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語文教案 > 四年級 >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

時間: 新華 四年級

教案的目的是幫助教師更好地進行教學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這里給大家分享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方便大家寫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時參考。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

【教學目的】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高傲、鄭重、京劇、滋味、倘若、侍侯、脾氣、責備、臨近”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4、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對白鵝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如何抓住動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準備】

1、學生準備:

觀察(或查找)家禽──鵝、復習唐朝駱賓王《鵝》、了解作者豐子愷、自學課文。

2、教師準備:

課件以及相關的教學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創設情景引課

1、教師:唐朝駱賓王七歲就作了一首兒詩《鵝》大家還記得吧!一起比比誰背誦得更好。同學們都喜歡鵝吧!請用自己手中的筆畫一畫鵝。

(抽生用粉筆在黑板上簡筆畫鵝。)

請同學們相互簡單評一評。

2、課件出示豐子愷的畫《鵝》,現在老師給你們看一幅著名當代畫家豐子愷所作的&39;畫《白鵝》,同學們認真觀察后與自己的畫比較然后說一說,評一評,議一議。

3、是的,畫家所作的畫真是惟妙惟肖啊!就其根本的原因,那是畫家在生活中觀察入微,掌握了鵝的外形結構,了解了它獨特的習性。

4、著名藝術家豐子愷先生,不僅用畫筆把白鵝栩栩如生地畫出來了,還用通俗易懂的文字寫出了文章──《白鵝》。

教師板書課題:

白鵝

(學生可以簡單介紹豐子愷。)

二、營造氛圍學課

1、請學生獨立朗讀課文:

可以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注意在朗讀的過程中遇到生字、難字、難句時作上不同的標記。

2、讀生字及詞語:

把難讀的句子提出來,同學們相互啟發讀。

3、通讀全文:

整體感知課文。

全文主要寫了什么?

它的特點是什么?

三、生字以及詞語的處理

1、讀音:

有“頸、吭、倘、供、鄭”(后鼻韻)、“飲、鄰等”(前鼻韻)。

2、引導學生運用學過的識字方法,自主識記生字,如:

可以聯系已經學過的生字,用加減或者替換偏旁的辦法學習生字:“坑、躺、共”;或者聯系生活經驗,結合班級同學的姓氏學習“鄭”。

3、引導學生觀察發現其結構上的特點,然后把重點放在部件比例的大小上,指導臨寫。

有個別字的筆畫需要特別說明:

指導“厲、餐、侍、脾、蹲、鄰”時,要注意、它們與其他字之間的聯系。

四、課堂作業

1、寫生字。

2、抄寫生詞。

3、自由讀文,勾出不理解的地方。下節課交流。

第二課時

一、讀課文、理解課文

1、想想全文是圍繞哪一句話來寫的?又是怎樣展開寫的?你有發現就可以與同伴交流,你有疑惑也可以去與朋友討論。

(學生分組可以自主、合作、交流學習。)

課件出示:

好一個高傲的動物!

聽聽同學們是怎樣來理解這一句話的。

2、課件出示:

鵝的高傲,更表現在它的叫聲、步態和吃相中。

這句話同學們交流之后的感悟是什么?

3、是啊!全文都是圍繞“高傲”這個詞語來展開的,那現在你對“高傲”這個詞語有了哪些不同的理解。

4、作者寫“高傲的白鵝”表達出自己怎樣的情感呢?

5、作者經過仔細觀察,認真了解鵝的外形特點、生活習性后,用生花妙筆表達了自己的對鵝的喜愛之情。那你想從本課中,學習些什么呢?

同學們相互啟發議論。

6、主要內容:

⑴詞語通俗、準確:

左顧右盼、厲聲呵斥、三眼一板、從容不迫……

⑵句子生動有趣:

鵝的步調從容,大模大樣的。頗像京劇里的凈角出場。鵝吃飯時,非有一個人侍侯不可,真是架子十足!

⑶文章圍繞一個中心展開來寫:

“鵝是高傲的動物”。

⑷文章從不同的角度來印證鵝的高傲:

叫聲高傲、步態高傲和吃相高傲。

二、感悟課文,并拓展

1、課文有哪些值得我們在作文時借鑒的地方?

2、請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說一說自己喜歡的一種動物。可以從以下方面來說:它的特點、外形、脾氣、以及它是怎樣進食的、怎樣嬉戲、休息等等。

3、把說的內容整理一下,然后寫下來。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2

一、教育目標。

知識和技能:正確讀寫,理解橫、墻等生字,理解作者的介紹,可以正確、流利、感情地讀詩。

過程和方法:朗讀和體驗,學習作者傳達感情的手法。

感情態度和價值觀:感受詩中含有的哲理。

二、教育的重要難點。

教育要點:理解詩意,感受詩意。

教育難點:理解不知廬山的真面目,只有這座山的哲理。

三、教育過程。

(1)引進新課程,激發知識欲。

談話導入,談旅行經驗,引出問題西林壁

(2)初讀課文,質疑其。

1.介紹作者。

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他的文字展望,與蘇轍、蘇寅并稱三蘇。

2.解決問題。

問題:寫問題。西林:西林寺。墻:墻——寫在墻上的詩。

3、教師范讀,糾正字音,明確朗讀節奏。

4.教師領導學習。

橫看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相同。

(1)橫是什么意思?不同的意思是什么?

(2)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明這兩個意思正面看是連綿起伏的山,從側面看是高峻的山,從遠處、近處、高處、低處出現不同的景哲。

(3)嶺和峰有什么區別?(顯示圖像)

(4)在前兩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樣的感情?

(5)帶著感情,再讀一遍。

不知廬山的真面目,只在這座山里。(團隊合作討論)

(1)學生報告知識緣,教師補充真面目。

(2)學生報告詩意。

(3)學生與生活聯系,談學習后的兩句感覺。

(4)全班同學帶著情感,一起閱讀整首詩。

5.總結。

報告本課程的收獲可以是手法、感情、內容。

6.配置作業。

寫四季廬山,早晚廬山,晴雨廬山。

7、板書的設計。

有點兒。有點兒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3

一、教材簡析:

本組教材是以”自然奇觀”為專題編寫的,由四篇課文組成。《觀潮》選自《喜看今日錢塘潮》,描寫了大潮的奇特、雄偉、壯觀;《雅魯藏布大峽谷》,作者用具體準確的數字來證明它的大,還用了好多優美的語言文字寫出了它的神奇美麗;《鳥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的作品,充滿生機的大榕樹,活潑可愛的小鳥,展示了一派美麗動人的南國風光。《火燒云》是著名女作家蕭紅的作品,描寫了一幅多姿多彩的火燒云圖景。

這些課文雖然都是描寫自然景觀,但描寫的方法卻不一樣,各有特色。每篇課文都是經典之作。

選編的4篇課文以具體、形象的語言分別描寫了天下奇觀錢塘江大潮,世界最深最長的河流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南國風光”鳥的天堂”,以及絢麗的火燒云。除了4篇課文以外,還安排了很多與專題密切相關的學習內容,如,”資料袋”中有相關背景材料的介紹;”口語交際”與”習作”要求學生就自己了解的自然奇觀展開交流;”日積月累”中,安排的是描寫自然景物的趣聯。整組教材中安排的各種語文活動,可以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真像一位神奇的魔術師,鬼斧神工,天機獨運,在世界上留下了那么多綺麗的自然風光和奇妙的自然現象,使學生油然而生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認識本組的27個生字,會寫27個生字。

2、積累課文中的精彩語段。重點背誦《觀潮》3、4自然段;《鳥的天堂》第七、八、十二、十三自然段,其它部分熟讀;《語文園地》中的”日積月累”有關自然景觀的四副對聯。

3、培養學生描寫景物的能力,能夠運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大自然的景物。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揣摩、品味語言,從字里行間感受大自然的美。

2、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從作者生動的描寫中想象畫面。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能聯系上下文或結合生活實際體會文中詞句的含義。

2、感受大自然的魅力,熱愛大自然。

三、教學重點

1、培養學生整體學習單元內容的能力,使知識更加系統化,各篇課文聯系更緊密。

2、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用一篇課文學會的方法自己學習相關的課文,舉一反三,學習更靈活,興趣更強。

3、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從作者生動的描寫中想象畫面。重視學生語言的積累,課文中的精彩片斷讓學生熟讀背誦

4、強化口語表達和寫作實踐。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言語訓練是語文學習的必要途徑,因此對口語交際、習作等進行精心設計,讓學生在聽說寫的實踐中切實感受語言,學習語言,發展語言。

四、教學難點

1、培養學生整體學習單元內容的能力,使知識更加系統化,各篇課文聯系更緊密。

2、強化口語表達和寫作實踐。語文學習的重要目的就是讓學生學習語言。言語訓練是語文學習的必要途徑,因此對口語交際、習作等進行精心設計,讓學生在聽說寫的實踐中切實感受語言,學習語言,發展語言。

五、教學準備

課件與課文內容有關的景物圖片生字卡片背景資料

“同伴合作式”備課教案

六、教學設想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以第一篇課文為主,附帶其他兩篇課文。同時,積累語言,通過熟讀背誦,感受大自然的壯觀。

2、探究景物描寫的方法。四篇課文連學,學生自主探索,然后進行歸類、概括。同時積累語言,把景物描寫的詞語、句子進行歸類整理。

3、實際能力練習。通過口語交際、習作等,檢驗學生學習效果,把語文學習的結果落實到能力上。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4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本課的生字。

2.理清本文的行文思路,知道文章是按時間和地點的順序描寫了三次星空。

3.學習并運用聯想和想象來寫景狀物,抒發觀賞景物時的感受。

【過程與方法】

1.體會作者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描寫。

2.誦讀課文并揣摩作者由眼前實景產生的聯想和想象。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培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

由景物引發的聯想和不同感受。

難點

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教學準備:

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搜集巴金的資料。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同學們,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空時,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文壇巨匠巴金爺爺對繁星的觀察和感受。

2.(多媒體出示巴金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他的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多媒體出示)

2.查字典理解詞語。(多媒體出示詞語)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半明半昧: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的東西)。

3.分小節讀課文。

三、研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1.默讀課文,完成表格。(多媒體出示)

2.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多媒體出示)

(1)在__________(時間),__________(地點),我看著__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2)在__________(地點),__________(地點),我看著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3)在__________(時間),__________(地點),我看著________________,感覺到________________。

3.為什么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會不同?

