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部編教材教案
教案是教師為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根據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和教科書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課時或課題為單位,對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教學方法等進行的具體設計和安排的一種實用性教學文書。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部編教材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語文部編教材教案1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六個生字,初步掌握歸類識字的方法。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在研讀中明白寓意:不勞動不會有收獲,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教學重點、難點:
研讀課文,明白寓意。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初步解題
1、這節課,老師和你們一起再來學習一則寓言故事。
2、誰能把題目讀一讀?能說說課題是什么意思嗎?
3、質疑:根據這個課題,你能提幾個問題嗎?板書:怎么等?等的結果?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注意把生字的音讀準了。
2、檢查生字詞的學習情況
(1)這些生詞你會讀嗎?
(2)請大家幫忙為這些生字找好朋友。
3、再次解題:你們都已讀了課文,現在你能用一句話解釋一下課題是什么意思了嗎?
三、深讀課文,明白寓意
種田人守呀守,等呀等,結果呢?板書:莊稼全完野兔沒來(課件出示句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莊稼全完了。
(一)研讀課文,知道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1、田里的莊稼怎么會全完的呢?請你找一找,課文中哪句話告訴了我們原因,把它用橫線劃下來。
2、學習句子:從此他丟掉了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1)自由讀讀句子,看看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知道什么。
(2)交流預設:
(3)朗讀指導:
A、誰愿意來讀讀這個句子?先自己準備一下,指名讀。
B、你對他的朗讀滿意嗎?那你能試一試嗎?
C、寓言的朗讀和其它課文的朗讀有點不一樣,它就好象在講一個笑話故事,聽老師來讀一讀。
D、誰還愿意讀?
E、一天、兩天、三天,從此他再也不出門勞動了,就在樹樁旁傻等,讓我們一起讀,一起去感受一下吧!
(4)小結:種田人整天什么農活也不干,也難怪,他的莊稼全完了!
3、學到這兒,你明白了什么?(板書預設)不勞動是不會有收獲的。
(二)研讀課文,知道不能憑著運氣生活
1、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因為沒有勞動,所以莊稼全完了,可是他整天都在傻等,怎么又沒等到野兔呢?
2、讀第一自然段,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竄是什么意思?筆直地向前跑,能叫竄嗎?究竟怎樣的跑才叫竄?(竄就是沒有方向地亂跑)
3、什么原因,野兔要這么慌亂地從樹林了跑出來,四人小組想象野兔竄的種種原因。
小結:你們剛才說的種種情況確實都有可能發生,但是因為這些原因,野兔從樹林里竄出來就撞死的可能性大嗎?
4、種田人意識到這一點了嗎?從哪里知道?能給樂滋滋換一個詞嗎?(喜滋滋、美滋滋、樂呵呵、樂哈哈、喜洋洋)
5、朗讀指導:想到今后每天都能撿一只野兔,種田人更是開心極了,你能把他心里想的這句話讀好嗎?
6、因為有了一次意外的收獲,種田人便希望每天都能碰到這樣的好運氣,正因為有了這種不
切實際的想法,所以從撿到兔子的那天起,他便一直坐在樹樁旁傻等(課件: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一個星期后……一個月后……)每天,他就是在那兒撞運氣,可直到最后,他還是沒又等到兔子。
7、學到這兒,你又明白了什么?(板書: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三)朗讀全文,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2、如果你看見那個種田人,你會怎樣勸他?找你的好朋友說說。
3、小結:靠碰運氣是不可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的,只有實實在在去做,才能有收獲。
四、指導背誦
可選自己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背,也可整篇背誦。
五、布置作業
板書預設:
野兔沒來(不能靠碰運氣過日子)
守株待兔
莊稼全完(不勞動不會有收獲)
小學三年級語文部編教材教案2
教學目標:
1、學會8個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在文中的意思。
2、讀懂語言故事的內容,理解寓意,會用自己的話說說寓言故事包含的道理。
3、能夠對文中的種田人、野兔進行口語交際訓練。
4、對故事的結果展開發散思維訓練。
5、能夠對別人講述這個故事。
教學重點:理解故事內容并體會寓意。教學難點:聯系自己的學習、生活實際談感受。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準備:課件、生字圓卡片、人物圖片(種田人、野兔、樹樁)教學過程:一、激趣導入:
上節課我們剛剛學了一篇寓言故事《掩耳盜鈴》,這個故事教育我們不要做壞事,不要做自己欺騙自己的事。今天我們還有一篇名為《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大家想知道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嗎?(利用巧妙的問題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引發他們的好奇心,同時這又是的重點)下面我們一起來學習這個故事。(教師板書課題)讀故事:二、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課件展示課文情景劇及文字)(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聽清生字的讀音。(2)欣賞課文的畫面展示,并初步體會文中人物的做法有何不妥。
2、自讀課文:課文內容多么生動有趣呀,同學們想親自讀讀課文嗎?(激發學生自學的興趣)要求:(1)讀準字音,認準字形,理解字義,把生字圈出來。(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語。(3)在課文中找一找守株待兔中株待的意思和題目的意思。
3、檢查自學情況:(1)課文中八個生字寶寶已被老師請了出來,小朋友們想不想和它們交朋友?那么我們先來認識一下你的新朋友好嗎?請同學們合上書。(教師出示制作好的生字卡片,每出示一張指名學生認讀、組詞并在黑板上默寫這個字,卡片交給同桌觀察字形,完后訂正學生寫的字,并比較誰的字寫的工整美觀(此處兩問旨在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達到快速準確記住字形。)(2)理解課題:打開課本①學生匯報株的意思是樹樁。(教師板書,同時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樹樁的形狀,教師在黑板貼上自己制作的樹樁圖片)②學生匯報待的意思是等,師問:等什么?(在學生齊答兔子時,一邊讓學生觀察課本插圖野兔的樣子,一邊在黑板貼上野兔圖片)③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句話回答守株待兔的意思。學生找出從此他丟下出頭一句,師問:文中的他指誰?(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貼上種田人的圖片,并叫學生觀察種田人的動作和神情。)
(3)現在,誰能用自己的話結合黑板上的圖片說出守株待兔的含義。(圖片板書比較直觀,學生容易理解)
(4)剛才老師把課文中的生字寶寶請出來和小朋友交朋友,現在請小朋友把你的新朋友送回家去。①請同學們找一找課文中分別描寫種田人、野兔、樹樁的生字是哪些?把你手中的生字卡片貼在黑板上相應的圖片下。(這一環旨在讓學生了解故事中人物特點,為后邊的課本劇演出奠定基礎)
(5)同學們在自學過程中還有哪些不理解的詞語嗎?(學生定會問樂滋滋的意思,師追問:課文中說誰樂滋滋的?他為什么樂滋滋的?如果換作是你,你感覺怎樣?)(這幾個問題不但讓學生理解了樂滋滋的含義,還讓他們領悟了課文內容)
(6)誰能用樂滋滋的語氣去讀這一段,指名朗讀。(然后課件展示這一段的情景朗讀。)
悟故事:三、再讀課文,深入體會課文內容
(課件展示下列問題)1、那只兔子怎樣死的?故事的結果怎樣?面對這樣的結果你想到了什么?(小組討論后匯報,然后課件展示:情景朗讀野兔的死因及事情的結果,學生體會朗讀語氣)2、指名說說這兩段的朗讀語氣,并找學生試著朗讀。3、假如種田人就在你面前你想怎樣勸他?故事的結果又會怎樣?你還想對故事中的野兔說點什么嗎?(針對野兔跑得快,慌慌張張的竄出來撞死了這點和學生平時爭先恐后你追我趕容易摔跤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4、結合你的學習和生活談談你的感受?(這個問題讓學生談有點難度,可以課件展示以下場景描寫:①考試時有學生偷看課本或同桌試卷②小偷盜竊財物③打麻將賭博等。以便讓學生領會不勞而獲的含義,還可以借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和法制教育)(課件展示以上問題)(這幾個問題的設置能夠讓學生由淺入深的理解故事內容,領悟故事蘊含的道理,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演故事:
四、課本劇表演
1、借助板書分析種田人、野兔、樹樁的特點。(教師引導)2、分角色表演,指一名學生朗讀或全班齊讀課文。
3、還可以讓種田人邊自述邊表演,適當發揮故事結尾,表演出種田人的懊悔心理。其他角色配合表演。(這種表演可以使學生深入領會課文內容,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想象能力)編故事:五、課外練筆
續編故事:要求:從種田人看到它的莊稼全完了展開想象,編出種田人先是懊悔,繼而反省,接著踏踏實實的勞動,終于在來年獲得了豐收。(這一練習既可以培養學生創造想象力,又可以使學生懂得干什么事都應老老實實的勞動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小學三年級語文部編教材教案3
教學目標:
1.認識折、冀等5個生字,學寫守、株、待等9個生字。指導寫好株、耕兩個字,木和耒做偏旁時最后一筆變成點。
2.能讀準字音、讀好“因釋其耒而守株”。背誦課文。
3.能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教學重點:讀好“因釋其耒而守株”。
教學難點:能借助注釋,結合插圖,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僥幸,不要不勞而獲,要靠自己的勞動去創造美好的生活。
教學準備:教師:搜集圖片,制作課件。學生:預習寓言。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同學們,學過寓言故事嗎,有什么特點?下面考考你,根據圖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稱?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知寓言故事出發,通過看圖片猜寓言故事名稱從而激發學生對寓言故事的興趣,調動課堂積極性。】
2.出示圖片。(守株待兔),古人寫的寓言故事叫做文言文寓言,守株待兔這個故事咱們都了解過,今天咱們看看古人是怎么講這個故事的。
(1)生書空和老師一起板書課題。師隨機指導“株”“待”的寫法。
(2)提問"株"什么意思?守株待兔什么意思?
