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初中教案 > 七年級教案 > 地理教案 >

初一地理課本教案

時間: 奕玲 地理教案

在初一地理課堂教學中,老師要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寓德育與教學之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關于初一的地理課本教案(7篇),歡迎大家閱讀轉發!

初一地理課本教案

初一地理課本教案精選篇1

教學目標

1、讓學生說出兩極地區的地理位置和特殊的自然環境特征,理解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2、使學生學會判讀極地投影圖,并能根據兩極地區的氣溫特征比較兩極自然環境的差異。

3、通過書中實例,讓學生感受到科學家熱愛科學,不畏艱險,勇于探索的精神,并增強他們保護兩極地區環境的意識和熱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1、極地地區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2、在兩極地區開展科學考察和環境保護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兩極自然環境的特殊性。

教學準備

教師

計算機或實物投影儀、兩極地區投影圖。

學生

1、收集有關兩極地區的自然景觀和生物資源的圖片、資料。

2、歷史上人類對兩極考察活動的圖片。

3、日本捕鯨的資料、照片。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設計

師生活動 提示和建議

第一課時

導入新課

教師:前面我們學過分別位于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國家和地區,今天我們來學習同時位于東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區──極地地區。

問題:

1、假設我們要建一座四面朝南的房子,應建在何處?相反要建四面都向北的房子呢?

2、同學們了解兩極地區嗎?說說你們對南極和北極地區的印象。

3、南極和北極地區的代表動物分別是什么?

板書:一、冰雪覆蓋的地區

極地地區的位置和范圍。

教師:掛兩極地區的投影圖,指導學生看教材P100~101,讀圖10.1“北極地區”和圖10.2“南極地區”。

學生活動步驟

1、找出北極圈和南極圈,并說出北極地區和南極的緯度范圍。

2、研討緯度位置對極地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

3、對圖10.5(“南、北極地區氣溫比較”)進行對比分析。

4、讓學生將南北極的氣溫和人體體溫以及水的冰點來對比,突出極地地區環境的惡劣程度。

通過提問來引導學生對極地地區產生興趣。讓學生學會在極地地區辨別方向的方法。

展示各組收集的有關兩極的資料和圖片,并展開討論,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力。

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讀圖,指出環繞北冰洋的大洲和環繞南極大陸的大洋名稱。

極地地區位于66.5°~90°的廣大地區,緯度位置屬于高緯度,這對極地地區自然環境有著直接的影響,造成兩極地區氣溫低下。通過對比南極地區和北極地區的氣溫,使學生了解南極地區的平均氣溫和最低氣溫均比北極地區低。

兩極地區自然環境特征。

讓學生閱讀P102的兩則閱讀材料,并展示自己收集的有關極地地區的資料、圖片。比較兩極自然環境的異同。

學生活動步驟

1、把學生分成兩個大組,一個組代表北極地區,一個組代表南極地區。

2、給5分鐘時間讓學生閱讀教材內容和閱讀材料。

3、各組選代表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和圖片,并進行對比,討論。

4、用紙列表比較出北極地區、南極地區在自然環境上的異同點。

教師:下面請小組代表上黑板填寫下表。

附表 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自然環境的對比

異同點 北極地區 南極地區

相同點

不同點

教師小結

北極中心──北冰洋;南極中心──南極大陸。兩極地區終年嚴寒,即使是在暖季時,也是冰天雪地。相比之下南極地區的環境更加惡劣,被稱為地球上的“寒極”,因大部分地區覆蓋著很厚的冰層,素有“冰雪高原”之稱,另外還被稱為地球上的“白色沙漠”和“風庫”。 讓學生借助書上的描述、材料和自己找的資料進行自主學習,培養學生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并能通過對比,找到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在自然環境上的異同。

提醒學生注意比較北極地區和南極地區地表的不同,以及兩地在降水量、風速等方面的差異。

表格畫在黑板上,學生填完后注意訂正和點評。

第二課時

新課導入

教師:同學們通過前面知識的學習,可能會感到兩極地區的自然環境與我們所生活的地方有很大的不同,充滿了神秘之處。正因為如此,長期以來,人類從未停止對它的認識過程。

板書:二、科學考察的寶地

教師:南極遠離人類的居住地,自然條件又非常惡劣,但每年都有大批科學家去考察。下面給每組布置一個題目,分組討論后,推出一個代表發言。

第一組:人們最初去南極是出于什么目的?現在的目的又是什么?

第二組:南極有哪些自然資源?南極大陸地下的煤是怎么形成的?反映了什么樣的氣候環境?

第三組:南極大陸的冰雪具有什么科研和利用價值?

第四組:為什么把南極地區稱為“天然實驗室”?

學生活動步驟

1、猜想。

2、組內討論發言。

3、老師巡察提示。

4、小組代表發言。

5、其他同學補充或發表不同看法。

6、老師參與總結。

(微機或投影儀展示)

圖片1我國考察隊員手舉五星紅旗站在南極大陸上。

圖片2我國“長城站”和“中山站”的照片。

圖片3“雪龍號”考察船航行在大海上的照片。

教師:同學們在平時讀書、看電視中,可能知道我國在南極建立的兩個考察站的名稱。下面,我們請兩個同學來發布下面兩條新聞,大家在聽的時候請思考下面的問題。

(問題)1、為什么兩次建站的時間都選在2月?

2、我國南極考察船從我國出發時,應該選擇什么季節最好?

學生活動步驟

1、(老師啟發)南極被稱為“寒極”“冰雪大陸”和“風庫”,因此在建考察站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

2、(學生回答)避開大風大雪溫度最低的季節。

3、(老師啟發)南半球的季節在月份上與北半球有什么不同?

