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
教案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編寫教案有利于教師弄通教材內容,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有利于教師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更好地組織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下面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供大家參考。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1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文中的五幅春聯。
2.初步了解春聯的一些特點(對仗、聲律美),知道誦讀春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3.通過本課的學習懂得生活中處處有學問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了解春聯的一些特點(對仗、聲律美),知道誦讀春聯也是一種很好的學習。
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課時:1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課前背誦《笠翁對韻》。
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春聯》一課。
師:“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張貼大紅春聯,給節日增添了不少歡樂祥和的氣氛。”從這句中,我們可以知道春聯的作用是?
生:春聯給節日增添了歡樂祥和的氣氛。
師:縮減句子。
生:春聯增添氣氛。
師:我們瀏覽著各種各樣的春聯,就像是漫游在萬紫千紅的百花園中。
(齊讀春聯)
師:誦讀這些春聯,咱們會感到生活中充滿了幸福和希望。
二、品讀課文第2、3自然段
師:課文接下來講的什么內容?請大家認真默讀第2、3自然段,思考,并用橫線畫出相關內容。
生:課文第2自然段講:春聯最講究對仗。
師:春聯講究對仗,用文中8個字解釋是?
生:字數相等,詞類相當。
生:課文第3自然段講:春聯讀起來抑揚頓挫,和諧動聽。
師:用文中的3個字來概括則是?
生:“聲律美”。
師:咱們歸納一下即春聯的特點。
師:對仗,即為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名詞對名詞,動詞對動詞,形容詞對形容詞;同時,聲調也要相對,平對仄,仄對平。
師:文中以“綠柳舒眉辭舊歲,紅桃開口賀新年”為例。“綠柳”對“紅桃”,是名詞;“舒眉”對“開口”,是動詞;“辭”對“賀”是動詞;“舊歲”對“新年”,是名詞。
師:請大家仔細讀第二自然段的例子,老師稍后會提出更高要求。
師:接下來,咱們開展“春聯里的對仗”小活動,邀請同學來為大家講解。
出示要求:(5分鐘)
1.以小組為單位討論文中剩余的春聯里的對仗規律。
2.選出一名同學為代表用簡潔的語言介紹其中一幅春聯里的對仗。
3.帶領全班同學誦讀這一春聯,加深體會。
(男生讀上聯,_讀下聯。)
師:咱們讀春聯要讀得抑揚頓挫,和諧動聽。
(生再讀)
師:這幾位同學說得真不錯,老師再出幾幅,考考你們。
山河增秀色,大地沐春暉。
神州有天皆麗日,祖國無處不春風。
春雨洗塵埃一片清新好風景,東風送和煦千株紅艷最芬芳。
師:你們太棒了!借著這股熱勁,咱們也學學古人,來對對對子。
師出示對子:
紅桃對()細雨對()藍天對()地北對()
山美水美春光美對天新()氣象()
師:其實,只要咱們留心,天地萬物都可以成對吟誦。
師:第二關---連對子
師出示對子:千帆競發,萬馬奔騰;六畜興旺,五谷豐登;國泰民安,人壽年豐。
(生搭配,并朗讀。1—4組讀上聯,5—8組讀下聯。)
師:只要掌握了春聯里對仗的小訣竅,這些對你們來說簡直就是小菜一碟。
師:有一天,我和朋友出去散步,看到有戶人家的門上貼著一幅春聯,上聯是“風拂千條柳”,下聯是“雨()萬朵花”。因為破損,第二個字看不清。但老師不知應該補個什么字,你們能幫助我嗎?
(生補充,并作說明。)
師:看來大家的感受都不一樣,有人喜歡“落”,有人喜歡“潤”,這樣細心推敲,反復斟酌,用一個詞來概括,便是“揣摩”。好春聯是揣摩出來的。
師:祖國的語言有的無窮奧妙,如果我們下功夫背誦一批名聯,更能幫我們感受其美。請大家把我們這節課學到的所有春聯再美美地朗讀出來。
“春聯薈萃”(生自由朗讀,指名讀)
師:春聯不僅是語言藝術,還是書法藝術。你們看,用不同的字體書寫,給人的感受就不同。隸書厚重大氣,行書靈動優美,草書狂放率性。看來,春聯的美,還有很多,值得我們仔細揣摩。
師:齊讀第4自然段。
三、鞏固練習
生書寫自己喜歡的春聯。(右邊上聯,左邊下聯。)
四、課堂小結
春聯可以說是我們國家特有的習俗,也可以說是我們的一種文化遺產。現在很多人過年時喜歡買現成的春聯,其實,這樣一來,春聯帶來的熱鬧氛圍就少了許多。希望大家以后能好好練習書法,自己寫春聯,把這種文化傳承下去,發揚光大。
五、好書推薦
《楹聯叢話》《春聯瑣記》
六、課后作業
1.背誦課文中引用的五幅春聯;再搜集兩三幅春聯,交流。
2.完成《兩導兩練》相關習題。
七、板書設計
春聯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2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生字,理解并熟記詞語。
3、通過朗讀,感悟,對學生理解能力,表達能力的障礙進行診斷與矯治,使學生理解教師工作的崇高,激發學生熱愛教師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的含義,激發學生熱愛老師。
2、重點詞語的理解。
教學過程:
一、基礎性診斷
1、揭題,理解題意。
2、看了題目,你有什么要問?