(明確:作者三次看星空的情景和感受不同,是因為隨著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細微了。)

第一次:“從前在家鄉七八月的夜晚……我最愛看天上密密麻麻的星星”表達了思念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里……我們覺得光明無處不在”表達了對生活充滿光明、希望之感。

第三次:“我望著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空的知心之情。

4.看著滿天的繁星,“我”獲得了怎樣的樂趣?根據句式練習說話。

(多媒體出示)看著滿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之所以值得我們一讀再讀,是因為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并讀一讀,品一品嗎?

(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自然段,再讀第3自然段,回味、感悟、交流)

擬人句: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排比句: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6.讀下面的句子,用加點的詞語照樣子寫句子。(多媒體出示)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

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四、小結課文,復習詞語

1.請寫出幾個描寫星空的詞語。

例:星群密布

()()()

2.復習詞語。

納涼星群密布靜寂半明半昧搖搖欲墜夢幻

五、總結仿寫,拓展作業

1.仿寫。

在作者的筆下,繁星點點,勝似仙境,美妙無比。本文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為本文有對星空真實的描繪,也有作者自己豐富的聯想,這種寫法就叫作虛實結合。模仿課文的寫法,按照句式也寫一段這樣的話。

(多媒體出示句式)

我望著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看見________________,我仿佛聽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后進行賞析,并按要求寫作。

(3)大組交流匯報自己所寫的句子。

2.拓展。

(1)將自己看繁星的經歷寫成一段話。

(2)畫一幅星空圖,并寫上幾句話。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主要內容是巴金描寫三次看星星的經歷,作者著重地描寫了第三次在海上看星星的過程,文章語言非常的優美。多角度的寫景,在這一部分上,我覺得我處理的是理性有余,感性不足。這樣的一種美景,我認為只有把氣氛用自己的語言渲染的到位,讓學生充分地去體驗,讓學生感受到散文的美。這樣讓學生感受到散文語言的美,才能達到這節課的最終目標與良好效果。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5

教學目標

(一)知識教學點

1.能認讀本課生字詞,理解不懂的詞語。

2.通過閱讀課文,了解烏塔是如何獨自一人游歐洲的。

(二)能力訓練點烏塔教案優秀教學設計

1.訓練學生在閱讀課文時要認真思考,要有自己的見解。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3.訓練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德育滲透點

使學生從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這件事中受到啟示:我們中國孩子也應該學會自立。

重點、難點、疑點及解決辦法

(-)重點、難點

教學本課時應引導學生著重探討:年僅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你對此事有何看法和見解?這是本課的教學重點,也是難點所在。

(二)疑點

1.14歲的烏塔為什么要獨自一人游歐洲?她就不怕遇到危險嗎?遇到困難時,她會怎樣解決?

2.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她的爸爸媽媽會不會擔心她?她的父母對此事會怎樣想?

(三)解決辦法

1.可讓學生交流課前搜集了解的有關外國孩子生活和學習情況的資料,有助于學生理解14歲的烏塔為什么能獨自一人游歐洲。

2.教師要引導學生多讀、/多想,鼓勵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

師生互動活動設計

教學中教師要激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引導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去思考,想辦法解決問題,同時發動學生互助解疑,在討論交流中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流程:

一、啟發談話,引入新課。

1、同學們喜歡旅游嗎?你們也許到過很多地方去旅游,都和誰到過什么地方?

2、這節課我們來認識一位德國小姑娘(板書:烏塔),看看她是怎樣旅游的?

二、指導學生自學課文。

1、出示自學建議(幻燈片1)。

(1)再讀一讀閱讀提示,根據提示去自學。

(2)認真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遇到不理解或有困難的地方再多讀幾遍,并嘗試著自己解決。

(3)在感觸深的句子、段落旁邊寫一寫自己的感受、理解;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標記。

2、學生自學課文。

3、交流初讀感受,提出疑難之處。

(教師梳理、歸納學生提出的問題。)

三、再讀感悟,研討釋疑

1.學生帶著問題去讀書,認真思考,自讀自悟。

2.小組內交流討論。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

(l)教師引導學生著重研討你對烏塔獨自一人游歐洲有何看法和見解?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6

教學目標:

1、學會12個字,認識五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并背誦最后一個自然段。

3、感悟“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一句打動人心的原因。

4、聯系生活,根據一定的目的嘗試寫一句打動人心的話。

教學重難點:

理解詩人在原來的那句話前加上幾個字就能讓它產生魅力的原因,感悟語言的魅力所在。

教學時數:2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書“魅力”,指名讀。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魅力”這個詞,“魅力”是什么意思?這節課我們學習“語言的魅力”(板書“語言的魅力”),課文是要告訴我們什么有魅力?

二、初讀課文,感知質疑

1、自由讀全文,想想課文主要講了件什么事,在你認為難懂的詞句上做上記號。

2、檢查認讀生字情況,對容易出錯的地方終點強調。

讀準下面的詞:

魅力、衣衫襤褸、佝僂、寒酸、欣慰、陶醉、鶯歌燕舞、辛酸、漆黑、紳士

注意下面字的寫法:

牌:左邊的上半部分是“白”字里面有一撇;

討:注意與“付”區別。、;

幣:不要多了一橫。

“錢”與“殘”區別。

你覺得還有哪些字值得你注意,把剛才提到的幾個字和你覺得不太好寫的字寫兩遍,課后在自己的生字表上描紅。

3、交流匯報: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4、把你讀后的問題說一說,我們一起想辦法解決。

預設:(1)詩人為什么加上“春天到了”?(2)為什么加了幾個字后,人們會有這么大的變化?(3)語言為什么會有這么的的魅力?

師依據學生質疑歸納核心問題:為什么詩人在木牌上加幾個字就產生這么大的魅力?

三、比較閱讀,自主感悟

1、自己讀第一自然段,說說你讀到了什么?

2、交流:

① 老人很可憐:

你抓住了哪些詞句讀到老人很可憐?這是對老人什么的描寫?

(衣衫襤褸、佝僂、頭發花白、表情木然、雙目失明。)

盲老人站在木牌旁,期待著路人的幫助,路人卻無動于衷,讀一讀這一段,邊讀邊思考:你的腦海中浮現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指名讀,你的感受是什么?

② 詩人很善良、很有愛心

說說你為什么會有這樣的體會?

3、指名讀第一自然段,邊讀邊體會老人的不幸和讀人的善良。

4、學習第二段

(1)詩人添上這幾個字后,前后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

先自學,然后小組討論,師重點指導。

(2)詩人前后的變化,對比著讀。詩人添上這幾個字以后,人們一改原來的無動于衷,紛紛解囊相助。

齊讀人們看了木牌以后的反應。(抓住“大都、無論——都”等詞語來體會這詩人加上的幾個字的魅力。)

紳士、貴婦、少男少女:掏;寒酸的小職員:摸。這里為什么用上了兩個不同的動詞?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相機理解:寒酸、華麗。)

詩人看了以后也欣慰的笑了,誰來給“欣慰”換一個詞。(滿意、高興)

(3)指名讀,一人讀添字前的內容,一人讀添字后的內容。其他同學想想前后語氣有什么不同?

(4)同桌互相練一練。

四、小結:詩人添上“春天到了”幾個字就產生這么大的作用,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尋找答案。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復述一、二段的內容

2、詩人添上“春天到了”幾個字為什么會產生這么大的作用呢?自由讀有關段落,找出答案,畫下來。

二、品讀文本,加深感悟

出示第三段第一句話,齊讀一遍,你會產生什么問題呢?

讓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好嗎?

3“春天到了”我們會想到什么?(春天美麗的景象)

找出書中這一句讀一讀,誰來填這個空。

根據括號中的內容想象一下這叫人陶醉的春天景象,好嗎?

春天到了,我看見了__________,聽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怎能不讓我陶醉呢?

4、師有感情地說:春天到了,藍藍的天空飄著朵朵白云,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盡情地歌唱;小鹿在小溪旁欣賞著自己映在水中的倒影;我們在綠樹紅花間追逐嬉戲;那紅的、黃的、粉的……各種各樣的野花盛開怒放,真是如詩如畫的春天。(板書:萬紫千紅)

指名讀描寫春天景色的句子,自由練讀,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師:春天多美啊!可是盲老人的眼前一片漆黑,他什么也看不見。(板書:一片漆黑)

盲老人一生什么也看不見,會更難受,這多么令人心酸呀,多么令人同情啊!

5、人們的同情之心猶然而生。他們紛紛解囊相助。板書(解囊相助)

6、一句話為什么會產生如此的變化?生自由發表。師:一句話為什么會產生如此的變化?魅力在哪里?(這幾個字和“我什么也看不見”合在一起,使人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與老人的不幸形成了強烈的對比,這種對比反差給人們的心靈以巨大的沖擊,打動了人心,觸動了人的情感,喚醒了人們藏在深處的同情心。撥動了感情深處的心弦,這就是語言的魅力。

三、齊讀最后一段,練習背誦。

四、結合生活實際,進一步體會語言的魅力。

短短幾個字就產生了這么大的作用,語言是多么有魅力啊!在生活中,我們也會發現許多有魅力的語言說給大家聽聽好嗎?