4、(學生回答)與北半球相反。2月份是南半球最溫暖的季節,而且2月份南極大陸白晝時間長。

5、(老師啟發)我國考察船到南極要行駛1~2個月。

6、(學生回答)考察船應該在我國冬季(12月或1月)出發最好。

(把全班同學分成四大組)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合作學習能力。增強學生探究科學奧秘的興趣。

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對各種答案盡量進行鼓勵。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提示學生在圖10、2上找到“長城站”和“中山站”。

教師:北極地區中間是北冰洋,周圍是陸地和島嶼,終年冰封,但不如南極冷。隨著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發現和開采,加上其獨特的地理位置,人類對北極地區的科考越來越頻繁。

下面按剛才的分組,每組推舉兩個同學上臺來展示收集的兩極地區考察活動的圖片并作介紹。

學生活動步驟

1、選最好的圖片和一次考察活動介紹。(其中第一組介紹書上的閱讀材料“穿越南極”,第二、第三組另選一次南極考察活動介紹,第四組介紹北極考察活動)

2、每組兩人上臺介紹,其他人可補充。

3、要求介紹完后談談自己的體會和收獲。

三、極地的保護與和平利用

教師:兩極地區有大量的生物資源,比如南極地區的鯨魚,北極地區的北極熊、海豹、海象、海獅等。近年來,由于商業利益的驅動,南極地區鯨魚遭到濫捕濫殺,已陷入危機之中。人類應該怎樣合理利用兩極地區的資源?我們中學生在環保上應該怎么做呢?

下面我們舉行一場辯論賽,一、二組為正方(綠色和平組織),觀點是進行科學研究并不需要每年如此大規模地捕鯨,更何況現代科研手段并不需要通過被殺死的鯨來進行科學研究;三、四組為反方(日本),觀點是捕鯨是為了科學研究,而鯨肉食品只是科學研究的副產品。

學生活動步驟

1、每方四個選手,根據收集的資料準備。

2、雙方陳述觀點。

3、自由答辯。

4、結束陳述。

5、教師點評并小結:面對著最后一塊凈土,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一是簽訂條約,比如《南極條約》的簽訂。和平利用,共同保護兩極的生態環境;二是加強個人的環保行為。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在環保上做出自己的貢獻。 在提前布置收集資料、圖片的時候,有目的地按小組布置。該活動著重檢查學生收集資料的情況,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讓學生理解科學家不畏艱難,勇攀科學高峰的精神。

將第一排桌子反轉,作為辯論席。

每個環節時間一般控制在2~3分鐘。

培養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我國于1983年正式加入《南極條約》。

初一地理課本教案精選篇2

一、教學內容

選自(浙江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七年級第二冊。

二、教材分析

教材是學生在小學和七年級第一冊對靜態地球的認識及九大行星繞日運動初步了解的基礎上,繼續通過探究讓學生體會地球自西向東的自轉,以及由此體驗太陽的東升西落和晝夜交替的規律,同時,也為后面學習地球的公轉做好準備。是學生對地球原有認識的沿伸(從原來認識的靜態的地球——到動態的地球)。

三、學生分析

我校地處衢江區的山區,學生對天文、地理方面知識了解的比較少;初一學生對空間想象能力也較弱。但學生對天文方面知識有濃厚的興趣。

四、設計理念

根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及科學課程的基本理念和設計思路(突出科學探究體現科學本質,注重學生發展。)

本課的設計以皮亞杰為代表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為指導。建構主義理論認為認識來源于動作(活動),來源于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將個體認知結構的建構過程分為同化、順應、平衡和自我調節等環節。建構主義學習環境包含情境、協作、會話和意義建構四大要素。故本人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教師以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出現,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對當前知識有效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在教學設計過程中努力體現如下特征:

1、強調創設情境并使學生進入情景。

2、強調組織學生進行協作學習活動。

3、強調為學生提供多種資源,讓學生自主學習和進行問題研究。

4、強調通過探究式教學方法,利用小組合作模擬形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喜悅與樂趣。

5、強調學生進行意義建構。

五、教學目標

1、通過實驗探究了解地球自西向東繞地軸旋轉特征。

2、通過模擬實驗觀察和討論。了解晝夜現象和晝夜交替現象的產生,知道晨昏線的含義及晝夜交替周期。

3、通過模擬地球自轉及其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培養學生主動探究、樂于合作與交流的能力。

六、教學用具

地球儀、十字方向標、礦燭、火柴、白色的乒乓球十四組,地球自轉及晝夜現象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激發引入

師:同學們地球是我們的家園,你們對我們的家園——地球了解有多少呢?

生: (學生依靠以前所學所接受的知識進行回答,內容很豐富。)

師:同學們對地球了解的確實不少,現在我有一個問題哪個同學是否能幫我解疑?我們常看到太陽周而復始地東升西落,是太陽繞地球旋轉造成的嗎?

(常見的先入錯誤概念與科學的正確概念發生沖突,激發學生的興趣。)

生:不對,是地球自轉的結果。

師:地球究竟是如何自轉的呢?今天就讓我們共同來探究《地球的自轉》。

(二)探究(1)地球的自轉

師:請同學們轉動地球儀,看看地球儀有幾種轉動方向?

生:(通過轉動地球儀)有自西向東和自東向西兩種。

提出問題:

師:地球究竟是繞地軸自西向東還是自東向西旋轉呢?

建立假設:

學生假設:

1、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2、地球自東向西旋轉。

設計實驗檢驗假設:

師:如何來設計實驗檢驗我們的假設呢?

(根據以上的猜測假定太陽不動,用點燃的礦燭代表太陽,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儀,在“地球儀”上某點貼上十字方向標以判定方位,在十字方向標中間插上一火柴代表觀察者。)

師:怎樣檢驗我們的假設是否正確呢?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以觀察者看到太陽是否是東升西落為標準。)

方案一:猜測地球自西向東旋轉。

方案二:猜測地球自東向西旋轉。

(學生進行探究,教師巡視,幫助學生解決在探究過程中遇到的困難。)

師:請各組派一代表匯報探究的結果,進行組間交流。

得出結論:

1、地球是繞地軸自西向東旋轉。

2、太陽東升西落是地球自轉的結果。

師:我們從地軸北端或北極上方觀察和從地軸南端或南極上方觀察,地球儀旋轉的方向是怎樣的呢?

