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一年級 >

一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教案

時間: 和杰2 一年級

在教學工作中,備課被看做是基礎,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結合學生特點,明確教學任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的重要準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教案,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教案1

一、知識與技能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3.認識逗號、句號、省略號。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隨文識字的方法學習生字,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認識逗號、句號、省略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喜歡讀詩歌,進入情境隨文識字。

【教學重點】

會認11個生字,會寫4個字。

【教學難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學會用逗號、句號、省略號。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播放視頻《美麗的秋天》。

2.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葉、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這時,從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給我們寫詩了!

3.青蛙到底寫了一首什么樣的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青蛙寫詩》。

教師板書,學生跟著書寫,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寫、詩、點、要、過、給、當、串、們、以、成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詩”是整體認讀音節,并且是翹舌音,引導學生反復認讀。)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寫詩、古詩、雨點、不要、過來、不給、當前、串門、我們、以后、成功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進雨中,感受青蛙的詩。

三、精讀領悟

1.學習第1小節——感受雨天的美。

(1)(課件出示插圖的動畫)創設情境:快聽:嘀嗒,嘀嗒……什么聲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話也寫到下雨了?(指生讀句子: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從哪兒感受到的?

(2)啟發想象:

①雨點兒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葉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訴大家。

預設:生1:雨點兒落到綠綠的荷葉上滾來滾去的。

生2:雨點兒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們都來啦,它們都把小腦袋露出來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點兒落到了你的身上,你會是什么感覺?

預設:我會感覺涼涼的,癢癢的,很好玩!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會怎么樣啊?

預設:高興極了;覺得景色太美了!

(3)導讀:快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句: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

(4)引讀:所以青蛙高興地說——齊讀本小節最后一句:我要寫詩啦!

2.學習第2~4小節。分角色朗讀對話,感悟童趣。

(1)過渡:聽到青蛙要寫詩啦,瞧瞧誰來幫忙啦?

(2)隨著學生回答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導學:你是從哪幾小節知道的?(2、3、4)自由讀這三個小節,思考:它們都幫了什么忙?

(4)隨著學生回答板書:

小蝌蚪(  )——逗號;

水泡泡(  )——句號;

一串水珠(  )——省略號。

(5)導學:為什么它們能當逗號、句號、省略號呢?

①出示小蝌蚪圖片,你們發現什么了?

(小蝌蚪真像逗號。)

②師請孩子吹泡泡,你們發現什么了?

(水泡泡圓圓的,很像句號;我覺得它不但圓,還透明,很漂亮!)

③指導學生朗讀:多有趣啊!快出聲地讀一讀第2、3小節。(學生練讀后指名讀。)

④引導學生認識省略號。出示圖片理解詞語“一串水珠”。為什么不說一個水珠呢?

預設:省略號是六個點,一個水珠不像,我覺得一串水珠排起來很有趣!水珠們很團結!

⑤引讀:快把你的想法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6)引讀:是啊!多有趣的對話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試著小組內分角色有感情地讀一讀。

(7)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8)小結: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們的生活聯系多緊密呀!我們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據板書,引領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的背下來。

3.學習第5小節,美讀詩文,啟迪靈性。

(1)導學:有這么多好朋友幫助青蛙,它終于把詩寫成了(課件出示第5小節),快大聲地讀一讀,看看自己能發現什么?(詩的內容只有一個“呱”字。)

(2)導學:青蛙寫的詩多有意思,只有一個字——呱。這個字是擬聲詞。再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3)導學:“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語言,你能不能做個小翻譯,給大家解釋一下青蛙的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4)學生自由猜測青蛙“呱呱”的內容。

4.引讀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們多團結呀!所以青蛙才能寫出這么美的詩,讓我們帶著喜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認識標點逗號、句號、省略號

(1)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它們的形狀,讓學生說說有什么發現。

(學生說說誰像誰,潛移默化地學習比喻句。)

(2)這些都叫標點符號。讓我們用“……像……”的句式說說這些標點符號。

6.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小雨沙沙,它現在就在你的身邊,讓我們到大自然中去尋找秋天的足跡吧。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同學們,多么有趣的詩歌呀!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并感受到了下雨的美好。

(2)喜歡大自然,有了留心大自然的興趣。

2.課堂練習:

(1)換識字環境讀文。

寫話作詩不能少。

逗號好像小蝌蚪,

句號好像水泡泡。

省略號像什么?

好像水珠串成串。

我用它們來寫詩,

送給媽媽和老師,

老師媽媽哈哈笑,

夸我寫作呱呱叫。

(2)口頭填空:圓圓的(  ),當個小句號;一串(  ),當省略號;(  )帶個小尾巴可以當個小逗號。

五、作業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找一找,大自然中的事物還有什么可以當逗號、句號和省略號。

【板書設計】

青蛙寫詩

蝌蚪 逗號

水 泡泡 句號

一串水珠 省略號

一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教案2

設計說明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識字、寫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是第一學段的教學重點,也是貫穿整個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內容。一年級學生的認字、識字能力不強,而本課識字量較大,對于學生來說有些困難。為了突破這一難點,依據兒童心理特點,本課教學設計采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引導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字,抓住各種機會主動識字,做到識用結合。同時依據教材圖文并茂,內容活潑形象的特點,結合學生年齡特點,以富有情境的圖畫,多種形式的朗讀為載體,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發展學生的語言,啟迪孩子的靈性!在教學中體現三個結合:把閱讀和鞏固識字相結合,閱讀和培養語感相結合,閱讀與促進學生的發展相結合。

課前準備

1.(1)制作有文中景物和生字的課件。(教師)

(2)制作水珠、蝌蚪、青蛙等頭飾。(教師)

2.生字、生詞卡片,收集并認識各種常用標點符號。(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情境激趣,引入新課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導學:(教師邊講故事,邊在黑板上畫簡筆畫)孩子們快看,我們的黑板變成了一個美麗的荷花池,荷花池里都有什么啊?(荷葉、荷花、小蝌蚪、水泡泡、一串小水珠)呀!下雨了!這時,從池塘里跳出一只青蛙。它要給我們寫詩了!