五、總結全文

不同的語言會產生不同的作用,好的語言,能給人以美好的享受,能使人的心靈受到巨大的震撼。有句名言說得好,"語言不是蜜,卻可以粘住一切"。希望同學們認真地學好語文,讓你們的語言也具有巨大的魅力吧!

板書設計

2、語言的魅力

漆黑一片 萬紫千紅

長嘆一聲 產生同情

解囊相助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7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六自然段。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詩人同情幫助殘疾人的善良品質,感受語言的魅力。

3.練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教學重點:

體會詩人添上那幾個字產生的巨大作用,感受語魅力。

教學難點:

理解第六自然段,學習用有魅力的語言寫警示語。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

師板書“魅力”,指名讀。

師:生活中我們常常聽到“魅力”這個詞,“魅力”是什么意思?

這節課我們學習“語言的魅力”(板書“語言的”),課文是要告訴我們什么有魅力?

二、自由讀全文:

讀后用簡短的語言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三、摘出重點句:

通過讀書,你認為沒有魅力的語言是哪一句?(板書:我什么也看不見)

有魅力的語言又是哪一句?(用紅筆在其上方補充“春天到了,可是”)

四、默讀課文:

1.從哪看出這句話沒有魅力?(讀好第1-3自然段)

自讀、畫批,讀后全班交流,談談自己的理解。

引導學生從以下幾方面體會:

(1)抓住“無動于衷、淡淡一笑、姍姍而去”等詞語體會。

(2)從老人的神態、語言去體會。

(3)從老人收入的情況去體會。

2.從哪看出添上幾個字以后就變成了有魅力的語言?(讀好第4、5自然段)

引導學生從老人神態的變化、收入的變化去體會。

師過渡:還是這條繁華的巴黎大街,還是這個衣衫襤褸、雙目失明的老人,前后卻發生了那么大的變化,這里我們會產生怎樣的問題去探究呢?(引導學生提問:這到底是為什么?)

教師勾畫板書。(用木牌形狀把這句話框起來)

學生齊讀板書:春天到了,可是我什么也看不見。

教師讀。(讀出感情,給學生以示范。)

學生再讀。

五、自由讀第六自然段。

想一想這是為什么?

學生談談自己的理解。

教師邊演播描繪春天美景的課件,邊深情地說:的確,對一個正常人來說,春天是美好的,那藍天白云,那綠樹紅花,那鶯歌燕語,那流水人家……這一切多美呀,多么令人陶醉呀!可是,對一個雙目失明的人來說,卻是一片添黑(屏幕隨之變黑)

你心里是什么滋味?

感情朗讀第六自然段。

指名朗讀。(引導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把自己內心的情感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試背。

師小結:改動后的這句,使人從無動于衷(板書)到紛紛相助(板書),這句話之所以有魅力,就在于它能——打動人心(板書)。

六、語言實踐活動。

出示課后的三幅圖,用有魅力的語言給圖配上警示語。

給出空白的一句,讓學生寫自己選定的內容。

要求:能夠打動人心,以情感人。

寫好后,全班交流。

七、全文小結:

詩人讓?彼浩勒用富有詩意的語言幫助了一個盲老人,同學們,你們看,語言是多么有魅力呀,學好它,能夠讓我們獲得很多幸福。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8

教學目標

1.通過讀記兩組詞語,引導學生發現這些詞語的特點,激發學生積累并運用這些詞語。

2.認識一些俗語,知道它們的意思,在生活中能正確使用。

3.通過讀句子,體會關聯詞語的作用,并能在口頭和書面中合理運用。

4.按筆順規則寫幾個本單元的生字,培養良好的書寫習慣。

5.閱讀欣賞短文《恐龍》,了解恐龍的種類、生活習性、生存和滅絕的時間,激發學生熱愛科學、探索科學的興趣。

6.語文生活,通過融綜合實踐活動與寫作為一體的社會調查,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與寫作能力,培養講文明、講衛生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1.詞語、俗語、關聯詞的學習重點在于運用。

2.閱讀欣賞短文,了解短文內容,激發愛科學、學科學的興趣。

3.通過社會小調查及相應的習作練習,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寫作能力,培養文明、衛生等良好習慣。

教學難點

組織社會小調查,進行專題討論,指導習作。

教學準備

投影、小黑板

教學時數

5課時

第一課時

一、讀讀記記。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一讀。

2.你發現這些詞語有什么特點嗎?

第一組是ABB型疊詞:油光光香噴噴圓溜溜甜津津

第二組是AAB型疊詞:軟軟的細細的濕濕的青青的

3.照樣子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例1:白花花金燦燦

例2:高高的胖胖的

4.選詞填空。

白茫茫甜津津灰蒙蒙

()的天空()的葡萄()的雪地

清清的黏黏的韌韌的

()的柳條()的河水()棉花糖

5.你能照樣子說嗎?

如:胖乎乎的臉蛋黃黃的麥子

二、詞語超市(俗語)。

1.出示詞語,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評議糾正,指導再讀。

3.認識俗語:群眾中廣泛流傳的通俗而定型的語句,多是勞動人民從生活經驗中創造出來的,簡練而形象。

4.說說你知道(本題中)哪個詞語的意思,并用這個詞語說一句話。

例:敲邊鼓

意思:比喻從旁幫腔,從旁助勢。

造句:小林是我的好朋友,很多事情我一出馬,他就給我敲邊鼓。

5.你還知道哪些俗語?

三、讀讀想想。

1.投影出示句子,讀一讀。

2.說說帶點的詞語有什么作用。

學生說,老師補充,邊讀邊議,認識關聯詞語的作用。

“不但……而且……”和“不僅……還……”表示遞進關系。

“因為……所以……”表示因果關系。

“盡管……還是……”表示轉折關系。

3.選用這些關聯詞語說話。

4.你還學過哪些關聯詞,能用它說一句話嗎?

四、作業。

搜集查找有關恐龍的資料。

第二課時

一、寫字板。

1.提問:寫字時要注意什么?

(按筆順規則寫字、注意田字格的位置、正確的執筆寫字姿勢、書寫整潔等)

2.認一認要求寫的六個字:歇、剝、蝴、蝶、株、樁

3.辨別字形,說說筆順規則。

4.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5.學生上黑板范寫,大家評議。

6.學生先描再寫。

二、閱讀欣賞。

1.談話導入。

太古洪荒年代,地球上曾居住著一群奇特生物,它們稱霸地球,生存了一億多年之久,大約在6500萬年前,它們竟神奇地滅絕了。這種生物是什么?

對,恐龍,今天我們就來閱讀一篇關于恐龍的短文。

2.你們都知道哪些關于恐龍的知識?

學生結合自己查找的資料自由說一說。

3.讀短文,說說你又知道了什么?你還想知道什么?

4.檢查。

(1)分段讀短文。

注意糾正字音:沼澤、覆蓋、卵生。

積累詞語:千奇百怪、龐然大物、望而生畏、展翅高飛。

(2)匯報:說說你從短文中知道了什么。

恐龍的種類、大小、食性…….

(3)你還想知道什么?

梳理問題:對于能解決的問題課內解決;暫時不能解決的課后查資料解決;有的問題至今無法解決的,激勵學生通過學習長大后研究解決。

5.啟發質疑。

大約一直到7000萬年前,恐龍還是統治地球的霸主。然而在此后不到500萬年之間——也就是6500萬年前,它們全部絕滅了。而且,整個滅絕過程還很可能是在僅僅數月內發生的。為什么會發生這種情形,至今仍是一個謎。科學家曾提出各種不同理論,來解釋這滅亡之謎,如隕石撞擊地球說、大規模火山爆發說、疾病說或食物中毒說等。但任何解釋恐龍滅絕的理論,必須能解釋當時除恐龍外,其他許多動物種群同時滅絕的原因。恐龍滅亡之謎,至今科學家仍在繼續研究中。

希望同學們發奮學習,有朝一日,你們中也許會有人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課時

一、談話導入,激發興趣。

1.老師講述自己在銀行取錢,目睹顧客自覺排隊,員工熱情耐心地為顧客換零鈔的事。

2.學生評議這種社會想象。

3.小結: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社會的文明程度提高了,人們的綜合素質提高了,那么相應的人們的文明衛生等習慣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呢?今天,我們一起討論一下發生在我們身邊這些的變化。板書:身邊的變化。

二、引導討論,明確內容。

1.同桌或鄰桌互相討論:你發現了身邊的哪些變化?

要求:(1)真實;

(2)具體,包括時間、地點、人物的語言動作……

2.推薦代表說。

其他學生補充,老師概括板書:

超市:文明購物排隊付款

車上:自覺投幣主動讓座

校園:文明用語環境衛生

書店:愛護書籍文明選購

醫院:講究衛生(病人)態度熱情(醫生)

…………

3.學生列舉這些事例的過程中,有可能談及一些存在的問題,老師鼓勵學生大膽說,但要注意導向。如果沒有學生談到,老師要引導學生發現這些問題,并討論改進方法。

如:菜市場亂丟垃圾亂設攤點

街道張貼廣告亂涂亂畫

車上不講究公共衛生

…………

你認為應該怎樣改進?

(1)加強文明衛生的宣傳;

(2)提高人的素質。

4.看到這些現象,你想到了什么?

