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練習3教案
教學設計是開展教學活動的前提和基礎,它為教學的實施提供可靠的"藍圖"。通過教學設計,教師可以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的初始狀態和學習后的狀態,便于有效地控制教學過程。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練習3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練習3教案1
[教學內容]本次練習包括“處處留心”、“寫好鋼筆字”、“讀讀背背”、“口語交際”、“學寫毛筆字”五個板塊。
[教學目的]學習讀書時做記號,養成讀書做記號的習慣,并體會讀書的重要意義,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積累8個描寫山水景色的詞語。學習歇后語,擴大閱讀量與背誦量。繼續進行描紅、仿影和臨寫鋼筆字、毛筆字的訓練。口語交際:學會真誠地贊美他人,陶冶情操。
[教學重點]熟悉常用記號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并通過預習新課文練習使用這些記號。
[教學難點]“處處留心”與“口語交際”
[學情分析]學生對成語和名言比較熟悉,但解釋起來比較困難。
[教學方法]以學生自學為主。先放手讓學生自己討論學習,然后老師在進行點撥。
[教具準備]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教時
[教學內容]“處處留心”和“讀讀背背”兩部分
[學生學習過程]
一、處處留心
1、學習讀書時做記號的方法。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讀書時做記號有什么好處?應怎樣做記號
(3)出示常用記號的作用與使用方法。
重要的地方或生字新詞 在下邊劃——
關鍵詞語 在下邊加·
精彩的語句 在下邊加。
對某些內容有疑問 在后面加?
需要重讀或摘抄的章節 在前面加△
2、預習15課《說勤奮》,并根據需要做記號。
3、讀名人名言,明確讀書的意義。
(1)指名讀題,明確要求。
(2)指名讀,思考:作者是怎樣打比方的,他想通過打比方告訴讀者的是什么?
(3)交流。
(4)小結:這兩則名言說的是讀書的意義和好處,劉向的名言告訴我們讀書可以使人明理,開啟智慧,從而克服愚昧無知;高爾基的名言則告訴我們精神食糧和物質食糧一樣重要,不讀書,所以我們讀書也需如饑似渴。
(5)反復誦讀名有名言。
(6)交流,你還收集了哪些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
二、讀讀背背
1、成語:
(1)指名朗讀成語,正音。
(2)自由朗讀,試背。
(3)說說這些成語是屬于哪一類的?(寫景)請你用上幾個來說一段話。
(4)開火車讀后背誦。
(5)擴展。
① 你還知道哪些寫景的成語,組內交流。
② 小組匯報,比一比哪組說得多,說得好。
③ 將匯報的成語寫下來。
2、歇后語:
(1)出示歇后語:竹籃打水——場空。
① 指名朗讀。
② 學習歇后語的格式:歇后語的結構比較特別,由前后兩部分組成,前句像謎面(表現象),后句像謎底(表結果),中間用破折號格開。通常只說前一部分,而本意在后一部分,常略去不說,讓別人通過意會去補上,所以叫歇后語。
③ 指導朗讀:前句和后句之間稍作停頓。
④ 說說歇后語的大意。
“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地做了,沒有一點收獲。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按好心”講心懷惡意,但假裝關心。
⑤ 齊讀。
(2)自由朗讀歇后語2、3、4、5,試背。
(3)指名朗讀,背誦。
(4)擴展:說說你還知道哪些歇后語。
三、作業設計。
1、收集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摘抄下來。
2、收集歇后語。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練習3教案2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處處留心
1、 讀題目要求
2、 自己看表格中的內容,明確對應的記號
3、 你怎樣將這些記號記下來,(學生講自己的方法)
預習15課,嘗試用記號做批注
學生讀名人名言,指生讀,記下來
思考:兩則名人名言是什么意思?作者運用打比方想告訴讀者的是什么?
1、復習
背誦學過的成語
2、指導
(1)學生自由地讀,要求讀準每一個字的字音。
(2)朗讀練習。
(3)學生分組討論成語的意思。
(4)集體討論成語的意思。
3、練習
(1)自由地讀,邊讀邊思考如何記憶。
(2)同座的同學互相練背,交流記憶方法。
(3)集體背誦。
審題。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學生說說練習的要求是什么。
2、指導。
(1)讓學生自讀5條歇后語,不認識的字查字典。要求讀準讀通。
(2)指名是試讀,正音。
(3)教師告訴學生這是歇后語,教師范讀,學生觀察。
(4)討論,總結:歇后語分兩部分,前部分像謎面,后部分像謎底。
(5)小組交流歇后語的意思
(6)討論結果,教師適當指導。
“竹籃打水—一場空”白白地做了,沒有一點收獲。
“十五個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神不定。
“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形容非常清楚、明白。
“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比喻什么都不懂。
“黃鼠狼給雞拜年—沒按好心”講心懷惡意,但假裝關心。
(7)集體齊讀。
3、練習。
(1)給學生充分時間自由練讀。
(2)在熟讀的基礎上練習背誦,同桌互背
蘇教版四年級上冊語文練習3教案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練習誦讀《三國演義》中的精彩片段,講跟“三國”有關的故事,知道從課外閱讀中也能學習語文。
2、培養學生抓住要點概括故事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培養學生抓住要點概括故事的能力
對策:以小組學習為單位,加大學生間的交流。
教學準備:準備《三國演義》中的精彩故事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處處留心)
1、教學第一部分。
(1)談話導入:同學們,學習了《三顧茅廬》之后,我們對于中國名著《三國演義》有了更為深刻地認識。
(2)今天,老師還要向大家介紹其中又一個精彩片段,叫做“關云長溫酒斬華雄”。下面請同學們讀一讀。
出示內容。
(3)學生借助字典讀通。
(4)有讀不懂的地方讀出來,學生間交流,老師相機點撥、講解。
(5)同學們再認真讀一讀,看看文中的關云長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6)學生練習誦讀,要求能把關羽的神勇氣概讀出來。
(7)指名交流,學生品讀。
2、教學第二部分。
(1)“三國”的故事實在精彩。課前老師要求大家閱讀《三國演義》,你們都看過了嗎?
