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
教學設計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它為教學的實施提供可靠的"藍圖"。教學設計也是制作高質量課件的前提和基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1
教學要求
1、學會課文中的生字詞,不理解的字詞可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2、通過誦讀,體會課文所展示的詩情畫意,并有意識地積累優美詞句。
3、了解荷蘭美麗的田園風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齊讀課題并質疑。
2、讓我們帶著這幾個問題自由朗讀課文。
二、學習課文,初步感知
1、自讀課文并出示要求。
課文介紹了荷蘭哪些美麗的景色?在自己認為具有詩情畫意的地方或優美語句下畫線。不懂處做上記號。
2、小組討論
3、交流
a) 指名學生讀課文,并隨時正音。
b) 讓學生說說課文介紹了荷蘭哪些美麗的景色。
c) 抓住重點,指導讀懂
4、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哪幾方面?
5、抓住“這就是荷蘭”。“這就是真正的荷蘭”啟發學生說說自己感受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6、你讀后有沒有產生這種喜愛的感情呢?
a) 遷移運用,指導讀好。
聘請小導游,帶領大家去荷蘭一游。要求:(1)任選一個景點作導游介紹荷蘭的美麗風光。(2)要加進導游的口頭語。
學生在小小組自由介紹,并推薦一名上臺介紹。
指名學生介紹,評價。
b) 總結:
荷蘭這么美,你還想了解它更多的情況嗎?請同學們去找一找,看準找到的有關荷蘭的資料。圖片多,在班隊課上,大家再作交流。
板書
12 田園詩情
奶牛圖 郁金香圖
駿馬圖 動物世界贊美
擠奶圖 夜晚圖向往
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教學后記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2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9個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10個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奮是通向理想境界的橋梁,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學習課文,讓學生通過語言文字的訓練,深入感悟文章的內涵。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學習給課文分段,說出段落大意。
4、懂得勤奮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教學過程 】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
2、解題:題目中的“說”就是談、講的意思。這是一篇說理類的文章。讀了這個課題,你想提什么問題?(文章主要說了一個什么道理呢?又是怎樣把這個道理說明白、說清楚的呢?)下面,我們就帶著這個問題來讀一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分段。
1、聽課文錄音,想一想:課文主要說了一個什么道理?
2、交流(只要求說出大概意思就可以了)
3、引導分段。
(1)學生輕聲讀課文,看看課文在哪里提出了觀點?又是怎樣證明這個觀點的?課文最后又是講了什么?
(2)交流。
(3)根據以上問題給課文分段,并在文中作好記號。
三、分段讀通課文。
1、先拼讀生字,讀熟新詞。
2、分段讀通課文。
自己練讀——指名讀——糾正讀音,指導讀通長句——齊讀。
四、學習課文第一段。
1、自由輕聲讀課文第一段,畫出中心句。
2、出示: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是什么?是勤奮。
(1)這里的“橋梁”是什么?
(2)把那句自問自答的句子換一個說法。
(3)過渡:是的,勤奮是實現通往理想境界的橋梁,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相機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討論:“鮮花”在這里是什么意思?“汗水和心血”又是指什么?
(4)說說這句話的意思。
(5)出示:成功者手中的鮮花,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他們用汗水和心血澆灌出來的。
比一比,你更喜歡哪一句?為什么?——齊讀后一句。
3、齊讀第一段。
4、當堂背誦第一段。
五、教學生字,指導書寫。
1、自己設計記憶字形的方法,感到困難的在下面打“?”。
2、交流自學情況。
3、指導書寫“枕”、“末”、“慣”、“基”。
4、鋼筆描紅。
六、作業 :
1、完成課后練習3:讀一讀,再抄寫。
2、背誦第一段。
3、區別形近字組詞。
未()悄()社()梁()渡()
末()稍()杜()粱()度()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司馬光和童第周勤奮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梁的道理。
2、教育學生從小勤奮學習,長大了對人民、對社會作出應有的貢獻。
3、略知說理文的篇章結構,擺事實,講道理。
重點難點:
懂得勤奮能使天資聰明的人成才,反之也會流于平庸;勤奮也能使基礎較差的人成為可用之才,不應自暴自棄。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補拙的道理。
教學過程 :
一、復習導入 :
上節課學習了第一段,你從中懂得了什么?
