不顧身地去保護他,小麻雀飛到了窗臺上,而媽媽尾巴上的毛卻被大花貓咬掉了。這篇童話一方面告訴人們,小孩子自作聰明,往往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又說明,只有讓孩子們在實踐中經受鍛煉,生活的本領才能更快地增長起來。

【設計理念】以學生為主體,以朗讀感悟為主線。通過感情朗讀體驗角色人物的心理變化;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進行大膽的交流與討論。

【教學目標】

1.會認“蹈、瞪、舔”3個生字。會寫“檐、脖、摔、蹲、扯、嗓、蹈、瑩、瞪、啄、舔、懊、鼠、禿”等14個字,理解“糾正、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從小麻雀的&39;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

3.能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普季克是怎樣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媽媽是怎樣的媽媽。

難點:正確認識麻雀母子;理解課文最后一段話所表達的意思。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掛圖或相關課件

【教學時間】 三課時

【設計流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同學們,我們都很喜歡看童話故事。它們不僅向我們敘述了一個個動人的故事,還能給我們以啟示。談談你都讀了哪些童話故事,它使你明白了哪些為人處世的道理?

今天,我們將學習著名作家高爾基的童話《小麻雀》。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又會有怎樣的收獲呢?(板書:小麻雀)

2.了解作者概況

讓學生把課前收集的資料進行交流。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帶有生字的詞語和不理解的詞語,并聯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理解詞語的意思。

2.檢查自學效果:

(1)同桌互讀生字,認真聽讀,互相正音。

(2)課件出示生字詞,指名認讀。

(3)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聽讀課文,正音。

三、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1.默讀課文,思考:普季克在成長過程中,大致經歷了哪幾個階段?把文中相應的概括性語句,畫出來,讀一讀。

出示課件:開始()

后來()

最后()

文中哪些自然段分別講述了上述內容?

2.提出不懂的問題,教師梳理出重點學習的問題。

(普季克是怎樣的一只小麻雀,麻雀媽媽是一個怎樣的媽媽?)

四、通讀課文,加深理解。

1.再讀課文,并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

2.聽讀課文錄音,概括出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五、識記生字,指導書寫。

1.自主識字,說說你是怎樣記住這些生字的?注意哪些地方不要寫錯。

2.指導寫好生字。

六、布置作業。

熟讀課文,認真寫好生字詞。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

1.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詞。

2.說一說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二、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這是一對怎樣的母子呢,讓我們到普季克的成長過程中去感受。

(1)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①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么了解?

②分角色朗讀。

③指名讀。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①默讀14—18自然段,思考: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②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出示15自然段:媽媽從樹上撲下來。她把普季克推到一邊,渾身的毛豎起來,張大了嘴巴,雙眼直瞪著大花貓。她那兇猛的樣子,使大花貓大吃一驚。

A.通過朗讀,你有什么體會?

B.展開想象:讀著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么?(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的畫面)

C.出示課本中的插圖: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只老麻雀挺身而出,用弱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仿佛聽到什么?

D.指導朗讀。

E.過渡:還從哪兒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緊跟著,媽媽也飛了起來,可尾巴卻讓撲上來的大花貓咬掉了。不過,她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邊,啄啄他的后腦勺,歡天喜地地問:“怎么樣?怎么樣?”

A.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等詞句。

B.指導朗讀。

(3)讓我們再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4)說話訓練,體驗角色。

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么想法?是什么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你從這件事中都學會了什么,明白了什么道理?

(5)學習19自然段

普季克,你為什么鼻子酸酸的?此時此刻,你有什么話想對媽媽說嗎?

