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三年級部編教材教案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那么應當如何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小學語文三年級部編教材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語文三年級部編教材教案1
教學目標
1.選擇一種植物,走近它,了解它。
2.給選定的植物制作一個觀察記錄卡。
3.借助記錄卡,寫一寫這種植物。
4.寫之前再去仔細觀察一番,調動視覺、觸覺和嗅覺等各種感官來將植物了解清楚。觀察的時候,要抓住這種植物的特點。
5.寫的時候,把觀察和感受到的寫清楚。重點寫這種植物的樣子、顏色、氣味,以及其他特點。
6.寫完后,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同學聽。寫同一種植物的同學還可以一起交流。
7.培養觀察能力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重點難點
1.選擇一種植物,走近它,了解它。
2.給選定的植物制作一個觀察記錄卡,并借助觀察卡寫一寫這種植物。
3.抓住植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這節課我們將一起學習如何制作一張植物卡。世界上的植物千千萬萬,它們的形態也千差萬別,我們要寫一種植物,必須寫出它的獨特形態。在寫作前,要選擇好你喜歡的一種植物認真仔細地觀察,觀察時要調動身體的各個器官--視覺(看一看)、嗅覺(聞一聞)、觸覺(摸一摸)、味覺(嘗一嘗)、聽覺(聽聽別人怎么說),全面了解該植物的外形、生長特點等等。
二、文題展示
本次習作是讓同學們選擇一種植物觀察,然后為它做個觀察記錄卡,再借助記錄卡,寫一寫你的植物朋友,讓更多的人了解它。
三、寫作指導
1.觀察時,要觀察植物的干、枝--大小、高矮、形狀、色彩,葉--形狀、色彩、變化,花--形狀、姿態及顏色。例如:觀察梅花,先選一棵長得好的梅花,看看花是怎樣排列在莖上的,是一排還是兩排,是對排的,還是隔著排的;然后,再仔細看一朵花,看它可以分成幾部分,花瓣是什么樣的形狀,像什么,花中間還有什么,什么顏色,什么樣子的,像什么,風吹來的時候花是怎樣的姿態;最后,你再走到遠處,看看這一大片梅花,在陽光照耀下又是什么樣的,像什么。
2.寫作中,一定要抓住植物的特征,并且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來表現這些特征。
比如:
(1)對比法。如“在這千姿百態的植物世界里,我最喜愛的既不是花中牡丹,也不是嬌艷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蘆薈”。像這類的描寫,一般放在開頭,開門見山地告訴讀者,你對蘆薈情有獨鐘。
(2)比喻法。如“花瓣一層又層,密密地重疊在一起,像一個淡黃色的繡球”。
(3)擬人法。
(4)襯托法。如“蘆薈不像牡丹那樣艷壓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樣溫文爾雅,更不像玫瑰那樣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樸實無華和默默為人奉獻的內涵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5)遠近結合法。同一棵植物,遠看和近看是不一樣的。
(6)聯想法。我們看到一棵植物,往往聯想到其他事物,這些事物往往與這棵植物有共同之處。植物的特點往往使我們聯想到做人的道理。如看到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我們可以聯想到要與不正之風作斗爭。
3.按一定的順序寫。開頭可以按總起的格式寫喜歡__×,建議運用對比方法。中間內容要抓住植物的特點,調動各種感官(看、聽、聞、摸、感覺到的)結合各種修辭手法描寫。結尾可以用總結法,例如“遠遠望去,許多串紅連成一片,紅得耀眼,真像燃燒的火苗,漂亮極了”;也可以用抒情法,例如“我喜歡你--萬壽菊”。
四、范文評析
我的植物朋友
我家的小院子里,有一群高大挺秀的衛士--竹。每當看到她們時,我便會不知不覺陶醉于其中。
竹子剛勁,清新,生機盎然,蓬勃向上。當春風還未融盡殘冬,新的生命--竹筍就悄悄地萌發了,一場春雨過后,竹筍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謂“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機的寫照。當春風拂面時,她像一個活潑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長臂,抖起一片濃郁的青紗,隨風起舞,婀娜多姿。暑盡寒來,她仍綠蔭蔥蔥,笑迎風霜雪雨。
竹,輕盈細巧、清新高雅,盡管有百般柔情,但從不嘩眾取寵,虛心勁節、樸實無華才是她的品格。她文靜,默默無聞,她在任何惡劣的環境下,都頑強地舞動,快樂地跳舞。
竹,笑迎風霜雪雨。“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這千古名句已傳遍了世界。她與白楊一樣直,一樣堅強,不軟弱,也不動搖。她那剛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風霜嚴寒的精神,是文人學者畢生所追求的,這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看著這竹,我想到了那些具有竹子品格的革命先驅們,他們像竹子一樣,不畏艱險,不屈不撓。他們是值得我們敬佩的。
啊,竹!你是我生活的老師,前進的伙伴!
