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教案
在教學工作中,備課被看做是基礎工程,是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順利有效進行學習做好的重要準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教案1
教學目標:
1.認識“洪、毒”等1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會寫“洪水、經常”等16個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按照提示,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體會大禹心系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
3.拓展積累“洪水、防洪”等詞語。
教學重點:
按照課后提示,講講“大禹治水”的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十三年、三次、一次、到處奔走”等詞語,體會大禹心系百姓、無私奉獻的精神。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出示課題
1.教師板書課題,請學生齊讀。提問:結合課題說說課文主要寫了誰,寫了什么事?
2.出示大禹頭像,簡介大禹:傳說是我國部落聯盟的領袖,曾經帶領百姓治理洪水,是為民造福的英雄。
二、初讀課文,識記字詞
1.學生自由練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2.同桌合作讀,一人讀一段,相互正音。
3.出示三組詞語,檢查詞語認讀情況。
(1)第一組:洪水泛溢、毒蛇猛善、傷害、災難。
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聚焦“災”字,看字形猜猜“災”字的意思。揭示“宀”表示房子,房子里邊著火表示災難。
③說說讀了這組詞,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④出示句子,放在語境中再次練讀。指導讀好第二句的停頓。
(2)第二組:教訓、驅趕、恢復。
①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②請學生結合課文內容給3個詞語搭配短語。如“吸取教訓、驅趕毒蛇猛獸、恢復農業生產”。
③讀詞語想畫面,說說仿佛看到了怎樣的景象,相機理解“恢復”就是變成原來的樣子,文中是指百姓又像以前一樣生活了。
(3)第三組:淹沒、災難、重新、耕種。
①自由練讀這組多音字,根據詞語的語境練習讀準帶點字的讀音。
②指名讀,及時正音。
③出示一組新詞,如“沉沒、重新再來、難民、種花”,鞏固讀音。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了解治水前的景象
1.自讀課文第一自然段,說說“洪水泛濫”是怎樣的景象。
2.出示洪水泛濫的影像(洪水橫流、田地被淹、房屋被沖毀、人們無家可歸等場景),說說從畫面中看到了什么,仿佛聽到了什么。
3.課文中怎樣描寫的?自己練讀第一自然段。
4.指導朗讀:
(1)出示“泛濫、淹沒、沖毀、傷害”,連起來說說洪水泛濫的情景。
(2)通過朗讀表現出洪水的兇猛,表現人們所遭遇的痛苦。
相機評價,預設如下:
①“很久很久以前”可以拖長,讓人覺得時光倒流,回到幾千年以前。
②讀到“淹沒了田地,沖毀了房屋”,仿佛看到了滔滔的洪水……
③著重強調了“無數的災難”,聽得出你們很為那些百姓難過、擔心呢!
(3)再讀課文:抓住這些詞語展開想象,滿懷同情地齊讀本段。
(4)用一句話說說這一段的內容。(洪水使人們生活痛苦。)
四、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災、難”二字,引導學生觀察,說說結構,說說寫好這兩個字需注意什么。
(1)教師范寫“難”字,發現“隹”與“住”的區別,書寫時四橫等距,學生認真觀察并書空。
(2)學生描紅、臨寫:看清位置,找準重點——明確筆順,練習臨寫——對照品評,二次臨寫。
(3)反饋評價:展示書寫的優秀作業;指出書寫中的問題,糾正;學生再練寫。
2.出示“洪、認、被”。
(1)先整體觀察,說說這三個字結構上有何共同點,書寫時需注意什么?
(2)學生自主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3)反饋評價。
五、作業布置
1.朗讀課文。
2.借助板書講述“治水前”的故事。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1.檢查詞語認讀并用上以下詞語說一說洪水帶來的災害。
泛濫、淹沒、沖毀、傷害
2.面對如此悲慘的景象,一個名叫鯀的人開始領著大家治水。這節課繼續學習課文。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練習講述
1.自由朗讀,說一說:誰?怎么治水?結果怎樣?(穌筑壩擋水,治水沒有成功。)
2.指名朗讀鯀治水的方法。(他只知道筑壩擋水,九年過去了,洪水仍然沒有消退。)
(1)說說什么叫“筑壩擋水”,結果怎樣。
(2)出示“繼續”詞卡,練習用“繼續”說一句話。
3.練習講述本段。講述時可以借助哪些詞?學生交流,教師幫助梳理。
可提煉:誰?怎么治理?結果?
