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案是指教學活動的計劃和組織安排,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資源、評價方式等方面的設計。下面是一些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免費閱讀下載,希望對大家寫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有用。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1

一、教學班級學生學習情況的分析

這學期我還上一(1)節和一(2)節課。經過一個學期的深入了解,我已經對每個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了解。剛進入小學階段,很多孩子并不能馬上適應課堂學習。個別孩子經常給我的課堂教學帶來很多不便,但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歡笑和歡笑。經過一個學期的數學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基本達到了學習的目的,對學習數學有一定的興趣,愿意參加學習活動。然而,一班的許多學生被送到托管地,因為他們的父母沒有時間照顧他們的學習。但是他們的學習效果不好,成績沒有提高,這也是這個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這學期更要注意保持已經基本形成的興趣,逐漸引導思維的樂趣和成功經驗的樂趣。

二、學習困難學生的基本情況分析

第一班有傅志偉、陳一凡、王杰等同學。這些學生意識不夠,缺乏努力學習的精神,總是想偷懶。因為他們的父母在做生意時不受監督,所以他們被置于托管之下。雖然他們的作業可以完成,但他們的成績會下降而不是上升。還有傅家豪、小文成、劉玉婷等。前兩個學生上課不聽,課后不做作業。好像智力有問題,嚴重影響全班平均成績。

三、采取的相關教學措施:

1、結合具體情況,利用棍棒、圖片等教學(學習)工具進行直觀教學。

2、主動與每個學生交談,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在教學中,注重學生參與學習活動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的良好行為,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逐步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敢于提問,認真聽取他人意見,表達自己的想法。

4、結合生活實際和孩子的生理心理特點,通過學習喜歡的游戲、童話、故事、漫畫等來創造活動情境。

5、鼓勵和尊重學生獨立思考,引導學生討論交流。

6、在實踐活動中給學生留出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活動中學習數學知識。

7、根據本班學生的特點和實際情況,創造性地運用教材,設計教學過程。

改進教學理念:

1、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們應該采用游戲教學來引導學生參與數學學習活動。

2、在課堂教學中,多關注有利于孩子理解的問題,而不是一味的難,泛。要考慮學生的實際思維水平,照顧中學生和思維慢的學生。

3、安排一些有趣的作業,比如動手作業,少一些死板的練習。

4、加強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的聯系,適當教家長一些正確的方法來指導孩子的學習。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2

教學目標:

1、在“雞兔同籠”的活動中,經歷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過程,體會列表舉例、作圖分析等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2、能解決有關“雞兔同籠”雞與兔的數量問題及其相類似的數學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教學重點:

能解決“雞兔同籠”雞與兔的數量問題及與其相類似的數學問題。

教學難點:

能用不同的策略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教學關鍵:

引導學生學會用假設、舉例、列表、作圖等方法解決問題。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聯系現實,激趣導入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歌謠嗎?老師這里有一首歌謠,大家一起讀一讀。

生:一只雞一個頭,兩條腿,一只兔子,一個頭,四條腿;

師:接下來的歌謠不完整,誰能把它填完整呢?

兩只雞個頭,條腿,兩只兔子,個頭,條腿,三只雞三只兔子一共__個頭,__條腿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把兔子的腿數乘兔子的只數然后加上雞的腿數乘雞的只數。

[設計意圖:從學生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入手,讓學生讀歌謠、填歌謠,能深深吸引學生的積極性和探索欲望。]

2、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有關“雞兔同籠”的問題。

二、自主探索,嘗試解決

1、猜一猜:出示:雞兔同籠,有20個頭,那么雞、兔各有多少只?

(1)、指名讀題

(2)、理解題意:

師:20個頭表示什么?

生:20個頭表示雞與兔的總頭數。

師:雞與兔各有多少只?大家猜猜看?跟同桌說一說。

(3)、同桌說一說:

(4)、學生匯報,教師填表

生1:我猜雞有3只,兔子有17只。

生2:我猜雞有5只,兔子有15只。

生3:我猜雞有16只,兔子有4只。

……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一下表格,雞的只數在變化,兔子的只數也在變化,什么沒有變?

生:雞兔的總只數沒有變。

強調雞兔的總只數不變

[設計意圖:通過這樣的設計,目的是為了讓學生猜測,引出對下邊例題的思考,體現思維的靈活性。]

2、自主探究

出示: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那么雞、兔各有多少只?

