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
教案是事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準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關于湘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供大家參考。
湘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1
教學目標: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2、通過理解教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系,培養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4、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學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5、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重點、難點1、聯系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系,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課時安排: 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1、初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2、學生自學生字、詞。
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今天,我們要學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板書:畫楊桃)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二、初步感知,了解內容 投影出示思考題: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三、檢查預習情況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想當然:憑主觀想象,認為事物應該是這樣。聯系課文內容,父親經常叮囑“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憑主觀想象,畫走了樣。
四、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五、布置作業l、熟記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了解由于老師的仔細觀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練習“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3、熟讀課文。
教學過程一、明確目標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課文。
二、逐段深入理解課文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 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么叫“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么?討論:
(1)第二自然段分為幾層?
(2)找一找哪幾層是回答“我”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重點理解作者為什么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①老師根據桌上的楊桃講解現在看到的楊桃就象五角星一樣。
②出示投影片,一橢圓形帶棱的楊桃。
③實物演示,讓從不同角度看的學生說出自己看到的樣子。(讓學生親自實踐看一看從不同的角度看楊桃是什么樣子,幫助他們理解課文內容。)
④說出作者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
⑤“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是否還有其他原因?結合父親的話講一講什么是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是通過提示,幫助學生理解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第二個原因。)
讓學生把兩個原因結合起來講。(再一次加深理解。)
3、學習第四至六自然段
默讀第四至六自然段。
(1)出示討論題:
①開始同學們認為這幅畫畫得怎么樣?后來又有什么變化?
②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變化?把有關的句子畫下來。
(2)指導朗讀,注意語氣的變化。
(3)用上“因為……所以……”說一說同學們的認識為什么發生了變化?(進一步明確學生態度發生變化的原因。)
4、學習第七自然段,自由讀這一自然段。
提問:
湘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2
一、教學內容:
二、課時目標:
1、感知畫家的人生經歷及其品質;
2、體會重點詞句的含義。
三、重點、難點:
讀懂課文內容,理解重點詞句的含義,感受凡·高的高尚情懷。
四、過程與方法:
引導學生讀中感悟,抓住重點詞句品讀,探究交流。
五、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知畫的家偉大與平凡,培養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陶冶學生情操。
六、教法:
引導、點撥法
七、學法:
朗讀、感悟、探究、交流
八、教學準備:
根據教學內容設計的課件
九、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簡介凡·高
1、同學們,喜歡畫畫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幾幅畫,請大家欣賞。
2、小小拍賣會:出示《紅蝦》圖,拍賣,激發對《紅蝦》圖的興趣。
引出課題《紅蝦》。板書課題。
3、你們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嗎?
簡介凡·高。
二、品讀課文
(一)感悟凡·高生活的貧困無助
1、凡·高的一幅畫就拍賣了數千法郎,你認為凡·高應該過著怎樣的生活。(生自由說)
2、請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找出描寫凡·高生活現狀的.段落,用波浪線標出來,一邊讀一邊想,凡·高過著怎樣的生活。
3、自由說你是從哪一段知道凡·高生活的貧困無助的。
4、抓住重點詞語感情朗讀描寫凡·高生活現狀的段落,體會凡·高當時的困境。
5、指導讀凡·高的信,自由說你對他有一種怎樣的心情,激發學生的同情。
6、抓住勉強一詞,想象當時的情景,體會這五個法郎來之不易。
湘教版五年級下冊語文教案3
一、教學理念
語文教學要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須精心設計綜合性的語文學習活動,將聽說讀寫與體驗、感悟、熏陶融合起來,從而整體提高學生語文素養。
二、設計特色
變革以往線性達到設計方式,采取板塊式設計,增強教學目的性,提高教學的綜合效益。
三、教學目標
1、能在老師指導下概述故事大意。
2、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小姑娘因為“看”到世界上最美的小丑而開懷大笑的歡樂,感受年邁的小丑那顆美麗善良的心靈。(重點)
3、學習作者如何把小丑的偉大真實而具體地表達出來。(難點)
4、能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分角色表演朗讀。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流程
板塊一:看圖激趣,聽課文朗讀
版塊二:概括大意
板塊三: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小丑為什么到女孩家為她一人表演?
2、小丑是怎樣為女孩表演的?
3、小女孩對小丑的表演有什么反應?(小姑娘的情緒變化)
4、從小女孩的情緒變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說說小姑娘笑得那么歡,為什么小丑卻哭了?
5、通過以上問題的討論,我們覺得小丑是一個怎樣的人?
6、怎樣理解“這真是世界上最美的小丑”?
板塊四、拓展延伸,升華感情
1、感情朗讀,感受小丑的美麗心靈。
2、當盲姑娘發現小丑哭了時,她會怎么說,怎么做呢?(寫一個片段,然后與同學們交流共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