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怎么寫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怎么寫,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怎么寫1
教學目標:
1、通過自主閱讀,研討交流,引導學生抓住課文的重點詞句,了解太陽、月亮、水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點進行介紹。
2、讓學生明白世界萬物在變化,但又有它的秩序,每樣東西我們都盡量簡單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聽寫詞語。
世界、年紀、必須、學習、
但是、聲音、月亮、主意、
一直、只好、反復、變化、
簡單、萬物、生長、泥土、
眼睛、相當、、結局、開頭
2、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二、學習1——4自然段,了解太陽、月亮、水的學習。
1、學生分小組學習課文1——4自然段,要求:
(1)開火車閱讀課文1——4自然段。
(2)都講了誰在世界年紀小的時候的學習和生活?
(3)勾畫出重點的詞語句子,看看它們是怎樣學習生活的?
(4)有不理解的詞語或句子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標記出來。
2、學生分小組學習討論。
3、分小組匯報交流。
(1)分小組開火車閱讀課文。
(2)匯報:這里主要介紹了太陽、月亮、水在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的學習和生活。
(3)太陽:學上山下山。這就是太陽的特點,也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什么現象?(早上太陽從東方升起,傍晚太陽從西方落下)
(4)試著理解:它也試過做別的事,但是都沒有成功。譬如說唱歌,它粗糙的聲音,把這個敏感的新世界嚇壞了。
A太陽沒有其它特點,所以說它試過做別的事但都沒有成功。
B“譬如”的近義詞是什么?
C“它粗糙的聲音,把這個敏感的新世界嚇壞了。”“粗糙”的反義詞是什么?你是怎么理解這句話的?
D試著說說太陽可能還學過哪些本領?都是因為什么沒有學會的?
(5)月亮:學會了晚上發光,也學會了不斷變化。這符合現在月亮的特點嗎?月亮為什么覺得白天發光這個主意不好呢?
(6)你會說“反反復復”這樣的詞語嗎?試試吧。
(7)水:學會了流動,往低處流。這里的省略號有什么作用呢?
三、學習課文5——9自然段。
1、學生齊讀課文5——9自然段。
2、說說你從這幾個自然段里讀懂了什么?
3、學生匯報:
(1)那時候的生活很簡單。
(2)萬物都很有秩序。
4、說說從哪些地方看出這個世界還相當有秩序的?
(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就應該鼓勵)
5、“雨從云里落下,滴進泥土里;人睜開眼睛,就可以看到一切有多美好……”你會接著寫嗎?試一試。
6、你是怎么理解“這個故事沒有結局,卻有很多開頭,很多很多開頭。”
四、拓展延伸。
1、這篇課文充滿了奇妙的想象,你最喜歡其中的哪一部分?說一說,并讀一讀。
2、你會接著講故事嗎?
試著從下面的兩個開頭中選擇一個繼續講故事吧!
