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四年級冀教版下冊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語文四年級冀教版下冊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語文四年級冀教版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1、知識和能力目標
感悟黃河的險惡,感知羊皮筏子在洶涌的激流里鼓浪前進的景象,感受駕馭羊皮筏子的艄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能帶著自己的感受朗讀課文;學會網上查看資料。
2、情感和態度目標
憑借具體的語言文字,讓學生領悟只要勇敢和智慧,鎮靜和機敏,就能戰勝艱難險阻的道理;
教學準備:
關于黃河、艄公、羊皮筏子的圖片、文字資料及黃河、艄公駕駛著筏子漂流在黃河上的視頻
設計理念:
1、力求體現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網絡閱讀教學,計算機成了學生學習語文的工具,走向了人機對話的形式。課堂上引導學生動手操作上網查看有關資料,感受黃河,認識筏子,認識艄公,使學生從網絡中獲取知識,鍛煉能力。學生走進了網絡,網絡與學生的心靈在課堂上呼應起來,使得課堂網絡變成學生的精神家園。
2、力求體現“球形教學特色”。本文的“球心”是體會艄公為什么能成為“黃河的主人”,所以在教學中我大膽取舍文本,緊緊扣住文中的中心句,通過情境展示、拓展閱讀、自悟討論、情感朗讀等方法,使學生從黃河的磅礴氣勢,羊皮筏子的小而輕,乘客的談笑風生等方面來理解和感受艄公的勇敢和鎮靜的風采。
教學過程:
一、多管齊下,感受黃河的壯美
首先讓學生在初學課文的基礎上,講出自己心中黃河的印象。(板書黃河)
接著引導學生點擊黃河的視頻,一邊欣賞,一邊引導學生用文中的詞句贊美眼前的黃河
緊接著學習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心中的黃河,指導學生讀出黃河的氣勢,讀出黃河的壯觀
(簡評:這一個環節設計環環相扣,水到渠成,很自然地由文本走進網絡,再由網絡走進文本,達到文本和網絡的有機結合,同時學生也被充實而又充滿情趣的學習活動深深吸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賞讀結合,體驗筏子的驚險
這個環節分三步進行
1、認識筏子。引導學生點擊筏子的圖片,一邊看筏子,一邊說筏子,從而認識水上這一交通工具。
2、文字感受筏子。學習2-5小節,要求學生邊讀邊畫出作者看到筏子后感受的句子,體會作者第一次看到羊皮筏子的心情。這其中抓住重點句“”和一個小小的“啊”字進行品讀,感受作者的那份擔心、驚訝,體會筏子在黃河上的那份驚險。
3、欣賞筏子。讓學生欣賞艄公駕著筏子漂流在黃河上的視頻,親眼目睹筏子在黃河上的驚險。
(這一個環節由直觀圖片到抽象的文字,再到直觀的影像讓學生對羊皮筏子在黃河上漂流的那份驚險有了更深的認識,為下文感悟人物品質做了反襯與鋪墊。))
三、自讀自悟,內化艄公的形象
這一環節是本節課的重點,
首先要求學生描述自己心中艄公的樣子,之后出示圖片再認識艄公,原來梢公就是這樣一位普通的飽經風霜的老人呀,這樣一位普通的艄公又怎么能成為黃河的主人的呢?板書:主人
自然的引導學生找出并出示文中最為關鍵的中心句:“”
引導學生緊緊圍繞這一句話,深入到文本,自讀自悟,互論互品,用自己的話談談梢公的勇敢,智慧,鎮靜,機敏分別表現在哪里?讀相關的句子,適當地點撥、評價,讓學生讀中有思,有感,有悟,之后進一步引導學生再一次走進艄公,深入艄公的內心世界,去發現艄公能戰勝黃河的其它原因。
(評價這個環節引導學生抓住中心句來感悟人物品質,與文本對話,把握了文章的主要意圖,同時,以“先收后放”的教學形式,鼓勵學生潛心會文,尊重學生的個性體驗,讓學生在交流中將自己的認識不斷完善。)
四、延伸拓展,升華艄公的精神
1、學生從外到內認識了艄公,認識了這樣一位看似普通卻不普通的人物,內心定有千言萬語,指導學生點擊梢公的視頻,讓學生再一次面對滾滾的黃河,面對滾滾黃河上的艄公,讓學生盡情吐露自己
的心聲,表達出想要對艄公說的話。
2、再通過教者的總結加以升華:黃河是母親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她哺育了中華民族,養育了無數個像梢公一樣的中華兒女,生活在黃河邊的兒女們,在黃河母親的孕育下,變得勇敢,智慧,鎮靜,機敏,終于成了這黃河的主人。
3、最后,引導學生認識其他的挑戰生活的主人,要求學生上網收集有關他們的資料。
(這一個環節讓學生再一次走進網絡,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心中所想,激發了他們表現的欲望。課后要求學生上網查閱資料,也培養了他們課后動手操作的能力,進一步讓他們感受到網絡世界的無窮奧秘。)
語文四年級冀教版下冊教案2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理解、品讀曼德拉在獄中不懈的斗爭。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體會文章中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感受曼德拉為了追求自由而傾注畢生心血,努力斗爭的精神,激發學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和大家初學了22課,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第22課。
2、學生朗讀課題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課文中的身份是一個(囚徒)
二、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1、在書本中,電視中,你見過囚徒嗎?他們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啊?
