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小學教案 > 數學教案 > 五年級 >

五年級趣味數學的優秀教案

時間: 曉晴2 五年級

數學的很多知識,是可以在生活中以實例來呈現出來的。加深數學教學與生活的關聯性,可以幫助學生更快的理解記憶知識點。這次小編給大家整理了五年級趣味數學的優秀教案,供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五年級趣味數學的優秀教案

五年級趣味數學的優秀教案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在實際情境中,認識計算梯形面積的必要性,能運用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解決相應的實際問題。

過程與方法:培養學生學會發現知識之間的規律,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和觀察能力,在小組合作探索的活動中,經歷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過程。

情感態度價值觀:在探索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過程中,獲得探索問題成功的體驗。

教學重點:理解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正確計算梯形的面積。

教學難點:梯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給每個小組準備梯形若干個,剪刀一把;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創設情境。

師:同學們,我們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時,學到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還記得是什么方法嗎?(轉化)

師:誰來說說平行四邊形式三角形的面積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根據學生所述,教師電腦演示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師:推導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面積公式時,我們都用到了轉化的方法,把我們要研究的圖形轉化成已經學過的圖形來發現他們之間的聯系,進而推導出面積計算的公式。

師:在生活中,我們能看到各種形狀的物體,(出示課件)這輛小汽車的車窗玻璃是什么圖形?還記得梯形各部分的名稱嗎?(出示課件)這是一大一小兩個梯形,你認為梯形面積的大小可能會與什么有關?它們之間到底有著怎樣的關系呢,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梯形的面積計算。(板書課題)

二、猜測驗證,自主探究。

師:現在請大家想一想,你準備怎么出梯形的面積?看來“轉化”這種方法確實很重要,我們在解決很多問題的時候都是利用已有的知識去解決新問題,那么你們認為梯形可以轉化成我們以前學過的什么圖形呢?

1、生猜想。(平行四邊形、長方形、三角形……)

2、公式探究。

師:你們的這些想法是否正確呢?下面咱們一起來驗證一下。

先給同學們30秒的時間獨立思考,自己想辦法。

(30秒過后)

師:好了,下面的時間請同學們把自己的想法在小組內先交流一下,然后選出一種的方法,利用你們手中的學具推導出梯形面積公式。

3、學生進行探究,師相機指導。

4、生匯報。

師:剛才老師在下面走的時候發現第x組的同學最先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下面請第x組的同學派代表到前面展示一下你們是怎么做的。

(生展臺展示)

組1:我們組用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得出拼成的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平行四邊形的高與梯形的高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與下底之和,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師隨機貼圖并板書)

師:其它組有沒有不同的拼擺方法?(讓生在座位上說)

請你說說你們組是怎么拼的,推導出的梯形面積公式是什么?

組2: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梯形拼成了一個長方形,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是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

師:老師在下面走的時候發現有一個組采用了割補的方法推導出了梯形的面積公式,是哪個小組?請到前面展示一下。

組3:我們選擇了一個梯形,沿著它的腰對折,然后剪開,再移到右邊拼成了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與梯形的面積相等,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與下底的和,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積=(上底+下底)×高÷2(師隨機貼圖)

師:哪個小組還有不同的方法?

組 4:我們組把梯形剪成了兩個三角形,得出梯形的面積等于兩個三角形面積之和,這個小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小三角形的面積=上底 ×高÷2,這個大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下底,高等于梯形的高,所以大三角形的面積=下底×高÷2,從而推導出梯形的面積=上底×高÷2+下底×高÷2(師隨機貼圖)

(注:師在生匯報的過程中要讓生到黑板上畫出小三角形也就是鈍角三角形的高在哪里,并引導生說明鈍角三角形的高為什么和梯形的高相等)

師:剛才同學們說出了這么多的方法,你們真了不起!老師也想出了一種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幻燈出示轉化過程)

師:誰能根據老師展出的這種方法推導出梯形的面積公式?

