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小學數學教案怎么寫的

時間: 新華 教案模板

小學數學教案怎么寫的篇1

教學內容:

教材P28~29頁例1及相應的做一做和練習七的第1~3小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聯系生活中的具體物體,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初步體會生活中的對稱現象,認識軸對稱圖形的一些基本特征,并初步知道對稱軸。

2、過程與方法:能根據軸對稱圖形的特征,在一組圖形中,識別出軸對稱圖形。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認識、制作和欣賞軸對稱圖形的過程中,感受到物體或圖形的對稱美,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教學重點:

認識軸對稱圖形的基本特征,準確判斷生活中哪些物體是軸對稱圖形。

教學難點:

能夠找出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

教學方法:

觀察、討論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白紙、剪刀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引入新知。

1、同學們,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現象,只要你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能發現許多的知識。請同學們仔細觀察P28頁的這幅圖,你能從圖中發現哪些有趣現象?

2、(學生自由回答)

3、(出示第28頁的主題圖)是啊,在游樂場里,空中飛舞著的蜻蜓風箏、蝴蝶風箏多漂亮呀,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它們的左右兩邊是完全相同的,這里面就蘊含著這節課我們要學習的知識對稱。【板書:對稱】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探索跟對稱有關的知識。

二、探索新知。

認真觀察,體驗對稱。

觀察圖形,發現特點。

(1)看書第29頁的樹葉、蝴蝶、天安門的圖,這些圖形它們在外形上都有一個共同的數學特點,你能發現嗎?

(2)引導學生從形狀、花紋、大小、圖案上觀察。

(3)學生匯報交流自己的發現。

樹葉圖:以樹葉中間葉脈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蝴蝶圖:以蝴蝶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天安門城樓圖:以天安門城樓中間所在的直線為界,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都是相同的。

教師小結。

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的形狀和大小完全相同,也就是說如果沿圖形中間的一條直線對折后,這些圖形的左右兩邊能夠完全重合。

小學數學教案怎么寫的篇2

教學要求:

1. 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掌握用分數表示的方法,并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匯報討論等研究活動順利地完成知識的正遷移,理解和掌握把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的方法,能夠用分數表示一個整體的一部分。

2. 使學生體會分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初步了解分數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深刻理解分數的含義。

教學重點:把一個整體平均分成若干份,用分數表示其中的1份的思維方法。

教學難點:使學生能夠把每份的個數與分成的份數區別開來。

教學流程:

一、復習舊知,探索新知

1. 復習舊知。

(1)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個風車是怎樣做出來的?

(2)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紅色部分占這個風車的幾分之幾嗎?說一說怎么想到用來表示的?(板書:平均分)

(3)通過以前的學習,說說對于這個分數你還知道了哪些知識?(復習分數各部分名稱及意義)

總結舊知:把一個物體或一個圖形平均分成4份,每份就是它的。

2. 探索新知。

(1)出示風車散開的圖,現在誰還能用一個分數來表示紅色部分占這個風車的幾分之幾嗎?說說為什么也是呢?(相機出示: 板書:一個整體)

揭題:今天,我們就用這個辦法,繼續認識分數(板書:認識分數)

(設計意圖:讓學生經歷把散開的風車還看成原來的風車,也就是“一個整體”,借助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關于分數的知識儲備,溝通新舊知識之間的聯系,把準學生的學情,實現知識的正遷移。)

(2)學習例1:

出示例1情境圖:

? 每只小猴分得這盤桃的幾分之幾?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 根據回答,師總結示范把4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介紹:數學上一個整體通常畫一個圈來表示,平均分用虛線來表示。)

?讓學生指一指一份在哪里,說一說( )是( )的。

(設計意圖:創設具體的情境,讓學生利用已有的經驗,理解把4個桃看作一個整體,平均分成4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來表示。)

(3)學習例2:

出示例2情境圖:

?操作、感悟、交流:每只小猴能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先拿出四個圓片分一分,再把你的想法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

?反饋:1生板演分法,說一說把這些桃平均分成了幾份,指一指每份在哪里,他生說一說每份是這些桃的幾分之幾。

?師總結:(加圈,加虛線)是的,把這些桃,也就是這個整體平均分成兩份,分母就應該是2,每份就是它的(板書:2份 )