2、學生交流
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艱苦的,是痛苦的!讀讀課文一、二兩節,你也能體會到曼德拉作為一個囚徒他這種艱苦的日子嗎?
4、學生讀書,交流(苦役;艱難的時日;狹窄的牢房)
5、師:越是狹窄的牢房越是沒有自由,它時時刻刻在提醒著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艱苦的時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設法為每天的生活尋找些許慰藉;使獄中生活充實一點)
9、出示上面兩句話,讓學生體會他這樣做的目的。
10、教師:雖然這樣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還是“想方設法”找尋,能使生活充實“一些”,從中你卻感受到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啊?
11、板書:樂觀向上、積極
12、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個樂觀向上,積極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對菜園情有獨鐘的人。
2、曼德拉對菜園的情有獨鐘是課文第六小節描寫的,請一個學生朗讀第六節,其他學生思考,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作者對菜園的情有獨鐘?
3、朗讀
4、交流:(親密接觸)讀好這句話
5、是的,作者對菜園一直以來就是如此“情有獨鐘”,以至于他剛到羅本島,他就要求__允許他在監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但是,這一方菜園他得來容易嗎?讀讀課文第三小節,再來說說。
6、學生朗讀第三小節,交流(多年來,一直拒絕,但是最終)
7、你從中又覺得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呢?
8、板書:堅持不懈
(二)
1、對這來之不易的菜園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愛護。他為菜園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讀讀課文四、五、七按節,邊讀邊做做記號!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談談自己的體會,抓住紅色的字;朗讀體會)
b)首先選種了---
(說說他這樣做的原因;從產量增長中,你有什么感想)
c)訂閱書籍,學習耕種,了解方法,更加可貴的是作者不怕失敗
3、在曼德拉的辛勤勞作下,作者的菜園一片生機盎然,收獲的季節到了,曼德拉來到了他的一方菜園。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說----(出示圖畫,學生練習說話)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這一方菜園,收獲的不僅是碩果累累,更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2.讀讀第八節,談談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絲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讀第八節
四、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獲的不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獲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錄象
3.要更好的理解這段話,我們必須聯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與經歷。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與經歷,指名學生朗讀
4.四人小組討論,聯系實際,說說你們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讀這段話
五、總結課文
1.讓我們一起記著這位為了黑人的解放事業,窮盡畢生心血,堅忍不拔的偉大領袖曼德拉,記著在菜園中發生的感人的故事。
2.記著他的這段響亮世界的話語:"斗爭就是我的生活,我會繼續為自由而戰,直至我死。"
板書設計:
22、我的菜園
積極向上
堅持不懈
不辭艱辛
語文四年級冀教版下冊教案3
Ⅰ、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通過課文語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監獄中的生活,感悟其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3、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練習分段。
Ⅱ、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曼德拉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Ⅲ、教學媒體:
投影小黑板
Ⅳ、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 揭題釋題,激發興趣。
1、 板書課題:我的菜園。
2、 釋題。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運動的杰出領袖,是南非歷第一位黑人總統,1993年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曼德拉的人生經歷中,曾經有過27年的監獄歲月。 菜園:種蔬菜的園子
3、激發興趣:對于我們許多同學來說,菜園是一個并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區和農村,許多人家都有種菜的土地,那就是他們的菜園。 簡單的說,菜園就是種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學也知道,每天從菜場買回來的蔬菜,都是從菜園運過來的。種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們種菜,是為了生活;菜園,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塊土地。曼德拉并非尋常之人,為什么他也有自己的菜園,還要親自種菜呢?我們讀了課文,就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尋常的故事。