生口頭敘述。

師:你真聰明!其實推導梯形面積公式的方法還有很多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利用課下時間進一步探究。

師:好了,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那么梯形的面積公式用字母可以怎樣來表示?

生:s=(a+b)h÷2

(師板書)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個公式,想一想,要想求梯形的面積必須知道哪些條件?

由此看來梯形面積的大小與它的上、下底和高這三個因素有關,那么,在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呢?

三、實踐運用,解決問題

接下來我們一起走進生活,來解決一個實際問題。

師:課件出示例題:

(這是我國長江三峽水電站大壩,它的橫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求它的面積。)

師:讓生以最快的速度在練習本上只列式不解答。老師算了一下這道題的結果,等于10530平方米,同學們可利用課下時間驗證一下老師算的到底對不對。

師:梯形的面積應用很廣泛,在很多物體中經常會看到梯形。下面我們來解決另一個日常生活中的問題。(幻燈出示)

一輛汽車側面的兩塊玻璃是梯形(如下圖),它們的面積分別是多少?

師:好,剩下的時間我們來解決其他問題。

1.算出下面每個梯形的面積。(單位:厘米)90 頁第3題

2.判斷題。

(1)兩個梯形都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2)兩個形狀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

(3)兩個完全一樣的梯形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 四邊形。 ( )

(4)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是梯形面積的2倍。( )

3選擇題

(1)梯形的上底是4米,下底是6米,高是5米,它的面積是( ) 。

A. 45平方米 B. 25平方米 C. 25米

( 2 ) 一個梯形上底是80厘米,下底是12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面積是( )平方分米。

A 50 B. 25 C. 230

4. 90 頁第3題

5、一條新挖的渠道,橫截面是梯形,渠口寬2.8米,渠底寬1.4米,渠深1.2米. 橫截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米?

四、小結。

師:這節課同學們在探索的過程中發揮了自己的聰明才智,利用轉化的思想創造出了多種推導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方法,并能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你們真了不起!今后我們將會利用這種方法來探究更多的有關圖形的知識。相信你們今后會有更加出色的表現

五年級趣味數學的優秀教案2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第82——8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的圖形,明確什么是“點陣”,了解點陣的基本知識。

2、能在具體的觀察活動中,發現點陣中隱藏的規律,體會圖形與數的聯系。

3、培養學生觀察、概括與推理的能力。

4、了解數學發展的歷史,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活動,引導學生探索發現“點陣”中隱藏的規律。

教學難點:

能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到點陣圖形的不同排列規律,并能把觀察到的規律用算式表示出來。

教學準備:

(師)多媒體課件;(生)彩筆。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老師在黑板上畫點)今天給大家請來了一位圖形朋友——點,不要小看了這個小小的點,早在2000多年前,古希臘的數學家們就是從這樣一個小小的點開始研究,發現了由許多個這樣的點組成的點子圖形中的規律,還給這些圖形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叫點陣。同學們想不想過一把當數學家的癮,自己來尋找這些規律?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點陣中隱含的規律。(板書課題:點陣中的規律)

二、探究正方形點陣中的規律

1、探究正方形點陣的規律。

(1)我們一起來看看數學家們當年研究的點陣圖,邊看邊說出各個點陣的點子數。

教師依次出示前四個正方形點陣圖,并逐步引導學生想像、猜測:下一個點陣圖會是什么樣子呢?

(隨著點陣圖的依次出現,學生的思維逐漸活躍,當第三個點陣圖出現的時候,學生已經忍不住地說出了點數。說明學生已經發現了正方形點陣中的規律。但這時,教師沒有急于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而是給學生留出了完善自己想法的時間,同時也暗示學生:規律的呈現不能依靠一個或幾個圖形來歸納,應該有耐心地繼續自己的觀察活動。)

(2)除了能說出各個點陣的點數之外,仔細觀察點陣圖:你還有什么其它的發現?

