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作文教學教案
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觀察和寫作方法,在綜合性學習和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愿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父母分享快樂。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關于三年級作文教學教案,供大家參考。
三年級作文教學教案1
【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選擇辨析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提高學生認識事物和分析事物的能力,加強德育滲透。
2、了解寫一件小事要選材真實,內容具體,能夠體現文章的中心。
3、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構思和準確表達的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在記敘一件事時,如何“把文章的內容寫具體”是這次習作的重點,同時也是難點。
【教學內容】
1、作文題目:記一件小事
2、選材范圍:日常生活中的小事
3、習作要求:選材真實、內容具體、體現中心
【教具準備】
為了直觀形象地使學生認識事物,濃縮課堂密度,提高效率,所以這次習作需準備放像機、電視機、幻燈機等教具。
【課堂教學】
1、表演導入
請三位同學現場表演一個小節目,教師引導學生歸納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
2、指導審題
(1)通過題目,同學們可以看出對文章所寫的內容有什么要求?(寫一件事,必須是小事)
(2)理解什么叫小事。(不大的、平凡的、普通的事)
3、明確選材
(1)指導選材:請同學們觀看錄像,看看發生在我們小主人公萌萌身邊的小事,同時思考每段錄像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是什么,然后回答。
(2)教師小結:通過大家的觀察、發言,我們明確了這次作文的寫作范圍,既可以寫發生在學校里的小事,又可以寫發生在家庭里的小事,還可以寫發生在社會上的小事;不但可以寫正面的,也就是好的方面的小事,還可以寫反面的,不好的事;能寫自己親身經歷的小事,也能寫你看到的、聽到的小事,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同學們選擇的材料一定要真實,希望同學們做到心中有事可說,有事想說,有事要說,有事敢說。
(3)討論發言,開拓思路,指導選材。
4、寫作指導
(1)出示幻燈,簡介內容。
(2)出示例文,師生評析。
A、例文
為了代表學校參加全市的足球比賽,放學后,兵兵在校園里練習射門動作,不小心把教室的玻璃打破了一塊。第二天,來到學校后,老師問兵兵是誰打的',他說不知道,反正不是自己打的。在老師的耐心教育和幫助下,兵兵才承認了錯誤。
B、同學們看了例文后覺得好不好?為什么?再加些什么就好了?
C、引導學生明確怎樣才能把文章內容寫具體的方法,記敘一件事,總離不開一定的人物活動、細致的人物描寫,能通過人物的神態、動作、語言和心理,使作文內容更加具體。
5、練習寫作
(1)給學生5分鐘的準備時間,運用教師教給大家的方法,把自己的一件小事口述下來。
(2)請學生說說自己的一件小事,大家一起評析。
6、教師小結
今天,我們共同學習了《記一件小事》這篇作文,要注意只能記一件并且還是小事,選材要真實,文章的內容要寫具體,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體現文章的中心。教師的這篇例文,只是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課后希望同學們能認真寫好自己的《記一件小事》。
三年級作文教學教案2
單元習作教學目標:
1、學習使用閱讀教學中學過的觀察和寫作方法,在綜合性學習和口語交際的基礎上,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愿意展示自己的習作,與父母分享快樂。
2、在習作的過程中進一步認識自己課余生活,感受課余生活的樂趣。
單元習作教學整體設計:
教學《我們的民族小學》一課,體會到學校生活的美好與幸福;并感受到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和友愛。學習作者怎樣觀察和寫出民族學校的特點,寫出自己對學校的喜愛之情的。
組織、安排綜合性學習活動《我們自己的課余生活》。在學習本單元課文的過程中,同時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記錄自己的課余生活。
教學《金色的草地》一課,體會可愛的草地和有趣的蒲公英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快樂,給“我”帶來了探索發現的喜悅,體驗兒童生活的豐富多彩和樂趣。學習作者是怎樣抓住特點觀察和具體寫事的。
教學《爬天都峰》一課,體會“我”和老爺爺是如何克服了種種困難爬上天都峰的。學習作者是怎樣觀察和寫一件事的,是如何觀察和寫出人物的對話把事情寫具體的。
略讀《槐鄉的孩子》一課,交流讀后的感受,了解槐鄉的孩子們采摘槐米的經過,體會作者勞動的快樂,學習課文是怎樣具體寫事的。
交流自己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的記錄和資料,做《語文天地》的展示臺活動,展示自己的課余生活。
在《我們的課余生活》口語交際活動中,說說自己在課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獲和感受,說說自己今后課余生活的打算。
在綜合性學習和口語交際的基礎上,選擇內容,學習課文的觀察、寫作方法,寫一寫自己的課余生活。寫完以后讀給父母聽,和他們分享習作的快樂。
三年級作文教學教案3
1.能讀懂例文《日記一則》,知道例文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
2.能借助“習作要點提示”,通過欣賞優秀日記,明確日記在選擇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業要求,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記。
重點: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難點: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教師日記本。
1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日記本四本:猜猜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學生傳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第一行正中要寫清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
5.清楚日記的內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該記下來?
(不,應該選擇有意義的材料。)
7.小結所寫日記的格式、內容及選材要求。今天,我們就來學寫日記。
二、閱讀例文,感知寫法。
1.這次學寫日記,請同學們選擇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義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動情的。
2.怎樣寫好這則日記呢?讓我們先來讀懂例文吧。
3.學生閱讀思考。
(1)這則日記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4.檢查閱讀思考情況。
5.巧作點撥后,師生共同小結。
三、分組討論,明確寫法。
1.學生閱讀“習作要點提示”,思考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
3.檢查學生討論情況。
4.明確寫好日記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記錄。
(2)真實細膩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5.學生再讀例文《日記一則》,體會寫好日記的方法,重點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四、組織欣賞,引導選材。
1.引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明確本次作為作文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內容:寫一篇日記。要求:
(1)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動情的事。(2)注意表達真情實感。(3)注意日記格式。
2.展示教師的幾篇教學日記。
3.幻燈片出示其中的兩三篇日記,看看分別寫了哪些事,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這些日記選材的范圍很廣,有寫人的,記事的,也有寫景物的,狀物的,不但內容具體,而且較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師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的日記嗎?
(1)能夠善于觀察。
(2)已經養成了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3)多觀察、善思考、勤動筆,文章當然越寫越好啦!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就一定能寫出優秀的日記來!
5.從這幾篇優秀日記中,你學到了什么?又準備選擇怎樣的材料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
6.學生選擇材料,同桌之間可相互交流,相互啟發。
7.教師抽查學生選材情況,并作點撥。
(1)寫什么事?
(2)表達怎樣的心情?
(3)按什么順序寫?
8.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這次習作指導我帶著學生把課本上的習作讀了幾遍。然后和同學們探討了一下日記的格式問題。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課的時候我會多加一點和同學們的互動時間,增強他們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