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
教案中需要推敲重點難點的理論證明和講解方法,盡量采用圖示、比擬或動畫形式,簡單明了幫助學生理解,往往事半功倍。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供大家參考。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1:琥珀
一、教學目標:
1、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借助工具書自學文中生字和新詞。
2、 理解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和必須具備的條件,懂得作者這樣想象琥珀形成的依據。
(重難點)
3、 激發想象,合理敘寫一個琥珀形成的故事。
4、 激發探索大自然,探索科學的興趣。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文,體會“稀奇”
1、今天我們學習《琥珀》一課,板書課題,兩個都是形聲字,形旁表意,都是“王”,可見這種東西是珍寶。
2、字典里怎么解釋?黃褐色透明體,是古代松柏樹脂落入地下所成的化石,可做香料或裝飾品。
3、這種東西有什么稀奇的呢?
交流預設:
時間。松脂球形成后,過了“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由于陸地下沉,海水上漲,森林被水淹沒了,松脂球被淹沒在泥沙下面?!坝质菐浊赀^去了,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庇社晷纬蓵r間的久遠,我們可以看出琥珀是稀罕之物。
數量?!俺汕先f綠翅膀的蒼蠅和八只腳的蜘蛛來了又去了,誰也不會想到很久很久以前,有兩只小蟲被埋在一個松脂球里,掛在一棵老松樹上。”這里作者用“成千上萬”形容多,“兩只小蟲”形容少,對比描寫,突出了“這是很少見的”。由于這樣的琥珀極少極少,從而突出了它是稀罕之物。
形象?!霸谀菈K透明的琥珀里,兩個小東西仍舊好好地躺著。我們可以看見它們身上的每一根毫毛。還可以想象它們當時在粘稠的松脂里怎樣掙扎,因為它們的腿的四周顯出好幾圈黑色的圓環?!边@里描寫了琥珀的形狀,一切都保持著上萬年以前那一時刻的情景。那情景仿佛就在昨天,可見是稀罕之物。
價值。課文最后一段,科學家推測“在遠古時代,世界上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比藗冇纱诉€可以了解生物演化、地殼的運動及地層年代。這樣看來,這塊琥珀的科學價值極其珍貴,從而也突出了琥珀是稀罕之物。
(二)讀懂想象,敘述“形成”。
1、課文中所寫的是怎樣的一塊琥珀?課文里的句子。劃出。
2、從發現的這塊琥珀里,作者想象了它形成的過程。
作者的想象中包含下面這些內容,你能說說這樣想象的依據嗎?
a) 約摸算來,總有一萬年了。
b) 一個夏天,太陽暖暖地照著。
c) 海在很遠的地方翻騰怒吼。
d) 樹林里長著許多高大的松樹。
e) 蜘蛛剛撲過去,一大滴松脂從樹上滴下來,剛好落在樹干上,把蒼蠅和蜘蛛一齊包在里頭。
小結;作者通過想象,記敘了一塊里面包裹著一只蜘蛛和一只小蒼蠅的琥珀的形成過程。但我們可以發現這想象是有根據的,是根據科學推測出來的,不同于一般的想象作文。
3、讀讀課文,想想在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中還必須具備什么條件。
4、根據上面的這些推測,說說作者是怎樣想象這塊琥珀形成的過程的?
