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
蘇教版為鳳凰國標教材,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時下,蘇教版教材除了在江蘇本地使用外,在山西、安徽、陜西、廣東等地均有使用,小學均為江蘇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1
一、教學目標:
1、借助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感悟阿聯酋人民精心侍弄花草,營造良好生存環境的壯舉。
2、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激發學生熱愛人類家園的感情。
二、教學過程:
(一)說說“沙漠”、“綠洲”
1、教師:“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綠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可以用詞語、一句話或者一段話來描繪你腦海中的“沙漠”和“綠洲”,可以用上課文中的詞語或句子。
2、自己讀全文。
3、交流“沙漠”
(1)引導學生抓住關鍵的詞語、句子: 白茫茫一片 地上全是白花花的鹽堿,好象…… 教師相機板書:惡劣、不毛之地 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咸而板結 環境十分惡劣。
(2)看圖,進一步感受環境的惡劣。 教師:阿聯酋就是這樣一個國家,自然環境十分惡劣!
(3)指導讀好句子
A、從飛機上往下看,阿聯酋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鹽堿,好象罩著一層硬硬的殼。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簡直是塊不毛之地!
4、交流說說“綠洲” 教師相機板書:綠樹成陰 鮮花遍地 良好的生存環境 出示圖片,看圖進一步感受美好。
(二)精讀第三自然段。
1、教師:阿聯酋人民是怎樣把惡劣的自然環境建設成良好的生存環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設綠洲的呢?
2、自己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用線劃出他們是怎么做的句子?
3、交流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讀讀這兩段文字,你有什么體會? 引導學生體會:困難是巨大的;建設綠洲的代價是巨大的,但阿聯酋人民不怕困難,建設綠洲的決心是堅定的。 板書:花大代價培植
5、齊讀第三自然段。
(三)精讀4、5、6自然段。
1、自己讀4、5、6自然段,談談你有什么感受?
2、交流出示:阿聯酋人民像愛護孩子一樣,精心侍弄著這些花草樹木。 引導學生理解“侍弄”?
3、再讀課文,你從哪里體會到他們像愛護孩子一樣愛護花草樹木。圈圈畫畫詞、句。
4、交流句子,指導讀好句子。
(四)總結課文。
1、教師:阿聯酋人民為什么那樣愛護花草樹木? 那么,在阿聯酋,僅僅只有迪拜這樣一個城市綠洲嗎?你是怎么知道的?(星羅棋布)
2、教師:阿聯酋人民在沙漠中創造了奇跡! 所以,后來,2000年開始,聯合國人居中心在全球組織評比改善人居環境范例獎,這個獎項就叫“迪拜獎”。
用來獎勵在改善居住環境做出杰出貢獻的范例。 (中國的廣州、周莊也獲得了此獎項)
三、教學結束:
學了課文,你有什么想法?寫下來和大家分享。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并會寫本課生字和詞語。
(2)學習以“是”為比喻詞的比喻句,并能仿寫。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
2、過程與方法
(1)充分利用多種形式的朗讀,整體感知文章的內容。
(2)培養學生小組合作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3)結合本單元“金鑰匙”默讀思考,學習作批注筆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深切體會文中對手的比喻,從而感知手也能傳遞人們美好的情感,心手相連,會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楓葉、海星……)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剪紙、畫畫、寫字……)看來同學們有的擁有靈巧的手,有的擁有能干的手,有的擁有智慧的手。不過,我們的手還有神通廣大的本領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我們的手》,看看作者還發現了手的哪些功能。(板書課題)
請同學們齊讀課題。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請同學們用你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看看你讀懂了哪些。在書上做出簡單的批注。
2、請同學們再讀課文,要是遇到生字或難讀的句子怎么辦?(遇到生字可以查生字表或者查字典,還可以請老師和同學幫忙;遇到難讀的句子就畫下來,多讀幾遍。)你們的辦法都不錯!聰明的孩子最會學習。開始學習吧!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讀、齊讀。
三、細讀課文,加深理解
1、 學習第一節。
(1)指名讀第一小節,其他同學思考:我們的手是什么?(電線)
(2)現在,我們依靠集體的力量,小組合作學習。討論:為什么說我們的手是電線?
每位同學說時,其他同學認真聽,做出評價。小組匯報。
(3)(出示第一句)“我們的手,是電線。”齊讀這句話。誰能把加點的字換掉,句子意思不變?(像)由此看來,這也是比喻句。(出示課后的“金鑰匙”。)
(4)這一小節,同學們學得真認真。老師相信,通過有感情的讀,大家會體會得更好。指名讀,美讀。讓讀的學生自己或其他學生談談讀的怎么樣?好在哪里?
2、學習第二節。
(1)指名讀。思考:我們的手是什么?(橋)
(2)為什么這樣比喻?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
(3)你們能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嗎?指名讀。比賽讀。
3、學習第三節、第四節。
(1)自由讀第三、四節。邊讀邊思考:我們的手是什么?
(2)齊讀。
(3)有感情的朗讀。
四、品讀課文,感悟內涵
(1)指名有感情的朗讀。我們的手是電線、橋、船、小鳥,那么手的神通廣大的本領到底是什么呢?(傳遞美好的感情)
(2)男女生對讀。
(3)師生接讀。
(4)我們的手還會是什么?師生互動。當你握住我的手,我們的手是什么?學生仿寫。伸出你們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說說你們的手是什么?
五、整體回顧,總結全文
同學們說得好極了。最美好的時刻,是心貼心的時刻,是手拉手的時刻。人們心手相連,會使整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愿我們能將人們美好的感情傳遞下去。
六、布置作業 手還會是什么?仿照課文,再寫一段。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下冊第六單元教案3
如何讓枯燥的識字教學變得有趣味,是值得思考的問題。于是,我從課文插圖入手,將識字教學與插圖有機地結合起來,選擇了一種學生喜文樂學的教法:
“為生字詞在圖中尋找相應的位置”
具體操作如下:
一、在黑板上出示四張大幅插圖、相關的'生字卡片:
喊 割草 山坡 搬家 一陣 雷雨 嘩 潮濕
二、動腦子,想想這些生字卡片該貼在圖中的什么位置最為合適。
三、學生討論,操作貼畫。
說說為什么貼在該位置。
四、巧記字形。
(這些生字與圖意幾乎都有聯系,對孩子識記字型有非常大的幫助。這些關聯通過孩子們的仔細觀察均易發覺。)
例:
“割草”的“割”:聯系到小兔手上拿的鐮刀。
“山坡”的“坡”:聯系到圖上的土坡。
“搬、悶、嘩、潮濕”均為形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