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三年級語文教案
語文教學中教師以閱讀的方式為學生進行教學,利用閱讀的好處讓語文的課堂充滿樂趣,提升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幫助教師更快地達到教學目標。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三年級語文教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優秀的三年級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準確讀寫“暴、壁、餓”等生字,理解“準備、偶爾”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故事主要情節。
3、能有根據地預測故事情節,培養閱讀興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本課生字詞,準確理解課文內容。
2、把握故事內容,能有根據地預測故事情節。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準備:
課件、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師出示老屋掛圖,引生說感受。
是啊,這是一幢破舊老屋,它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可是它卻總也倒不了,難道是被施了魔法嗎?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總也倒不了老屋》,去找一找原因吧!
板書課題。
2、生齊讀課題,提出質疑。
為什么總也倒不了?老屋倒底有多老?
3、生自由讀課文,讀準文中字音,讀通句子,注音體會文中感情。
二、初探課文,把握大意
1、檢查預習情況。
(1)我會讀:
暴湊喵孵嘰餓偶爾
(2)我會寫:
洞準備暴墻壁餓蜘蛛漂撞飽曬
(3)我理解
準備偶爾使勁
2、講讀課文。
(1)指生讀課文第1—2段,結合文段中詞句,說說老屋到底有多老?
師出示相關文字:
老屋已經活了一百多歲了,它窗戶變成了黑窟窿,門板也破了洞。它很久很久沒人住了。
(2)讀這段話,你從哪些地方看出老屋很老了?
(“黑窟窿”“破了洞”“沒人住”可以看出老屋很破舊了。)
(3)出示第2段:
“好了,我到了倒下時候了!”它這樣想,便準備往旁邊倒去。
(思考:它為什么覺得自己“到了倒下時候了”?
“準備”是什么意思?你想到了什么?
3、我來猜猜看:
破舊老屋想要倒下去,它真倒下去了嗎?你猜老屋后來會怎么樣呢?
生說自己猜測。
引生自己讀課文,了解課文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出示生字卡片,指生認讀。
2、出示老屋圖片,引生觀察評價。
指生說話:
這是一個老屋;
這是一個老屋;
這是一個老屋……
(3)師:同學們說得真好,圖中老屋看上去那么老,那么舊,那么慈祥……它想倒下去,卻總也倒不了,這到底是因為什么呢?在它身上發生了怎樣故事?今天我們接著來學習課文。板書課題。
二、細讀課文
1、生帶著問題默讀課文,理清課文內容。
2、老屋總也倒不了,是因為——
(1)小花貓要來避雨
指生讀第3自然段。
注意“暴風雨“中暴字法,理解“老花”含義,感受老屋“老”。
指導學生讀出小貓可憐語氣。
如果你是老屋,你會怎么回答呢?
指生讀第4段。你覺得老屋是個怎樣人?
指名男女生分角色讀一讀第3—6自然段,感受老屋熱心助人品質。
師:小貓走了,它們認真道了別,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時候了!”這時又來了一個不速之客,它是——
(2)老母雞要在這里孵小雞
①指生讀第7段,了解老母雞困難。你們猜一猜,老屋聽了老母雞請求,它會怎樣回答呢?
②生說自己猜測,并說出依據。
③師及時評價,肯定學生思考。
④指生讀第8段,
“老屋低頭看看,墻壁吱吱呀呀地響:‘哦,是老母雞啊。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p>
結合旁批,想想此時老屋心情。
⑤體會“低頭”“吱吱呀呀”等詞,讀出老屋因衰老、體力不支而帶來疲憊感。
⑥指生分角色朗讀第7—10段,注意讀出老母雞請求和老屋體弱卻平靜語氣。
師:二十一天過去了,九只小雞從門板下面嘰嘰叫著鉆了出來,老屋說:“再見!好了,我到了倒下時候了!”你覺得老屋會倒下去嗎?會不會又有誰來請老屋幫忙呢?
(3)小蜘蛛要在這里織網捕食
①生用自己喜歡方式讀課文第11—17段。
②指生回答:
A、誰又來找老屋了?它提出了什么請求呢?
B、老屋會怎樣回答它呢?
C、老屋最終倒下去了沒有呢?
③讀了這一部分,你覺得老屋具有哪些品質?
④師小結:破舊老屋幫助了一個又一個小動物度過難關,它那舍己為人精神讓我們感動萬分??墒窃絹碓嚼侠衔葑罱K會怎么樣呢?
三、想象情節
1、師:老屋聽著小蜘蛛故事,過了一天又一天,老屋越來越老了,它會一直站在那里,聽小蜘蛛給它講故事嗎?
2、仔細閱讀課文,并發揮你想象,老屋還可能會遇到其他需要幫助小動物嗎?它們又會有怎樣對話?和你同桌交流交流。
3、組內交流,推薦優秀同學展示。
4、師:老屋不斷幫助別小動物,估計它不會倒了吧?你能來猜一猜老屋結局嗎?