小蒼蠅停在大松樹上
蜘蛛靠近小蒼蠅
松脂滴落包住兩只小蟲
形成松脂球
海水淹沒森林
松脂球被埋泥沙下
形成化石
5、除了科學的說明,作者還進行了形象的描繪、生動的記敘,使一篇科學文充滿了情趣。你喜歡哪些句子,讀一讀。
6、課文中描寫的琥珀還有可能是怎樣形成的?假想這塊琥珀可能的其他的形成過程:
約摸一萬年前的一個炎熱夏日的晌午,一片古老的森林里的一棵老松樹上,已經滲出了厚厚的一大坨金黃的黏稠的松脂,一只綠翅膀的小蒼蠅飛來了,四處亂竄的它一不留神撞在了松脂上而被粘住了,它只能無助地扇動翅膀試圖逃離,這情景恰被一只饑餓的蜘蛛看見了,心中竊喜:送到嘴邊的美食不吃白不吃。它不知道那是一個溫柔的陷阱,老松樹黃色的淚滴會要了它的小命。它吐出一根絲并順著降落到蒼蠅身邊從而也被松脂粘住,一步踏入了鬼門關。松脂繼續滴落,積成了一個松脂球,從而將兩個小家伙重重包裹在了里面。
松脂球又經歷了漫長的歲月、陸沉水淹、泥沙掩埋的變遷,從而成為了一塊松脂化石,也就是琥珀。
(三)欣賞琥珀,推測情景
1、出示琥珀圖,學生仔細觀察并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塊琥珀。
2、每一塊琥珀都在訴說一個久遠的故事。
(四)閱讀鏈接,布置作業
1、在中國古代,琥珀曾被稱作“虎魄”、“獸魄”、“育沛”、“頓牟”、“江珠”、“遺玉”等等。早期的文獻多將琥珀寫成“虎魄”,謂“虎死精魄入地化為石”。或認為琥珀是老虎流下的眼淚,或是老虎臨死前的目光凝聚成的寶石,唐人段成式《酉陽雜言》中則說:“龍血入地為虎魄?!边@些奇異的傳說,蘊含著中國古人對琥珀這種神秘物質的揣測和追尋,暗示人們琥珀有趨吉避兇、鎮宅安神的功能。
唐代詩人韋應物曾寫到:“曾為老茯苓,本是寒松液。蚊蚋落在其中,千年猶可覿。”(“覿”讀dí,是見或相見的意思。)李白也曾寫下“蘭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來琥珀光”的名句,說明當時人們對它已十分熟知。琥珀用途廣泛,能做芬芳的香料,也是貴重的藥物。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琥珀可以“安五臟,定魂魄,殺精魅邪鬼,消淤血,痛五淋”。
2、波蘭琥珀博物館 如同玉代表著中國的寶石文化一樣,自古以來在歐洲,琥珀就被視為吉祥物,她溫暖的特性,矜持的外觀,或許是大自然賜予人們最珍貴的禮物,而琥珀又被稱做 “北方的黃金”。格但斯克是世界的琥珀集散地,建有“琥珀博物館”。琥珀博物館集中了波蘭的琥珀藝術珍品,這些“波羅的海黃金”在燈光的照射下異常美麗。其中有完全用琥珀做的首飾盒,盒身用淡黃色的琥珀拼接而成,盒蓋上鑲嵌著深褐色雞蛋大小的琥珀,中間還嵌有一只栩栩如生的昆蟲;一個高約40厘米的孔雀少女雕像乃是用一整塊琥珀雕琢打磨而成,連琥珀內固化的雜質和昆蟲也被巧妙地變成了女子身上的飾物和孔雀的翎毛;的藏品則是用琥珀做的一張圓桌。
3、作業布置
將這節課的所學告訴你的父母。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2:登山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新詞。
2.了解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感受他不讓害怕壓倒自己,時時處處鍛煉自己的堅強意志。
3.培養學生用概括段意的方法,抓住課文主要內容的能力。
4.學生從小受到不怕困難,自覺磨練意志的教育。
重點難點:
1.聯系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過,體會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2.練習用歸納段意的方法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猜一種運動方式。(一條一條說)
提示 :
?、偈且豁椑仙俳砸说倪\動。
?、诓挥媒柚魏屋o助器械。
?、圻\動主要靠腿部力量,適于穿運動鞋。
求助 ①“電話”求助
方式 ② 降低難度
二、新授
1.板書課題 。
質疑:誰登山? 登山干什么? 登山途中發生了什么?