(1)、指名讀題

(2)、引導觀察:

師:這兩道題有什么不同呢?

生:第2個問題多了一個條件“54條腿”

(3)、理解題意:

師:20個頭,54條腿是什么意思呢?

生:20個頭表示雞與兔的總只數。54條腿表示雞與兔的總腿數。

師:你想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雞兔各有多少只?請小組的同學一起討論。討論前老師提個小小的要求:

①、每個小組老師都有一份材料

②、小組長組織小組成員討論,小組長并做好記錄

3、反饋交流,教師適當引導

(1)、逐一列表法:

生1:我先假設雞1只,兔子19只,算出總腿數78條,接著假設雞2只,兔子18只,算出總腿數76條……我一直算到雞13只,兔子7只總腿數54條為止。

師:像這樣把每一種情況一一舉例,直到尋找到所求的答案的方法,我們把它叫做逐一列表法。(板書:逐一列表法)誰還有不同的方法?

(2)、跳躍列表法

生2:我先假設雞有1只,兔子有19只,算出總腿數78條,比題目的54條多很多。接著我就假設雞有5只,兔子有15只,算出總腿數70條,還是多。我就假設雞有10只,兔子有10只,算出總腿數60條,還是多。我再假設雞有15只,兔子有5只,算出總腿數50條,比54條少,說明雞的只數應在10與15之間。我再假設雞有13只,兔子7只,算出總腿數54條。

師:像這種“5只5只增減”,估計雞與兔的可能范圍,以減少列舉的次數,我們把這種方法叫做跳躍列表法。(板書:跳躍列表法)還有其他方法嗎?

(3)、折中列表法

生3:我先假設雞有10只,兔子也是10只,算出總腿數60條,比54條多,我再假設雞有12只,兔子8只,算出總腿數56條,還是多一點,所以我就假設雞有13只,兔子有7只,算出總腿數54條。

師:由于雞與兔的只數共20只,所以各取10只,然后在舉例中根據實際數據的情況確定舉例的方向,這樣可縮小舉例的范圍,這種方法叫做折中舉例法。(板書:折中列表法)

像同學們剛才的這幾種解法,我們把它稱為列表法。

[設計意圖:讓學生小組討論,嘗試列表解決問題,調動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列表的方法不做統一規定,讓學生自由發揮,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

4、畫圖法(板書:畫圖法)

師:除了列表法,我們還可以通過畫圖來解決問題。先畫20個圓圈表示20個頭,再假設20只都是雞,在每個圓的下面畫2條豎線表示2條腿,總共畫出40條腿,還剩下14條腿,剛好可以給7個圓各添上2條腿,所以兔子有7只,雞有13只。

5、歸納算法

解決“雞兔同籠”有多種方法,你喜歡哪種方法?

三、鞏固練習

生活中有許多類似“雞兔同籠”的數學問題,你會解答嗎?

(1)、出示:停車場上共停放12輛三輪車和自行車,兩種車輪子總和為31個,三輪車和自行車各有幾輛?

(2)、學生獨立解決,全班交流。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獨立解決,旨在加深學生對雞兔同籠問題的的理解。此外,不同層次的問題體現了不同學生的發展。也讓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四、全課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什么?(板書:解決問題的不同策略)

五、拓展延伸

書P81“你知道嗎?”

師: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就記載了“雞兔同籠”的有關問題,可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我們為之感到驕傲和自豪。

[設計意圖:在教學時,對學生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努力學習數學熱情,使他們感到學數學不是枯燥乏味的,而是風趣幽默的一門學科。]

教學反思:

反思本次教學活動,我發現了成功與遺憾共存。

成功之處在于:

1、在導入新課時我采用創設情境的方式導入,學生的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讓學生讀歌謠、把歌謠補充完整,學生不僅覺得有趣,同時也復習了計算腿數的方法。

2、新授時我讓學生自主探索、嘗試解決雞兔同籠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認識三種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由于學生的認知水平不同,我沒有統一要求,允許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解題方法。而且在這個環節中,我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也比較充分,因此部分學生對列表法掌握得還蠻可以的。在教學列表法后,我又引導學生用畫圖的方式去試著解這種類型的問題。

3、練習時,選擇與學生生活密切聯系的例子,如:停車場上停著自行車和三輪車,讓學生自主解決,不僅體會到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而且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