(3)讀了課題,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這些問題的答案就藏在課文里,請你打開課本,結合注音,借助課后生字表,讀準字音,讀通課文,難讀的地方多讀幾遍。
2.請五名學生接讀課文,每人一句。師隨機正音。
預設點:
(1)折頸而死:“折”,做一做折的動作,提手旁。“頸”,應讀三聲。
(2)“冀”字正音。“冀”與“翼”對比識字。出示:羽翼、希冀。
(3)身為宋國笑。出示:[wéi]1.做,行,做事2.當做,認做3.變成4.被
[wèi]1.替,給2.表目的3.對,向。
師提問:在本句中,“為”讀哪個音?讀一讀。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利用加一加、熟字換偏旁等方法來識記生字。多音字根據不同的意思來辨別在此處的讀音,加深學生的印象,拓寬學生知識寬度。】
三、復習生字,指導寫字
1.課件出示生字,自由練讀。
2.生字組詞,鞏固識字。
3.指導書寫“株”。提示木字旁做偏旁最后一筆捺變為點;提示“株、待、耕、折、頸、釋”都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指導書寫“守”和“宋”。引導學生觀察兩個字的異同。
第二課時
一、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1.再讀課文
(1)結合注釋再讀課文
(2)在讀文的過程中,你能讀懂哪個問題?
出示:誰在等兔子,為什么守著樹樁等兔子,等到了嗎?
2.學習第一句
(1)誰在等兔子?
(2)這個宋國人是干什么的?
3.學習第二句
(1)圖中除了有農夫還有什么?
(2)課文中是怎么說的?
4.學習第三句
(1)這只又肥又大的兔子,為什么會被農夫得到?
(2)為什么兔子會撞到樹樁上?
(3)強調頸字讀音,再讀一讀。
(4)從哪個字你知道,兔子跑的快?
5.學習第四句
(1)白白撿到又肥又大的兔子后,農夫是怎么做的呢?
(2)“耒”字教學。
這句話里,"耒"是生字,它的意思是什么?出示“耒”的圖片,上面有把手,下面有犁頭,它是翻土用的農具。想一想你認識的字中,哪個是以"耒"做偏旁的?(隨機板書耕耘)
觀察字形,結合圖片,聯系生活實際,你發現了以耒作部首的字大多和什么有關?
【設計意圖:現在的學生對于“耒”這種工具較為陌生,通過耒的圖片教學幫助學生熟悉,拉近課文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同時通過耒字演變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以耒做偏旁的字,拓寬了知識的寬度,體現了語文的人文性與工具性特點。】
(3)耒的字意已經了解了,釋其耒呢?原文中是怎么說的?(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
(4)從中你體會到什么?讀懂了什么?帶著你的感受讀出來。
為了肥美的兔子,這個農夫不吃飯、不喝水,他——
烈日炎炎,地里的禾苗仿佛在呼喊:我快要渴死啦,誰來幫幫我?農夫卻——
寒風呼嘯,地里的莊稼仿佛在哭泣:我們要凍死啦,誰來救救我?這個農夫仍然——
【設計意圖:通過創設情景引導學生入情入境,讀好斷句,同時理解農夫的懶惰、不勞而獲。】
(5)出示斷句,因/釋其耒/而守株,冀/復得兔。像這樣讀一讀。
6.學習第五句
(1)他這樣一直等,有什么收獲嗎?(板書:收獲)
(2)課文里怎么說的?
