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
所有的語文老師都必須知道如何寫語文教案,你也來寫一篇和我們分享吧。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變換形式,不斷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是重要的措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希望你喜歡。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會認個7生字,會寫12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3.有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1.會認個7生字,會寫12個字。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問好、感嘆號表達的不同語氣。
2.規范、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朗讀課文,聯系生活實際揣摩薩沙和媽媽的對話。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文插圖
教學安排: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現在你們已經是二年級的小學生了,但在爸爸媽媽的眼里,很多時候你們卻是弱小的。今天我們來學習《我不是弱小的》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自由讀課文,邊讀邊想剛才我們提出的問題:我是誰?我為什么說自己不是弱小的?畫出本課的生字詞。
2.出示生詞認讀。
周末薩沙托利亞鈴蘭花野薔薇簇擁隨風舞動芬芳撲鼻聊天傾盆大雨遞給垂著頭顯得嬌嫩掀起雨衣。
3.老師把熟字去掉,你還認識這些生字嗎?
4.這些生字藏到句子中了,你還會讀嗎?
出示: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
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幾滴雨點,緊接著,下起了傾盆大雨。大雨已經打掉了兩片薔薇花的花瓣,花兒無力地垂著頭,顯得更加嬌嫩。
5.再讀一讀課文,比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三、寫字
1.出示我會寫的字,請你讀準字音,說說怎樣記,怎樣用,比一比誰的記法最巧。
分組學習——全班交流
2.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你發現了什么?
3.范寫,重點指導
弱:提示兩個點、提的寫法。
末:先與未比較再寫
芬芳:草字頭的橫不要太長,兩豎下方略向內斜,寫出呼應感,芬字的撇捺要舒展,芳字的中橫要寫長。
4.學生練習,把字寫規范、美觀。
5.展示,交流評價。
四、作業
1.默寫生字詞語。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第七課:誰知道弱小是什么意思呢?
2.過渡:外國有一個小男孩叫薩沙,雖然他才五歲,但是也不愿意做一個弱小的人,并且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不是最弱小的,再讀讀這個故事。
二、讀議悟情
1.自讀第1自然段,想想這一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
2.夏天的一個周末,五歲的薩沙和哥哥托利亞,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那里盛開著美麗的鈴蘭花。突然,薩沙發現了一叢――野薔薇。
出示句子:原來有一叢野薔薇,被鈴蘭花簇擁著,開出了第一朵粉紅色的花。帶著露珠的花朵隨風舞動,芬芳撲鼻。
自由讀,說說讀了這句話仿佛看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
指名朗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3.正當野薔薇美美地開著時,突然,雷聲大作,天上飄下了幾滴雨點,緊接著下起了傾盆大雨。媽媽趕緊從背包里拿出雨衣遞給身邊的托利亞,哥哥托利亞又把雨衣遞給了弟弟薩沙。可是5歲的薩沙對媽媽和哥哥的這一做法感到很不理解,于是薩沙和媽媽之間就進行了一場對話。請大家讀讀3——9自然段,
看看薩沙一共說了幾句話?
學生自由讀4-9段。
(1)薩沙一共說了幾句話?
出示:媽媽,您和托利亞都需要雨衣呀,為什么要給我呢?
這就是說,我是最弱小的了?
媽媽,現在我還是最弱小的嗎?
(2)自由讀讀這三句話,看看你發現了什么?
練習讀這三句話。自由讀,指名讀
(3)重點指導第三句問話
薩沙的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呢?請大家讀讀7、8段,標出描寫薩沙動作的詞。學生自由讀畫。
假如你就是薩沙,現在你想對媽媽說些什么?
你用自己的雨衣保護弱小的薔薇花,多勇敢的孩子啊!那你能不能堅定地說,你不是最弱小的?這時你的心情什么樣?(自豪)
薩沙的心里也是這樣想的,她的第三次問話里,就包含著這樣的意思,誰再來讀讀第三次問話?
(1) 分角色讀3——9自然段。
三、總結
1.薩沙用自己的行動保護了弱小的薔薇花,向大家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那么你保護過比你更弱小的嗎?
2.我聽出來了,你們都能保護比自己更弱小的生命,你們都是一個有愛心的、勇敢的孩子,現在,讓我們挺起胸,一起自豪地說:“我不是最弱小的!”
