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的三種危害程度
中暑的三種危害程度都有哪些?中暑患者體溫升高,無明顯神經系統損傷表現。如不能及時診治可發展為熱射病。熱射病分為勞力型熱射病和非勞力型熱射病兩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2023中暑的三種危害程度,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暑的三種危害程度
1、先兆中暑:高溫環境下出現大汗、口渴、無力、頭暈、眼花、耳鳴、惡心、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四肢發麻等,體溫不超過38℃。
2、輕度中暑:上述癥狀加重,體溫在38℃以上,面色潮紅或蒼白,大汗,皮膚濕冷,脈搏細弱,心率快,血壓下降等呼吸及循環衰竭的癥狀及體征。
3、重度中暑:(l)中暑高熱:體溫調節中樞功能失調,散熱困難,體內積熱過多所致。開始有先兆中暑癥狀,以后出現頭痛、不安、嗜睡、甚至昏迷。面色潮紅,皮膚干熱。血壓下降,呼吸急促,心率快。體溫在40℃以上。(2)中暑衰竭:由于大量出汗發生水及鹽類丟失引起血容量不足。臨床表現為面色蒼白,皮膚濕冷,脈搏細弱,血壓降低,呼吸快而淺,神志不清,腋溫低,肛溫在38.5℃左右。(3)中暑痙攣:大量出汗后只飲入大量的水,而未補充食鹽,血鈉及氯降低,血鉀亦可降低。患者口渴,尿少。肌肉痙攣及疼痛,體溫正常。(4)日射病:因過強陽光照射頭部,大量紫外線進入顱內,引起顱內溫度升高(可達41~42℃),出現腦及腦膜水腫、充血。故發生劇烈的頭痛,頭暈,惡心,嘔吐,耳鳴,眼花,煩躁不安,意識障礙,嚴重者發生抽搐昏迷。體溫可輕度升高。上述情況有時可合并出現。
中暑的癥狀及處理方法有哪些?
1、先兆中暑癥狀
高溫環境下,出現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發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如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處,補充水和鹽分,短時間內即可恢復。
2、輕癥中暑癥狀
體溫往往在38度以上。除頭暈、口渴外往往有面色潮紅、大量出汗、皮膚灼熱等表現,或出現四肢濕冷、面色蒼白、血壓下降、脈搏增快等表現。如及時處理,往往可于數小時內恢復。
3、重癥中暑癥狀
顧名思義,是中暑中情況最嚴重的一種,如不及時救治將會危急生命。這類中暑又可分為四種類型: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
(1)熱痙攣癥狀特點:多發生于大量出汗及口渴,飲水多而鹽分補充不足致血中氯化鈉濃度急速明顯降低時。這類中暑發生時肌肉會突然出現陣發性的痙攣的疼痛。
(2)熱衰竭癥狀特點:這種中暑常常發生于老年人及一時未能適應高溫的人。主要癥狀為頭暈、頭痛、心慌、口渴、惡心、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暈厥或神志模糊。此時的體溫正常或稍微偏高。
(3)日射病癥狀特點:這類中暑的原因正像它的名字一樣,是因為直接在烈日的曝曬下,強烈的日光穿透頭部皮膚及顱骨引起腦細胞受損,進而造成腦組織的充血、水腫;由于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所以,最開始出現的不適就是劇烈頭痛、惡心嘔吐、煩躁不安,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4)熱射病癥狀特點:還有一部分人在高溫環境中從事體力勞動的時間較長,身體產熱過多,而散熱不足,導致體溫急劇升高。發病早期有大量冷汗,繼而無汗、呼吸淺快、脈搏細速、躁動不安、神志模糊、血壓下降,逐漸向昏迷伴四肢抽搐發展;嚴重者可產生腦水腫、肺水腫、心力衰竭等。
中暑的程度劃分有哪些?
中暑按程度的輕重劃分,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三種類型。
1、先兆中暑 表現為大汗、口渴、頭昏、眼花、胸悶、惡心、四肢無力及發麻、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體溫正常或略高,稱先兆中暑。一般能短時間恢復。
2、輕癥中暑 除上述表現外,有面色潮紅、皮膚灼熱等現象,出現早期周圍循環衰竭的表現,如面色蒼白、嘔吐、皮膚濕冷、血壓下降、脈搏數等,患者體溫在38攝氏度以上,如能及時處理,數小時內可恢復正常。
3、重癥中暑 凡有上述癥狀,并伴有昏厥、昏迷、肌肉痙攣等癥狀,或一日內不能恢復者屬于重癥中暑。一旦出現重癥中暑,最好馬上去醫院治療。
各種類型的中暑癥狀有哪些特點?