(設計意圖:用圓片代替桃子分一分,說一說,通過實際操作,從平均分的份數和要表示這樣一份的關系上,抽象得出每份是這些桃的,初步體會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幾份,這樣的一份也可以用幾分之一來表示。)

對比辨析:剛才兩次分桃,都是把4個桃子平均分,可是為什么一個用表示其中的1份,一個卻用表示呢?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讓學生理解把一些物體看成整體平均分,也可以用分數表示,分母仍然表示平均分的份數,豐富學生對分數意義的理解,為接下來的變式練習提供有力的支持。)

(3)變式練習:

2只小猴分6個桃:

?把這6個桃平均分給這2只小猴,每只小猴能分得這些桃的幾分之幾呢? ?交流反饋:把6個桃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給兩只小猴,每只小猴分的這

些桃的。

對比辨析:剛才分的是4個桃,現在分的是6個桃,為什么都用來表示其

中的1份呢?

(設計意圖:通過變式練習和對比,讓學生進一步明確把一些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用分數表示的方法,在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中,不斷完善對分數知識的理解。)

3. 新課小結。

說一說,通過剛才的學習,你對分數知識又有了哪些新的了解?

二、鞏固練習,融會貫通

1. 說一說。(想想做做1)

自主練習,討論匯報:每份是這個整體的幾分之幾?你是怎樣想的?

2. 判一判。

下面的涂色部分都能用來表示嗎?

判斷對錯,說說錯在哪里,怎么改正。

出示正確答案,啟發思考:怎么每幅圖中的涂色部分都可以用來表示?

(設計意圖:通過說一說、判一判,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再次感受:同樣多的物體,看成一個整體,只要平均分的份數不同,表示每份的分數就不同;而不管有多少個物體,只要看成一個整體,平均分成的份數相同,表示每份的分數可以相同,為學生的知識建構再次提供平臺。)

3. 涂一涂。(想想做做3)

(1)學生自主分一分,涂一涂。

(2)反饋不同涂法,不同分法。

4.分一分。

出示15個風車。

拿出它的,還剩下幾個?拿出它的,現在還剩多少個?(12個)下面用小棒代替來拿一拿。

拿出這堆小棒的、,說一說是怎么拿的。

還能拿出這堆小棒的幾分之一?自己動手試試看!(、、)生匯報幾分之一,他生猜是幾根。

(設計意圖:在游戲中豐富對分數知識的理解,體驗學習的樂趣和成就感。)

5. 找一找。

(1)找一找我們今天上課的會場里的分數。

(2)找一找校園里、生活中的分數。

(設計意圖: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從課內延伸到課外,開拓更豐富的學習素材與應用平臺,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增強應用意識。)

小學數學教案怎么寫的篇3

【教學目標】

1.根據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等式。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理解方程的意義,滲透符號意識,發展數感。

2.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過程中,經歷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形成模型思想。

3.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激發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義,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相等”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同學們,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許多的珍稀動物,你知道有哪些?

預設:熊貓、白鰭豚、東北虎??

課件出示:(金絲猴、短尾猴、白鰭豚、東北虎、熊貓)

談話:這些都是我國的珍稀動物。

談話:老師非常喜歡憨態可掬的熊貓嗎?瞧,它們在做游戲呢。

2.提供素材、感知“相等”

出示課件:

談話: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蹺蹺板平衡,追問:說明了什么?

2.熊貓一樣重,追問:你怎么看出來的?

談話:熊貓的質量是50千克,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

預設:50=50

談話:觀察這個式子,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式子有什么不同?

預設:以前的式子中有運算符號,這個式子中沒有。

追問:沒有運算符號,為什么也能用“=”連接呢?

預設:兩邊的重量是相等的。

小結:原來相等的關系就可以用“=”表示出來。

談話:想一想,生活中,你學習的知識中,也有相等的關系嗎?

2.預設:這輛車的速度和那輛車的速度一樣ab=ba

二、分析素材、理解“相等”

1.借助蹺蹺板,理解相等與不相等。

出示課件:

談話:能用式子表示現在的關系嗎?