(2)通過閱讀,你們都了解了哪些“三國”故事?
(3)出示故事:
空城計 苦肉機 夜走麥城 刮骨療毒
過五關,斬六將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這些詞語都跟“三國”故事有關,是人么經常說的,有的已經成為成語。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嗎?能不能簡單說一說?
(4)在這些故事中,你最感興趣的是哪一個?那么我們就一起來練習講這個故事好嗎?講的時候要抓住要點,關鍵的地方要講得具體、生動。
(5)學生在小組內講故事,選出講得最好的代表參加班級交流。
(6)全班同學從幾個方面進行評議:有沒有講錯的地方?故事的要點有沒有抓住?關鍵的地方講得是否具體、生動。
(7)鼓勵學生回家講故事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空城計 苦肉機 夜走麥城 刮骨療毒
過五關,斬六將 萬事具備,只欠東風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寫好鋼筆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寫得如同鳥翅,要舒展。
2、熟記八個成語,并理解大概的意思。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
熟記八個成語,并理解大概的意思
對策:引導學生結合《三顧茅廬》中的諸葛亮的生平來理解。
教學準備:寫有成語的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二題(寫好鋼筆字)
1、審題。
(1)指名讀題目
(2)進一步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出示卡片:墓、恭、慕。
(2)引導學生讀貼,重點觀察這三個字的結構和關鍵筆畫的書寫要求。
(3)這些字在書寫時,你認為有哪些地方應該要提醒大家注意的?
(4)老師指導時,重點提醒學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寫得舒展,如同鳥翅,下半部分呈上靠之勢。
3、練習。
(1)學生練習描紅,老師巡視,及時了解學生的書寫情況。
(2)根據描紅情況,老師及時進行小結,再讓學生仿寫。
4、反饋。
(1)展示寫得好的字,點評好在哪里。
(2)指出學生不足的地方,進行糾正。
三、教學第三題(讀讀背背)
1、審題。
2、指導。
(1)自由讀,不認識的字可以查字典或問老師。
(2)老師范讀。
(3)同桌討論每個成語的大概意思。
(4)學生練習說說這些成語的意思。
初出茅廬:比喻剛進入社會或剛到工作崗位上來,缺乏經驗。
才華橫溢:才華充分顯露出來。
料事如神:形容預料事情極其準確,如同神仙一樣。
膽大心細:指做事勇敢果斷而又考慮周密。
鞠躬盡瘁:指恭敬謹慎,竭盡心力。鞠躬:彎著身子,表示小心謹慎。瘁:過度勞累。
死而后已:死了才罷休,形容奮斗終生。已:停止,罷休。
獨木難支:一根木頭難以支撐起將要倒塌的房子。
回天無力:沒有能力扭轉很難挽回的局面。、
3、練習。
(1)自由讀,同桌練背。
(2)抽讀、抽背
三、作業。
練寫鋼筆字。
背誦成語。
板書設計:
初出茅廬 才華橫溢
料事如神 膽大心細
鞠躬盡瘁 死而后已
獨木難支 回天無力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安慰別人。
2、能夠有效地進行表達。
教學重點、難點及對策:明確安慰別人應該注意些什么
對策:通過學習、交流,相互啟發,形成認識,促成行為。
教學準備:有關的交流情境
教學過程:
一、教學第四題(口語交際)
1、審題。
(1)老師結合課題啟發談話。
同學們,當你遇到某件事而不傷心、難過的時候,你最希望你的朋友為你做點什么?你的朋友遇到難過的事情時,你會為他做些什么呢?是啊,我們希望得到比如人的安慰。(板書:安慰)
(2)指名讀本次口語交際的要求。
2、指導。
(1)選擇教材所給的一個事例,老師和學生共同表演,學會安慰。
角色安排:老師扮演孟繁林,一名學生做安慰她的同學。
(2)明確表演內容:孟繁林因為前幾天生病,今天上數學課時好多地方聽不懂,非常著急。這時,他的同學看到這情景,會怎樣安慰呢?
(3)老師引導學生對小演員的安慰時的動作、神態進行評價,使學生懂得安慰別人時要真誠,語言要注意分寸,恰到好處,安慰別人的話還要講究藝術性。
(4)小結:安慰別人要注意:一是要有同情心;二是說話要委婉動情;三是要多說鼓勵的話。在安慰別人的過程中,不僅要有真誠的語言,還要有真誠的神態和動作,讓別人容易接受。
3、練習。
(1)學生分小組表演教材上的另外兩個故事,練習安慰。
(2)學生準備。
(3)指名匯報。
4、反饋。
(1)老師引導學生對小演員的表演作出正確評價。
(2)老師點評。
5、拓展。
(1)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還會有哪些事情需要我們去安慰的?你會怎樣安慰呢?
(2)指名說說。
(3)老師總結,鼓勵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多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板書設計:
要有同情心
說話要委婉動情
要多說鼓勵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