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師小學三年級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教師小學三年級下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教師小學三年級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通過批注式閱讀品味本文優美的詞句。
3、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感受槐鄉孩子的勤勞能干、熱情好客和淳樸可愛,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教學重點:
欣賞、品讀本文優美詞句,感受槐鄉五月的美麗景色。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感受槐鄉“花美、人更美”,從而獲得美的體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今天老師帶大家去一個地方出示:槐鄉。
2、指名讀。讀得很正確,真了不起。“槐”可是一個生字,看老師在黑板上寫。板書:槐(左邊木,右邊鬼)。描紅“槐”。什么樣的地方被稱為槐鄉呢?見過槐樹嗎?(出示投影)師介紹。
3、五月,洋槐開花了。出示第一句:指名讀
4、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槐鄉五月——補充課題,齊讀,一起認識槐花,感受槐鄉的魅力好嗎?
二、初讀課文
要求:自由朗讀課文,爭取把字音讀正確,句子讀通順,遇到難讀的詞語或句子多讀幾遍,并標上小節號。
三、檢查朗讀,隨文識字
都讀好了?你標出了幾個自然段。(4個)你想讀哪個小節?
(一)預設第一自然段(這小節可長了,建議和同學合作讀,怎么分工自己思考,也是學問)
1、第一塊:指名讀第一塊。(你有什么要表揚或提醒他的嗎?)
正音:披散多音字小辮兒兒化音
(1)讀著讀著,你有什么詞語不太明白嗎?(生說)預設:(山山洼洼、坡坡崗崗)有誰懂?指名說。畫圖(點圖哪里山洼、坡崗)。讓我們讀好這兩個詞(齊讀)
瑞雪初降:真的是下雪了嗎?
出示“玉雕”
出示“維吾爾族姑娘”(簡介齊讀詞語)
指導書寫“肩”
這部分告訴我們什么?
(2)、不管是山頭還是洼地,山坡還是山崗,到處都盛開著雪白的槐花,想看嗎?
2、第二塊:盛開的槐花引來了誰呢?朗讀,正音。
(1)點擊出示“挎”:懂嗎?除了挎籃兒,還可以挎什么呢?(挎包)胳膊也能挎呢,師生表演:咱們手挎手,好朋友一起走。“挎“還有很多兄弟姐妹呢,腳動作跨組詞。
(2)文中帶“挎”的這句話誰來讀給大家聽?指名讀。這部分寫的什么?
3、第三塊:指名讀,正音。這部分你讀懂了什么?
(1)你聞到香味了嗎?哪些詞帶著香味?我們一起來讀一讀。你最喜歡那個詞,說說你的感覺?
(2)有一個詞把這么多的香就包括其中了——香海,此時走在槐鄉,不管在哪兒都能聞到陣陣香味。如果一個地方有數不清的花呢,我們就可以說——花海,圖書館的書很多——書海,有很多樹——不是樹海,是林海。還有什么海?(竹海、人海)
4、現在讓你再來讀讀第一自然段,一定能讀得更準確更通順,誰有信心來挑戰?指名讀
5、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想:這一小節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么呢?你覺得有哪些詞可以送給槐花?(指名說)板書:槐花美香
(二)預設第二自然段
1、過渡:槐花的美,美在它的樣子,美在它的香味。在洋槐開花的季節,如果你走進槐鄉,一定會被香氣熏醉而不想回家。不過,別擔心,你一定不會餓肚子沒飯吃的,因為槐鄉的孩子特別好客,不信,讀讀第二自然段。
2、出示,指名讀第二小節。你有什么要對他說。正音。
3、槐鄉的特產可多啦。你找到了什么?有槐花干、槐花蜜、還有槐花飯!
你最喜歡吃什么?(槐花飯)出示句子。
4、幾種吃法?兩名學生分讀。
5、這一句里的生字可真多!你覺得哪個比較難寫,有什么好辦法幫助大家記住它們呢?
(1)咸:還有什么味兒?酸甜苦辣
(2)蒜、芝:都帶著一頂小草帽呢。字謎記憶:二小二小,頭上長草。(指導書寫蒜)
(3)炒、拌:都是烹調方式,“拌”是常用的,因為要用手,所以是提手旁。你見過誰拌過什么?炒要用到火,所以它是“火字旁”。
(4)還有想吃槐花飯的嗎?指名讀。
(5)香嗎?當然啦,用香噴噴的槐花來做飯,怎么會不香呢?槐鄉的孩子這么熱情,怎么會不香呢?
(6)讓我們一起嘗一嘗。引讀第二自然段。讀了這部分你知道了什么?板書:槐童好客
(三)預設第三自然段
1、槐鄉的花美、飯香,看連孩子們也吸引來了。(看圖)他們都跑到我們的文中去了,找到了嗎?