學生通過實驗得出結論:從北極上方觀察地球按逆時針方向旋轉,從南極上空觀察按順時針方向旋轉。

師:我們的結論是否正確呢?讓我們坐上航天飛機離開地球到太空中看看吧!

播放地球自轉的課件。(通過學生相互間合作與探究得出了符合科學的正確的結論,學生有了成就感。)

(三)、探究(2)晝夜交替和晝夜交替現象

師:我們知道我們生活的一天中有白天和黑夜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是否世界各地都同時是白天和黑夜呢?能否用我們現有的工具來研究和解決這個問題呢?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完善其中一方案:(1、用點燃的礦燭代表太陽,白色的乒乓球代表地球儀,讓“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觀察“地球”那部分被“太陽光”照到哪部分沒有被照到。各代表一天中的什么時候?2、轉動“地球”使它自西向東旋轉(即自左向右)轉動,觀察同一地點會出現什么情況?)

學生分組實驗:(教師巡視,指導實驗中出現的問題。)

小組中學生代表發言:“太陽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代表白天即(晝);“太陽光”沒有照射到“地球”上的部分表示黑夜即(夜)。轉動“地球”使它自西向東旋轉(即自左向右)轉動,觀察同一地點會出現白天與黑夜交替現象。

師:造成晝夜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呢?

學生討論回答:

師小結:地球是一個不發光,也不透明的球體。在同一時間里,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這一半就是白晝,而被著太陽的另一半則太陽照不到,是黑夜,這就產生了晝夜現象。地球不停地自轉,晝夜也就不斷更替,地球每轉一周,晝夜就更替一次,這就產生了晝夜交替現象。

師:晝夜更替一次的時間是多少?

生:約24小時。

演示:地球上被照亮與沒被照亮(即晝與夜)之間有一條分界線——晨昏線(圈)。

師:晨昏線(圈)有幾條?

生(討論):有無數條。

播放晝夜現象及晝夜交替現象課件。(使較抽象較難理解的現象直觀化、具體化、可接受化。)

師:地球自轉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對地球上生命的形成和發展有沒有好處?為什么?請大家課后思考。

師:通過這節課我們大家的探討、研究,你們對地球有那些新的認識?

及你得到了些什么?是否有新的問題!

生:小結(通過學生小結使新的知識與原有知識進行意義的建構,與原有知識進行順應。同時產生新的問題激發新的探究動機和目標。)

八、教學反思:

激發學生探究動機及興趣是有效進行探究式教學和這種教學是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本設計抓住學生的先入錯誤概念與科學的正確概念的沖突引入充分調動了學生的探究動機及學習興趣。本節課的內容對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要求較高也較抽象,但通過模擬實驗的形式把它形象化、可視化、易懂化使學生可操作化,效果較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切實以一個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身份出現,把課堂還給學生。使學生按照探究活動的步驟進行探究活動,使學生能真正的動起來、活起來,使學生能真正體會到探究的樂趣。

在新課程標準下我們教師確實要改變教育觀念,不能做好好先生把學生捧在手心怕他碎了,含在嘴里怕他化了,應相信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只要我們能為他們創設起較好情境、合適的氛圍學生的科學素養完全可以在“開放、自主”的探究活動過程中得到發展和提高。

初一地理課本教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一、通過讀圖,使學生了解英國的位置、領土組成、氣候特征以及氣候同農業生產的關系;

了解英國的經濟發展與主要工業城市的分布。知道英國的首都。

二、通過學習英國農業與氣候的關系,使學生理解自然環境與經濟發展的密切關系,并由此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

英國農業與氣候的關系。

教學難點

英國新老工業的分布及主要工業中心的分布。

教學方法

討論法、談話法。

教學媒體

英國掛圖、英國主要工業分布圖,投影片:大不列顛島的年降水量和農業的分布圖。

教學過程

1、引入新課歐洲西部大約有30多個國家,它們大都歷史悠久、面積較小,其中世界上工業發展最早,目前在世界經濟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的國家,就是英國。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英國。

2、引導讀圖請同學們仔細閱讀英國圖,對比觀察英國、日本,思考它們在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海岸線曲折方面、領土組成方面有什么相同點與不同點。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兩國的緯度位置近似,但英國的緯度位置偏高,大約位于北緯50°~60°之間。都是群島國家,英國位于大西洋的東北部,瀕臨北海,與歐洲大陸相望,日本位于太平洋的西北部,隔日本海同亞洲大陸相望;兩國的海岸線都非常曲折,多優良港灣,為它們發展航海事業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它們成為世界的海運國。英國領土主要由大不列顛島和愛爾蘭島東北部組成,稱為“大不列顛和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簡稱“聯合王國”。大不列顛島又分為英格蘭、蘇格蘭和威爾士三部分,其中英格蘭是英國的政治、經濟中心。“英國”源自我國對英格蘭的簡稱。后來習慣上用它泛指今天的“聯合王國”。而日本由九州島、本州島、四國島和北海道以及周圍的小島組成。英國同日本一樣,四周臨海,是歐洲西部的一個島國。

板書一、歐洲西部的島國

1、位置和領土組成

引導讀圖請同學們思考,英國沿海多優良港灣,為其發展航海事業提供了良好條件,但是英國成為世界的海運國,除了同海陸輪廓有關外,請同學們仔細觀察英國地圖,你們還發現了什么條件?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這與其優越的地理位置有著密切關系,英國同歐洲之間隔有英吉利海峽和多佛爾海峽,這兩個海峽是西歐與波羅的海沿岸各國的重要海上航道,英國正好處于這個航線的樞紐位置,英國還處于大西洋航線的要沖,這些都有利于英國航海事業的發展。最近英、法兩國為了溝通英國與歐洲大陸的聯系在多佛爾海峽修建了穿過海峽的海底隧道。