總評:這是一篇狀物的文章。作者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寫法,向我們介紹了竹的外表和竹的品格,在文章的最后點明中心,表達了對具有竹子品格的革命先驅們的敬佩之情。詩句的恰當引用也為文章增色不少。
小學語文三年級部編教材教案2
教學目的:
1讓學生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引導學生在校園內進行觀察;
2指導學生記錄觀察結果,說出植物的花、莖、葉有什么特點;
3連句成文,寫出對一種植物的喜愛之情。
重點:觀察方法的掌握;
難點:記錄觀察結果;
教具準備:PPT
教學過程:
一、課前#教案# 導語。
(同學們,是誰把我們的校園裝扮得這么美麗呀?)
學生甲:是五顏六色的花朵。
學生乙:是綠綠的草地。
學生丙:是高大的樹。
(你們說得好極了,從你們的回答中,劉老師發現大家和我一樣,很喜歡花、草、樹、木,它們就像美麗的仙子,把我們的環境裝扮得十分美麗。今天我們就來上一堂作文課,寫一寫我們喜歡的一種植物。)
二、觀察實物,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
1出示桃花的有關圖片,作簡單介紹。
2逐步引導觀察,指導記錄觀察結果。
(任何一種供人觀賞的植物都有它迷人的地方,現在請大家睜大眼睛,認真地與老師一起來觀察觀察,并把結果記下來。)
A看顏色
(桃花的葉子是什么顏色?)
學生觀察并回答
(他們不但觀察仔細,說得也很好。請大家在觀察卡的顏色欄里填上內容。)
[板書:看顏色觀察深淺
桃花葉先淺綠后深綠]
B認形狀
(植物的葉子是各種各樣的,不但顏色不一,就連形狀也千奇百怪,誰來說一說你見過的葉子的形狀?)
學生甲:我見過荷葉,它是圓的。
學生乙:我有一片楓葉,它像手掌的形狀。
學生丙;我覺得鐵樹的葉子很奇怪,很小又一排排的。
……
(表揚剛才回答的同學。現在我們來看看桃花葉子的形狀。)
明確:狹長,不寬。
[板書:認形狀各種各樣
]
C聞氣味
(有些植物本身帶有味道,細心的我們可以去聞一聞,注意保護自己的小鼻子喲,千萬不能離它們太近!)
[板書:聞氣味]
3剛才我們做的工作叫觀察,你知道了哪些方法呢?
明確:看——認——聞——記]
5演示多媒體,讓學生觀看花卉的圖片,豐富觀察內容。
三、根據觀察卡,整理句子。
出示觀察卡和一篇范文。
四、小結。
(今天我們主要學習了觀察植物的具體方法,大家非常認真,所以學得很好。我希望大家能多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觀察得多了,作文就會越寫越好的。除了觀察,同學們可以發揮想象,寫出讓人贊嘆的比喻句,作文就篇篇能做范文了。)
小學語文三年級部編教材教案3
教學目標:
1.能夠介紹清楚一種你喜愛的植物。
2.學會動用所有的感官系統,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等方式,多角度了解所觀察的植物。
3.要把觀察和感受到的寫具體。
4.寫作的時候,要抓住這種植物的特點,重點寫這種植物的形樣子、顏色、氣味以及其他特性。
教學重點:
抓住植物的特點進行描寫。
教學難點:
觀察植物時,要動用所有的感官系統,多角度了解所觀察的植物。
教學準備:
搜集要描寫的和你喜愛的植物的圖片或實物觀察。
教學時數: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題解題
1.師:同學們,世界因為有了綠色的植物才變得生機勃勃,如果沒有植物,我們的地球將變得一片荒涼,所以,我們要愛護植物,珍惜植物給我們帶來的美好生活。可是,我們怎樣才能做到愛護植物呢?要愛護它,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它,認識它,只有這樣,我們才知道怎樣做才能愛護它,才不會做錯事傷害它。如果我們把自己了解和認識的植物寫成文章,讓看了文章的人也了解和認識它們,那么,我們就為環保和綠化做出了自己的貢獻。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怎樣來寫植物的文章。《我的植物朋友》,抓住題眼(植物)(朋友)相機板書
2.什么樣的關系才稱得上朋友?植物包括什么?(出示植物的圖片)
【設計意圖:從富有激情的談話導入,從而激發學生熱愛植物的感情,進而激發想了解植物的好奇心,再配以各種植物的圖片,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二、學生自己展示喜歡的植物記錄卡