作業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積累詞語。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
保護薔薇花
保護比自己弱小的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本課生字。
2、積累詞語。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好帶問號和感嘆號的句子。
4、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這句話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
以“弱小”一詞為切入點,抓住帶有“弱小”一詞的句子來感知課文內容,并通過品讀、感情朗讀來體會文中愛的情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樹立不甘為弱者、應該保護弱小者的意識。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讀好帶問號、感嘆號的句子。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悟課文描寫野薔薇的作用,理解“我不是最弱小的”這句話的內涵,并受到思想教育。
教學方法:
引導點撥法
教學學法:
質疑法、讀議結合法
教具學具:
生字卡片、課件
一、復習導入
出示生字卡:你們還認識這些生字寶寶嗎?(指名讀并組詞)
出示詞語:生字寶寶的朋友,你們還熟悉嗎?(指名讀,領讀)
引導識記“薔薇花”
二、感情朗讀,體會愛的情感
1、感受野薔薇的美麗與單薄。
a、課文哪里寫到了薔薇花(出示課件),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b、指導朗讀
2、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愛
請大家默讀課文,畫出薩沙和媽媽說的話,說說薩沙每次說話時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出示薩沙的話)指導朗讀
仿句說話
3、默讀課文,體會薩沙的內心
思考:薩沙為什么要證明自己不是最弱小的?
三、總結課文,升華感情
四、拓展延伸
1、你們有過保護弱小者的經歷嗎?
2、課外書籍推薦
五、作業
1、完成練習冊《我不是最弱小的》。
2、收集勇敢者的的故事。
板書設計:
我不是最弱小的
托利亞
媽媽 愛 我
野薔薇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3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初讀課文。
教學目標:
1、初步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13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的8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
2、生字詞的書寫,理解。
教學難點:
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激情揭題。
二、初讀課文。
1、出示生字詞。
2、讀一讀,請學生領讀。
3、學生初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暢。
4、學習生字詞
請學生自形分析,并說說注意點,尤其是"曾"的筆順。
三、課堂鞏固練習。
在課本上描紅。
四、布置作業。
《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五、課堂小結。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細讀課文。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5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養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生字詞的書寫。
教學難點:
培養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初讀課文,讀出停頓的要求來。
二、細讀課文。
1、集體讀第一小節,其余人思考
哪些詞語能反映"我"還小?
哪些詞又能"我"的高興呢?
2、指導重讀"懷里、背上、黃鸝、野菊"等詞語。
3、自由練讀。
4、請學生讀。
5、讀第二小節,體會孩子嬉戲時活潑愉快的童年生活。
6、讀第三小節,讀"挖、野菜、逮小魚"等詞語,體會鄉下孩子的懂事與勤勞。
7、讀第四小節,強調"陽光、曠野"感受農村天地的廣闊和前景光明。
8、逐節導讀。
9、看圖指導全課。
10、齊讀。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
2、學生自己分析。
3、思考: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見過其中哪個字?
4、口頭擴詞。
5、課本上描紅。
四、課堂小結。
五、課后作業。
《習字冊》上相應的字描紅、仿影、臨寫。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鞏固小結。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2、復習鞏固生字詞。
3、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培養熱愛農村廣闊天地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生字詞的熟練掌握。
教學難點:
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學過程:
一、請學生朗讀全文。
其他人聽他是否讀出自己的感情來。
二、評議小結。
三、同桌練習。
讀出鄉下孩子愉快的幸福感、滿足感來。
四、請學生讀。
五、指導背誦。
回憶鄉下孩子的成長過程及童年的生活。
六、背誦。
同桌互相嘗試背誦。
七、課堂練習。
1、比一比,組詞。
懷( ) 灶( )
壞( ) 肚( )
扁( ) 含( )
編( ) 念( )
2、造句。
編織——
動聽——
八、完成《語文練習冊》。
九、課堂小結。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了解鄉下孩子豐富多彩、幸福愉快的生活,培養熱愛農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學流程:
一、 觀察圖畫,激趣引入
1、出示課文插圖多媒體課件。
指導學生按從上到下的順序觀察圖,并引導學生用填空的形式說圖意:( )的蝴蝶,( )的小魚,( )白鵝,( )的公雞,( )的貓咪,( )的小豬,( )的溪水,( )的野花。
說說這是什么地方?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設計意圖:用直觀形象的鄉村畫面給學生以視覺沖突,讓學生感受到鄉下孩子的生活環境是如此優美,生活是如此豐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象課文描述的情景。
2、指名分小節朗讀詩歌,檢查自讀情況。
3、合作學習并交流:每一節詩歌寫了鄉下孩子的什么有趣事情?