2.設疑導入:青蛙到底寫了一首什么樣的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青蛙寫詩》。

3.教師板書,學生跟著書寫,齊讀課題。

4.學習“寫、詩”這兩個字。通過定位聯想法識記生字并組詞。同時強調:“詩”是整體認讀音節,并且是翹舌音,引導學生反復認讀。

5.認識新偏旁“冖”。

設計意圖:導入環節,猶如一臺戲的序幕。利用簡筆畫畫出本課的插圖,激發學生的興趣,講故事般引出課題,學生在愉快的情緒之中入情、移情、陶情,并認識了生字“寫、詩”,分散了識字的量,降低了識字的難度。

二、初讀課文,定位識字

1.導學:借助拼音自己試著讀讀兒歌,要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本文要求認讀的生字圈畫出來。

2.學生按要求自由拼讀兒歌,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圈畫生字,并把生字多讀幾遍。

3.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感知生字的讀音及課文的內容。學生重點注意聽清自己圈畫的生字詞的讀音。

4.多種形式讀文。先同桌互讀糾錯,再組內賽讀,最后指名讀文,其他學生從字音是否正確和語句是否通順兩個方面評價。

設計意圖:《語文課程標準》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本環節本著這一原則,先讓學生自讀課文,自學生字,然后與同桌、小組成員合作學習,最后班內匯報學習成果,使學生體會到自學和合作學習的樂趣。

三、深入讀文,隨文識字

1.學習第1小節,認識“點、要”兩個生字。

(1)指名朗讀第1小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做出評價。

(2)指導朗讀,注意感嘆句的讀法,要讀出青蛙的喜悅之情。

(3)識記生字“點”,認識新偏旁“灬”。“灬”有時表示尾巴,如在“燕”字中就表示尾巴;有時表示“火”,如在“熱”“蒸”等字中就表示“火”。

(4)識記“要”字,引導學生認讀,并說說用什么方法記住它。

(5)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寫”“詩”“點”“要”,引導學生多種形式靈活鞏固認讀。(小老師領讀并組詞,開火車認讀并組詞,班內競賽搶讀,猜一猜讀。)

2.學習第2~4小節,認識“過、給、當、串、們、以”。

(1)導學:青蛙寫詩了,它是怎樣寫的呢?都有誰來幫忙了?我們來看第2~4小節。

(2)學生自由讀文,圈畫出誰來幫忙了。

(3)學生匯報,教師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并貼圖。

(4)出示第2小節,指名朗讀。

(5)導學:在這一節中藏著三個生字寶寶,你能找到嗎?你是怎樣記住它們的?

預設:

過:用加一加的辦法記,辶+寸=過。組詞:過去過來過年

給:用加一加的辦法記,纟+合=給。組詞:送給給你

當:也可用加一加的方法記,+=當。當是一個多音字。

(6)導學:水珠也來幫忙了,多少水珠來幫忙呀?

預設:一串水珠。

①學習“串”,可以用象形記憶法,兩塊肉用一根竹簽穿起來,就是“串”。

②課件演示“串”的古今字變化。學生認真觀察記憶字形,理解字義。

③運用:有什么東西是成串的?(一串項鏈、一串辣椒、一串香蕉、一串燈籠、一串葡萄、一串冰糖葫蘆、一串羊肉。)

(7)謎語:門外有人——們。學習“們”字,強調讀音是輕聲。

(8)用數筆畫的方法學習“以”字。

(9)導學:這么多小伙伴來幫忙,它們是怎么幫忙的?

①學生匯報,教師課件演示: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它們的形狀,讓學生說說有什么發現。(學生說說誰像誰,潛移默化地學習比喻句。)

②導學:這些都叫標點符號。讓我們用“……像……”的句式說說這些標點符號。

預設:小蝌蚪像逗號;水泡泡像句號;一串水珠像省略號。

③拓展:你還知道哪些標點符號?(?;!)(課件播放:標點符號歌)

3.學習第5小節,教學“成”字。

(1)導讀:有這么多好朋友幫助小青蛙,它終于把詩寫成了。出示生字“成”,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記住“成”字。

(2)指名讀第5小節。其他同學要思考:聽了青蛙寫的詩,你們發現了什么?

預設:只有一個字“呱”。

(3)指導學生有節奏地朗讀“青蛙的詩”。

4.創設游戲情境“小蝌蚪找家”,鞏固識字效果。課件出示帶有生字的小蝌蚪,學生認讀生字,讀正確了小蝌蚪就可以回家了。

生字回文,與閱讀再次結合。

導學:這些生字放回課文里你們會讀嗎?(先自由練讀,再齊讀。)

設計意圖:本文生字較多,隨文識字的形式降低了學生認字的難度。學生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激發了學生自主識字的興趣,豐富了學生識字記字的經驗。游戲鞏固識字,寓教于樂,提高了識字教學的實效。

四、指導寫字

1.指導書寫“們”字。

(1)引導學生觀察“們”的間架結構和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2)匯報交流,強調“們”字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3)教師范寫,學生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別指導。

2.學寫生字“下”。

(1)引導學生觀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生匯報交流,書寫。

(3)學生練習書寫。(提醒書寫姿勢。“三個一”。)

3.引導欣賞:你認為哪個字寫得好,就對它笑一笑,并向同桌夸夸你寫的字。

4.師生共議,展示優秀作業,發“笑臉”獎。

設計意圖:低年級的寫字指導至關重要。本環節在寫字指導的過程中并沒有平均使用力量,而是有所側重。本課要求會寫的生字中,“們”是難點,它是一個合體字,所以在指導時重點指導“們”字,從而幫助學生逐步發現合體字的書寫規律。“下”字筆畫較少,而且對于獨體字的書寫學生已有了一定的基礎,所以不作為重點指導,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同時在指導書寫中培養學生自主觀察、評議及正確書寫的能力。充分尊重學生的觀察體驗,并讓學生在扎實的書寫練習、交流評議中給予“笑臉”鼓勵,使學生互相促進,共同提高。