三、總結課文,布置作業。

四、布置作業。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摘抄文中的好詞佳句。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3

《望月》

一、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學會生字新詞。

3、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4、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二、教學重難點: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2、能聯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描寫月光和小外甥對月亮產生想象的句子的意思。

3、通過朗讀訓練,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啟發學生展開幻想的翅膀,用童心來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教學準備:

及輔助活動:賽詩會

四、教學過程:

(一)背詩導入,板書揭題

1、同學們知道哪些有關月亮的詩歌?請大家背一背,一人一句。

2、揭題

(二)初讀課文,掃除字詞障礙

1、明確:讀通全文,劃出不理解詞句,想清解決。

2、學生讀文,自學字詞

3、指名分段朗讀。

4、詞義質疑:清輝:淡雅清純的光輝。 凝望:出神地看 繪聲繪色:形容敘述、描寫生動逼真。(聯系課文)云絮:絮,像棉絮的東面。淡淡的云朵。 剪影:照人臉或人體輪廓剪紙成形。這里指事物的輪廓。 不假思索:假,借用。用不著想,形容說話,做事迅速。 晶瑩:光亮而透明 隱隱約約:看起來不很清 5、存疑: “詩,和月光一起,沐浴……,……清幽曠遠”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

1、默讀課文,思考:課文是不是單單寫月亮的?除了寫月亮還寫了什么?

2、指名回答:板書:景比賽想象

3、我們應怎樣分段?概括段意? 第一段(1—2)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賞月下的江景 第二段(3—13)小外甥和“我”比賽背誦寫月亮的詩句。 第三段(14—20)小外甥對月亮的獨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第四段(21)“我”獨身一人在甲板上展開了幻想的翅膀。

(四)課堂練習

1、進行寫字指導甥瞳仁鎖絮幽欠

2、鋼筆描紅、臨寫。

3、寫近義詞 光點()凝望()驚奇()封閉()

4、抄詞: 清輝流動封銷不假思索光斑瞳仁 閃爍挑戰剪影繪聲繪色沐浴比喻 云絮呵欠

(五)學習第一段

1、師讀課文,讓學生閉上眼睛用心地聽,仔細想想你的感受是怎樣的?

2、同學們,想不想把這幅畫畫出來?

3、學生細讀課文,思考作者描繪的“圖畫”上有哪些景物以及這些景物是什么樣子的? 交流。景物:月光江面蘆蕩梅林山峰 江面----浮光躍 蘆蕩梅林山峰----鍍上花邊

4、學生當場打開畫筆進行繪畫,其它同學根據課文內容進行評議。

5、播放第一段錄音(誦讀),再看看同學畫的圖感受意境。

6、看圖,嘗試背誦。

(六)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讀課文

2、出示句子:“是月亮把我叫醒了。”小外甥調皮地朝我眨了眨眼睛,又仰起頭凝望著天上的月亮出神了。 教師質疑:月亮怎么會叫醒人?

3、出示句子: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和他交談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聰明而又好學體現在哪里? 角色讀5--11節。

4、了解詩句意思。

5、指導讀詩、背詩。

6、教師口述,引入情境,詩句是美妙的,月光是美妙的,這兩種美妙的東西一起滋潤著 “我們”的心田,使我們天比舒暢,美麗而幽靜,空曠而遼遠的氣氛中。 出示句子:詩,和月光一起,沐浴著我們,讓我們清幽曠遠的氣氛中。 反復朗讀,體會意境。

7、小結談話,激發學生主動積累詩句的興趣。 學習了第二段課文,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什么?(小外甥聰明好學,愛幻想)

(七)學習第三段

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板書:想象月亮) 小外甥是怎樣想象月亮的?畫出有關句子,連起來說一說。 出示句子:“像眼睛,天的眼睛”“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歡看我們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閉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睜開,每個月都要圓圓地睜開一次……” 你覺得小外甥的想象怎么樣?請聯系你的生活經驗去感受一下。 自由讀句子,指名讀。

3、討論交流。(想象奇特,富有童趣)

4、繼續讀課文,找出描寫小外甥說話時的動作,神情的句子。 出示句子: 突然,小外甥又冒出一個問題來…… 他瞪大眼睛等我們回答,兩個烏黑的瞳仁里,各有一個這晶晶的小月亮閃閃發光。……小外甥幾乎不假思索地回答。 他繪聲給色地說著,仿佛在講一個現成地童話故事。 圈出你認為應重讀的詞,讀,品味。 學生交流感受。

5、分角色讀這一段。

(八)學習第四段。

1、齊讀課文

2、提問:這一段寫什么? (板書:獨坐甲板,展開幻想)

