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下作文習六教案
作為新教師,必須了解教案的組成,學會寫一篇結構完整的教案。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蘇教版四下作文習六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四下作文習六教案1
教學要求:
1.能借助“習作要點討論”的提示讀懂例文《爸爸的愛好》,懂得本課是通過具體事例來寫人物的一個特點(愛好收集門票)的。
2.通過討論,在教師的幫助下進一步明確寫人物某一愛好特點的方法:
(1) 要考慮這個人物究竟有什么愛好。
(2) 找到表現這一愛好的具體事例。
(3) 能自擬文題,摹仿例文的方法,通過一兩個具體事例,寫出人物的某個愛好。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通過具體事例,表現出人物的一個特點。
難點:掌握選材的方法。
課前準備:
請學生課前仔細觀察,認真思考,選定自己最熟悉的一個人進行采訪,并搜集相關材料。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詩朗誦導入:
同學們,你們一定非常喜歡朗誦詩歌吧?老師這里有兩首兒童詩,誰愿意給大家朗誦的?
出示:《小花朵的夢》《橡皮泥的游戲》
指名朗誦。
讀完后問:你從《小花朵的夢》和《橡皮泥的游戲》中聽出了什么?指名回答。
小結:同學們說得真好,連小花朵都愛做夢,橡皮泥都愛做游戲,更何況我們人呢?我們人人都有愛好,只是我們每個人的愛好不盡相同。請看例文中的“爸爸”的愛好又是什么呢。
二. 引導學習例文,明確寫作要領:
1.打開課本,指名讀《爸爸的愛好》。
2.同學們邊聽邊思考:
(1)“爸爸”的'愛好是什么?
(2)例文共寫了哪幾件事?
3.讀后討論以上兩個問題。
4.學生自讀“習作要點討論”。
5.指名說說告訴我們什么。
6.小結,板書:
一個人——一個特點——一兩件事[動作、語言……][具體、清楚]
三. 精心組織討論,掌握選材方法:
1. 引導學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點。
(1) 你最熟悉的人是誰?
(2) 他(她)有哪些特點呢?
(熱心助人、喜歡吹牛、孝敬父母、酒量大、愛打牌、迷看書……)
(3) 小結:一個人的特點較多,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點,我們應該寫人物的主要特點。
(4) 同桌交流:準備寫人物的哪一個特點。
2.引導學生選擇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一兩件事
(1)(投影出示)根據題目要求,對下面的材料進行選擇:
題目:一位助人為樂的好同學
材料:a.李晶每天都幫媽媽擦地板,抹桌子。
b.李晶不怕暴烈的太陽當頭照,為鄰居老奶奶買西瓜。
c.老師讓李晶把家庭作業本送到辦公室里去,她愉快地答應了。
d.一次,李晶發燒了,醫生讓她在家里好好地休息,她仍然堅持為同學補課。
(2)討論交流。
(3)小結:最好的材料是不僅能突出表現人物的特點,而且又很新穎的。
(4)同桌交流:自己準備選擇哪一兩件事。
四.引導學生把事例寫清楚,寫具體。
(分發給學生材料《“忙”爸爸》)
1.請你來當小老師,按照文章中所給的提示語批改作文。
2.指名讀批改后的作文。
五.明確作文要求,學生下筆成文。
第二課時
一. 學生繼續寫作,教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指出。
二. 寫得較有代表性的作文,指名朗讀,集體評議。
三. 修改作文。
四. 謄寫作文。
附:小花朵的夢
調皮的小風
把小花朵的夢
吹開一條縫
它想瞧一瞧
小花朵的夢里
有沒有會唱歌的星星
它想數一數
小花朵的夢里
由幾種漂亮的顏色組成
誰知從那條縫里
滴出幾滴
彎彎曲曲的鳥聲
橡皮泥的游戲
捏一個圓圓的 是皮球
捏一個方方的 是小屋
捏一個扁扁的 是小鼓
捏一個長長的 是小路
偌大一個世界
在你手里變得圓圓 方方
扁扁 長長
世界很美麗
美不過你的雕塑
你不知道爸爸去了哪里
你不知道媽媽去了哪里
你雕塑一只眼睛 爸爸的
你雕塑一只耳朵 媽媽的
望著你笑 聽著你哭
你茸茸的笑和哭
都一樣值得珍惜