鯀、筑壩擋水、沒有成功
禹、繼續治水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鯀的兒子禹繼續擔起治水的重任。在禹治水期間,還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教師范讀“三過家門而不入”。
2.出示語段,指名填空。
禹離開了家鄉,一去就是()年。這()年里,他到處奔走,曾經()次路過自己家門口。可是他認為治水要緊,()次也沒有走進家門看一看。
3.體會“治水時間之長、之艱辛”“心系百姓之切”。
(1)創境朗讀:禹治水13年,13個365天沒回過一次家,傳說禹的兒子很大了還沒有見過自己的父親。禹為什么急于把洪水治理好?練習用上“因為……所以……”的句式說一說。
(預設:因為洪水害得老百姓無家可歸,禹心里裝著百姓,所以他急于把洪水治理好。)
(2)指導朗讀:這些數字讀好了,這段話的意思也就讀明白了。學生練讀。
(3)教師介紹:為了治水,禹到處奔走。晚上,他常常睡在草丘山岡,天蒙蒙亮就又出發了。他的腳長年泡在泥水中,腳跟都爛了,他只好掛著棍子走路。課文用了一個詞——“到處奔走”。
(4)說一說:讀到這里,你最想用哪個詞贊美禹?(一心為民、無私奉獻……)
(5)小結:13年里,禹3次經過家門都沒有回家看一看,老百姓們聽說了這件事,非常感動。于是就給這個故事取了個名字——三過家門而不入(板書)。現在,人們常用這個成語,贊揚像禹這樣“不顧小家顧大家的無私奉獻的人”。
四、學習第四自然段——感受大禹的功績
1.自由讀文,練習按“誰、怎么治理、結果如何”的思路說一說這段話的內容。
2.學習第一層,了解“大禹治水”的經過,體會大禹的智慧。
(1)讀第四自然段,畫出禹治理洪水的句子。
(2)用自己的話說一說,禹是怎么讓洪水乖乖聽話的。
(3)借助插圖,理解“疏導”的意思。
(4)齊讀禹治理洪水的語句,感受禹的智慧。
3.學習第二層,體會百姓“安居樂業”。
(1)指名讀寫禹“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出示百姓“安居樂業”的場景圖片,說說看到了什么。
(孩童無憂無慮地玩耍,百姓在田里耕作,閑暇之余吹笛歌唱、聊天品茶等)
(2)理解“安居樂業”:洪水終于被治理好了,老百姓有屋可住,有田可種,幸福地過日子,這樣的生活就叫——安居樂業。
(3)指名對比朗讀課文寫“治水前”和“治水后”的景象的句子。
(4)從洪水泛濫到乖乖地聽話,百姓會怎么感激禹?(治水有方、智慧過人,心中裝著百姓安危……)
小結:人民非常感謝禹的功績,因此尊稱他為“大禹”,也就是偉大的禹。
五、講述故事
過渡;大禹治水的故事代代相傳,讓我們來完整地講述這個故事。
1.借助板書,提示四人小組合作講述,每人講述一段,重點把禹的治水方法講清楚。
2.展示,相機評價。
3.擦掉部分詞語,只留下(泛濫、筑壩擋水、三過家門而不入、疏通河道),學生獨立練習講故事。
六、寫字指導
七、推薦閱讀
在我國歷,像大禹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出示課件),如《愚公移山》《后羿射日》《女媧補天》等,建議課后找來讀一讀。
八、板書設計
15.大禹治水
(1)洪水使人們生活痛苦。(泛濫、淹沒、沖毀、傷害)
(2)穌用筑壩擋水的方法,沒有治好洪水。大禹治水(九年、繼續)
(3)禹治水,三過家門而不入。
(4)禹用疏通河道的辦法,帶領人們治好了洪水。(安居樂業)
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教案2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藤”等六個字,會寫“言、每、治”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密切聯系。
難點: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出示課件,看圖說話。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葫蘆”。(了解葫蘆的莖、藤、葉、花、果,認識生字“葫蘆”。)
同學們看看老師手中的圖片,這是什么?(葫蘆)對,是葫蘆。翻圖片看“葫蘆”兩字。看,都是草字頭,草字頭和什么有關?(植物)葫蘆是一種植物,它可以作為蔬菜食用,也可以用來作為工藝品用。比如:用來做葫蘆絲,舀水的瓢等。它的用處可真大啊,你喜歡葫蘆嗎?
