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部編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部編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部編版1
一、復習回顧。
(一)課件呈現。
早晨,從山坡上,從坪壩里,從一條條開著絨球花和太陽花的小路上,走來了許多小學生,有漢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頗族的,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二)老師小結。
同學們從這句話中的三個“從……”感受到了孩子們是從四面八方來到了大青樹下的小學;連用了三個“有……的”感受到了這是一個多民族的學校,孩子們在這里開心愉快地學習。
二、學習三、四自然段,品讀有新鮮感的句子,感受“安靜、熱鬧與可愛”。
(一)學生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新鮮感的句子,教師巡視指導。
(二)反饋交流,課件呈現。
◆大家一起朗讀課文,那聲音真好聽!這時候,窗外十分安靜,樹枝不搖了,鳥兒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聽同學們朗讀課文。最有趣的是,跑來了兩只猴子。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樣好奇地聽著。
1.學生自由說;
2.思考:大家朗讀課文聲音“真好聽”,到底怎么好聽呢?
3.課文是怎么寫出安靜的呢?
參考:文章沒有直接寫,而是用窗外的“安靜”,用樹枝、鳥兒、蝴蝶的表現來襯托“真好聽”。這種寫法很新鮮。
4.朗讀指導
5.遷移運用
晚上的廣場上真熱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回歸整體,用自己的話說說這所學校特別的地方。
(一)借助板書,學生練說。
(二)引導學生不僅要說出這所學校特別的地方,更要說出自己的感受。
四、建立聯系,滲透運用,說一說自己的學校。
(一)引導:吳然的《大青樹下的小學》,讓我們看到了一所可愛的邊疆小學的樣子和這所小學里孩子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如果請你來向別人介紹一下我們自己的學校和校園生活,你會介紹些什么,怎樣介紹呢?
(二)提出要求:選擇校園里的一個場所,練習說一說它的樣子或者同學們在那里學習、活動的場景,說的時候想一想這篇課文中有新鮮感的詞句,努力說得既準確又有“有新鮮感”。
1.選定場所、情景,獨立練習說一說。
2.小組內說一說。
3.推薦班級內說一說,教師引導評價,關注說準確、說清楚和說得“有新鮮感”。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部編版2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山行》。
2.學會本課生字認識10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讀音和用法。
3.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能根據圖片和關鍵詞的意思理解古詩的大意。能聯系詩句,說說詩中的秋天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景象,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體會詩人對秋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能根據圖片和關鍵詞的意思理解古詩的大意。能聯系詩句,說說詩中的秋天給自己留下的印象。
2.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歡哪個季節?說一說理由。
四季風景如畫,四季都是詩情畫意的。在這美好的秋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三首關于秋天的詩歌。
板書,齊讀課題。
我們先來學習第一首詩歌《山行》。
二、整體感知
1.認識作者。
杜牧(公元803-約852年):唐代詩人,字牧之,號樊川居士,京兆萬年(陜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詩人,尤以七言絕句著稱。著有《樊川文集》。人稱“小杜”,以別于杜甫。與李商隱并稱“小李杜”?!按罄疃拧敝咐畎缀投鸥?。
你還知道杜牧的其他詩歌嗎?
預設:《清明》、《秋夕》等。
2.聽《山行》的朗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3.自由朗讀《山行》:
(1)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畫出難理解的字、詞。
(3)圖文對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時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4.出示詩歌,指導學生讀好節奏。
預設: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5.教師檢查學生對課文的朗讀情況,要求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丟字,不添字,不重復。努力把文章讀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徑、斜。
領讀生字,注音拼讀。
結合圖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徑:小路。
斜:不正。
石徑斜:石板小路彎彎曲曲。
2.你認為哪些詞語的意思比較難懂,小組內相互質疑解答。
預設:
生:產生,生出。
坐:因為。
晚:晚秋。
于:比的意思。
四、研讀古詩
(一)詩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預設:寒山、石徑、白云、人家、楓林、霜葉
結合圖片,解釋重點詞語。
寒山:深秋的山。
霜葉:被霜打過的楓葉。
(二)用自己的話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風景。
學生結合景物提示,描述風景。
(三)小組說一說詩歌的意思。
(四)抓字眼,曉詩意。
1.作者說“白云生處有人家”,這里用“白云深處”也是可以的,“生處”與“深處”有何區別?