都是世界最美的音符
最后 你開始雕塑你自己
你雕塑一個金黃的小太陽
在小房間升起 很亮
于是 爸爸的憂傷
媽媽的痛苦
在你金黃的照耀下
靜靜地 默默地離去
蘇教版四下作文習六教案2
【教材分析】
簡明,就是簡要、明白。簡要,就是用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說出來,不重復,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會令人費解或誤解。概括起來說,簡明就是用盡可能少的語言,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達到盡可能高的準確和理解度。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教師既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力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由表達和有創意的表達。又要在學生表達的過程中,讓學生了解語言簡明的基本要求,在比較閱讀中,體會“簡明”的內涵;在總結閱讀和寫作經驗的基礎上逐漸掌握語言簡明的方法技巧;在修改習作中,使其更加簡明,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學情分析】
1.對“語言簡明”的內涵不夠清晰,可在語段的對比中,逐漸明晰。
2.欠缺使“語言簡明”的方法。
【教學目標】
1.了解語言簡明的基本要求,通過對比體會“簡明”的內涵。
2.總結閱讀和寫作經驗,把握使語言簡明的方法技巧,并運用于語言實踐。
3.修改習作,使其更加簡明,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教學重點】
總結閱讀和寫作經驗,把握使語言簡明的方法技巧,并運用于語言實踐。
【教學難點】
修改習作,使其更加簡明,培養良好的寫作習慣。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學生觀看馬季先生的相聲——《打電話》
談感受,明確語言簡明的重要性。
二、體會簡明之內涵。
1.引導學生分析教材中的語料,發現問題并做修改。
A.最近我發現,魚尾紋已悄然爬上媽媽的眼角。我拿出平日好不容易積攢下來的零用錢,跑到商店里,想給媽媽買支眼霜。各種品牌的眼霜看得我眼花繚亂,昂貴的價格更讓我感到囊中羞澀。我想,眼霜那么貴,利潤一定很高,看來賣化妝品能掙不少錢呢!最后,我只好失落地走出了商店。
B.10月15日是這個促銷活動的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C.小伙子天天鍛煉,身體顯得很健壯結實、強壯有力、敦實健碩。
2.學生獨立思考,分組討論“簡明”內涵。
3.教師適時補充,明確:
簡明——簡要、明白。簡要,就是用較少的文字,把主要的意思說出來,不重復,不啰嗦;明白,意思清楚明白,不會令人費解或誤解。概括起來說,簡明就是用盡可能少的語言,傳遞盡可能多的信息,達到盡可能高的準確和理解度。
三、學習簡明之方法。
小組活動,用簡明的語言概括《河中石獸》的主要內容。
1.獨立寫。
2.小組交流,提出修改意見并陳述理由。
3.總結“語言簡明”的技巧。
預設:
1.避免啰嗦,不說廢話。
注意相同詞語、相近詞語的辨析和使用,注意保留的文言用法。
2.避免歧義,防止誤解。
注意:添加語境;變換詞語;加注標點;調整語序等。
3.避免晦澀或過于隨意,便于理解。
注意把握近義詞之間的細微差別;盡量按照約定俗稱的用法來運用;少用生僻詞語或網絡流行語等。
4.巧用成語。
四、演練提升。
學生修改平日習作,本著簡明的原則進行修改并陳述理由。
蘇教版四下作文習六教案3
教學目標?
1.把握簡明的內涵、特點。(重點)?
2.掌握使語言“簡明”的基本方法,并運用于語言實踐。(難點)
?教學方法
?寫作——修改——點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寫作時,老師經常要求大家在作文時語言簡明,那什么是語言簡明呢?簡,即簡要、簡潔。明,即明白,清楚。其本質要求是用最經濟的語言材料傳送的信息量,達到的準確性和可理解性,取得的表達效果。今天,我們就進行這方面的寫作訓練。
?寫作指導?
怎樣才能做到語言簡明??
