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五年級 >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

時間: 新華 五年級

設計教案的過程對教師來說也是一種學習和成長的機會,這有助于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小編給大家分享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參考,方便大家參考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怎么寫。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概念,能正確地判斷一個數是質數還是合數。

2.培養學生觀察、比較、抽象、慨括的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獨立思考的能力。教學重點:質數和合效的概念。

教學難點:質數、臺數、濟數、偶數的區別

教學過程:

課前談話:

給教室里的人分類。體會:同樣的事物,依據不問的分類標準,可以有多種小的分類方法。明確:分類的際準很重要。

一、復習舊知

說一說,在我們學習的空間,你可以得到那些數?(要求與同學說的盡也不重復)

給這些自然數分類。根據自然數能不能被2整除,可以分成新數和偶數兩類。

板書對應的集合圖。

自然數

(能不能被2整除)

把學生列舉的數填寫在對應的集合圈里。

問:看了集合圖,你想說什么么?(學生看圖說自己的想法,復習奇數和偶數的有關知識)

說明:這是一種有價值的分類方法,在以后的學習中很有用。

問:想不想學一種新的分類方法?關于新的分類方法,你想知道些什么?

二、進行新課

今天我們就用找約數的方法來給自然數分類。

復習:什么叫約數?怎樣找一個數所有的約數?

同桌合作.找出列舉的各數的所有的約數。(同時板演)

引導學生觀察:觀察以上各數所含的數的個數,你能把它們分成幾種情況‘!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自然數

(約數的個數)

(只有兩個約數)(有3個或3個以上的約數)

引導學生思考:只含有兩個約數的,這兩個約數有什么特點?引出約數的概念。

明確合數的概念.提問:合數至少有幾個約數?想一想:1的約數有哪幾個?它是質數嗎?它是合數嗎?

明確:這是一種新的分類方法。看廠集合圈,你想說什么?(學生看圖說自己的想法,鞏固寺數陽臺數的知識)

猜一猜:奇數有多少個?合數呢?

明確:因為自然數的個數是無限的,所以,新數陽偶數的個數也是無限的。運用新知,解決問題。

出示例1 下面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15  28  31  53  77 89 1ll

學生獨立完成。

問:你是怎么判斷的?

明確:可以找出每個數所有的約數,再根據質數和合數的意義來判斷;一個數,只有找到1和它本身以外的第三個約束,就能判斷這個數是合數還是質數。不必找出所有的約數來,這樣可以提高判斷的效率。

說明:判斷一個數是不是質數還可以查表。100以內的質數比較常用,看書本上的100以內的質數表。用質數表檢查對例子1的判斷是否正確。

完成練一練。

三、練習鞏固

1、堅持下面各數的約數的個數,指出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再用質數表檢查。

22 29 35 49 51 79  83

2、出示2到50的數。先劃掉2的倍數,再依次劃掉3、5、7的倍數(但2、3、5、7本身不劃掉。)

學生操作后,提問:剩下的都是什么數?

告訴學生:古代的數學家就是用這樣的方法來找質數的。

四、全課總結

學到這里,一種新的分類方法,你掌握了嗎?學生回答:相機揭示課題,質數和合數

討論:質數、合數、奇數、偶數之間是這樣的關系呢?

五、布置作業(略)。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2

教學內容:2,5倍數的特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經歷探索2,5的倍數特征的過程,理解其特征,能判斷一個數是不是2或5的倍數。知道奇數、偶數的含義,能判斷一個數是奇數還是偶數。

2、能根據解決問題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進行歸納、類比與猜測,發展初步的合情推理能力。在觀察、猜測和討論過程中,提高探究問題的能力。

3、有克服困難和解決問題的體驗,對自己得到的結果正確與否有一定的把握和信心。經歷觀察、歸納、類比等學習數學的活動,使學生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教學重點:理解2,5的倍數的特征

教學難點:對有關信息如何進行收集、分析、歸納發現數的特征

一、提示課題

這節課,老師要帶領全體同學進行探索活動,探索的知識是“2,5的倍數的特征”。(板書課題)

二、探索活動

1、2,5的倍數的特征

⑴、給出幾個式子,找找誰是誰的倍數,觀察發現是2或者5的倍數,引出今天的課題2,5的倍數的特征。

8÷4=2

6÷3=2

10÷5=2

15÷3=5

20÷4=5

8,6,10都是2的倍數。10,15,20都是5的倍數

那我們今天來學習2,5的倍數的特征

⑵、游戲

班上20位同學,老師按照每組5位同學,按順序排列了序號為1-20號。

1.請序號為2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

2.請序號為5的倍數的同學舉起手

3.請序號既是2又是5的倍數的同學舉起你們的雙手

1.2,4,6,8,10,12,14,16,18,20

2.5,10,15,20

3.10,20

學生總結歸納出2,5的倍數的特征

學生完成后,展示結果:

2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是0、2、4、6、8的數是2的倍數。

在學生理解2的倍數的特征的基礎上,師說明偶數和奇數的含義,并板書: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的數字是0或5的數,都是5的倍數。

⑵、實踐檢驗

①出示1~100的數字表格

②在表中找出2的倍數,并做上記號。

③在表格中找出5的倍數,師做記號。

④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做記號。

⑶嘗試判斷

出示數字:70、90、85、105、120、92、88、104、106

①判斷哪些是2的倍數,哪些是5的倍數,哪些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②學生運用乘法或除法計算,來驗證判斷結果。

(4)歸納總結,并板書。

三、鞏固練習

1、找出2、5的倍數。

12130353924012156018728590

(1)找出2的倍數、5的倍數。

(2)哪些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2、火眼金睛辨對錯:

(1)偶數都是2的倍數。()

(2)210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3)兩個奇數的和不一定是偶數。()

3、猜數。

從左邊起:

第一個數字最大的一位偶數

第二個數字5的倍數

第三個數字最小的奇數

第四個數字不告訴你

不過這個四位數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4、任選兩個數字組成符合要求的數:6、0、9、5

(1)奇數

(2)2的倍數

(3)5的倍數

(4)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

5、□里能填幾?

(1)2的倍數:8□

(2)5的倍數:7□□□

四、課堂小結:

2和5的倍數的特征是我們已經研究過了,3的倍數會有什么特征呢,我們下節課研究。

五、板書設計:

2,5的倍數的特征

5的倍數的特征:個位上的數字是0或5的數

2的倍數特征:個位上是0、2、4、6、8的數

是2的倍數的數叫偶數,不是2的倍數的數叫奇數。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3

課題:簡單的土石方計算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事例,經歷認識“方”并解決土石方計算問題的過程。

2、了解“方”的具體含義,能夠靈活運用體積計算公式解決一些簡單的現實問題。

3、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的過程中,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培養數學應用意識。

教學重點:

熟練運用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難點:

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演變成“橫截面的面積乘長”。

教學過程:

一、巧設情境,激趣引思。

同學們,前面幾節課我們學習了體積的有關內容,請大家思考以下問題。

(1)什么是體積?體積的單位有哪些?它們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2)怎樣求長方體的體積?正方體的體積,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計算的統一公式是什么?