葫蘆用處這么大,你想要嗎?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這里面的“我”當然不是你們,是誰呢?他得到了葫蘆嗎?我們還是去看看這個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老師把這個故事讀給你們聽聽,請你們把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圈起本課的生字,看老師是怎么讀這些字的。
1.老師范讀,生圈字。
2.讀生字:同學們都把字圈好了嗎?請在小組里把這些生字讀一讀——老師貼生字卡片——請你們一起來給生字注上拼音,師寫生讀——說說這些生字中哪些生字是相同的偏旁呀――“哇,盯,鄰”分別和誰長得很像,編繞口令:哇哇哇,換個蟲字旁就是蛙……
3.生字快點生快讀——做一做,連線。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一)看圖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會讀了,老師請你們看幾幅圖畫。
看到第一幅圖,請問:你看到了什么?(一個人,葫蘆,葫蘆葉子)
那么你知道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寫的就是這幅圖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這葫蘆長得怎樣呢?請你們畫出葫蘆長得好的句子。
相機板書:綠葉——開花——葫蘆(可愛)
是啊,多么可愛的葫蘆哇!這個人喜歡葫蘆嗎?你從哪里看出來的?“盯,每天,都,幾次”相機板畫。這個人多么喜歡葫蘆啊,那他一定會把葫蘆照顧得好好的,一定會結出大大的葫蘆來的,可是,事實是這樣的嗎?
(二)看圖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這幅圖上你又看到了什么?什么發生了變化?(葉子黃了,葫蘆落了,人吃驚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讀一讀。
多可惜啊,多可惜啊,這可愛的葫蘆落了!你能帶著惋惜的語氣再來讀一讀嗎?板書:落了
看看這個人也很吃驚,這個人不是很喜歡葫蘆嗎?他怎么讓葫蘆就這么落了?是什么原因呢?(有蟲子)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
哦,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同學們小組里讀一讀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語地說: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你覺得哪個句子好?為什么?(讓我們感受到了這個人看到了蟲子爬在葉子是不在乎的。)相機板書:生蟲子
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你覺得哪個句子好?為什么?(第一個句子好,反問句加重了語氣,更加證明了這個人的無知)相機板書:不治
這個人要的只是什么?他認為什么不重要?(他認為葉子不重要)
那葉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嗎?演示植物的葉子跟果子的關系圖。
總結: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長大長好,是要經過生根,發芽,開花才能結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視結果,而忽略了中間的過程,是不可能的。我們再來勸勸這位只想要葫蘆的人吧。
同學們,剛才你們讀完,老師就突然想到了一個故事,跟這個故事很像:有個孩子叫丁丁,他天天嚷著,我要考一百分,我是全班第一,可是,上課的時候他卻不認真,要做的作業經常不做完……
你們來猜一猜后來他能考全班第一嗎?為什么?總結,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點一滴的努力的!謝謝今天這篇課文教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讓我們再一次去品味這個故事吧!!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吧!
四、發散思維,拓展延伸。
1、總結板書: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古時候有個人種了一棵( ),葫蘆長葉,開花,結出了( ),后來葫蘆的葉子上( ),這個人不去( ),最后葫蘆都( )。
2、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人經過了此事之后,他會學聰明嗎?如果第二年,他又種了一棵葫蘆,葉子上又長了蟲子,他會怎么做呢?