人們的文明衛生習慣正逐漸養成,但也有一些需要改進的方面。

三、布置任務,具體指導。

1.明確任務。

在我們的生活中,講文明、講衛生等好習慣在許多地方、許多人身上大量存在,但一些不良習慣也或多或少地存在。好的典型,我們要及時發現、表揚,不好的問題,我們更要及時發現、改進,所以老師現在布置大家一項社會調查任務,內容是——身邊的變化。

2.指導分組。

8人一組,自由組合,老師協調。

推薦負責人,明確其職責。

3.發放調查表,指導填寫。

(1)說明:此表為樣表,學生可根據實際進行修改,也可根據需要復制多份。一事一份,小組交流后整理一份綜合表。

(2)指導填寫。

4.強調注意事項。

注意安全,加強自我保護;講文明禮貌,樹立紅領巾新形象;全員參與,分工合作;及時記錄整理資料等。

四、小組討論,做好調查準備。(調查時間為一周)

附:“身邊的變化”社會調查表

組次

負責人

組員

調查內容

記載時間

地點

人物

現象

結論

需改進的方面

收獲與思考

第四課時

一、匯報交流。

1.導入。

通過一周的調查,你們一定有了很多新的發現,現在請各小組負責人組織本組成員在小組內對調查資料進行整理。

2.分組整理,選取典型現象準備匯報。

要求:有調查方法、有過程、有自己的思考。

3.匯報交流。

要求:匯報內容各異;匯報人態度大方,聲音響亮。

4.老師小結,引入習作。

二、作文指導。

1.明確習作任務。

結合這次調查活動,整理調查資料,寫一篇反映身邊變化的習作。

2.比較調查匯報材料與習作的異同。

(1)學生自由說。

(2)老師補充。

同:都是調查所得的親身體驗,即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或親身經歷的。

異:調查材料重現象,重結論,要求多、實;習作重具體場面、過程、細節的描寫,如:環境、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表情、心理活動……還重自己的思考,要求細、異,描寫仔細,用自己獨特的眼光發現問題、思考問題。

3.學生獨立思考,選擇習作內容。

4.小組內互相說。

5.指名說,大家評議補充。

可以從以下方面評議:

內容恰當,描寫具體;觀點明確,態度明朗;語言通順,條理清楚。

6.老師小結。

第五課時

一、當堂習作。

學生當堂習作,老師巡回指導:發現優秀習作,向大家展示學習;發現問題習作,及時給予輔導。

二、修改作文。

1.自讀自改;

2.同桌互讀互批;

3.個別學生的作文老師面批。

三、謄寫上交。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9

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

2、讓學生體會并學習烏塔獨立自主的精神和遇到問題有自己主見的品質。

3、培養學生敢于發表自己的觀點。

教學重點:

體會并學習烏塔生活上和思想上的獨立精神。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課前交流:你們喜歡旅游嗎?為什么?你到過哪些地方?

2、通過課前交流我知道很多同學都喜歡旅游。今天我們來認識一個也很喜歡旅游的小女孩烏塔。來,讓我們一起親切地跟她打個招呼。

3、板書課題:烏塔(齊讀課題兩遍)

二、初讀課文

1、課文寫了烏塔一件什么事呢?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地讀讀課文,注意讀準生字,讀通課文。

2、匯報:課文主要講了一個14歲的德國小女孩烏塔在暑假里獨自一人游歐洲的事。

三、體會烏塔生活上的自立

1、過渡語:如果讓你一個人去外國旅游,你敢去嗎?(不敢)大家都不敢,怎么烏塔就有這么大的膽子呢?我真想問問她。

你們讀了課文,肯定對烏塔有一定的了解。這樣吧,我們來進行一次采訪,我當一名記者,你們當烏塔,來回答我的一些問題。比一比,看誰這個烏塔當得最好!

2、采訪過程:

(1)記者:你一個人去那么遠的地方旅游,你不怕遇到危險嗎?你爸爸媽媽一定會非常擔心吧?

烏塔:我在家里就設計好了旅行路線和日程,每到一個地方就先查警察局的電話號碼,以便遇到危險和困難時請求幫助。然后給家里撥個電話或寄張明信片。

(2)記者:你游歷了歐洲的哪些地方呢?

烏塔:我已經去了法國、瑞士、奧地利、意大利,還有希臘等一些國家。

(3)記者:你怎么知道這些國家的哪些地方好玩呢?

烏塔:我用了三年的時間準備這次旅行,閱讀了很多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

(4)記者:旅游要花很多錢的,你的錢是向父母要的嗎?

烏塔:不是,是我自己打工掙的。

(5)記者:你怎么掙的呢?

烏塔: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里陪兒童玩。

(6)

記者:一個小孩子獨自在外,你是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呢?

烏塔:我帶了鬧鐘控制自己的起居,還知道外出前把一大瓶礦泉水裝進背包。

3、總結:啊!你真了不起!知道自己安排生活,知道自己掙錢,知道怎么去游玩,知道自己照顧自己的安全,既能玩得開心,又不讓父母為你擔心。

4、提問:聊到這里,你覺得烏塔身上有什么品質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獨立生活的能力)

四、體會烏塔思想上的獨立

1、過渡語:我們都感覺到了烏塔在生活上的獨立精神,其實在她的身上還有另一種精神也是值得我們學習的。這另一種精神到底是什么呢?我們還從課文中找一找。

文中有兩處寫到了作者與烏塔的爭論,看看我們能否從他們的爭論中體會點什么?

2、第一次爭論

(1)找出寫他們第一次爭論的內容。齊讀一遍。

(2)說說他們各持什么觀點?

(作者認為:中國的家長愛孩子,所以不放心讓孩子一個人出遠門。烏塔認為:我也是家里的寶貝,愛孩子為什么就不能讓他們出遠門?)

(3)你認為誰說得有道理?

(4)你也像烏塔學習,發表發表自己的觀點。你認為家長愛孩子,應該怎么愛?我們這樣說:愛孩子,就給(讓)他們

(5)總結:同學們說得真好,你們的回答讓我們知道了你們需要的到底是什么。

3、第二次爭論

(1)找出寫他們第二次爭論的內容。齊讀一遍。

(2)說說他們這次爭論的話題是什么?兩人各持什么觀點?

(爭論的話題是:孩子的樂趣問題。作者認為中國的孩子有電視,有圖書,有游樂園,很快樂。烏塔認為:中國的孩子光從電視和書本中認識世界肯定缺少樂趣,因為只有親自感受,才能體會它的美麗。)

(3)你認為誰說的有道理?你也來發表自己的見解。

我認為的童年更有樂趣。

4、總結:兩次的爭論烏塔都發表了跟作者不同的見解,但是烏塔都說得更有道理。從中你發現了烏塔什么特點?

(很有主見)

五、拓展延伸

1、是啊!烏塔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那么我們是不是也要跟她一樣獨自一人去國外旅游呢?談談你的看法。

(我們學的是烏塔那種獨立自主的精神,在生活中多多鍛煉自己。并不一定要像她那樣一個人去旅游,畢竟這還是有一定危險的,而且我們還缺乏這方面的經驗。)

2、結束語:最后,我希望我們班的每個同學都在生活中把自己培養成一個獨立自主的人,不要養成依賴的心.而且做事說話要有自己的主見,敢于發表自己不同的觀點.

[板書設計]

烏塔

生活上

獨立自主

思想上

很有主見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0

教學目標

1.認識“昧、墜、懷”3個生字,積累描寫繁星的詞句。

2.能根據作者的寫作順序了解其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觀看繁星的情景,理解其看繁星的感受,學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3.學習用聯想和想象的手法寫景狀物,抒發情感;學習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體會文章的語言美。

4.從文中感悟作者的童心、童趣、并體味其酷愛星天的深切感受,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祖國和故鄉的眷戀之情。

教學重點

感受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美好的生活,對祖國和故鄉的眷戀。

教學難點

運用比喻、擬人,生動、形象、恰當地表達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了解作者。

同學們,你們觀察過夜晚的天空嗎?夜空中有什么?(星星)星星是夜晚的精靈,在無邊的夜空,閃爍著智慧的光芒。同學們,你愛看天上的繁星嗎?每當你凝望那充滿神奇色彩的星星時,你的心情如何?今天,我們來共同學習文壇巨匠——巴金對繁星的觀察和感受。(板書:4繁星)

(媒體出示巴金簡介)巴金,原名李堯棠,字芾甘。四川成都市人。代表作有《新生》《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春天里的秋天》《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課件出示2)他的文字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產生了重大的社會影響。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mó模型、楷模

mú模樣、模具

(課件出示3)

2.查字典理解詞語

搖搖欲墜:形容非常危險,就要掉下來或垮下來。

半明半昧:昧,昏暗。一會兒明亮,一會兒昏暗。

密密麻麻:又多又密(多指小東西)。(課件出示4)

3.分小節讀課文。

三、研讀課文,體驗作者情感

1.默讀課文,完成填空。

(課件出示5)

2.根據表格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

(課件出示6)(板書:從前家鄉仿佛回到母親的懷里三年前南京仿佛和朋友對話如今海上仿佛睡在母親的懷里)

3.為什么三次看星空情況和感受會不同?

(明確:之所以不同,是因為隨著作者年齡和閱歷的增長,對星空的觀察和感知逐步深入精微了。)

第一次“望著星天……母親的懷里似的。”母親的懷抱總給人以溫馨的,表達了依戀之情。

第二次“星光在我們的肉眼里……和我談話一樣。”表達了與星之親密,投機的伙伴之感。

第三次“我望著那許多……現在睡在母親的懷里了。”寫出了海上望星的無比舒心、安詳和陶醉的感受,以及與星的知心之情。)

4.看著滿天的繁星,“我”獲得了怎樣的樂趣?根據句式練習說話。

看著滿天的繁星,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件出示7)

5.文章之所以讓我們愿意一讀再讀,是因為用了大量的修辭手法,你能找出來并讀一讀,品一品嗎?