五、課堂小結,自主作業

1.再讀思考:通過閱讀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當學生對課文內容有不懂的地方時,如果是簡單的可以當堂解決,其他的內容引入下一課時教學。)

2.自己給自己留作業:

預設:(1)抄寫生字詞。(2)熟讀課文。

設計意圖:在本節課即將結束之時,讓學生回顧讀懂的內容,并對沒有讀懂的內容進行梳理,培養學生總結的能力和問題意識,同時也為下節課的學習做好鋪墊。改變以往的老師留作業的方式,讓學生自己給自己留作業,不僅激發了學生作業的興趣,也鍛煉了學生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創設情境,鞏固生字

1.(課件演示:青蛙圖)引導學生和青蛙交流,打個招呼。

2.引導學生結合圖畫,借助拼音認讀生字詞語。

(1)課件出示字詞:寫詩、雨點兒、我要、過來、一串水珠、可以、給你、當心、我們、成了。

(2)自讀、小組內讀、全班匯報讀。

3.去掉拼音,利用卡片開火車讀生字詞。

4.生字回文,整體感知。

5.導入:還記得你上節課結束時的疑問嗎?讓我們走進課文去解決這些“?”吧!

設計意圖:一年級的孩子對生字記得快,忘得也快,學習的主動性還不強,需要老師有目的地幫助強化復習字詞,夯實語文基礎知識。通過回讀課文,不僅鞏固生字詞,還為新課學習做好鋪墊。此環節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夯實,注重與上節課知識間的聯系,從鞏固學習內容入手,抓住學生心中的疑問,實現自然過渡,導入新課。

二、創設情境,感悟課文

1.學習第1小節——感受雨天的美。

(1)(課件出示插圖的動畫)創設情境:快聽:嘀嗒,嘀嗒……什么聲音?(下雨了)是啊!文中哪句話也寫到下雨了?(指生讀句子: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你感受到了什么?(雨下得很小。)是從哪兒感受到的?

(2)啟發想象:

①雨點兒一滴一滴落到了水里,落到了荷葉上,落到了……快把你看到的告訴大家。

預設:生1:雨點兒落到綠綠的荷葉上滾來滾去的。

生2:雨點兒落到水里,小河的水呀一圈一圈的可美啦!

生3:水里的小蝌蚪們都來啦,它們都把小腦袋露出來了。

②如果你是青蛙,想想雨點兒落到了你的身上,你會是什么感覺?

預設:我會感覺涼涼的,癢癢的,很好玩!

③如果你是青蛙,看到這么美麗的景色,你會怎么樣啊?

預設:高興極了;覺得景色太美了!

(3)導讀:快把你的感受讀出來。指導有感情朗讀第一句:下雨了,雨點兒淅瀝瀝,沙啦啦。

(4)引讀:所以青蛙高興地說——齊讀本小節最后一句:我要寫詩啦!

2.學習第2~4小節。分角色朗讀對話,感悟童趣。

(1)過渡:聽到青蛙要寫詩啦,瞧瞧誰來幫忙啦?

(2)隨著學生回答板書: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導學:你是從哪幾小節知道的?(2、3、4)自由讀這三個小節,思考:它們都幫了什么忙?

(4)隨著學生回答板書:小蝌蚪()——逗號;水泡泡()——句號;一串水珠()——省略號。

(5)導學:為什么它們能當逗號、句號、省略號呢?

①出示小蝌蚪圖片,你們發現什么了?(小蝌蚪真像逗號。)

②師請孩子吹泡泡,你們發現什么了?(水泡泡圓圓的,很像句號;我覺得它不但圓,還透明,很漂亮!)

③指導學生朗讀:多有趣啊!快出聲地讀一讀第2、3小節。(學生練讀后指名讀。)

④引導學生認識省略號。出示圖片理解詞語“一串水珠”。為什么不說一個水珠呢?

預設:省略號是六個點,一個水珠不像,我覺得一串水珠排起來很有趣!水珠們很團結!

⑤引讀:快把你的想法讀出來。(指名讀,齊讀。)

(6)引讀:是啊!多有趣的對話呀!多好的朋友啊!快試著小組內分角色有感情地讀一讀。

(7)指導分角色朗讀課文。

(8)小結:大自然中的事物和我們的生活聯系多緊密呀!我們和大自然中的一切都是好朋友。

(9)依據板書,引領孩子再次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背的背下來。

3.拓展延伸,訓練語言。

(1)導學:多有趣的詩歌呀!快根據課文內容,想想大自然中的事物還有什么可以當逗號、省略號和句號?

(2)通過班級討論得出:圓圓的(  ),當個小句號;一串(  ),當省略號;(  )帶個小尾巴可以當個小逗號。

4.學習第5小節,美讀詩文,啟迪靈性。

(1)導學:有這么多好朋友幫助青蛙,它終于把詩寫成了(課件出示第5小節),快大聲地讀一讀,看看自己能發現什么?(詩的內容只有一個“呱”字。)

(2)導學:青蛙寫的詩多有意思,只有一個字——呱。這個字是擬聲詞。再讀,讀出不同的語氣。

(3)導學:“呱呱,呱呱”是青蛙的語言,你能不能做個小翻譯,給大家解釋一下青蛙的詩寫的是什么內容?

(4)學生自由猜測青蛙“呱呱”的內容。

5.引讀全文:雨天的景色多美呀!青蛙的朋友們多團結呀!所以青蛙才能寫出這么美的詩,讓我們帶著喜悅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設計意圖:本環節從一年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經驗出發,利用課件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同時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片理解為什么小蝌蚪能當逗號,水泡泡能當句號,一串水珠能當省略號。把識字與理解詩文結合起來,同時多種形式的朗讀指導,加上適度的拓展與想象,不僅發展了學生的語感,還豐富了學生的語言,啟迪了孩子的靈性。這樣長期訓練,學生的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指導觀察,自主書寫

1.指導書寫“雨”字。

2.導學:觀察這個生字,書寫時要注意哪些問題?