2、指名讀。正音。
3、我們也來做一次槐鄉娃,參加到他們的活動中好不好?女同學加入姑娘們的隊伍;小小子們,你們想有這口福嗎?那就挺起腰板別掉隊!老師讀第一句。出示句子。
4、像甜絲絲、香噴噴這樣的詞課文里還有很多呢,你找到了嗎?(你還能再說幾個嗎)
5、在這小節中你感受到最多的是什么——(生說。)板書:快樂
(四)再讀課文
1、通過讀課文,(看板書)我們在第一自然段里欣賞了槐花美、香,在第二自然段里感受了槐鄉孩子的熱情好客,第三段里了解了槐鄉孩子的快樂。
2、槐鄉真是個充滿魅力的地方,課文里的許多語句讓我們讀了還想讀,請大家再去讀讀課文,和同桌合作,如果他讀得一個字也不錯,你就給他畫上一顆五角星好嗎?
(五)第四自然段
1、課文讀到這兒(出示)五月的槐鄉,( ),你最想說——
2、出示最后一段,齊讀。再讀。
四、指導其他生字書寫
五、作業布置
板書設計:
槐鄉五月
槐花美香
槐童好客快樂
語文教師小學三年級下冊教案2
學習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生字。
2、學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生活的幸福,引導學生懂得要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的7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歌曲磁帶和錄音機。
教學課時: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學會課后田字格中的8個生字,會認雙橫線中7個字。
2、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田字格小黑板、掛圖、磁帶、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看圖聽音樂,說說你從歌詞和圖畫中都知道或感受到了什么?
2、大體介紹歌曲創作背景,導入新課,板書課題:讓我們蕩起雙槳
歌曲創作背景:
每當唱起這首《讓我們蕩起雙槳》,就會不知不覺地走進歌詞中描繪的這種如詩如畫的意境,讓我們想起剛剛過去,或者早已逝去的童年。童年的歌,總是令人難忘;這一首歌,更令幾代人都難以忘懷,因為,它不但有優美的旋律,更有著詩一般的歌詞。它的詞作者,就是人稱“詞壇泰斗”的著名詞作家喬羽。1955年,喬羽為電影《祖國的花朵》中的插曲—《讓我們蕩起雙槳》創作了不足200字的歌詞,從此,這首歌廣為流傳,打動了幾代兒童的心。50多年來,喬羽共創作了1000多首歌詞,每首都不過數百甚至數十字,似乎并不起眼,但是品味著抒情的歌詞,心頭卻會涌起純真、振奮、美好的感覺。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認讀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勾畫出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認識生字,讀準字音。
(2)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小組合作交流認識的字。
(方法提示:小組長負責抽卡點名認讀;或全組輪讀;同座互相抽查。)
(3)全班集體交流反饋。
2、再讀課文,讀準字音。
師:認了字,又讀了詞,把他們放到課文中,你們還讀的準嗎?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讀好后還可以把課文讀給身邊的小伙伴聽。
3、指名讀,檢查生字和課文的認讀情況。
4、整體感知
(1)把課文連起來讀一讀,看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些什么?先和你的同桌說一說。
(2)指名反饋。學生說,老師總結。
三、精讀課文。
1、教師朗讀課文,學生質疑問難。
2、同座互相讀課文,把文章讀通順,并說說詩歌寫了什么。
四、書寫生字。
1、自由認記“浪、周、輕、涼”,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2、重點指導“輕”,右邊的書寫要重點提示。
3、學生自由練寫,老師巡視。
五、課后作業。
1、認讀生詞。
雙槳、推開、倒映、白塔、涼爽、幸福、波浪、四周、輕輕、安排、做功課
2、寫出下列多音字的兩個不同讀音,并組詞。
倒( )( ) ( )( ) 中( )( ) ( )( )
3、熟練地朗讀課文。
語文教師小學三年級下冊教案3
教學目標:
1、鞏固生字生詞,學會書寫四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通過學習課文,感受生活的幸福,認識到要好好珍惜幸福生活。
教學重難點:
1、學寫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說說讀懂了什么?
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課文、
1、教師質疑:課文詩歌有三節,分別寫了些什么?是怎樣寫的?你會用怎樣的感情來讀?為什么?