(大部分精彩語句在第3節,再讀第三節,回味、感悟、交流。)

(出示關鍵句)

比喻句——

漸漸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見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

(這句話將“我”眼睛模糊時所見的無數星星搖搖欲墜的情態,比作“無數螢火蟲在我的周圍飛舞”,十分生動形象,富有情趣,有一種朦朧的美、夢幻的美。)

教師范讀,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學生仿寫擬人句。(課件出示8)

擬人句——

我望著那許多認識的星,我仿佛看見它們在對我眨眼,我仿佛聽見它們在小聲說話。

排比句——

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靜寂的,是夢幻的。(作者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依次從觸覺、聽覺、幻覺的角度寫出了海上柔美、靜謐和奇妙,營造出童話般的意境,給人一種夢幻般的美感,使讀者受到強烈的感染。)

教師范讀,指導朗讀。

教師指導學生仿寫排比句:

我們的生活是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的,是___________的。(課件出示9)

教師范讀,指導朗讀。

四、總結仿寫,拓展作業

1.總結:

作者在課文里寫的是三次看繁星的感受,是為了表達他對星天的酷愛,對大自然的熱愛,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板書:熱愛大自然向往美好生活)

2.仿寫:(課件出示10)

師過渡:在作者的筆下,繁星點點,勝似仙境,美妙無比。文章之所以有如此美妙的意境,是因為文章既有對星空真實的描繪,也有作者自己豐富的聯想,這種寫法就叫作虛實結合。模仿課文的寫法,按照句式也寫一段這樣的話。

漸漸地___________,我仿佛看見___________,我仿佛聽見__________,我覺得_________________。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尋找虛寫景物的句子。

(2)學生找出這些句子后進行賞析,并按要求寫作。

(3)大組交流匯報自己所寫的句子。

3.拓展。

(1)我們和作家巴金一同體驗了看星星后的感受,我們還從作家那兒學到了許多方法,收獲真不小。其實,我們看過自然界許多事物,像太陽、月亮、大海等等,看了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心情,這樣那樣的感受。現在我們就用剛學到的作家寫事物的方法再進行一次語文活動,“看大海(月亮、太陽、藍天……)”看誰寫得快,寫得精彩。

(2)畫一幅星空圖,并寫上幾句話。(課件出示11)

教學反思:

成功之處:

這篇文章最動人之處在于它語言的美、意境的美,而朗讀是最直接也最能體現這種美的。因此教學時教師的范讀必不可少,通過反復的練習以及平時積累的基礎,在課堂上我的范讀比較成功地引發了學生的情感,使學生→教師→作者一下子產生了共鳴。由此可見教師在課堂中的范讀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不足之處: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要在一課時完成教學任務,課堂教學時間顯得略微緊張,因此讓學生自主交流、表現的的機會較少,同時,對于作者寫景寫感想的寫作手法引導的也不太到位,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有所改進。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1

教學要點:討論學習課文,理解懷丙是一位出色的工程家,[語文教案]四年級語文上冊《撈鐵牛》教學設計。

教學過程:

1、讀課題,在預習中,你有哪些不理解的問需要老師、同學們的幫助?--(重要的,帶有普遍性的話板書出來)

2、指揮撈鐵牛的懷丙和尚是一個怎樣的人?齊讀第四段,請給"出色"、"工程家"標上"……"

3、"出色"是什么意思?"工程家"呢?--特別好的設計,主持各項工程的專家。

4、請小聲讀文,一邊讀,一邊想,一邊勾畫。哪些方面看出懷丙是出色的工程家?--先自讀、思考,然后小組討論,再課堂發言。

5、同學們發表的意見可以把它概括為三個方面:--設想出色(叫水送回)準備工作出色(準備工作)操作出色(撈起鐵牛-)

6、懷丙是在什么情況下,說出"叫水送回"這個想法的?請讀第一段后答,抽讀這句話,從這句話體會到什么?--大家議論紛紛,卻束手無策,他們看到的是水的危害,懷丙起到的卻是利用水的巨大力量,這與眾不同的想法反映出他出色的智慧。齊讀這句話,體會他的勇氣和智慧。

7、可是,每只鐵牛都重達萬斤,要把八只鐵牛都撈上來,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懷丙為此做了四項準備工作,請默讀第二段,把表示這4項準備工作先后順序的詞用"△"標出(檢查落實)。

8、你能用上這幾個詞,指著燈片上的圖說嗎?--學生說。

9、懷丙不做這些準備工作不行嗎?你體會到什么?--潛水摸牛:摸清位置,便于打撈。備船裝沙:吃水深,縮短船與牛的位置,卸沙后,船才能在上浮的同時繃緊繩子,從而拔出鐵牛。并船搭架:保持平衡,浮力大且一致。粗繩拴牛:保證牢固。--準備工作周密細致,設計科學,不愧是出色的工程家。

10、請小聲讀第三段,看看他是怎樣撈鐵牛的?--先請同學講,然后課件演示。

11、看看課文是怎樣把這個過程寫清楚的,抽讀"和尚……向上拔。"其他同學一邊聽,一邊用"……"把表示泥沙、船身、繩子、鐵牛在鏟沙過程中變化的詞標出來。

12、檢查落實后,師生分讀,想一想:句與句之間是怎樣聯系起來的`?--討論。--因果重疊(不要求理性掌握,只是感情認識),這幾句話寫清了鏟沙拔牛的經過,寫出了懷丙巧用自然規律,主持拔牛工程的出色才能,句與句之間聯系緊密,齊讀,注意體會聯系,強調變化。

13、鐵牛從淤泥里拔出來了,多令人高興啊,可和尚為什么不急著把鐵牛撈上船?--聰明的才智,出色的操作(小結)。

14、就這樣,懷丙把八只鐵牛全部撈了起來。老師提個有趣的問題,你們怎么看:鐵牛是水送回來的,你認為是水的力量大,還是人的力量大?為什么?--水的力量大,人有智慧,可以利用水,從這個角度看,人的力量更大。

15、一千多年前,懷丙能用這樣的方法撈起陷在河底淤泥里的鐵牛,說明什么?--①懷丙是當時出色的工程家。②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6、我國歷史上像懷丙那樣在科學技術上有創造發明的卓越人物有許多,你知道嗎?

17、我們為他們驕傲,更為我們中華民族自豪,齊讀第四段,注意表達對懷丙的敬佩、贊嘆。

18、學到這兒,你的疑難問題都解決了嗎?

19、請用"出色"、"熟悉"各說一句話,寫在作業本上。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2

學習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的大意。

2.學習課文,了解我國生物科學取得的新成就,感受科學技術所創造的奇跡,激發學生的科學興趣及探索的欲望。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學生收集關于太空蔬菜、花卉的資料。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同學們,在2003年的10月15日至16日,我國航天史上發生了一件大事,還記得嗎?對,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神州五號”發射成功。在“神州五號”飛船上,除了我們偉大的飛行員──楊利偉叔叔,還有一批特殊的乘客,那它們到底是誰呢?讓我們到課文中去尋找答案吧!

(二)初讀感知

1.請自讀課文,遇到生字拼讀一下括號里的注音,讀不通順的地方反復多讀幾遍,把課文讀通順、流利。

2.分自然段指名朗讀檢查。

3.飛船上的特殊乘客到底是誰?

(三)理解課文內容

1.默讀課文2—5自然段,想一想植物種子為什么要去作航天旅行呢?把你最感興趣的語句勾畫下來。

2.集體交流:

(1)科學家從參與太空“旅游”的植物種子中篩選培育出優良品種,加以推廣,種植出產量高、品質好、生命力強的農作物。

(2)為什么從太空回來的植物種子會發生變化?

(3)太空蔬菜是怎么形成的?(淘汰不良的,培育優良的,并經過四代以上的培育,最終形成太空蔬菜。)

(4)太空蔬菜與我們地球上的蔬菜有什么不同?

A.外形:更大、更長、顏色的變化

B.味道:更鮮美

C.營養:更豐富,抗病力強

D.其他價值:藥用、美化、綠化

(5)同學們也收集了一些課文以外的太空蔬菜或花卉,讓我們一起來大開眼界吧!(指名學生上臺進行介紹,后相互交流)

3.小小的植物種子經過一番太空旅行,就獲得了如此的“魔力”,那么誰是那位偉大的魔法師呢?

4.總結:

科學的領域無邊無際,聰明勤勞的科學家們在這片領域進行著不斷的開發、創新,才能創造出一個個奇跡。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會認5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轟隆隆、塌下、露出、燃燒、熊熊大火、圍困、掙扎、熄滅、噴火、缺少、冶煉、液體、大盆、金光四射、云霞”等詞語。

2.過程與方法:

(1)復述故事,積累優美生動的詞語。

(2)了解神話傳說的特點,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學習女媧為了拯救人類不怕危險、不怕困難、甘于奉獻的精神。

二.教材分析

這是一個流傳千古的神話故事。講的是古時候女媧為了拯救處于水深火熱中的人們,冒著生命危險補天的故事。贊揚了女媧的勇敢、善良的品質,不怕危險、甘于奉獻的精神。《女媧補天》是中國古代四大神話之一。它和共工觸山、后羿射日、嫦娥奔月被稱為中國古代四大神話。在組織學生學習這個故事時,要讓學生受到我國傳統文化的熏陶,感受女媧為了造福人類,不辭辛勞,不怕危險,勇敢善良的美好品質,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豐富的想象力。立足語言習得,鍛煉學生概括能力和形象描述能力。

三.教學重點?