5、學生續寫故事結尾,師巡視指導學生說出自己創造故事結尾依據是什么。
6、班級展示,評出創意故事結局。
四、小結
1、學生談自己在本節課收獲。
2、師:預測故事發展,要有一定依據,文章題目、插圖,文章內容里一些線索,都可以幫助我們預測。當然,預測內容可能跟故事實際內容一樣,也可能不一樣。
優秀的三年級語文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和人們喜悅心情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意思
3、理解“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4、默讀課文后,能說出課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5、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段,能背誦課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默讀課文第1段弄清敘述順序
2、教學難點:理解北國風光的雄偉壯麗和農諺:“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三、教學準備
磁帶、錄音機、小黑板
四、教學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理解有關詞語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
1、揭題,讀題
2、解題,瑞什么意思?
二、初讀課文,初知大意
1、默讀
2、這是什么地方的大雪?是一場怎樣的大雪?為什么成之為瑞雪?
三、學習生字
1、自學
2、檢查
A、指名分段讀課文
B、分析字形:凜、罩、蒙、巍、眉
C、辯字組詞
瑞()例()饅()
端()冽()漫()
D、解釋詞語
紛紛揚揚、白蒙蒙、茫茫、巍巍、一望無際、眉開眼笑、籠罩
E、寫出近義詞
凜冽、昏暗、分外、追逐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北國風光的雄偉
2、默讀課文后,能說出課文第1段中各句是按時間順序排列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認讀生字新詞
二、第1段
1、默讀,說說這一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劃出表示時間的詞語
3、這一段共幾句,分別寫什么?
4、4句中哪幾句寫下雪
5、哪些詞語寫出了雪大
6、下雪前刮風有哪些特點?
7、朗讀
三、第2段
1、指名讀
2、這一段寫的是什么時候的景象?
3、哪幾句具體描寫雪后的景象?找出來讀一讀
4、哪一句抒寫作者的感情?
A、指名讀
B、北國風光是什么意思?課文中指哪些景物?
C、為什么說雪后的景色是雄偉壯麗的?
D、大雪不僅帶來了迷人的風光,還帶來了什么?
E、“好一派、好一幅”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F、朗讀指導
四、作業
1、齊讀1、2段
2、摘錄課文第1段中反映風大雪大的詞語
3、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體會喜降瑞雪后人們的喜悅心情
2、理解“今年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3段,能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聽寫
2、課文第1段是按什么順序寫的?是怎樣按時間順序寫的?
二、第3、4段
1、默讀
2、這兩段分別寫誰?
3、老農和小孩的心情一樣嗎?同樣是喜悅,表現有什么不同?
理解眉開眼笑、連聲、清脆的笑聲、傳遍
4、老農和小孩高興的原因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A、指名讀農諺
B、理解
被比喻什么?三層被形容什么?
來年什么意思?枕著饅頭睡是怎樣的情景,形容什么?
前半句和后半句什么關系?
為什么“今年麥蓋三層被”,就會“來年枕著饅頭睡”?
5、指導朗讀
三、總結
1、齊讀全文
2、為什么稱這場大雪是為瑞雪?
3、背誦課文
優秀的三年級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審視、嚴肅、和顏悅色”等詞語。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老師說的那段話。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
2、在反復朗讀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閱讀能力。
3、使學生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情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學習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蘊含的道理。
理解老師的話
課時安排:
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啟情導入
1、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第11課(板書并齊讀課題)讀了這個課題,你都想知道什么呢?(學生質疑:楊桃什么樣?誰畫楊桃,畫的怎么樣?)