7.疏通課文
(1)讓我們把這幾句話送回到原文中,好好讀一讀。
(2)誰能試著像讀第四句一樣讀出節奏感?(配音樂)
二、寫話表情,總結寓意
1.讀了這則寓言,你想對農夫說什么呢?把你想說的話,簡單寫寫吧。
老師也有兩句話想送給他,(補充板書)誰來讀一讀。
一份耕耘
一份收獲
2.兔子是經常撞在樹樁上嗎?所以還有一句話,想要送給農夫,誰來讀一讀。
出示:不能把偶然的現象當成經常發生的事。
三、指導背誦,拓展閱讀
1.背誦課文
(1)課文填空形式提示背誦。
宋人()。田中()。兔走(),折頸()。因()而(),冀()。兔(),而()。
(2)出示五幅圖片,看圖片背誦。
(3)閉眼感受,配樂背誦。
【設計意圖:因學生能力差距,所以采取多種形式來進行背誦,分層、逐步進行,最終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
2.拓展閱讀
(1)生讀《南轅北轍》,先讀通順。
(2)根據問題再讀文,《南轅北轍》中坐車的人犯了什么錯誤?
坐車的人想去(),()在(),他卻往()走。
小結: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許多道理。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做守株待兔故事中的——(),也不要做南轅北轍這則寓言中那個——()的人。其實,像這樣的寓言故事還有很多很多。課外讀一讀《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們會有更大的收獲。
板書設計:
5.守株待兔
一份耕耘
一份收獲
小學三年級語文部編教材教案4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2、認識本課生字,背誦喜歡的詩歌,了解兒童詩的特點,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朗讀詩歌
1、出示課題《兒童詩兩首》,說說你知道那些兒童詩。可以說說詩歌的題目,也可以背誦其中的一兩句。
2、朗讀課文,能把詩歌流暢的朗讀下來。
二、比較朗讀,理解詩歌
1、反復朗讀兩首兒童詩,比較:這兩首兒童詩有什么不同?
2、在充分朗讀、思考的基礎上,小組討論。
3、課堂交流,隨機指導。
(1)《我想》是一首詩歌,《童年的水墨畫》是組詩。
引導學生注意其中的區別:組詩有小標題;每一節詩歌寫的是不同的內容……
(2)《我想》是押韻的,《童年的水墨畫》不押韻。
引導學生朗讀這兩首詩,體會押韻和不押韻的區別,了解兒童詩可以押韻也可以不押韻。
(3)《我想》描寫的是“我”的一些美好的愿望,《童年的水墨畫》描寫的是童年的生活學習場景。
①說說《我想》描寫了“我”的哪些愿望?
◇“我想把小手安在桃樹枝上”
◇“我想把腳丫接在柳樹根上”
◇“我想把眼睛裝在風箏上”
……
②說說《童年的水墨畫》描寫了哪些學習生活場景?
◇在街頭看書
◇在溪邊釣魚
◇在江上游泳
③朗讀詩歌,體會描寫的愿望和場景
三、感情朗讀,體會意境
1、指導學習《我想》
(1)朗讀詩歌,想象體會“我”的愿望。
①朗讀詩歌,說說“我”的那么多愿望中,那一個最令你神往?
②默默誦讀最令你神往的愿望,想象那是一個怎樣的情景?
◇你好象看到了什么?
◇你有什么感受?比如:“牽著萬縷陽光”是怎樣的感覺?“成為柳絮和蒲公英,飛呀,飛”是怎樣的感覺?