3、啟發談話:在小外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展開了幻想的翅膀。你們想不想隨作者一起去幻想一下?閉眼。五、聽錄音,展開幻想。 閉眼,現在,你變成了作者,甲板上只留你…… 引導說說幻想中的東西。 六、作業 1、背誦課文 2、賽詩會(課外)

(九)游戲輔助,加深理解。

1、第一個活動:看題目,背古詩。

⑴六個詞語各代表一首古詩,請選手選擇。

⑵依次看題目背古詩,背不出可以朗讀。 [通過看詩題背古詩,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積累情況。]

⑶小結:剛才各組同學都表現不錯,特別是朗讀時很投入,很有感情。

2、不過,剛才的游戲只是個熱身賽,接下來的游戲難度就增加了,但也更有趣了!

3、第二個游戲:給圖畫配古詩。 ⑴每個詞語后面是一幅畫,老師已經給圖畫配上了一首詩,也請同學們根據畫面內容來配一首古詩,看看我們配的古詩是否相同。

⑵依次看圖畫配古詩,并朗讀古詩。 [讓學生根據自己對圖畫內容的理解來繪圖畫,配上適當的古詩,實際檢查了學生對寫月詩的理解情況。]

⑶小結:能給圖畫配上合適的古詩,看來同學們不光會背古詩,而且對古詩還有一定的理解。

4、同學們有沒有發現我們剛才所朗讀的這些詩除了都寫月亮之外,還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板書:幽遠的思念) [通過恬當的小結,揭示了傳統的月亮文學,也達成了教學目標。

5、第三個游戲:唱月亮的歌曲。 月亮在詩人眼中是個寵兒,在其他的藝術家心中也是最為鐘愛的,例如歌曲當中就經常出現月亮。

⑴誰來唱幾句有關于月亮的歌曲?

⑵我們學校合唱隊曾經唱過一首歌叫《月光光》,非常好聽,我們班有好幾個合唱隊員,我們來欣賞一下他們的表演。

⑶請同學們說說聽完后的感覺。

⑷我怎么聽著聽著想睡覺呀?請合唱隊員解釋一下。

⑸小結:怪不得聽著聽著,我好像回到了兒時,躺在搖籃里沉沉睡覺,原來月亮確能引發人無盡的遐想。(板書)

(十)分組合作,借月抒懷。

⒈除了詩、歌曲還有很多種藝術形式可以借月亮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這樣吧,我給大家創造一個機會,學做一回藝術家。

⒉多媒體出示:“現在你是一個藝術家,請你用編歌、寫詩、書法、畫畫、朗誦、寫話等形式通過月亮來表達你的情感。”

⒊學生匯報,說清楚作品是什么?為什么創作這幅作品? [知識的積累和能力的形成依賴于主體的親身實踐,在寫詩、畫畫、編歌等實踐中,學生把感知、理解、內化的知識轉化為了運用的能力。]

⒋總結全文。 聆聽著同學們的匯報,老師更深刻地感受到月亮是一首恬靜的詩,是一曲委婉的歌,是一幅含蓄的畫,是一段綿長的情,讓我們在《小白船》優美的旋律中,再一次領略一下美麗的月景帶給我們幽遠的思念和無盡的遐想。

五、教學結束:

作業:

《練習冊》P54、二、三) 收集有關山水的古詩,背一背,準備賽詩會。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4

《蘇武牧羊》

教學目標:

1.學習課文中的生字新詞,理解“恭恭敬敬、旌節、氣節、置之度外、屈指可數”等詞語。

2.抓住句子中的關鍵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思想品格。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感受與學習蘇武在極其艱難的困境中,寧死不屈,忠誠于本民族與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崇高品質。

教學重點:

講讀課文的第五到第六節,蘇武在極其艱難的困境中,寧死不屈,忠誠于本民族與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崇高品質。

教學難點:

品味關鍵詞語來體會人物的思想品格。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插圖,認識蘇武 板書:蘇武

2.簡介:蘇武和西漢的歷史背景,及兩國的關系。

3.板書:牧羊 理解:牧課題補充完整

4.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

思考:課文中有幾次寫到旌節?

