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冬至時間是幾點
冬至又名'一陽生',是中國農歷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2023年冬至時間具體是幾點,歡迎大家來閱讀。
2023年冬至時間具體是幾點
20023年冬至時間:12月22日11點27分09秒,十一月初十,星期五。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來臨。冬至時,太陽黃經為270。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直射南回歸線,我們北半球白晝最短,黑夜最長,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是北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交節意味著什么
冬至是四時八節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實際上,冬至這天真的非常特殊,它就像一個轉折點,從此,日月變短,日長,正是陰陽轉換的重要時節,古時冬至也喻意為新生命的開始。
北方地區,冬至節氣時,北方地區的溫度已經在0℃以下了,在某些地區還有雪凍災難。西北地區冬至節氣時,西北地區的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天氣寒冷。南方地區,冬至節氣時,南方地區的平均氣溫只有6℃至8℃左右。西南地區,在西南某些地區即使在當地寒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的保暖措施
1、防寒
在氣溫下降時,要及時增添衣服,衣褲既要保暖性能好,又要柔軟寬松,不宜穿得過緊,以防血流不暢。除利用口罩、手套、耳套、帽子等對裸露的皮膚進行保護外,還可以涂抹一些油性的護膚品來降低皮膚的散熱量。
2、防濕
衣服、鞋襪等要保持干燥,一旦受潮應及時更換。如果腳部容易出汗,可以每次洗完腳后,在擦干的腳掌和腳趾縫間擦一些硼酸粉或滑石粉,使腳部保持干燥。
3、適當活動
避免長時間靜止不動,特別是在寒冷的戶外,活動量少很容易造成血液循環不暢,從而導致體溫下降。另外,還要注意不要蹲過長時間,以免造成血液回流不暢。
為什么每年的12月22日被定為冬至
冬至的到達可以理解為最或極的含義。冬至,太陽達到黃經270度。在北半球,中國白天最短,晚上最長,陰影最長,陽光最少(比南半球少50%)。從這一天開始,到夏至,中國的白天會越來越長,夜晚會慢慢變短。
正是由于每年12月22日前后這一天有這樣一種特殊的天文現象,所以在天文歷法先進的古代中國,古人們會根據這一個天文現象來判斷冬至日的到來。
為什么說冬至大過年
冬至的元旦意味著一年的臨近,其次是冬至的重要性。冬至一到,新年就要到了,所以古人認為冬至和新年一樣重要。
冬至被認為是冬天的一個大節日。在古代,漂泊在外的人,此時都要回家過寒假,這叫“歲末有家”。
冬至是一年中的八個節日之一。自古以來,祖先就有祭祀祖先的傳統,以示孝順,不忘根。由于各地風俗不同,祭祖的形式也不同。有些地方在祭祀祖先的同時,也祭祀天地之神。供品主要有三祭飯、三茶五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