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作文課教案
語文既然是一種能力,那么語文課就應當按照能力培養的模式去運作,即語文能力要在學習者聽、說、讀、寫的實踐過程中獲得,要在學習者聽、說、讀、寫的實踐過程中提高。下面由我為大家整理了有關小學三年級作文課教案,供大家參考。
小學三年級作文課教案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受游戲的快樂,并在游戲中學會作文,激發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2、讓學生學會觀察,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3、指導學生把游戲的過程寫下來,重點抓住人物動作、語言、神態、心理活動。教學重、難點:能把觀察到的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用文字表達出來,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與你相約動感地帶
1、同學們,喜歡玩游戲嗎?這節課,我們一起玩一個有意思的游戲——對著干。
二、組織玩學生玩游戲
過渡:現在我宣布游戲規則:我發出指令,你只要和我對著干就行。比如說,我說“站”你就“坐”,我說“立正”,你就“蹲下”。反應要快,做錯的和反應慢的就淘汰出局。(被淘汰的同學請自覺地站到走道當觀眾,強調一定要自覺)
勝利者可以獲得一塊魔法石(詞語)要想取得勝利,老師這里有兩個小竅門
(1)認真聽好老師發出的每一個指令。
(2)迅速做出與指令相反的動作。
1、第一輪學生進行玩游戲
過渡:記住了嗎?同學們,請注意,游戲開始”(舉左手,舉右手、站,坐,站站站)
2、第二輪挑戰賽
過渡:現在場上的同學都很不錯,哪位愿意上來繼續挑戰?(8人)好,其他同學請回到
座位上當觀眾,還請觀眾們準備好你的高清攝像頭,用你明亮的雙眼把精彩的畫面拍下;把有趣的動作拍下(板書:動作、神態);用你靈敏的耳朵把這精彩的瞬間錄下(板書:語言、心理活動)看誰是最后的勝利者。
(1)都準備好了嗎?游戲繼續。(向左轉,向右轉,伸右手摸左耳朵,伸左手摸右耳朵。)
(2)游戲玩到這里,不得不恭喜你們。你們就是這場游戲的勝利者。獲勝者聽著,立正。(哈哈,我宣布今天的游戲,他們全軍覆沒。)
三、指導習作重點
1、指導學生寫游戲過程
過渡:喜歡玩這個游戲嗎快樂的時光總是讓人感到短暫。游戲結束了。怎樣才能讓這份快樂延續呢?要學會把這份快樂寫下來,與別人一起分享。老師想跟你們分享有趣的的鏡頭。請看。(出示例文)解說,看前面的那個鏡頭是吳老師適用全景拍攝,抓住人物在融入當時緊張的氣氛。紅線畫的部分就是特寫鏡頭。
過渡:你們有什么精彩的鏡頭跟大家分享呢?如:玩游戲時,整個教室里的氣氛怎么樣,同學們有什么反應?
2、學生交流拍到的精彩鏡頭
(1)出示(玩游戲時,整個教室里的氣氛怎么樣,同學們有什么反應?)
點評1:抓住場上的人物,還融入了當時緊張的氣氛,給人留下熱鬧非凡總的印象。能分享一下你拍到的特寫鏡頭嗎?(3個學生說)(出示:玩游戲時,某某同學是怎樣做的?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樣?說了些什么?自己又是怎樣做的想了些什么?)
點評:觀察得很真切,很細膩,仔細。把同學們玩游戲很投入的鏡頭拍下來了,拍下同學們千姿百態的表情,還錄下選手們這么多有趣的鏡頭。多么有趣的一個鏡頭呀。
很多同學都想分享,這樣吧,把他寫下來。要是把你拍的精彩鏡頭寫進作文里就可以給讀者再次呈現玩游戲的過程。
過渡:寫得時候只寫游戲過程,題目開頭結尾不用謝。可以參考老師提供“寫作指南”(出示)在描寫時,要注意捉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來寫,這樣寫出來的作文生動有趣。希望老師送給你的魔法石能幫你的忙。請動筆寫在稿紙上字數不定(時間15分鐘)
四、學生開始習作,老師巡回指導。(15分鐘)(尋找寫得好的的作文)
五、點評作文
過渡:時間到,我們一起分享某某同學的精彩鏡頭。假如你也拍到同樣的鏡頭你也可以補充。
1、朗讀優秀作文(投影學生作文)
2、哪位高手也拍到這個鏡頭,有什么想說的。
3、重點圍繞以下方面進行講評:
是否渲染整個場景氣氛;(融入緊張的氣氛)
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態、動作等,心理活動描寫,神態描寫是否寫具體了;
語言是否生動,運用了一些修辭手法(把畫面寫生動了)沒有;寫出了自己的真情實感
2、針對寫得不夠具體的:哪位同學也拍到這個鏡頭,你來補充一下,你看到當時他是怎么做的,誰幫他改改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細節描寫。
六、作業:修改作文
過渡:請修改明顯錯誤的標點符號,字,詞,句評改作文分以下步驟:
1、自讀自改
2、互讀提建議
3、自己再修改。好的作文都是修改而成的。
改作文時,我們做到:齊讀(仔細推敲,認真修改,開動腦筋,勤于動筆)
小學三年級作文課教案2
1.能讀懂例文《日記一則》,知道例文的主要內容和層次結構。
2.能借助“習作要點提示”,通過欣賞優秀日記,明確日記在選擇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業要求,寫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記。
重點: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難點:注意表達真情實感。
教師日記本。
1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出示日記本四本:猜猜這是什么?