(3)學生分組討論,指名回答問題。

這節課我們運用體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二、自主互動,探究新知。

課件出示例題1:讓學生讀題,討論:挖出的土與地窖的體積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交流計算的結果。

教師介紹“方”,讓學生用方描述挖出的土。

課件出示例題及攔河壩的和示意圖。

讓學生觀察,問:你知道了哪些信息?師幫助學生理解題意。

怎樣計算攔河壩的體積?為什么這樣計算?使學生知道:攔河壩的體積=底面積×高。

讓學生嘗試解決問題,并交流計算的方法和結果。

三、應用拓展,反思交流。

1、應用:

(1)試一試幫助學生弄清圖意,然后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師生合作解決。

(2)練一練第1、2題,幫助學生理解題中的事物和信息,再獨立完成。

第3、4題,讓學生先說一說,要解決問題,先要求出什么?

2、拓展:

練一練5板書設計:

簡單的土石方計算2×1.6×1.5=4.8(立方米)攔河壩的體積=橫截面面積×長答:要挖出4.8立方米的土。

橫截面的面積:(8+3)×4÷2=22(平方米)土石體積:22×50=1100(立方米)答:修這個攔河壩一共需要土石1100立方米。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掌握異分母分數加、減法,并熟練掌握計算方法。

能力目標:

能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異分母分數加減運算在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目標:

滲透環保教育,培養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

異分母分數加減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觀察表格:你已經學會比較大小了,你能從表格中看出哪種空氣質量的天數多一些?

你還想提哪些問題?

生:空氣質量優和良的天數一共占總天數的幾分之幾?

師:怎樣列式?

大家觀察一下,分母一樣嗎?你能想出什么辦法進行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異分母分數加減法。(板書課題)

二、自主實踐,探究新知。

1、小組合作,探究計算方法。(學生解決問題,教師巡視)

2、學生交流:

生:化成分數,通分

師:你能說說:分母不一樣的&39;時候怎么樣進行加減呢?

生:先通分,再按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

3、師生小結: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然后按照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計算。

4、鞏固練習:綠點問題自己嘗試列式計算。

(學生獨立操作,交流小結)

師小結:異分母分數減法怎么樣計算?計算結果要注意什么?

三、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1、“自主練習”第1題是一道看圖填空的題目。填完括號想一想為什么要化成分母是6的分數?

1、獨立完成第2題,做題時候要注意看清加減,計算結果記住約分

2、獨立完成想一想,一共占在校時間的幾分之幾,是把誰當成“1”?

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計算,然后將計算結果與比較,填在對應的集合圈內。進一步鞏固分數大小比較。

4、第6題,學生先估測,再進行計算。讓學生講清估測的依據及計算的方法,再比較估測結果與計算結果,進一步提高估測能力。

四、看書質疑,總結收獲。

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分母不一樣的分數你能怎么樣快速進行計算?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5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談話:我們來進行一個小小的拍球比賽,下面我們請甲隊的__(3人),和乙隊的__(4人)到前面來,每人拿一個球。注意:比賽的規則是在規定的時間里,哪個隊拍球的總個數最多,哪個隊就獲勝,聽懂了嗎?(聽懂了)

師控制時間(5秒),根據拍球的個數板書,如:

甲隊:6+7+8=21(個)

乙隊:10+4+3+6=24(個)

結束后要求學生把球輕輕的放在這里,慢慢的走回座位。

師:下面兩個隊以最快的速度把你們這個隊拍球的總數求出來。根據學生回答老師將上面的板書補完整。

師:我們來看看,在規定的時間里,甲隊拍了21個,乙隊拍了24個,哪個隊贏了?(或問我們能說明乙隊贏了嗎?)

生發現不行!

師:你為什么說不行?

生:我們是3個人拍的,他們是4個人拍的。(你什么意思啊?)就是這樣不公平。

師:甲隊的隊員聽了他這么一說也都覺得不公平了,是嗎?在人數不等的情況下,比較總數就不公平了,可在我們生活中就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比如:剛剛我們進行了期中考試,我們是怎么比較三個班的成績的呢?(比較平均數),我們這里就可以比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個?

二、解決問題,探求新知

1、初步感知平均數產生的需要

生1:分別用21÷3=

24÷4=

分別求出等于多少

師:比較平均每人拍了多少個?先來幫甲隊算一算,為什么“÷3”?再來幫乙隊算一算,為什么“÷4”?

師:我們以乙隊為例,這“6個”是表示什么?(可能有學生正好拍了6個)問有沒有不同意見?(平均每人拍了6個)

2、理解平均數的意義

師:1號你明明拍了10個怎么變成6個了,多的哪兒去了(多的補給拍的少的人了)那么拍的少的2號拍了4個怎么變成6個了(拍的多的給了我幾個,就慢慢增多了,)

師:多的補給了少的,多的就慢慢(少了),少的就慢慢(多了),最后他們4個人就慢慢變得相等了。這個6就是4個人拍的平均數。(板書:平均數)

問:這個平均數是怎么算出來的?(先加再除)

師:我們再來看看,多的10個給了少的,少的就慢慢增多,多到什么程度了?

生:每個人的相等。

師:那么這個6就是同學說的它是10、4、3、6這一組數的平均數,這個平均數就很好的反映了南邊這組的整體水平。甲隊和乙隊,甲隊平均水平7個,乙隊平均水平6個,哪一個隊的整體水平高些呢?學生直接說甲隊。

小結:提問,剛才我們比較總數的時候,我們好多同學都有意見覺得比較總數不公平,那么當人數不相等的時候我們比較什么才公平呢?(平均數)

3、溝通平均數與生活的聯系

師:同學們,平均數當我們需要它的時候來了,在我們生活中學習中,有很多地方都用到平均數。(學生舉例子)

三、估計平均數的策略

1、出示五一期間南通兒童樂園的游客統計圖

談話:同學們五一期間出去旅游了嗎?去了哪兒?

(1)估一估

問:看到這張統計圖,說說你讀懂了什么信息?還沒有發言的同學說說看。

生:1號1100人,2號來了1300人,3號1000人,4號900人,5號700人。

師:那么你還想了解點什么嗎?(平均每天來了多少人?)出示問題:這五天平均每天來了多少人?

要求:不許計算,只能估一估。(生估計1000、1200、只要在700與1300之間就行)

如果有學生估計500、600、2000等,讓學生討論:可能是500、600、2000嗎?為什么?

小結:最多的要給少的,多的就少了,平均數不可能比最多的還要多。少的會變多,平均數也不可能比最少的還要少。也就是平均數既要比誰少又要比誰多啊?

(2)算一算

師:好,每個同學再估計一個數把它藏在心里。要看估計的準不準就可以算一算,接下來就請同學們在自己的作業本上獨自的認真的算一算,有不同方法的呆會兒來給我們介紹。

匯報:都是1000,問你是怎么算的?把你的方法介紹給我們。

簡單的說:把這幾天的總人數求出來,再除以5。也就是先……再……。還有沒有不同的方法,一生用移多補少的方法介紹,也得到了1000,這叫移多補少。(板書移多補少)

(3)揭示估計方法

師:咦,剛才你第二次估計的數與1000接近的人舉手。老師剛才也偷偷的估計了一下,老師估計的是2000,你們說可能嗎?為什么呀?給我說說看!

生:平均數要比最多的少,比最少的要多。我們估計要有根有據。

師:從統計表上看,從2號開始來的人數越來越少,如果你是南通兒童樂園的管理人,你有什么招能吸引游客?(降低價格、提高環境)是個不錯的招,下課后王老師會在網上把我們三3班同學的建議發給南通兒童樂園的管理人,好不好?