蘇武又是怎樣對待這支旌節的?

2.交流板書

(1)蘇武知道這旌節是代表國家的,就恭恭敬敬地接過來。

理解:旌節 板書

板書:接

指導朗讀:讀出蘇武鄭重其事的態度。

(2)蘇武手握旌節,氣憤地說:“我是代表國家的,寧死也不能受侮辱!”

板書:握

指導朗讀:讀出蘇武寧死不屈的精神。

(3)蘇武不等衛律說完,怒目圓睜,手舉旌節大聲喝道:“衛律!你是漢人的兒子,漢朝的臣下,而今忘恩負義,背叛了父母,背叛了朝廷,還有什么臉來和我說話!”

板書:舉

指導朗讀:讀出蘇武內心極其憤慨的語氣。

過渡:看來,這兩次斗爭無論匈奴王是威逼還是利誘,都無法使蘇武屈服。在這種情況下,他又生出了一計。那便是——蘇武牧羊,那他牧的是什么羊呢?

三、學習第三、第四重點節

(1)輕聲自由讀讀第4小節,看看你能讀懂些什么?

(2)學生交流。

(3)小結:你看,這真是一個毒計,匈奴王真是陰險狡詐呀!但蘇武又是怎樣面對的呢?

(4)學生默讀第五節,劃出讓你感動的句子。

(5)逐句出示,加以理解。

A.北海邊野草遍地,沒有人煙,惟一和蘇武作伴的,就是那支旌節。

(內心是孤獨的,生活是寂寞的,但是在精神上有追求,有一種堅定的信念。)

B.蘇武頑強地忍受著各種折磨。餓了,他就挖野菜、逮野兔充饑;渴了,他就捧一把雪止渴;冷了,他就和羊群依偎在一起取暖。

師生對讀,(感受到后面的話是把前面的折磨寫具體了)

教師引讀,(讓學生感受到蘇武在想盡辦法克服種種困難)

板書:餓 渴 冷

出示圖片,想象蘇武還會面臨哪些困難?

C.蘇武早就把生死置之度外,卻始終手持那支旌節,不論白天放羊,晚上睡覺總不離手。

理解:置之度外

(要學生感悟到蘇武不是為自己活,而是在為國家而活。

D.他經常仰望著南飛的大雁,屈指計算日子,盼望有一天能舉著旌節回到祖國。

抓關鍵詞:經常(換詞)——常常,時常,

南飛的大雁:漢朝在南方,南方代表祖國,多想成為一只自由的大雁,早日回到祖國。

屈指計算日子:再次體會歸心似箭。

盼望:望眼欲穿,歸國心切

小結:蘇武就是這樣一個寧死不屈,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人,讓我們充滿深情地讀讀這一節。

四、學習第六節

過渡:茫茫荒漠,野草叢生,人煙絕跡,蘇武時時刻刻緊緊握著這支和他患難與共的旌節。多少年等待,多少年期盼,整整十九年過去了,蘇武在異鄉歷盡了千心萬苦,受盡了非人的折磨,經過漢朝的多次交涉,匈奴王終于答應放蘇武回國。

1.抓住40歲,已滿頭白發

2.出示句子,改成肯定句,

再改成反問句

五、總結課文

1.過渡:學到這,你覺得蘇武是一個怎樣的人?你想對他說什么?

在敵人面前不屈不饒,堅持正義,堅決維護國家尊嚴的人。他不愧為中國歷的一位愛國志士。

2.評價:后人是這樣評價他的。牧羊十九年,留胡節不褥。

任海枯石爛,心如鐵石堅。

3.激發興趣: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還有許多像蘇武那樣的民族英雄,如岳飛、文天祥、林則徐等人,我們不僅要敬佩他們,而且要學習他們,熱愛祖國,忠誠祖國,報效祖國,有興趣的同學可去圖書館或上網搜索有關內容,下節課我們來交流。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5

一、教學目標

1、有感情朗讀課文。

2、練習快速閱讀,培養在讀中質疑解疑的能力,在質疑解疑中梳理文章大意。

3、讀懂課文內容,理解“夢想的力量”感受瑞恩心靈的美好,并懂得僅僅有夢想是不夠的,還要通過不懈的奮斗才能夢想成真。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引導學生體會瑞恩精神的品質,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教學難點是體會“夢想的力量”所蘊含的深意。

