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
案例撰寫是對教學實踐的反思,從實踐中選擇適當的實例進行描述和分析,可以更清楚地認識哪些教法為什么取得了成功,哪些教法為什么效果不夠理想。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1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事例,使學生初步了解圖形的旋轉變換。結合生活實際,能初步感知旋轉現象,探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2、通過動手操作,使學生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
3、初步學會運用旋轉的方法在方格紙上設計圖案,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4、欣賞圖形的旋轉變換所創造出的美,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感受旋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數學的價值。
重、難點:
1、理解圖形旋轉變換的含義。
2、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3、能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旋轉90°。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方格紙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個魔方,再做這個游戲時,最常用到的操作時什么?(旋轉)
請同學們用手示范一下怎樣進行旋轉?(學生用手勢演示)
問:你們在做旋轉手勢時為什么有的向左旋轉,有的向右旋轉?(因為有的是順時針旋轉,有的是逆時針旋轉。)
集體聯系順時針旋轉90度和逆時針旋轉90度。
請一人到投影前操作魔方。其他同學提示其具體的旋轉方向。
師:剛才同學們在做游戲的過程中,反復提到一個詞“旋轉”,這節課,咱們就來共同研究“旋轉”。
板書課題:旋轉
二、明確概念
1、聯系生活
師: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旋轉現象呢?
生:風扇、陀螺、鐘表、車輪、風車……
課件出示幾種旋轉現象。
師:同學們說的這幾種都是旋轉現象,那么旋轉有怎樣的特征和性質呢?我們借助最常見的鐘表來進行研究吧。
2、學習例3.
(1)認識線段的旋轉,理解旋轉的含義。
出示鐘表實物。
師:請同學們觀察鐘表的指針,描述指針從“12”到“1”師怎樣旋轉的。(指針從“12”繞點O順時針旋轉30°到“1”)
師演示指針由“1”到“3”。
問:這次指針又是如何旋轉的?(指針從“1”繞點O順時針旋轉60°到“3”)
師演示指針由“3”到“6”。
同桌互相說一說:指針從幾開始?是繞哪個點旋轉的?怎樣旋轉?旋轉了多少度?
(2)明確旋轉要素
旋轉物體 起止位置 繞哪一點 旋轉方向 旋轉度數
板書: 點 方向 度數
師:要想清楚說明旋轉現象,明確以上幾個要素最為重要。
三、探索圖形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1、觀察風車的旋轉過程。(出示課件)
請學生說一說,在風的吹動下,風車是如何旋轉的。
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90°。
思考:你是怎樣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呢?
小組交流觀察到的現象。
一是由圖1到圖2,風車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二是根據三角形變換的位置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三是根據對應的線段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四是根據對應的點判斷風車旋轉的角度。
2、小結
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風車旋轉后,不僅每個三角形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而且,每條線段,每個頂點,都繞點O逆時針旋轉了90°.
3、概括旋轉的特征和性質。
師:剛才通過觀察我們發現,風車旋轉后,每個三角形的位置都變了,那么什么沒有變呢?(三角形的形狀、大小沒有變;點O的位置沒有變;對應線段的長度沒有變;對應線段的夾角沒有變。)
四、繪制圖形
1、自主畫圖。
我們已經了解了一個圖形旋轉的全過程,想不想自己試著畫一畫呢?
(1)出示例4方格紙。
(2)請學生看清圖形。
(3)說一說你是怎樣畫的。
引導學生明確:對應點與點O所連線段的夾角都是90°;對應點到點O的距離都相等。
學生獨立完成。
(4)作品展示,交流畫法。
2、總結畫法。
我們在畫一個旋轉圖形時,首先要確定它周圍的點,然后找到這個圖形各個點的對應點,最后連線。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2
復習教案
教學內容:第一單元認識正、負數;第二單元分數的意義和性質
教學目標:
1、鞏固復習第一、二學段所學的數學知識,獲得適應進一步學習所必須的數學基礎知識,以及必要的應用技能。
2、在對知識回顧與整理的過程中,掌握整理知識的方法,并使所學知識系統化、網絡化,形成完整的認識結構。
3、在回顧整理的過程中,加深對數學思想方法的認識,能綜合利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發展應用意識。
4、學回與人合作,初步形成評價與反思的意識。
5、體會數學與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能在數學學習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鍛煉克服困難的意志,加深對數學的理解,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從而實現《課程標準》中所制定的各項教學目標。
教學重難點: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解決實際問題,形成一些解決問題的基本策略,發展應用意識。
課時安排:2課時
——數的認識
教學目標:
1、回顧復習整數、分數和小數的意義、讀法、寫法、數的改寫、大小比較、小數的性質等概念。
2、學會溝通這些數之間的聯系。
教學重難點:
1、溝通整數、分數和小數之間的聯系
2、理解它們的概念及意義。
教具學具:掛圖 圖片
教學過程:活動程序與教師提示
活動內容
活動一
1、以“ 1”為基礎整理數的意義。自然數 小數 ?學生回答
分數
負數
總結:什么是整數。
學生思考:整數、分數、小數
活動二
1、在數軸上把整數、小數、分數表示出來
2、學生思考:
如何把三者分類?