(學生能夠發現各個點陣的形狀是正方形的,還能用1×1、2×2、3×3、4×4這樣的算式來表示每個點陣的點數。)

(3)根據剛才發現的規律,想:第五個點陣是什么樣子,獨立畫出來,并用算式表示點數。

(學生獨立畫出第五個5×5的點陣圖)

(4)思考:照這樣的規律繼續畫下去,第100個點陣的點數如何用算式來表示?第n個呢?

(結合發現的規律,引導學生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建立總結正方形點陣規律的模型。)

小組討論:你覺得每個正方形點陣的點子總數與什么有關系?

(學會用簡單的語言表述自己的想法,使得初步的形象感知得到提升)

小結:每個正方形點陣的點子總數可以看作是一個相同數字相乘的積,這個數字與點陣的序號有關,與每個正方形點陣每排的點子數也有關系。

2、剛才我們研究了一組正方形點陣中隱含的規律,那么對于同一個點陣來說,如果劃分的方法不同,所呈現的規律也就不同。

(1)請大家仔細觀察第五個正方形點陣中點的劃分方法,你能發現什么規律?

學生會有如下發現

①是用折線劃分開的。

②每條線內的點分別是1、3、5、7、9。

③這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就可以表示為:1+3+5+7+9=25。

(2)如果把每條線所包圍的點子數記下來,如何用算式來表示?

第一條線: 1 = 1;

第二條線: 1+3 = 4;

第三條線: 1+3+5 = 9;

第四條線: 1+3+5+7 = 16;

第五條線: 1+3+5+7+9 = 25;

(3)每條線所包圍的點子數與前面研究的一組正方形點陣的點子數有什么關系?(正好是第一到第五個點陣的點子數。)

(第二、三個問題需要老師引導,學生自己難以發現,尤其是第三個問題,學生很難想到它們和開始時依次出現的幾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之間的關系。當學生想不到這種聯系時,是否一定要引導?)

(4)思考:表示這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的算式有什么特點?

(這個點陣的點子總數可以看作是連續奇數的和。)

(5)如果按這樣的劃分方法劃分第六個正方形點陣,它的點數該如何表示?

1+3+5+7+9+11 = 36;

(6)前面老師是把這個5×5的正方形點陣用折線進行了劃分,你們還有哪些不同的劃分的方法?在用算式表示上有什么規律?

學生的劃分有以下幾種

①橫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5+5+5+5+5;

②豎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5+5+5+5+5;

③斜向劃分:用算式表示為1+2+3+4+5+4+3+2+1;

至于前面兩種方法,都可以簡單地表示為:5×5;重點引導學生討論第三種劃分方法,觀察這個算式,你們發現了什么?

學生的發現如下

算式里的數是5;

從1開始加到5再加回到1;

這個算式是兩邊對稱的;

這個點陣的點數是中間那個數字5乘5的積;

教師引導:照這樣的規律類推,第六個正方形點陣的點數如何表示?第9個呢?第n個呢?

(在這里把尋找不同劃分方法的任務交給學生,既是學生前面探究過程思維的延續,又體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還用另一種方式解讀了“練一練”中的第一題。培養了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去發現問題,總結概括規律的能力。)

三、延伸應用,形成策略

1、除了我們剛才研究的正方形點陣,請大家猜猜看,還會有什么形狀的點陣呢?

(學生列舉了長方形點陣、三角形點陣、圓形點陣、橢圓形點陣等等。)

2、請大家嘗試運用前面學會的方法探究長方形點陣規律。

(1)小組合作研究:如何用算式表示每個長方形點陣的點子數?

學生通過討論很快達成共識

1×2;2×3;3×4;4×5;

(2)請你獨立畫出第五個長方形點陣并用算式表示出點數。

(學生獨立畫圖并寫出算式,互相交流。)

算式表示為:5×6;

(3)思考討論:你們覺得自己所寫的算式中的數字與圖形中的點子之間有什么關系?