預設:中間的四個點的方向要一致。

3.引導觀察“雨”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根據學生匯報,教師范寫指導。

4.引領孩子按“一寫二看三對照”的方法主動去寫好字。

5.用投影把寫得好的展示給大家看。

6.觀察“個”字,自己嘗試寫一個。

7.班內展示學生作品,引導學生評價。(重在發現優點,鼓勵。)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自主觀察生字的結構特點,讓學生體會發現的快樂,同時也使寫字教學不僅僅停留在指導的層面上,更多的是學生的積極參與。有重點地指導書寫和課件演示觀察仿寫相結合,使生字教學扎實有效且富有趣味,不乏味。

四、背誦課文,總結全文

1.學生參看板書練習背誦課文。

2.齊聲背誦課文。

3.師生談收獲小結。

設計意圖:在課堂的結尾讓學生背誦課文談談收獲,不僅能幫助低年級學生豐富語言積累,還能提高學生的總結和概括能力,同時讓學生感到成功的快樂。

一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教案3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2個生字和三個偏旁,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3.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的關系。

二、過程與方法

借助拼音把課文讀正確,通過分角色朗讀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聯系生活理解課文內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有著密切的關系,并能留心觀察生活。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

【教學難點】

通過讀課文使學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生長的關系。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師給大家帶來一首非常好聽的歌,會唱的同學請跟著唱。播放視頻《小雨沙沙》。

2.同學們,云媽媽有許多孩子,它們特別愛唱歌,你聽這會兒它又唱起來了“嘀答滴答”,“沙沙沙……”,它們是誰呀?板書課題:雨點兒

3.指導朗讀課文題目,強調兒化音的讀法,同時讀出雨點兒的可愛。先跟老師讀,再齊讀。

今天老師就領著小朋友們一起去欣賞這可愛的《雨點兒》。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彩、半、空、問、到、方、沒、更、綠、出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學習指導:“數、長”為多音字。)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數不清、彩虹、半空、空中、問題、到了、沒有、更好、綠色、出現、長大

4.小朋友,小雨點兒的本領可真不小,它能夠讓花開得更紅,開得更艷。我們小朋友的本領也不小,只要你讀對它,小雨點兒就會自動落到花朵上,小花就會開得更大、更紅了。

5.師: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近雨點兒,感受雨點兒帶來的神奇。

三、精讀領悟

(一)品讀第1自然段

1.看,天空中來了許多雨點,它們正從云彩里飄落下來。哪位同學能數得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讀。比比誰讀得讓人感覺雨點兒多。

(2)引導學生帶動作讀。

3.除了課文里面的雨點兒數不清,開動腦筋想想:你還見過什么東西數不清呢?

4.引導生觀察圖片,用“數不清”看圖說話。

漫天飛舞的雪花數不清。

滿天的繁星數不清。

5.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你能仿照句子說句話嗎?(此處大量練習句子仿說)

進行句子訓練:小松鼠從(  )跳下來。

(  )從(  )回來。

(二)品讀第2~4自然段

1.這滿天的雨點在飄落的路上相遇了,一個大雨點兒遇到一個可愛的小雨點兒。它們兩個在熱烈地交流著。它們在問什么,答什么呢?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學生自由朗讀,尋找答案。

3.匯報交流。

(三)品讀第5自然段

1.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真開心呀!它們已經到了自己想去的地方。咱們一起來看看,它們各自到的地方都發生了什么變化。

2.品讀: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3.課件演示:干旱無水的大地經過雨水的滋潤,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

4.課件展示圖片,雨后的紅花綠草。引導孩子品讀這句話。

師:從“更紅、更綠”這個詞中感受到花和草在小雨點兒澆灌下快樂地成長。

5.美美地齊讀課文的這一個自然段吧!讀出小花小草的快樂。

6.品讀: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

課件展示圖片,干旱土地在雨后開出了紅花,長出了綠草。引導孩子品讀這句話。

7.這一切都是誰的功勞?你喜歡它們嗎?帶著這種感情來美美地讀課文吧!(出示課件,在美圖中朗讀課文)

8.如果你如果你是這些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說什么呢?

預設:謝謝你,雨點兒,你讓我喝夠了水。

謝謝你,雨點兒,你幫助我長高了。

……

9.如果你是這些雨點,你又會說些什么呢?

預設:我最想到莊稼地去,幫助莊稼生長。

我最想到沙漠去,讓那里不再干旱。

……

(四)生字書寫

1.觀察字形結構。

2.師生討論交流,老師范寫。

3.學生練寫。

(五)課堂小結:小朋友們,本文是一篇科學童話。課文用擬人化的手法,通過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的對話,告訴我們雨點兒是從云彩里飄落下來的,有了雨水的滋潤,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有了雨點兒的滋潤,才有草長花開的美麗景象。

四、總結拓展

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并知道了雨點給大自然帶來的美麗變化。

(2)喜歡雨點兒,有了留心自然現象的興趣。

課堂練習

1.在正確的讀音后打對鉤。

cǎi(  )  shǔ(  )  fān(  )

彩     數       方

chǎi(  )  sǔ(  )  fāng(  )

2.選擇正確的讀音。(cháng、zhǎng)

又過了一年,孩子們長( )高了不少。

他們家有一根長長( )的竹竿。

3.想一想,猜一猜。

千條線,萬條線,落到水里看不見。( )

五、作業布置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跟同學們分角色朗讀。

2.想一想雨中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畫一畫自己眼中雨點兒的世界。

【板書設計】

8.雨點兒

一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教案4

設計說明

對于第一學段的學生來說,如何引導他們盡早進入閱讀階段,給他們打開一個建立在生活經驗基礎上的豐富多彩的文本世界是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本課設計特別注重教師的有效引導,架起生活與教材的橋梁,意在引導和調動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自由、民主的氛圍中學習,自主地讀、說;在主動探究中識字,讀懂課文,初步了解雨點兒的作用,同時對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中的科學奧秘產生興趣。

課前準備

1.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教師)

2.了解雨水對花、草的作用。(學生)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激趣,導入新課

1.多媒體課件出示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入水中就不見。(雨)

2.通過談話,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

(1)導問:生活中你見過什么樣的雨呢?