預設:40100,100span=

談話:同學們看,又來了一只熊貓,你猜會發生什么情況?

預設:1.左邊重、右邊輕或左邊輕、右邊重

2.平衡,一樣重

談話:你能說說它們的關系嗎?

預設:1.兩只小熊貓的重量〉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或兩只小熊貓的重量span=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2.兩只小熊貓的重量=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2.認識含有未知數的式子。

談話:小熊貓跳上去后,蹺蹺板是這樣的。你能說說這三只熊貓的質量有怎樣的關系呢?

預設:1.小熊貓的重量+40=100

談話: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一只熊貓的質量加40千克熊貓的質量等于100千克熊貓的

質量

追問:你能用誰和誰是相等的再來說一說嗎?

談話:同學們找得到了蹺蹺板中相等的關系,能用更簡潔的式子

來表示嗎?

預設;a+40=100

2.x+40=100

談話:真了不起,會用字母表示未知數。不知道的數量,我們通常用字母表示。一般情況下,像這樣的未知數用字母x表示。

出示課件

談話:現在兩邊的熊貓交換了位置,你還能用式子來表示嗎?

預設;100=x+40

小結:看來“=”不僅可以表示運算的結果,還可以表示相等的關系。

三、借助素材,理解等量關系

1.理解圖示中的等量關系。

(1)課件出示:

談話:誰會用含有未知數的式子來表示?

預設:3x=200+200,x+x+x=200+200小結: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談話:說說你這個式子的意思?(引導學生說說誰和誰是相等的)

談話:天平平衡,說明兩邊相等,你能說幾個這樣相等的式子嗎?

預設:10+20=30

x+300=1000

(2)課件出示(出示動物的名字)

談話:這幅圖中,既沒有蹺蹺板、天平,你還能找到相等的關系嗎?預設:兩只金絲猴的質量和一只短尾猴的質量是100千克

教師引導,也就是這些猴子的質量和與100千克時相等的

小結:像這樣相等的關系數學上稱為等量關系。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需要先找到這樣的關系。

2.理解信息中的等量關系。

談話:看圖找等量關系同學們都學會了,有些等量關系還藏在文字信息中,試試看,你能不能找到他們。

(1)課件出示:白鰭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1980年約有

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談話:信息中提供了哪幾個量?

預設:1980年只數2004年只數300只

談話:這三個量之間有怎樣的等量關系呢?

預設:1980年只數-2004年只數=300只

1980年只數-300只=2004年只數

2004年只數+300只=1980年只數

談話:你怎樣找到等量關系的?

預設:根據1980年約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談話:你太棒了,抓住了關鍵的信息,你很會讀題和思考。

談話:1980年的只數和2004年的只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預設:1980年的只數比2004年的只數多300只

談話:根據這個關系,你能用未知數x表示出它的等量關系嗎?

預設:x+300=400

(2)課件出示:2004年,我國野生大熊貓約有1600只,是人工養殖大熊貓數量的10倍。

談話:為了保護珍稀動物,我國采用了人工繁殖的技術來增加珍稀動物的數量。

談話:自己默讀題,你能找到哪幾個相等的數量關系?

小學數學教案怎么寫的篇4

教學目標:

1、給合生活實際,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圓,認識到“同一個圓中半徑都相等、直徑都相等”,體會圓的特征及圓心和半徑的作用,會用圓規畫圓。

2、通過觀察、操作、想象等活動,發展空間觀念。

教材分析:

重點在觀察、操作中體會圓的特征。知道半徑和直徑的概念。

難點圓的特征的認識及空間觀念的發展。

教具準備:

教學圓規、電化教具、課件

教學過程:

一、觀察思考

1、(呈現教材套圈游戲中的第一幅圖)這些小朋友是怎么站的?在干什么?你對他們這種玩法有什么想法嗎?(從公平性上考慮)得到:大家站成一條直線時,由于每人離目標的距離不一樣導致不公平。