2、小組選擇你喜歡的一節探究學習。教師聽學生匯報學習情況,及時給予評價。
3、匯報交流學習情況,相機指導感情朗讀。
提示:這是一首家喻戶曉的歌詞,分為三個小節,每節的結構基本一致,內容淺顯易懂,但是在引導學生讀的過程中,也應當讓學生了解作者的表達順序。作者在描寫景物是按照從遠到近,從靜到動的順序來寫的,先寫遠處的白塔、綠樹、紅墻,后寫水中的魚兒。同時在寫魚兒的時候,作者還運用了擬人的描寫手法。最后一節是寫小伙伴的質疑“誰給我們安排下幸福的生活”,可以在學生的自我感悟中的出答案。歌詞中有一個句子反復出現了三次,“小船兒輕輕飄蕩在水中,迎面吹來了涼爽的風。”每一次出現的語言環境是不同的,所以朗讀的情感也應該不一樣,第一次是被美麗的風景陶醉,可以讀的輕柔一些;第二次是面對活潑的小魚,可以讀的輕快一些,最后一次出現在感受幸福生活的快樂,語音可以適當的提高,讀出愉悅歡快的感受。
4、學生感情朗讀全文。
5、練習背誦課文。
6、指名背誦課文。
三、書寫生字。
1、自由認記“灑、做、課、排”,想想怎樣記住這些字。
2、重點指導“灑”,右邊是“西”。
3、學生自由練寫,老師巡視。
語文教師小學三年級下冊教案4
一、 教案背景
面向學生:小學 學科:語文
課時:兩課時
課前準備:
1、學生熟讀這兩首詩,能背誦更好。
2、通過讀注釋,能大體了解詩意。
3、教師準備春景電子圖片。
二、教學課題
這兩首詩描繪的都是春天的美景,有“詩畫交融”的特點,要引導學生在腦中想象出詩中描繪的景色。
1、會認4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讀寫“碧玉、妝成、裁出、剪刀、萬紫千紅”等詞。
2、背誦兩首詩,能用自己的話說出詩句的意思。
3、體會詩人熱愛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三、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收錄《詠柳》《春日》兩首描寫贊美春光的古詩,《詠柳》作者賀知章,用生動的筆觸描繪了二月初春的嫩柳,充分利用了比喻修辭。《春日》作者朱熹,這是一首春游詩,描繪了一幅萬紫千紅的春景圖。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大體了解詩句內容,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記背詩句。
2、理解并能運用比喻修辭,體會比喻修辭的生動。
教學難點:以詩句中絢麗的色彩為媒介,在腦中想象出每句詩描繪的畫面,感受“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詩情畫意。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相結合,以誦讀法為主。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春天是美麗的,許多詩人都在贊美春天,你們知道哪些描繪春天的詩?找學生回答,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背誦中追問:春天是什么顏色?春天是五彩繽紛、萬紫千紅的,紅的花、綠的葉、藍的天、白的云,淺黃、嫩綠,鵝黃??
今天我們再來學兩首描寫春天的新詩,大家已經預習了,已經背下來的學生來背誦。感知詩人賀知章、朱熹筆下的春天呈現出的色彩。
(二)、初讀感知
1、背誦的同學注意停頓,糾正字音。
詠柳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2、多找學生反復讀,讀至抑揚頓挫。在誦讀中識字,自己畫出生字,在誦讀中識字。
就不認識的字和讀不準的字音,或查字典,或向老師、同學請教。講解:分析字形重點識記:“詠”,用口吟誦,與口有關,故口字旁,,意思是用詩詞的形式描述。在本課是歌頌、贊美的意思。
“泗”、“濱”,與河水有關,左邊是三點水旁;
“絳”,與絲織有關,左邊是絞絲旁。
“裁”,與衣服有關,里面是衣字,比較“載”、“栽”;
“剪”,用刀來剪,下面是刀字;
“妝”,梳妝,女人愛梳妝,右邊是女字旁。
指導寫字時,注意讓學生先讀準字音,看清字形結構,再動筆寫。教師重點提醒:“裁”是半包圍結構,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筆是點,不是捺;“濱”字第七筆是一筆撇,不是兩筆;“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丟掉一點。
(三)、精讀分析《詠柳》
1、自由讀,指名一個一個讀,將詩的韻律讀到位。
2、請你再看看注釋,邊讀邊想象。
“碧玉妝成一樹高”:“碧玉”,綠色的玉,這里把柳樹的枝葉比作碧玉。“妝”,打扮。“一樹”,滿樹,“一”字這里不表示數量,表示滿、全、整個的意思。全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樹,長滿了翠綠的新葉,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裝飾扮的一樣。這里運用了比喻修辭,想象碧玉一般的樹葉。參照百度圖片:“萬條垂下綠絲絳”:“萬條”,泛指柳樹枝條多。“絳”,一種絲織的帶子。全句的意思是:從樹上垂下來無數好像綠色絲帶一樣的柳條來。 在頭腦中想象千萬條垂柳的情景。 百度搜索圖片地址:
“不知細葉誰裁出”:“細葉”,柳樹新萌發滋生的又細又嫩的葉子。“裁”,裁剪。“裁剪”原本指向衣服,詩中指的是:裁剪細葉。全句的意思是:這細細的嫩葉是誰的巧手剪裁出來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似,好像。全句的意思是:原來是二月春風這把剪刀裁出來的啊!把春風比作善于裁剪的剪刀,更加生動。
學生讀,心里想象著每一幅圖畫,有感情的自讀、同桌互讀、點名讀。至能有感情有節奏的背誦。
(四)、精讀分析《春日》
我們學習的《詠柳》顏色是是春天柳樹的碧綠,下面我們再讀一下另一手描繪春天的詩。
1、理解詩意,體會感情
(1)、“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即晴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尋芳”,游覽、賞玩美好的風景。“泗水”,水名,在山東省中部,源于山東省泗水縣東蒙山南麓,因四源并發而得名。它是淮河的支流,流經曲阜,也是孔子講學的地方和死后安葬處的近旁。“濱”,水邊。
全句的意思是:在風和日麗的一天,詩人到孔子曾經呆過的地方
泗水流域去觀賞風景。
“無邊光景一時新”:“光景”,風光景色。“一時”,一個時辰,這里形容時間很短,一時之間。全句的意思是:那里風光無限,一時之間許多新鮮奇麗的景色映入眼簾。
(2)、讓學生把自己當作詩人,在風清日朗的日子里,到河邊去看春景,想一想,“無邊光景一時新”都會有哪些景物?