3、出示本班期中考試4名同學的數學成績

談話:前天我們做了張試卷,這是4個同學的成績。

問:的和最少的分別是多少分?他們的平均成績肯定要比的怎么樣?比最少的怎么樣?

問:你想用什么方法算出他們的平均成績?

分別介紹兩種求平均數的方法。(90分)

4、分別出示三幅圖片

談話:水是生命之源,我國水資源相當豐富,但分布不均勻。

(1)我國嚴重的缺水地區

介紹:這是我國嚴重的缺水地區,他們一戶人家平均每月用水量30千克,用它吃飯洗衣服洗菜。

(2)出示小芳家用水統計圖

師:這是老師調查的小芳家用水統計圖,第一季度用水16噸、第二季度用水24噸、第三季度35噸、第四季度21噸。你知道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嗎?

可能有學生會選1和2。安排選1的和選2的個一名代表到前面來。要求選2的向選1的同學提提問題?選2的問:題目要求的是什么?那么一年有幾個月?那么你為什么還選1?問第三個問題時對方可能不回答了。

師:這個問題關鍵的地方要看求的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而1、3分別求的是什么?動筆算一算他家平均每月用水多少噸?(16+24+35+21)÷4=24(噸)

(3)小芳家平均每月用水約24噸

再同時出示(1)(3)兩種畫面,此時此刻你最想說的是什么?節約用水從我們自身做起。?

8.鞏固練習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6

一、教學內容

1.因數和倍數

2.2、5、3的倍數的特征

3.質數和合數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掌握因數、倍數、質數、合數等概念,知道有關概念之間的聯系和區別。

2.使學生通過自主探索,掌握2、5、3的倍數的特征。

3.逐步培養學生的數學抽象能力。

三、編排特點

1.精簡概念,減輕學生記憶負擔。

三方面的調整:

A.不再出現“整除”概念,直接從乘法算式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B.不再正式教學“分解質因數”,只作為閱讀性材料進行介紹。

C.公因數、公因數、公倍數、最小公倍數移至“分數的意義和性質”單元,作為約分和通分的知識基礎,更突出其應用性。

2.注意體現數學的抽象性。

數論知識本身具有抽象性。學生到了高年級也應注意培養其抽象思維。

四、具體編排

1.因數和倍數

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過去:用÷=表示能被整除,÷=表示能被整除。

現在:用=直接引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1)用2×6=12給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2)用3×4=12進一步鞏固上述概念。

(3)讓學生利用因數和倍數的概念自主發現12的其他因數。

(4)可引導學生利用一般的乘法算式×=歸納出因數和倍數的概念。

(5)說明本單元的研究范圍。

注意以下幾點:

(1)雖然不出現“整除”一詞,但本質上仍是以整除為基礎,因此,乘法算式中的乘數和積都必須是整數。

(2)因數和倍數是一對相互依存的概念,不能單獨存在。

(3)注意區分乘法各部分名稱中的“因數”和本單元中的“因數”的聯系和區別。

(4)注意區分“倍數”與前面學過的“倍”的聯系與區別。

例1(一個數的因數的求法)

(1)可用不同的方法求出18的因數(列出積是18的乘法算式或列出被除數是18的除法算式),但應引導學生有序思考。

(2)用集合圈表示因數,為后面求兩個數的公因數作鋪墊。

一個數的因數的特點

(1)因數是其自身,最小因數是1。

(2)因數個數有限。

(3)此結論通過例1和“做一做”中的特例通過不完全歸納法得出,體現了從具體到一般的思路。

例2(一個數的倍數的求法)

(1)求法:用該數乘任一非0自然數所得的積都是該數的倍數。

(2)用集合圈表示倍數,為后面求兩個數的公倍數作鋪墊。

做一做

與例1結合起來,提供了2、3、5的倍數,為后面探討2、3、5倍數的特征作準備。

一個數的倍數的特點

(1)最小倍數是其自身,沒有的倍數。

(2)因數個數無限。

(3)此結論通過例1和“做一做”中的特例通過不完全歸納法得出,體現了從具體到一般的思路。

2.2、5、3的倍數的特征

因為2、5的倍數的特征在個位數上就體現出來了,而3的倍數涉及到各數位上的數字之和,較為復雜,因此后安排3的倍數的特征。本部分內容對于熟練掌握約分、通分、分數的四則運算有很重要的作用。

2的倍數的特征

(1)從生活情境“雙號”引入。

(2)觀察2的倍數的個位數,總結出2的倍數的特征。

(3)介紹奇數和偶數的概念。

(4)可讓學生隨意找一些數進行驗證,但不要求嚴格的證明。

5的倍數的特征

(1)編排方式與2的倍數的特征類似。

(2)可進一步總結既是2的倍數又是5的倍數的特征,即10的倍數的特征。

3的倍數的特征

(1)強調自主探索,讓學生經歷觀察――猜想――__猜想――再觀察――再猜想――驗證的過程。

(2)可任意選擇一個數,用正面、反面的例子對結論進一步驗證。

(3)也可對任一3的倍數的各位數調換位置,更深刻地理解3的倍數的特征。

3.質數和合數

質數和合數的概念

(1)根據20以內各數的因數個數把數分成三類:1、質數、合數。

(2)可任出一個數,讓學生根據概念判斷其為質數還是合數。

例1(找100以內的質數)

(1)方法多樣。可以根據質數的概念逐個判斷,也可用篩法。

(2)把握教學要求:知道100以內的質數,熟悉20以內的質數。

五、教學建議

1.加強對概念間相互關系的梳理,引導學生從本質上理解概念,避免死記硬背。

從因數和倍數的含義去理解其他的相關概念。

2.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7

教學目標:

1、嘗試運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法發現規律,運用數的奇偶性分析和解釋生活中的一些簡單問題。

2、通過活動,讓學生經歷猜想結果,舉例驗證,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并在活動中發現加法中數的奇偶性的變化規律,掌握數的奇偶性特征。

3、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研究方法,提高推理能力。

教學準備:一次性紙杯、硬幣、課件等。

教學過程環節設計:

一、創設情境,產生認知沖突。

師:同學們,有一位家住在河南岸,以擺渡為生的船夫,想請我代他向同學們提一個問題,不知同學們是否愿意幫這位船夫解決一下呢?

(愿意)

課件出示情境圖和問題。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讓學生產生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引入到新知探究中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

二、分組活動,動手操作,感受奇偶性,建構數學模型。

1、活動一:

討論:船夫將小船擺渡11次后,船在南岸還是北岸?

小組合作,教師引導學生嘗試用“列表”、“畫示意圖”等方式探究。小組匯報時,展示表格或示意圖,全班交流。

2、活動二:

一個紙杯子杯口朝上放在桌上,翻動1次杯口朝下,翻動2次杯口朝上,翻動10次呢?翻動19次呢?100次呢?

學生動手操作,發現規律,匯報結果。

師:同學們,如果把“杯子”換成“硬幣”,你能提出怎樣的問題?試著回答這些問題,并用硬幣操作驗證自己的結論。

3、活動三:

討論:加法中數的奇偶性與結果的奇偶性。

課件出示填有偶數的圖形,奇數的正方形。

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先猜一猜結果,再舉例驗證)

小組匯報,全班交流。

(師板書:)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活動,經歷加法中加數與和的奇偶性特點。培養提出問題,猜想結果,再實踐驗證的數學習慣,發展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注重學生相互之間的交流,創設自主、合作、探究的數學學習課堂,讓學生經歷數學模型建構的全過程。

三、運用模型,解決問題。

1、判斷下列算式的結果是奇數還是偶數。

10389+2004: 11387+131:

268+1024: 46786+25787:

6007+8997:

2、有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兩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3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

你手上只有一個杯子怎么辦?

