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的寓意和象征
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雪節氣的寓意和象征,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大雪節氣的寓意和象征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即氣溫與降水量。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因“雪”是寒冷的產物,代表寒雨天氣,這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帶來雨或雪。
節氣大雪的寓意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即氣溫與降水量。大雪,顧名思義,雪量大。古人云:“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也。”到了這個時段,雪往往下得大、范圍也廣,故名大雪。“大雪”節氣,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也有個別年份的6日或8日)。太陽黃經達255度時,為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大雪”。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越來越冷,降水量增多。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大雪很多地區一般會下雪,積雪覆蓋大地,保持地面及作物周圍的溫度不會因寒流侵襲而降得很低,冬作物創造了良好的越冬環境;積雪融化時又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供作物春季生長的需要。有一定的肥田作用;同時積雪又能凍死田地里的害蟲,對農作物的生長非常有利。所有還有一句話叫“冬天麥蓋三層被,來年枕著饅頭睡”。
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大雪,斗指癸,太陽到達黃經255度,交節時間為每年公歷12月6-8日。大雪和小雪、雨水、谷雨、小滿等節氣一樣,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節氣。節氣大雪的到來,意味著天氣會越來越冷,降水量漸漸增多。大雪節氣最常見的就是降溫、下雨或下雪。
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即氣溫與降水量。節氣的大雪與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比如,黃河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
節氣大雪的記載
大雪,十一月節。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
鹖鴠不鳴。《禽經》曰:鹖,毅鳥也。似雉而大,有毛角,鬬死方休,古人取為勇士,冠名可知矣,《漢書音義》亦然。《埤雅》云:黃黑色,故名為鹖。據此,本陽鳥,感六陰之極不鳴矣。若郭璞《方言》:似雞,冬無毛,晝夜鳴,即寒號蟲。陳澔與方氏亦曰求旦之鳥,皆非也。夜既鳴,何為不鳴耶?《丹鉛余錄》作鴈,亦恐不然。《淮南子》作鳱鴠,《詩》注作渴旦。
虎始交。虎,猛獸。故《本草》曰能避惡魅,今感微陽氣,益甚也,故相與而交。
荔挺出。荔,《本草》謂之蠡,實即馬薤也。鄭康成、蔡邕、高誘皆云馬薤,況《說文》云:荔似蒲而小,根可為刷,與《本草》同。但陳澔注為香草,附和者即以為零陵香,殊不知零陵香自生于三月也。
大雪農事活動
農業為天下之本。農事是指農務活,而農時是指務農的時機,依農時做農事,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我國南北各地氣候特征差異很大,相應地,南北方主要農事活動也有區別。冬天的北方地區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沒辦法種植作物,此時北方地區田間管理也很少,屬農閑時節。
南方地區小麥、油菜等作物仍在緩慢生長,加強春花作物的田間管理很重要。大雪時節,常會出現降溫、暴雪、凍雨、霧凇、流凌等天氣災害。若受凍害,還要及時松土增肥、蓄水提溫、加強中后期管理,力爭把凍害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大雪飲食習慣
大雪進補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素有“冬天進補,開春打虎”的說法。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冬令進補還能調節體內的物質代謝,使營養物質轉化的能量最大限度地貯存于體內,有助于體內陽氣的升發,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
此時宜溫補助陽、補腎壯骨、養陰益精。冬季食補應供給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易于消化的食物。大雪節氣前后,柑桔類水果大量上市,像南豐蜜桔、官西釉子、臍橙雪橙都是現在的當家水果。
適當吃一些可以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時北半球各地日短夜長,因而有農諺“大雪小雪、煮飯不息”等說法,用以形容白晝短到了農婦們幾乎要連著做三頓飯的程度。可常喝喝姜棗湯抗寒;吃桔子、用薄荷油防治鼻炎,消痰止咳。大雪的時候吃火鍋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