預設:
“深”是濃厚,濃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處”為云之源頭,給人高山之巔、更為遙遠的感覺,同時又有云騰霧涌、白云飄忽的動態感。應當是“生”字好于“深”字。
2.“霜葉紅于二月花”中“紅于”改為“紅如”效果一樣嗎?
學生看圖思考,然后表達觀點。
預設:
因為“紅如”不過和春花一樣,無非是裝點自然美景而已;而“紅于”則是春花所不能比擬的,不僅僅是色彩更鮮艷,而且更能耐寒,經得起風霜考驗。
(五)入詩境,悟詩情。
1.出示古詩,簡析詩歌中的風景。
前兩句和后兩句寫景有何不同?前兩句和后兩句詩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預設:
前兩句抓住“寒”字,描繪了一種遼闊深遠的遠景。
后兩句抓住“紅”字,描寫了一種秋比春美的近景。
2.你更喜歡哪兩句?為什么?
預設:
后兩句是千古名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這兩句詩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對比,用紅葉比春花,在美的基礎上渲染了一層堅強。詩人表達了自己獨特的情感,古詩中寫秋的詩文大多是悲涼的,而這首詩卻表達了一種喜愛的情感。古詩的詩意富有哲理,這兩句成為千古絕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把楓葉經霜象征為經受挫折、磨難,然而“經霜色愈濃”。因而,這句詩就有了鼓舞、激勵人們的作用。
五、學寫生字
美好的詩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現,這首詩中還有這幾個生字需要我們會寫,現在讓我們拿出小手來寫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寫得很好。
1.課件出示“寒、徑、斜、霜”等4個生字。
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自主認字,說說自己是從什么渠道或通過什么方法認識的。
2.打開“優教學生字”,逐個學習,引導學生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
3.指導書寫。
(1)每個字在書寫之前先想一想怎樣才能寫得美觀。
(2)觀察字的結構,說說書寫注意點以及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師范寫,引導學生再次邊觀察邊書空,注意筆順。注意講解“寒”寶蓋兒寬,三橫緊湊,撇捺要舒展?!皬健钡挠疑喜糠植灰獙懗伞坝帧?。“斜”左右結構,注意兩部分的高度。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
(4)學生在田字格里仿寫,教師提醒寫字姿勢。
六、指導學習《贈劉景文》
過渡:詩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紅葉,就送給了我們一個美麗的晚秋,其實秋天的美景有很多,喜歡秋天的詩人也有很多。課文第二首詩歌《贈劉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讓我們先來認識作者——蘇軾。
(一)認識作者。
蘇軾:字子瞻,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二)感知古詩。
出示詩歌,有節奏地朗讀詩歌。
預設: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
(三)小組合作學習古詩。
想一想:《山行》這首詩我們是從哪幾方面來欣賞的。
預設:字、景、情、理。
1.小組長領學生字。
(1)出示會認的生字“猶、傲、橘”。
(2)出示會寫的生字“贈、劉……”等7個生字,小組成員每人一個生字講解,并示范書寫,直至完成任務。
(3)小組挑戰,聽寫生字。
2.一起賞景。
(1)詩中描寫了哪些景象?
預設:荷葉、殘菊、黃橙、綠橘等。
(2)聯系詩句說一說,詩中的景物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導悟情。
作者為什么要寫這首詩給劉景文?
作者寫枯敗的荷葉、傲霜的殘菊有什么用意?又為什么寫到了橙黃橘綠?