……(學生小組合作)

完成后,匯報反饋。

3、數學游戲。

規則如下:用骰子擲一次,得到一個點數,以 A點為起點,連續走兩次,轉到哪一格,那一格的獎品歸你。

誰想上來參加?

……(學生玩游戲。)

這樣玩下去,能獲得獎品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采用層層推進的方法,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會從生活實際中尋找數學問題,能運用數學知識分析并解決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應用意識,提高學生的數學綜合素質。

四、課堂小結,課后延伸。

1、說說我們這節課探索了什么?你發現了什么?

2、如果將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上放在桌上,每次翻動其中的3只杯子,能否經過若干次翻轉,使得4個杯子全部杯口朝下?最少幾次?

板書設計:

數 的 奇 偶 性

偶數+偶數=偶數

奇數+奇數=偶數

偶數+奇數=奇數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8

學習目標:

1、我能在認識長方體的基礎上,掌握長方體的特征,并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2、我能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探索出長方體的具體特征,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我有信心學會本節所學內容,我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重點:掌握長方體面、棱、頂點的特征和認識長方體的長、寬、高。

難點:形成長方體的概念,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學習過程

☆創設情景揭示課題

1、教師出示幻燈片,讓同學們從長方體、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球體、圓柱、圓等圖形中,找出立體圖形和平面圖形,然后在立體圖形中找出長方體。

2、孩子們,你能找出長方體嗎?

☆學海探秘探究一:火眼金睛

1、長方體有()個面,每個面是()形。指一指哪些面是相同的?

2、長方體有()條棱,指一指哪些棱長度相等?

3、長方體有()個頂點。

4、你還能發現什么?

探究二:制作長方體框架圖我發現

1、長方體的12條棱可以分為幾組?

2、相交于同一頂點的三條棱長度相等嗎?

探究三:借助“產品”我能認

1、相交于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做()、()和()。

2、我能指出長方體的長、寬、高。

☆走進知識大本營填一填

1、長方體有()個面,都是()形,特殊情況可能有一組相對的面是()形,相對的面的面積()。

2、長方體有()條棱,相對的棱長度()。

3、長方體有()頂點。

4、相交于長方體一個頂點的三條棱的長度分別叫()、()和()

辨一辨

1、長方體的6個面不可能有正方形。()

2、長方體的12條棱中長寬高各有4條。()

3、一張長方形的紙是一個長方體。()

4決定長方體的大小是長、寬、高。()

☆拓展延伸:我能自己制作一個美觀的長方體玩具箱。

☆談收獲、寫反思(梳理成數學日記)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還有哪些方面需要進一步的努力?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9

1、通過“打電話”的情境,體會生活中存在著需要用除數是小數除法去解決的問題,進一步體會數學與生活密切聯系。

2、利用已有知識,經歷探索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方法的過程,體會轉化的數學思想。

3、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正確掌握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案的計算方法能解決有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方法及學生活動設計

個性調整

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環節

問提問生活中有哪個同學一、創設情創設“打電話”的情境,

有打長途電話的經驗。境

1、出示文主題圖,讓學生說一說圖的意思,并討論如何解決“誰打電話的時間長”的問題。

二、自主探2、組織學生探索如何計算4.83÷0.7和45÷7.2的究,創建數得數時,在探索之前,先引導學生比較這兩個算式

和前面學習的小數除法有什么不同,使學生體會到學模型

如果除數變成整數就好了,引導學生把新的知識轉

化為已有的知識。不同的學生會有不同的想法,但都是要把被除數和除數擴大相同的倍數,使除數變

成整數,再按照小數除以整書的方法進行計算。1、試一試:其中37。1÷0。53和8。4÷0。56被除

三、鞏固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0倍后,被除數末尾需要補0,與應用2。7÷7。5被除數和除數同時擴大10倍后,被除數

比除數小,商的整數部分需要補0,在練習后反饋時要引起學生的注意。

2、練一練/1,2,3——補充練習:

1、把下面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4.68÷1.2=□÷122.38÷0.34=

□÷□5.2÷0.325=□÷325161÷0.46=□÷□2.筆算。6.84÷0.91225.84÷1.799.6÷41.5

220.5÷147

3

4

一、創設情境二、自主探究,創建數學模型三、鞏固與應用

呈現中國銀行20__年3月公布的關于外幣和人民幣之間的比率。

首先引導學生進行解答。由于貨幣的最小單位一般是“分”,以“元”為單位時第三位小數沒有意義,所以一般需要保留兩位小數,因此學生將體會到求積,商近似值在生活中的應用。

1、試一試,可以讓學生用計算器算出得數,然后根據得數按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出近似值。2、練一練:P71/1,2,3,4

第1題:這是人民幣和港幣的兌換,12.5÷1。07,

四、總結。超過了11元港幣;也可以用兵1×1.07,不到本世

紀末2元,因此11元港幣不夠。

第2題:這是人民幣和日元的兌換,要注意的是:5000×7.09所得到的近似值還需要去乘100.第3題:這是歐元換人民幣,5000×9.15=45750元不需要近似值.

根據學生的練習情況進行小結.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0

一、復習

1、3.6×0.47.25×0.8板演

2、把240縮小10、100、1000、10000是()

同步口答追問指出:移動小數點位數不夠添0補足。

3、評議追問算法隨即揭題

二、新課

1、例30.36×0.24

試算集體評議比一比一樣對嗎?追問:為什么積的十分位上是0?

你能用交換因數位置的方法驗算嗎?

結果怎樣?說明什么?

2、例4小明體重35.5千克,爸爸體重是小明的1.8倍,爸爸體重多少千克?

集體讀怎樣列式?為什么用乘法?35.5×1.8表示什么意思?

估計積比35.5大還是小?為什么練習簡評

3、香蕉買多少元?

每千克3.6元

師引出第一條規律,生說規律2、3。

一個大于0的`數乘,積這個數

應用規律比較大小

3.2×0.8○3.2

0.56×1○0.56

0.63×1.1○0.63

0.9×2.7○2.7

三、練習

練一練1

練一練2

四、收獲

五、作業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1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數加減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數加減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能力目標:在具體情景中對整數加減法的意義進行遷移,進一步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意義,提高學生歸納、概括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通過學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培養合作意識,讓學生體驗成功。

4、重點能正確進行同分母分數加、法計算。

5、難點能熟練掌握并養成最后計算結果能約分的要約分的習慣。

教學過程

創境激疑一、復習鋪墊,引出新知:

1、師:同學們,前面我們剛剛學過有關分數的知識,你能舉了分數的例子嗎?(學生舉例。)

師板書兩個分數:看著這兩個分數,你能想到哪些有關的分數知識?(學生回答。)

2、師:同學們復習的很全面,咱們再具體做個練習好嗎?

合作探究二、新課講授,總結規律:

1、學習例題1:

師:剛才的復習告訴我,大家對分數知識掌握的很好。還記得在三年級的時候,我們對分數的計算已經有了初步的了解,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同分母的分數加減法”。教師板書課題。

A、創設情境,出示題目:

B、出示例題1

師:請說出圖上有什么信息?

