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課文教學個人教案
在教學工作中,備課被看做是基礎工程,是教師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特點,明確教學任務,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為學生順利有效進行學習做好的重要準備。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課文教學個人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三年級課文教學個人教案1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3、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培養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點
1、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2、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第一課時
學習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氣息、四肢、肌膚、遼闊、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潤、創造”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了解盤古開天地的故事內容,激發閱讀神話故事的興趣,培養想象力。
教學難點
生字詞語的認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通過預習,你知道課文講的關于誰的神話故事?
2、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盤古開天地》。(板書課題)
二、初讀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注音認讀生字。然后,同座互讀互查。
2、識記生字。學生交流,說說自己是怎樣記住這些字的。讀“創造、黑暗、遼闊、奔流不息、茂盛”等詞語。
3、要求會寫的生字的指導。(“降”字的右下部分容易寫錯,要引導學生觀察仔細;“創”字的左邊是“倉”,不是“侖”。另外,“遼”“液”等字要指導學生寫端正,寫勻稱;“闊”“滋”的筆畫較多,要指導學生寫字時擺好各部分的位置。)
4、找出多音字,組詞識記。
5、指名分段讀課文,師生評價正音。
6、自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7、默讀課文,劃分段落,同學交流,集體訂正。
三、朗讀提升
自由練讀,把自己最愿意讀的部分讀給大家聽。
四、家庭作業
找其他神話故事讀一讀。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
2.讀懂課文,體會盤古的獻身精神,培養想象力,積累課文中優美的詞句。
教學重點
學后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難點
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
誰能用講故事的語氣來為我們的課文開個頭?指名練讀第一段。
二、研讀感悟
1、人類的老祖宗盤古,是怎樣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美麗的宇宙的?
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的句子讀一讀,畫一畫,說一說。
2、讀了這段話,你知道了什么?
3、你還有什么發現?(讓學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詞)。“輕”“重”,“清”“濁”,“上升”“下降”,這些詞語的恰當運用,寫出了天與地的不同。
通過朗讀,進一步體驗盤古開天地的艱難。
4、讀一讀第四段,說說你有什么感受。
再讀讀,把你的感受讀出來。
5、你還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書中的句式說一說嗎?
6、自由朗讀,想象盤古用自己整個身體創造宇宙的情形。
7、展示臺。選擇自己最愛讀的句子,把它記在腦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聲”、“茂盛的花草樹木”等這樣的詞語。
8、學生再次有感情地齊讀中心句“人類的老祖宗盤古,用他的整個身體創造了美麗的宇宙”。
三、復述故事
1、先讓學生說說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再將每段主要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2、在自己練習的基礎上進行交流,并評議復述中出現的情況,如順序混亂,語言表達不清楚等問題。
四、小節全文
讀了課文,你收什么感受?
三年級課文教學個人教案2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16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海、洋、樣、妹、兩、粗、提”。
3、感受雨后兄妹倆嬉戲的快樂情境,體會哥哥對妹妹的關愛之情。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下雨嗎?下完雨你喜歡做什么啊?我們來看看別的小朋友在雨后做什么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請同桌幫忙。
2、指名讀。
3、出示生字,在課文中找出來大聲讀一讀。
4、小組內學習生字。
5、老師檢查。
6、全班交流擴充詞語。
三、理解課文
1、自己朗讀課文,遇到問題做記號。
2、讀課文,自己讀明白了哪些?
3、小組交流讀懂的地方。
4、指名說。
5、感情朗讀。
四、拓展延伸
雨給你帶來過開心嗎?把你開心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卡片出示生字,開火車檢查。
二、學習寫字
1、出示要會寫的字,指名讀。
2、小組內識記生字。
3、全班匯報。
4、給生字組詞。
5、觀察田字格里字的位置,想想怎么寫好看。
6、描紅,試寫。
7、小組內互評,誰寫得好,好在哪兒。
三年級課文教學個人教案3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認識生字,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春天在那小朋友的眼睛里。”(唱)在你的眼中,春天在哪里呢?(學生回答,春天在……)
是啊,春天就像一個美麗、幸福的小姑娘,快樂地走遍了祖國的每一個地方,這節課我們就跟隨她的腳步到祖國各地領略春的美景,你們高興嗎?(高興)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詩歌,整體感知。
1、師范讀,生思考,作者把春天比作什么,她都走過了祖國的哪些地方?可以一邊聽,一邊圈畫。
這么美的詩文,你們想讀嗎?讀書要做到哪三到呢?
