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表格
教案的設計中,必須認真把握在嚴格規定的時間內,將教學過程中的各個因素科學組合、優化設計,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表格,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表格1:蘋果里的星星
教學要求
1.自主學習本課生字,掌握本課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朗讀課文,體會課文所包含的道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
1.讀懂課文,從重點詞句中體會父親對兒子意外發現的贊賞,相信你從中也會受到啟發,樹立你的創新意識。
2.讀懂寫父親感受的句子。
課時安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的生字,并會填詞。
2.讀懂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重點難點
1.讀懂課文,從重點詞句中體會父親對兒子意外發現的贊賞,相信你從中也會受到啟發,樹立你的創新意識。
2.讀懂寫父親感受的句子。
教具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
教學過程
一、質疑課題引入(5)
1.板書課題,質疑課題:
蘋果里會有星星?多有意思呀!你讀了課題,想到了什么?
2.蘋果里的星星激起了我們的好奇,到書中去探尋謎底吧!
二、通讀課文,整體感知(10)
1.通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勾出本課生字及不理解的詞。
2.學生借助字典和生活積累解決不認識的字,以及能自己解決的詞。
3.邊讀邊思考:蘋果里真的有星星嗎?蘋果里的星星指的是什么?
三、精讀課文,理解內容(20)
教師提煉學生提出的問題,讀中釋疑:
1.父親一生切過無數蘋果,他與兒子的不同之處在哪里?
抓住重點詞:規規矩矩、常規。
結合生活理解父親的切法:以圖帶拼,直觀理解兒子的說法。
2.兒子的偶一為之,為什么會令父親深受觸動?
在學生精讀課文,充分思考,小組交流的基礎上集體討論,教師小結:兒子打破常規做法,從橫切蘋果中獲得新的發現,使父親從驚訝支觸動,這與其說是五角星圖案的果核所產生的誘人之處,不如說是兒子獨特的發現,一創新的思維方式給父親帶來的震撼!
3.“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創造力,往小處說,就是‘錯’切蘋果。”這真的是錯切蘋果嗎?是什么?
學生結合全文作答后,教師小結:這就是創新。原來創新并不難,生活中人人才能創新。
四、布置作業(5)
1.書寫生字新詞。
2.朗讀課文。
板書設計
兒子橫切蘋果——發現星星不經意的
蘋果里的星星新發現
父親從兒子的新發現中——得到啟示就是創新
教后感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復習上節課學習的內容。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所包含的道理,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重點難點
1.讀懂課文,從重點詞句中體會父親對兒子意外發現的贊賞,相信你從中也會受到啟發,樹立你的創新意識。
2.讀懂寫父親感受的句子。
教具準備
磁鐵、乒乓球、透明深杯。
教學過程
一、檢查復習(7)
1.指名讀生字詞語。
2.默寫詞語。
3.朗讀課文。
二、深讀,充分感悟(8)
1.分角色朗讀課文。
2.生活中你有不“墨守成規”的做法嗎?說給大家聽聽。
三、實踐活動(15)
1.發放道具:
磁石、縫衣針、乒乓球、木棍、透明深杯等。
2.教師創設情景,學生思考怎樣解決問題。
⑴我的縫衣針掉在地上找不到,尋求幫助。
常規做法:滿地尋找;打破常規:用磁石幫忙。
⑵透明深杯里落進乒乓球,不許伸手入內,怎么取?
加水或倒杯子。
四、作業設計(10)
1.填上合適的詞。
一()小刀一()星星一()創造
一()事情一()新聞一()油畫
2.想一想,答一答。
你是怎樣切蘋果的?發現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你的生活中也許有過不平常的發現和做法,請你說一說自己(或他人)的不平常的做法或發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后感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表格2:花開了,就感激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學習課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自由閱讀課文,學會質疑。
4、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5、學會看到人生的一切,并真心地感激。
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新詞。
2、閱讀課文,學會質疑。
3、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程序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揭題、導入
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講讀課文第一部分
講讀課文3——6自然段
講讀課文最后一段
拓展
總結全文
板書課題/
這篇課文的題目與其他課題有什么不一樣?
看了課題,你想說什么?
你讀懂了什么?
范讀課文。
你讀懂了什么?
你還有哪些疑問?
解疑。
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小女孩在鋼琴邊深思什么?
爸爸怎樣建議的?
建議是什么?
你讀懂了什么?
小結:小藍藍看到了小小的茉莉,開得那么香,那么美,這是件令她很開心的事,她謝謝花開了,這真令人感動。
指名朗讀。
板書省略號,它有什么用?