解疑:齊讀全文,自讀自找。
設計目的:劃分文章的段落,抓住課文的主要內容。
2.直插重點段落第二段。
(1)學習2一l 3自然段
?、僮x列寧與巴果茨基的對話,讓學生初步了解這是一條“太窄、太危險”的小路和列寧走小路的原因,為下文真正理解這條路的“險”和列寧為什么選擇“險”路的原因做鋪墊。
導讀:不一會兒,他們就來到了小路跟前,巴果茨基說:“你看看,是這樣的路?!?/p>
?、?課件演示:(山圖片)
總結出 :側面看山:路寬只能容一只腳。(太窄)
仰視山:一邊是峭壁(高而陡)。(太危險)
俯視山:一邊是深淵(深)。
?、弁ㄟ^從不同方位觀察,讓學生體會出文中描述小路“險”的程度。
④情景假設:如果是你,看到這樣險的山,還敢從這兒走過嗎?(不)
因此,巴果茨基用肯定的語氣對列寧說:“你不能從這兒過?!甭撓档谝欢畏治霭凸幕f這句話的真正原因。(自析)
(2)學習1 4——1 6段自然段。
?、倭袑幨窃鯓幼龅? 從文中找出關鍵詞,在表演時注意體會以下字詞含義區別。
貼 移 碎
靠 走 碎小 等……
?、谡n文重點是列寧兩次走危險的小路,第一次走險路寫得比較詳細。
情景模擬:我們把列寧第一次走險路的情景表演出來,好嗎?
(可找來兩條長凳接起來,靠在墻邊當小路,把黑板當墻壁,凳下面為深淵)
學生熟悉鉆研“劇本”,想想特別要演好哪些動作,可加上小圓圈提醒自己。
③重點抓住:列寧停在最險的地方,巴果茨基大聲喊:“往回走!”
教師趁機導入:“他站立了幾秒鐘”在這么短的時間里,他怎么才能戰勝自己這種害怕的心理? 學生自想、自說
再導:哪一個詞說明他戰勝了自己,經受住了考驗? (不慌不忙)
學生體出會列寧他那種不畏艱險,迎難而上的堅強意志。此時突破重難點,理會人物超人的意志品質。
(3)學習l 8自然段
當列寧戰勝了自我,勇敢地走過了峭壁與深淵之間的小路,登上山頂時,他覺得此時看到的日出……。
學生自己品讀,用無比喜悅的心情,讀出看到日出美麗和壯觀的景象,體會人物無比喜悅的心情。
3.學習第三段
承接上文:日出已看完,列寧和巴果茨基完全可以輕輕松松地走大路。列寧又是怎樣選擇的?為什么?
(1)擴寫:列寧第二次走險路,課文沒有作敘述,只用了“毅然決然"一詞進行了概括。
(“這一次我先走?!绷袑幷f完,就……)
(2)出示表格(笫二次與笫一次走“險”路的不同)對比,領悟最后一段話的含義。
小結:列寧正是用他自己的實際行動,解釋了他所說的話的含義。
三、總結:(結合板書)
1.列寧面臨三次選擇:
①為了看日出,趕時間,列寧決定走險路。
②列寧走到最險的地方,停下來,……繼續走。
?、巯律綍r,列寧再次選擇仍舊走險路。
2.這三點無一不說明列寧每時每刻、隨時隨地、不放過任何一次機會,鍛煉自己的意志。
四、鞏固練習
1.議一議:你們基本上都是獨生子女,平時生活中,有沒有鍛煉過自己的意志?
2.講一講:讓學生處理好鍛煉自己的意志與盲目冒險的關系。
3.實踐活動:開展“從小做起,從小事做起”的活動。
冀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教案3:準時的登陸表演
教學目標:
1.知識和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在學習中與他人交流閱讀感受。了解仙企鵝能準時登陸的原因,初步了解生物鐘現象。了解設問的修辭方法。
2.過程和方法: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想象仙企鵝登陸的場面,感悟作者對仙企鵝的喜愛之情。
3.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課學習,從中體會大自然的和諧與神奇,懂得尊重自然,并領悟在生活中注意觀察,從重復現象中找出客觀規律的科學研究方法。
教學重點:
了解仙企鵝準時登陸表演的“絕技”以及準時登陸的原因。
教學難點:
在閱讀中感悟仙企鵝準時登陸的神奇,使學生知道大自然的好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懂得尊重大自然。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1.談話:(課件展示仙企鵝的圖片)同學們看,這是企鵝家族中最小的成員——仙企鵝。你喜歡它們嗎?誰愿意告訴老師你喜歡仙企鵝的理由呢?