五、作業
1.讀課文,復述這個故事
2.復習生字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種葫蘆 可愛(喜悅、高興)
不治 蚜蟲
落葫蘆 變黃(難過、可惜)
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教案3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朱德同志和紅軍戰士一起挑糧的生動事跡,體會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群眾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質,培養熱愛革命領袖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有感情地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課文內容,感悟革命領袖以身作則,與戰士們同甘共苦的高貴品德。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出示歌曲)
小朋友們剛才欣賞了一首歌曲,你知道歌中唱的是什么?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朱德的扁擔》(板書:朱德的扁擔),生齊讀課題。
師:你見過扁擔嗎?它是用來干什么?課文中朱德的扁擔用來干什么?
二、細讀課文,感悟內涵。
1、學習第二自然段
①課件:讀一讀,想一想,朱德軍長為什么要挑糧?
②指名生說(課件出示句子)
③生再讀這個句子。
2、學習第三自然段。
①師過渡:是啊,人是鐵,飯是鋼,要打敗敵人,我們紅軍還要儲備足夠的糧食。所以,朱德也和戰士們一塊到茅坪去挑糧,你瞧,朱德正挑著擔子從遠處走來了。(出示朱德挑糧的畫面)
②看一看,說一說,圖上的人是誰?他在干什么?什么樣的表情?為什么是這個表情?(從穿戴、年齡、挑的糧食等說說)
師:小朋友說的真好呀!那我們來看看課文中是怎樣寫的?
③課件出示句子:他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滿滿的一袋糧食,跟大家一塊兒爬山。
從“滿滿”這個詞中你體會到了什么?(說明擔的糧食重、沉、多)
小結:是呀,朱德和戰士們一塊兒去挑糧,總是挑著滿滿一擔糧食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和戰士們同甘共苦。(板書:同甘共苦)在挑糧過程中,盡管離敵人那樣近,隨時可能遇到敵人的偷襲,隨時有生命危險,但他一點也不怕,仍然和戰士們去挑糧。我們用一個詞語來說就是“身先士卒”。(板書:身先士卒)
④再讀這句話,讀出糧食的沉重。
他們挑糧容易嗎?(不容易),你從哪能看出不容易?出示課件山路陡峭
⑤師:現在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小朋友們最喜歡看的動畫片,要邊看邊想。課件出示:(播放動畫視頻)
看了動畫片后,你都知道了些什么?
(師隨機問:朱德同志為什么要在自己的扁擔上寫上“朱德記”三個字?)
語言訓練:(課件出示)比一比:看看誰的本事大?
看到朱德爺爺這么辛苦,你心疼嗎?如果你是朱德身邊的戰士,你怎么來勸勸朱德軍長不要挑糧?
戰士們這樣勸行不行?
3、總結
是啊,不管大家怎么勸,他總是不肯,堅持要去挑糧。所以當時在井岡山流傳著這么一首歌謠。
課件出示:朱德挑糧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力,粉碎敵人圍剿。這首歌謠表現了老百姓對朱德爺爺的愛戴和信任,有了像朱德這樣和戰士同甘共苦的總司令,一定可以粉碎敵人的圍剿。讓我們一起再來有感情地讀一讀這首民謠吧!
三、拓展延伸(課件出示)
你還想知道更多關于朱德的故事嗎?請閱讀《朱德的故事》、《我的父親朱德》等課外書。
四、板書:
朱德的扁擔
同甘共苦
身先士卒
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教案4
教學目標:
1.認識“朱、德”等14個生字,讀準多音字“難”,會寫“扁、擔”等8個字,會寫“扁擔、同志”等10個詞語。借助圖片和生活實際理解“扁擔、會師”等詞語的意思。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懂得為什么大家越發敬愛朱德同志,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則,以及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對革命先輩產生敬意。
3.學習動賓短語的搭配并積累運用。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正確識字、寫字。
2.學習動賓短語的搭配并積累運用。
教學難點:
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對革命先輩產生敬意。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初讀課文,認識“朱、德”等14個生字,會寫“扁、擔、伍、師、戰”5個字,會寫“扁擔、會師、隊伍、戰士”4個詞語。
2.通過看圖,借助關鍵詞的辦法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挑糧環境的惡劣。
教學重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正確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
通過看圖,借助關鍵詞的辦法了解故事內容,感受挑糧環境的惡劣。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認識朱德,知道扁擔作用
1.談話導入。
師:還記得一年級學的《吃水不忘挖井人》嗎?這感人的故事讓我們對關懷人民的革命領袖毛主席產生了敬愛之情。出示毛澤東的畫像,認識(澤)字。站在他旁邊的是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老一輩領導人。
2.學習課題中的生字。
(1)學習生字“朱、德”,借助圖片認識朱德。
師:他就是今天我們要認識另一位偉人,你對朱德爺爺有什么了解?