(學生的發現為:乘法算式中的第二個因數總是比第一個因數多 1,第一個因數是長方形點陣的豎排點數,第二個因數是長方形點陣的橫排點數。并沒有發現第一個因數與點陣序號間的關系,因此,當要求他們寫出18個點陣的點數時,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答案:17×18、18×19。在爭論各自的理由時,學生的注意力才聯系到了點陣的序號與算式的關系,從而確定了正確答案。)

(4)照這樣繼續寫,你能寫出第n個長方形點陣的點數嗎?

學生可以很順利地寫出:n×(n+1)。

3、看來對于任何一個點陣,只要我們認真觀察研究,總能發現其獨特的規律。在小組內研究三角形點陣中的規律,要求:

(1)個人思考活動:觀察給出的四個三角形點陣的規律,畫出第五個三角形點陣。

(2)小組討論:對自己畫出的第五個三角形點陣進行劃分,你能想到哪些不同的劃分方法?分別用算式表示點數。

(學生活動)

全班交流

劃分一:橫向劃分,1+2+3+4+5=15;

劃分二:豎向劃分,1+2+3+4+5=15;

劃分三:斜向劃分,1+2+3+4+5=15;

劃分四:折線劃分,1+5+9=15;

(對于前面的三種劃分方法,都在我的預設之內,學生到此,已經很輕松地用語言表述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三角形點陣的點數是從1開始的連續自然數的和。而對于第四種劃分方法,是我沒有想到的。有一個孩子卻用非常強烈地要求,表達了自己的這種劃分方法,并且說出了這個算式依次遞加4的規律。)

4、同學們真了起!真正具有未來數學家的風范,用自己的聰明才智,發現并總結了各個不同的點陣圖中隱藏的規律。那么你覺得應該從哪些方面來探究點陣的規律?

學生交流

仔細觀察點陣的形狀;

數清每一行的點子數;

看清前后兩個點陣的變化……

(在這里不需要學生說出多么專業的、深奧的數學原理,只是引導學生對自己探究性學習方法的一個總結,盡管語言可能不夠簡練,總結不夠到位,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在表述,就是對學生思維訓練的一個提升,一種飛越。)

四、課堂總結

1、點陣的知識在生活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比如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上的“擊缶表演”、“太極表演”等,都是把一個人看作了一點,來排列有規律的隊形。你還知道什么地方運用了點陣的相關知識?

學生交流

五子棋、閱兵式的方隊、節日的花壇……

2、課后繼續搜集點陣的相關資料,下節課繼續交流。

(在這里,把學生的課堂學習延伸到生活,鏈接到學生已有的相關生活經驗,然后讓學生在生活中繼續尋找哪里用到點陣的知識,體現了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五年級趣味數學的優秀教案3

教學內容:

49~50頁的內容及練習十二1~12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并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明確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探究,理解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經歷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探究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觀察、探究,滲透辯證思想,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掌握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會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教學難點:

理解可以用分數表示兩個數相除的商。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 表示什么意思?它的分數單位是什么?它有幾個這樣的分數單位?

2.把一根鐵絲平均截成3段,每段的長度是這根鐵絲的幾分之幾,把誰看作單位“1”?

3.引入:5除以9,商是多少?板書:5÷9

如果商不用小數表示,還有其他方法嗎?學習了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后,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板書課題:分數與除法。

二、新課講授

1.教學例1:出示題目

(1)列出算式。(板書:1÷3=)

(2)討論:1除以3結果是多少?你是怎樣想的?