1.課前收集整理好所觀察植物的資料,做好觀察工作,做一個觀察記錄卡,包括植物的名稱,樣子,顏色,氣味和其他所了解的性狀。
2.小組內介紹。
3.選出小組內介紹的好的同學,在全班進行交流。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學生預習環節的延續,在老師的要求下,課前從多角度觀察植物,并做好觀察記錄卡,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鍛煉從多角度觀察事物的能力。】
三、寫作方法指導:
1.寫好植物的形態
抓住不同植物的特點,有目的地描寫。如植物開花時的姿態、顏色、花期;植物葉子在不同時間、不同季節的變化。總之,要抓住所寫的植物與其它植物不同之處。
【設計意圖:自然界的植物千差萬別,只有抓住不同于別的植物的特點進行描寫,才能將植物寫生動。】
2.按照一定的順序寫
一般來講,寫植物的順序有兩種:一是按莖、葉、花、果從下到上或從上到下的順序;二是按生長順序。
【設計意圖:這樣可使文章的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3.恰當地運用修辭方法
(1)對比法例如:在這千姿百態的植物世界里,我喜愛的既不是花中牡丹,也不是嬌艷欲滴的玫瑰,而是可治百病的蘆薈
(2)比喻法例如:萬壽菊有的是未開的青色的花骨朵,遠遠地望去像一個個小小的話筒,豎在枝頭,花瓣一層又層,密密地重疊在一起,像一個淡黃色的繡球。
(3)擬人法例如:《石榴》春天來了,石榴樹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火紅的石榴花。花越開越密,越開越盛,不久便掛滿了枝頭。走近看,仿佛是一個個活潑的小喇叭,正鼓著勁兒在吹呢。
(4)襯托法蘆薈不像牡丹那樣艷壓群芳,也不像文竹那樣溫文爾雅,更沒有玫瑰那樣的馨香四溢。但就是它的樸實無華和默默為人奉獻的內涵深深打動了我的心。
(5)遠近結合法
同一棵植物,遠看和近看是不一樣的。例如:
近看:盛開的菊花真是漂亮,花朵極大,像個大繡球,淡黃色的花瓣,一絲一絲的,菊瓣彎曲帶鉤,中間金黃的花蕊像一個小太陽,菊花的莖都非常挺直
遠看:
a遠遠望去,許多串紅連成一片,紅得耀眼,真像燃燒得火苗,漂亮極了
b我家養了一盆吊蘭。遠看,她猶如一位眉清目秀、亭亭玉立的少女,盡顯自己的風采。
【設計意圖:恰當地運用各種修辭方法來描寫植物,可使植物更形象、生動,語言更加鮮明活潑。】
5.要有聯想地抒發感情
寫植物可進行聯想,抒發一些個人感受。如寫梅花不怕風雪的特點時,可聯想到人的堅韌不拔的性格;寫白楊的挺拔高大,可聯想人的奮發向上的精神。但是聯想不能超越客觀實際,抒情不要無病呻吟。另外,注重靜態描寫與動態描寫相結合的辦法,是描寫植物的秘方。
【設計意圖:將描寫植物和個人感受相結合,可以在原來基礎上使文章得到升華。】
四、嘗試寫作
學生自由寫作。教師巡查,相機指導寫作。
板書設計:
我的植物朋友
看一看摸一摸聞一聞
對比法比喻法擬人法
小學語文三年級部編教材教案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說出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剃頭的過程有何不同。
過程與方法
1.安排學生課前預習,掌握生字新詞,了解文章大意,劃分結構層次。
2.指導學生從課文內容入手,理解文中講了一個什么 故事。預先提問,引導學生帶著探究興趣,在閱讀中展開思考: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理發的過程有何不同?為什么“我”說天生怕理發的小沙是世界上秀的顧客?課文為什么用“剃頭大師”做題目?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文,體會童年生活的樂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會認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能正確書寫、組詞、造句。
2.把握課文內容,梳理故事情節,劃分層次結構。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理清老剃頭師傅和“我”給小沙理發過程的不同之處,體會“我”說天生怕理發的小沙是世界上秀的顧客的原因,并能總結出課文用“剃頭大師”做題目的原因。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揭示課題