2、學生自由讀文,要求:
(1)正確地朗讀課文,在讀的過程中圈出生字,看看哪些生字還不認識,想辦法記住,難讀的地方要多讀幾遍。
(2)這首詩歌共有幾節,標出每小節的序號。
(3)這篇課文的結構方式是什么樣?
(4)說說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檢查識字情況。(襄、嚷、壤)(藍、籃)(漾)
4、檢查讀文情況。
三、交流收獲,質疑問難。
(1)讀懂了哪些詞句?
(2)哪句話寫得好?為什么?
(3)哪句話怎樣讀?
(4)主要寫了什么?表達了什么感情?
(5)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讀課文的第一小節,想一想這一節和后文是什么關系?
小結:作者正是運用了擬人、比喻的修辭方法寫出了春天的美麗。這一小節在全文中非常重要,它是總起了全文,后面的五節詩都是圍繞小姑娘的腳步來寫的。那么誰愿意帶著快樂、高興的感受來讀一讀這一自然段呢?
四、品讀詩文,想象意境。
1、春姑娘都去哪兒了?
是啊,春姑娘帶我們走過田野,走過河流,走過草原,走過山岡,走過村莊,在那些地方她都看到了什么呢?我們先跟隨她到田野上去看一看。
2、學習第二小節。
(1)讀文
(2)找變化。
(3)學習生字(襄、嚷、壤)
(4)有感情地朗讀。
這一節給我們展現的是田野那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就讓我們在這美好的春光中,大聲讀出自己的感受吧。齊讀。
3、學習第三小節。
(1)學習生字(藍、籃)
是啊,河流也充滿生機,洋溢著生命的活力,你是否聆聽到河流的歌唱了呢?讓我們一齊來讀一讀,品一品它那高興的心情。
春姑娘走過田野,走過河流,還來到了哪里?(草原、山岡、村莊)
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詩歌的第4、5、6節,把你最喜歡的一節多讀幾遍,談一談春姑娘的到來給那里帶來的變化。
4、自學4-6小節。
學習方法:讀文,找變化,有感情地朗讀。
學生自由讀,學習小組展開研討。
全班匯報。
5、跟著春天去了這么多地方,你有什么感受?
找生讀2-6節,想象詩的意境。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仔細聆聽詩人的深情絮語,看看你的眼前形成了怎樣的畫面?
你能用一個詞來概括你對春天的感受嗎?
6、讓我們帶著對春天的喜愛,對祖國的贊美,齊讀最后一個小節。
師:這一小節在全詩起到了總結全文,點明中心的作用,所以這首詩歌的結構是總——分——總。(板書)
五、回歸全文,體會情感。
想想作者通過詩歌,想向我們表達自己什么樣的心情呢?
春天是每年都要來到的,世界上任何國家都有春天,為什么這首詩的題目是“祖國的春天”呢?
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熱愛融入到朗讀中,再來讀讀這首詩歌。
六、拓展練筆,讀寫結合。
1、春姑娘還會給祖國的哪些地方帶來變化?(街道、小院……)
2、你也試著像作者那樣,用詩歌的形式寫一寫?
3、學生讀自己的作品。
4、師小結:祖國的春天是美好的。一草一木,一花一葉,微風細雨,藍天陽光,讓我們感受到了春的生機,更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復習生字,指導寫字,積累語言。
教學過程:
一、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在讀文中復習生字。
二、指導書寫。
請學生說說哪些字難寫,在寫法上要注意什么?