(3)教師畫出示意圖。把一個蛋糕平均分成3份,其中一份應是這個蛋糕的 ,就是 個“1”。

板書:1÷3= 1/3(個)

2.教學例2:出示題目

(1)動手操作。拿出三張同樣大小的圓形紙片,把它看作3塊餅,用剪刀把它們分成同樣大小的4份。

(2)口述方法及每份分得的結果,教師總結幾種不同的分法。

(3)歸納:從上面的操作可以看出,把3塊餅平均分成4份,無論怎樣分,每一份都是3塊餅的 ,即3個 塊,把3個 塊餅合起來就是1個餅的 ,即 塊,因此,3÷4=3/4 (塊)。

由此可見, 不僅可以理解為把1塊餅(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的3份的數,也可以看作把3塊餅組成的整體(單位“1”)平均分成4份,表示這樣1份的數。

學生相互說說 表示的意義。

3.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

(1)觀察1÷3= 3÷4= 這兩道算式,

想一想

①兩個(非0)自然數相除,在不能得到整數商的情況下還可以用什么數表示?

②用分數表示商時,除式里的被除數,除數分別是分數里的什么?

③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是怎樣的?

(2)總結三點

①分數可以表示除法的商。

②在表示除法的商時,要用除數作分母,被除數作分子。

③除法里的被除數相當于分數里的分子,除數相當于分數里的分母(強調“相當于”一詞)。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以表示成下面的形式

(3)如果用a表示被除數,b表示除數,那么分數與除法的關系可以怎樣表示

板書:a÷b=a/b (b≠0)

(4)這里的b能為0嗎?為什么?

明確:兩個整數相除,商可以用分數表示,反過來,分數能不能看作兩個整數相除?(可以,分數的分子相當于除法中的被除數,分母相當于除數)

(5)分數與除法有區別嗎?區別在哪里?

(分數是一種數,但也可以看作兩個數相除,除法是一種運算)

4.教學例3:出示題目

(1)列出算式。板書:7÷10

(2)怎樣計算?。7÷10=

三、鞏固練習。

1.做一做: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2.練習十二的第1、2題: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一說怎樣計算。

第3、4題:做在書上,集體訂正。

第5、6題:獨立完成,訂正時說一說是怎么想的。

3.作業:練習十二7----11題,選作12題。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學習了什么知識,你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分數與除法

例1:1÷3= 1/3(個)

例2:3÷4=3/4 (個)

例3:7÷10= 7/10

五年級趣味數學的優秀教案4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五年級上冊第80、81頁。

教材分析:

“雞兔同籠”問題是我國古代的一道數學趣題,最早出現在《孫子算經》中。它集題型的趣味性、解法的多樣性、應用的廣泛性于一體,是實施開放式教學的好題材。

教材中要求掌握3種解題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列表法、取中列表法),要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小組合作,運用假設舉例列表等方法,尋找解決的結果。教學中,要求教師不宜補充其他解法,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學情分析:

五年級學生已經學了一些用列表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還有一些學生在興趣小組、奧數等的學習中已經學過“雞兔同籠”問題。學生的程度參差不齊。學生的思維活躍?敢想、敢說,有一定的小組合作經驗。

教學目標:

1、了解“雞兔同籠”問題,感受古代數學問題的趣味性。

2、嘗試用列表、假設的方法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通過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從中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讓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分析,掌握解題的策略與方法。

3、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遷移思維能力。合作、交流等學習品質和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列表、嘗試和不斷調整的過程,體會解決問題的一般策略—列表。

教學難點:

運用學到的解題策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出示兒歌)雞兔同籠不知數,三十六頭籠中露,數數腳有一百只,幾只雞來幾只兔?

師:這就是我國民間的三大趣題之一,最早記載在1500年前的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課件出示古書動畫打開書出現原題),原題是這樣的,請看: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誰知道,這是一個什么問題?(雞兔同籠問題,課件出示雞兔同籠情境圖)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中國歷的數學趣題

“雞兔同籠”。(板書:雞兔同籠)

師:誰能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道題的意思?(雞兔同籠,上面數有35個頭,從下面數共有94條腿,問雞、兔各有幾只?)

師:這道古代趣題你能解決嗎?我們還是化繁為簡,從簡單入手吧!