板書2、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有利航運

引導分析優越的海陸位置和眾多的港灣,為英國海上交通和經濟的發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那么英國為什么會成為世界上工業化最早的國家哪?請同學們閱讀英國掛圖,在英國本土找到了哪些礦產資源?它們又對英國成為世界上最早工業化的國家提供了什么條件?英國海上交通的發展為其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什么有利條件?二次世界大戰以后英國工業又是如何發展變化的?為什么?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英國傳統工業部門主要是依靠國內煤鐵資源及靠海洋運輸掠奪殖民地的原材料發展起來的。因此,傳統工業部門的工業中心多靠近煤、鐵產區,如伯明翰、倫敦、設菲爾德、格拉斯哥等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英國殖民地統治的瓦解,原有工業設備陳舊及國內煤鐵資源的減少,使傳統工業部門中的鋼鐵、煤炭和紡織工業日漸衰退。英國充分利用原有工業基礎和科技優勢,發展了新興的工業部門,如:電子工業等。這些工業部門多分布在倫敦附近、英格蘭中部和蘇格蘭南部,如:倫敦、伯明翰等。自本世紀70年代以來,北海油田的開采及石油資源的利用,對英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板書二、工業化最早的國家

l、英國的早期工業及其分布

2、英國的新興工業及其分布

承轉英國工業部門比較齊全,工業中心比較多。英國工業在國民經濟中占絕對優勢,而農業的比重不大,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哪?讓我們來看英國伯明翰的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課本第45頁圖14、7),分析一下這里的氣候特點。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同學們說得很對。這里受北大西洋暖流和西風影響,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年降水量比較多,季節分配較均勻。空氣濕潤,云量較大,雨天較多,日照較少,屬于海洋性氣候。

引導讀圖請同學們仔細閱讀大不列顛的年降水量和農業的分布圖,思考并分組討論以下問題:英國乳畜業和種植業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區?從三幅圖中你看出英國的氣候同農業有什么關系?為什么東南部產麥區中有一片空白?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英國西部由于降水較多,日照較少,不適合糧食作物生長,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長,所以畜牧業發達。東南部降水較少,相對日照較多,氣溫較高,生長期較長,是種植業的集中產地。東南部產麥區中的空白,主要是倫敦及其周圍的工業區。但是,由于氣候原因,在英國乳畜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種植業相對比較少,主要種植小麥和大麥等作物。近年來糧食基本可以自給,但肉類、蔬菜和水果仍需大量進口。

板書三、濕潤氣候與農業

歐洲西部

1、位置和范圍:歐洲西部指歐洲的西半部,西臨大西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地中海;面積500萬平方千米。

2、雄厚的經濟實力:

(1)歐洲西部大多數國家是經濟發達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

(2)歐洲國家經濟發展水平約居各大洲之首

(3)瑞士——“鐘表王國”;丹麥——“歐洲的牧場和食品庫”;瑞典——制造業盛名;挪威——人均水產品產量居世界之首;荷蘭——花卉種植業發達,的有“郁金香”。

3、繁榮的旅游業:

(1)歐洲西部三大旅游國:法國、西班牙、意大利。

(2)豐富的旅游資源:

①音樂之都——維也納(奧地利);

②藝術之都——巴黎(法國)埃菲爾鐵塔、羅浮宮、凱旋門;

③湖光山色“鐘表王國”——瑞士;

④羅馬古跡、水城威尼斯——意大利;

⑤地中海沿岸沙灘陽光,看斗牛比賽——西班牙;

⑥觀賞花卉風車,參觀圍海造田工程——荷蘭;

⑦乘船游覽峽灣,觀看午夜太陽——挪威;

⑧千年古都,斗獸場——羅馬;

⑧慕尼黑的啤酒——德國。

歐洲西部的工業工業中心多,分布密集。

本區工業特點:制造業為主本區對外貿易很發達,許多國家進口原料、燃料、糧食;

向國外出口機械、汽車、化學物品和食品的工業區:德國的“魯爾區”、南部慕尼黑新興工業區;英國有中部工業區及蘇格蘭的高新技術區;意大利東北部工業區。

初一地理課本教案精選篇4

教學目標

1.基礎知識

(1)了解本區的位置和范圍。

(2)記住馬達加斯加島、幾內亞灣、索馬里半島(有“非洲之角”稱號)、好望角、剛果盆地、維多利亞湖(最大)、乞立馬扎羅山(最高)、坦噶尼喀湖(最深)、東非大裂谷。

(3)記住可可、黃金、金剛石與銅的分布及出口國。

(4)掌握本區炎熱多雨的氣候特點。

(5)了解本區以高原為主的地形與特殊地形區。

2.智能的培養:

(1)通過讀圖判斷尼羅河的,剛果河的流向,注入的海洋及流經地區的地形特點,初步學會比較分析兩條河流的流量特征。

(2)初步學會運用景觀圖片和有關數據,比較熱帶雨林,熱帶草原和熱帶沙漠的氣候與景觀特點并分析其在非洲分布的規律性。

3.思想教育要求

通過對本區自然環境的學習,使學生明確自然環境和人類生產之間相互制約的關系。

教學重點:

非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河流、湖泊,東非裂谷帶,剛果盆地,海岸線平直;

熱帶草原氣候;

主要礦產及分布區。

教學難點:熱帶草原氣候成因,東非裂谷帶和剛果河成因。

教具: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掛圖。

教學方法:講解法,練習法,讀圖分析法結合進行。

教學設計:前兩節我們學習了北非的自然環境、居民和經濟以及主要的國家,從這節課開始我們來學習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首先請同學們思考西亞和北非地區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在人種特征上有什么明顯的差異?(北非:白;本區:黑人為主,因此本區又有黑非洲之稱)

本區雖然指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但也包括撒哈拉沙漠的一小部分,即在本區的最北部是撒哈拉沙漠南部的邊緣。(邊指圖邊講解)

下面我們看一下本區的地理位置,13.1圖西臨大西洋,東岸印度洋。

宣讀課文第一段,了解本區是“黑人的故鄉”。

二、地形特征:高原,裂谷和盆地。

1.掛非洲地形圖,對照讀課文地形圖,提問:非洲以什么地形為主,判斷的根據是什么?