遺憾之處在于:

1、我感覺多媒體課件雖然幫助學生非常直觀的理解了“假設法”的這種思維過程,讓復雜問題簡單化了。但我發現學生的思維過程只是停留在直觀、表象這一層面,只有少數同學將這一思考過程內化成成為了自己的一種解決這類知識的模型。

2、練習時,如能引導學生巧妙綜合運用三種列表法,把課上得更精彩、生動一點就更好了。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3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班數學活動按物體的顏色分類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活動目標:

1、學從多種顏色的物體中找出同一種顏色的物體,并進行歸類。

2、促進幼兒比較,綜合能力的發展。

3、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4、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5、引發幼兒學習的興趣。

活動準備:

1、環境創設:創設春天花園的情景,花園里有紅、黃、白、三種顏色的花若干朵。

2、物質準備:花籃若干個,紅、黃、白蝴蝶頭飾各幼兒人數的`三分之一,錄音機,音樂磁帶。

活動過程:

(一)幼兒伴隨著輕柔的音樂,自由地到春天的花園里參觀。

提問:花園里有幾種顏色的花?都有哪幾種顏色?

(二)教師講訴故事《三只蝴蝶》(經過改編)

提問:1、故事里有幾只蝴蝶?她們是什么顏色的?

2、她們喜歡什么顏色的花?

(三)引導幼兒進行按顏色分類。

1、以“送花”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顏色的分類,并請幼兒自行檢查是否送對了花。

(1)請幼兒給紅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請幼兒給黃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3)請幼兒給白蝴蝶送它喜歡的花。

2、以“避雨”的游戲,引導幼兒進行把顏色分類。

(1)教師講解游戲玩法,

玩法:請幼兒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的蝴蝶的頭飾,扮演蝴蝶,在花園里自由飛翔玩耍。當聽到打雷的聲音后,趕快去找和自己相同顏色的花朵避雨。當太陽出來后,蝴蝶高高興興地在草地上唱歌、跳舞、做游戲。

(2)幼兒游戲,教師指導。

重點指導幼兒是否找到對顏色。

(四)幼兒在游戲中自然結束活動。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4

教學資料

教材第7~8頁的資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長度單位千米,也叫公里,明白1000米=1千米。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在親身體驗中感知一千米的長度,建立一千米的長度概念。并經過觀察、推究等方法明確1000米=1千米,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經過教學,培養學生推理本事,并且經過教學資料能夠喜歡體育,培養學生鍛煉身體、進取學習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長度單位千米,明白1千米=1000米,及長度單位間的換算。

教學難點

使學生親身體驗1000米長度,建立1千米的空間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一套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師:在之前的學習中,咱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呢?能從小到大背出來嗎?并且用手表示每個小單位。

板書: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

師:我們一齊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長度。

二、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暑假中有沒有觀看一場體育盛事——奧運會,在奧運會中有些什么比賽?

生: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游泳、、、、、、

師:那么跑步比賽中有一些什么項目呢?

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等

師:跑步比賽中都是在規定的跑道內完成,你們有沒有試過這些長度的跑步

鍛煉呢?在跑步運動中最長的跑步運動同學們聽過沒有?——馬拉松小結:對于馬拉松比賽,讓孩子們有必須的了解,并經過馬拉松的長度展開教學。馬拉松為什么用公里作為單位,而公里又是千米都是比米更大的單位,大多少呢?

生:1千米=1000米《因為1000g=1kg》經過孩子們已知的知識構架能夠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三、體驗1000米的長度

1、聯系實際,提示咱們學校的操場一圈大約是150米,那么如果我們要跑

1000米的話需要跑幾圈呢?

2、估想

(1)、1000米是多少個100米,那么在操場上會跑多久就是1000米了呢?(學生快速的思考,有的在草稿本上計算,有的自我默默的想)

3、總結出正確的圈數:150+150+150+150+150+150+100

4、那么我們親自到操場上去體驗一下1000米的真實長度,跑完后我們一齊

迅速回教室分享一下大家的感受。

四、分享跑完1000米長度后的感受,繼續探究米和千米的關系。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

生1:1000米真的好長啊!

生2:跑到三圈的時候就很累了。

生3:1000個1米真的好長啊!