二、探索新知

出示例題: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個有幾只?

1、明確問題,獨立思考通過讀題你獲得了那些數學信息?這道題里還有隱藏的數學信息嗎?

同學們先來猜一猜雞、兔可能各有多少只?(找一兩個同學猜測)

到底是幾只雞幾只兔呢?

2、小組合作交流。

師:小組討論,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用什么方法?

師:把你們的方法寫在紙上。可以使用桌子上老師提供的表格。

師:哪個小組說說你們的想法?

小組1:我們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實物投影展示小組的成果)先假設有1只雞,19只兔子,腳就有78條。腳太多,然后又假設有2只雞,18只兔子,腳還是太多了。這樣試下去就得到了有13只雞,7只兔子。

師:腿多了,減少誰的只數,增加誰的只數?

師:你們是怎么想到這種方法的?

生:在旅游費用的租車、租船中,我們就是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這題的類型跟那差不多,我們想,也可以用這種嘗試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

師:這種列表法有什么特點?

生:雞一只一只地增加,兔子一只一只地減少。

師:誰能給這種列表法取個名字?

生:逐一列表法。

師:還有哪些小組采用不同的列表法?

小組2:我們也采用列表法得出的答案,我們發現雞增加1只,兔子減少1只,腿就減少2條,所以我們沒有一個一個的試,那樣太麻煩,而是從1只雞,19只兔直接跳到6只雞,14只兔。最后也得到了13只雞,7只兔。

師:腿的總條數多了或少了你們組是怎么調整的,也就是你們的調整策略是什么?

生:腿多了,我們減少兔子的只數,腿少了我們增加兔子的只數。

師:我們也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好嗎?

生:跳躍列表法。

小組3:我們小組也是列表法。我們是先假設雞有10只,兔子也有10只。這樣比較簡便。

師:你能給這種方法取個名字嗎?

生:取中列表法

師(展示臺展示三張表格)同學們三張表格都能很好地求出雞、兔的只數,哪種方法最捷徑。

生1:取中列表法直取中間數減少了“試”的過程能更簡便、快捷地找到答案。

生2:我認為應該三種列表法結合使用,先用取中列表法減少一半的猜測數字,再用跳躍列表法加快猜測的速度,在接近答案時用逐一列表法。

生3::那是數字大時使用,數字小時,還是使用逐一列表法好,它答案不會重復、不會遺漏。

小組4:(展示臺展示)我們組認為還是采用列方程法最簡便、快捷,先假設雞的只數為ⅹ,兔子的只數就為20-x。

列式是:2x+4(20-x)=54 解得x=13 兔子的只數是7. 師:你們小組的同學很聰明,但這種方法我們暫不討論,有興趣的同學,課后和老師一起向他們請教,好嗎?

師:還有哪些組沒有匯報?

小組5:我們組也是用列式法算出雞、兔的只數(展示):假設全部是雞

(54-20×2)÷(4-2)求出兔7只,雞13只。

師:這種方法,我們也留在課后私下交流。

師:我們的祖先很聰明,為我們的祖先感到驕傲,其實老師也為你們感到驕傲,你們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就想出了這么多解決問題的辦法,你們很了不起!

四、方法應用,鞏固新知

過渡語:、“雞兔同籠”問題傳到日本,日本人稱它為“龜鶴問題”,你認為“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有什么相似之處?

1、師:除了“龜鶴問題”與“雞兔同籠”問題類似以外,我們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很多類似的

問題。(出示)學校舉行乒乓球比賽,有單打和雙打。12張乒乓球臺上共有34人同時在打球。問:正在進行單打和雙打的臺子各有幾張?

問:這題是否屬于“雞兔同籠”問題

2、師:我們班同學很聰明,會解“雞兔同籠”類型的問題,那聰明的你,是否會出一道“雞兔同籠”類型的題,考考其他組的同學呢?