2、(呈現教材套圈游戲中的第二幅圖)如果大家是這樣站的,你覺得公平嗎?為什么?得到:大家站成正方形時,由于每人離目標的距離也不一樣導致也不公平。

3、為了使游戲公平,你們能不能幫他們設計出一個公平的方案?(學生思考)學生想到圓后,出示第三幅圖,提問:為什么站成圓形就公平了呢?(每人離目標的距離都一樣)

4、上面我們接觸了三種圖形-----直線、正方形、圓。其中圓是有點特殊的,你能說說圓與正方形等圖形的不同之處嗎?舉出生活中看到的圓的例子。

二、畫圓

1、你們誰能畫出圓來嗎?動手試一試。

2、誰來展示一下自己畫的圓,并說說你是怎樣畫的?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其他同學有想法可以補充。

3、思考:以上這些畫法中有什么共同之處?注意的問題你是怎么想到的?(固定一個點和一個長度,引出圓心和半徑)

三、認一認

1、教師邊畫圓邊講概念。(概念講解一定要結合圖形,并要舉一些反例)強調:圓心是一個點,半徑和直徑是線段。

2、半徑和直徑的辨認。

四、畫一畫,想一想

1、畫一個任意大小的圓,并畫出它的半徑和直徑。想:在同一個圓中可以畫多少條半徑、多少條直徑?同一個圓中的半徑都相等嗎?直徑呢?(放動畫)

2、以點A為圓心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

3、畫兩個半徑都是2厘米的圓。

4、把自己畫的圓面積在小組內交流。你們畫的圓的位置和大小都一樣嗎?知道為什么嗎?

五、應用提高

討論:圓的位置和什么有關系?圓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

六、作業

1、教材第5頁練一練

2、在平面上先確定兩個不同的點A和B,再畫一個圓,使這個圓同時經過點A和點B(就是這兩個點都在所畫的圓上),這樣的圓能畫幾個?(提高題)

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發現問題的能力

不直接說出圓,把思考的空間留給學生

在畫圖中體會圓的特征

思考共同之處時再一次體會圓的特征

通過正反例的練習,加深對半徑和直徑的理解

動手操作,理解畫圓的關鍵是定圓心(位置)和半徑(大小)

鞏固提高,滿足不同學生要求

板書設計:

圓的認識(一)

圓(本質特征):圓上各點到定點(半徑)的距離都相等。

圓的畫法:

圓的相關概念:圓心,半徑,直徑

同一個圓中,有無數條半徑,它們都相等;同一個圓中有無數條直徑,它們也都相等。

教學后記:

在學生已認識圓的基礎上,深入的了解圓的各部份名稱。學生對圓心與圓

的半徑的作用能理解,掌握了本課的重點內容。

小學數學教案怎么寫的篇5

教學目標:

1、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并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問題。

2、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積極思考、正確比較,善于與他人合作交流等良好習慣。

教學重難點:

學會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揭示課題。

1、談話導入:同學們,我知道你們已經學習了數的組成,數的讀寫和數的順序,老師想來考考你們,你們敢不敢接受老師的考驗:

(1)、6是x位數,100是x位數,82是x位數。

(2)、28的8在x位上,表示x個x;2在x位上,表示x個x。

(3)、36是由x個十和x個一組成的;4個十和5個一組成的數是x;99里有x個十和x個一,它后面是x。

(4)、按照數據的順序填數:

34、35、x、3769、70、x、72

2、同學們學得真不錯,下面再來看看這兩道題。

(1)、在○里填入“>”、“<”、“=”。

15○20__○98○8

(2)在66、25、9、89、75、100這些數中,最小的是x,的是x。

生回答后,問:“你怎么能這么快就知道哪個數最小,哪個數?”引導學生說出一位數比兩位數小,兩位數比三位數小,最終得出:位數多的數較大。

3、即時練習。

4、如果都是兩位數,我們能不能也這么快的比出大小呢?這節課我們接著學習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板書課題。)

二、探究新知

1、我們來做一個游戲,老師手上有一些卡片,卡片上都是兩位數,我們請兩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來抽取卡片,看看哪組抽取的卡片上的數更大。

開始游戲。

在游戲中使學生明白比較兩位數大小的方法。

2、小結100以內數的大小比較的方法:比較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更大;如果都是兩位數,十位不同比十位,十位相同比個位。

三、鞏固練習:

1、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42頁的“做一做”,再指名學生說說是怎么比的。

2、你能說一說六十幾有哪些數?(按順序說一說)這些數與六十相比,比六十大還是小?比七十呢?四十幾在幾十與幾十之間?八十幾比幾十大,比幾十小?