(掛圖上是褐色,課文上看,大多地方200—1000m以上,故以高原地形為主)。追問:地勢向什么方向傾斜?(由東南向西北傾斜)

整個非洲大陸的地形以高原為主。在撒哈拉以南,高原的海拔多在1000米以上,比北非地勢高。

本區東部高原上有一條斷裂深陷的東非裂谷帶,讀東非裂谷帶示意圖,提問:

裂谷帶起于何處,經過哪里?一直延伸到哪里?[南起贊比西河口南,向北縱貫東非高原——跨過赤道——穿過埃塞俄比亞高原——經紅海啞喀巴灣,延伸到西亞朗死海附近,長達6000km寬50—80km]。

宣讀課文中有關東非裂谷的一段課文,讀完后提出4個問題,讓同學回憶。

(1)東非裂谷帶的形態特征[兩岸懸崖壁立,附近有死火山和活火山,裂谷底部湖泊連串,深而狹長,被稱為“地球的傷痕”]

(2)在地形圖上找出乞力馬扎羅山(非洲最高)

維多利亞湖(非洲最大)

坦噶尼喀湖(非洲最深)

(3)裂谷的成因[地殼斷裂作用形成的]

(4)課文P29“想一想”并回答。

非洲地形雖然以高原為主,但也有地勢較低的盆地——剛果盆地。這個盆地原來是一個面積廣大的內陸湖,后來由于地殼上升,剛果河下切湖水外瀉而形成盆地。

下面同學們看圖,非洲的海岸線比較平直——原因是高原逼近海岸,由于海岸線平直——使得海灣、半島、島嶼少。

要求同學找出最大的海灣——幾內亞灣

非洲最大的島嶼——馬達加斯加島

非洲最大的半島——索馬里半島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并讀P29“讀一讀”好望角的得名。

三、炎熱多雨的氣候

本區有:“熱帶大陸”之稱,為什么?

同學們看13.5圖,找出赤道,南北回歸線,

1.看到撒哈拉以南大部分地區在南北回歸線之間,按氣候帶劃分,應屬熱帶。

2.再看一看本區絕大部分年均溫在多少攝氏度以上,在20℃以上應屬熱帶,所以本區有“熱帶大陸”之稱。(教師指導啟發學生回答)

指導同學讀年降水量圖13—5,從本區南北兩端看起,依次從200mm以下—20000mm以上,那么本區大部分地方降水量為多少?1000mm以上。

再看非洲氣候帶分布圖,明確: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有哪幾種氣候?[熱帶沙漠,熱帶草原,熱帶雨林地中海式氣候]

從圖中我們能看出熱帶雨林氣候帶,南北兩側的氣候帶都是南北對稱分布的。其中熱帶草原氣候也叫薩瓦那氣候,從而我們看出本區以炎熱多雨的熱帶雨林氣候和薩瓦那氣候為主,而北非則以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為主。

此外大家看圖“赤道附近的東非高原為什么不是熱帶雨林氣候”?[因地勢高,氣溫低]

講解:從非洲氣候帶分布圖上我們能看出整個非洲的氣候以熱帶草原面積最大,氣候特點,是一年明顯分為干濕兩季。

濕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降水豐富。

干季:風從陸地吹向海洋,降水稀少

找同學閱讀P31課文。

指導看13.7,13.8圖

完成P31“想一想”三個題。

四、豐富的礦產資源

根據同學閱讀回答:

世界上出產黃金最多的國家——南非

世界上出產金剛石最多的國家——扎伊爾

世界上出產鋁土最多的國家——幾內亞

世界上出產銅礦的重要國家——贊比亞

本區重要的石油輸出國——尼日利亞

總結新課,并作練習,宣布下課

自然環境

一、地理位置和范圍:

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東西臨印、大西洋,陸地輪廊平直。

二、地形:以高原為主的地形及特殊地形區

非洲之最:

乞力馬扎羅山(最高)維多利亞湖(最大)坦噶尼喀湖(最深)

馬達加斯加島(最大)幾內亞灣(最大)索馬里半島(最大)

三、氣候:炎熱多雨(熱帶大陸之稱)

四、豐富的礦產資源(儲量,種類豐富):黃金、金剛石的儲量、產量居世界第一位。

南非——黃金金剛石——扎伊爾鋁土——幾內亞銅礦——贊比亞

板書提綱

第13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自然環境

一、地理位置

二、地形:高原、裂谷、盆地。

高原為主:東非高原、埃塞俄比亞高原

裂谷:東非裂谷帶(南起贊比西河口南——東非高原——赤道——埃塞俄比亞高原——紅海——西亞死海附近)

盆地:剛果盆地

另有乞力馬扎羅山(最高山)維多利亞湖(最大湖)

坦噶尼喀湖(最深湖)幾內亞灣(最大灣)

馬達加斯加島(最大島)索馬里半島(最大半島)

三、炎熱多雨氣候

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面積最大)

熱帶沙漠氣候地中海式氣候

四、豐富的礦產資源

黃金(南非)

金剛石(扎伊爾)

鋁土(幾內亞)

初一地理課本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標

1、巴西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特點。

2、熱帶雨林的危機

3、巴西主要的熱點經濟作物

4、巴西的工業布局及城市分布特點。

能力目標

1、運用巴西的地形圖、氣候圖分布圖,掌握巴西主要的熱帶經濟作物分布

2、運用巴西的礦產資源圖及主要的工業區和工業城市圖,揭示礦產資源對巴西工業區的影響。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學習,進一步豐富學生的學習方法,培養地理學習的興趣。

教學重點

巴西的位置范圍、地形、氣候、農業生產特點、工業特點以及種族構成等。

教學難點

熱帶雨林對于全球氣候的影響

教法學法

教學媒體

教學過程

1、教學環節

2、教學內容

3、補充與反饋

4、課前預習

一、導入新課

1、創設情景導課。

大家看錄像,說出展現的內容。

播放日韓世界杯,巴西隊獲得冠軍時的錄像片斷。

說說看,你還知道巴西的哪些事物?