3、(出示)一百個饅頭,一百僧,大僧三個更無爭,小僧三人分一個,大小和尚各幾人?

師:有興趣的同學,課后思考這一趣題。

四、小結交流

今天這節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即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又解決了我們身邊的一些數學問題。經過這節課,你有哪些收獲?

五年級趣味數學的優秀教案5

教學目標:

1、創設情境,進一步體會分數加減法的意義。

2、理解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3、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4、培養學生合作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難點:

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雙休日你們都在干什么事情呢?

生:有的去書城看書、有的看電視、有的去公園玩……

師:大家的答案有很多,老師調查了同學們星期日的活動,你們想知道大家主要都在干什么事情嗎?

生:非常想知道。

二、創設探索環境,探究學習過程

1、讀題審題,感知需要解決的問題。

老師出示題目(星期日的安排的情景圖)

師:請大家觀察圖片,找一找條件問題。

生:3/8的同學外出游玩,1/6的同學參加少年宮活動,其余的同學留在家中。留在家中的同學占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

2、引導思考,探究怎么樣列出計算算式。

師:同學們,我們要計算留在家中的同學占全班的幾分之幾,怎么列出算式呢?現在我們一起來試試看吧。

學生獨立思考,自我探究。

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交流合作。

師:誰能說說你們的探索結果呢?

生:1-3/8-1/6 1-(3/8+1/6) 1-1/6-3/8 1-(1/6+3/8)等。

全班探討,圍繞著總數 1 的問題老師歸納,明確算式的算理。

師:我們把全班學生人數看作整體1, 減去占總人數的幾分之幾,就能求出剩下幾分之幾。

揭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大家一起來探索分數加減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3、 自主探究運算的過程

師:我們以前已經學習了整數的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大家看看這些題目和以前我們學習的內容有什么是一樣的?有什么不一樣?

生:算式一樣,有加法也有減法,里面的數不一樣,以前是整數或者小數,現在是分數。

師:那么你們能不能運用以前學習的計算方法,自己選擇一道算一算怎么樣?

學生獨立思考計算,自我探索。

在獨立思考得基礎上,小組交流合作探討。

師:請哪位同學來說說你自己的計算過程?

1-3/8-1/6 = 5/8-1/6 = 11/24

1-3/8-1/6 = 24/24-9/24-4/24 = 15/24-4/24 = 11/24

1-3/8-1/6 =1-(9/24+4/24)= 24/24 – 13/24 =11/24

1-(3/8+1/6) = 1-13/24 = 11/24

……

師:剛才很多同學都說出了自己的計算過程,我們通過計算可以知道,分數加減法混合運算,有小括號的必須先算小括號里面的運算,沒有小括號的必須從左往右依次運算。

學生小組進一步探討,全班交流。進一步明確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方法和算理。

三、實踐運用,練習鞏固。

1、看圖列式計算。

請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第1題,全班交流,在計算過程中要強調運算順序。

2、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獨立完成6頁第2題,可引導學生畫圖分析解答,提高學生的分析問題的能力。

3、靈活解決其他的題目。(具體看自己學生狀態而定)

四、課堂總結

今天我們大家一起通過學習掌握了那些知識呢?

