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課程三年級教案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新課程三年級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新課程三年級教案1
一、交流“我知道的春天”,導入課題
燕子同學們都很熟悉吧。春天來了,燕子也就從南方飛回來了。請看——出示掛圖。引導學生從遠到近的順序說說圖畫的內容。
2、師小結導入:從同學們介紹的鳥語花香、潺潺流水中,我們感受到春天已經來臨了,特別是小燕子,更是給早春的山光水色增添了生氣,把春光點綴得更加美麗。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第一篇課文《燕子》。(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了解文章脈絡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標出自然段)
2、小組合作學習生字詞
(1)讀準字音:開火車讀,個個過關。
(2)討論識記難記的生字、不懂的詞語。
(3)出示生字詞集體點撥:“俏”讀“qiào”,要和“悄”區別讀音和字形。“拂”的讀音是“fú”,不要錯讀成“fó”。“掠”是撮口音。
3、再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燕子的?
4、集體交流。(按由近及遠的觀察順序來描寫)
三、了解燕子外形特點。
1、學生說說燕子的樣子。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經驗來談。
1、輕聲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話寫什么?(燕子的外形特點)
2、你想怎么讀這段話?為什么?試著讀讀。
“一身/烏黑光亮的/羽毛,一對/俊俏輕快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湊成了/活,機靈的小燕子。“一身羽毛”“一對翅膀”“湊成小燕子”是小燕子外形的勾勒,“烏黑光亮”“俊俏輕快”“剪刀似的”突出活潑機靈的燕子的特點。讓學生在讀中體會小燕子的活潑可愛。
3、詞語訓練:“湊成”換成“組成”好嗎?為什么?(反復讀體會文章表達的活潑的基調)
4、采用指名讀、小組讀等多種方式有感情朗讀第一自然段。
四、學習2—4自然段,了解燕子的活潑可愛
1、輕聲讀第2自然段,思考:這段話講什么?(春天來了,小燕子從南方飛來,為春天增添了許多生機)
2、這段話描寫了春天的哪些景色,仔細地讀一讀相關的句子,邊讀邊想象。(可同桌互相交流討論)
第二自然段描寫的花、草、葉“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這是一幅什么樣的景象呢?把你腦中的畫面描述一下。(花兒爭相開放)
在這美好的春天里,燕子的到來給它增添了無限的生機。
3、指導朗讀第2自然段。
定準輕松歡快的基調,語速根據內容的變化時緩時急。“才下過幾陣/蒙蒙的/細雨。微風吹拂著/千萬條/才展開帶黃色的嫩葉的/柳絲。”語調要舒緩、輕柔,體現柳絲的柔美多姿。“青的草,綠的葉,各色鮮艷的花,都像趕集似的聚攏來”語速加快,要有趕集、聚攏之意。“形成了/光彩奪目的/春天”要讀出欣喜之情,讀“光彩奪目”時,語速要放慢,語調加重,感情要飽滿。讓學生感受到春天的美麗和勃勃生機。
4、自由朗讀第3自然段,想想這一段寫了什么?(燕子飛行的各種姿勢)
5、再讀,說說這段話寫了小燕子的哪些特點?從哪些句子感受到?(活潑、可愛、機靈)
從“斜著身子”感受到燕子的飛行姿勢,飛行時的輕快靈活、自由自在。通過“掠過”,體會燕子飛行之快速;通過“唧唧叫著”感受燕子飛行時的歡快心情:通過“有的……有的……”了解眾多燕子在早春的春光中、迎著拂面的微風飛行的情景。
6、集體有感情地朗讀。
師:這些自由飛翔的燕子,使這早春美景更加生機勃勃、令人神往。作者還寫了什么呢?
7、讀第四自然段8、指名說說第四自然段寫什么。(寫燕子停歇花電線上形成的美麗圖景。)
9、這段話里有幾個比喻,分別把什么比作什么?為什么要用“五線譜“打比方呢?(結合插圖理解,想象)
10、“演奏的春天贊歌”你說,這首歌在贊美春天怎么樣呢?