(設計意圖:把閱讀的主動權還給學生,讓學生在讀中領悟文意,在讀中進行想象,使學生對詩歌內容有了一個整體的感知。)
三、創設意境,讀中感悟
1、導讀第一小節。
師敘述:“我”是一個鄉下孩子,你們覺得我漂亮嗎?(學生觀察畫面后回答)“我”很小的時候,爸爸媽媽特別喜歡我。你們知道我在媽媽懷里,爸爸背上干什么嗎?
為什么說我是“歡唱的黃鸝”“盛開的野菊”?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白這一小節作者用了兩個比喻。把鄉下孩子小時候在媽媽懷里“撒嬌”“淘氣”,在爸爸背上“頑皮”、“任性”的特點表現了出來。學生體會后,心靈碰撞、感悟,要讓他們讀出那份愉悅之情。)
2、導讀第二小節
師敘述:“我”慢慢長大了,爸爸媽媽把我帶到田野里,那兒空氣清新,環境優美,好玩的東西可多呢。我很聰明,你們知道我在田野里玩什么呢?
讓學生邊讀邊觀察畫面,引導學生進入鄉下孩子的生活情境。想象:“我”怎樣捉蝴蝶,會編個什么樣的故事?“我”選用什么樣的草葉,會吹出什么動聽的曲子?學生感悟后,指導學生用輕松、愉快的語氣朗讀和背誦這一段。
(設計意圖:這里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再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回憶那美好的瞬間,激發孩子們更加熱愛生活,更加珍愛生命,享受這幸福生活。)
3、導讀第三小節
師敘述:“我不僅聰明、靈巧,我也很能干,我常常幫爸爸媽媽干活,你們知道我會干什么呢?
學生自己閱讀,觀察畫面想象:撐圓了肚皮后的小豬是什么樣的?饞嘴的貓咪見到小魚后又是什么樣子?
(設計意圖:這一小節讓孩子們感受到自己雖然年齡很小,但也能幫助家里做些事情了,感受到勞動帶來的快樂)
提問:鄉下孩子有什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指導學生用愉快、風趣的語氣朗讀和背誦這一小節。
遷移練習:
鄉下孩子除了會挖野菜、逮小魚,看圖想象一下他們還會干什么?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
例:割一把青草,饞壞了美麗的白鵝。
拾一串稻穗,樂壞了驕傲的公雞。
采一束鮮花,把“我”打扮打扮。
……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老師用第一人稱的語言描述,把學生帶到鄉下孩子童年的意境,讓學生通過閱讀體會,鄉下孩子天真可愛、聰明伶俐、勤勞能干的性格特點,同時感受鄉下孩子生活在如此環境中是幸福快樂的。激起學生熱愛農村,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情感。)
4、導讀第四小節
師敘述:你們覺得我幸福嗎?你們覺得我快樂嗎?你們知道“我”為什么快樂、幸福?
讓學生自由說一說,然后帶著感情朗讀。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農村雖沒有城市的繁華,但這里有充足的陽光,開闊的空間,有豐富多彩的生活,有父母親的呵護,所以鄉下孩子的童年是幸福快樂的。老師要在學生感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把這種情感表達出來。)
四、 生活實踐,課堂展現
(城鄉孩子才藝大比賽)
師:鄉下孩子童年生活是幸福快樂的,我們城里孩子童年生活也是幸福快樂的。下面我們來比一比誰的本事多。
例:城里孩子會上網 。 鄉下孩子會放牛。
城里孩子會滑冰。 鄉下孩子會捉魚。
小結:不管城里孩子,還是鄉下孩子,他們都很棒。他們都有自己難忘的童年、難忘的童趣,我們每個人都要珍惜自己美好的童年,讓美好的童年伴隨著我們一起成長,一塊長大。
板書設計:
鄉 下 孩 子
像“黃鸝”“野菊” (可愛)
捉蝴蝶 吹小曲 (聰明)
挖野菜 逮小魚 (能干)
陽光下 曠野里 (成長)
蘇教版二年級語文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通過一群男孩兒為幫助伙伴找回自信和快樂都剃光頭發的故事。引導學生體會美并不只表現于外表,心靈的美才是真正的美。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認識本課9個生字,學會偏旁“身”“一”會寫字。
教學重難點:理解一群男孩兒逐一剃光頭發的原因,體會美的真正含義。
教學內容:
一、設問導入
同學們,在美國印弟安納州的一個小鎮的一所學校里,有一群男孩都把自己美麗的頭發剃光了,這是為什么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真實的故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看到課題你對哪個詞最感興趣?你見過光頭嗎?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嗎?(丑)既然是丑的,為什么這群男孩還要這么做呢?讓我們走進課文中尋找答案吧!