學生自由討論,教師隨機點撥。
預設:劉景文當時已經58歲了,有些遲暮之感。作者寫這首詩告訴他秋天正是收獲的季節,勉勵劉景文奮發有為。
4.詩歌中有沒有一句話讓你覺得包含道理?
預設:菊殘猶有傲霜枝。
“荷盡菊殘”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氣節。
七、總結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這是劉禹錫的名句,其實秋天不只有火紅的楓葉,燦爛的菊花、還有很多像橙黃橘綠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讓我們去尋找詩意的秋天吧。說一說你眼里的秋天。
八、鞏固提高
打開“基礎訓練-《古詩三首》”,一起來闖關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部編版3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主題圖片,觀察回答。
同學們,仔細觀察,圖上都有什么?這是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圖上的兒童在干什么?
板書,齊讀課題。
2.解讀課題。
夜:夜晚。書:書寫。見:看見。
夜書所見:夜晚寫下自己所看見的(情景)。
二、感知內容
1.認識作者。
葉紹翁,字嗣宗,號靖逸,龍泉(今浙江麗水市龍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學家、詩人。
2.聽《夜書所見》的朗讀,畫出生字詞,讀準字音、注意字形,畫出不理解的字詞。
3.自由朗讀《夜書所見》。
(1)讀準字音,把詩句讀通順。
(2)畫出難理解的字、詞。
(3)圖文對照,想一想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三、研讀古詩
(一)出示古詩,引導學生讀好節奏。
(二)抓住關鍵字理解詩意。
預設:
蕭蕭:風聲。
挑:用細長的物件逗引。了解多音字“挑”。掌握“挑”的意義和用法。
促織:蟋蟀。
籬落:籬笆。
(三)讀一讀詩歌,說說你喜歡的詩句。
1.賞析前兩句。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
這兩句詩中詩人聽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預設:孤單憂愁寂寞
詩人的心被思念家鄉的情感填滿,朗讀時要讀出來。
2.賞析后兩句。
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詩人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預設:
詩人看到了明燈,想到了“挑促織”——斗蛐蛐。想起了童年的生活,內心又充滿了開心快樂,被幸福感填滿。進而有為思想豐富了內涵。
3.詩人的感情變化是非常明顯的,跟讀詩歌,讀出情感變化。
自由朗讀詩文,讀出詩人的感情變化。
(四)背誦詩文。
1.根據老師的提示背誦詩文。老師出示詩句中的一個字,學生背出相應的詩句。
預設:送、動、挑、夜。
隨文識字,學習生字“送、挑”的寫法。
2.這三首古詩都是關于秋天的美文,一定要背誦課文,把美文收到自己的記憶寶庫里。
小組檢查背誦,比一比看誰的背誦最有節奏感,最有感情。小組推薦代表展示背誦成果。
四、主題閱讀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也是遍地美景的季節,在詩人的眼中,秋的美景是說不盡的。
1.老師這里還有幾首古詩也是關于秋天的,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品一品。
出示詩文《秋思》、《夜雨寄北》。
學生自讀詩歌,說一說詩中的景,詩中的情。
2.你還知道哪些描寫秋天的詩歌,快來分享一下吧。
學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詩歌。
總結:秋天的詩歌有古道西風的蒼涼,也有一鶴排云的豪邁。只要我們仔細觀察,我們也能發現秋的美麗。
五、鞏固提高
打開“閱讀訓練-《古詩三首》”,一起來闖關吧!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部編版4
【教學要求】
1.激發學生創作熱情,充分調動學生的情感,引導學生入情入境,使學生不僅學會寫作,更陶冶情操。