了解女媧為拯救人類,怎樣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把天補好的過程。

四.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受神話故事的神奇。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課件2)

1.導入: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富有智慧,他們憑借豐富、大膽的想像,創造出了許多瑰麗、多彩、優美的神話故事,創造出一個個離奇的神的形象,女媧就是其中的一個。(板書:女媧)傳說中的女媧長著蛇的身子,人的頭,她見大地上沒有人類,就用黃泥捏成了小人,創造了人類,她為了人類的生存,不顧辛勞,不怕兇險,不停地工作,為人類造福,為人類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優美動人的《女媧補天》這個神話故事。

2、讀讀課題:用你們的聲音告訴我,誰補天?女媧做什么?

(二)初讀課文,了解梗概

1.過渡:讓我們一起帶著我們的感受和疑問,自由朗讀。邊讀邊想:女媧在你的心目中是怎樣的一個神?(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2.交流反饋。

(1)檢查生字詞。

同學們和課文已經不是第一次見面了,相信你們對生字詞掌握得比較好了,下面我們一起來再認識一下剛剛結交的生字詞朋友。(課件3)

(2)再讀課文,交流:女媧為什么要補天?女媧是怎樣補天的?結果怎么樣?(課件4)

(三)潛心會文,品讀詞句

1.過渡:面對著可怕的困難,女媧不畏艱險,毫不退縮,把自己的生命置之度外。她想辦法熄滅天火,自己動手造船救人,還要想辦法補天。找一找,女媧補天中哪些文字讓你的心為之一顫;讀一讀,品一品,這些令你感動的文字到底包含著怎樣的感情和意味。

(學生默讀全文,找找、畫畫、品品)

2.理解重點詞句。

(1)一天夜里,女媧突然被一陣“轟隆隆”的巨大響聲震醒了,她急忙起床,跑到外面一看,天哪,太可怕了!遠遠的天空塌下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課件5)

師:請你用好聽的聲音讀一下這段話。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這幾句話告訴我們什么呢?誰能用一個詞語來概括?

生:天崩地裂或天塌地陷

(2)女媧難過極了。她立刻去找雨神,求他下一場雨,把天火熄滅。她又造好了船,去救掙扎在洪水中的.人們。(課件6)

師:你能感受到女媧怎樣的心情?

師:看到被水火圍困,處于死亡邊緣的人們,(生讀):女媧難過極了。

朗讀感受到女媧的痛苦。

師:還能體會到女媧的什么心情呢?

生:女媧急于把人們救出的心情。

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生:“立刻”、“求”、“又”這些詞語都能看出。

請你試著讀一讀,讀出女媧的心情。

(3)天上的大窟窿還在噴火。女媧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師:什么是冒著生命危險?

生:有可能會因為補天而丟掉自己的性命。

師:那到底有多危險?課文中是怎樣寫的?

指名學生讀:遠遠的天空塌下了一大塊,露出一個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裂了,出現了一道道深溝。山岡上燃燒著熊熊大火,田野里到處是洪水。

師:當女媧面對這樣的危險時,她是怎樣做的?

(指名讀: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師:女媧為什么要這樣做?

師:女媧是一個神,作為一個上古時偉大的神,她本來在這個時候可以選擇什么?

(過幸福的生活,長生不老,不必管人類的死活…)

然而,當這個人類之母看到許多人被火圍困在山頂上,許多人在水里掙扎。自己的兒女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時,她難過極了!這位悲天憫人的人類之母面對這樣的危險時,她決定冒著生命危險,把天補上。)

師:可憐天下父母心!為了自己的兒女,女媧連自己的生命都不顧,為了拯救天下蒼生,她想盡辦法、忙忙碌碌、殫精竭慮地補天,更叫人無限感慨。大家都被女媧的勇敢深深感動,誰能夠把這份感動讀出來呢?(課件7)

(4)她忙了幾天幾夜,找到了紅、黃、藍、綠、白四種顏色的石頭,還缺少一種純青石。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終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課件8)

師:你們從女媧尋找五彩石的艱辛中讀出了感動,那你是從哪些詞語中看出尋找五彩石是非常困難的呢?

零零星星幾天幾夜?找哇找哇??終于

師:你是怎樣理解“終于”這個詞的?(自由發言)

作為一個偉大的神,為了拯救人類,為了天下太平,她付出了太多太多。

師:石頭終于找齊了,天到底補上了嗎?請同學們自學課文的第4自然段。

(5)五彩石找齊了,女媧在地上挖個圓坑,把五彩石放在里面,用神火冶煉。煉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體。(課件9)

師:自由讀句子,邊讀邊想象,在煉石的五天五夜中,女媧克服了哪些困難呢?

(6)女媧把它裝在一個大盆里,端到天邊,對準那個大窟窿,往上一潑,只見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補好了。

師:輕聲讀這句話,找出描寫女媧補天動作的詞語,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什么?

看似輕松的動作,卻看出了女媧的神力無比,讓故事充滿了神奇的色彩。

再讀一讀,注意體會故事的神奇。

(7)齊讀最后一段。

女媧歷盡千辛萬苦,將天補上,你們看,天邊那五彩的云霞,傳說就是女媧補天的地方,請大家齊讀最后一自然段。

(四)女媧的傳說還有很多,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故事,講給同學們聽。

(五)評價人物,布置作業。

1.學了課文,你想對女媧說什么?

2.關于女媧的傳說還有很多,大家可以收集更多的故事。

3.?把這個故事講給自己的好朋友或者爸爸媽媽聽。

七.板書設計

女媧補天

關心人類疾苦勇敢頑強……

八.教學反思

課文的文字淺顯易懂,表現女媧精神的關鍵語言文字也不是很難理解。就是課上著重錘打的幾個詞“幾天幾夜”、“找哇找哇”、“終于”、“五天五夜”、“冒著生命危險”等,它們都并不深奧。如何從淺顯的文字中挖掘出深刻的內涵,凸現女媧的精神?這需要透過文字表面去挖掘,去想象,將文本再創造,以充實內容,使人物形象趨于豐滿。為此,在“幾天幾夜”、“找哇找哇”、“終于”、“五天五夜”、“冒著生命危險”等時空的空白處激發學生想象,通過“女媧在尋找五彩石的過程中會碰到哪些具體困難”、“她怎樣度過這五天五夜”等問題的創設,通過一遍一遍地把字詞句讀成畫面的過程,引著學生去想,去超越文本。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4

教學目標

1、認識“籮、杭”兩個生字。

2、了解文章大意,體會作者“思念家鄉,追憶童年快樂”的獨有感情。

3、學習作者以桂花為線索,用具體事情表達故鄉童年的快樂和思鄉之情。

教學過程

一、回顧已學,明確任務,引入新課

引入:上一課《梅花魂》,作者用梅花寄托外祖父對祖國的無盡思念,一個魂字更凝聚了中華民族的精神。今天我們要走進臺灣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桂花雨》,看看香氣迷人的桂花又讓“我”想起了什么呢?

1、出示課文導語,請一位同學讀一讀。

(導語:有感情地朗讀下面的課文,說說桂花給“我”帶來了哪些快樂,再和同學交流讀了“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這句話的體會。)

2、導語提出了哪些要求?(感情朗讀課文,桂花給“我”帶來的快樂,體會重點句)

3、導語要求我們了解課文內容,并從重點句子直達作者的獨特情懷。這些敘事散文的特點,讓我們通過自主的閱讀實踐活動來加深感受吧。

設計意圖

是臺灣女作家琦君寫的一篇敘事散文。這是一篇自讀文,教師由已學引入新課,引導學生關注課文導讀,明確學習任務,讓學生自主的閱讀實踐做到有的放矢。

二、自主學文,品悟語言,體認情感

(一)運用已學,獨立把握文章大意

1、自由閱讀課文,邊讀邊思考,課文寫了哪些事情。

2、檢查預習情況,認讀詞語。

3、回顧“梅花魂”一課主要內容的概括方法,抓住本課的線索“桂花香”,嘗試獨立說說課文寫了哪些內容。

作者先寫了自己最喜歡桂花,喜歡它迷人的香氣,接著寫了搖桂花的事情,最后寫了離開家鄉后賞桂花,給母親帶桂花,卻時時想起故鄉童年時代的搖花樂和桂花雨,表達了作者和母親對家鄉的眷戀。

設計意圖

閱讀教學應該以策略為導向,以實踐為基礎。只有實踐以后才能真正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掌握方法,學會策略。學生剛學過《梅花魂》這篇敘事散文,學過把課文寫的幾件事串聯起來掌握文章大意的方法,也感知到作者最想表達的情感是文章的重點。在這篇自讀課文中,放手讓學生實踐課文大意的概括,讓學生把學過變成學會。

(二)關注表達,體認作者情感

過渡:《梅花魂》一課用具體事情表達情感,把我弄臟墨梅圖和弄壞貴重的古董時,外祖父不同的態度作比較,表現祖父對梅花的重視,突出對祖國的眷顧和思戀。這一課,作者也運用了這些方法來表達她的情感。

小組合作,選作者的一種表達方法進行學習,交流這樣寫的好處。

預設一:(用具體事情表達情感。)

小組學習建議:

1、說說桂花給作者帶來了哪些快樂?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桂花香氣迷人,桂花贈送鄰里,搖花樂,桂花雨,泡桂花茶,吃桂花糕都給作者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2、討論:作者用具體事情來表達自己的情感,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預設二:(用比較來突出作者的情感。)

小組學習建議:

1、文中有哪兩處使用了作比較的方法?把什么同什么進行了比較?

2、這樣表達有什么好處?