有個小朋友叫小沙,他天生怕理發,成了理發店里最不受歡迎的顧客。后來,他遇到了一位非專業的剃頭大師,并且還成了世界上秀的顧客。小沙和剃頭大師之間究竟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讓我們翻開課本去看看吧!(板書課題)
二、字詞學習,基礎積累
1.教師范讀生字。重點指導生字中的翹舌音“執、仇、差”,平舌音“雖”和后鼻音“刑”。
2.學生在文中圈畫生字詞,借助字典解決生字詞。
3.檢查自學情況,教學生字新詞。
(1)教讀生字并組詞造句。學習“膽、刑、厘” 等字時,可以結合圖片;學習“差、件”等字時,可以用猜字謎的方法;學習“剃、摸、付、奪、鬼”等字時,可以用動作表演的方法;學習“否、罵、仇、慣、理、倍”等字時,可以用形近字對比的方法。
字謎示例:
羊兒尾巴歪,工字躲進來,既指不相同,也指不優秀。(謎底:差 )
一半在前耕地,一半在后扶犁,既指公文信函,也作常用量詞。(謎底:件)
對比識字示例:
否(是否)-杏(杏仁)
罵(罵人)-駕(駕車)
慣(習慣)-貫(全神貫注)
理(道理)-里(里面)
(2)對要求會寫的字進行書寫指導。
書寫指導:
“表”是上下結構,上窄下寬,三橫略短,都向右上稍傾,撇捺伸展。
“奪”上寬大下窄小,“大”橫短、撇捺長伸,蓋住下面的“寸”。
“罵”上面兩個“口”占上半格一半,小而往右上傾;“馬”寫得扁而寬,豎折折鉤豎短折長,末橫最長,穩住整個字的重心。
“雖”是獨體字,兩個“口”都要寫扁,上窄下寬;中間的短豎落筆在豎中線上,提畫要稍微拉長些。
易錯提示:
“表”的上部是三橫一短豎,不要把豎畫寫成豎撇一筆拉通。
“鬼”的首筆是短撇,不要寫成刀字頭;豎彎鉤里面是撇折、點,不要寫成點。
“差”上部是三橫加豎撇,注意和“表”字區別;下面是“工”,不要寫成“王”。
“倍”左邊是單人旁,不要寫成雙人旁;右下部是“口”,不要多加一橫寫成“音”。
(3)歸類識字。
歸類示例:
帶羊字旁的字:
差(差不多)-養(修養)-著(睡著了)-羌(羌笛)-羞(害羞)-羚(羚羊)-翔(飛翔)
帶單人旁的字:
仇(報仇)-付(支付)-倍(加倍)-件(文件)-什(什么)-仙(神仙)-伏(起伏)
(4)多音字。
處
chǔ:處理 處變不驚
chù:到處 絕處逢生
折
zhé:折磨 一波三折
zhē:折騰 折跟頭
shé:折本 摔折了腿
(5)書寫練習:巡視指導,并糾正握筆姿勢、筆順和坐姿。
三、通讀課文,整體感知
1.全文可以分成幾個部分?概括每部分大意。
明確:
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1):寫小沙天生有“四怕”。
第二部分(2~6):寫以前小沙是怎樣理發的。
第三部分(7~18):寫“我”給小沙理發,因為手藝太糟糕,最后小沙只能去理發店剃了個光頭。
2.通讀全文,說說文中哪些描寫最吸引你。
明確:
本文的描寫生動而充滿童趣,比如第3自然段的神態描寫,第9、11、14自然段的語言描寫,第10、16自然段的動作描寫和第13、16自然段的外貌描寫。
四、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提問小結: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教師指名讓學生回答)。
明確:
表弟小沙天生害怕剃頭,每次剃頭都像受刑似的。有一次“我”回家,小沙央求“我”幫他剪頭發,由于“我”毫無經驗,最后把小沙的頭發剪得參差不齊的,難看極了,還把姑父的睡衣當作圍裙弄得衣服上都是碎頭發,怎么也清理不干凈。結果,小沙被迫去理發店剃了個光頭。(教師根據學生回答的具體情況點評、補充)
五、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小學語文三年級部編教材教案5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
表弟 膽小鬼 理發店 奪門而出
罵人 仇人 差點兒 付錢 雙倍
雖然 條件
2.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初讀課文,了解了課文大意。這節課,我們就來具體看看小沙之前在理發店里是怎樣剃頭的,當他遇到“我”這個“剃頭大師”后,又遭遇了什么。
二、課文研讀,突破重難
1.閱讀第1自然段,回答問題:這段話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有何作用?
明確:這一段運用了排比的修辭手法,寫出了表弟小沙天生有“四怕”,為后文寫他去理發店里 剃頭埋下了伏筆。
2.閱讀第2~6自然段,回答問題。
(1)第2、3自然段是怎樣表現小沙害怕剃頭的?