引入課外資料:(教師補充)
生:朱德爺爺與毛主席、周總理一樣,是我們老輩的革命家。他當過紅軍總司令、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深受人民的愛戴。
板書:朱德。
師:讀準“朱德”兩個字,說說這兩個字怎么記?生活中你還在哪見過這兩個字?
預設1:
①學發現(朱)表示姓氏,身邊也有姓朱的人。
②我們《道德與法治》的書上有(德)這個字。
(2)學習生字“扁、擔”,借助圖片認識扁擔。
出示圖片:扁擔
師:“擔”本身都四聲,在(扁擔)一詞中要讀成輕聲,說一說怎么記住這兩個字。
生:“擔”是提手旁的字,與手的動作有關系,我們擔起的責任就叫“重擔”。
“扁”是半包圍結構的字,生活中我還知道有(扁豆)(扁桃),鴨子的嘴是(扁扁的)。
師:你對(扁擔)有什么了解?
生:扁擔是一種挑東西用的工具,大多用竹子做成。
3.再讀課題,引發思考
師:這篇課文講的是朱德的什么事呢?指導讀課題,復現生字(朱德的扁擔)
二、初讀課文,識記生字,整體感知內容
1.小聲朗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
2.學習生字新詞。
第一組詞語:(同志隊伍)
(1)朗讀句子,出示圖片,介紹井岡山,看圖理解“會師”。
朱德同志帶領隊伍到井岡山,跟毛澤東的隊伍會師了。
(2)讀出高興的語氣。
第二組詞語:(同志隊伍敵人打仗)
朱德同志帶領一支隊伍跟敵人打仗。
師: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志伍敵仗”這幾個字?鼓勵學生用形聲字歸類的辦法自主識記。
志:下邊表示心意,與上邊合起來就是意向的意思,“同志”就是志同道合之人。
伍:指古代的軍隊編制的最小單位,五人為伍,后引申為軍隊,隊伍。
第三組詞語:(陡)(難)
從井岡山上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1)指導讀句子,讀準字音。
(2)學習多音字(難)
師:在《大禹治水》中出現了“災難”nàn復習讀音,再引導學生發現“難走”讀nán,認讀時除了文中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詞?
生:難過為難難忘
師:當讀二聲時,有不好、不容易、不好辦的意思。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低年級學習生字是教學的重要內容,本環節做到字不離詞、詞不離句,學生在一定的語境中識記生字,鞏固生字,加深記憶。
4.再讀課文,整體感知。
思考: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填空。
朱德同志和戰士們一起去( )挑糧,戰士們( )朱德,就把扁擔( ),后來朱德同志又( ),并寫上了( )。
【設計意圖】:本環節讓學生在通讀課文之后,采用填空的形式,降低難度,學生自然而然對課文內容有了初步了解。
三、走近文本,借助關鍵詞,感受困難重重
1.朱德同志和戰士們為什么去挑糧?讀一、二自然段。
2.集體交流。
生:粉碎敵人圍攻,需要儲備糧食。
生:產糧食不多,抽出人下山挑糧。
3.挑糧時戰士們還遇到哪些困難,再聯系生活體驗了解路之長,讀出路途遙遠。
4.結合圖片,想象路途之險,讀出“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聯系生活展開想象。
①結合字理:左耳旁表示山陵,山陵坡度接近于垂直為“陡”。
②展開想象:說說你見過的陡峭的山路什么樣?讀詞語(陡峭)(陡坡)
從井岡山到茅坪,來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難走。
生:讀句子,說感受,讀出自己的感受。
5.朗讀第二自然段,讀出山路難走,戰士們不怕困難爭相挑糧的情景。
【設計意圖】:借助圖片、結合生活實際幫助學生理解關鍵詞句的意思,通過朗讀加深對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四、歸類比較,指導書寫生字和新詞
1.指導書寫“扁、擔、伍、師、戰”5個字。
師:請你用已有的觀察方法自己先看看這寫字有什么特點?