五、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語文新課程三年級教案2
一、復習課文
二、鞏固字、詞,指導書寫生字
1、出示本課生詞:燕子、趕集、聚攏、增添、掠過、稻田、尾尖、偶爾、一圈、蕩漾、音符、演奏、贊歌、生機勃勃、沾了一下水面、飛倦了
2、出示生字“燕、聚、增、掠、稻、尖、偶、沾、圈、漾、倦、符、演、贊”認讀、組詞(1、2兩點顛倒過來)
3、自己觀察識記,集體點撥:
“燕”的上部分是“廿”,不要錯寫成“艸”;注意“聚”的下面不要寫成“水”;“尖”,上小下大,“稻“右下部第一筆是撇,中間橫沒有連著。
“演”字里面有一橫,寫時不要丟掉;“倦”字的右下部分不要寫成“巳;“漾”的下部分是“永”,而不是“水”。
4、師根據需要范寫,學生書寫練習。
三、完成課堂練習3
1、出示例句“有的橫掠過湖面,……“掠”字好在什么地方?(明確什么樣的詞稱作好詞)
2、自己再尋找一些用得好的詞語。想一想為什么用得好?(提示學生可從學過的課文中尋找)
3、四人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四、指導背誦課文
1、默讀課文,再回顧課文的脈絡,點撥作者的觀察寫作方法。(由近到遠,按照燕子的外形——美好春光里的小燕子——燕子的飛行到停歇的順序)
2、指點背誦方法。背誦本課,可以按照課文的脈絡來背誦,記住每段話中描寫的先后順序,如,第一自然段由羽毛到翅膀到尾巴及活潑可愛的燕子的順序。第二自然段由春天的細雨、微風、柳絲、草、花到燕子的順序背誦。
3、自由背誦。
五、積累語言練習
把自己喜歡的句子抄寫下來。
布置作業
1、鼓勵學生在課外再摘抄一些描寫春光的句予。
2、背熟課文。
三年級語文教案11
第一課時
一、比一比組詞:
1、漿 槳 誘 繡 舔 添 燥 躁
讓學生結合偏旁部首,從字意上進行比較,然后再組詞。
2、抄一抄
擁擠 沉思 酣睡 黎明 夢境
散步 欣賞 榮華 視線 收藏
高樓大廈 新穎 躍躍欲試 無影無蹤
在學生抄寫之前,先讓學生充分的讀一讀,然后再補充一些常用詞語。
3、填寫詞語
讓學生在填寫時先進行分析,想一想“的”字前后詞語的關系,然后再進行填寫。
金色的陽光 彩色的濃霧
明亮的教室 清涼的微風
歡快的笑聲 蒼翠的松柏
盛開的野花 鮮嫩的蘑菇
4、積累詞語
讓學生先觀察每組詞語的特點,然后再進行照寫。
蔥蔥籠籠 密密層層 嚴嚴實實 AABB
又香又脆 又松又軟 又肥又厚 ABAC
綠茸茸 亮晶晶 笑盈盈 ABB
5、品讀句子
讓學生在課文的學習中了解句子中帶點字用的生動形象準確。
春天,樹木抽出新枝,長出嫩綠的葉子。
夏天,樹木長的蔥蔥籠籠,密密層層的職業把森林封的嚴嚴實實,擋住了人們的視線,遮住了藍藍的天空。
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
第二課時
1、讀一讀
讓學生通過讀這兩組對子,了解對子的特點,并能自己編一編。
2、開卷有益
1、情同學們自己閱讀短文,說一說短文主要寫了些什么?了解短文的大意。
2、說一說,讀了短文之后,你有哪些收獲。
3、暢所欲言
1、讓學生收集有關樹的圖片和資料。
2、讓學生自己列舉一些,比一比誰說的樹多。
3、自己選擇一種熟悉的樹,從樹的生長環境,生長特點等方面進行介紹。
4、初顯身手
讓學生自主選擇自己感興趣的一項做一做,,在班級中進行展示。
5、筆下生花
這是一篇想象作文,要啟發學生想象,走進了大森林,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什么,或者發生了什么事?
從不同的季節去想象,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方面寫,從中感受到大森林的美,大森林的豐富多彩,奇妙無窮,體會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關系。激發熱愛自然的情感。
語文新課程三年級教案3
教學目標:1、解決文中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理清文章脈絡,學會給課文分段,理解本文按時間先后順序分段的特點。
3、初步體會學習竺可楨在科學研究中一絲不茍的態度,只有通過精確、細致的觀察,才能掌握事物變化的規律。
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抓住關鍵句子,初步體會人物品質特點。
教學過程:
一、談話、圖片導入
1、同學們,有一幅春聯寫得很美,我出上聯你們來對下聯,好嗎?