明確:
小沙每次都是被姑父押進理發店的,而且姑父還得拿一把木尺在一旁監督著,否則小沙就會逃跑。小沙會罵給他剃頭的師傅是“害人精”,還用仇人一樣的目光怒視對方。
(2)以前都是誰給小沙理發的?為什么是他來理發?
明確:
以前總是一個老剃頭師傅給小沙理發。因為老師傅耳朵不好, 聽不清小沙的__,而且他有一把磨得锃亮的剃刀,這讓小沙又害怕又無可奈何,所以只得由老師傅擺布。
(3)老剃頭師傅是怎樣給小沙剃頭的?小沙在此過程中有怎樣的表現和感受?
明確:
老師傅習慣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常常會咬住一綹頭發不放;老師傅眼神也差,總把 碎頭發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癢得小沙哧哧笑。一會兒痛一會兒癢,就跟受刑一樣,讓小沙受盡了“折磨”。更讓小沙不高興的是,難受完了,還得付給老師傅雙倍的錢。
3.閱讀第7~18自然段,回答問題。
(1)這部分中的哪些段落寫了“我”給小沙理發?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表現了什么?
明確:
第10、16兩個自然段中運用了動作描寫,寫“我”給小沙理發。第10自然段中“圍 上”睡衣、“擺出”架勢、“剪下”頭發等描寫,表現了“我”是如何給小沙理發的。“嚓嚓兩剪刀”“剪下一堆頭發”,說明“我”剪頭發時動作干凈利落,毫不猶豫。第16自然段中“剪掉”“修了修”,寫“我”在把頭發剪壞以后想盡量彌補,結果越搞越糟。
(2)“我”是怎樣給小沙剪頭發的?成果如何?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明確:
①“我”毫不吝惜地剪了很多頭發下來,從第12自然段“剪刀所到之處,頭發紛紛飄落”“姑父的睡衣就像 一張熊皮,上面落滿了黑頭發”(此處運用比喻,說明被“我”剪掉的頭發之多)可以看出來。
②“我”下剪刀的時候毫無章法,只圖痛快,從第12自然段“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第13自然段“頭發長長短短,這兒翹起,那兒卻短得不到一厘米”可以看出來。
③“我” 知道自己剪壞了以后,急于補救,卻越修越糟,從第16自然段“一些頭發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 頭皮”“整個頭上坑坑洼洼,耳朵邊剪得小心,卻像層層梯田”可以看出來。
(3)小沙在“我”給他理發的過程中有怎樣的表現?
明確:
剛開始時,他“有些慌”,怕被“我”剪破耳朵;當他看見“我”真剪下頭發來時,很高興;當他聽見“我”叫“壞了”時,只摸了摸耳朵,確定耳朵沒受傷,就表示無所謂;最后剪完了,他一照鏡子,“大叫一聲,像見了鬼一樣”,被自己的丑模樣嚇到了。
(4)“我”這個剃頭大師服務得好不好?為什么?
明確:
服務得不好。因為“我”的一通亂剪,小沙被迫去理發店剃了個和電燈泡一樣的光頭;姑父睡衣上的碎頭發怎么也清除不干凈,害得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來兩三次,捉跳蚤一樣找身上的碎頭發。最后“我”也沒得到小沙 答應付給“我”的五塊錢。
三、課堂小結,效果強化
提問小結:同學們知道課文為什么要用“剃頭大師”作題目嗎?
明確:
“大師”指在學問或藝術上有很深的造詣,為大家所尊崇的人。“我”與理發店的師傅相比,技術差太多了,表現也很糟糕,但這是“我”第一次拿起剪刀幫表弟理發,是“我”人生中一次有趣而難忘的經歷,是童年生活的美好 回憶。用“大師”一詞可以很好地表現出“我”第一次拿起剪刀的驕傲和自信,充滿了童真童趣,同時也能吸引讀者的眼球,激發閱讀故事的興趣。
四、練習設計,鞏固提升
請完成本課對應訓練。
五、板書設計,知識構架
剃頭大師
老師傅
①耳朵不好,聽不到__--無可奈何
②老掉牙的推剪,咬住頭發--痛
③眼神不好,碎頭發掉進脖子里--癢
----得雙倍錢
“我”
①剪刀所到之處,頭發紛紛飄落
②這兒一剪刀,那兒一剪刀
③長長短短、坑坑洼洼,只能剃光頭
----沒得錢
有趣而難忘的童年回憶
小學語文三年級部編教材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蘭亭集序語文教案
★ 春朱自清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