預設:大雨、小雨、雷陣雨、毛毛雨、狂風暴雨。

(2)導問:你觀察過大雨嗎?是什么樣的?

預設:大雨有時伴著雷聲、閃電,像用盆往下潑一樣,落在地上的雨水很快就匯成溪流。

(3)這種雨在夏天常見,小雨在什么季節下?

預設:春天、秋天。

3.揭示課文題目: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雨的課文。(板書課文題目)

4.指導朗讀課文題目,強調兒化音的讀法,同時讀出雨點兒的可愛。先跟老師讀,再齊讀。

設計意圖:興趣是的教師。知識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越感興趣。本環節以學生喜歡的謎語引入,并引導學生說說自己印象中的雨,充分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讓生活經驗與語文學習結合起來,豐富學生的認知世界和情感世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兒化音是我們學普通話的難點,應重點指導。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一)過渡:這么可愛的雨點兒,課文中是怎么寫的呢?快打開書來讀一讀吧!

(二)引導學生自讀課文,小組合作學習生字。

提出自學要求:

1.自己讀課文,借助漢語拼音,把字音讀準確,把句子讀通順。

2.在小組內由組長帶領學習這一課的生字寶寶。

(三)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下面帶有拼音的詞語,重點強調平翹舌音、兒化音和輕聲。

課件出示帶有拼音的詞語:

shǔ bù qīnɡ yún cǎi bàn kònɡ wèn dá dào nǎr dì fɑnɡ

數不清    云彩  半空   問答  到哪兒 地方

méi yǒu ɡènɡ hǎo lǜ sè zhǎnɡ chū

沒有  更好   綠色  長出

2.小組比賽,“開火車”認讀沒有拼音的生字。

課件出示生字:

數 彩 半 空 問 到 方 沒 更 綠 出 長

設計意圖:以學生為主體,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的意愿,讓學生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在識字、學詞、讀文感知內容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鼓勵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習,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比賽是學生特別喜歡的方式,而小組比賽更有助于培養團結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

三、多種方法,隨文識字

1.過渡:同學們真棒,這么快就記住了這么多生字,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到課文中去找一找這些字寶寶吧!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評價。

3.朗讀第1自然段,學習生字“數”“彩”,認識新偏旁“彡”。

(1)導學:瞧這些雨點兒,它們下得多歡快呀!沙沙沙,沙沙沙!小朋友們,你們知道這些雨點兒是從哪里來嗎?你能用文中的話回答嗎?

(2)指名朗讀第1自然段:數不清的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3)學習生字“數”。

①導問:這一滴一滴的雨點兒飄落下來,數得清嗎?

②出示詞語卡片“數不清”,齊讀。

③認識“數”,拼讀。

④說一說還在哪兒見過這個字。

預設:在數學書上。“數”是一個多音字。

⑤請小老師領讀詞語“數不清、數學”。

(4)教學“彩”。

①導問:數不清的雨點兒,從哪里飄落下來?

②記字形:用加一加的辦法記住這個字。

③請小老師領讀詞語“云彩”。

④認識新偏旁“彡”,說一說還見過哪些帶有“彡”的字。

(5)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雨點兒的多。

4.朗讀第2~4自然段,學習生字“半、空、問、到、方、沒”。

(1)過渡:雨點兒飄呀飄,它們在半空中相遇了,說著悄悄話呢!它們在說什么?請你自由地讀一讀第2~4自然段。

(2)引導學生用書中的話回答: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都說了什么?

(3)分角色朗讀:一名同學來當小雨點兒,一名同學來當大雨點兒。男女生配合讀。

(4)導學:在這一部分中藏著幾個生字寶寶,你找到了嗎?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

預設:

半: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

空:穴+工=空,認識新偏旁“穴”,表示洞穴。

問:可以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也可以用字族識字法,區分“問-閃-聞”。

到:用加一加的辦法識記,組詞:到處、到來。認識新偏旁“刂”。

方:謎語“一萬點”。

沒:聯系生活實際記憶或說反義詞識字:沒—有。

5.學習第5自然段,認識生字“更、綠、出、長”。

(1)引讀最后一個自然段:大雨點兒,小雨點兒都去了它們想去的地方,不久——

(2)學生齊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3)學習生字“綠”,引導學生找出表示顏色的兩個字?(紅和綠)認讀“綠”。

(4)學習“更”,組詞:更大、更多。

(5)謎語識字“出”——山上有山。

(6)學習生字“長”,指導兩個讀音,學習用兩個讀音分別組詞。

設計意圖:識字教學要與讀文結合起來,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讀文、學詞、學字,枯燥的識字活動變得有趣。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培養了學生的識字能力,為學生的自主識字打下基礎。

四、快樂游戲,鞏固生字

1.游戲:找朋友。課件出示:“小雨點兒”身上寫音節,“大雨點兒”身上寫字,把“小雨點兒”與“大雨點兒”連一連。再給“大雨點兒”身上的字找朋友(擴詞)。

2.游戲:讓花更紅。

導學:小朋友,小雨點兒的本領可真不小,它能夠讓花開得更紅,開得更艷。我們小朋友的本領也不小,只要你讀對它,小雨點兒就會自動落到花朵上,小花就會開得更大、更紅了(課件演示課文第88頁的插圖)。

3.導學:將字寶寶放在課文里,希望大家也能很順利地將它們讀出來。

4.指名讀。評議。重點指導問句的讀法以及對話時不同角色的語氣。

設計意圖:通過游戲創設寬松和諧、民主的學習氛圍,鞏固了識字效果,努力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在整體感知課文的基礎上,通過這一環節進一步將學生的讀引向感受、理解、體會的層次,在讀中感悟語言,從而讀出詩歌的意境,培養語感,受到美的熏陶。