又是一年芳草綠——依然十里杏花紅
2、這是我們上學期的學習內容,你們真棒!是啊,春天快到了,花兒們都綻放出燦爛的笑臉,今天美麗的杏花也來到我們四(5)做客了,你們瞧
3、出示杏花圖
誰愿意用一個詞語來描述它的模樣?
……
4、這么美的杏花吸引了我們,也吸引了竺可楨爺爺的目光,要知道竺可楨爺爺可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呢,讓我們掌聲有請我們的科學課代表為我們簡單介紹一下竺可楨爺爺吧。
竺可楨:浙江人。中國卓越的科學家和教育家,當代的地理學家和氣象學家,中國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他一生在氣象學、氣候學、地理學、自然科學史等方面的造詣很深。先后創建了中國大學中的'第一個地學系和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擔任13年浙江大學校長,被尊為中國高校四大校長之一。
師:聽了他的介紹,你想說些什么?
……
總結:每個人的成就都是與他的付出分不開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一篇發生在杏花和竺可楨爺爺身上的故事。
板書:第一朵杏花
指明讀題:美美地讀,讓我們聞到花的香氣。
二、解決生字新詞
1、杏花的花瓣化生出了一些美麗的詞語藏在文中等著我們一一念出它們的名字呢,你們看(出示詞語)誰能把它們念得又標準又洪亮?自己先試一試?
2、----你在讀得時候覺得那些字音需要特別注意的?請帶著大家讀一讀
指名領讀
一株泛起吹皺程度仰起臉曾經精確估計掌握興沖沖綻開大概鄭重規律頃刻間
開小火車糾音、正音
3、注意仰右邊的寫法,不能和柳混淆
4、鄭重怎么解釋?帶到文章中聯系上下文理解。
竺爺爺走回書房,打開筆記本,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清明節。
出示辨析:
他( )聲明,這件事與他無關。
他( )地考慮后,決定拿出錢買下昂貴的貨物。
5、頃刻間用三字詞語表式相同含義
三、理清文章脈絡
1、逐段朗誦課文(邊讀邊想,這篇文章里的人物一共看了幾次杏花?)
板書:初看杏花再看杏花
誰能根據這些線索試著給文章分段?
一(1-5)寫竺可楨爺爺問孩子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時候開的,孩子回答不上來。
二(6-15)寫第二年春天,孩子告訴竺可楨爺爺第一次杏花開了,竺可楨爺爺鄭重地記下了這個日子。
三(16)寫竺可楨爺爺正式通過常年精確、細致的觀察,才掌握了氣候變化的規律。
2、看來我們可以按照時間先后的順序給文章分段,有些記敘文就可以使用這種好的方法。
過渡:你們知道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中午,有一處院墻旁的一株杏樹泛出一片淡淡的粉紅。
你們看:(出示圖片)
3、你能猜猜它們是哪天開的嗎?
大概……也許……可能……
4、你們的回答,作為科學家的竺可楨爺爺能接受嗎?你從文章那里找打答案的?
朗讀第16自然段
5、那竺可楨爺爺究竟是怎樣第一朵杏花的呢?下節課讓我們再去看杏花。
6、完成補充習題
板書:
第一朵杏花
初看杏花再看杏花
語文新課程三年級教案4
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新字、理解詞語意思。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泉水和瀑布的優點,教育、鼓勵學生形成勇敢和合作的品質。
學會與他人合作,體驗合作的快樂。
教學重點:
從具體的語句中體會泉水和瀑布的特點。
教學難點:
體會小河、泉水和瀑布這三個好朋友手拉手一起向大海奔去的愉快心情,從中感受合作的快樂
教學流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新課
1、(出示小河的圖片):請看大屏幕從圖中你看到了什么?這條小河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充滿遠大理想的孩子,你們想不想知道他的理想是什么呀?他的理想就是有一天能投入大海的懷抱,去感受大海的浩瀚與寬闊。聽,嘩嘩流淌的小河已經開始了自己的征程,你們想不想和這快活的小河一起去旅行呀?