二、細讀第二自然段
1、課文圍繞“勤奮是實現理想的橋梁。”這一中心,作者主要寫了哪兩個人勤奮成才的故事?(相機板書:司馬光、童第周)
2、大家一定還記得一年級學過的司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司馬光小時候是個怎樣的孩子?板書(天資聰明)
3、天資聰明的司馬光長大后取得了什么成就呢?指名讀第二自然段。
討論:
(1)司馬光手中的鮮花是什么?“終于”這個詞說明了什么?“警枕”的警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2)司馬光怎樣用汗水和心血去澆灌的?(引導學生邊讀邊找出書上有關詞語和句子。理解“滾瓜爛熟”“一遍又一遍”)
(3)司馬光的事例告訴我們(板書):“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4)自由練讀第二自然段
(5)指名讀,師與生一起評點,是否讀出了司馬光的刻苦、勤奮?
4、小結:砸缸救人的司馬光從小就天資聰明,但是他依然始終如一地勤奮學習,最后寫成了名留千古的史學巨著《資治通鑒》,這就充分說明了“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
三、細讀第三自然段
1、學生自學,完成下列思考題,并用自己喜歡的符號把有關的詞句畫出來:
(1)童第周手中的鮮花是什么?
(2)童第周的情況和司馬光相比有什么不同?
(3)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為什么他同樣取得了成功?
(4)童第周的成功說明了一個什么道理?
2、小組交流討論
3、師生圍繞思考題交流探討
4、學生討論“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這句話的含義,老師相機板書。
5、指導朗讀
6、讓學生根據板書小節,引導學生明確:不論天資聰明還是基礎比較差的人,只要勤奮,都可以成才。
7、齊讀兩句名言,大家認為這兩句名言好嗎?好,就讓我們一起把它抄在自己筆記本的首頁,時刻勉勵自己。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
1、學生自由朗讀,思考主要寫了什么?
2、這一段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3、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談談學習了這一課的感想,并寫在小作本上。
五、總結課文:(略)
六、作業 完成課后思考題3、4兩題。
附、板書:
13、說勤奮
司馬光(天資聰明) 編成《資治通鑒》
勤奮是通往
理想境界的橋梁
童第周(起步晚、基礎差) 完成蛙卵剝離手術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全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能分角色朗讀“打電話”這部分課文。
2、 學會本課生字,并能聯系上下文理解由繩子組成的詞語。
3、 引導學生領悟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的道理。
二、 教學難點:
理解為什么說“我”留下字條,同時也留下誠實信任。
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故事導入:
一個中國留學生在獲得德國某名牌大學博士學位后,決定留在德國發展。可他找了一家又一家公司,均被謝絕。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學生猜測。)
真正原因:該生逃過三次票。
2、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 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呢?請大家認真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找出含有課題的一句話。
2、 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3、指名讀課文(2人)。首先讓學生自己決定讀課文哪部分內容,視情況老師建議第一個學生讀到第三自然段。讀完后說說為什么請第一位同學讀到第三自然段,借機檢查對課文的初步感知情況。
4、交流含有課題的句子,師出示:人與人之間還有
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你給我留下了誠實和信任,這比金錢更重要。
課文中說,誠實和信任比金錢更重要,我們該怎樣讀課題呢?
三、精讀課文
過渡:確實,誠實和信任是比金錢還重要的品質。大家從哪里能感受到這種品質呢?
1、 生默讀課文,便讀邊劃注。
2、交流。
(1)討論句子:“我環顧四周,看不見一個人。便在路燈下寫了一張紙條,壓在小紅車的雨刷下。字條上,我寫明自己的姓名,電話,希望車主與我聯系。”
A、 學生說體會
B、 出示句子,生有感情地朗讀,之后繼續交流。
C、 什么叫環顧,我為什么要環顧?
D、 在“我”當時所處環境下,換了有些人,可能會怎么做?(學生聯系課文說理由)
(2)小結:應該是雙方共同承擔的責任,作者卻嚴于律己,寬以待人,這種精神真令人敬佩,誰能讀好這句話?
(3)“我”留下了字條,字條上會寫些什么呢?假如你就是文中的“我”你會怎么寫這張紙條?
A、 學生說紙條內容。
B、 現在你準備把這張紙條……
C、 我想勸你別放,為什么呢?防人之心不可無,你能信任一個素不相識的人嗎?
(4)“我”留下了字條,你覺得我還留下了什么?
(5)如果你是小紅車主人,看到紙條會說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