總結:今天我們就一起認識巴西

重難點教學過程

板書:第二節巴西。

2、展示世界政區圖。

要求:指圖說出巴西的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

總結:巴西是一個海陸兼備的國家,緯度較低,光熱資源豐富。

板書:位置、環境、熱帶面積廣大。

電腦播出巴西的地形圖(多媒體課件)

讀圖回答:

1、二條特殊的緯線:赤道、南回歸線。

2、巴西所處的溫度:熱帶

3、巴西的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景觀圖展示)

4、巴西的主要地形:亞馬孫平原———世界最大的沖積平原,占面積的1/3巴西高原———世界面積最大的高原,占面積的2/3

(提問):

(一)為什么巴西是世界上熱帶雨林面積最大國家?

(學生回答)

(教師總結):

1、地理位置決定。

2、亞馬孫流域經過這里。(讓學生自己來介紹亞馬孫河并展示圖片)

3、安第斯冰雪消融帶來大量流水

(二)熱帶雨林有何作用它為人類提供了那些資源?

(活動):學生分組討論并推選代表舉例說明。

教師提供圖表總結。

1、經濟價值——提供木材

2、提供全球氣候

3、提供新鮮空氣

4、環境效益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

5、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6、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三)巴西是怎樣開發和利用熱帶雨林的?

(活動):由學生出示資料進行角色扮演:角色分工

1、林業部長

2、外國開發商

3、當地農民

4、生態學家。

(小組成員認領角色,通過討論,然后上臺表演。各小組經過角色之間引起的爭論,最后得出正確的結論)

(教師總結):開發的同時,要注重保護處理好二者的關系

二、熱帶經濟作物王國

1、看圖9.35請回答:巴西有哪些主要的農作物?分布在哪一地帶?

結合圖9.33,34圖說明這里有哪些發展農業的有利條件?有哪些產量居世界前列的作物?

咖啡、甘蔗、柑橘、橡膠、可可、玉米、棉花、大豆等,分布于東南沿海一帶。這里地形平坦,海拔較高,氣候宜人,沿海多港口,海運便利;這里城市密集,人口眾多,便于就地消費。

總結:巴西大部分國土位于赤道與南回歸線之間,熱帶土地廣闊,為熱帶作物的種植提供了有利條件。其中,咖啡、甘蔗、柑橘的產量居世界第一位,是重要的出口創匯產品。

三、民族工業的發展

1、導入:巴西是拉丁美洲經濟最發達的國家,同時也是發展中國家經濟水平較高的國家。它是怎樣發展起來的呢?工農業生產又有什么樣的特征呢?這些是下面我們要學習的內容。

板書:發展中的工農業大國。

2、閱讀課本,自學探究巴西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的經濟特征。

(1)殖民初期,出口“巴西木”。

(2)16世紀中期,種植甘蔗,制糖業興起。

(3)17世紀末,掀起采金熱。

(4)19世紀初,大量種植咖啡。

總結:單一生產農礦產品,現代工業不發達。

3、展示“巴西的農產、礦產和工業”圖,觀察該圖,看看巴西有哪些豐富的礦產?分布在何處?對巴西的現代工業有何影響?(主要礦產有鐵、錳、金、煤等,集中分布于東南部。富的鐵、錳等金屬礦產,便于發展重工業;而礦產的分布,又影響著工業的分布在接近東南沿海的礦產地。

總結:的確,依據豐富的礦產資源,使巴西的鋼鐵、造船、汽車、飛機等制造業都已躍居世界重要生產國家的行列。

4、引導:巴西重工業集中于東南沿海地區,除靠近礦產地等因素以外,還受哪些因素影響?

提示:從交通、氣候等方面考慮。(東南沿海多港口,便于海上運輸;這里緯度較高,氣候涼爽宜人。)

5、引導探究:巴西的能源礦產如優質煤、石油等都不多。想一想巴西該怎樣解決能源不足的問題?

(1)利用水能,合作修建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電站——伊泰普水電站。

(2)進口能源。

(3)大力發展生物能源等。

(4)研究利用太陽能、風能、潮夕能等。

總結應用

四、總結:今天我們認識了“桑巴王國”巴西,知道了它是世界上占有熱帶面積最大的國家,也是熱帶雨林最多的國家,該國鐵礦豐富,工業發展很快,熱帶經濟作物產量占世界重要地位

板書設計:

一、位置和自然環境

1、位置:緯度位置:主要位于南半球,熱帶

海陸位置;東臨大西洋

2、地形和河流:巴西高原,亞馬孫平原,亞馬孫河

3、氣候類型:熱帶雨林氣候,熱帶草原氣候

二、熱帶雨林的危機

1、經濟價值——提供木材

2、提供全球氣候

3、提供新鮮空氣

4、環境效益涵養水源,保護淡水資源

5、保護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6、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維護生物多樣性

7、熱帶雨林的保護

三、熱帶經濟作物王國

1、主要作物:咖啡、甘蔗、可可、劍麻

四、民族工業的發展

1、主要城市:里約熱內盧,圣保羅,巴西利亞

2、人口和工業分布在東南沿海

初一地理課本教案精選篇6

教學目標

1、運用圖文資源描述拉丁美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習俗。

2、在地圖上找出拉丁美洲的位置、范圍,說出其主要的國家和首都,讀圖說出改地區地理位置的特點。

3、運用地圖描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布特點,說明地形對于人類活動的影響。

4、認識正確處理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關系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拉丁美洲的位置和 范圍,主要地形區和河流。