(第一處:作者把桂花與其他花進行比較,突出對桂花樹的喜愛。強調,作者無意貶低其他樹種,而是通過這種手法來表達自己對桂花的情有獨鐘,孩子們可以學習這種寫法。第二處:作者把杭州的桂花與家鄉桂花進行比較,突出對家鄉桂花的喜愛和懷念。強調,不是杭州的桂花不香,而是由于作者和母親的思鄉之情而產生的一種獨特的感受。)

設計意圖

《梅花魂》這篇敘事散文的表達方法,在這篇文章中,作者也有運用。教師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環節,讓學生運用學過的方法,解決閱讀的重點問題,讓學生借助文本,以文學文,直面作者的&39;情感。

(三)品讀句子,深化情感體認

1、【句子一組】

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杭州有一處小山,全是桂花樹,花開時那才是香飄十里。

A兩句都有“香飄十里”。

反復品讀,感受到兩個句子都寫出了桂花濃濃的香氣。

B關注“不說”“全”“那才是”等詞語,聯系上下文,體會詞語的感情色彩。

思考:

a句一的“香飄十里”前面加了“不說”,這個詞能去掉嗎?體會作者用詞的精準。

b既然杭州的桂花多如山,香十里,家鄉的桂花其實連“香飄十里”都算不上,為什么作者的母親卻說:“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鄉院子里的桂花。”?

2、合作學習,感受思鄉之情

A思考并交流:故鄉的桂花,有哪些是杭州桂花比不上的?

預設:

(1)搖花樂、桂花雨

(2)不僅可聞,還可吃,泡茶喝。香一年。

(3)送桂花做糕餅——和諧的鄰里——情意融融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5

《云雀的心愿》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討厭”“亂砍濫伐”“泛濫成災”“貧瘠”等詞語的意思。

3、認識森林的重要作用,培養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森林的重要作用。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板書:云雀的心愿。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是——齊讀課題。

質疑:初次讀到這個題目的時候,你有什么疑問?

二、 檢查預習

1、出示詞語,指名讀,齊讀。

用上這些詞語說一說那個夏天發生的故事。

2、通過讀書,你們知道云雀的心愿是什么呢?

課件出示:最后兩段話

板書:沙漠變綠洲

再讀這段話,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心愿呢?板書:森林重要

三、精讀感悟

過渡:森林究竟有多重要呢?這節課,讓我們再次走進課文,跟著小云雀和他的媽媽一起去看看吧!

(一)沙漠

1、指名讀2—4自然段,相機評價。

2、方法指導:讀文章要邊讀邊想象,把文字讀成畫面,讀人物的語言,要揣摩人物說話的情感。學生練習。

3、展示

4、小結:想象著讀,體會著讀,就能把課文讀好。

(二)大河

1、請大家一邊讀,一邊想象畫面,并體會人物的情感,自己聯系5——10自然段。

2、展示

3、采訪:小云雀,你為什么挨近了媽媽?

云雀媽媽,你為什么嘆一口氣?

4、森林的蓄水作用云雀媽媽是怎么介紹的?了解總分總的介紹方法。

(三)森林

1、我們到小云雀的家,你又知道了森林有什么作用?默讀11——13自然段。

2、交流。板書:調節溫度

3、再來看云雀媽媽的介紹,比較10、13自然段,這兩段話有什么共同點?

(四)總結拓展

亂砍濫伐,森林變沙漠,黃沙漫天飛舞,洪水泛濫成災;有了森林,冬暖夏涼。森林的作用何止這些?誰還知道森林有什么作用?

老師也搜集了相關資料,誰來讀一讀?此時此刻,你最想說什么?

補充資料再讀最后兩個自然段。

四、遷移訓練

1、冬去春來,小云雀邀請小伙伴到沙漠上去種樹,假如你就是文中的小云雀,請你根據課文內容邀請你的小伙伴,可以選用下列詞句,也可以選用課文中的話語。

2、師生共同邀請。

總結:聽了小云雀的話,今后該怎么做,讓我們用行動來回答。

五、指導寫字

你覺得最難寫的是哪個?要想寫正確,需要注意什么?要想些漂亮,需要注意什么?

范寫——描紅——臨寫——反饋評價。找同類字,再寫。

小結。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6

《自由路漫漫》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

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理解、品讀曼德拉在獄中不懈的斗爭。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能力,一定的分析文字,解決問題的能力。

情感目標

體會文章中樸實的語言,真摯的情感,感受曼德拉為了追求自由而傾注畢生心血,努力斗爭的精神,激發學生心中向上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

1、同學們,上節課老師和大家初學了22課,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第22課。

2、學生朗讀課題

3、其中的“我”指的就是(曼德拉),他在課文中的身份是一個(囚徒)

二、分析課文第一部分

1、在書本中,電視中,你見過囚徒嗎?他們過的是怎樣的一種生活啊?

2、學生交流

3、是的,囚徒的生活是艱苦的,是痛苦的!讀讀課文一、二兩節,你也能體會到曼德拉作為一個囚徒他這種艱苦的日子嗎?

4、學生讀書,交流(苦役;艱難的時日;狹窄的牢房)

5、師:越是狹窄的牢房越是沒有自由,它時時刻刻在提醒著囚犯:你是囚犯,你是罪人,你不配享有自由!

6、那么,在如此艱苦的時日里,曼德拉又是怎么做的呢?

7、交流:洗洗衣物------

8、他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

(想方設法為每天的生活尋找些許慰藉;使獄中生活充實一點)

9、出示上面兩句話,讓學生體會他這樣做的目的。

10、教師:雖然這樣的慰藉是很少的,但是作者還是“想方設法”找尋,能使生活充實“一些”,從中你卻感受到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啊?

11、板書:樂觀向上、積極

12、朗讀課文第一部分

三、分析課文第二部分

(一)

1、是啊!曼德拉是一個樂觀向上,積極生活的人,也是一個對菜園情有獨鐘的人。

2、曼德拉對菜園的情有獨鐘是課文第六小節描寫的,請一個學生朗讀第六節,其他學生思考,你從哪些地方能體會作者對菜園的情有獨鐘?

3、朗讀

4、交流:(親密接觸)讀好這句話

5、是的,作者對菜園一直以來就是如此“情有獨鐘”,以至于他剛到羅本島,他就要求_允許他在監獄的院落里開辟一方菜園。但是,這一方菜園他得來容易嗎?讀讀課文第三小節,再來說說。

6、學生朗讀第三小節,交流(多年來,一直拒絕,但是最終)

7、你從中又覺得曼德拉是個怎樣的人呢?

8、板書:堅持不懈

(二)

1、對這來之不易的菜園曼德拉格外珍惜,格外愛護。他為菜園做了些什么呢?自己讀讀課文四、五、七按節,邊讀邊做做記號!

2、交流

a)成天都在地里不停地挖掘

(談談自己的體會,抓住紅色的字;朗讀體會)

b)首先選種了---

(說說他這樣做的原因;從產量增長中,你有什么感想)

c)訂閱書籍,學習耕種,了解方法,更加可貴的是作者不怕失敗

3、在曼德拉的辛勤勞作下,作者的菜園一片生機盎然,收獲的季節到了,曼德拉來到了他的一方菜園。他看到了什么,他情不自禁地說----(出示圖畫,學生練習說話)

(三)

1.是啊!多么美好的一切啊!曼德拉辛勤耕作這一方菜園,收獲的不僅是碩果累累,更是寶貴的精神財富。

2.讀讀第八節,談談自己的感受。

3.理解"一絲自由的滋味"(少有的;一方)

4.朗讀第八節

四、分析課文第三部分

1.作者收獲的不僅是心里上的自由,更加獲得了生活中深刻的哲理。

2.收看錄象

3.要更好的理解這段話,我們必須聯系曼德拉本人的生平與經歷。出示曼德拉本人的生平與經歷,指名學生朗讀

4.四人小組討論,聯系實際,說說你們的理解

5.指名交流

6.朗讀這段話

五、總結課文

1.讓我們一起記著這位為了黑人的解放事業,窮盡畢生心血,堅忍不拔的偉大領袖曼德拉,記著在菜園中發生的感人的故事。

2.記著他的這段響亮世界的話語:"斗爭就是我的生活,我會繼續為自由而戰,直至我死。"

板書設計:

22、我的菜園

積極向上

堅持不懈

不辭艱辛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7

教學目標:

1、認識七個生字,會寫十一個生字,把握文中的新詞語。

2、感受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和課文優美的語言,激發探究中國的世界遺產的興趣。

3、學習按游覽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感受頤和園的美麗景色,感受古代勞動人民的&39;智慧和才干,激發民族自豪感。

2、學習本課按照游覽的順序抓住景物特點寫的方法。

課前準備:

讓學生查閱有關《頤和園》的資料,搜集《頤和園》的風光圖片

教學過程:

一、檢查課前準備

讓學生展示查閱的資料和圖片。

二、初讀課文,了解內容,感受風景美。

1,讓學生自讀課文,思考:

文中寫的頤和園的哪幾處景色?

教師點名,讓學生回答,并作小結:

作者一寫長廊的景色,二寫萬壽山景色,三寫昆明湖景色。

2,作者所寫的頤和園的幾處景物,可以用首段和尾段中的哪個詞來概括它們的特點?