三、教學課時

一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片段朗讀,激趣導入

1、師有感情朗讀

我們一起先看一段文字。出示:車子開進村莊時,5000多名孩子聚在路邊,他們熱烈地鼓著掌,有節奏地高喊著:“瑞恩!瑞恩!”瑞恩羞澀地走下車去,不好意思地向大家打著招呼。他被孩子們簇擁著,來到了一口井前。井被鮮花包圍起來,水泥基座上刻著:“瑞恩的井——由瑞恩·希里杰克為安格魯小學社區建造。”

2、質疑激趣

⑴讀到這樣的文字,感受到這樣的場面,你有什么疑問嗎?

⑵生質疑。(根據回答板書)

(二)快速讀文,初步理解

1、解疑

⑴過渡:這些問題提得真好!答案就在我們今天要學的17課《夢想的力量》中揭曉。請同學們快速讀課文,爭取把這些“?”都變成“。”!(板書課題)

⑵生快速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⑶生匯報。

2、理解瑞恩夢想的產生。

⑴過渡:是啊!沒有干凈的水喝,會是一番怎樣的狀況呢?

⑵出示非洲缺水的圖片。

⑶生談感受,引出瑞恩的夢想。

(三)再讀課文,深入理解

1、結合文章,感受瑞恩的品質。

⑴默讀課文,想一想,他是怎樣實現自己的夢想的?課文中哪些詞語感動了你,劃出來,用一兩個詞寫出你的感受。

⑵生默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⑶生匯報。

2、補充省略號,體會寫法。

⑴瑞恩除了為地毯吸塵、擦窗戶、撿松果、撿樹枝,還做了哪些事?

⑵生匯報。

3、進一步感受瑞恩的品質和夢想的力量。

⑴你還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瑞恩的品質和夢想的力量?

⑵生匯報

(四)課外拓展,升華情感

1、過渡:夢想的力量使瑞恩越來越堅定自己的行動,這些堅定的行動帶動了家人、老師、同學、周圍的人以及社會上的人,甚至影響了世界!正如作者所說:“是啊!一個夢想,竟有如此大的力量,在此時有誰不流淚呢?”

2、出示“瑞恩的井”課外資料。

3、其實,在這個世界上,還有許許多多的人,他們和瑞恩一樣,始終堅持著自己的夢想,并為之不懈奮斗!播放“芭蕾女孩”的事例、萊特兄弟的飛翔之夢。

4、生聯系自己實際交流感受、看法。

(五)作業

相信此時此刻的你們,一定有很多感觸吧!出示課后練習(任選其一):

1、寫一篇讀后感。

2、閱讀為夢想奮斗的故事。如《隱形的翅膀》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6

學習目標:

1.認識8個生字,讀讀記記“螞蚱、櫻桃、蚌殼、瞎鬧、鋤頭、倭瓜、水瓢、圓滾滾、一動不動”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作者的心情,感悟作者的表達方式。

二、自學生字(課前完成,檢查)

1、讀準生字詞(分辨多音字)。

2、形近字對比組詞。

3、分析難寫字和易錯字。

4、理解難懂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查詞典)。

三、初讀課文,知大意。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找出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3、想想作者回憶了童年時代在祖父的園子里快樂玩耍的哪些情景?

1觀賞小昆蟲,大榆樹

2跟隨外祖父栽花,拔草,種菜,鏟地

3誤把狗尾草當谷穗留下不鏟除

在祖父的園子里玩耍的情景:4摘吃黃瓜,追逐蜻蜓,捉玩螞蚱

5用瓢舀水往天空揚

6沐浴陽光,感受花、鳥、果、蟲的自由

7用草帽遮臉睡覺

四、理解課文,

1、課文中哪些情景讓“我”對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懷呢?畫出有關的句子,并說說原因。

2、說說“我”在園子里的心情怎樣,從哪兒體會到的。

滿足,得意,自由自在,無憂無慮

3、有感情的朗讀你喜歡的部分。

課后反思:

祖父的園子是一幅明麗的漂亮的富有童話色彩的畫,畫中有樹、有花、有菜、有莊稼、有蜻蜓、有蝴蝶、有螞蚱、有小鳥、有風、有雨,還有太陽的光芒、云朵的影子。

資料交流:學生出示自己課前準備的作者的資料,以了解蕭紅短短一生的文學成就,以激發學生讀書的興趣。

體會作者的情感。

因為是略讀課文,所以我讓學生結合課前的提示,充分地自主地讀文,在讀中體會情感,在讀中感悟語言的特點。并在讀書的基礎上,交流(1)“我”在園子里心情是怎樣的?(2)是從哪些描寫中體會到的?交流中引導學生讀有關的段落,讀出自己的體會,感受作者的語言特點和表達方式。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7

教學目標:

1、理解文章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2、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復習導入。

1、請同學們回憶一下《小麻雀》這一課主要寫了什么事。

2、這篇課文可以分成幾段,每個段的段意是什么?

二、學習新課。

(一)整體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1、瀏覽課文,想一想這篇文章寫了一件什么事。

2、細讀課文,體會成長過程。

(二)以讀代講,初步體會人物特點。

1、默讀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么了解?媽媽——對孩子十分關心,總是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險。

普季克——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好奇,求知欲很強。同時又是一個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孩子。

2、分角色朗讀。

(三)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1、創設情境: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告,不相信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終于有一天,他蹲窩邊,扯著嗓子,唱著自己編的歌。一不留神,掉到窩下邊去了,一只大花貓正好蹲在那里。這時這對母子是怎樣表現的呢?

2、默讀14~18自然段。對這對母子,你又有怎樣的認識?畫出重點語句體會。

3、抓住重點詞句感受母愛。

媽媽:不異犧牲自己的生命,保住自己的孩子,愛孩子氣超過愛自己。

(四)從哪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好好的語句。

1、通過對比讀,你有什么體會?

“撲下來、推到一邊、豎起來、張大了嘴、直瞪”說明媽媽心昊只想著普季克,毫不猶豫地飛下來,擋在孩子的面前,絲毫沒有想到自己。

2、

3、朗讀,展開想象。談感受,朗讀。

(1)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2)讓我們一次感受那母愛。指名朗讀14~16自然段。

(3)角色對話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4、學習第19自然段。

普季克為什么鼻子酸酸的?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創設新的情景。

2、想象場景,動筆寫人物之間的對話。注意提示語三種不同位置的使用。

四、作業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續寫這個童話故事。

小學五年級語文怎么教案篇18

《天山之夏》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2、 學習由上至下、由外至內的描寫方法。

3、 背誦課文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難點: 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什么地方?今天老師就帶領全班同學去新疆旅游,去看看那里的天山之夏。(板書課題、幻燈片播放地圖)

2、字詞檢測 (不過旅游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先學好字詞,明確旅游路線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欣賞那里的美景) 峭壁 飛瀉 白蓮 蕩漾 俯視 矯健 新疆 戈壁灘 濺起 漏下 五彩斑斕 五彩繽紛

3、文章結構 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從那些字可以看出來?

教學目標

1、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2、 學習由上至下、由外至內的描寫方法。

3、 背誦課文 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 難點: 學習課文中的寫作方法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1、導入課題 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去過什么地方?今天老師就帶領全班同學去新疆旅游,去看看那里的天山之夏。(板書課題、幻燈片播放地圖)

2、字詞檢測 (不過旅游需要做充分的準備工作,先學好字詞,明確旅游路線能幫助我們更好的欣賞那里的美景) 峭壁 飛瀉 白蓮 蕩漾 俯視 矯健 新疆 戈壁灘 濺起 漏下 五彩斑斕 五彩繽紛

3、文章結構 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從那些字可以看出來?

(移步換景:進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

二、自讀課文,整體感知

1、讀完課文,天山給你什么樣的感覺?談談你的感受。(幽靜、繁花似錦、五彩繽紛…)

2、文章抓住了天山什么特點來寫的?(“靜”美)

3、圖片欣賞,了解新疆,了解天山(老師想請一個小導游來為我們做一個簡單的講解,從圖片讓我們整體感受一下天山獨特的韻味,誰愿意試一試?)