五、指導書寫

1.出示本課會寫字:問、半、你、有、從。

2.指名領讀、組詞。

3.指導書寫“你”字。

(1)引導學生觀察“你”的結構和占格特點。

預設:左右結構,左窄右寬。

(2)學習新筆畫“橫鉤”。

(3)教師邊范寫邊講解“你”字,學生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5)評比與欣賞。

4.引導學生學習“問、半、有、從”的書寫,先同桌說一說書寫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再獨立練習書寫。

設計意圖:寫字是一年級教學的重點。在進行寫字教學時,要遵循寫字規律。引導學生觀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以及基本筆畫的書寫,注意字的間架結構,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再美觀地書寫生字。“你”是本課書寫的難點,筆畫較多,又含有一個新的筆畫“橫鉤”,所以在書寫時要重點指導。

六、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認識了這么多新朋友,老師希望你們以后也和今天一樣多開動腦筋,多想辦法,主動認識生字朋友,這些朋友會幫助你們學到更多的知識,會讓你們變得更加聰明。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更努力地去識字。

第二課時

一、情景導入,復習生字

1.導學:上節課我們和雨點兒做了新朋友。這節課我們再跟它一塊兒學習,一塊兒做游戲,我們就變成了——(好朋友)

2.引導學生完成說話訓練:現在請我們的好朋友也到教室來,好嗎?注意邀請雨點兒,就要把它的名字讀準。(強調兒化音)哪位小朋友愿意來邀請它呢?要用上禮貌用語!

3.復習生字。

導學:雨點兒聽到這么有禮貌的邀請,準備進教室啦!但是它在進教室前,想請小朋友們來認認這些生字朋友。

(1)出示生字(指名讀——開火車讀)。

(2)出示詞語,學生齊讀。

4.引導學生輕聲喊出“雨點兒”,教師板書課文題目。

過渡:你們看,雨點兒來啦!(打開課件,雨點兒紛紛從天空落下來,一邊唱著“小雨沙沙”的歌)

設計意圖:復習是掌握知識的有效途徑。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復習并掌握已學的生字。教師的情境導入,又把學生引入到文本之中,讓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去學習。

二、深入讀文,朗讀感悟

(一)學習第1自然段

1.過渡:來了這么多好朋友,誰能數得清?

預設:數不清。

2.出示第1自然段。

(1)指名朗讀。比比誰讀得讓人感覺雨點兒多。

(2)引導學生帶動作讀。

3.導學:除了課文里的雨點兒數不清,開動腦筋想想:你還見過什么東西數不清呢?

4.引導學生用“數不清”說話。

5.導學:雨點兒是從哪兒飄落下來的?(從云彩里)

6.課件動畫演示: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

引導學生仿照“雨點兒從云彩里飄落下來”這一句式說話。

進行句子訓練:小松鼠從(  )跳下來。(  )從(  )回來。

7.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

設計意圖: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進行自讀自悟,在課文的句子中理解詞語,又用詞語拓展思維,進行說話,做到了對語言的積累、內化和吸收。

(二)品讀第2~4自然段

1.過渡:這數不清的雨點兒里面有大雨點兒,有小雨點兒(出示圖片)。瞧,這就是其中的一個大雨點兒,那就是其中的一個可愛的小雨點兒。小雨點兒看見大雨點兒匆匆忙忙地從它身邊路過,睜大了眼睛,好奇地問著,大雨點兒笑瞇瞇地回答著。它們在問什么,答什么呢?讓我們到課文中找找答案吧。

2.學生自由朗讀,尋找答案。

3.匯報交流。

預設:

(1)大雨點兒問小雨點兒:你要到哪里去?

(2)小雨點兒這樣回答:我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

4.引導學生體會“你呢?”這句話沒說完整,這是誰問誰?問什么?引導學生將問句補充完整。

5.分角色朗讀它們之間的對話。先同桌練習,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讀。最后師生合作讀。

6.導學:為什么大雨點兒跟小雨點兒去的地方不一樣呢?

課件演示:出示一盆小花,讓學生說說小花需要的是大雨點兒還是小雨點兒?它們能換嗎?想一想哪些地方需要大雨點兒呢?

預設:干旱地區、沙漠地區需要更多的水分,所以大雨點兒去了更遠的地方,去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讓那里也能長出花草。

設計意圖:通過情境創設,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供給學生機會,提供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三)學習第5自然段

1.過渡:大雨點兒和小雨點兒真開心呀!它們都找到了自己的新家。不久,雨停了,太陽出來了,讓我們一起去欣賞一下雨后的景色吧!(播放課件)(教師解說:大雨過后,彩虹出來了,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了,草更綠了。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在這美麗的大自然中,溪水流得更快了,鳥兒叫得更歡了,它們都表達著自己無比高興、愉快的心情。)你能用動聽的語言來贊美這些美景嗎?(指名答)

2.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兩句)指名美美地朗讀第5自然段,其他同學評價。

3.讓學生就這一自然段質疑并自己請小老師解答。

預設:

(1)為什么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2)為什么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

課件演示:干旱無水的大地經過雨水的滋潤,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

4.教師渲染:這就是干旱無水的大地,沒有花也沒有草。大家盼呀,盼呀,終于下雨了,大地濕潤了,不久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

5.指導朗讀:這一切都是誰的功勞?你喜歡雨點兒嗎?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情齊讀全文。

6.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7.學做小詩人。

導學:有位小詩人欣賞了雨后美景后,寫了一句詩贊美雨點兒。

(1)出示:(雨點兒是綠色的,小草喝了它,變得更綠了。)

(2)仿說句子。(出示雨后美景圖提示學生說話。)

8.引導學生說一說:如果你是大雨點兒,你去哪兒?如果你是小雨點兒,你去哪兒?