根據學生回答點評,如說花草,可問什么樣的花草,讓學生想諸如“姹紫嫣紅”之類的形容詞。再齊讀詩,心中想象著你看到的春天。
參考百度搜索圖片:
(3)、“等閑識得東風面”:“等閑”,平常、隨便。識得,認識到。“東風面”,春風的面貌,因我國春夏季多為東南風,故稱春風為東風。全句的意思是:平常(人們)都知道有春風。
“萬紫千紅總是春”:“萬紫千紅”,形容百花爭奇斗艷的景色。“總是”,都是。全句的意思是:百花盛開、姹紫嫣紅的景象都是由春風點染而成的。
意思是:人們尋常中都知道有春風,但要是真正認識它,只有在見到萬紫千紅的景象以后。也就是說,春風徐來,各種景象煥然一新,有了春風,才有這無邊的美景。詩人看到的姹紫嫣紅都有什么呢?
(4)、《詠柳》中我們知道是誰把柳樹裁剪成碧玉一般?(生回答:春風)那《春日》這首詩中又是誰帶來了萬紫千紅的春天?(答:東風,即春風)
(五)、同樣是春風送來的春天,討論一下這兩首詩描繪的春天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相同之處呢?
小組討論,教師總結。
不同之處:景物不同,顏色不同??
相同之處:都是春景,都很清新,都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喜愛之情,都像一幅畫??
(六)、小結:春天是五彩繽紛的',你們也拿起你們手中的筆,學著詩人,描繪一下你們眼中的春天吧!
語文教師小學三年級下冊教案5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成、對”等6個字,學習“又字旁、絞絲旁、門字框”。
2、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豐富的想像力,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重點難點:
1、正確、流利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在讀中感悟“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搖紅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樹和小鳥說的話,識字,培養想象力。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引入,揭示課題。
1、看插圖小樹在風中點頭,小鳥在樹上嬉戲,讓學生仔細觀察,問:你看到了什么?能說說你的感受嗎?
2、理解課題。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再整體感知。
1、借音自讀課文,一節一節地讀,再連起來讀。
2、標出課文一共有幾小節,并用橫線畫出生字詞,然后自己反復拼讀,把生字讀準。
3、同桌互相認讀生字,并糾正讀音。開火車選讀帶拼音的生字詞,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詞,全班讀。
4、再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做到不加字不漏字。小組合作,輪讀課文。再指名讀、評讀。
三、再讀課文,讀中感悟。
1、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2、選你最喜歡的一節反復讀,想想:讀了這節,你明白了什么?小組交流。
3、檢查,你最喜歡讀哪小節,你讀懂了什么?
4、讀了第一小節,你明白了什么?讀了第二小節,你懂得了什么?讀了第三小節,你又知道了什么?教師再指導朗讀
四、總結全文,回歸整體。
第二課時
一、復習,引入新課
認讀生字。回憶課文內容
二、背誦,誦中感悟
1、誰能準確、流利地把課文讀一讀?
2、練習背誦,同桌互相背背。指名背。
三、書寫,學會生字
1、認讀帶拼音的生詞,再認讀沒拼音的生詞,然后用“會認字”與“會寫字”組詞、說話。
2、仔細觀察它們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邊書空邊說說筆順。
3、你發現了什么?小組交流,互相說說。教師指導書寫,再獨立書寫。
四、識詞、積累運用。
認讀詞語花籃里的詞。你從這里還學會了哪些新詞?把你最喜歡的選幾個填在花籃里。選擇你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再小結全文。
語文教師小學三年級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蘭亭集序語文教案
★ 春朱自清語文教案
★ 高中教案模板
★ 小學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