四、拓展題:

1、連線。(課件)

2、填上合適的數。

26<2□47="">□7100>3□58<5□78<□2

3、你知道我是誰嗎?(課件)

五、全課小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怎么寫的篇6

學情分析:

掌握各部分量占總數量的幾分之幾,能熟練地按已知一個數求它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用乘法求各部分量的新方法。

教學難點:

能根據實際情況,判斷各部分量之間應該按怎樣的比例來分配。

教學重點:

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及解題方法.教學難點: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實際應用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按一定比例來分配一個數量的意義,掌握按比例分配應用題的特征和解題方法;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通過實例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生活離不開數學。

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將比轉化成分數、份數,指導學生試算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作調查;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看題目:“比的應用”,你想知道什么?

2、小小調查員:前幾天,我已經請同學們去作了課外調查,看看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比的知識。下面,請匯報一下你調查到的信息。

3、小結:通過調查,我們已經初步感受到比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密切的聯系。今天,我們就隨一位小朋友:小明一起去看看,比在生活中有什么用處?

二、新課

1、配置奶茶

星期天的上午,小明家來了一位客人。剛巧爸爸媽媽有事出去了。于是小明就做起了小主人,親自招待這位王叔叔。

師:請客人坐下后,一般要干什么?(泡茶)對,這是待客的基本禮儀。小明打算親手配制一杯又香又濃的奶茶,招待王叔叔。

(1)奶茶中,奶和茶的比是2:9。看了這句話,你知道了些什么?

(2)小明想要配制220毫升的奶茶,

(a)先要解決什么問題?(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b)請你先獨立計算一下,奶和茶各取多少毫升?

(4)評價

(a)請你談談你對這些不同解法的看法?你比較喜歡哪一種解法,為什么?

(b)其實,這些方法都很好。不過,第(b)種解法是我們今天所學到的一種新方法。它是“把一個數量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的問題,我們把它叫做“按比例分配”。(顯示課題,齊讀)

2、計算電費

(1)剛才小明就按大家計算的結果給王叔叔配制了一份奶茶。王叔叔在小明家坐了一會兒,剛巧看到桌子上放著一張電費的清單。原來,“小明家和另外兩戶居民合用一個總電表。九月份共應付電費60元。”(顯示)王叔叔想看小明這個小主人合不合格,就問小明:“你們家上個月交了多少元電費?”

(a)你覺得小明家應付多少元電費?你是怎么想的?

(b)你為什么不同意他的想法?(不公平)

(2)其實小明這個小主人,當得還是挺合格的。他告訴王叔叔,他們三戶居民都裝了分電表。上個月用電情況是這樣的:(顯示下表)

(3)同學們,你們能幫小明算一算嗎?

3、分配獎金

我們運動隊的隊員們每天都進行刻苦訓練。辛勤的汗水終于換來了豐收的果實。在前不久舉行的全市中小學生運動會上,他們奪得了第三名的優異成績。下面是運動員的參賽項目個數和得分情況:(顯示表格)

學校決定共給這幾位同學1200元的獎金。假如讓你來分配,你將怎么分配這些獎金呢?

