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節氣古詩詞大全
大雪節氣是干支歷子月的起始,標志著仲冬時節正式開始。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大雪節氣的古詩詞,僅供參考,喜歡可以收藏分享一下喲!
大雪節氣的古詩詞
1.《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2.《北風行》
(唐)李白
燭龍棲寒門,光耀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唯有北風號怒天上來。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
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
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
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
3.《行路難》
(唐)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岐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4.《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無花只有寒。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曉戰隨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
5.《終南望余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云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6.《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
(唐)韓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州路八千。
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
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知汝遠來應有意,好收吾骨瘴江邊。
7.《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8.《觀獵》
(唐)王維
風勁角弓鳴,將軍獵渭城。
草枯鷹眼疾,雪盡馬蹄輕。
忽過新豐市,還歸細柳營。
回看射雕處,千里暮云平。
大雪氣象變化
雨凇“大雪”是反映氣候特征的一個節氣,大雪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降水量比秋天與初冬時增多了。大雪時節,中國大部分地區已進入寒冷冬季,北方一些地區最低溫度都降到了0℃或以下。在強冷空氣前沿冷暖空氣交鋒的地區,降水量(雨或雪)增多。氣象上將雨、雪、雹等從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結物都稱為“降水”。
節氣大雪與天氣大雪意義不同。實際上,大雪節氣的雪卻往往不如小雪節氣來得大,全年下雪量最大的節氣也不是在小雪、大雪節氣。如在二十四節氣圭表測影地黃河中下游地區,全年下雪最大的節氣,既不是“小雪、大雪”,更不是“小寒大寒”(因為那時氣溫更低、大氣中水汽更少),而是在春季“雨水”節氣。大雪節氣下雪量并不是最大。
大雪農事活動
農業為天下之本。農事是指農務活,而農時是指務農的時機,依農時做農事,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由于我國南北各地氣候特征差異很大,相應地,南北方主要農事活動也有區別。冬天的北方地區白茫茫一片,冰天雪地,基本上沒辦法種植作物,此時北方地區田間管理也很少,屬農閑時節。
南方地區小麥、油菜等作物仍在緩慢生長,加強春花作物的田間管理很重要。大雪時節,常會出現降溫、暴雪、凍雨、霧凇、流凌等天氣災害。若受凍害,還要及時松土增肥、蓄水提溫、加強中后期管理,力爭把凍害損失減小到最低限度。
大雪由來
大雪每年公歷12月7日左右,太陽到達黃經255度時,即為“大雪”節氣。二十四節氣是農耕文明的產物,影響農業生產的氣候要素主要是降水、氣溫與光照,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币颉把笔呛涞漠a物,代表寒雨天氣,這節氣的特點是氣溫顯著下降,強冷空氣往往能夠帶來雨或雪?!按笱泵Q是個比喻,反映的是這個節氣期間氣候變化,寒流活躍氣溫下降、降水增多,并不是表示這個節氣期間下很大的雪。但是大雪節氣之后,天氣會越來越冷,下雪的可能性大增。
節氣意義上的“大雪”與天氣預報中描述降雪量的“大雪”無必然聯系。大雪節氣是一個氣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大雪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而天氣預報中的“大雪”是指降雪強度較大的雪。氣象學上規定:下雪時能見度很差,水平能見距離小于500米,地面積雪深度等于或大于5厘米,或24小時內降雪量達5.0~9.9毫米之間的降雪稱為大雪。
大雪節氣吃什么
1、喝紅薯粥
魯北民間有“碌碡頂了門,光喝紅黏粥”的說法,意思是天冷不再串門,只在家喝暖乎乎的紅薯粥度日。紅薯粥香甜可口,有健脾養胃,還是一種很好的減肥食品。
2、羊肉
羊肉性溫熱,是最適合冬季食用的溫補肉類,富含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及鈣、磷、鈉、鎂、鉀等微量元素,具有暖中補虛、益氣健脾、強腎健骨等功效。羊肉肉質細嫩易消化,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高,但脂肪和膽固醇則比豬肉低,部位礦物質含量也明顯高于豬肉和牛肉,冬季食用羊肉不僅可以補充熱量促進血液循環,還能提高免疫力,有強身健體之功效。
3、冬菇
冬菇即香菇,性平味甘,具有很高的食療價值,富含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被譽為“植物皇后”,是物美價廉的滋補佳品。冬菇中的多種有效成分具有降糖降脂的作用,經常食用冬菇有助于兒童身體及智力發育,還能開胃健脾、益氣補虛,對防治高血脂和強身健體都有好處。
4、鴨肉
秋冬的鴨子肥美鮮嫩,食用正當時。鴨肉富含蛋白質、維生素B/E和微量元素,鴨肉所含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且各種脂肪酸比例接近理想值,更易消化。鴨肉性寒,具有滋陰生津、養胃補虛、補血利水的作用,特別適合秋冬易燥的人食用。
5、雞肉
俗話說:“逢九一只雞,來年好身體”,雞肉尤其適合冬季進補吃。雞肉蛋白質含量比例高,容易被消化吸收,有強身健體之功。中醫認為雞肉有溫中補虛、強筋健骨、益氣健脾的功效,食用雞肉對脾虛勞損、畏寒怕冷、營養不良等癥有很好的食療效果。需要注意的是,雄雞溫補作用教好,比較適合陽虛氣弱的人食用,而母雞則適合久病體虛、產婦及年老體虛等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