學生說自己喜歡仙企鵝的理由。
2.導入:同學們說的真好,把仙企鵝討人喜歡的模樣描述的惟妙惟肖,仙企鵝每天黃昏都能準時無誤的登陸回巢,形成一道獨特的景觀。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欣賞仙企鵝那獨特的絕技——準時的登陸表演。(教師板書課題)
二、細讀文本
1.談話:請同學們打開課本,快速瀏覽課文,找出描寫仙企鵝登陸表演的段落??凑l找得又對又快。
指名回答
2.(課件出示閱讀提示)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第四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仙企鵝的登陸表演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勾畫出你最喜歡的語句,與同桌之間交流讀書的感受。
3.學生讀課文第四自然段,勾畫出自己喜歡的語句,與同桌交流自己的感受。
4.引導學生交流讀書的感受
預設:
(1)準時的登陸表演
(課件出示句子)當手表向人們報告下午八時零五分時,海面上奇跡出現了。
?、僖龑В骸鞍藭r零五分”這個時刻在課文中出現了幾次?第一次出現在哪里?指名學生讀一讀。
?、?課件出示告示牌)問:當游客看到這個告示牌時,他們的心情和表現是怎樣的?
?、壑该x一讀游客的心情與表現。
(2)秩序井然的登陸表演
(課件出示句子)抬眼望去,只見領頭的仙企鵝首先破浪來到岸邊。接著,緊跟在它身后的幾十只仙企鵝列成長隊,魚貫上岸。它們全都站好以后,“領隊”一聲令下,隊伍馬上開拔,直撲金色沙灘。一隊剛剛離開,另一隊又撲上岸來。一隊跟著一隊,秩序井然。白胸黑翅的仙企鵝,仿佛身著燕尾服的紳士,步履蹣跚,卻又整整齊齊。
①(課件出示有紅色的詞語句子)學生朗讀這段文字,問:你從這些詞語中體會到了什么?
指名回答
?、趲煼蹲x,學生模仿讀,引導學生理解“秩序井然”
?、蹖W生自由讀、指名讀
?、苷垖W生表演“步履蹣跚”,體會仙企鵝走路搖搖擺擺的特點
?、蔟R讀此句
⑥讓學生默讀此段文字,勾畫出課文中描寫仙企鵝登陸表演的動詞,指名找出來
⑦(教師用課件展示)提問:你從這些動詞中體會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
?、嘀笇Ю首x:每是黃昏仙企鵝準時無誤地登陸回巢,形成一道獨特的景觀。它們的表演是如此精彩,誰愿意將這精彩的場面再讀一讀。
學生朗讀(自由讀、男女生比賽讀)
(3)堪稱奇觀的登陸表演
①導入:游客看了仙企鵝的登陸表演,有怎樣的表現?
指名學生回答
②(課件出示句子)仙企鵝逗人的模樣,準時破浪登岸的奇觀,看得游人如醉如癡,贊嘆不已。
問:你是如何理解“奇觀”的?
③當手表向人們報告下午八時零五分來臨時,海面上奇跡出現了。
問:“奇跡”在本課指的是什么?
5.小結:
(課件出示句子)這是一場 的登陸表演。
指名學生回答
6.仙企鵝準時登陸的原因
?、賳枺合善簌Z這么秩序井然、準時無誤地登陸表演,是誰在暗中指揮的嗎?是有人在發號施令嗎?
學生回答
?、?課件出示句子)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讓學生了解設問的修辭方法
③問:你知道仙企鵝為什么會準時登陸了嗎?學生回答
④(課件出示句子)引導學生理解“生物鐘現象”
?、?課件出示資料)指名說說生活中還有哪些生物鐘現象
三、 總結全升華
1.總結:通過本課的學習,你知道了什么?
學生回答
2.激發情感:仙企鵝如此神奇的登陸表演是體內生物鐘的作用。這都是大自然的杰作,大自然中還有好多奧秘等著我們去探索呢!
四、布置作業
請你設計一張海報,把仙企鵝的登陸表演推薦給更多的游客。
(課件展示海報的設計要求及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