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春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常常要寫一份優秀的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長春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長春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1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將詞語分類并積累。
2.了解認識我國的名人,并向名人學習,樹立遠大的志向。
3.積累詩句。
4.開一個“好習慣交流會”,讓學生自覺養成好習慣。
重點:積累詞語、詩,自己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難點:開交流會。
教學準備
1.詞語卡片。
2.名人卡片。
3.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主教案
教學步驟
一課時
一、回顧導入
我們學過很多的詞語,可以按不同的標準把它們分成不同的類型,請你說說有哪些標準,可分哪些類別。今天的“萬花筒”將告訴我們一個分類的標準。
二、萬花筒
1、“我會分”。
(1)出示“我會分”詞語卡片。
學生讀詞語,讀要求。
(2)可按感情色彩分為褒義詞,如:聚精會神……
還可分為貶義詞,如:落荒而逃……
(3)補充兩類詞語。
2、“我知道”。
(1)出示名人填卡片,明確要求。
(2)學生填空,交流
(3)選擇其中一位,說說你對他的了解。
三、百寶箱
1.出示詩句卡片。
2.學生讀詩句。
3.討論交流:對詩句的理解、感悟。
4、學生背誦詩句。
四、大舞臺
1.學生學習語文的好習慣。
2.分組交流、講述。
3.小組代表交流。
4.將學生的好習慣進行歸納,與同學們共享。
五、課堂
學生對本次語文活動從多方面進行、回顧,積累經驗。
長春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學認生字,能在充分默讀課文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 在閱讀過程中,了解孔明用奇謀借箭的經過,能感受到孔明通曉天文、熟讀兵法、深諳兵機、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特點。
3.在朗讀課文的過程中,初步感受“孔明用奇謀借箭”的“奇”,能粗淺地感受到這部名著的語言魅力。
二、基礎知識:
寨 山寨 營寨 安營扎寨
擂 擂鼓 擂臺 打擂
懊 懊惱 懊悔 懊喪
羨 羨慕 艷羨 臨淵羨魚
三、教材分析:
1.教材特點:《草船借箭》節選自我國長篇歷史小說《三國演義》。課文寫周瑜由于妒忌諸葛亮的才干,要諸葛亮在十天內造好十萬支箭,以此陷害他。諸葛亮同周瑜斗智,用妙計向曹操“借箭”,挫敗了周瑜的暗算,表現了諸葛亮有膽有識,才智過人。
文章語言簡潔,生動,用詞準確恰當。文章的條理非常清晰,可以分為“借箭”和“借箭后”兩部分來理解。
2.教學重點: 在朗讀的過程中,感受到語言的凝練、準確。
了解孔明用奇謀借箭的經過。
3.教學難點:能感受到孔明通曉天文、熟讀兵法、深諳兵機、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特點,感受到題目中的“奇”。
4.教學突破點:品讀感悟,圍繞“奇”字讀文體會,了解孔明的智慧與某略。
教法設計: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新課
1.可以播放連續劇1.《三國演義》的精彩片段。
引導學生交流對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的印象,可以從作者、主要人物、其中精彩的片段及其具體的情節來談。
2.介紹并誦讀與本文相關的章節和內容。
二、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2.注意句子通順、連貫。
三、指讀課文
注意發現學生難于讀順的語句,引導學生通過理解語句的意思將句子讀順,或者利用老師、學生的范讀引導讀順,其間對于難于理解的語句老師要進行適當的講解
(一些難讀的語句,要給學生充分練習的時間)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指名朗讀課文。
2.引導思考本文的主要內容。
二.根據老師的提示理清課文層次。
引導學生按事情發展的先后順序將課文劃分為三段。
三.感知課文
1.猜一猜,孔明立下軍令狀之前可能會想到什么?