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嗎?
3.學生傳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獲?
(第一行正中要寫清年、月、日、星期幾和天氣情況,第二行開頭空兩格寫正文。)
5.清楚日記的內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做過的事都可以寫。)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應該記下來?
(不,應該選擇有意義的材料。)
7.小結所寫日記的格式、內容及選材要求。今天,我們就來學寫日記。
二、閱讀例文,感知寫法。
1.這次學寫日記,請同學們選擇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義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動情的。
2.怎樣寫好這則日記呢?讓我們先來讀懂例文吧。
3.學生閱讀思考。
(1)這則日記主要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寫的?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呢?
4.檢查閱讀思考情況。
5.巧作點撥后,師生共同小結。
三、分組討論,明確寫法。
1.學生閱讀“習作要點提示”,思考它告訴了我們什么。
2.四人小組討論。
3.檢查學生討論情況。
4.明確寫好日記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記錄。
(2)真實細膩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5.學生再讀例文《日記一則》,體會寫好日記的方法,重點體會作者的真情實感。
四、組織欣賞,引導選材。
1.引導學生閱讀習作要求,明確本次作為作文的主要內容和要求。
內容:寫一篇日記。要求:
(1)選擇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動情的事。(2)注意表達真情實感。(3)注意日記格式。
2.展示教師的幾篇教學日記。
3.幻燈片出示其中的兩三篇日記,看看分別寫了哪些事,表達了怎樣的心情。
(這些日記選材的范圍很廣,有寫人的,記事的,也有寫景物的,狀物的,不但內容具體,而且較好地表達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師為什么能寫出這樣的日記嗎?
(1)能夠善于觀察。
(2)已經養成了勤寫日記的好習慣。
(3)多觀察、善思考、勤動筆,文章當然越寫越好啦!養成勤寫日記的好習慣,就一定能寫出優秀的日記來!
5.從這幾篇優秀日記中,你學到了什么?又準備選擇怎樣的材料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
6.學生選擇材料,同桌之間可相互交流,相互啟發。
7.教師抽查學生選材情況,并作點撥。
(1)寫什么事?
(2)表達怎樣的心情?
(3)按什么順序寫?
8.學生作文,教師巡回指導。
這次習作指導我帶著學生把課本上的習作讀了幾遍。然后和同學們探討了一下日記的格式問題。同學們積極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課的時候我會多加一點和同學們的互動時間,增強他們的積極性。
小學三年級作文課教案3
教學目標
1.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
2.養成善于觀察的好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珍視個人的獨特感受,積累習作素材。
3.能完成簡單的寫人作文,內容具體,描寫豐富到位、感情真實。能根據習作內容表達的需要,分段表述。
重點難點
找準描寫對象,選擇有利用表現人物特點的事例,把事情寫具體,融入自己的真情實感。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同學們,大家平時有沒有注意觀察過自己身邊的人們?我們的親人、朋友、同學、鄰居,他們有的長得高,有的長得胖,有的很聰明,有的很幽默,有的愛笑,有的愛哭,有的動手能力很強,有的文藝細胞豐富……不同的人,各有特點。這節課,我們就拿起筆來,寫一寫自己身邊那些有特點的人吧!
二、文題展示
(教材上出示了一系列詞語)上面的詞語讓你想到了誰?為什么會想到他?你還想到了哪些這樣的詞語?這些詞語可以用來形容誰?圍繞以上問題和同學交流,然后選一個人寫一寫。
三、寫作指導
1.游戲導入。
(1)教師帶領學生做一個游戲:看誰能 又快又準地猜中這段話描寫的是班上的哪位同學?
(課件出示描寫本班同學外貌、個性等特點的兩個簡短文段,可以先出示沒有抓住特點寫的,后出示抓住了特點寫的)
(2)假設有人猜出來了,有人沒有猜出來,有人看第一段文字沒有猜出來,但看第二段文字猜了出來。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看第一段文字時有人 猜不中,而看第二段文字時大家都猜得中呢?