教學難點

地形對于拉丁美洲人類活動和氣候的影響。

教法學法

直觀演示,分組討論[來源:學科

教學媒體

教 學 過 程

教學環節

教學內容

補充與反饋

課前預習

閱讀教材51-----55

導入新課

源:古代文明的發源地之一,古老的印第安人在這里創造了燦爛的文化,至今保留許多珍貴的歷史遺跡。閱讀51頁資料,了解瑪雅文明

展示拉丁美洲國家和地區圖

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完成:(1)拉丁美洲的組成。(2)拉丁美洲的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3)拉丁美洲主要的國家及首都。

總結講述:拉丁美洲主要指美國以南的美洲部分, 包括北部的墨西哥 高原、中美地峽和西印度群島和南美洲。東臨大西洋,西鄰太平洋。大部分地區位于熱帶。主要國家有巴西、阿根廷和墨西哥等。其中智利是世界上最狹長的國家

重難點教學過程

一、印第安人的故鄉

展示拉丁美洲地形圖

學生活動:(1)找出拉丁美洲主要的山脈,高原,平原和河流。(2)分析安第斯山脈對于兩側氣候和農業生產的影響

分析講述:拉丁美洲的地形分東西兩部分,西部的高聳的安第斯山脈,他是世界最長的山脈,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使東部平原降水稀少,草原廣闊,因此阿根廷以畜牧業為主,是出口牛肉最多的國家。東部高原平原相間分布,有世界最大的巴西高原和亞馬孫平原。亞馬遜平原上有世界最大的熱帶雨林,巴西高 原蘊藏著豐富的鐵礦。

二、地形與人類 活動

學生活動:閱讀54頁課本資料,了解安第斯山脈的情況。

展示拉丁美洲移民構成圖

講解:這里的居民構成非常復雜,原始居民是印第安人,屬于黃色人種,歐洲殖民者的入侵和奴隸貿易使白種人和黑種人也大量進入,各種族相互通婚,形成混血人種。現在的拉丁美洲以混血人種為主,同用西班牙語,巴西通用葡萄牙語。

三、多姿多彩的文化

展示玉米節 ,狂歡節的圖片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結合自己的經驗和認識,說說拉丁美洲的不同文化相互交融形成的多姿多彩的文化形式 。

總結應用

拉丁美洲 是一塊美麗而富饒的土地,這里生活著勤勞勇敢的印第安人,由于殖民入侵和奴隸貿易使這里人種復雜,以混血人種為主。地形對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影響很大。

初一地理課本教案精選篇7

一、教學目標:

1、知道主要的地形類型,能夠說出主要地形類型的特點。

2、了解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并能根據當地情況說出1—2種外力作用形成的地形特點。

二、教學重點:地形類型、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

難點:主要地形類型特點、外力作用對地形影響。

三、教具:沙盤、水、小風扇。

四、教學方法: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引入:我們的家園地球表面70%是海洋,30%是陸地而這陸地并不是平坦的,而是由各種形形色色的地形構成的。對于這些地形我們的地理學家給它們取了相應的名字。它們各叫什么、有什么特點呢?

讀圖4—48———4—51思考并分組討論:地形主要有那些類型?各有什么特點?

代表發言:(地形:丘陵、山地、平原、高原、盆地等)

根據P154表格要求完成表格

地形類型海拔相對高度

丘陵有高有底小

平原地面寬廣地表起伏小小

山地較高有明顯起伏大

高原極高頂面較大起伏小大

提問:我們的家鄉有那些地形類型?這些類型對我們家鄉經濟有什么作用?

分組討論:

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我們的家鄉確實有許多礦,開采這些礦對我們生活水平提高有好處,但是我們以前的家鄉是山清水秀、魚羊成群。你們的父輩不合理的開發以使我們的家鄉上無一片凈空、下無一片凈土水中無魚,自然界已經開始給我們懲罰了。合理開發資源還我清山綠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

過渡:通過前面我們大家的討論知道了地形主要有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等,那么它們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回答:(山脈是由板塊碰撞形成的等。)

教師再問:那么我們家鄉的山上的溝谷是怎樣形成的呢?

學生討論:

教師演示小實驗:

①用水從沙盤中“山”的頂部沖下。

②用小風扇吹沙盤中的“山”。

教師講解:降水沖刷、風蝕這都是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在不同地區由于外力作用的千差萬別形成了許多特殊的地形。

對照圖4—60至4—65看書P157內容。

學生討論:引起地表形態變化的外力因素及我們家鄉地形變化的主要外力因素。

教師小結:地球的巨大內力是地形的塑造者,而外力則是地形的雕刻師,雕刻出千奇百態的特殊地形。外力的作用對地形的影響是緩慢而持久的。

思考:地球表面的形態是內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那么誰發揮較大的作用呢?(有時是內力、有時是外力。)

課堂總結:

布置作業:P158、2

板書設計: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圖

一、地形的類型

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

二、地形的變化

1、地球內力的作用。流水沖刷

2、地球表面外力的作用風蝕

冰川移動等

地形和表示地形的地圖第2課時

上方鎮初中:徐建平

一、教學目標:

1、能根據等高線的特點讀簡單的等高線地形圖,能舉例說明等高線地形圖在生活和生產中的用途。

2、知道繪制等高線的地形圖的方法。

二、教學重點:判讀簡單等高線地形圖。

難點:繪制等高線的地形圖的方法。

三、教具:老齡土做的山模型(濕土做好晾放一天)、小刀、明膠片做的山模型、等高線地形圖等。

四、教學方法:實驗討論法

五、教學過程

引入:通過前面我們討論我們得出地形有丘陵、平原、山地、高原、盆地等。那么我們可用什么方法把它們表示到地圖上呢?

讀圖4—52,討論關于珠穆朗瑪峰的知識。可用什么方法把山峰表示在地圖上?是否看到過表示地形的地圖。

學生討論:

代表發言:(——————等高線地形圖。)

提問:等高線地形圖是什么呢?