(A)整數的組成
整 正整數 數 零 自然數 負整數
(B)分數的分類
分 真分數 數 假分數(含帶分數)
(C)小數的分類
小數 有限小數 無限小數 循環小數 不循環小數
活動三
學生回答:這些數之間的聯系? 百分數是特殊的分數
活動四
小數的性質與分數的基本性質有什么聯系?
答:一致的
0.1=0.10=0.100
↓ ↓ ↓
1/10=10/100=100/1000
活動五
1、學生畫數位順序表
2、復習整數的讀法和寫法。
3、復習數的改寫
延伸閱讀:
(一)、數和數的運算(12課時)
這節重點確定在整除的一系列概念和分數、小數的基本性質、四則運算和簡便運算上。
1、系統地整理有關數的內容,建立概念體系,加強概念的理解(4課時),包括“數的意義”、“數的讀法與寫法”、“數的改寫”、“數的大小比較”、“數的整除”等知識點。
2、溝通內容間的聯系,促進整體感知(2課時),包括“分數、小數的性質”、“整除的概念比較”。
3、全面概念四則運算和計算方法,提高計算水平(2課時),包括“四則運算的意義和法則”、“四則混合運算”。
4、利用運算定律,掌握簡便運算,提高計算效率(2課時),包括“運算定律和簡便運算”。
5、精心設計練習,提高綜合計算能力(2課時)。
(二)、代數的初步知識(4課時)
本節重點內容應放在掌握簡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
1、形成系統知識、加強聯系(1課時),包括“字母表示數”、“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識點。
2、抓解題訓練,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2課時),包括“簡易方程”、“解比例”。
3、 辨析概念,加深理解(1課時),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3
第一單元
方程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義,初步體會等式與方程的關系;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質,會用等式的性質解簡單的方程,會列方程解決一步計算的實際問題。2、使學生在觀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過程中,經歷將現實問題抽象成式與方程的過程,積累將現實問題數學化的經驗,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價值,發展抽象思維能力和符號感。3、使學生在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過程中,養成獨立思考、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自覺檢驗等習慣;獲得一些成功的經驗,進一步樹立學好數學的自信心,產生對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
尋找等量關系是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的教學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課時安排:
等式與方程,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1)(課本P1~6)
3課時
等式的性質和解方程(2),列方程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課本P7~11)3課時
整理與復習(課本P12~14)
2課時
第二單元
確定位置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定;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2、使學生經歷用數對描述實際情境中物體的位置到用數對描述方格圖上點的位置的抽象過程,逐步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豐富對現實空間和平面圖形的認識,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
3、使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獲得成功的經驗,感受數對與生活實際的聯系,拓寬知識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1.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
2.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3.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課時安排:3課時
第三單元
公倍數和公因數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通過具體的操作和交流活動,認識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公因數與最大公因數。
2、使學生經歷探索和發現數學知識的過程,積累數學活動的經驗,進一步培養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能力,感受一些簡單的數學思想方法,發展數學思考。
3、使學生在參與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培養主動與他人合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4
教學目標:
1、通過具體情境和實際操作,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圖形面積、乘除法、方程等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進一步了解數學在生活中的應用。
2、培養學生觀察、思考以及與同伴交流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會用小塊方磚鋪滿某個平面。
教學難點:
計算鋪滿某個平面需要多少塊方磚,多少錢。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
同學們,小明家買了一套新房。近期,家里要裝修了。媽媽讓小明設計自己的臥室怎樣鋪地磚。今天就請同學們來幫小明出出主意,和小明一起來研究一下鋪地磚中的數學問題。(板書課題)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算臥室面積
1、買地磚之前要了解哪些相關知識?
2、小明臥室地面的長和寬分別是4m和3m,你們能幫他算算他的臥室有多大嗎?
(二)分小組討論,并填寫表格
所需地磚的數量,所需錢數
40厘米×40厘米
30厘米×30厘米
(三)匯報交流方法
1、學生匯報交流
2、得出結論
3、算一算
小明爸爸、媽媽的房間面積約為18平方米,用邊長為40厘米的正方形地磚鋪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塊這樣的地磚?需要多少錢?你能幫小明算算嗎?