一看漢字結構二看高矮和寬窄三看重點筆畫
生:“擔伍師戰”是左右結構的字,“扁”是半包圍結構的字。
2.觀察漢字間架結構,明確關鍵筆畫。
生:左窄右寬的字有“擔、伍、師”,“戰”要寫的做緊湊右舒展,觀察“戈”的斜鉤從豎中線起筆,寫至右下格向上提,拉長舒展。
3.描一個寫一個。
師:大家互評,夸夸他哪兒寫得好?或糾正沒寫好的地方,再寫一遍,爭取越寫越好。
4.自主書寫(扁擔、會師、隊伍、戰士)4個詞語。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流利地朗讀課文,繼續鞏固識字,會寫“士、志、軍”3個字,會寫“同志、帶領、紅軍、來回、白天、起來”6個詞語。
2.通過讀課文,抓住關鍵詞語,懂得為什么大家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3.學習動賓短語的搭配并積累運用。
教學重點:
1.學習動賓短語的搭配并積累運用。
2.抓住關鍵詞語,懂得為什么大家越發敬愛朱德同志。
教學難點:
感受朱德同志以身作則,和戰士們同甘共苦的精神,對革命先輩產生敬意。
教學過程:
一、復習詞語,感受扁擔的作用
1.導入。
師:同學們,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很多生字,你們還認識嗎?
課件出示詞語,指名學生認讀。
朱德 同志 隊伍 敵人 抽出 難走 打仗 心疼
不料 敬愛 帶領 隊伍 山高 路陡
2.復習內容。
課件出示,請學生填空說一說,感受“扁擔的作用”
敬愛的朱德同志用扁擔( )。
心疼領袖的戰士們( )扁擔。
敬愛的朱德同志( )新扁擔,寫上“( )扁擔”。
【設計意圖】緊扣課題中的“扁擔”進行復習,既滲透學生對篇章結構的整仁把握能力,又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抓住關鍵詞,感悟偉人的品質
1.借助關鍵詞,體會“同甘共苦”。
師:通過上節課學習,我們知道盡管山高路陡,路上困難重重,但紅軍戰士們卻無所畏懼。
看插圖想象情景。
師:看,這就是當年紅軍戰士們挑糧的情景。
①練習說話。
師:走在最前面的是誰?誰能看圖用“一塊兒”說一句話?
師:朱德爺爺是怎樣挑糧的?誰能看圖用自己的話說說?
生:先指名名再指導學生按順序說。先說穿著,再說動作。
學習動賓短語“穿著草鞋、戴著斗笠、挑起糧食”,關注年齡和動作。
師:朱德同志穿著什么?帶著什么?挑起什么?
師:帶領學生完成課后習題。
生:讀一讀,連一連。
師:結合文本進行拓展,文中還有哪些表示動作的詞語,找一找,看誰說的多?
帶領隊伍、鞏固根據地、儲備糧食、藏起扁擔
師:照著樣子練習說一組生活中常用的詞組。
生:打著雨傘、穿著雨衣、彈著鋼琴
師:路那么遠,又山高路陡,可是每次挑糧大家都爭著去。身壯的年輕小伙爭著去、搶著去,作為軍長的朱德同志,當年已經四十多歲也和戰士們一樣爭著去挑糧,而且穿戴和戰士們(一樣),挑的糧食也跟戰士一樣(滿滿的)。
②小結人物特點。
師:同學們,故事學到這兒,你們認為朱德同志是位什么樣的人呢?