分組實驗:(要求把老齡土做的山峰,用刻度尺量出高度,按1厘米高度差用小刀刻畫出等高線,做好后把山峰放在白紙上。)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討論:(P155、1、2、3問題,重點是2、3兩問題。)

學生代表發言:(把等高線繪制到白紙上學生方法有多種)

教師選其一種進行示范:

步驟:

①用硬棒從“老齡土做的山模型”山頂直插入到底。

②用小刀按等高線依次橫切“山”但不能切斷其中硬棒。

③把切好的“土串”正放在白紙上,用筆沿山腳輪廓在紙上描出最下面的等高線。

④把第一條到第二條等高線之間的“土塊”從“土串”上卸下,再用筆沿第二條等高線在紙上描出輪廓等高線,依次在白紙上描出相應的等高線。

學生分組實驗:(要求學生盡可能按自己的方法做。)

教師巡回指導

學生展示:

教師小結且提問:等高線繪制在白紙上形狀是怎樣的?(閉合的曲線)

教師講解:對于真正的等高線地形圖實際上是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個平面上來表示起伏的地形。

教師演示:等高線投影1(自制的有陡坡、緩坡、山峰的明膠片山體模型)

等高線投影2(有鞍部、山谷、峭壁的明膠片山體模型)

學生討論:(陡坡、緩坡、山峰、鞍部、山谷、峭壁、山脊的等高線分布特點)

代表發言:

教師小結:(陡坡等高線密、緩坡等高線疏、山頂等高線呈封閉狀由內向外海拔增高、鞍部兩條等高線凸出部位相對、山谷等高線向海拔較高處凸出的地方為山谷、山脊等高線向海拔較低處凸出、峭壁等高線重疊。)

學生讀圖4—56、4—57完成P156的表格

練習:對照等高線地形掛圖由學生找出圖中山峰、山谷、陡坡、緩坡、峭壁、鞍部等。

思考:盆地的等高線有什么特點?

2939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朐空调移机_空调维修「空调回收」临朐二手空调 | jrs高清nba(无插件)直播-jrs直播低调看直播-jrs直播nba-jrs直播 上海地磅秤|电子地上衡|防爆地磅_上海地磅秤厂家–越衡称重 | 运动木地板厂家_体育木地板安装_篮球木地板选购_实木运动地板价格 | 哈希PC1R1A,哈希CA9300,哈希SC4500-上海鑫嵩实业有限公司 | 潍坊大集网-潍坊信息港-潍坊信息网 | 恒温油槽-恒温水槽-低温恒温槽厂家-宁波科麦仪器有限公司 | 冷凝水循环试验箱-冷凝水试验箱-可编程高低温试验箱厂家-上海巨为(www.juweigroup.com) | 北京租车牌|京牌指标租赁|小客车指标出租 | 广州活动策划公司-15+年专业大型公关活动策划执行管理经验-睿阳广告 | 酒瓶_酒杯_玻璃瓶生产厂家_徐州明政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桁架楼承板-钢筋桁架楼承板-江苏众力达钢筋楼承板厂 | 非甲烷总烃分析仪|环控百科| 紫外荧光硫分析仪-硫含量分析仪-红外光度测定仪-泰州美旭仪器 | 退火炉,燃气退火炉,燃气热处理炉生产厂家-丹阳市丰泰工业炉有限公司 | 找果网 | 苹果手机找回方法,苹果iPhone手机丢了找回,认准找果网! | 山东活动策划|济南活动公司|济南公关活动策划-济南锐嘉广告有限公司 | 分光色差仪,测色仪,反透射灯箱,爱色丽分光光度仪,美能达色差仪维修_苏州欣美和仪器有限公司 | 铸钢件厂家-铸钢齿轮-减速机厂家-淄博凯振机械有限公司 | 档案密集柜_手动密集柜_智能密集柜_内蒙古档案密集柜-盛隆柜业内蒙古密集柜直销中心 | 蒸压釜-陶粒板隔墙板蒸压釜-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济南玻璃安装_济南玻璃门_济南感应门_济南玻璃隔断_济南玻璃门维修_济南镜片安装_济南肯德基门_济南高隔间-济南凯轩鹏宇玻璃有限公司 | 二维运动混料机,加热型混料机,干粉混料机-南京腾阳干燥设备厂 | 东亚液氮罐-液氮生物容器-乐山市东亚机电工贸有限公司 | 不锈钢散热器,冷却翅片管散热器厂家-无锡市烨晟化工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软文发布平台 - 云软媒网络软文直编发布营销推广平台 | 生鲜配送系统-蔬菜食材配送管理系统-连锁餐饮订货配送软件-挪挪生鲜供应链管理软件 | 衬塑设备,衬四氟设备,衬氟设备-淄博鲲鹏防腐设备有限公司 | 缝纫客| 吸污车_吸粪车_抽粪车_电动三轮吸粪车_真空吸污车_高压清洗吸污车-远大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 药品仓库用除湿机-变电站用防爆空调-油漆房用防爆空调-杭州特奥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智慧物联网行业一站式解决方案提供商-北京东成基业 | 培训中心-海南香蕉蛋糕加盟店技术翰香原中心官网总部 | 井式炉-台车式回火炉-丹阳市电炉厂有限公司 | 化工ERP软件_化工新材料ERP系统_化工新材料MES软件_MES系统-广东顺景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 天津试验仪器-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水泥恒应力压力试验机-天津鑫高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12cr1mov无缝钢管切割-15crmog无缝钢管切割-40cr无缝钢管切割-42crmo无缝钢管切割-Q345B无缝钢管切割-45#无缝钢管切割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电力测功机,电涡流测功机,磁粉制动器,南通远辰曳引机测试台 | 运动木地板_体育木地板_篮球馆木地板_舞台木地板-实木运动地板厂家 | 国资灵活用工平台_全国灵活用工平台前十名-灵活用工结算小帮手 | 3d可视化建模_三维展示_产品3d互动数字营销_三维动画制作_3D虚拟商城 【商迪3D】三维展示服务商 广东健伦体育发展有限公司-体育工程配套及销售运动器材的体育用品服务商 | 耐磨焊丝,堆焊焊丝,耐磨药芯焊丝,碳化钨焊丝-北京耐默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