學生獨立完成,指名學生上黑板板演。
三、鞏固新知,練習反饋。
四、全課總結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5
●課程名稱 五年級數學下冊
●課程類型 小學必修
●教學材料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五年級數學下冊》
●授課時間 65課時左右
●授課對象 五年級學生
●課程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它們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掌握長方體的特征,認識它們展開圖的形狀,理解掌握長方體的表面積含義并能正確計算。
(3)結合具體情境,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4)理解倒數的意義,掌握分數除法的計算法則,并能熟練地計算。
(5)掌握分數乘法、除法的數量關系,并能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能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
(6)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列、行的規則。能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7)找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能比較熟練地解方程,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數量關系的能力。
(8)使學生會看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理解整數與分數乘法的意義,理解分數乘分數的意義及其計算方法。
2.理解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
3.重點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找題中的等量關系,并根據等量關系列出方程。
5.了解長方體的幾何結構。掌握長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
1.整數與分數的乘法的兩種意義之間的聯系。
2.把被除數的分數平均分成幾份,其中的每一份都是這個被除數的幾分之一,也是所求的商。要結合具體情境與操作來理解分數除以整數的意義。
3.除數是分數的除法的意義,是從被除數中能夠分出多少個除數的角度來理解的感受1立方米、1立方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能形象地描述這些體積單位實際有多大。
●課程內容與安排
本冊教材共分八個單元、四個領域:
本冊教材的教學內容有(按單元):分數加減法、長方體(一)分數乘法、長方體(二)、分數除法、確定位置、用方程解決問題、數據的表示和分析、總復習。
(一)數與代數(按領域劃分)
1.第一單元“分數加減法”。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分數加減法的算理,掌握它們的計算法則,并能正確熟練地計算。
2.第三單元“分數乘法”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具體情境,在操作活動中,探索并理解分數乘法的意義;探索并掌握分數乘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能解決簡單的分數乘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3.第五單元“分數除法”。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結合具體情境,借助操作活動,探索并理解分數除法的意義;借助圖形語言,探索分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了解倒數的含義,能求一個數的倒數;能應用方程解決有關的分數除法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二單元“長方體(一)”。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觀察、操作等,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及其基本特征,知道長方體、正方體的展開圖;結合具體情境,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經歷展開與折疊、尋找規律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和探索規律的能力。
2.第四單元“長方體(二)”。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通過操作活動,了解體積(包括容積)的含義;認識體積(包括容積)單位(米、分米、厘米、升、毫升),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感受1米、1分米、1厘米以及1升、1毫升的實際意義;探索并掌握長方體、正方體體積的計算方法,并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探索某些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方法;在觀察、操作等活動中,發展動手操作能力和空間觀念。
3.第六單元“確定位置”。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認識列、行的含義,知道確定列、行的規則。能初步理解數對的含義,會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經歷由具體的座位圖抽象成用列、行表示的平面圖的過程,提高思維能力,發展空間觀念。
4.第八單元“數據的分析和分析”。使學生會看起始格與其他格代表的單位量不一致的條形統計圖,并能根據統計圖回答簡單的問題。
(三)統計
第八單元“數據的表示和分析”。學生將在這個單元的學習中,經歷收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的過程,體會統計的作用,發展統計觀念;通過實例,認識扇形統計圖,了解扇形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能根據需要,選擇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直觀、有效地表示數據;通過實例,理解中位數、眾數的意義,會求一組數據的中位數、眾數,并解釋結果的實際意義;根據具體問題,能選擇適當的統計量表示一組數據的不同特征;能從報刊雜志等媒體中,有意識地獲得一些數據信息,并能讀懂簡單的統計圖表。
(四)綜合應用
本冊教材安排了兩個大的專題性的綜合應用,即“數學與生活”、“數學與購物”,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某一生活領域的實際問題。同時,還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某些綜合運用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活動。學生在從事這些活動中,將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方法解決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獲得一些初步的數學活動經驗和方法,發展解決問題和運用數學進行思考的能力;感受數學知識間的相互聯系,體會數學的作用;在與同伴合作和交流的過程中,發展數學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心。
(五)整理與復習
教材安排了兩個整理與復習。整理與復習改變單純做題的模式,注重發展學生自我反思的意識。每個整理與復習都分成三部分:對所學內容的整理,提出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和一些練習題目。
“你學到了什么”這個欄目,目的是鼓勵學生對學過的知識進行回顧與反思,能運用列表或采用其他的形式對所學的主要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斑\用所學的知識提出相關的數學問題,并嘗試解決問題”,目的是培養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回顧在學習過程中自己的體會與進步。
全冊教學內容及教時安排(以單元為單位)
(1)分數加減法8課時
(2)長方體(一)8課時
(3)分數乘法9課時
(4)長方體(二)10課時
(5)分數除法8課時
(6)確定位置 2課時
(7)用方程解決問題4課時
(8)數學好玩3課時
(9)數據的表示和分析6課時
(10)總復習6課時
最新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教案相關文章:
★ 小學教案模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