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古詩20首詩
“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比秋天與初冬時增多了。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雪節氣古詩20首詩,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大雪節氣的詩詞
《次韻和王道損風雨戲寄》
宋—梅堯臣
小雪才過大雪前,蕭蕭風雨紙窗穿。
而今共唱新詞飲,切莫相邀薄暮天。
《嶺南大雪》
宋—區仕衡
海凍珊瑚萬里沙,炎方六出盡成花。
洛陽縱有行春令,誰問袁安處士家。
《十二月二十七日大雪中過吉水小盤渡西歸》
宋—楊萬里
雪吹醉面不知寒,信腳千山與萬山。
天甃瓊街三十里,更飛柳絮與君看。
《大雪送炭與芥隱》
宋—范成大
無因同撥地爐灰,想見柴荊晚未開。
不是雪中須送炭,聊裝風景要詩來。
《大雪》
宋—陸游
大雪江南見未曾,今年方始是嚴凝。
巧穿簾罅如相覓,重壓林梢欲不勝。
氈幄擲盧忘夜睡,金羈立馬怯晨興。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黃河徹底冰。
《阮郎歸—紹興乙卯大雪行鄱陽道中》
宋—向子諲
江南江北雪漫漫,遙知易水寒。
同云深處望三關,斷腸山又山。
天可老,海能翻,消除此恨難。
頻聞遣使問平安,幾時鸞輅還?
《江城子》(大雪與客登極目亭)
宋—葉夢得
翩躚飛舞半空來。曉風催。巧縈回。
野曠天遙,回望興悠哉。
欲問玉京知遠近,試攜手,上高臺。
云濤無際卷崔嵬。斂浮埃。照瓊瑰。
點綴林花,真個是多才。
說與化工留妙手,休盡放,一時開。
《十一月朔大雪節早見雪》
明—陶宗儀
狂風昨夜吼棱棱,寒壓重衾若覆冰。
節氣今朝逢大雪,清晨瓦上雪微凝。
《臨清大雪》
清—吳偉業
白頭風雪上長安,短褐疲驢帽帶寬。
辜負故園梅樹好,南枝開放北枝寒。
《大雪夜渡黃河》
清—王闓運
月黑劍光明,橫風匹馬行。
雪收天地色,冰壓泲河聲。
敲火驚龍睡,回舟候雁鳴。
孤游惜奇險,飛鞚過齊城。
《詩經·采薇》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行道遲遲,載渴載饑。
我心傷悲,莫知我哀!
《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夜雪》
唐·白居易
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塞下曲》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夜泊荊溪》
唐·陳羽
小雪已晴蘆葉暗,長波乍急鶴聲嘶。
孤舟一夜宿流水,眼看山頭月落溪。
《別董大二首》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飖私自憐,一離京洛十余年。
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對雪》
唐·高駢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如今好上高樓望,蓋盡人間惡路岐。
《小雪日戲題絕句》
唐·張登
甲子徒推小雪天,刺梧猶綠槿花然。
融和長養無時歇,卻是炎洲雨露偏。
《雪詩》
唐·張孜
長安大雪天,鳥雀難相覓。
其中豪貴家,搗椒泥四壁。
到處爇紅爐,周回下羅冪。
暖手調金絲,蘸甲斟瓊液。
醉唱玉塵飛,困融香汁滴。
豈知饑寒人,手腳生皴劈。
大雪代表什么
大雪指的就是大雪節氣,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標志仲冬開始,一般在每年公歷的12月7日-8日這段時間,此時太陽到達黃經255度。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即氣溫與降水量。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故名大雪。“大雪”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個別年份的6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
“大雪,十一月節。大者,勝也。”就是說大雪是在十一月,從這天開始就要下很大的雪了,但要注意這里雪并不一定指真正的雪,意思更多的是指進入十一月天氣就開始冷了。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大雪很多地區一般會下雪,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同時積雪又能凍死田地里的害蟲,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所有還有一句話叫“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寒冷的冬天覆蓋著大地,保持地面和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為寒冷的氣流而降低,冬作物有良好的越冬環境。冰雪消融后又增加了土壤含水量,為農作物春季生長提供了需要。雪水中含氮量是正常雨水的5倍,具有一定的肥田效應。農業諺語:“今年麥收三次,來年饅頭睡”。
大雪分三候:“一候鹖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正是在這個時候,因為天氣寒冷,寒鳥也不再鳴叫;此時是陰氣最盛的時候,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萌發,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枝花為蘭草的一種,感覺陽氣正在萌動并抽芽。
大雪氣象變化
雨凇“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比秋天與初冬時增多了。大雪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寒冷冬季,北方一些地區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降水量(雨或雪)增多。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
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如在二十四節氣圭表測影地黃河中下游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為那時氣溫更低、大氣中水汽更少),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大雪節氣下雪量并不是最大。
大雪農事活動
農業為天下之本。農事是指農務活,而農時是指務農的時機,依農時做農事,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我國南北各地氣候特征差異很大,相應地,南北方主要農事活動也有區別。冬天的北方地區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沒辦法種植作物,此時北方地區田間管理也很少,屬農閑時節。
南方地區小麥、油菜等作物仍在緩慢生長,加強春花作物的田間管理很重要。大雪時節,常會出現降溫、暴雪、凍雨、霧凇、流凌等天氣災害。若受凍害,還要及時松土增肥、蓄水提溫、加強中后期管理,力爭把凍害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大雪飲食習慣
大雪進補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于體內,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節氣前后,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像南豐蜜桔、官西釉子、臍橙雪橙都是現在的當家水果。
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時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長,因而有農諺“大雪小雪、煮飯不息”等說法,用以形容白晝短到了農婦們幾乎要連著做三頓飯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棗湯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時候吃火鍋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