二、 初讀課文
1、 出示自讀要求:
(1) 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 二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3)三讀課文,劃分段落。 課前布置預習查字(詞)典:情有獨鐘苦役呵護戲謔慰藉
2、 檢查自讀效果。
(1) 認讀下列詞語:__ 苦役 垃圾 呵護 爭取 允許 情有獨鐘 監獄 辣椒 慰藉(jiè) 收獲 寬敞 意義 放棄 拒絕 戲謔(xuè ) 糾正生字讀音
(2) 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結合課文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見上述預習內容)
3、 認真朗讀全文,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4、 默讀課文,練習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終于獲準在監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 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開辟菜園的過程和對耕種的情有獨鐘。 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園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 指導書寫生字。
1、說說容易寫錯的字獄:說出間架結構及筆順。
2、學生描紅
四、作業
1、 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詞語(見練習冊)。
2、 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 復習檢查
1、 朗讀詞語
2、 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學習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獲準開墾菜園之前處境怎樣?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當時是一名囚徒,從結束苦役后只能在“監獄內的院落里做一些事情”中看出來。他的處境也非常苦,度日如年,從“艱難”一詞可以體會出來。)
3、 為了給自己監獄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樣做的呢?
4、 為了給“每天的生活尋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來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最終,__做出了讓步”。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曼德拉是怎樣的一個人?(極為堅強的人)
5、 齊讀
三、學習第4至第8自然段
1、 默讀思考:曼德拉是怎樣開墾菜園、選種蔬菜的?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對菜園情有獨鐘?
2、 交流要點:
(1) 菜園所在地“土壤干燥,亂石叢生”,為了“給作物騰出生長的空間”,他“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曼德拉選種的蔬菜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惡劣的環境里也能生長的西紅柿、辣椒、洋蔥。
(2) 從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對耕種菜園情有獨鐘。
①“早在福特哈爾上大學時,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園里種過菜。”
②“辛苦的腦力勞動之后,我就到菜園里去,沉浸在與土地的親密接觸之中,自得其樂。”
③在監獄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戲謔我生來就是一個礦工。” (這表明:開辟菜園的工作是異常艱辛的,猶如開礦一樣。曼德拉開辟菜園是異常投入的。)
④“我開始訂閱有關種菜的書籍,學習各種耕作的技術,了解各類化肥的使用方法。”
⑤“播下種子,觀察生長,悉心照料,然后收獲。成為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覺讓我體會到一絲自由的滋味。”
(3)指導朗讀
3、第9自然段
(1) 指名朗讀
(2) 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深化)
(3) 曼德拉認為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應該從耕種菜園這件事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你能具體說說這是個怎樣的道理嗎?
(4) 齊讀
四、合作探究課題
(1) 曼德拉的菜園有些什么特點?
(2) 曼德拉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種這個菜園?
(3) 從一個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種菜園的過程中悟出了怎樣深刻的道理?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先要有播種、觀察、耕耘,然后才會有收獲。忠于職守,盡心盡責。領導要悉心呵護人民群眾,群力擊退敵人,全力挽救能夠爭取的一切,全力清除影響成功的一切障礙。)
五、 作業
(1) 抄寫詞語
語文四年級冀教版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6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的意思。