2.引導學生讀原文,從課文的具體內容中找相關的根據,感受到孔明通曉天文、熟讀兵法、深諳兵機、足智多謀、神機妙算的特點。
3.通過朗讀促進感受。
四.拓展交流
1.引導讀過原著的同學向同學匯報自己印象深刻的描寫別具特色的語句,吸引更多的同學讀原著。
2.在原著中,還有哪些章節或故事也能表現孔明的神機妙算,令你折服,讀一讀,講給同學聽,能應用上原文中的句段。
板書設計:
用奇謀孔明借箭
通天文 識地理 知奇門
曉陰陽 看陣圖 明兵勢
長春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3
教學目標:
1、在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借鑒本組課文描寫民風民俗的方法,即抓住特點介紹民俗,并體會作者的布局謀篇、準確用詞、生動表達,完成習作。
2、讓學生了解一些傳統的民風民俗,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感受這些獨具魅力的民俗風情中所蘊含的民族文明和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運用本組課文學過的描寫民風民俗的表達方法進行寫作。
教學難點:
運用本組課文學過的描寫民風民俗的表達方法進行寫作。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導語:同學們,我們祖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正像那首歌中唱到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更是豐富多彩、各具特色。這節課讓我們繼續暢游在這獨特的民風民俗中,寫下令自己心動的那一頁。
二、明確題旨
1、請同學們以自己喜歡的方式仔細閱讀教材中的要求,邊讀邊畫邊歸納,想一想,這次習作要我們寫什么?要想寫好習作,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2、指名匯報,師生共同歸納、提煉寫作要點。
(1)內容。
①節日習俗: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等。
②特色服飾:各少數民族的特色服飾。
③特色飲食:小吃文化、茶文化、待客文化等。
④獨特民居:吊腳樓、土造房屋、四合院等。
⑤新穎別致的民間工藝品:剪紙、皮影、蠟染、臉譜、刺繡等。
(2)注意事項。
①特點突出,民族特色鮮明。
②內容具體,描述準確生動。
③用詞精準,表達真情實感。
三、寫前準備
1、導語:同學們,下面老師將帶領大家游覽祖國的大江南北,去欣賞不同民族的風情。(播放民族風情圖片,配歌曲《等你來》)
2、引導學生交流欣賞后的感受,也可以針對畫面內容進行補充。
3、小組內交流,然后全班交流:哪一種民俗最讓你感興趣,請按一定順序詳細地介紹一下。
四、回顧寫法
1、通過本單元的學習,你都了解了哪些描寫事物的方法?分別是從哪篇課文中學到的?
2、小組歸納,教師板書。
(1)重點突出,詳略得當。
(2)方法多樣,有順序:修辭手法,如,比喻、反問、象征、夸張;說明方法,如,列數字、舉例子、作比較、打比方。
(3)語言生動,感染力強。
五、入筆習作
1、你最想寫什么?先確定習作題目,再列出寫作提綱。
(1)溫馨小貼士(課件出示):
①要介紹的民俗是什么?想擬一個什么題目?
②它的主要特點是什么?想從哪幾個方面進行介紹?
③哪一部分內容將作為重點進行詳細介紹?
(2)學生自主編寫提綱,進行簡單的修改。
2、按所列提綱,說一說自己想怎么寫。
3、嘗試寫作:前面我們欣賞和交流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民風民俗,可以說,不一樣的習俗,不一樣的文化,不一樣的感受,不同凡響的精彩……下面就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記下這點點滴滴,讓這些民俗的獨特魅力在我們筆尖流淌吧!(學生動筆寫作)
4、教師在巡視中作場外指導。
第二課時 一、直擊目標
1、導語:俗語說:“樹木不修長不好,文章不改意境少。”這節課我將帶領大家對自己的習作進行精雕細琢。
2、討論:你們認為這篇習作應著重體現哪些內容?
預設:
生1:所介紹的民俗特點要突出,而且要體現鮮明的地域或民族特色。
生2:在介紹時要能做到內容具體,詳略得當,重點突出。
生3:要能恰當地運用列數字、打比方等說明事物的方法,或擬人、排比、比喻等修辭方法,準確而生動地描述,最關鍵的是要表達真情實感。
二、修改潤色
1、自我品讀,自主修改。
(1)輕聲朗讀自己的習作,讀一讀,再品一品:詞語用得是否恰當,句子是否通順、生動,表達是否清楚、具體。邊讀邊畫出不滿意的地方。
(2)反復朗讀令自己不滿意的地方,一邊讀一邊想:怎樣修改?然后進行修改。
2、全班交流,集體評改。
(1)哪位同學愿意把你的習作推薦給大家?請大家邊聽邊思考:哪些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什么?哪些地方需要修改?你認為應該怎樣修改?請給出最佳的修改意見。
(2)總結前面已交流的幾篇習作,有哪些共同的優點,存在哪些不足之處?
(3)針對大家給出的意見,再次品讀自己的習作并進行第二次修改。
3、小組合作互評互改。
(1)沒有在全班交流的同學把自己的習作讀給小組成員聽,大家進行交流,提出評改意見。
(2)交換習作進行互批。
(3)推薦優秀習作準備全班展示。
三、美文欣賞
1、欣賞佳作。(教師有感情地朗讀課外例文)
2、交流感受。
3、好朋友合作,互讀習作,尋找習作中的精彩之處,并為好朋友的習作寫上評語。
四、課堂小結,布置作業
1、從這次習作中,你學到了哪些本領?