2.要求學生能根據所創設的情境,展開豐富而合理的想象,并能比較流暢具體地記敘想象內容。
3.培養學生獨立構思、相互評改和認真修改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創編童話故事,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想象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童話故事說明一個道理或給人以啟迪。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走進童話。
1.談話導入:同學們,老師知道你們都愛聽童話,愛看童話,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一起走進童話的世界。
2.憶說故事,領悟寫作手法。
(1)首先讓我們走進童話屋,看看里面住著那些童話故事?你能很快叫出它們的名字嗎?(課件出示2)童話圖片,學生交流。
(2)你還讀過哪些童話?(學生自由發言)
(3)誰想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最喜歡哪一篇童話?簡單的說說理由。
(4)教師小結:是啊,童話中充滿了奇妙的幻想,難怪大家說起來津津樂道、滔滔不絕,那你們研究過童話故事為什么會這么吸引人嗎?(學生交流,代表發言。)
(5)師生總結。(課件出示3)大膽的想像,恰當的擬人、夸張,給人啟迪。
(6)總結過渡: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連童話創作的奧秘都能發現!童話就是作者通過大膽地幻想,采用擬人、夸張等手法編織出的一個個奇異有趣,并能給人以思想啟迪的故事。在童話的世界里,云兒能說話,風兒會唱歌,花兒中會走出一位漂亮的小姑娘……真是太吸引人了。要是我們也能創編出美麗動人的童話故事,那該多好啊!同學們,你們想成為中國的安徒生嗎?讓我們張開想象的翅膀,開始創編我們自己的童話吧。
2.提供寫作對象,啟發學生思維。
(1)(課件出示4)我來編童話
國王黃昏廚房啄木鳥冬天森林超市玫瑰花星期天小河邊
(2)看到上面這些詞語,你的腦海里浮現出了什么樣的畫面?你想到了什么樣的故事?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大膽想象有可能發生的事。
二、根據要求選好內容。
1.引導學生明確本次作文要求:通過編童話故事來幫助同學們認識了解編童話故事的好處,了解童話故事的神奇。
2.(課件出示5)習作要求
(1)故事里有哪些角色?可以從上面任選一個或幾個。如果有需要,也可以添加你喜歡的其他角色,如小公主、月亮。
(2)事情發生在什么時間?是在哪里發生的?
(3)他們在那里做什么?他們之間發生了什么故事?
(板書:時間地點角色)
3.引導學生四人小組內討論、交流。
4.引導學生充分想象,自己擬定童話故事的題目,指名交流。
三、由導到放,鼓勵創編。
1.獨立構思。
(1)同學們在選定了童話故事的內容和童話故事中的重要“人物”后,就可以大膽描述和構想。根據自己的喜好,選定好內容,根據內容擬好題目,思考可能會發生些什么事?并認真構思故事的起因、經過、結果。在構思故事時可以大膽、自由地想象,要盡可能地使故事過程具體些。(在自己獨立思考后,說給同座位聽)
(板書:起因經過結果)
(2)大家認真的思考,想好了和小組的同學互相交流,選出的故事,可以通過演、講、畫等各種形式匯報。
2.加強語言訓練,提高表達能力。
(1)學生在小組中自由交流。
(2)指名匯報,全班交流,師生評價。
3.創設情境,角色表演。指名學生戴上頭飾上臺表演,其他學生認真觀察。
4.教師小結:
每個小組的思路都很清晰,內容各異,表演也很精彩。在這里老師發現了一個共同點,你們都能展開想象的翅膀大膽想象、自由表達。想讓你的故事更豐滿、讓更多的人都來欣賞我們的童話嗎?那就把它寫出來吧!先別忙著動筆,童話屋里還藏著一個教我們寫好童話的錦囊呢,誰來給大家讀一讀?
(課件出示6)
(1)忘我地寫:此時,你就是你自己筆下的童話人物,你要以他們的身份、口吻和心理去馳騁想象,落筆成文。
(2)動情地寫:在你的童話人物中,要注入你自己的思想情感,要喜他們之所喜,悲他們之所悲。
(3)大膽地寫:要讓想象盡可能豐富,情節盡可能
生動,形象盡可能豐滿。
(板書:忘我動情大膽)
四、交流評議,動筆寫作
1.談話過渡:有了這個錦囊,相信你的創作一定會取得更大的成功!