3、通過課文語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監獄中的生活,感悟其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曼德拉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媒體:
投影小黑板
教學時間:
三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結合課文理解詞義。
2、能讀通課文,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練習分段。
教學重點:
讀通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題釋題,激發興趣。
1、板書課題:我的菜園。
2、釋題。
“我”即“曼德拉”(1893—1981),是南非人民民主運動的杰出領袖,是南非歷第一位黑人總統,1993年曾獲得諾貝爾和平獎。在曼德拉的人生經歷中,曾經有過27年的監獄歲月。
菜園:種蔬菜的園子
3、激發興趣:對于我們許多同學來說,菜園是一個并不陌生的地方。在城市的郊區和農村,許多人家都有種菜的土地,那就是他們的菜園。
簡單的說,菜園就是種蔬菜的地方。即使是自小生活在城市的同學也知道,每天從菜場買回來的蔬菜,都是從菜園運過來的。種菜的人一般都是最普通、最平常的人,他們種菜,是為了生活;菜園,是他們賴以生存的一塊土地。曼德拉并非尋常之人,為什么他也有自己的菜園,還要親自種菜呢?我們讀了課文,就能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不尋常的故事。
二、初讀課文
1、出示自讀要求
(1)一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二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講了什么內容。
(3)三讀課文,劃分段落。
課前布置預習查字(詞)典:情有獨鐘苦役呵護戲謔慰藉
2、檢查自讀效果。
(1)認讀下列詞語:__ 苦役 垃圾 呵護 爭取 允許 情有獨鐘 監獄 辣椒 慰藉(jiè) 收獲 寬敞 意義 放棄 拒絕 戲謔(xuè) 糾正生字讀音
(2)指名按自然段讀課文,結合課文說說下列詞語的意思。(見上述預習內容)
3、認真朗讀全文,說一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容。
4、默讀課文,練習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曼德拉終于獲準在監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
第二段(第4——8自然段)曼德拉開辟菜園的過程和對耕種的情有獨鐘。
第三段(第9自然段)曼德拉在耕作菜園中悟出的深刻道理。
三、指導書寫生字。
1、說說容易寫錯的字獄:說出間架結構及筆順。
2、學生描紅
四、作業
1、用鋼筆描紅、臨寫生字、詞語(見練習冊)。
2、練習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課文語言材料,了解曼德拉在監獄中的生活,感悟其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重點:
抓住關鍵詞句朗讀感悟曼德拉為爭取黑人自由解放的堅忍不拔的斗爭精神和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教學過程:
一、復習檢查
1、朗讀詞語
2、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什么?
二、精讀感悟
(一)第一至三自然段。
1、指名朗讀第一部分
2、曼德拉在獲準開墾菜園之前處境怎樣?你從哪些詞語體會出來的?(當時是一名囚徒,從結束苦役后只能在“監獄內的院落里做一些事情”中看出來。他的處境也非常苦,度日如年,從“艱難”一詞可以體會出來。)
3、為了給自己監獄中的生活找些慰藉,曼德拉又是怎樣做的呢?
4、為了給“每天的生活尋找”更多的“慰藉”,曼德拉多年來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最終,__做出了讓步”。從這件事中可以看出曼德拉是怎樣的一個人?(極為堅強的人)
5、齊讀
(二)第4至第8自然段
1、默讀思考:曼德拉是怎樣開墾菜園、選種蔬菜的?從哪些描述可以看出他對菜園情有獨鐘?
2、交流要點
(1)菜園所在地“土壤干燥,亂石叢生”,為了“給作物騰出生長的空間”,他“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曼德拉選種的蔬菜是具有頑強的生命力、在惡劣的環境里也能生長的西紅柿、辣椒、洋蔥。
(2)從以下描述可以看出曼德拉對耕種菜園情有獨鐘。
①“早在福特哈爾上大學時,我就在一位教授的菜園里種過菜。”
②“辛苦的腦力勞動之后,我就到菜園里去,沉浸在與土地的親密接觸之中,自得其樂。”
③在監獄大院的“不停挖掘”,使得“一些朋友戲謔我生來就是一個礦工。”
(這表明:開辟菜園的工作是異常艱辛的,猶如開礦一樣。曼德拉開辟菜園是異常投入的。)
④“我開始訂閱有關種菜的書籍,學習各種耕作的技術,了解各類化肥的使用方法。”
⑤“播下種子,觀察生長,悉心照料,然后收獲。成為這一方天地主人的感覺讓我體會到一絲自由的滋味。”
(3)指導朗讀
3、第9自然段
(1)指名朗讀
(2)這一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總結、深化)
(3)曼德拉認為對一個領導人來說,應該從耕種菜園這件事悟出一個深刻的道理。你能具體說說這是個怎樣的道理嗎?
(4)齊讀
三、合作探究課題
(1)曼德拉的菜園有些什么特點?
(2)曼德拉為什么這么多年一直堅持要求__允許他在獄中的院落里種這個菜園?
(3)從一個的角度看,曼德拉在耕種菜園的過程中悟出了怎樣深刻的道理?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先要有播種、觀察、耕耘,然后才會有收獲。忠于職守,盡心盡責。領導要悉心呵護人民群眾,群力擊退敵人,全力挽救能夠爭取的一切,全力清除影響成功的一切障礙。)
四、作業
(1)抄寫詞語
(2)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要求: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總結課文。
2、完成本課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默寫詞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總結課文
1、默讀課文,說一說曼德拉為菜園做了些什么?他從中得到了哪些收獲?