(留出兩分鐘思考時間,然后指名讓學生試著回答)
(3)教師小結:寫人作文的要點,就是要抓住人物特點去寫。如何才能抓住人物的特點呢?這就需要我們平時 培養自己的觀察能力了。 2.以寫人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過對人物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的描寫和典型事例的敘述來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質等特點。
要寫好這類作文,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寫好人物的形象。
①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 外貌、神態、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著、姿態、神情等等。外貌描寫首先必須從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發,要求抓住 人物的本質特征,有選擇、有重點地描寫。
②人物的語言包括人物的獨白、對話、交談以及語氣。“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 是人物內心世界的直接表現。因此,成功的語言描寫能恰當地表現人物的特點。描寫人物語言時,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現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間的關系。
③描寫人物的動作時,不僅要寫出人物“做什么”,還要寫出“怎么做”。
④心理活動是無聲的語言,是直接表現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動的手段。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時,要注意把心理活動產生的原因敘述清楚,還要注意與外貌、動作、語言描寫結合起來。
(2)選用典型事例。人與事是分不開的。一個人做的事很多,在寫作文時,我們應選擇那些最能表現人物特點的典型事件。因此,要學會把人物放到事件中去寫,人物只有在事件中才能真正“活”起來。行文 時,可以采用“一人一事一特點”“一人多事一特點”或者“一人多事多特點”等不同的形式。
3.寫完后,指導學生自改習作。
(1)先進行錯別字和病句的常規修改。然后引導學生對照“是否通過具體事例寫出了人物特點”這一要求進行重點修改。同桌之間或分小組相互傳閱習作,同學之間商討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據對方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再次修改。
(2)課堂交流。指名交流時,教師可要求學生按“原來怎么寫的--現在怎么修改的--為什么要這樣修改”的順序說說自己修改的過程和理由,互相啟發,加深印象,共同進步。 四、范文評析
聰明又可愛的老寬
有個小男孩 ,黑黑的頭發、寬寬的額頭、紅撲撲的臉蛋,兩道彎彎的濃眉下面鑲嵌著一雙黑寶石般的大眼睛,忽閃忽閃的,像是會說話。他就是我的表弟--老寬。
“老寬”名叫羅閏騰,小名叫寬寬,還不到四歲。為什么叫他“老寬”呢?這是因為他剛學說話時,他爸要他叫“老爸”,他媽要他叫“老媽”,他就覺得名稱前面加個“老”字很好玩,于是就叫自己“老寬”了,還管我叫“老哥”,管 我媽叫“老姨媽”。有一次,我叫他:“寬寬,快過來!”他噘著嘴說:“不對,我是 ‘老寬’!”逗得我們捧腹大笑。從此,大家只有叫他“老寬”,他才滿口答應。
老寬十分聰明。別看他年紀不大,卻總喜歡提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比如“人為什么不能加油而要吃飯”,讓人無言以對。別看他才三歲多,數數可厲害了,可以一口氣數到100;更厲害的是,他認得200多個漢字。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帶老寬出門去玩,他就不停地東瞅瞅西望望,還伸手指著街邊一家店鋪的招牌一字一頓地念了出來:“老--王--家--牛--肉--面!”我們一瞧,還真是!媽媽豎起大拇指,直夸表弟比我小時候還聰明。嘿,他還真行!
老寬不僅聰明,還十分討人喜愛。他長得白白嫩嫩,走在大街上“回頭 率”可高了。而且又天生一張小“甜嘴”,見人就叫 ,奶聲奶氣的,幾乎沒有人能抵擋他的熱情。不過,這么甜蜜乖巧的人,也會干“壞事”。有一次,老寬故意把椅子踢倒,爺爺假裝要打他的小手板,他就趕忙躲到 姥姥背后,一個勁兒地說:“手沒看見!手沒看見!”還有一次,老寬悶頭從我房間里跑出來,邊跑邊嚷嚷:“發大水啦!發大水啦!”我進屋一瞧,原來是他在房間里撒尿了。這個淘氣包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我很喜歡老寬小表弟。每逢周末回姥姥家,我第一個想見的就是老寬。他稚氣的話語、可人的笑容,就像春天里的細雨,一洗我周身的疲倦,讓我倍感清爽、快樂。
快快長大吧,聰明又可愛的老寬!
總評:全文結構完整,層次清晰,描寫細膩而有重點,人物形象突出,人物特點鮮明。
第1自然段運用了外貌描寫,讓讀者對描寫對象形成了一個大致的印象;第一句話制造了一個小小的懸念,再由第二句話點出描寫對象就是“我”的小表弟“老寬”,很好地吸引了讀者。第2自然段介紹了“老寬”這個名字的由來,運用語言描寫表現了老寬的天真和執著,十分有趣,讓人不禁心生喜愛,想接著了解他。第3、4自然段緊緊扣住題目,分別從“聰明”“可愛”兩個方面介紹了老寬的特點,其間綜合運用了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以及側面烘托等手法,將人物特點表現得十分突出、鮮明;第4自然段首句還恰當運用了過渡,使上下文銜接自然。最后兩段表達了“我”對老寬的喜愛之情和美好祝愿,抒情自然,水到渠成,收束全文,簡潔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