你知道藍藍冬天會感激什么?你還知道藍藍春天、夏天會感激什么?
同學們,你們有什么要感激的嗎?
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每一件事,去感激每一個人,那么我們永遠都會快樂、幸福。
出示課件,第二自然段的2、3句話。
齊讀課題。
課題中間有一個逗號。
質疑課題。
輕聲自由地朗讀課文。
一個人常常感激才會幸福、快樂,心里充滿陽光。
自由朗讀課文。
爸爸讓藍藍從小學會看到人生美好的一切,一個人常常感激,心里才會充滿陽光。
質疑課文。
自主學習第二部分。
反饋學習信息。
只要讓我們快樂的事都值得去感激。
朗讀課文最后一段。
省略號省略了許多內容,讓我們自己去想。
自由發言。
說說自己要感激的人和事。
全班齊讀。
板書:
10、花開了,就感激
回憶事
爸爸藍藍感激人
才會幸福心靈會充滿陽光
心靈美好才會快樂
三年級語文下冊教案表格3:香港夜色
教學目標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心曠神怡”、“難以忘懷”等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香港夜色的美,激發學生對香港的喜愛之情。
教學重點
1理解詞語,體會語言美。
2能根據要求朗讀課文,能自主描述想象情景。
教學難點
體會香港夜色美。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語卡片,香港夜景的文字、圖片、音像資料。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一、解題引入
1(出示中國地圖)在偉大祖國的南大門,有一個美麗的島嶼,它背靠祖國大陸,面對南海,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祖國的南海之濱,誰知道這是什么地方嗎?(出示——“香港”)
2說說自己對香港的了解,讓學生互相交流收集到的信息。
3引出課題“香港夜色”。讓學生說說自己對課題的理解,然后把自己的理解批注在課題旁。香港夜色世界聞名,讓我們共同來領略這顆“東方之珠”的風采吧。
二、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自由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符號記下不認識的字、不理解的詞,并用自己掌握的方法認識和理解詞語。
2同桌檢查識字情況,相互正音。
3抽讀生字卡,并用生字組詞。
(注意提示:“撕”、“筍”、“匆”是平舌音,“廈”、“晝”是翹舌音,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識字)
4小聲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三、品讀課文,批注感受
(一)快速瀏覽全文,找出概括寫香港夜色美的段落(首尾兩段),并讀一讀。
(二)默讀第1段。說說“流連”、“難以忘懷”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作者流連香港夜色?讀到這兒“香江燈火”世界美景你想到了什么?批注在書頁上。(學生可將自己的疑問、自己的感觸、驚訝……批注在第1段旁邊)
(三)抽讀第2、3段。
看看作者欣賞到了香港哪些地方的夜色。(港島夜色、港灣夜色)
1港島的夜色很美。
①勾出第2段中自己最喜歡的描寫夜色句子,讀一讀,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②聽音樂,想象港島高低錯落,燈火明亮的壯觀景色,說說自己的感受,并把自己不同的感受批注在第2段旁。
③美讀第2段,讀出自己的感受。
2港灣的夜色更美。
①自由讀。
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此段及右邊的批注,體會作者的感受。
②老師范讀。
閉上眼睛,聽老師范讀。想想,自己聽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聽到海風的輕吻,輪船的汽笛。看看近處,飄灑著金波銀輝的江面色彩繽紛,燈火形態多姿;遠處,海與天相接燈火與星星相連,就像撒滿了珍珠,想到了“香江燈火真是美不勝收,不愧為世界四大夜景”之一)
③指導朗讀。
根據學生的回答指導朗讀有關的句子,讓學生盡情感受港灣絢麗迷人的景色。
④圖文結合。
出示港灣圖片,讓學生欣賞,并說說文中描寫了圖中哪些內容,用自己的話說說圖中的內容。
⑤美讀第3段。
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句話,寫下來。
四、回顧全文,暢談感受
1齊讀最后一段。
2再說說對“難以忘懷”的理解,并說說,讀了“香港夜色”,最讓自己“難以忘懷”的是什么?
五、鞏固識字,指導書寫
1卡片抽讀,鞏固字音。
2交流記字方法。
3提出掌握有困難的字,互相介紹寫字體會。再由老師在黑板上范寫指導。
4學生練習寫生字,師巡視指導。
六、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1盡量用上文中的好詞佳句,夸夸自己家鄉的美景。
2當一當小解說員,把自己知道的香港介紹給家人。
附:板書設計
香港夜色
港島
港灣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