2、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14課《快活的小河》。
板書課題齊讀
3、你能說一個“快活”意思相近的詞語嗎?
帶著快樂的心情,用你們甜美的聲音,讀出小河的快活
二、初讀課文,感知文意
過渡: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他都遇到了哪幾個朋友,又發生了什么事情呢?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一起去了解和體會小河的故事吧。
1、同桌合作讀課文,一人讀一段,如果同桌讀得好就請你鼓勵一下他,如果他讀錯了請你幫他糾正,同時標出自然段序號。
2、課件出示字詞,學生多種形式認讀,(說出一個“勇敢”的近義詞,強調多音字“奔”,發現“摔‘蹦、撞”都是動詞)
3、指名讀課文,邊聽邊思考:小河在奔向大海的旅途中遇到了那幾個好朋友?
學生匯報,教師相機板書:大山、泉水、瀑布
4、課文主要通過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這三個朋友的對話來向我們講述一個生動有趣的童話故事。
下面就請同學們默讀課文,在文中分別找到小河與大山、泉水、瀑布的三次對話,并用括號做上標記,用以區分。(強調:默讀要求——眼動、心動、口不動)
三、精讀課文,讀中感悟
(一)共同學習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1、在這三個朋友中小河最先遇到的是誰?指名讀對話。思考小河與大山之間發生了什么事?
匯報:
小河為什么抱怨?
(1)理解“抱怨”指導朗讀。師舉例:媽媽不問緣由而冤枉你時,你會抱怨她對自己的不公平。還有什么情況下你會抱怨呢?當你心中不滿而去責怪別人這就是抱怨。讓我們帶著這樣的感受讀一讀小河的話。
(2)說明“嗚”是擬聲詞在這里用來模仿的是小河的哭聲,可以帶著哭腔來讀。
(3)快活的小河剛遇到點困難就抱怨哭泣,你覺得此時他是一條怎樣的小河?
(4)看到這條抱怨而哭泣的小河,大山又是怎么說的呢?
2、(課件出示大山的話)指名讀大山說的話?
(1)邊聽邊數大山共說了幾句話?
(2)看看一、二句后各是什么標點?分別要用怎樣的語氣來讀呢?指導讀疑問句結尾處是語調上揚,讀感嘆句結尾處是語調下降。指名練讀、男女生讀,齊讀。
(3)師讀第三句話:從這句話中你有認識了誰?
(4)找出描寫泉水動作的詞(跳、摔),能看出什么?
(5)泉水遇到的困難多嗎?從哪個詞中知道的?你認為“多少”究竟是幾個?
(6)面對這無數的困難,泉水又是怎樣對的呢?用文中的句話來說一說。
泉水面對困難,不叫苦,這是一種什么精神呢?板書:堅強
(7)你們想不想看一看這堅強勇敢的泉水?
看圖加深理解:泉水從險峻的山峰上奔流而下一路上磕磕碰碰,一會碰到了山石,一會又撞到了樹根,歷經了磨難的泉水卻不叫苦就這樣日夜不停的向前流淌。同學們此時,你最想對泉水說些什么呢?
(8)大山想借泉水告訴小河什么呢?
大山想借對泉水的贊美來鼓勵小河要向泉水那樣堅強、勇敢。
板書:鼓勵
指導朗讀:讀出大山對小河的鼓勵和大山對泉水的贊美
3、分角色讀大山與小河的對話
(二)自主學習小河與泉水的對話
過渡:在大山的心中,一路奔流,歷經磨難的泉水是勇敢的,那么,在泉水的心中誰比自己更勇敢呢?
1、請三名同學來讀小河與泉水的對話,邊聽邊思考。
2、學生匯報交流
(1)引導學生說完整話回答問題。指名讀一讀能體現瀑布優點的句子。(課件相機出示泉水的話)
(2)哪些詞語能看出瀑布更勇敢,更堅強?指導重讀變色的字,突出瀑布的勇敢。
(3)同學們,你們想不想去看一看勇敢的瀑布呢?看圖:這瀑布從高達百米的巖壁上飛流直下,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激起的水花如雨霧般飄飛,這樣的景觀真是太壯觀了!難怪詩人李白也不由得發出了這樣的贊嘆:飛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銀河落九天。瀑布就這樣忍受著撞擊巖石的痛苦為我們呈現了這樣壯美的景象!