(1)學生分析讀題,列式,師: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小數加法和整數加法的含義

(2)你能大膽的猜測一下計算結果嗎?學生說出得數。

請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來證明得數是正確的。同桌或小組內的同學交流自己的方法。

(3)方法展示:

圖示法、線段法、數分數單位法。

2、學習例題2

師:剛剛學習了同分母的加法,接下來我們繼續研究同分母的減法。

A、教師板書兩個分數、

(1)師:你能用這兩個分數編一道減法應用題嗎?學生思考并回答。

(2)師:老師也用這兩個分數編了一道減法應用題,想看嗎?

B、出示例題2:為什么用減法呢?小數減法的含義和整數減法的含義。

請仿照例題1的計算方法計算得數。

出示例3、電視臺少兒頻道各類節目播出時間分配情況如下:

節目類型動畫類游戲類教育類科普類其它。

時間分配

(1)前三類節目共占每天節目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

(2)其它節目占每天播出時間的幾分之幾?

學生自己獨立解答。

拓展應用做一做1題

總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什么內容?你能用一句話來概括他的計算法則嗎?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2

教學內容:

P10例6、做一做,P13練習二第1—3題。

教學目的:

1、使學生會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

2、培養學生根據具體情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

根據題目要求與實際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積是小數的近似值。

教學過程:

一、激發: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個小數的近似數。(投影出示)

保留整數 保留一位小數 保留兩位小數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據學生的回答填空)

(1)怎樣用“四舍五人法”將這些小數保留整數、一位小數或兩位小數,取它們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們的近似值各應是多少?

3、揭題談話:在實際應用中,小數乘法乘得的積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數位數,這時可以根據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求出積的近似值。(板書課題:積的近似值)

二、嘗試:

談話引出例題:同學們你們知道什么動物的嗅覺最靈敏嗎?(生回答)所以人們常用狗來幫助偵探、看家。那狗的嗅覺到底有多靈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組數據:

1、出示例6:人的嗅覺細胞約有0.049億個,狗的嗅覺細胞個數是人的45倍, 所以狗能聞出壞蛋身上的氣味。狗約有多少個嗅覺細胞?

2、讀題,找出已知所求。

3、生列式,板書:0.049×45

4、生獨立計算出結果,指名板演并集體訂正,說一說是怎樣算的。

5、引導學生觀察、思考:

(1)積的小數位數這么多!可以根據需要保留一定的小數位數。學生獨立探究,指名說說取近似值的過程和理由。

(2)保留一位小數,看哪一位?根據什么保留?

(3)橫式中的結果應該怎樣寫?強調橫式中應當用約等號,而不能用等號。

6、專項練習(根據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積保留一位小數是( ),保留兩位小數是( )。

7、嘗試后練習:

▲P10頁做一做1.計算下面各題。

0.8×0.9(得數保留一位小數) 1.7×0.45(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判斷,并改錯。

10.286×0.32=3.29(保留兩位小數)

3.27×1.5=4.95 1.78×0.45≈0.80(保留兩位小數)

三、運用

1、一千克白菜的價錢是6。78元,媽媽買了0。8千克,應付多少題?

雖然此題沒要求保留兩位小數,但在日常生活中沒有比分更小的錢幣,所以應保留兩位小數。

2、兩個因數的積保留兩位小數的近似值是3.58。準確值可能是下面的哪個數?

3.059 3.578 3.574 3.583 3.585

四、體驗:誰來小結一下今天所學的內容?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3

學習內容:

人教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教材第12—13頁。

學習目標:

1.我能理解因數與倍數的含義。

2.我會有序地思考,掌握了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3.我知道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學習重點:

理解因數和倍數的含義,掌握求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學習難點:

能熟練地找一個數的因數。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檢查獨學

1.互動分享收獲。

2.質疑探討。

三、合作探究

1.小組討論:乘法算式中的因數和這里講的因數一樣嗎?

(1)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代表交流、匯報。

(3)自讀課本第12頁下面的一段話。

2.自學課本第13頁例1。思考:

(1)18的因數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共有________個。

(2)18的最小因數是________,因數是________。它的因數的個數是________的。

(3)也可以這樣表示:18的因數

3.組內交流并討論:怎樣找最快,而且不容易遺漏?

我的想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組代表匯報,總結。

5.試試身手(第13頁“做一做”)。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4

教學目標

1.理解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算理,掌握除數是小數的計算法則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

教學重點

掌握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計算法則

教學難點

理解把除數是小數的除法轉化為整數除法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鋪墊孕伏

(一)指名板演,集體訂正:5628÷67

(二)演示課件:商不變的性質

(三)教師導入: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我們已經掌握了它的計算方法,那么除數是小數的

除法該怎樣計算呢?這節課我們就來解決這個問題.

(板書課題:除數是小數的除法)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學例4

1.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2.嘗試不同思路(把題里的米數都改寫成厘米數來計算)

56.28米=5628厘米

0.67米=67厘米

5628÷67=84(條)

教師說明:這種方法是正確的,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3.思考:為什么要把除數和被除數都擴大100倍呢?擴大1000倍可以嗎?

4.練習:繼續演示課件:一個數除以小數

5.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的關鍵是什么?轉化時以誰為標準?

6.小結計算方法

計算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看除數的小數

點向右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然后按除數是整數的除法法則進行計算.

(二)教學例5

例5

10.5÷0.75

1.學生試算

2.集體訂正

教師強調:(1)位數不夠用“0”補足.

(2)商的小數點和被除數的小數點對齊.

3.練習

51.3÷0.27

26÷0.13

(三)總結除數是小數的小數除法的計算法則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除數的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

移動幾位,被除數的小數點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用“0”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三、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和除數是整數的小數除法有什么聯

系?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四、課堂練習

(一)填空

除數是小數的除法,先移動_____小數點,使它變成整數;除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

幾位,_____也向右移動幾位,位數不夠的,在被除數的末尾_____補足;然后按照除數是_____的小數除法進行計算.

(二)把下面的題變成除數是整數的除法

4.68÷1.2=□÷12

2.38÷0.34=□÷□

5.2÷0.32=□÷32

161÷0.46=□÷□

(三)計算下面各題

6.21÷0.03=

210÷1.4

1.104÷2.4

五、布置作業

(一)計算下面個題.

19.76÷5.2

109.2÷0.42

8.4÷0.56

10.8÷4.5

6.825÷0.91

25.84÷1.7

(二)世界上最大的鳥是鴕鳥,體重達135千克,最小的鳥是蜂鳥,體重只有0.0016千克.鴕鳥的體重是蜂鳥的多少倍?

六、板書設計

一個數除以小數

例4做一條短褲要用布0.67米,56.28米布

例5計算

10.5÷0.75

可以做多少條短褲?

答:56.28米布可以做84條短褲

一個數除以小數(二)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5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展開與折疊的情景,經歷探究長方體和正方體6個面相對位置的過程,能夠準確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6個表面的展開與折疊。

2、能夠認識長方體和正方體,具有初步的立體空間想象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長方體和正方體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習數學的良好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能夠準確的掌握長方體和正方體的6個表面的展開與折疊。

教學方法:

師生共同歸納和推理

教學準備:

正方體的盒子。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教師讓學生拿出正方體的盒子并沿著棱剪開,把正方體展開成6個面和把6個面折疊成正方體。復習上節課學習的有關內容。

二、課堂練習:

1、學生做課本17頁第1題。

教師把正方體盒子6個面分別按照題目中的要求標上1、2、3、4、5、6個數字,讓學生找一找每個數字相對的面哪一個?