(1)這世界還相當有秩序……
(2)很久很久以前,當世界年紀還小的時候……
3、學生分小組交流。
4、全班交流。
五、總結。
1、師:孩子們,學了這個有趣的故事,你有哪些收獲?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2、老師總結。
六、布置作業。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怎么寫2
教學目標:
1、通過寫自己過節的經歷,感受生活的美好,熱愛生活。
2、能夠有序地介紹出節日的場面或節日的來歷,并能把自己的心情或所得恰當地表達出來。
3、初步掌握點、面結合交替介紹的場面描寫方法。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同學們,中華民族養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勞善良的人們,同時也孕育了燦爛的華夏文明,其中包括許多很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這些節日蘊含著許多動人的故事,有的甚至具有傳奇色彩,寄托了我國勞動人民最樸實的真摯情感和美好愿望。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國有哪些傳統的節日嗎?板書《過節》。
二、明確范圍,討論理解
1、說說自己知道的傳統節日。
提示:在介紹自己知道的節日時,要從節日的來歷、形式、特色以及自己參加過哪些節日或給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場面、情景幾方面來說,說時要有一定的順序。
2、學生讀書上提示,明確本次的習作所要寫的內容:寫自己過節時場面和心情及節日的來歷。
3、小組交流。
三、提供場景,打開思路
1、播放錄像。
春節貼春聯、放鞭炮,元宵佳節扭秧歌,國慶節放禮花的場面。讓學生直觀地了解什么是場面中“點”的描寫。
2、交流歸納。
3、好詞花籃、好句筐。投影出示描寫好的場面、氣氛的詞語、句子。(供學生參考)
直沖云霄五彩斑斕天女散花香氣四溢津津有味萬紫千紅……
鑼鼓催春鬧元宵識字花燈顯神威
悟空降臨元宵夜八戒背媳婦逗人樂
隨著一聲聲震天動地的禮炮聲,一朵朵禮花在空中綻放:有的像絢麗多彩的降落傘,有的像五顏六色的蘑菇,有的像金色的繡球,有的像銀色的星星,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音樂噴泉……美麗的禮花在空中盛開。
四、自擬題目,下筆成文(略)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怎么寫3
【內容簡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講述了大象加芝柏提是怎樣幫主人做事、保護了主人的孩子的故事,贊揚了大象對主人的忠誠和恪盡職守的精神。
【設計理念】
根據略讀課文的特點和本課的編寫意圖,體現“突出重點”這一教學理念,重視學生的自主讀書感悟過程,培養學生的閱讀感受、理解和評價能力。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增強關愛動物以及和動物友好相處的意識。
2.通過理解“忠心耿耿、咆哮、不知所措、貪婪”等詞語來理解課文中重點句子,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練習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大象是怎樣保護了主人的孩子的。
【重點難點】
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并能說出故事的主要情節。
【教具準備】
詞語卡片、教學錄像、音樂。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揭示課題
二、啟發談話,激趣引入
(1)介紹有關大象的知識,以引起學習新課的興趣。
(2)默讀課后思考題,明確學習要求。
三、自學課文,直奔重點
1.默讀,借助工具書、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掃清生字詞障礙,讀通全文。知道課文主要寫了大象加芝柏提是怎樣幫主人做事保護主人的孩子的故事。
2.反復自由朗讀。要求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邊讀邊思考:在卡林眼中為什么把加芝柏提看成世界上最好的大象?表現在它兩方面的性情上:一是勇敢,二是忠心耿耿,特別溫順。
3.指名讀。其他同學邊聽邊想: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非常勇敢?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它對主人忠心耿耿,非常溫順?
(1)從鬣狗兩次來冒犯,大象與之搏斗的情境看出它非常勇敢。著重引導學生讀悟15至17自然段。
(2)從大象奮不顧身地保護主人的孩子的情景可以知道大象對主人忠心耿耿,從“攏”字可以體會到大象非常溫順。
4.在讀書過程中,畫下最讓你感動的句子,再把不理解的地方找出來。
四、討論交流,體驗探究
1.把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試著在文中找答案。然后小組討論,得出最佳答案。
2.小組派代表匯報學習收獲,提出疑難問題。教師及時梳理,確定解疑重點,教師適時點拔。
3.把自己認為最受感動的句子找出來。
①同桌之間交流,自己受感動的原因。教師相機指導有感情地朗讀。②小組賽讀。
4.教育我們要關愛動物,和動物友好相處。
五、說話訓練,拓展延伸
1.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大象是怎樣保護了主人的孩子的。
2.此時你想對勇敢的大象說些什么?