二、1、出示學習目標(小黑板)
2、初讀、整體感知
3、出示自學提示(小黑板)
(1)自由讀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圈出本課要認的字。
(3)標出自然段序號。
(4)思考: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交流。
三、精讀課文
師: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它發生在什么地方?你從哪個自然段知道的?
生:發生在美國印北安納州的一個小鎮的一所學校里,從第1自然段知道。
師:誰能讀給大家聽。
生:讀
師:布萊恩,由于得了重病。他漂亮的金發掉光了成了光頭,他的心情怎樣?請同學們默讀第2自然段。用“——”畫出能體現心情的詞語。
師:誰來說一說
生:難過極了。
師:如果把“難過極了”換成“難過”可以嗎?
生:不可以,難過極了,難過的心情很強烈。
師:還有哪些詞語?
生:不愿意去(見)
師:如果你是布萊恩,你心里會怎樣想?
師:誰能用難過的心情讀一下第2自然段。
生:讀、評價。
師:你們讀的真不錯,讓老師感受到了布萊恩的傷心與難過,此時你最需要什么?(幫助、安慰)
師:是啊,小伙伴不忍心看到他傷心、難過、他們是怎樣做的,同桌合作學習,讀3、4、5自然段用“——”畫出伙伴的辦法?
師:誰來說。
生:說
師:老師特佩服同學中的第一個心甘情愿剃光自己美麗金發的小男孩,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其他同學的目的呢?
師:此時此刻你的內心有什么感受?為什么?
生:感動(激動、佩服)
師:此時,我的心情和你們一樣,心里特別感動。為了幫助布萊恩,這群男孩心甘情愿,剃掉自己美麗的金發與前文“掉”形成鮮明的對比,他們用“丑”的光頭換回布萊恩的笑容與自信,他們是何等的無私呀,怎能不令人感動?
師:誰能懷著一顆感動的心情來讀一下第3、4自然段。
生:讀。
師:當布萊恩,看到這群光頭的伙伴來到他家門口時,他還難過嗎?他是怎樣做的。
生:激動地跑出屋子,相擁在一起。
師:想象一下,他們說些什么?
生:謝謝你們,讓我找回了快樂
師:布萊恩,原來是那么傷心、難過、失去了信心,現在臉上布滿了笑容,內心充滿了快樂,是什么讓他產生了變化?
生:愛心(幫助)
師:現在,你還覺得這群光頭男孩很丑嗎?為什么?
生:說
師:丑變成美。由難過變成快樂,到底是什么力量。
生:愛。
師:是啊!美不只在于外表,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
師:小伙伴用剃光頭的方法幫助布萊恩找回快樂與自信,那么,你還能想出別的辦法嗎?
小組討論。
生:交流。
師:從你們的想法中可看出咱班同學都是心靈美的孩子。其實,愛就在我們身邊,只要我們每一個人都伸出友愛之手,那么世界將變得更美好。
小結:你懂得了什么?
練習:
必做題:
讀句子,用加點的詞語各寫一句話。
1、他漂亮的金發全部掉光了。
2、第三天,學校里出現了一群光頭男孩兒。
選做題:
結合生活實際,舉出一兩例美不只在于外表,心靈美才是真正的美的例子。
板書設計:
17一群光頭男孩兒
掉光一個剃光一群
難過高興
丑美
愛
第二課時
一、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群光頭男孩兒》這一課,你們喜歡這群小男孩嗎?為什么?
生:因為他們善良……
師:你們想再讀一遍這個故事嗎?
二、1、出示自學目標:(1)有感情朗讀課文。
(2)找出帶有生字的詞語或句子。
2、指名讀詞語或句子。
三、師:你們能自學生字嗎?
(一)出示自學提示。
1、做生字加法。
(1)出示準備好的小黑板。
艸+約= 氵+票= 木+及= 束+攵+正=
氵+臺= 身+朵= 日+取= 邦+巾= 車+欠=
2、找方法認識丑、亮。
3、給生字注音組詞。
四、教師點撥。
1、糾正字形,如躲和最等。
2、按結構給字分類(出示小黑板上的分類標準)
3、讀、寫生字。
二年級語文老師教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