(5)小結:到底學校會怎么獎勵運動員們,我們下午見分曉。不過,不管以怎樣的形式獎勵運動員,重要的不在于獎金的多少,而在于對他們平時的刻苦訓練以及賽場上的奮力拼搏的一種肯定。

三、課堂小結

今天這堂課我們學習了“按比例分配”,你有什么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怎么寫的篇7

教學目標:

1.結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動,初步認識銳角和鈍角,會用三角尺判斷直角、銳角和鈍角。

2.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分類和比較等數學活動,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和抽象能力,增強學生用數學思想認識事物的意識。

3.在活動中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豐富學生的形象思維,感受數學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目標解析:

本課教學目標的定位,是基于學生剛剛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的基礎之上。通過在學生熟知的情境中展開探索,在動手操作中認識、判斷銳角和鈍角,進一步拓展完善對角的認識,為以后學習三角形的分類等知識打下基礎。

教學重點:認識銳角和鈍角。

教學難點:理解銳角、鈍角和直角的特征

教學準備:課件、三角尺、活動角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鋪墊導入

(一)在生活中找角。

1.課件出示例5:在圖中,你能找到哪里有角?

2.根據學生匯報,在上圖顯示描出六個代表性的角。(2個直角,2個銳角,2個鈍角)

(二)在交流中復習。

角是由什么組成的?怎樣判斷直角?

(三)在問題中引入。

1.課件演示:從例5實物圖中抽取剛才描出的六個角。

2.引發思考:這些角長得一樣嗎?你能根據它們的特點分類嗎?

【設計意圖:從生活實物中找角,再從中抽象出角,既是對舊知的復習,又能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起學生注意,并引發思考,為下一步探究指明方向。】

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一)交流匯報,感知特征。

1.小組討論:這些不同的角,你按什么標準分類?說說分的理由。

2.全班反饋,交流分法。

方法一:按是不是直角分為兩類。

方法二:按角的大小分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和比直角小的角三類。

(二)分類驗證,體驗特征。

1.驗證直角。指導學生用三角尺上的直角進行正確的判斷。

2.驗證比直角小的角和比直角大的角。

明確方法:像這兩類角有時用眼睛就能分辨它是屬于哪一類角的,就不需要三角尺去驗證。

【設計意圖:從直觀感知層面入手,通過學生動手操作給角分類,交流分類的理由并概括每一類角的特征,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接著以三角尺上直角為標準,驗證判定角的類別,直觀、形象,使學生真切體驗到三類角的特征及相互關系。】

(三)歸納整理,認識特征。

1.自主命名,發揮想象。

像你們這樣按照大小把角分成三類,其中這一類有它特定的名稱叫直角,其余的兩類角你們想不想為它取個合適的名字呢?

2.明確概念,點明課題。

同學們的想象力可真豐富!其實人們已將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比直角大的叫做鈍角。今天我們一起來認識銳角和鈍角。

3.比較大小,深化認識。

(1)用活動角拉一拉,能拉出哪些角?

得出方法:把直角的開口拉大就成鈍角,反之把直角的開口縮小就成銳角。

(2)揭示規律:銳角<直角<鈍角

【設計意圖:在上一環節的基礎上,讓學生自主命名、自由做角,在活動中對三類角的特征及相互關系有了更深刻認識和理解,同時為學生提供充分思維和更多探索的空間。】

三、鞏固新知,理解運用

(一)連一連

1.課件出示:教材第41頁“做一做”第2題。

2.獨立完成,集體講評。

(二)找一找

1.課件出示:教材第44頁第9題。

2.獨立完成,集體講評。

3.小組合作:找一找身邊的角,并說一說分別是哪類角。

(三)畫一畫

1.學生獨立畫一個銳角、鈍角和直角。

2.同桌交流:說說畫法,相互判斷畫得是否正確。

(四)演一演

1.自由表演:用身體的四肢動作表示角。

2.匯報表演。(這是趣味性的練習,學生只要做出動作基本符合三類角的特點就可以,不需要用直尺去比。)

(五)想一想

1.找出下面三角形中直角、銳角和鈍角。(教材第44頁第10題)

2.思考:你有什么發現?

引導學生從三種三角形角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上分析。

【設計意圖:通過形式多樣、由淺入深的練習,學生不僅對直角、銳角和鈍角的認識更為透徹,也為以后學習三角形的分類作好鋪墊,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輕松、有趣的課堂中學知識,感受數學的內在美。】

四、梳理反思,拓展延伸

(一)談談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問題嗎?