(4)此時,你最想對瀑布說些什么?(讓我們一起豎起大拇指大聲的對瀑布說聲:瀑布,你真勇敢)
(5)指導朗讀:讀出對瀑布的贊美。
小河也被瀑布這勇敢的精神鼓舞,所感動,他還高興的叫起來了,他想和勇敢的瀑布也成為朋友,一塊兒向前流。
(6)那女生分角色讀小河與瀑布的對話
(7)師生配合讀對話(請同學們把我當成勇敢的瀑布,把小河說的話高興的對我叫出來吧。)
小結:我真為小河能結識這么堅強勇敢的朋友而感到驕傲,更為小河的逐漸成熟而感到欣喜!
(三)體會合作的快樂
1、(出示課文插圖)瞧,他們最終成為了好朋友,手拉著手,多開心那!我想此時你們的心情一定和我一樣激動和高興,誰能帶這高興的心情讀最后一段那?
質疑:讀到這我有些不表白了:課文開頭部分說了小河是快活的,結尾處也說了小河是快活的。這兩個時期的小河哪個才是真正的快活呢,為什么?
師:有了朋友就可以互相鼓勵,有了朋友就不會寂寞,有了朋友就可以一起勇敢的戰勝困難,其實,這就是合作的快樂!齊讀最后一段感受合作的快樂。板書:合作
四、拓展升華
1、此時三個好朋友已經擁有了同一個理想,那就是?
2、大家看文章的結尾處是什么標點符號?(``````)它代表什么意思呢?
3、通往大海的旅途是漫長而艱辛的,它們三個小伙伴在前進的旅途中有可能遇到更高的山峰、更龐大的巖石、更險峻的峭壁。他們又會如何的面對呢?
4、小結:
我們相信不管發生什么,小河都會用他學到的勇敢和堅強去面對一切,三個小伙伴一定會團結合作,互相鼓勵,共同流進大海,實現他們共同的理想的!
五、全課總結
同學們,你們現在還小,在將來的學習和生活中,可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難,老師希望你們今后在困難面前能像小河和他的朋友們那樣,互相鼓勵,團結合作,做勇敢、樂觀的好孩子。也真誠的祝愿你們能早日實現自己心中的理想!
語文新課程三年級教案5
教學目標
1、能聯系上下文體會重點句的意思。
2、默讀課文,體會“我”和老人互相關愛之心,懂得對人要有真誠的愛。
教學重點:體會“我”對老人的關愛之心和老人的博愛之心。
教學難點:聯系語境體會結尾句“我恍然大悟,原以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板書課題,理解“施主”,直奔重點進行質疑。
1、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19課。(板書:施主)什么是施主?昨天我們已經查字典了,誰來說說?(出示:字典中的解釋是:和尚或道士稱施舍財物給佛寺或道觀的人。)聯系課文內容,說一說本文中施主是什么意思?(出示:本文中指施舍財物給需要幫助的人,這樣的人稱為施主。)課文中都誰是施主?(我老人)
2、(板書:真正的施主)大家讀課題。我們已經讀課文了,文中真正的施主是誰?你是從課文中哪里知道的?打開書給大家讀一讀。(指名讀)
3、(出示課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1)讀讀這段話,一邊讀一邊想你有什么問題嗎?
(2)生質疑,整理問題:
恍然大悟?原以為?
想不到?
二.細讀課文,根據課文內容解疑,體會“我”對老人的關愛和老人的博愛之心。
過渡:我們真會讀書,根據這段話提出這些有價值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我們老是讀這段話行不行?對,提出問題后,我們應到全文中去找答案。現在我們帶著這些問題默讀課文,把你找到的答案在書上用曲線畫一畫,畫完了再讀一讀。
(一)深入理解2和3自然段。(體會我是施主)
師:為什么說自己是施主?你是從哪些句子看出來的?
1、(出示課件):
我想,在我們家鄉,一個雞蛋賣4角5分錢。我看到她很可憐,便定了5角錢一個,暗中提高了5分錢。國家不正在提倡“扶貧”嗎?我暗下決心,作為一項“扶貧”工程堅持下去,做一個小施主吧!