2、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堅忍不拔樂觀向上)
三、作業
每課練
語文四年級冀教版下冊教案5
學習目標
1、我的發現:通過多種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話故事的特點,激發學生創作童話的興趣。
2、日積月累:積累詩中優美語句,激發學生創作欲望,為學生創作童話提供參考。
3、展示臺:交流閱讀本單元課文和開展綜合性學習的收獲,提升對童話的認識。
課前準備
1、課件(童話片段)、音樂。
2、課前有關童話的資料。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1、放映《神筆馬良》、《哈利波特》、《指環王》的片段
2、師: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都是些什么電影嗎?
3、師:是的,這些精彩的電影都是根據童話故事改編拍成的。其實,童話故事一直陪伴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今天就讓我們共同走進童話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絢麗多姿吧。
八面來風
1、師: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很多關于童話的資料,現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嗎?
2、全班交流
3、師:老師也從網上下了一些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中外童話名著、中外童話名家)
我的發現
1、師:這么多美妙的童話為我們的生活增添了許多的色彩。其實呀,童話故事的編寫是有一定規律的,小林和小東就發現了一些,我們來看看。
男女生分讀書上的“我的發現”
2、說說小林和小東經過本組童話故事的學習后,發現了什么?
3、回顧讀過的童話書,看看你們發現了什么呢?
4、小組交流,師巡視指導。
5、全班交流。
教師可隨機播放CAI,對童話編寫三要素:幻想、夸張、擬人等特點作簡要介紹。
日積月累
幻想、夸張、擬人湊成了可愛的童話故事,讀起它,心也會隨它飛揚。正如在詩中漫步一般!你聽——
1、配樂朗誦《雨中的樹林》
2、喜歡這首詩嗎?
3、用心、用情地練讀。(自由練讀)
4、指名朗誦一點評一再讀
5、教師小結:童話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樹林》所說,童話是小精靈,童話是滾動的
雨珠,是串串項鏈,是青蛙擊鼓跳舞,是又軟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漿果,是會變魔
術的雨點兒。讓我們再一次用情地朗誦這首小詩,讓多彩、新奇的童話永駐心間。
6、感情朗讀。(自由朗讀、表演讀、師生合作讀、配樂讀)
7、教師總結:同學們,希望你們以后能以想象為船,夸張為槳,擬人為帆,讓你們的“童話
號”駛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臺
1、過渡:這單元的學習即將結束,先請同學們看一看教材中幾位同學的學習成果展示。相信同學們的收獲比他們更多,讓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組展示學習成果。
3、組織參觀學習成果展。
4、評價,然后把評價情況裝入“成長記錄袋”。
課后作業
《童話天地》即將組稿,希望同學們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寫童話、演童話、講童話、辦童話墻報、讀童話、合作編寫童話——精心準備,走進下節課的'“大看臺”。
口語交際?習作
學習目標
1、在親身經歷中,感受童話帶來的樂趣,激發學習童話的興趣。
2、在寫童話、講童話、演童話過程中,訓練語言表達能力。
教學準備
1、課前準備好自編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話及所寫的童話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樂。
第一課時
引言
濃濃的童話情讓我們經歷了一段段美好的時光,重新拾起它,你會覺得它是那么美好。
這節課讓我們在寫童話、講童話、演童話的過程中,再一次盡情體驗童話帶給我們的快樂吧!
走進“大看臺”
1、過渡:上節課老師讓大家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編童話、寫童話、講童話、演童話,走進今天的“大看臺”,同學們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悅,想一試身手。心動不如行動,讓我們開始吧!
2、學生準備。(排練、講童話、讀自編童話等)
3、一進“大看臺”
a、讀自編故事,忠實的聽眾發表建議。要求: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
b。講童話,悉心的聽眾晶評哪個。要求:大膽、大方、大聲;抓住故事的主要內容,用自己的話講述。聽眾要認真聽,評價要說出理由。
c。演童話,熱情的觀眾談談觀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識,表演大方,抓住童話的主要情節。
d、總結經驗,聽取建議,再次準備,教師指導。
二進大看臺
a、創設情境:同學們,“童話大看臺”現在開始了,請用你最熱烈的掌聲請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讀自編故事。
c、用情地講童話故事。
d、出色地演童話故事。
交流收獲
第二課時
學生寫童話故事,教師巡視。
語文四年級冀教版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語文教案
★ 高中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