三、總結本課寫法。
1、結構方式。
2、抓住了景物的特點。
3、運用了比喻、擬人的修辭方法。
四、欣賞積累。
尋找春天,
來到河邊,
又泛起細小的波浪,
在與小魚兒一同玩耍。
尋找春天,
來到山上,
又是一片桃紅柳綠,
在與風兒一同欣賞,
尋找春天,
來到郊外,
又是一棵棵樹吐著新芽,
在與泥土一同說著悄悄話。
尋找春天,
尋找不變的青春,
尋找你我共有的年華,
一同分享春的美麗與溫暖!
五、圍繞春天這個主題,自擬題目,寫一篇文章。
三年級課文教學個人教案4
教學目的:
1、認識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句子意思,能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展開合理想象,體會草原神奇而美麗的景象,感受草原人民對這片神奇的土地的深切的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詩歌,感受牧民的幸福生活,產生熱愛草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2、結合詩中出現的擬人、比喻等句子,體會草原的美,牧民的幸福生活。
教學難點:理解“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的深刻含義。
教學方法:讀中悟讀中想讀中思讀中繪
教學準備:搜集有關草原的圖文資料、音像資料、文字資料。
教學過程:
一、歌聲飛揚激情引領
1、(播放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導入新課)
師:藍天是白云的家,樹林是小鳥的家,大海是魚兒的家,美麗的大草原是牧羊姑娘的家。一首由蒙古歌手德德瑪首唱,并在近三十年歲月中久久縈繞在人們心頭的動人旋律,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一直讓人們對內蒙古有著無限的遐想與神往。
現在,讓我們也來聆聽這優美的旋律,欣賞大草原的無限風光,邊聽邊看邊想,這首歌能使人們想到什么呢?
(預設:學生想到什么就說什么,如草原的美,到處是綠草鮮花;天空也是那么藍;牛羊遍地。或是想到詩歌《敕勒川》)
2、師:同學們的想象力非常豐富,這節課,就讓歌聲引領我們共同走進草原、親切草原、品味草原(板書課題: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齊讀課題
過渡:草原我們總是用遼闊、寬廣、無邊無際來形容,其不知,在它那博大的懷抱中,有著無數的美景,風吹草浪,鮮花點頭,藍天、白云、綠地令人神往。下面就請同學們打開書,認真聽讀課文,一邊聽,一邊用心去感受,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里呢?
二、配樂讀文,再現草原
1、師配樂讀文。提問:美麗的草原究竟美在哪兒?
(相機板書:景色美生活美)
2、草原的景色美,生活也美,相信同學們讀得會更美。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邊讀邊畫出本課要學習的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3、同桌互讀,糾正字音,并向你的同桌說一說你是怎么記住這個字的?(可以說子的結構,組詞,換偏旁等方法識記字形)
4、匯報檢查
(1)大屏幕出現生字,生讀,并說說記憶方法。
(2)多音字“撒”(可以請學生回憶前面那篇課文曾出現過?《父親的菜園》中讀成sā撒尿,本課讀sǎ)
(3)讀一讀本科的生字
5、生字我們已經認識了,可是你能讀一讀么?(找生讀課文)
三、圖文并茂,置身草原。
1、師:草原景色美,生活美,作者又是抓住了哪些詞語來展現草原美的呢?找同學讀一讀,說一說,從這首詩中都知道了什么?
(預設:草原遍地都是綠色;鮮花盛開引來無數的蜜蜂和蝴蝶,還有各種小鳥在歌唱;輕輕的溪水緩緩流淌;牛羊駿馬就像天上的云朵和璀璨的珍珠;比喻句:氈包好似白蓮花)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綠草彩蝶碧水駿馬牛羊氈包
2、過渡:這些優美的詞語描繪了草原的美麗風光(大屏幕出示詞語)請同學們讀一讀這些詞語,談談這些詞語是你想到什么?