2、學生做課本17頁第2題。

讓學生把長方體盒子的6個面展開標上數字,然后找出每個數字所對應的面上是多少?

三、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一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提問學生回答)

板書設計:

展開與折疊每個面相對的面上的數字是多少。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6

課題:

列方程解應用題復習(行程問題)

學情分析:

相遇和追及問題的應用題是在學生掌握了一個物體的簡單行程問題的基礎上,初次接觸有關兩個物體運行的較復雜的行程問題,其中體現了“運動方向”“出發時間”“運動結果”等新的運動要素,給學生的思維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教學時應以一個物體運動的特點和數量關系為基礎,讓學生認識“相遇及追及”的特征,掌握此類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目標(課時目標):

1、初步理解兩個物體在一定距離中同時從兩地相向而行所涉及到的幾種常見的數量關系;

2、在理解題意的基礎上尋找等量關系,知道“相遇問題”的等量關系;一般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兩者相距的路程;知道“追擊問題”的等量關系,一般為:甲行的路程=乙行的路程

3、逐步掌握畫線段圖分析題目的方法。

教學重點:尋找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間的等量關系,從而列出方程,得出應用題的解。

教學難點:認識相遇的過程中理解運用等量關系的解決問題。

教學準備:PPT、練習本

教學過程:

教學活動教學說明

一、復習引入

1、揭題

2、常見的相遇問題類型(手勢演示)

(1)同時出發,相向而行

(2)一車先行,另一車再行,相向而行

(3)同時出發,途中一車暫停,相向而行

二、基礎練習

1、AB兩地相距1000千米,甲列車從A開出駛往B地,2小時后,乙列車從B地開出駛往A地,經過4小時與甲列車相遇,已知,甲列車比乙列車每小時多行10千米,甲列車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1)畫線段圖分析題意

(2)找出等量關系

(3)列式

2、兩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相向而行,2小時候相遇,這時甲車比乙車多行99千米,已知甲車的速度是乙車的1、4倍,求甲乙兩車各自的速度。

小結:(1)相加=總路程

(2)相差=路程差

3、一列快車從甲城開往乙城,每小時行75千米,一列客車同時從乙城開往B城,每小時行60千米,兩列火車在距離兩城中點30千米處相遇,相遇時兩車各行了多少千米?

小結:(3)到中點相等

4、小巧和小胖同時從學校出發去少年宮,小巧每分鐘走80米,小胖每分鐘走60米,小巧到達少年宮后立即返回,且在距少年宮400米處與小胖相遇,求相遇的時間。

小結:(4)總路程相等

三、鞏固提升

5、一輛客車和一輛貨車同時從相距250千米的兩地出發,相向而行,客車由于上下車停靠幾站后耽誤了半小時,結果貨車行了2小時后與客車相遇,客車平均每小時行80千米,貨車平均每小時行多少千米?

6、一輛摩托車以90千米/時的速度去追趕先出發的汽車,已知汽車的速度是60千米/時,摩托車4小時后追上汽車,汽車比摩托車早出發幾小時?

7、有甲乙兩個人,甲每分鐘走83米,乙每分鐘走49米,如果乙先走6分鐘后,甲從后面追乙,甲要追多少時間剛剛追到離乙40米?

8、一輛汽車從甲地出發,行了60千米后,一輛摩托車也從甲地開出,3小時后與汽車同時到達乙地,已知摩托車的速度是汽車的1.5倍,求兩車各自的速度。

四、思維訓練

9、甲乙兩人相隔若干米,若相向而行,1分鐘相遇,若同向而行,甲5分鐘能追上乙,乙的速度是60米/分,求甲的速度。

五、總結評價

路程,速度,時間是行程問題中3個最關鍵的量,所以在新知學習前先搞清他們之間的關系尤為重要。

“相遇問題”的概念較多,如“同時出發”、“相距”、“相遇”、“相對而行”、“相向而行”等。怎樣把這些抽象的概念讓學生感性地接觸并且深刻地理解呢?我借助肢體語言讓學生弄明白這些概念,通過生動有趣肢體動作刺激學生的感官,形成兩個物體運動的空間觀念,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也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概念。

通過畫線段圖理解了兩車行的`路程與總路程的關系,然后放手讓學生嘗試解答例題,這樣激發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最后通過檢驗求證學生的做法,使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

板書設計:列方程解應用題(行程)

相遇問題(1)相加=總路程

(2)相差=路程差

(3)到中點相等

(4)總路程相等

教學反思:

行程問題應用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點,而對于學生來說卻是學習的一個難點。在教學中應如何突出重點,特別是突破學生學習的難點,一直以來是我們數學教師不斷研究和探討的問題。本節課學習內容是行程問題復習,包含了相遇問題和追及問題,教學重點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能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通過課前的準備,上課的反思,我對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較深的理解。反思本節課的教學,有很多收獲:

1、合理組織安排教材,激發學生主動參與教學

首先復習“速度×時間=路程”這一行程問題的數量關系,為新知識的學習做必要的準備,然后用動作語言讓學生了解相遇問題中經常出現的幾個要素,這樣學生觀察起來直觀、易懂,興趣容易調動起來,并以此激發他們的學習欲望。然后再通過例題讓學生讀題,說等量關系,畫線段圖等手段理解相遇問題的解決方法。

追及問題與相遇問題都屬于行程問題,追及問題比相遇問題較難理解,避免學生學習枯燥無味,我在引入環節是以學生身邊的實例為背景引入的。基礎練習1,由學生畫圖獨立完成,達到復習相遇問題的特征及相等關系;練習2的出現是對比追及的特征,引出本節課所復習的第二個內容,相遇和追擊形成對比,區別不同。由于例題及變式練習是以遞進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其內容又處在同一背景下,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幾個問題間的聯系和差異,使學生明白此類應用題的特征,進一步提煉解應用題的一般思路。

2、運用線段圖進行教學,培養學生的分析、觀察能力

學生初步的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需要有一個長期的培養過程,要有意識地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解應用題的關鍵是審題,理解題意,找到相等關系。為了突破這個難點,我借助學生畫線段圖,分析線段圖中各量間的關系找到題目中隱含的相等關系,從而解決問題。在講解例1時,安排學生讀題畫關鍵詞語,動手演示理解題意,教師教給學生畫線段圖,運用線段圖找到相等關系。在變式練習及例2教學中,由學生嘗試畫線段圖尋找相等關系,學生能很快列出方程進行求解。運用線段圖分析比較數量關系,能夠變抽象為具體,變繁為簡,使等量關系更明確,為學生理解題意加起橋梁。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便于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從而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為學生提供充分的思考、分析的空間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始終把分析問題、尋找等量關系作為重點來進行教學,不斷地對學生加以引導、啟發,努力使學生理解、掌握解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上課的過程中雖然有學生合作學習,動手畫圖找相等關系,但時間短,沒有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去發現,真正體會線段圖的作用。學生認真畫圖后,我感到純是模仿較多,不會借助線段圖找相等關系。應該好好分析線段圖的用途,是解決較復雜問題常見的工具。在以后的教學中,我要注重對學生這方面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逐漸掌握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這使我深刻體會到:課前備課時除了要認真研究教材設計好教學內容外,一定要研究學生,研究教學方法與手段,創設情景讓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索,真正促進師生的共同發展。