9.美美地齊讀課文的最后一個自然段吧!

設計意圖:在學生看了直觀的圖片后,給學生創作的時間和機會,嘗試讓學生仿說,做到學以致用。學生能夠把學到的表達方法在自己的語言中加以運用和再創造,這對于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大有益處。

三、想象說話,總結全文

1.導讀:我們的地球越來越美了,這些都是誰的功勞呀?(雨點兒)那我們再親切地叫它一次吧!(生齊:雨點兒)

2.引導想象:如果你就是這些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兒說什么呢?(出示課件,生想象說話)

預設:

生1:謝謝你,雨點兒。

生2:謝謝你,雨點兒,你讓我喝夠了水。

生3:謝謝你,有了雨水我們才能生長,我們的生長離不開水。

生4:我會說:“可愛的雨點兒,謝謝你給我水喝。”

生5:你幫助我長高了,媽媽看見了會很開心的。

生6:你不但幫我洗干凈身上的灰塵,還給了我營養,你以后要經常來看我,好嗎?

生7:雨點兒,我們交個朋友,好嗎?

3.引導想象:假如你是雨點兒,你最想到哪里去?為什么?

預設:

生1:我最想到沙漠去,讓那里不再干旱,開出紅的花,長出綠的草。

生2:我最想到莊稼地去,幫助莊稼生長。

生3:我最想去校園的花壇,讓那里的花更紅、葉更綠。

4.總結:你們都是最可愛的雨點兒,最可愛的孩子。世界有了你們會變得更美。感謝親愛的雨點兒們,讓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紅,草更綠;讓沒有花沒有草的地方,開出了紅的花,長出了綠的草,讓沙漠也變成了綠洲,雨點兒去過的地方,都會變得更加美麗,我們大家都深深陶醉了。讓我們輕輕地拿起課本,美美地讀一遍課文來歡送雨點兒,好嗎?(配樂齊讀全文)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提供給學生機會,提供給學生展示的舞臺,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最后,總結全文,使學生對文本的學習有整體感。

四、布置作業

學完了這篇課文,小朋友們都知道雨點兒落在草地上,小草會更綠;雨點兒落在樹林里,樹會更高;雨點兒落在花園里,花會更紅;雨點兒落在菜園里,菜會更綠……雨點兒除了能幫植物生長,它還能干什么呢?回家可以問問自己的爸爸媽媽。

一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教案5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11個生字和一個偏旁,會寫4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小朋友的激動和期待心情。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朗讀感受小朋友的激動心情和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感受遠足的快樂之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本課的生字詞。

【教學難點】

體會課文情感,對大自然產生熱愛之情。

【教學方法】

交流法、閱讀法、資料補充法。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資料。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趣味導課

1.同學們,秋天來了,秋高氣爽、景色宜人,你有沒有和家人一起去旅游呢?如果明天

要去郊游,你的心情會怎樣呢?你會想些什么呢?

2.就有這樣一位小朋友,也和你們一樣,在出行之前充滿了期待。今天,我們一起學習《明天要遠足》一課,一起去了解感受這位小朋友的想法和心情。

(板書課題)9.明天要遠足(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認真傾聽,注意不認識的生字。

2.學生借助拼音自讀課文,一邊讀一邊動筆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3.學習生字詞。出示帶音生字:

睡 那 海 真 老 師 嗎 什 亮

(1)學生自由讀生字。

(2)開火車讀生字,集體糾正。

(3)同桌相互檢查讀生字。

(4)去音讀生字。

(注意指導:“亮”是三拼音節,“睡、師、什”是翹舌音。)

過渡:下面,咱們給生字找個朋友,課文中帶生字的詞語你認識嗎?

睡覺、那邊、大海、真的、老師、師長、是嗎、什么、明亮

4.學習課題。

(1)什么是遠足?

(遠足不是通常意義上的散步,而是指“比較遠的徒步旅行”。在本課中是指外出游玩的休閑的活動。)

(2)讀了課題后,你有哪些疑問呢?生回答,師總結歸納。

(例如:小作者要去哪里?他要去遠方干什么?)

過渡:下面,我們就一起走進課文進行細細的品讀,一起走進課文,了解小朋友遠足之前的感想。

三、精讀領悟

1.課文朗讀,初讀感知。

(1)課件出示相關圖片和課文,生邊觀察邊傾聽課文朗讀。

(2)詩歌一共幾個小節?分別講了什么呢?

(三個小節。第一小節:小朋友遠足前一天激動得睡不著,期待看到多彩的大海;第二小節:小朋友睡不著,期待看到潔白的云彩;第三小節:小朋友睡不著,希望天快點亮。)

(3)學生自己朗讀,再次整體感知課文。

(4)指名朗讀,師生評價正音。

2.學習第一小節。

(1)課件出示大海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師生評價。

(2)思考:遠足的前一夜,小作者怎么了?(睡不著)小作者睡不著,想到了什么呢?(那地方的海)

(3)那地方的海什么樣呢?(顏色很多)師出示大海圖片,觀察。海水有哪些顏色呢?

(綠色、藍色、黑色)

教師補充資料:綠色的海水,就是鹽濃度較高,加上海水中有微小綠色植物,經過太陽光各方位照射,從而表現綠色;藍色,多數是天空映出來的藍,而且海水中鹽濃度較小,看到的就是藍色。另外,看的角度不同,看到的顏色也不同。

(4)你也來體驗一下這位小朋友的心情。帶著激動、期待的語氣讀一讀這一小節。注意語速稍慢。

3.學習第二小節。

(1)課件出示白云圖片,指名朗讀這一節,師生評價。

(2)小朋友睡不著,他還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云朵會不會那么潔白柔軟。)

(3)“潔白”是什么意思?(很白很白。)“柔軟”是什么意思呢?

(軟軟的,摸上去很舒服。)

(4)小作者對同學的話持什么態度?(懷疑、不相信……)你是從哪個詞看出來的?

(真的)

(5)課件出示多張白云圖片。漂亮嗎?現在你認為那個地方的云怎么樣?