【讓學生針對課題來質疑,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2、楊桃什么樣呢,老師帶來了一個楊桃,誰還知道楊桃的其他資料給大家介紹一下。(對于查找資料的學生給予充分地肯定)
3、那么文中到底是誰在畫楊桃,發生了什么事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
二、初讀識字
1、自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順句子,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2、課文中出現了很多生字詞,你們預習了嗎?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
出示: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多種形式讀,說說近義詞,反義詞,造句)
【訓練學生的預習能力,引導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就能夠從各個方面來掌握字詞,把對基礎知識的訓練滲透到每一篇課文的學習之中】
3、指名讀課文,想想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
4、過渡:我是怎樣畫楊桃的,老師又是怎樣教育我們的。下面我們來深入的讀讀課文。
三、再讀感悟
1、快速讀課文,找一找課文那幾個自然段寫了“我”畫楊桃。
(1)指名讀第二自然段說說你體會出什么?(體會“我”的一絲不茍)。
【指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來理解、體會課文內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抓住重點詞語有感情的讀
2、為什么我能這樣畫畫,結合上文來談一談。(引導學生學習父親的話)
3、我畫的`這樣認真,自以為畫的很準確,當我把畫交出去的時候,同學們有什么反映?(生說,讀,表演,體會同學們嘲笑的態度)
【借助朗讀、表演這種形式讓學生更容易進入課文的人物中,更容易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
4、老師的態度怎樣呢,默讀課文6——17自然段,找出老師動作的詞語(看、走、坐、審視……)體會老師的態度與同學們的截然不同
5、通過觀察后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生讀)
6、讓我們一起來聽聽老師是怎樣說的。(出示老師的話)
(1)指名讀,老師說了幾句話。
(2)再指名開火車讀,理解每一句話的意思。
(3)有感情的讀讀老師的話。
(4)(出示父親的話)比較兩人的話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5)再讀老師的話,試著背下來。
【理解老師的話是本課的難點。通過學生的反復朗讀,通過對比可以幫助學生更加容易的理解其深刻含義。也便于學生積累語言?!?/p>
7、有感情的分角色朗讀全文
四、總結:
1、通過學習,你懂得了什么
2、在生活中有沒有類似的事情?回去想想,找找,下節課我們一起來說一說
【將課文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尋找生活素材,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
優秀的三年級語文教案4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了解小興安嶺美麗的景色和豐富的物產,體會作者準確、生動的語言,學習作者抓住景物特點觀察事物的方法。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自主、合作學習及勇于創新的精神。
3、德育目標:激發學生對小興安嶺的向往,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之情。
4、創新目標:創設情境,讀中感悟。
教學分析與處理
1、教材分析:這是一篇寫景散文。作者采用總一分一總的結構,展示了小興安嶺一幅幅精美的畫面。感受小興安嶺的四季景色,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學習作者抓住小興安嶺每個季節景色的特點進行觀察的方法,是本課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2、學生分析:學生在上一單元已經學習運用多讀多想,讀通課文的讀書方法把課文讀通,已初步具有一定的閱讀基礎。再加上課文里對小興安嶺美麗景色的描寫,更能使學生理解和感悟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3、創新點:在課堂上體現學生的個性化,培養創新人格。
4、空白點: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合作學習喜歡的內容。
課前準備:
因為搜集和處理信息是構建課內外聯系的重要紐帶,這一課與我們生活緊緊相連,在課前,我要求學生們搜集有關資料,培養學生自覺學習的習慣,同時從心理上做好學習的準備。
教學方法:研究體驗式創新教學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同學們,你們也許沒有去過小興安嶺吧,那里的景色可美啦!讓我們和作者一起走進小興安嶺,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瑰麗。
二、提供信息點拔啟發
1、根據學生預習情況,提問:課文是按什么順序描寫小興安嶺的美麗景色?你是從哪里知道的?
2、學生有選擇地讀自己喜歡的部分。
3、提問:你最喜歡那個季節的小興安嶺,為什么?
三、學生研究合作交流
1、小組討論共同合作學習。(每個小組討論后填寫研究報告單)
2、學生匯報結果,指導學生朗讀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
3、通過同學們的討論,你又喜歡上哪個季節的小興安嶺了?
4、學習了2一5自然段,你認識中的小興安嶺是什么樣的?
5、討論:為什么說小興安嶺是一座美麗的花園,又是一座巨大的寶庫呢?
6、師主共同討論研究,并一起完成板書。
四、反思小結
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們學會了什么?
五、研究性作業
假設你有機會成為小興安嶺這幅美景中的一員,你希望你會是什么?(學生自由回答)
同學們都能將自己當成大自然中的一棵草、一滴水、一個小生命,那么熱愛我們生活的環境,珍惜我們生存的空間。
優秀的三年級語文教案5
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初步認識總分段式,重點學習第2、3自然段的寫法。
3、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廬山的奇幻美麗,激發學生熱愛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初步感受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
(1)多媒體課件展示廬山云霧的奇麗風光。
(2)練習說話:廬山的云霧
二、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找出自己喜歡的句子多讀幾遍,想想喜歡的原因。
(2)交流相機給“秀麗”、“尤其”換詞。
(3)指導朗讀。
(4)小結并板書:多
三、細讀課文第二自然段
1、自由讀,畫出中心句。
2、哪些句子是具體描寫云霧地千姿百態的?(讀書回答)
3、想想作者為什么能把這些句子寫得這么優美?(體會比喻句之妙)
4、指導有感情朗讀。
5、讓學生畫出不同位置的云霧。
6、根據板畫引背。
7、小結方法。
四、運用學法自學第3自然段
1、自由朗讀,想想讀懂了什么?
2、交流。
3、引導學生想象省略號處還可補充些什么。
4、出示填空引背。
五、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六、總結課文。
1、配樂朗讀或背誦課文。
2、誦讀古詩《望廬山瀑布》《題西林壁》
七、寫字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