4、分層遞進,滿足不同層次需求

在練習中組織了不同層次,不同形式的練習。運用變式練習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相遇問題的題意,開闊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理解題變意不變,方法也不變。拓展題的設計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有余力的學生再思考,以體現“下要保底,上不封頂”“因材施教”的教學思想。總之,讓學生經過多層次的練習,掌握知識,形成技能。

總之,在列方程解應用題的教學中,我們要借助各種教學手段,通過多種途徑幫助學生理清題意,尋找各量的關系。我感到學生的困惑是讀不懂題意,找不到各量間的關系,不會列方程。通過反思,我再講應用題時,不要快,題目不要貪多,要精,有典型性,適時變式練習,抓各量之間的關系,盡量列出不同方程求解,達到訓練學生思維的目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時刻伴隨我們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有針對性的思維訓練,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7

教學目標:

用“直接嘗試法”探究“已知圓的周長求圓的直徑”的方法,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39;能力。

教學過程:

一、探究解決問題的方法。

⑴出示情境圖。

⑵介紹解決方法。

1:251.2÷3.14=80(米),因為c=πd,所以只要用周長除以3.14,就可以算出直徑了。

2:解:設花壇的直徑是x米。X×3.14=251.2,然后解方程。

⑶溝通兩種方法間的聯系。

師生一起解方程:x=251.2÷3.14,x=80。

觀察解方程的第二步“x=251.2÷3.14”和算式“251.2÷3.14”比較,感悟算術方法解答和列方程解答相通的地方。

⑷聯想。

想:算出圓的直徑有什么價值。

可以算出半徑,80÷2=40米;還可以算圓的面積;根據圓的直徑找出圓心;畫出圓。

二、多種練習,內化知識。

⑴獨立完成試一試和練一練。

⑵解答練習十八第6題。

獨立解答,班級交流。注重解答方法的思路交流和作業格式的指導。

⑶解答練習十八第8題。

學生解答中出現兩種答案:一是21棵,二是22棵。引導學生畫圖驗證,理解確認正確答案是22棵。

三、作業,練習十八第7題。

五年級數學教案免費篇18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教科書五年級下冊第84-85頁例3、例4及相關練習

學情分析:

《約分》是在學生已經掌握了分數的基本性質和公因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約分作為分數基本性質的直接應用,它是化簡分數的常用方法。學習約分,不但可以提高對分數基本性質的的認識,還為分數的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和技能目標: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掌握約分的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約分,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和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學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簡分數和約分的意義,經歷探究約分方法的過程,滲透恒等變換思想。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最簡分數的意義和約分的方法;掌握約分的方法。

難點:能準確的判斷約分的結果是不是最簡分數。

教具、學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鋪墊。

課件出示一起回答 用列舉法找出24和30的公因數和公因數 (為24

/

30約分做準備)

1、24的因數有( ),30 的因數有( ),24和30的公因數有( ),它們的公因數是( )。

2、填空(說說為什么,什么是分數的基本性質)

(教學方法:課件出示復習題,第1題學生在練習本上完成,第2題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過渡: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容,請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猜測、驗證和比較,理解最簡分數的意義

1、出示例3的教學情境圖,讓學生觀察。

2、師:從情境圖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這是某所學校100米游泳比賽中,三個學生的對話,生1: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經游了75米,生2:他已經游了全程的3

/

4,生3:75

/

100和3

/

4是一回事嗎?)

3 、猜一猜:75

/

100和3

/

4

/

是一回事嗎?

4、驗證:讓學生同桌討論,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

5、學生匯報結果,教師課件演示。

6、引導學生比較75

/

100和3

/

4兩個分數的異同,得出最簡分數的概念。

相同點:分數的大小相等

不同點:75

/

100分子和分母較大,含有公因數1、5、25;3

/

4分子和分母較小,只含有公因數1。分數的意義,分數單位都不同

總結概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1,像這樣的分數叫做最簡分數。

活動:請學生例舉最簡分數的例子。

教師說學生判斷,

學生說大家判斷

學生說同桌判斷

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1,看是否有公因數2、3、5

8、課件出示練習:指出下面哪些分數是最簡分數?為什么?

5

/

7 6

/

9 10

/

12 11

/

12 8

/

10  14

/

169

/

1624

/

25 21

/

24 13

/

17

名回答,說明為什么。

還是抓住關鍵:分子和分母只含有公因數1

假如都是2或3或5等的倍數,就不只有公因數1。

(二)、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在我們學過的分數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呢?

課件出示例4. 判斷24

/

30是不是最簡分數(不是,除了1外,還有公因數2、3、6)

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

師提出思考問題:

(1)、化簡指什么? 使分子分母的數字變小

(2)、化簡后大小不能變,要運用什么性質? 等式的基本性質

(3)、 等式的基本性質中同時乘或除以相同的數(0除外),化簡時,是乘,還是除,用什么來除。 除,用公因數來除

(4)、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 最簡分數,分子分母只有公因數1

學生小組內討論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

2、師:請同學們試著做一做,把24/30化簡成最簡分數。大小不能變。

完成后小組內交流。

巡視,指導。

交流探究結果。

小組匯報結果。

(1)方法一: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1除外)依次去除。除到最簡分數為止

24

/

30=24+30

/

30+2=12

/

152

/

15=12÷3

/

15÷3=4

/

5

(2)方法二: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去除。直接得到最簡分數。

24

/

30=24+6

/

30+6=4

/

5

/

小結:教師用課件演示比較兩種約分方法,并總結約分的意義。

約分的概念:

師:約分還有一種書寫方法,請同學們看第85頁例4,

并在練習本上寫一寫約分的這種寫法。

6、教師課件直觀演示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

三、鞏固練習(課件演示)

過渡:剛才我們一起學習到了最簡分數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現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

1、判斷下面各等式,哪些是約分?為什么?

2、錯題改正。

3、指出下列分數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

4、分蘋果。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什么內容?(板書課題:約分)

五、板書設計

約 分

方法一:

24

/

30=24÷2

/

30÷2=12

/

15

12

/

15=12÷3

/

15÷3=4

/

5

方法二:

24

/

30=24÷6

/

30÷6=4

/

5

75

/

100= 3

/

4

不同點 : 分子和分母較大 分子和分母較小,

含有公因數1、5、25 只含有公因數1

最簡分數

教學反思

1、為學生的數學思考搭梯子。

課堂提問是學生進行數學思考的前提,問題過易就沒有思考探究的價值,但問題過難,學生又研討不出來也沒有實際意義。本節課的教學,我根據問題的難易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給學生學習搭梯子。

如:在探究理解最簡分數意義這一環節的教學中,學生驗證出75

/

100和3

/

4相等以后,我提出了一個問題:75

/

100和3

/

4有什么區別?很多學生都能看出75

/

100分子分母較大,3

/

4分子分母較小,但沒有學生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上去比較。接著我給學生搭了個梯子:請同學們從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數上比較一下看它們有什么區別?很快學生就找出了75