01、先兆中暑的癥狀。
在高溫的環境下,大部分人會出現頭痛,口渴,渾身多汗,四肢無力等癥狀,另外還會有一部分人出現動作不協調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的癥狀。在這種情況下,一般體溫會稍微有一些提高,若有以上這些癥狀,那么需要及時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休息,并且要快速的降溫。由于出汗比較的多,所以還要注意多補充一些水以及鹽分,如果是先兆中暑,那一般不需要過于緊張,只要能夠好好休息,短時間之內就可以恢復。
02、輕度中暑的癥狀。如果是輕度中暑的話,那么除了會有以上的一些癥狀以外,通常部分人的體溫會上升到38℃以上。另外輕度中暑的患者面色會特別的紅,出汗的量會比較的大,皮膚會有一定的灼熱感。在中暑之后,部分患者四肢會變冷,血壓會下降,脈搏跳動的速度會有所增快。如果有這些癥狀的話,需要及時的把患者轉移到陰涼通風的地方,要解開衣服讓患者平躺,同時要給中暑者進行降溫,并且要補充水以及鹽放,一般情況下可以在數個小時內恢復如初。
03、重度中暑的癥狀。如果是重度中暑的話,首先患者會出現熱痙攣,所謂的熱痙攣,就是一種短暫且間歇發作的肌肉痙攣,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中暑的人體內丟失了很多的鈉鹽。由于中暑的人處于高溫環境當中工作,所以運動量比較的大,流的汗會比較的多,最終才會出現這種情況。
重度中暑的人除了會有熱痙攣以外,還會出現熱衰竭的現象。主要的癥狀就是會有一定的疲勞感,渾身乏力,并且會有眩暈,頭痛以及多汗的癥狀出現。部分患者判斷力會有所下降,并且會伴有惡心和嘔吐的癥狀。
預防中暑的小妙招
1.穿透氣性好、淺色棉質或真絲面料衣服,外出不要打赤膊。炎炎烈日下長時間騎車最好穿長袖襯衫,使用披肩,戴遮陽帽。
2.室內空調溫度不宜過低,如果與室外溫差過大,會導致人體體溫調節功能障礙。高血壓、冠心病、腦血管硬化、心肌梗死病人,更不要長時間呆在過冷房間,因為寒冷的刺激會導致血管痙攣,血壓升高,致使舊病發作或病情加重。開空調房間還要注意通風換氣。
3.如果外出要慢慢地適應氣溫的轉變,從事戶外活動的時候要放慢速度。長時間在戶外者,要隨身攜帶防暑品,如十滴水、人丹等。
4.高溫環境下,肌體內蛋白質分解增加,因此要及時補充蛋白質。其攝取量應在平時的基礎上增加10%~15%。可以選擇新鮮的魚、蝦、雞肉、鴨肉等脂肪含量少的優質蛋白質食品,還可以吃些豆腐、豆制品等富含植物蛋白的食物。
5.出汗過多時,體內水分丟失,還會丟失大量鈉、鉀,應適當補充。鈉可通過食鹽、醬油補充,含鉀高的食物有香蕉、豆制品、海帶等。
6.隨時喝水,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有條件的家庭可以制作一些防暑飲料,如綠豆湯、西瓜汁、菊花茶等,也可以適當吃些冷飲。
7.不要過多地吃冷飲,以免胃腸道血管收縮,影響消化功能。
8.多吃瓜類:冬瓜利尿消炎、清熱解毒;絲瓜解暑祛風、化痰涼血;苦瓜祛暑清心;黃瓜可以降低膽固醇;南瓜補中益氣,消炎止痛。多吃涼性蔬菜:如番茄、茄子、生菜、蘆筍等。多吃苦味菜,有利于泄暑熱和燥暑濕。
9.不飲烈性酒,烈性酒熱量較高。
10.多洗澡或用濕毛巾擦拭皮膚,讓水分蒸發幫助散熱,清洗汗液。
11.保證充足睡眠,合理安排作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