(板書:與戰士同甘共苦)
③朗讀體會。指導用敬佩的語氣讀第三自然段第一至三句。(強調兩個“一塊兒”)
2.聚焦關鍵詞,了解大家越發愛戴朱德的原因。
(1)用換詞的方法,理解“越發”的意思。
出示句子:大家見了,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師:你能把“越發”換一個詞,句子的意思不變嗎?
生:可以換成“更加”。大家見了,更加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2)借助關鍵詞,說說大家越發愛戴朱德的原因。
①借助表示時間詞語
“白天……晚上……”“整夜整夜”
②與第二自然段進行勾連。
白天,朱德同志挑起糧食,走五六十里的路,山高路陡,非常難走——大家看了非常心疼。
晚上,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戰略,不休息——大家看了非常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擔藏了起來,理解藏扁擔的良苦用心。
資料拓展:朱德同志不是一名普通的戰士,而是這支隊伍的指揮官——軍長。白天,他和戰士們一起挑糧,晚上,戰士們都休息了,他還要在昏暗的油燈下研究怎樣跟敵人打仗,有時一工作就是一夜啊。
③想象表達:戰士們心疼朱德同志,一定會勸他不要去挑糧了,你就是戰士,你來勸勸。
引導學生從從兩個角度進行思考:路途的遙遠與艱險;朱德的年齡與肩上的重任。
④讀句子,認讀“不料”,結合語境理解“不料”。
師:沒想到朱德同志又找來一根扁擔,還要寫上自己的名字,這是為什么?
⑤補白朗讀的方式,感悟戰士們對朱德同志的敬重與愛戴。
大家見了,心里想:________。從此,越發敬愛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擔了。
⑥補充閱讀,深入感受朱德與戰士同甘共苦的的高大形象。帶著敬愛之情再讀最后一段。
相關資料補充
朱德同志不僅在戰爭年代做到以身作則,與戰士同甘共苦,新中國成立后他依然保持著這種優良作風。1958年,已經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十大元帥之一,72歲高齡的朱德同志還親自到十三陵水庫參加勞動(出示照片),和大家一起挑土筑壩。大家對朱德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越發愛戴朱德同志了。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生字和新詞
1.指導書寫“軍、志、士”3個字。
師:鼓勵學生自主觀察,一看漢字結構二看高矮和寬窄三看重點筆畫。
2.觀察漢字間架結構,明確關鍵筆畫。
3.描一個寫一個。
師:大家互評,夸夸他哪兒寫得好?或糾正沒寫好的地方,再寫一遍,爭取越寫越好。
4.自主書寫詞語。
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教案5
教學目標:
1、正確地拼讀“我會認”中的生字,并能組詞。從“我會認”的生字中自由挑選2—3個生字組詞并能說一句話。
2、給“我會寫”的生字找朋友,盡量區分一些同音字,以免學生混淆。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圖文結合,體會傣族人民和周總理一起過潑水節的快樂和幸福,感悟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深情厚誼。
教學重點:通過朗讀,體會揣摩人物內心的情感。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突出主題,點明重點。(2分鐘)
今天,老師要和同學們一起分享一個充滿溫情的、感人的小故事。讓我們一起說出故事的名字,生齊讀課題。(指導生讀出溫情的語氣來)
什么是潑水節呢?出示圖片,師進行解說:當火紅的鳳凰花開放的時候,傣族人民一年一度的潑水節又到了。潑水節是傣族人民的傳統節日,非常隆重,相當于我們漢族的春節,每年都要舉辦一次。為什么1961年的潑水節就成了難忘的呢,這就是本節課我們要學習的重點內容。