二、初讀課文,自主性學習診斷。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通課文,讀準生字。
2、同桌互相檢測,進行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檢查:
(1)認讀詞語。
(2)指名讀課文,進行群體診斷與矯治。及時指導讀好長句子。
(3)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三、細細品讀,理解性診斷與矯治
1、指導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你讀懂了什么?有不理解的詞語做好標記.
(2)交流,群體性診斷與矯治。
a理解關鍵詞語“浸透”、“蘊含”。
b改換句式:“哪個人的成長不浸透著教師的心血!”“那一項創造不蘊含著教師的辛勞!”朗讀體會語氣的不同。
c用自己搜集到的事例進一步體會教師的崇高。
(3)指導朗讀
2、用學第一段的方法,學生組成學習小組進行學習。自主性診斷與矯治。
3、朗讀指導,讀出感情,讀出詩歌的韻味。
四、總結全文。
1、練習背誦課文,自主性診斷。
2、學了這課,你有什么感想?
五、發展性診斷與矯治。
小練筆:老師,我想對您說……
蘇教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3
第一課時《望洞庭》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識不寫。
3、能解釋詩句中帶點詞和詩句的意思,并能寫出本課題《望洞的美景。有誰知道洞庭湖的?
2、結合學生收集的資料來介紹洞庭湖的。庭》一詩所描繪的景色。
4、理解這首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理解古詩的意思,感悟詩的意境。
教學準備:洞庭湖風光的多媒體課件(也可用投影片代替)、配套朗讀磁帶
一、導入揭題
1、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山河秀麗,風景如畫。今天,想帶大家去洞庭湖走一走,領略一下洞庭
3、多媒體出示洞庭湖的畫面。
4、師送一組詞,卡片出示:波光粼粼、銀光閃閃、水平如鏡、水天一色、迷迷蒙蒙、朦朦朧朧、寧靜和諧。
5、引出課題
師:洞庭湖的景象非常迷人,從古至今有無數文人墨客被它吸引,寫下了許多描寫洞庭的美詩佳句。在一千三百多年前,唐朝有位大詩人劉禹錫來到了洞庭湖附近,看到了這樣一幅美景,不禁詩興大發,寫下了一首千古傳頌的佳作。聽,他正在吟誦呢!
多媒體出示詩和配樂朗誦。
二、精讀會意
1、自讀全詩,明確要求。
讀準字音,讀不準的生字看生字表,讀通詩句。
2、檢查自學效果,正音:洞 dòng、潭tán、螺luó、磨mó
3、再讀,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哪些字或那些詞,來說一說。
(一)教學“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相:相互。 和:和諧、協調。 湖光:湖水的光。
秋月:可以看出時間是秋天的晚上。
這句詩的意思是:秋天的夜晚,月光如水,水映月光,兩者融合在一起,顯得非常和諧。
潭面:是指洞庭湖面。未:沒有。磨:磨拭。鏡未磨:指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理解這句詩意:
湖上一點風也沒有,湖面朦朦朧朧,就像一面沒有磨拭過的銅鏡。
詩中把什么比作什么?
誰能美美地把這兩句詩讀好?(給生配樂)
湖 光 / 秋 月 / 兩 相 和 ,潭 面 / 無 風 / 鏡 未 磨 。
(二)教學“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
遙望:遠望。 點題,可以看出詩人離洞庭湖有一段距離,所以詩的題目是《望洞庭》。
山水色:山就是指君山,這句詩的意思是遠遠望去,洞庭湖和君山的顏色,就像“白銀盤里一青螺”。
出示實物:白銀盤和一個青螺:你看到了什么?與畫中的景象比一比,象嗎?詩人把月夜下洞庭的山水變成了一個精美絕倫的工藝品。
這句詩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把(君山)比作(青螺)。
請生讀好這兩句詩。
遙 望 / 洞 庭 / 山 水 色 ,白 銀 / 盤 里 / 一 青 螺 。
閉上眼睛,聽配樂朗誦,你能想象出這樣的景色嗎?用上一兩個形容詞說一說。
學生發揮想象,自由描述。
三、總結。
同學們,洞庭湖是我國的名勝,觀光旅游的人很多,你們將來有機會一定要到湖南的岳陽市邊上去看一看洞庭湖,玩一玩君山,登一登岳陽樓,好好地領略一下祖國的錦繡風光。
四、指導寫字
1、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記憶生字。
2、 范寫“潭、螺”,指出書寫要點。
3、 學生完成習字冊。
五、作業。
1、 用鋼筆完成習字冊。
2、 抄寫書后第三項詞語兩遍。
3、 想象《望洞庭》所描繪的景色,用幾句話寫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