/

100分子分母有公因數1、5、25,而3/4只有公因數1,然后我又在“只有”這個詞上加以強調,使學生深刻的理解了最簡分數的概念。

又如探究“約分的意義和方法”這個環節,如果直接出示例4:24

/

30,然后讓學生自主探究約分的方法,相信很多學生會“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從下手。在出示例4之后,我是這樣給學生搭梯子的。我要求學生不動手,先思考三個問題(①、化簡指什么?②、化簡要運用什么性質?③化簡到什么時候為止?),接著讓學生交流,明確題目要求,為探究約分方法做準備。通過這兩步搭梯子之后,學生也就知道了化簡就是把分子分母較大的分數化成分子分母較小的分數,化簡要運用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要化到最簡分數為止。第三步再讓學生自己去探究約分的方法。此時學生已胸中成竹,很自然的探究出了約分的方法,體驗了成功的喜悅,突破了本課的教學重點。

2、為學生交流搭臺子。

課堂是學生的舞臺,需要教師給學生搭臺子。只要有探究的地方,就需要交流,學生交流的過程就是在建構知識的過程。因此在理解最簡分數和探究約分方法的教學中,我都充分讓學生先同桌討論再全班交流,最后歸納總結形成知識點。我認為教師在教學時,應時刻記住把課堂還給學生,為學生的精彩交流喝彩。只有這樣,你的課堂才會因為學生的精彩交流而精彩。

3、不動筆墨不讀書。

數學學習是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過程。學生在思考交流之后更應讓學生動手來寫,熟話說“讀十遍不如寫一遍”。我特別注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要求學生 “不動筆墨不讀書”。在復習鋪墊中讓學生把練習題先寫在練習本上,再集體訂正;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的教學時,要求學生把驗證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在探究約分的方法時,讓學生把化簡的過程寫在練習本上,再交流;在學生看書找約分的另一種書寫格式時,我始終要求學生練習寫一寫。

4、教學環節過渡亦無痕。

好的書法給人感覺“行云流水一氣呵成”,好的課堂也應是環環相扣,銜接自然的。本節課我注重教學各個環節的過渡,如:復習鋪墊后說:這是我們前面所學習的內容,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新內容,請看大屏幕(過渡到最簡分數的教學);在學習了最簡分數后說:剛才,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在我們學過的分數中有很多都不是最簡分數,我們能不能把它化成最簡分數呢(過渡到約分的教學)?在學習了約分后說:我們一起學習了最簡分數和約分的知識,老師發現大家學得很認真,但不知掌握的怎么樣?大家愿意接受挑戰嗎(過渡到鞏固練習的教學)?

5、思想方法滲透亦無形。

數學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是一條明線,數學思想的滲透是教學的一條暗線。數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會滲透著一種數學思想,《約分》這一知識點就滲透著恒等變換的數學思想。本課的教學中,恒等變換的數學思想在驗證75/100和3/4是否相等和化簡分數的教學時得到滲透,在鞏固練習中得到不斷的內化和深化。

欠缺火候的地方:

有智慧的教師往往能利用課堂即生資源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更具魅力。整觀這節課,本人撲捉學生課堂發言及練習中有用教育資源的能力不夠,課堂教學亮點不夠亮;其次本人對學生評價的語言還不能較大程度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第三,學生傾聽和動筆的習慣還有待進一步提高。

名師張齊華說:好課是從心靈深處流淌出來的。一堂成功的課往往不是教師教學技藝和技巧的簡單疊加與拼湊,而是其多年來學識、功底、經驗、技巧、智慧、個性乃至人生閱歷等在特定教育情境下的一種自然勃發與流淌。如練武之人,境界不是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而是有深厚內力和“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氣魄。自知自己還有很多東西需要不斷學習,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8193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全自动包装机_灌装机生产厂家-迈驰包装设备有限公司 | 右手官网|右手工业设计|外观设计公司|工业设计公司|产品创新设计|医疗产品结构设计|EMC产品结构设计 | 北京乾茂兴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观光车|电动巡逻车|电动越野车厂家-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小型高低温循环试验箱-可程式高低温湿热交变试验箱-东莞市拓德环境测试设备有限公司 | 乐泰胶水_loctite_乐泰胶_汉高乐泰授权(中国)总代理-鑫华良供应链 | wika威卡压力表-wika压力变送器-德国wika代理-威卡总代-北京博朗宁科技 | 新型游乐设备,360大摆锤游乐设备「诚信厂家」-山东方鑫游乐设备 新能源汽车电池软连接,铜铝复合膜柔性连接,电力母排-容发智能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 苏州教学设备-化工教学设备-环境工程教学模型|同科教仪 | 光伏支架成型设备-光伏钢边框设备-光伏设备厂家 | 一礼通 (www.yilitong.com)-企业礼品解决方案一站式服务平台 | 油罐车_加油机_加油卷盘_加油机卷盘_罐车人孔盖_各类球阀_海底阀等车用配件厂家-湖北华特专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_生活污水处理设备_全自动加药装置厂家-明基环保 | 清水-铝合金-建筑模板厂家-木模板价格-铝模板生产「五棵松」品牌 | 塑胶跑道施工-硅pu篮球场施工-塑胶网球场建造-丙烯酸球场材料厂家-奥茵 | 定制奶茶纸杯_定制豆浆杯_广东纸杯厂_[绿保佳]一家专业生产纸杯碗的厂家 | 冷却塔风机厂家_静音冷却塔风机_冷却塔电机维修更换维修-广东特菱节能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成都离婚律师|成都结婚律师|成都离婚财产分割律师|成都律师-成都离婚律师网 | 学叉车培训|叉车证报名|叉车查询|叉车证怎么考-工程机械培训网 | 蜘蛛车-登高车-高空作业平台-高空作业车-曲臂剪叉式升降机租赁-重庆海克斯公司 | 钢制暖气片散热器_天津钢制暖气片_卡麦罗散热器厂家 | 拉曼光谱仪_便携式|激光|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 北京印刷厂_北京印刷_北京印刷公司_北京印刷厂家_北京东爵盛世印刷有限公司 | 骨密度检测仪_骨密度分析仪_骨密度仪_动脉硬化检测仪专业生产厂家【品源医疗】 | 电销卡_稳定企业大语音卡-归属地可选-世纪通信 | ?水马注水围挡_塑料注水围挡_防撞桶-常州瑞轩水马注水围挡有限公司 | 利浦顿蒸汽发生器厂家-电蒸汽发生器/燃气蒸汽发生器_湖北利浦顿热能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 中药二氧化硫测定仪,食品二氧化硫测定仪|俊腾百科 | 混合生育酚_醋酸生育酚粉_琥珀酸生育酚-山东新元素生物科技 | 消防设施操作员考试报名时间,报名入口,报考条件 | 混合气体腐蚀试验箱_盐雾/硫化氢/气体腐蚀试验箱厂家-北京中科博达 | 打包箱房_集成房屋-山东佳一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 安德建奇火花机-阿奇夏米尔慢走丝|高维|发那科-北京杰森柏汇 | 西安文都考研官网_西安考研辅导班_考研培训机构_西安在职考研培训 | 植筋胶-粘钢胶-碳纤维布-碳纤维板-环氧砂浆-加固材料生产厂家-上海巧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航空障碍灯_高中低光强航空障碍灯_民航许可认证航空警示灯厂家-东莞市天翔航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中医治疗皮肤病_潍坊银康医院「山东」重症皮肤病救治平台 | 成都租车_成都租车公司_成都租车网_众行宝| 算命免费_生辰八字_免费在线算命 - 卜算子算命网 | 苏州柯瑞德货架-仓库自动化改造解决方案 | 继电器模组-IO端子台-plc连接线-省配线模组厂家-世麦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