五、作業

教材第6頁第3題。


五年級趣味數學的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標簽大全

小學數學一年級公開課教案

小學語文五年級復習課教案

《認識圖形》一年級數學上冊教案

五上同步作文教案模板

398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压接机|高精度压接机|手动压接机|昆明可耐特科技有限公司[官网] 胶泥瓷砖胶,轻质粉刷石膏,嵌缝石膏厂家,腻子粉批发,永康家德兴,永康市家德兴建材厂 |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伸缩器_伸缩接头_传力接头-巩义市润达管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 整车VOC采样环境舱-甲醛VOC预处理舱-多舱法VOC检测环境仓-上海科绿特科技仪器有限公司 | 智能楼宇-楼宇自控系统-楼宇智能化-楼宇自动化-三水智能化 | 棕刚玉_白刚玉_铝酸钙-锐石新材料 | 防爆型气象站_农业气象站_校园气象站_农业四情监测系统「山东万象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定氮仪-半自动凯氏定氮仪厂家-祎鸿仪器 | 上海小程序开发-上海小程序制作公司-上海网站建设-公众号开发运营-软件外包公司-咏熠科技 | 广州监控安装公司_远程监控_安防弱电工程_无线wifi覆盖_泉威安防科技 | 幂简集成 - 品种超全的API接口平台, 一站搜索、试用、集成国内外API接口 | 高硼硅玻璃|水位计玻璃板|光学三棱镜-邯郸奥维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高温高压釜(氢化反应釜)百科 | 光伏支架成型设备-光伏钢边框设备-光伏设备厂家 | 聚丙烯酰胺PAM-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剂-河南博旭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巨野电机维修-水泵维修-巨野县飞宇机电维修有限公司 | 北京律师咨询_知名专业北京律师事务所_免费法律咨询 | 长沙中央空调维修,中央空调清洗维保,空气能热水工程,价格,公司就找维小保-湖南维小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恒温振荡混匀器-微孔板振荡器厂家-多管涡旋混匀器厂家-合肥艾本森(www.17world.net) | 兰州UPS电源,兰州山特UPS-兰州万胜商贸 | wika威卡压力表-wika压力变送器-德国wika代理-威卡总代-北京博朗宁科技 | CCE素质教育博览会 | CCE素博会 | 教育展 | 美育展 | 科教展 | 素质教育展 | 拉力机-万能试验机-材料拉伸试验机-电子拉力机-拉力试验机厂家-冲击试验机-苏州皖仪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袋式过滤器,自清洗过滤器,保安过滤器,篮式过滤器,气体过滤器,全自动过滤器,反冲洗过滤器,管道过滤器,无锡驰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高低温老化试验机-步入式/低温恒温恒湿试验机-百科 | 酒店厨房设计_中央厨房设计_北京商用厨房设计公司-奇能商厨 | 济南玻璃安装_济南玻璃门_济南感应门_济南玻璃隔断_济南玻璃门维修_济南镜片安装_济南肯德基门_济南高隔间-济南凯轩鹏宇玻璃有限公司 | 展厅设计-展馆设计-专业企业展厅展馆设计公司-昆明华文创意 | 蒜肠网-动漫,二次元,COSPLAY,漫展以及收藏型模型,手办,玩具的新媒体.(原变形金刚变迷TF圈) | 充气膜专家-气膜馆-PTFE膜结构-ETFE膜结构-商业街膜结构-奥克金鼎 | 加盟店-品牌招商加盟-创业项目商机平台 | 济南品牌包装设计公司_济南VI标志设计公司_山东锐尚文化传播 | 螺旋丝杆升降机-SWL蜗轮-滚珠丝杆升降机厂家-山东明泰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 钢木实验台-全钢实验台-化验室通风柜-实验室装修厂家-杭州博扬实验设备 | 消电检公司,消电检价格,北京消电检报告-北京设施检测公司-亿杰(北京)消防工程有限公司 | 武汉EPS线条_EPS装饰线条_EPS构件_湖北博欧EPS线条厂家 | 隆众资讯-首页_大宗商品资讯_价格走势_市场行情 | 紧急泄压人孔_防爆阻火器_阻火呼吸阀[河北宏泽石化] | 浙江浩盛阀门有限公司 | 美甲贴片-指甲贴片-穿戴美甲-假指甲厂家--薇丝黛拉 | 影像测量仪_三坐标测量机_一键式二次元_全自动影像测量仪-广东妙机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重庆小面培训_重庆小面技术培训学习班哪家好【终身免费复学】 | 智慧旅游_智慧景区_微景通-智慧旅游景区解决方案提供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