2、作業:把修改后的習作謄寫到作文本上。
長春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習本文的 要求會寫的字和要求會認的字。
3.理解課文內容,弄清文中介紹了關于雷鋒的幾個故事,學習雷鋒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這句話的深刻含義。
教學準備
1.閱讀雷鋒日記
2.電影《雷鋒》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板書:雷鋒的故事。
2.讀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3.雷鋒我們并不陌生。我們一直在學習雷鋒。你能說說雷鋒在你心中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嗎?
二、整體把握課文
1.默讀課文,看看課文中向我們講了關于雷鋒的幾個故事。并畫出文中的生字新詞。
2.學習基礎知識。
三、作業
熟讀課文,復習鞏固所學的基礎知識。閱讀《雷鋒日記》。利用午休時間組織學生觀看電影《雷鋒》。
板書計劃
雷鋒的故事
崇高 傳誦 短暫 詼諧
熱淚盈眶 省吃儉用 無時無刻 扶老攜幼
第二課時
一、整體入手
1.板書:雷鋒的故事。
2.讀題: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3.雷鋒我們并不陌生。我們一直在學習雷鋒。你能說說雷鋒在你心中是怎樣的一個形象嗎?
二、深入學習課文(自主學習)
1.學生朗讀課文,說說你對雷鋒的這句名言:“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是怎眼理解的。
2.下面的三個小故事中,每個故事中最令你感動的是什么?
三、指導朗讀。
文中哪些描寫讓你格外感動,你想怎樣讀來表達你體會到的感情。
四、思維拓展,深化主題
1.在你閱讀雷鋒日記或是觀看雷鋒的電影時,還有沒有給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例了?請你給同學們講一講。
2.我們從小就學雷鋒,你們原來怎樣看這件事?現在是否有了新的認識?學雷鋒我們到底應該學些什么?
3.開展語文學習活動。
討論:現在是經濟社會,按勞取酬,還是否需要學雷鋒。
五、作業
以“呼喚雷鋒精神”為主題,寫一篇小練筆。
板書計劃
雷鋒的故事
為災區寄錢 到車站做好事 冒雨幫助母子三人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長春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5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了解作者;能夠運用聯想、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過程與方法: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準確把握課文的思想內涵。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味詩人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自信心、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學重點: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誦讀課文;準確把握課文內涵。
教學難點:
體味詩中所蘊含的人生哲理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自信心,開拓自己的人生之路。
教學流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童年是人生的黃金時期,童年有很多美好回憶,童年有很多幼稚的想法,但童年也充滿著令人感動的豐富情感。成長中我們一步步走向成熟,成熟中我們頻頻向童年揮手作別,走向我們自己的路。板書課題《我們上路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初讀全詩(借助工具書,掃除朗讀障礙、把句子讀準、讀通順)
3、指名讀課文。
4、自由朗讀、體會感情。
三、理清全詩結構
1、請學生自由朗讀全文,邊讀邊思考:每一節各講了什么?全詩可分為幾部分?用筆標出來。
2、學生通過朗讀,全文分三部分(1、2節:雖然我們很稚嫩嫩但我們還們還是上路了;2、3、4節:路上可能遇到美麗也可能有挫折,但我們決不后退;5、6、7節: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要勇往直前,腳踏實地。)
3、分三部分指明朗讀課文,加深學生對全詩整體結構的認識。
四、深入理解詩句,體會全詩思想。
1、自由讀每一部分內容,邊讀邊把自己的理解或感觸作上記錄。
2、在小組內交流。
3、在全班進行交流(教師重點點撥“相思鳥、金孔雀、橄欖樹、曼陀鈴象征的意義)
4、學生練習有感情朗讀。
(1)自由用喜歡的方法朗讀。
(2)在班級表演讀。(師配樂)
五、拓展練習、提高能力。
接下來,請同學們發揮你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自己創作一首同一題材的小詩或者替作者補寫其他你覺得可以合理添加的章節。給學生時間練筆,然后請學生在班上朗讀。
總結:這節課,我們明白了我們要告別父母,告別呵護,告別童年獨自“上路”人生的路靠自己踩出,人生的際遇順逆交錯但不能因此畏縮不前,要勇往直前,開辟出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長春版六年級下冊語文書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