(1)看這段話作者用引號給我們重點強調了一個詞語“扶貧”,你理解這個詞嗎?(生說)
(2)小結:“貧”是什么意思?(貧窮)“扶”呢?(扶助,幫助)我們解釋詞語的時候,把這兩個字的意思連起來就是這個詞語的意思了。說說吧“扶貧”什么意思?
2、(出示課件):
過了一段時間,我覺得老人實在可憐,便單方面決定每個雞蛋再加5分錢,一個雞蛋5角5分。
(1)面對我的再次提價,老人是什么表現?(指名讀)
“僵持”是什么意思?好,現在誰跟我合作,也像文中我和老太太那樣“僵持”一下?(師生對話)引導:我是老太太,你怎么做?……我們都不肯退一步,這就叫?(“僵持”)我們互不相讓這就叫?(“僵持”)
(2)輕聲讀讀這兩段話,想一想我為什么要單方面兩次提高價錢?(1、老人可憐2、扶貧)
3、你從哪看出來的?
(出示課件):
賣雞蛋的是個身體單薄、沒兒沒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養的幾只雞生活。
(1)是這句嗎?孩子們都來讀讀這句話,看看這是個怎樣的老太太?
(2)讀讀這兩個句子,說說有什么不同,你從中感受到什么?
(出示課件):
賣雞蛋的是個身體單薄、沒兒沒女的老太太,就靠自己養的幾只雞生活。
賣雞蛋的是個老太太,靠自己養的雞生活。
引導學生:(出示紅字:身體單薄、沒兒沒女)你體會到什么?把你感受到地讀出來。(指名讀)關于這兩句話的理解,誰還有補充?(出示紅字:就幾只)“就靠自己養的幾只雞生活”你體會到什么?讀出來。(指名讀)
帶著你的體會讀讀這句話。(指名讀)
4、就為這樣一個可憐貧窮的老人,我愿意多花一些錢去買雞蛋。現在你明白我為什么說自己是施主嗎?
5、現在然我們輕聲地讀讀課文1——3自然段,體會一下我是怎么當施主的。
(二)深入理解4自然段。(體會老人是施主。)
過渡:可是為什么又說老人是真正的施主呢?她是怎么當施主的?誰找到了?(指名讀)
1、(出示課件):
老人說:“我不是因為這個價低。這些雞蛋是要賣給學校的那位老師的,人家那么遠到我們這偏僻的山村里教書,又那么瘦。我盼望他胖起來,在這個小學里長期待下去。孩子們需要他。”
(1)小販那么高的價,老太太為什么不肯買,非要低價賣給我呢?讀讀這段話想一想。
(2)(出示:盼望)換成“希望”行不行?
引導:“盼望”和“希望”都有希望的意思,但是“盼望”是身后而急切的希望。
(3)老人盼望的是什么?(指名說給你7分)老人盼望我胖起來,還有更深的意思?(指名說)老太太為的是?
(4)引申理解:村里這么多孩子,有沒有老太太的?現在你想說什么?(引導學生說)
(5)誰能帶著你的感受讀讀這段話。(指名讀)
(6)帶著我們的感受自由讀讀這段話。
(三)深入理解重點段5自然段。
1、聽到老人和小販的這一番談話,我恍然大悟,讀,
(出示課件)
“我恍然大悟,原以為自己是施主,想不到真正的施主倒是她老人家……”
2、其實,一直以來,我覺得自己都在幫助老人,向老人施舍。直到聽到老人和小販的談話,才知道從一開始,老人就在幫助我。就在向我施舍。而且她不僅施舍給我一個人,他還施舍給村里的孩子們,比起我來,她是那么了不起,所以說,她老人家,才是真正的施主呀!大家讀這段話。
3、現在這些問題你們都明白了嗎?孩子們你們真了不起,你們學會了一個新本領,通過聯系上下文解決問題。
四、根據課文內容展開想象續寫結尾。
1、孩子們,知道嗎?后來村子里的大人、孩子、都知道這件事了,猜猜他們會說什么?做什么?
2、出示提示:
3、學生寫(5分)
4、展示評價(3人)
五、板書設計
19、真正的施主
老人
我孩子
語文新課程三年級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
★ 蘭亭集序語文教案
★ 春朱自清語文教案
★ 小學教案模板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