1.行文要圍繞中心來寫,不旁生枝節。
?2.在沒有特殊的表達需要時,要避免詞語的重復。
?3.還要注意不堆砌詞語。
?作文一、修改片段?
下面這段話不夠簡明,請加以修改。
?籃球比賽結束后,比賽完的隊友們一個個都坐上大巴走了。大巴是學校的車,學校有好幾輛大巴和小轎車。我沒有上車,而是一個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在回家的途中,緊鎖著眉頭,無奈地嘆息,我心里很難受,不禁為比賽的失利感到難過。那個余暉滿天的黃昏,我一個人站在家門口,獨自佇立在暮色之中。?
寫作提示:
?1.抓住敘事的主題,去掉偏離中心的語句。
?2.刪掉語義重復的詞語,使表達更加簡明。
?寫作示例:?籃球比賽結束后,隊友們一個個都坐上學校的大巴走了。我沒有上車,一個人默默地走回家。我心里很難受,無奈地嘆息,獨自佇立在暮色之中。?
作文二、概括內容?
用簡明的語言概括《帶上她的眼睛》或《河中石獸》的主要內容,不超過150字,寫完后小組內交流。?
寫作提示:?
1.概括主要內容,要在立足原文的基礎上,把握中心和要點,刪減旁枝末節的部分。?
2.概括的文字既要簡明,也要保持連續通暢,避免因過度追求簡明而造成字面意思跳躍。?
例文欣賞:?
《河中石獸》講述的是一個廟門口的石獸,倒塌到河里,十幾年后,人們找石獸的故事。根據石獸沉落河中的地點,寺僧到下游找沒有找著;講學家認為石頭埋在沙里只能越埋越深;老河兵講解應當到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話果然找到石獸。?
作文三、想象世界?
航天、生物、計算機、新能源??你對哪個領域的科學技術最感興趣?請搜集相關資料,加深對這種科學技術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寫作提示:?
1.可以想象科學技術在未來的發展情況,及其對社會生活的影響。這種影響可能是有益的,
也可能帶來潛在的威脅和災難。?
2.要有一定的故事情節。如果能像《帶上她的眼睛》那樣,設置一些懸念和伏筆,那就更好了。?
3.寫完后多讀幾遍,根據語言簡明的要求,做進一步的修改。?
例文欣賞:?
克隆地球
?21世紀,世界人口暴增,人類面臨著一個國際性的難題——無家可歸。人們把大面積的森林田園變成了高樓大廈,政府也在毀滅山、海,建起一片片新居民區。可誰也沒想到,各種自然災害正向人類逼近。
?我在加利福尼亞的地球科學研究小組工作。昨天,我們的辦公樓剛遭到了酸雨的猛烈襲擊,今天,我又頂著沙塵暴來到了地球科學研究領域最有的老博士辦公室里,我向他闡述了我的一個大膽設想:克隆一個地球!
?老博士一聽,拍案而起,說:“好啊!人們還沒想到這一點,我們說干就干吧!”老博士還吩咐他的助手幫助我們完成這項計劃。
?我們用從技術分析師那兒找來的土、水、動植物、煤炭等克隆地球所需的基本物質,提取基因后,制成了一個藍色的小球體。我們還用微型計算機做了納米檢查,結果發現基因非常合理,我們就把它放進了溫室中。
?兩個半月以后,我和助手來到了溫室,不出我所料,這時的“二號地球”可以離開溫室了。我們對它做了最后的檢查:重27噸,12個大洋,五個大洲,水陸面積比例為5:4。做好記錄后,我們用高科技發射器把它發射到太空中。半年后,“二號地球”越變越大,大部分地球人搬了上去,新“地球”上陸續建起了許多公園、居民區等,到處生機勃勃。
?我和助手已經筋疲力盡,但我們知道有一件事還沒做。這時,老博士來到我們的辦公室,他問:“你們下一步要干什么?”我和助手異口同聲地說:“當然是治理一下我們的‘老家’嘍!”?
【點評】作者以豐富的想象力、極具新意的構思,向我們介紹了克隆地球的原因、經過,從而表達了對地球環境的憂思,結尾處發人深省,意在喚起人們保護地球的憂患意識。?
作文?
根據作文三,完成作文,字數不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