三、精讀課文,理解感悟

一定有同學迫不及待想去了,那我們就出發吧。來到新疆,可正是七月,到處都是戈壁灘,炎暑逼人。那我們就一起騎馬上天山避暑吧。

(一)進入天山

進入天山,你看到了哪些景物?有什么特點?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寫的?

景物:雪峰、溪流

特點:雪峰(高、大、白)

溪流(急、清、活)(男女分別讀雪峰和溪流的句子)

寫法:襯托,如:以藍天和云影襯托雪峰之高大、靜美;以溪流、游魚的活躍襯托天山的寂靜。比喻,如:說白云在雪峰上留下一朵朵“暗花”;溪流的浪花似盛開的“白蓮”。

小結:由上至下,寫了天山的雪峰高、大、白的特點和溪流急、清、活的特點。突出了天山寂靜的特點。

(二)再往里走

不要背著迷人的寂靜的雪山溪流牽絆了我們的腳步,我們繼續前進,再往里走,相信里面還有更加美的景色在等著我們。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寫了原始森林什么特點?突出了天山的什么特點?(視覺)密密的塔松像撐開的巨傘,重重疊疊的枝丫只漏下斑斑點點細碎的日影。

(密、綠、)(聽覺)馬蹄濺起的水聲;遠處的幾聲鳥鳴(幽)

小結:以動襯靜,寫了天山原始森林密、綠、幽的特點,突出了天山密林的幽靜。

(三)再往里走

1、山腳像秋天似的涼爽,再往里走就到了春天了。真是“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為什么到了這里就像是春天了?你喜歡這片花海嗎?(齊讀第四自然段)像….像….像….寫出了野花多、高、艷的特點。誰能模仿這個句子寫一段話?“馬走在花海中顯得格外矯健;人浮在花海上,顯得格外精神”所以作者不禁要贊美“雖然這時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里的無邊繁花呢”(改成陳述句:雖然這時天山并不是春天,但是沒有一個春天的花園能比得過這里的無邊繁花。)反問句,加強語氣,更能表達了作者對野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小結:連用三個比喻構成一組排比句寫出了野花高、艷、多的特點。

2、走出這片原始森林,穿過著花的海洋,我們到了這奇麗的千里牧場。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描寫千里牧場的?突出了它什么特點?(由外至內,遼闊、風平浪靜)小結:由外至內,寫了這像織錦一樣的花海和這無邊的牧場就像風平浪靜的海洋。騎著馬我們輕輕的走,靜靜的感受天山的“靜”美,靜靜的徜徉在這美妙的人間天堂,這就是天山之夏。思考這句話的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總結全文,表達了作者對天山的喜愛與贊美之情。)

四、課堂小結

談談這次天山之旅你有什么收獲?

1、看到了天山的美景

2、學習了寫作方法描寫順序(由上至下、由外至內等)修辭手法(比喻、夸張、反問等)

3、積累了很多優美的詞句。

五、拓展訓練

練筆:選擇一處你熟悉的地方,試著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完成一篇小習作。推薦:文章節選碧野的《七月的天山》,課后有時間請同學讀一讀整篇文章。

板書設計

天山之夏

進入天山

雪峰(高、大、白)

溪流(急、清、活)

人間天堂

移步換景

再往里走

原始森林(密、綠、幽)

“靜”美 再往里走

野花 (高、艷、多)

牧場(遼闊、風平浪靜)