(學生:想到了大草原上風兒把綠草吹動,好像一層層麥浪,蝴蝶展翅飛舞,彩云映在清澈的溪水中,聆聽鳥兒的叫聲,好像置身于仙境。)
你能把頭腦中的畫面畫一畫么?(組內共同完成)
3、展示作品,請生介紹自己的畫。
4、同學們用自己的畫筆描繪了美麗的大草原,看來,你們也非常的喜歡,是呀,置身于這美麗的仙境,讓我們的心靈得到了凈化。它是那么的坦蕩、遼闊,大地萬物都包容于此。老師突然有想喊想唱的沖動,你們想么?就讓我們大聲的朗讀一下,把我們心中的煩惱統統拋掉放飛自己的心靈。我們就是草原的人,草原就是我們的家。
5、聽了同學們的朗讀,老師心中也感受到了草原的美麗,并且老師把它們繪制成一幅幅畫面,你們想看么?(點擊詞語展示美景邊介紹)
(師:風吹綠草好似麥浪,彩蝶紛飛花爭艷,一灣碧水映斜陽,水清草美育牛羊,綠色的海洋泛波浪,春光萬里美如畫,遍地花朵迎朝陽,百鳥齊唱草原美,彩云朵朵染碧天)
多美呀!1975年作者火華來到錫林郭勒草原,這是他第一次見到草原,一下車,就被眼前景色驚呆了,藍天白云下芳草萋萋,鳥語花香牛羊遍野。夕陽西下,一頂頂蒙古包上空炊煙裊裊,火爐上奶香陣陣,草地上歌聲嘹亮,怎能不讓作者浮想聯翩呢!
你能感受到作者的激動心情么?你能帶著這種情感在讀課文么?
(生:老師讀了課文,我有個問題不明白,“牧民描繪幸福景”描繪的是什么?)
四、突破難點,暢游草原
1、師:“牧民描繪幸福景,春光萬里美如畫。”美麗的家誰不愛,內蒙古大草原的牧民更愛自己的家,他們自己當了作了主,他們要用自己的雙手和汗水使家鄉更加多彩。想當年是凄苦的馬頭琴聲伴隨他們四處漂泊,地主、王爺逼死他們的親人,奪去他們的牛羊,苦難和淚水讓他們流浪,鮮血染紅了綠草地。復仇的決心令他們催動駿馬奔向紅旗飄揚的地方,是毛主席,我們的黨給了他們雄鷹的翅膀,讓他們拔起刀槍消滅惡狼,讓草原再現藍天綠草,牧民們看是幸福的明天,他們要讓苦難的草原變成歡笑的海洋。所以才有了今天幸福的美景。
(出示現在的草原的風光和現代化的設施)
2、師:仔細看,這就是你的家鄉內蒙古大草原,美麗的草原張開了懷抱迎接五湖四海的來賓,在座的老師們也想去游覽觀光,想請你們這些草原的小主人做導游,你能介紹自己的家鄉么?(給5分鐘做準備)
3、請出勇敢而又熱情的小導游,帶我們共同暢游美麗的草原
五、熱愛家鄉,不忘草原
這一趟草原之旅,老師不僅欣賞到了草原的風光美,還看到了草原的人對自己家鄉的熱愛。冬不拉輕快的弦音奏出了你們的友好與熱情,香甜的酥油茶令我們久久難以萬忘懷。美麗的草原我還要再來,你們歡迎么?
那就讓我們和草原輕輕說聲再見,美麗的草原,我們會記住你,不久的將來我還會再到來。大家一起有感情的再讀一遍課文好么?