③有感情的朗讀最令你神往的愿望。
(2)想象一下,“我”是在怎樣的情景下產生這些美好的愿望的?具體說說。
◇春暖花開的時候,坐在綠綠的草地上……
◇在陽光下,春風中起舞……
……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
2、指導學習《童年水墨畫》
(1)朗讀詩歌,比上眼睛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①靜靜地在街頭閱讀《水滸傳》。
②魚兒釣上來了,魚在草地上蹦跳。
③在江面上打水仗。
……
(2)細細朗讀有關的詩句,體會其中的快樂。
(3)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
四、誦讀詩歌,感悟語言
1、自由誦讀詩歌,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特別的句子。
(1)“牽著萬縷陽光,/悠啊,悠——/悠出聲聲春的歌唱”
(2)“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3)“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著‘黑旋風’水戰‘浪里白條’。”
……
2、說說這些詩句特別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韻味。
(2)語言中有圖畫。
……
3、朗讀或背誦這些詩句。
五、作業
1、選擇背誦詩歌。
2、寫一首兒童詩。
小學三年級語文部編教材教案5
學習目標
1、學會本課的“墨、染、竿、碎、爽、浪”等10個生字,會讀本課的“墨、爽、濺”等5個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歌,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樂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背誦詩歌。如果有興趣,嘗試寫一首兒童詩。
學習重點:想象詩歌描繪的意境,體會詩歌所表達的感情。
教學準備:課件、學生準備摘錄本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1、播放《童年》歌曲。學生邊聽邊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自由描述)
2、導:對呀!童年是一幅畫,畫里有我們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們的幸福和歡樂;童年是一個夢,夢里有我們的想象和憧憬。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優美的兒童詩《童年的水墨畫》。板書課題:《童年的水墨畫》
二、自讀自悟,理解大意
幻燈片出示自學要求:
1、自讀全詩,要求基本理解詩歌大意,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記號,寫會“墨、染、竿、碎、爽、浪”等10個生字,讀準“墨、爽、濺”等5個生字字音。
2、在每小節的標題后面加上一個表示動作的詞,概括主要內容。如“街頭閱讀、溪邊釣魚、江上戲水”等。
3、指名讀詩,其他同學閉上眼睛想象詩歌描寫的畫面。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幻燈片出示)
①街頭閱讀
②溪邊釣魚
③江上戲水
……
3、細細朗讀有關的詩句,體會其中的快樂。
4、有感情的朗讀詩歌,體會童年生活的美好。
5、學生質疑,釋疑。尤其是一些含義比較深刻的語句教師有必要加以解釋。如:“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讓學生體會“笑聲”怎么會蹦跳?這說明什么?
三、感受詩意,學習借鑒
1、讀了《童年的水墨畫》,你有什么感覺?
(引導學生感覺作者寫的真是一幅幅畫,是童年生活的一個個鏡頭。)
2、師:如果溪邊是一幅畫的話,不知你在畫上都看到了什么?(學生自由暢談)
3、播放音樂,朗讀詩歌,注意體會描寫的場景
四、誦讀詩歌,感悟語言
1、自由誦讀詩歌,畫出你認為寫得最特別的句子。(幻燈片出示)教師重點指導的句子。
(1)“垂柳把溪水當做梳妝的鏡子,山溪像綠玉帶一樣平靜。”
(2)“忽然撲騰一聲人影碎了,/草地上蹦跳著魚兒和笑聲。”
(3)“陽光從腳尖悄悄爬上膝蓋,/也想著‘黑旋風’水戰‘浪里白條’。”
……
2、說說這些詩句特別在什么地方?
(1)很有韻味。
(2)語言中有圖畫。
……
3、再次跟隨音樂朗讀或背誦這些詩句。
4、優美的詩句仿佛把我們也帶進了一幅幅童年的畫里,老師收集了一些童年生活的圖片,請同學欣賞一下,同時也請你回顧一下你童年生活的片段。(多媒體出示圖片)現在和同學交流你童年時的一個片段,然后請用你靈巧的小手把它畫出來。
5、生動筆畫畫,教師巡視。
6、交流作品,師生互動點評。
五、總結談話,結束教學
童年的生活是一幅連綿不斷的水墨畫,里面有許多值得我們記憶、收藏的場景,我們以往閱讀了許多描寫童年生活的文學作品,今天又學習了這首兒童詩,再一次打開了通往兒童世界的大門,請大家課外閱讀其他兒童詩,豐富我們對童年生活的記憶。
六、作業
1、背誦詩歌。
2、有興趣的,可以試著寫一首兒童詩。
板書設計
童年的水墨畫
街頭閱讀
童年快樂溪邊釣魚
江上游泳
小學三年級語文部編教材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蘭亭集序語文教案
★ 春朱自清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