67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池高低温试验箱-气态冲击箱-双层电池防爆箱|简户百科 | 物流公司电话|附近物流公司电话上门取货| 胶水,胶粘剂,AB胶,环氧胶,UV胶水,高温胶,快干胶,密封胶,结构胶,电子胶,厌氧胶,高温胶水,电子胶水-东莞聚力-聚厉胶粘 | 带压开孔_带压堵漏_带压封堵-菏泽金升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清管器,管道清管器,聚氨酯发泡球,清管球 - 承德嘉拓设备 | 涡街流量计_LUGB智能管道式高温防爆蒸汽温压补偿计量表-江苏凯铭仪表有限公司 | 新疆十佳旅行社_新疆旅游报价_新疆自驾跟团游-新疆中西部国际旅行社 | 烟气在线监测系统_烟气在线监测仪_扬尘检测仪_空气质量监测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江苏农村商业银行招聘网_2024江苏农商行考试指南_江苏农商行校园招聘 | 断桥铝破碎机_发动机破碎机_杂铝破碎机厂家价格-皓星机械 | 安徽合肥格力空调专卖店_格力中央空调_格力空调总经销公司代理-皖格制冷设备 | 吹塑加工_大型吹塑加工_滚塑代加工-莱力奇吹塑加工有限公司 | 仿古建筑设计-仿古建筑施工-仿古建筑公司-汉匠古建筑设计院 | 山东led显示屏,山东led全彩显示屏,山东LED小间距屏,临沂全彩电子屏-山东亚泰视讯传媒有限公司 | 沈阳建筑设计公司_加固改造设计_厂房设计_设计资质加盟【金辉设计】 | 防水套管|柔性防水套管|伸缩器|伸缩接头|传力接头-河南伟创管道 防水套管_柔性防水套管_刚性防水套管-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利浦顿蒸汽发生器厂家-电蒸汽发生器/燃气蒸汽发生器_湖北利浦顿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地图标注-手机导航电子地图如何标注-房地产商场地图标记【DiTuBiaoZhu.net】 | 济宁工业提升门|济宁电动防火门|济宁快速堆积门-济宁市统一电动门有限公司 | 海日牌清洗剂-打造带电清洗剂、工业清洗剂等清洗剂国内一线品牌 海外整合营销-独立站营销-社交媒体运营_广州甲壳虫跨境网络服务 | 工业铝型材生产厂家_铝合金型材配件批发精加工定制厂商 - 上海岐易铝业 | 北京康百特科技有限公司-分子蒸馏-短程分子蒸馏设备-实验室分子蒸馏设备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一体化污水设备厂家-宜兴市福源水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 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环控百科 | 体检车_移动CT车_CT检查车_CT车_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移动CT体检车厂家-深圳市艾克瑞电气有限公司 | 四探针电阻率测试仪-振实密度仪-粉末流动性测定仪-宁波瑞柯微智能 | 智成电子深圳tdk一级代理-提供TDK电容电感贴片蜂鸣器磁芯lambda电源代理经销,TDK代理商有哪些TDK一级代理商排名查询。-深圳tdk一级代理 | 发光字|标识设计|标牌制作|精神堡垒 - 江苏苏通广告有限公司 | 沈阳网站建设_沈阳网站制作_沈阳网页设计-做网站就找示剑新零售 沈阳缠绕膜价格_沈阳拉伸膜厂家_沈阳缠绕膜厂家直销 | LNG鹤管_内浮盘价格,上装鹤管,装车撬厂家-连云港赛威特机械 | 环境模拟实验室_液体-气体控温机_气体控温箱_无锡双润冷却科技有限公司 | 橡胶膜片,夹布膜片,橡胶隔膜密封,泵阀设备密封膜片-衡水汉丰橡塑科技公司网站 | 蜂窝块状沸石分子筛-吸附脱硫分子筛-萍乡市捷龙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废气处理_废气处理设备_工业废气处理_江苏龙泰环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卫生纸复卷机|抽纸机|卫生纸加工设备|做卫生纸机器|小型卫生纸加工需要什么设备|卫生纸机器设备多少钱一台|许昌恒源纸品机械有限公司 | 神超官网_焊接圆锯片_高速钢锯片_硬质合金锯片_浙江神超锯业制造有限公司 | 黑田精工电磁阀-CAMMOZI气缸-ROSS电磁-上海茂硕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酒万铺-酒水招商-酒水代理| 飞行者联盟-飞机模拟机_无人机_低空经济_航空技术交流平台 | 包头市鑫枫装饰有限公司| 曙光腾达官网-天津脚手架租赁-木板架出租-移动门式脚手架租赁「免费搭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