3.想象加芝柏提還為主人做了哪些事情。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怎么寫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背誦自己喜愛的部分。
3.激發學生對秋雨的喜愛。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1.師引述:金秋時節是豐收的季節,秋天踏著輕盈的腳步洋洋灑灑地來到我們中間。她不僅有著繽紛的色彩,還有著奇妙的聲音,不信,你們聽。
2.播放課件。(課文內容)
3.交流:秋天的雨聲令人遐想。聽到這雨聲,你有什么感受嗎?請用一句話來說一說。
4.師:是啊,就如小朋友們所說的
秋天的雨,帶給大地的是一曲豐收的歌帶給小朋友們的是一首歡樂的歌。現在讓我們打開課文一齊欣賞這詩意的文章——秋天的雨。
二、初步感知課文。
1.聽課文錄音,完成填空題。
秋天的雨,是一把。
秋天的雨,有一盒。
秋天的雨,藏著。
秋天的雨,吹起。
2.指名口頭回答。
3.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自然段,讀一讀,還可以進行背誦,然后對你同桌說說你喜歡這段的原因。
三.學生匯報,老師相機教學。
1.教學第二自然段。
(1).學生匯報。
(2).教師引導:課文描寫梨香香的、菠蘿甜甜的,還有什么味道嗎?
(3)指導朗讀。
3.教學第四自然段。
A.學生匯報。
B.教師引導:如果你是秋雨,你準備給小動物帶去什么?
C.教師:小動物們聽到你們的話了嗎?它們在干什么?
D.指名學生朗讀。
4.教學第五自然段。
A.教師:秋天的雨帶給我們什么呢?請全班同學讀第五自然段。
B.齊讀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活動
1.教師引述:同學們,看完這課文,你們喜歡秋天嗎?形成子,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畫一幅畫呢?還是寫一首秋天的詩?
2.學生自由組合,動手創作。
五.布置作業
1.背誦喜歡的段落。
2.繼續完成繪畫或詩歌。
板書:
一把鑰匙
一盒顏料豐收的歌
11.秋天的雨藏著氣味歡樂的歌
吹起喇叭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怎么寫5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海有哪些特點,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認識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理解“潮聲、玉鏡、仰頭、翻滾、奔騰、琴師、湊出、漁帆”等詞。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二、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了解大海的神奇與變化多端。發展想象力。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感受,背誦喜歡的段落。
三、教學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大海的特點,想象詩中描寫的情景,激發學生熱愛大海,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時間:2課時
五、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課件導入,激發情趣。
(一)教師導語:同學們,見過大海嗎?說一說你感覺到大海怎樣?[語言訓練]
(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組描寫大海的詩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認識生字。
(一).自由讀課文,認識生字詞:帶著問題我們來讀一讀課文。首先用最適合自己的方法認識文中的生字。把課文讀熟。在自己認讀的基礎上,出示課件,檢查生字、詞的讀音。
(二)指名讀課文,糾正字音。
(三)課文中有幾首詩?每首詩中的大海給你什么感覺?你最喜歡哪首詩中的海?
1.自由讀你最喜歡的那首詩,想想你為什么喜歡這首詩?
(1)這首詩讓你感到大海有什么特點?
(2)你最喜歡哪些語句所描寫的情景?想象一下那情景什么樣?試試怎樣讀出你的感受?
2.根據喜歡的不同內容自愿組合,進行小組討論與交流。
3.小組匯報、感悟:
(1)感悟一:大海色的神奇:
A天水相連,蔚藍一片的情景。
引導學生感受天在海中,海中有天,一切都被海水染藍的景象,感受作者置身海中,看到的,聽到的都仿佛是大海的藍,那么神奇。
B引導學生朗讀,品味:玉鏡、翻滾奔騰、來往穿梭等詞語,想象其描繪的情景,從而讀出感情。
(2)感悟二:大海風的神奇:
A出示填空:
海上的風是()、是()、是()、是()
他一來,就()……
就()……
就()……
就()……
B思考:為什么用省略號?還會怎樣?[引發想象]
C仿照這首詩的語句說一說你想象到的情景。
(3)感悟大海靜的神奇:
(天上的月亮和星星倒映平靜的海面上)幫助學生理解風平浪靜的景象和“抱著明月”、“背著星星”的意思。
B指名朗讀、評議:
四、朗讀課文,選背詩句。
1.自愿結合小組,合作朗讀課文。
2.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練習背誦。
五、拓展活動:
收集有關大海的詩文,了解有關大海的知識。
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怎么寫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蘭亭集序語文教案
★ 春朱自清語文教案
★ 高中教案模板
★ 小學教案模板
★ 八年級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