二、檢查預習情況,進行匯報展示。(10分鐘)
1、讀讀我最棒。(2分鐘)出示大屏幕
fèng huáng dǎi ēn qiāo sǎ jīn guà kā fēi cǎi
鳳 凰 傣 恩 敲 撒 襟 褂 咖 啡 踩
duān zhàn shòu
端 蘸 壽
2、說說我能行。(3分鐘)
fèng huáng dǎi ēn qiāo sǎ jīn guà kā fēi cǎi
鳳 凰 傣 恩 敲 撒 襟 褂 咖 啡 踩
duān zhàn shòu
端 蘸 壽
3、詞語對對碰。(3分鐘)
龍 恩 壽 柏 潑 特 敬 鮮 腳 度
4、美文大放送。(2分鐘)
生自由讀課文,讀完后標出自然段的序號,小組內檢查糾正。
三、圖文對照,品讀課文。(28分)
過渡語:伴著鳳凰花的花香,踏著象腳鼓的鼓點,讓我們一起走進那難忘的潑水節。
1、生觀看視頻。(5分鐘)(誰的眼睛最亮,看得最認真,一會兒老師可要出題目考大家的)
師:傣族人民都用什么方式在慶祝潑水節?小組內交流一下。指名生匯報交流結果。
(敲起象腳鼓,賽龍舟,放花炮,唱歌跳舞等形式)
2、再讀課文,體會情感。(2分鐘)
過渡:再美的節目也有落幕的時候,是作者把那一幕幕熱鬧的場面變成了這篇優美的文章讓我們把祝福傳遞,誰想變成傳遞祝福的小天使把這篇文章美美地讀出來。(指名分段讀課文)
3、品讀課文,體會情感。
(1)向往之情(3分鐘)
過渡:謝謝八位小天使,是你們的朗讀帶領我們穿越時空來到了1961年的潑水節,看到人山人海的場面,我突然想做個現場采訪(師現場采訪)“請你談談現在的心情是怎樣的?”一句句樸實的話語,表達了傣族人民對這次潑水節的向往之情。看文中是如何描述的呢?(請看大屏幕)仔細看,認真聽(師范讀)生小聲試讀,指名生讀。指導讀時突出“特別”二字。
(2)歡迎總理。(4分鐘)
過渡:得知敬愛的周恩來總理要和他們一起過潑水節,傣族人民高興極了,請你用“——”劃出他們是如何歡迎周總理的?(同桌交流一下)
指名生回答。聽了你們的回答,我已經被傣族人民的熱情感染了
讓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重現當時的情景吧,傣族同胞們,讓我們一起歡呼吧。邊體會邊試著讀一讀。生試讀,指名生讀。以游戲的形式男女生合作讀。指導讀出激動興奮的語氣來。
(3)認識總理。(4分鐘)
過渡:在歡呼聲中,一個和藹可親的伯伯來到人群中,(請看大屏幕)來,認識一下我們敬愛的周總理,師在圖上邊指著邊解說。(只見他上身穿著對襟白褂,下身穿著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水紅色頭巾,看他的表情,文中有一個詞語用得非常好,看誰的眼睛亮,一下子就能找出來。)
指名生上前邊指邊描述。以后描寫人物時也可以從穿著入手,我們可以現場實踐。現場找一生為例進行描述,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潑水祝福。(4分鐘)
過渡:不知不覺中,歡樂的潑水節開始了,老師今天就充當一下解說員,(請看大屏幕)師邊讀邊演示周總理潑水的動作。想象一下,周總理會說哪些祝福的話(可引導學生想象祝福的話語)
總理的祝福溫暖著傣族人民的心,他們也把最真摯的祝福送給敬愛的周總理,傣族同胞們,讓我們一起把祝福送給他。師讀前半句,生讀后半句。
清清的水,潑呀,灑呀!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哇,跳哇,是那么開心!(師邊解說邊播放圖片)
4、情感升華。(3分鐘)
相隔遙遠的時空,我們都能感受到那份幸福,那份快樂,那么作為和周總理歡度潑水節的傣族人民,又是怎樣的心情呢?讓我們一起把情感抒發出來吧。(請看大屏幕)生齊讀。
四、拓展延伸:(2分鐘)
過渡:學習了傣族人民的潑水節,你還知道哪些民族的節日?
五、教師小結。(1分鐘)
潑水節已漸漸地落下帷幕,我們這節課的學習也即將結束,花香怡人,鼓聲悅耳,這真是難忘的一節課。
二年級語文教師個人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