(二)到生活中找角,并向你的家人和同學說一說各是什么角。

【設計意圖:此環節既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梳理,又能將數學學習從課內延伸至課外,使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密切聯系,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的意識,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57556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选宝石船-陆地水上开采「精选」色选机械设备-青州冠诚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交联度测试仪-湿漏电流测试仪-双85恒温恒湿试验箱-常州市科迈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智能门锁电机_智能门锁离合器_智能门锁电机厂家-温州劲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深圳货架厂家_金丽声精品货架_广东金丽声展示设备有限公司官网 | SDI车窗夹力测试仪-KEMKRAFT方向盘测试仪-上海爱泽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 焦作网 WWW.JZRB.COM| 气密性检测仪_气密性检测设备_防水测试仪_密封测试仪-岳信仪器 | 舞台木地板厂家_体育运动木地板_室内篮球馆木地板_实木运动地板厂家_欧氏篮球地板推荐 | 进口便携式天平,外校_十万分之一分析天平,奥豪斯工业台秤,V2000防水秤-重庆珂偌德科技有限公司(www.crdkj.com) | 拖链电缆_柔性电缆_伺服电缆_坦克链电缆-深圳市顺电工业电缆有限公司 | 品牌设计_VI设计_电影海报设计_包装设计_LOGO设计-Bacross新越品牌顾问 | 蒸汽吸附分析仪-进口水分活度仪|康宝百科 | 水热合成反应釜-防爆高压消解罐-西安常仪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 法兰连接型电磁流量计-蒸汽孔板节流装置流量计-北京凯安达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技德应用| 手机存放柜,超市储物柜,电子储物柜,自动寄存柜,行李寄存柜,自动存包柜,条码存包柜-上海天琪实业有限公司 | 保温杯,儿童婴童奶瓶,运动水壶「广告礼品杯定制厂家」超朗保温杯壶 | 冻干机(冷冻干燥机)_小型|实验型|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机-松源 | 北京翻译公司-专业合同翻译-医学标书翻译收费标准-慕迪灵 | 振动筛,震动筛,圆形振动筛,振动筛价格,振动筛厂家-新乡巨宝机电 蒸汽热收缩机_蒸汽发生器_塑封机_包膜机_封切收缩机_热收缩包装机_真空机_全自动打包机_捆扎机_封箱机-东莞市中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至顶网| 模具钢_高速钢_不锈钢-万利钢金属材料 | RFID电子标签厂家-上海尼太普电子有限公司 | B2B网站_B2B免费发布信息网站_B2B企业贸易平台 - 企资网 | 济南品牌设计-济南品牌策划-即合品牌策划设计-山东即合官网 | 整合营销推广|营销网络推广公司|石家庄网站优化推广公司|智营销 好物生环保网、环保论坛 - 环保人的学习交流平台 | 仿真植物|仿真树|仿真花|假树|植物墙 - 广州天昆仿真植物有限公司 | 深圳市八百通智能技术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涂层测厚仪_光泽度仪_uv能量计_紫外辐照计_太阳膜测试仪_透光率仪-林上科技 | 油缸定制-液压油缸厂家-无锡大鸿液压气动成套有限公司 | 浙江建筑资质代办_二级房建_市政_电力_安许_劳务资质办理公司 | 快速门厂家-快速卷帘门-工业快速门-硬质快速门-西朗门业 | 烟雾净化器-滤筒除尘器-防爆除尘器-除尘器厂家-东莞执信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骨龄仪_骨龄检测仪_儿童骨龄测试仪_品牌生产厂家【品源医疗】 | 德国进口电锅炉_商用电热水器_壁挂炉_电采暖器_电热锅炉[德国宝] | 热镀锌槽钢|角钢|工字钢|圆钢|H型钢|扁钢|花纹板-天津千百顺钢铁贸易有限公司 | 手机游戏_热门软件app下载_好玩的安卓游戏下载基地-吾爱下载站 | 扬子叉车厂家_升降平台_电动搬运车|堆高车-扬子仓储叉车官网 | 手持式线材张力计-套帽式风量罩-深圳市欧亚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闸阀_截止阀_止回阀「生产厂家」-上海卡比阀门有限公司 | 不锈钢复合板|钛复合板|金属复合板|南钢集团安徽金元素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