(美麗、潔白……)

(6)指導有感情地朗讀本小節。

4.學習第三小節。

(1)課件最后一節,指名朗讀,師生評價。

(2)小朋友為什么盼著天快點亮呢?

(可以看出小朋友對遠足的期待,急切的希望明天快點到來。)

(3)你覺得小朋友此時是什么心情呢?

(著急又無奈。)

(4)現在你就試著讀出他的這種著急和無奈吧。

6.教師小結:大自然有很多奇妙的景物,我們繼續去觀賞美麗的大自然吧。(出示圖片)

7.指導書寫“才、明、同、學”

(1)生觀察田字格里的字,一起說說筆畫位置。

(2)師范寫生字。

(3)生描紅,書寫,師巡視指導。

8.課堂小結:

小朋友們,這首詩歌通過描寫小朋友在遠足的前夜激動得睡不著覺,盼著天亮,表現了作者激動、期待的心情和對大自然的向往。

四、總結拓展

1.課堂總結:同學們,學完了本課,你都有哪些收獲呢?

(1)學會了本課的生字詞,進一步激發了我對大自然的熱愛。

(2)感受到小作者的激動心情,體會到詩歌的美妙。

2.課堂練習

比一比,組詞。

同(共同)  明(明亮)

向(向往)  月(月亮)

我會寫近義詞。

顏色——(色彩)

潔白——(雪白)

柔軟——(軟和)

五、作業布置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說說自己都有哪些睡不著覺的經歷。

一年級語文教學課堂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教案模板

一年級下冊的優質公開課教案數學

校園三年級語文教學教案

4275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气动球阀_衬氟蝶阀_调节阀_电动截止阀_上海沃托阀门有限公司 | 紫外可见光分光度计-紫外分光度计-分光光度仪-屹谱仪器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珠光砂保温板-一体化保温板-有釉面发泡陶瓷保温板-杭州一体化建筑材料 | 一航网络-软件测评官网| 钢托盘,钢制托盘,立库钢托盘,金属托盘制造商_南京飞天金属制品实业有限公司 | 中医治疗皮肤病_潍坊银康医院「山东」重症皮肤病救治平台 | 电脑刺绣_绣花厂家_绣花章仔_织唛厂家-[源欣刺绣]潮牌刺绣打版定制绣花加工厂家 | 不发火防静电金属骨料_无机磨石_水泥自流平_修补砂浆厂家「圣威特」 | 上海办公室装修,办公楼装修设计,办公空间设计,企业展厅设计_写艺装饰公司 | 高压绝缘垫-红色配电房绝缘垫-绿色高压绝缘地毯-上海苏海电气 | 培训中心-海南香蕉蛋糕加盟店技术翰香原中心官网总部 | 硬度计_影像测量仪_维氏硬度计_佛山市精测计量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厂家 | 蓄电池在线监测系统|SF6在线监控泄露报警系统-武汉中电通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 定时排水阀/排气阀-仪表三通旋塞阀-直角式脉冲电磁阀-永嘉良科阀门有限公司 | CTP磁天平|小电容测量仪|阴阳极极化_双液系沸点测定仪|dsj电渗实验装置-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 | 哈尔滨发电机,黑龙江柴油发电机组-北方星光 | 液压升降平台_剪叉式液压/导轨式升降机_传菜机定做「宁波日腾升降机厂家」 | 翰墨AI智能写作助手官网_人工智能问答在线AI写作免费一键生成 | 学叉车培训|叉车证报名|叉车查询|叉车证怎么考-工程机械培训网 | 台式低速离心机-脱泡离心机-菌种摇床-常州市万丰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螺杆式冷水机-低温冷水机厂家-冷冻机-风冷式-水冷式冷水机-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中开泵,中开泵厂家,双吸中开泵-山东博二泵业有限公司 | 瓶盖扭矩测试仪-瓶盖扭力仪-全自动扭矩仪-济南三泉中石单品站 | 欧版反击式破碎机-欧版反击破-矿山石料破碎生产线-青州奥凯诺机械 | 周易算网-八字测算网 - 周易算网-宝宝起名取名测名字周易八字测算网 | 工业用品一站式采购平台|南创工品汇-官网|广州南创 | 超声波反应釜【百科】-以马内利仪器 | 安徽合肥项目申报咨询公司_安徽合肥高新企业项目申报_安徽省科技项目申报代理 | 环讯传媒,永康网络公司,永康网站建设,永康小程序开发制作,永康网站制作,武义网页设计,金华地区网站SEO优化推广 - 永康市环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间苯二酚,间苯二酚厂家-淄博双和化工| 郑州外墙清洗_郑州玻璃幕墙清洗_郑州开荒保洁-河南三恒清洗服务有限公司 | 一体化预制泵站-一体化提升泵站-一体化泵站厂家-山东康威环保 | PC构件-PC预制构件-构件设计-建筑预制构件-PC构件厂-锦萧新材料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 | 玻纤土工格栅_钢塑格栅_PP焊接_单双向塑料土工格栅_复合防裂布厂家_山东大庚工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危废处理系统,水泥厂DCS集散控制系统,石灰窑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淄博正展工控设备 | 空冷器|空气冷却器|空水冷却器-无锡赛迪森机械有限公司[官网] | 高温热泵烘干机,高温烘干热泵,热水设备机组_正旭热泵 | 圆窗水平仪|伊莉莎冈特elesa+ganter| 400电话_400电话申请_866元/年_【400电话官方业务办理】-俏号网 3dmax渲染-效果图渲染-影视动画渲染-北京快渲科技有限公司 | 杭州货架订做_组合货架公司_货位式货架_贯通式_重型仓储_工厂货架_货架销售厂家_杭州永诚货架有限公司 | IWIS链条代理-ALPS耦合透镜-硅烷预处理剂-上海顶楚电子有限公司 lcd条形屏-液晶长条屏-户外广告屏-条形智能显示屏-深圳市条形智能电子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