師:草原兒女愛自己的家,我們也愛自己的家,老師要請你們寫一寫,(大屏幕出示,請生讀)相信我們的家鄉九臺,也會在你的筆下熠熠生輝,看看那位小詩人能把我們的家鄉描繪的最美,最讓人留戀。
三年級課文教學個人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的13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掌握1個多音字。
2、在默讀課文中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聯系上下文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鑲”、“鍍”等詞語在表現天山牧場的迷人風光時所起到的作用。
4、通過學習課文,感受天山牧場的迷人風光及生活在這里的牧民熱情好客、生活幸福,體會作者對天山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通過課文,感受天山的人和景。
教學難點:
通過課文,感受天山的人和景。
教具準備:字卡、掛圖
教學時數:3課時
第一課時
一、初步感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出示天山牧場的掛圖。
同學們,你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生說地點新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
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條大山脈,把廣闊的新疆分為南北兩半,它就是天山。今天我們一起走進天山那遼闊的千里牧場。板書課題:天山牧場。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2、學生自由讀課文,圈出生字。
3、小組內交流怎樣識記生字。
4、學生匯報,教師適時指導。
5、學習多音字:“蒙”和“喝”。
6、出示生字卡片,檢查學生對生字的掌握情況。
三、再讀課文,概括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概括每一段的段意。
2、課文可以分為幾大版塊?每個版塊講了什么內容?
(1—4自然段牧場景色,5—7自然段牧民生活。)
3、說說天山牧場給你留下最初的印象是什么?
(只要學生說出自己的見解,就要鼓勵。)
四、作業,熟讀課文,試著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第二課時
一、激發情感,自然導入。
1、聽歌曲《我們新疆好地方》。
2、師:聽了這首歌,我們應該懷著怎樣的心情來學習《天山牧場》這篇課文?
生:生奮、留戀、贊美、自豪……
師:現在我們就帶著這樣的心情一起走進風光迷人的牧場。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讀出對它的贊美的語氣。
再讀,讀出對它的喜愛之情。
二、理解課文
1、這節課,我們先來學習課文的1—4段:牧場景色。
2、請同學們小聲讀1、2自然段,思考:課文介紹了牧場的什么?
(課文介紹了牧場的位置、原始森林、野花、油草、溪水、蒙古包)
3、你喜歡哪句話,哪個詞,畫一畫,讀一讀,同學間互相說一說。
學生喜歡的詞句要重點體會:點綴、鑲、齊等詞。
4、找到一個擬人句和兩個比喻句,說說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5、天山牧場有雪峰、森林、繁花等很多美麗景色,讓我看圖來感受一下。
6、3—4自然段你喜歡哪段就來學習哪段,要求:邊學邊畫,哪些詞、哪句話讓你感受牧場景色風美。
三段:重點體會“策馬、盡情馳騁、處處可見”“好像每一根毛尖都冒著油星”“就像繡在綠色緞面上的彩色 圖案一樣美”。
7、讀了第4段你感到哈薩克牧女們的生活是怎樣的?
8、那我們應該怎樣讀?
學生練習讀
9、想象一下如果你現在就是哈薩克牧女,會有什么感受?
10、你在第3、4自然段中有哪些喜歡的句子,嘗試背下來。
三、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
作者先從大處落筆寫了天山牧場遠望遼闊、富麗,再從近處落筆,寫近處的牧群、牧女,這是按由遠及近的順序寫的,我們在習作時也應適當的應用。
我們再來齊一下課文1—4自然段,感受作者生動描寫。
四、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能不能說一說你對天山牧場又有了哪些了解?你有什么感受?
五、作業:
熟讀課文第5、6、7自然段,了解牧民生活的相關知識。
第三課時
一、復習
指名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學習課文第二部分:牧場生活
1、默讀5—7自然段,每一段都講了什么內容?
2、學習第5自然段
(1)共有幾句話
(2)每句話寫的都是什么?
(3)理解“金碧輝煌”“鍍”的意思,體會作者使用的精準。
3、學第6、7自然段
(1)哪里體現了牧民熱情好客
(2)飽含對牧民的喜愛之情。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
1、選自己喜歡的段落讀給大家聽,把自己的感情融入進去。
2、學完了課文,你想說些什么?你又想到了什么?把它寫在自己的本子上。
匯報。
四、小結:
本文節選自碧野的《天山景物記》,他原文中的小標題是《迷人的夏季牧場》,選入本課時做了相應的的修改。感興趣的同學可以課下查找原文仔細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