學生找,學生回答,教師作結。

3,讓學再次拿出頤和園的圖片,看看有沒有頤和園的其他景物,讓學生用詞語把它們的美形容出來。

學生討論,回答,教師作點評。

三、細讀課文,探索文路,體會結構美。

1,提問:請劃出文中作者在頤和園行蹤變化的文字。

留出時間,讓學生讀,劃。點名讓學生來回答。教師出示課件,顯示小結: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經過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走完長廊,又來到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游人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

2,給學講解移步換景的寫法。

四、研讀課文,領悟語句,品味語言美。

1,作者所寫的三處景物,寫得很美。讓學生劃出顯示景物美好的詞語。

提名讓學生來回答。

2,教師示范朗讀課文寫長朗的段落,然后讓學生來讀。

學生朗讀時,教師作指導。重點提示學生讀出民族的自豪感來。

五、處理課堂作業

做已印發的講義。

六、作業

讓學生星期六或星期天去游覽學校附近的圣泉寺,要求至少要寫出圣泉寺的三種景物。

語文教案四年級下載篇18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朗讀課文,體會語言表達特點。了解說明文舉例子、作比較的說明方法。

2.理解課文,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激發學生愛科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

了解20世紀科學技術給人類帶來的巨大變化。

教學難點

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句子。

教學準備

1.學生收集20世紀的科學成就資料。

2.學生了解自己家庭祖輩們的不同生活。

教學過程

一、齊讀課題,確立中心

1.齊讀課題。

2.師: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話說說課題嗎?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下面的時間,我們就圍繞這句話去學習課文。

二、圍繞重點研讀課文

1.出示自學要求: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第四節,思考:20世紀的百年間,科學技術為人類社會帶來了哪些巨大的變化?把相關語句畫下來,在旁邊寫上你的感受。

(一)交流第4自然段:

預設:

(1)生:我是從“20世紀,人類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探索百億光年外的天體,探索原子核世界的奧秘;”我從這句話可以知道在20世紀人類能登上月球,潛入深海,探索百億光年外的天體。20世紀的科技十分發達。(相機變字體為紅色,出示相關圖片。)

(2)生:“20世紀,電視、程控電話、因特網以及民航飛機、高速火車遠洋船舶等,日益把人類居住的星球變成聯系緊密的“地球村”。我可以讀出來,在20世紀的時候,人類有程控電話、因特網、高速火車、遠洋船舶,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地球似乎變成了一個村子。讓我感受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重點理解“地球村”。1.為什么地球會變成村呢?2.地球怎么會變成村呢?出示圖片,師簡介)

(3)我是從:“人類生活的舒適、方便,是過去王公貴族想也不敢想的。”感受到我們現在的生活真是太幸福了。

師小結:“科學在改變著人類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變著人類的物質生活”。

(4)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20世紀科技如此令人矚目,我們怎能不高興地說……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5)其實我們的家庭也享受到了很多科技帶來的方便,請隨便說一說吧?

師:20世紀取得這么偉大的科技成就,我們怎能不說(手指板書)。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二)交流第3自然段

接下來,我們去看看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是怎樣的一種生活狀態。

(1)出示課件:“人類在上百萬年的歷史中,一直生活在一個依賴自然的農耕社會。那時沒有電燈,沒有電視,沒有收音機,也沒有汽車。”

指名讀。

農耕社會是個怎樣的社會?生回答,師相機變紅字

說話訓練:沒有……沒有……沒有……也沒有……

展示課件:農耕社會的圖片。

(2)祖先的愿望是什么?

生答后,出示課件:“人們只能在神話中用“千里眼”“順風耳”和騰云駕霧的神仙,來寄托自己美好的愿望。”指讀,相機變紅字。

師:是啊,他們的生活這樣貧乏。多么希望有一雙千里眼能看得更遠,有一對順風耳能聽得更遠,會騰云駕霧能走得更遠。

20世紀都幫他們實現了嗎?生回答后教師課件箭頭顯示“千里眼“------望遠鏡、網絡視頻;“順風耳”------電話、耳麥;騰云駕霧------航天飛機。

師:何止這3個幻想,人類上百萬年的很多幻想20世紀都一一實現了。你隨便代祖先說一個幻想,現在一定能實現。嫦娥奔月------宇宙飛船;去海底------潛水艇等。

師:20世紀上天入地、咫尺天涯都變成了現實。

人類上百萬年的幻想,20世紀在短短的100年的時間里都實現了。所以說(手指板書)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3)古今對比

板書:一百年>上百萬年

師:是啊,20世紀的科技成就,使我們的生活發生巨大變化。更加充實,更加快樂,更加幸福。課文中用了一句詩來贊揚20世紀的成就。

(4)體會變化之大。

出示這句話:“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引導學生體會“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含義。

引導學生舉例說出從農耕社會到20世紀科技變化之大,之多,之快。

師:20世紀,科技翻天覆地,令人振興鼓舞,我們可以激動地說……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三、學習課文第五節

師述:20世紀的科學使我們這個時代可以呼風喚雨,英國的一位數學家哲學家這樣說……

1.出示波特蘭·羅素的名言:1923年,英國數學家、哲學家伯特蘭·羅素說:“歸根到底,是科學使得我們這個時代不同于以往的任何時代。”

2.指讀,變時間(20__年——20__年)齊讀

3.師述:回顧20世紀的百年歷程,科學確實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而且還會帶來更多……

4.出示課件:指讀最后一節

四、回應開頭,突出中心

師:同學們,課文學到這兒,你們有沒有發現,無論是和過去的對此,還是舉出的實例,引用詩句都是在圍繞一句話寫的。哪一句話?能一起告訴我嗎?

生齊讀: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師:那現在讓你讀這句話,你會用什么情感去讀呀?

預設:

生自豪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生激動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生高興地:20世紀是一個呼風喚雨的世紀!

五、同學們,20世紀已經過去,21世紀已經來到。21世紀是科學技術空前輝煌的世紀。法國科學家居里夫人說過這樣一句話:“我要把生活變成科學的夢,然后再把夢變成現實。”要想讓我們的夢變成現實,我們小學生現在能做些什么呢?

從小學科學,愛科學。

六、我向大家推薦一本書。

這本書是路甬祥先生特意為少年兒童寫的《科學改變人類生活的100個瞬間》。請大家去讀讀。課件展示這本書的簡介。

七、小練筆:《孫悟空來到21世紀》

師述:同學們,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非常發達,連天上的孫悟空也知道了……

孫悟空西天取經后,在天庭時間待長了,覺得很沒有意思。又聽說凡間已經到了21世紀,便決定去看個究竟。請發揮你的想象力,寫一寫,悟空會有哪些奇遇呢?

7000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筑工程资质合作-工程资质加盟分公司-建筑资质加盟 | 中视电广_短视频拍摄_短视频推广_短视频代运营_宣传片拍摄_影视广告制作_中视电广 | 微波消解仪器_智能微波消解仪报价_高压微波消解仪厂家_那艾 | 超细粉碎机|超微气流磨|气流分级机|粉体改性设备|超微粉碎设备-山东埃尔派粉碎机厂家 | 防火窗_耐火窗_防火门厂家_防火卷帘门-重庆三乐门业有限公司 | 西安耀程造价培训机构_工程预算实训_广联达实作实操培训 | 深圳市八百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缠绕机|缠绕膜包装机|缠绕包装机-上海晏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HEYL硬度计量泵-荧光法在线溶解氧仪-净时测控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_在职研究生招生联展网 | 恒压供水控制柜|无负压|一体化泵站控制柜|PLC远程调试|MCGS触摸屏|自动控制方案-联致自控设备 | 校服厂家,英伦校服定做工厂,园服生产定制厂商-东莞市艾咪天使校服 | 杭州ROHS检测仪-XRF测试仪价格-百科 | 上海橡胶接头_弹簧减震器_金属软接头厂家-上海淞江集团 | 领先的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公司-中关村科金| 冷油器-冷油器换管改造-连云港灵动列管式冷油器生产厂家 | 艾默生变频器,艾默生ct,变频器,ct驱动器,广州艾默生变频器,供水专用变频器,风机变频器,电梯变频器,艾默生变频器代理-广州市盟雄贸易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艾默生变频器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 | 防火板_饰面耐火板价格、厂家_品牌认准格林雅 | 石油/泥浆/不锈钢防腐/砂泵/抽砂泵/砂砾泵/吸砂泵/压滤机泵 - 专业石油环保专用泵厂家 | EDLC超级法拉电容器_LIC锂离子超级电容_超级电容模组_软包单体电容电池_轴向薄膜电力电容器_深圳佳名兴电容有限公司_JMX专注中高端品牌电容生产厂家 | 顶空进样器-吹扫捕集仪-热脱附仪-二次热解吸仪-北京华盛谱信仪器 | 盛源真空泵|空压机-浙江盛源空压机制造有限公司-【盛源官网】 | 温州在线网| 温控器生产厂家-提供温度开关/热保护器定制与批发-惠州市华恺威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酒精检测棒,数显温湿度计,酒安酒精测试仪,酒精检测仪,呼气式酒精检测仪-郑州欧诺仪器有限公司 | 金联宇电缆总代理-金联宇集团-广东金联宇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 股指期货-期货开户-交易手续费佣金加1分-保证金低-期货公司排名靠前-万利信息开户 | 3A别墅漆/3A环保漆_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_在职研究生招生联展网 | 校车_校车价格_19座幼儿园校车_幼儿园校车_大鼻子校车 | 昆山新莱洁净应用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卫生级蝶阀,无菌取样阀,不锈钢隔膜阀,换向阀,离心泵 | 缠绕机|缠绕膜包装机|缠绕包装机-上海晏陵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 广州办公室设计,办公室装修,写字楼设计,办公室装修公司_德科 | ★济南领跃标识制作公司★济南标识制作,标牌制作,山东标识制作,济南标牌厂 | 气动|电动调节阀|球阀|蝶阀-自力式调节阀-上海渠工阀门管道工程有限公司 | 搜木网 - 木业全产业链交易平台,免费搜货、低价买货! | 六维力传感器_六分量力传感器_模腔压力传感器-南京数智微传感科技有限公司 | 超声波电磁流量计-液位计-孔板流量计-料位计-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分类168信息网 - 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布与查询 | 粉末冶金-粉末冶金齿轮-粉末冶金零件厂家-东莞市正朗精密金属零件有限公司 | 行吊_电动单梁起重机_双梁起重机_合肥起重机_厂家_合肥市神雕起重机械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