2.四人小組交流:把自己編好的故事在小組里說一說,組內同學幫助補充修改。(師下小組巡視和參與)
3.各小組推薦同學在全班交流所編的童話故事。(對于優秀的要肯定優點,給同學作示范;對于中等及較差的要多鼓勵,少挑毛病,充分尊重他們的勞動,保護他們編寫童話故事的積極性,并組織同學們討論,幫助完善故事。)
4.學生動筆將自己所說的童話故事寫下來。
五、個性創作,成果展示。
1.自主創作,創編童話。(教師巡視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學生)
2.匯報展示。其他同學可以做記錄,記下你覺得精彩的地方,也可以找出他的不足之處,提些建議。
3.學生自己修改習作;小組交流互評互改,師巡視指導。
六、引導激勵,課外延伸
1.今天這節課,老師看到了同學們智慧的火花,想得新、說得好、寫得也棒。最后,看看安徒生爺爺還有什么話要說?
2.(課件出示7、8)卡通人物安徒生:看到同學們這一節課的表現,我真為你們感到高興,看來我這位“童話大師”該好好歇歇了,不過我還有兩個小任務希望同學們能做到。
(1)想一想:除了可能發生上面的故事外,也可能有怎樣的情況發生呢?
(2)編一編:課后同學之間可以隨便找幾樣自然界中的事物(風霜雨雪、日月星辰,花木草石、鳥獸魚蟲),連在一起編一編童話故事。
3.吐露心聲、情感共鳴
同學們,這節課是你們圓了老師的童話夢,美好的童話,它能開拓視野、啟迪智慧、發人深省,讓人一看就愛不釋手。歡迎你們經常走進童話世界,多聽一聽,多看一看,多寫一寫,讓你們五彩的夢在童話中盡情展現,讓你們美麗的童年在童話中更加絢爛。
【設計意圖:談話的形式引入課題,出示圖片,直觀形象,使學生興趣盎然地進入教學情景。】
【板書設計】
習作:我來編童話
時間 地點 角色
起因 經過 結果
忘我 動情 大膽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部編版5
一、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能結合課文,聯系生活實際,和同學交流讀后的感受。
二、教學重點、難點:
如何使學生通過對話和動作來領會人物的內心世界和性格特點。
三、課前準備
發動學生尋找宋慶齡的生平資料,閱讀有關宋慶齡的故事。
四、教學方法:朗讀感悟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六、教學流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課題。
1、同學們,你有好朋友嗎?你覺得什么樣的人才能成為你的好朋友?
學生暢所欲言,當有人說出守信用時,板書。
2、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對好朋友之間守信用的故事。板書課題,解釋題意:“信”指什么?“失信”是什么意思?
二、初讀感知
1、請各自輕聲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順暢。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討論疏解:
a.故事發生在什么時間?
b.文中講到了哪幾個人?他們間有著怎樣的聯系?
c.完整地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講了一個星期天,宋耀如一家準備到一位朋友家去,二女兒宋慶齡也很想去。她突然想起今天上午要教小珍學疊花籃,爸爸媽媽都勸她改天再教,但她為了守信就留了下來。
三、分角色朗讀
1、交代任務:前后四位學生為一組,分角色朗讀,一位讀旁白,其余三位分別讀爸爸、媽媽和宋慶齡的話。先組內練習,然后小組間比賽。
2、組內安排角色,各組練習,教師巡視。
3、小組進行比賽。
4、同學評議,推選優勝組。
四、課本劇表演。
五、討論深化
1、讀了這個故事,你喜歡宋慶齡嗎?為什么?如果是你,你會怎樣處理這件事?
2、在我們的身邊有這樣的講誠實守信的人和事嗎?
小學三年級語文教案部編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蘭亭集序語文教案
★ 春朱自清語文教案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