生4:1公里原先有這么長!、、、、、、、、、

2、那么我們再次來從小到大把咱們學過的長度單位整理一遍。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

總結:在計量比較遠的長度時我們通常用千米(公里)作為單位。

3、想一想

師:如果我們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們的操場上跑多少圈?

生:150米一圈得20圈才能完成3000米

師:3000米有多少個1000米

生:3個

4、換一換

6000米=千米5千米=米米=7千米9000米=千米3500米=千米+米

5、總結: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五、看書質疑

看一看書,想一想還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問提出來,我們一齊解決。

六、鞏固練習(多媒體課件展示)

師:我們一齊把今日學過的知識再鞏固一下,看看今日我們班上誰最勤勞,回答的問題有多有正確,我們將給予獎勵哦!

1、完成課件的題

2、完成書上的練習

板書設計:

千米的認識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5

一、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課讓學生探索小數乘小數的一般算法,即將小數乘法轉化為整數乘法進行計算,然后根據乘法擴大的倍數,將積縮小相同的倍數。讓學生體會到:兩個乘數共有幾位小數,積就有幾位小數。

(二)學生分析:

本班學生在整數乘法中,已經具備筆算乘法等計算基礎,因而在本節課的探索活動中,學生很有可能運用整數乘法的方法進行計算,此時還需要教師的適當指導。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能根據包裝的有關信息提出數學問題,體會小數乘法在實際中的應用。

2、過程與方法:學會用豎式計算小數乘法,并培養估算意識。能用小數乘法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激起學生對數學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體驗學習求知的過程,培養合作意識和應用意識。

(四)教學重點:

學習小數乘法豎式的計算方法,并初步進行估算。

(五)教學難點:

理解小數乘小數的積的小數點的位置。

二、說教法。

1、以情境教學法,引導學生經歷知識形成過程。

根據學生認知活動的規律,學生實際水平狀況,以及教學內容的特點,我想通過創設包裝的問題情境,使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提取數學問題,自己嘗試經歷估算以及筆算的探究過程。

2、引導質疑法,將課堂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

新課標指出,數學學習必須與生活相聯系。因此,在課堂一開始,我就激發學生提出自己的問題,注重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精神。學生是未來社會的主人,將來會走向社會的各個崗位,結合教學內容,逐步培養學生敢于質疑的習慣,逐步滲透將數學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學習意識,是很必要的。同時,把課堂教學引伸到社會中去,體現了小課堂,大社會的教學理念,也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精神。

三、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與合作者,教學活動的一切,要圍繞學生的發展來展開。因此本課教學的全過程中,我通過采用小組合作的形式,促使學生動手、動腦、動口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在探討中發現方法、在交流中獲取新知,使課堂教學多次形成學習。即導入新課時鼓勵學生質疑的心理,動手操作時的探究,歸納結論時的思維,綜合練習時的活動。

四、說教學程序。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我設計了這樣的教學流程:創設情境、激發求知欲建立模型、探究發現方法練習鞏固、解決問題回顧總結。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6

教學課題:

十幾減8。

教學內容:

教材第13頁例2、做一做及練習三1、2題。

教學目標:

1、學生初步學會計算十幾減8。

2、使學生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計算退位減法的思考方法。

重點難點:

掌握計算20以內退位減法常用的“破十法”和“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口算

8+3= 9+5= 7+6= 8+5= 7+4= 9+2= 9+8= 8+7=

2、看卡片,說出( )里應填多少。

9+( )=16 8+( )=13 9+( )=15 8+( )=17

3、12-9=3,說一說想的過程。

二、探究新知,展示交流

1、出示例2。

(1)觀察畫面,理解圖意,復述畫面內容。

一共有12個風車,我們要買8個,還剩幾個?

(2)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3)學生分組討論,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4)學生匯報討論結果,列出算式。

12-8=4

[談一談你是怎樣想的?]

10 - 8 =2 8 + 4 = 12 2 + 2 = 4 12 – 8 = 4

(5)小結:剛才大家動腦筋想出了幾種不同的思考方法,這幾種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種方法比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減”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這種思考方法。

2、補充練習:擺一擺,算一算。

讓學生在書桌上擺出8個紅圓片,再擺出5個黃圓片,然后再擺上大圓圈。提問

(1)這種擺法表示什么意思?(8個紅圓片,5個黃圓片,一共有13個圓片。)

(2)再用虛線套住7個紅圓片,這種擺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該怎樣列式?(13—8=5或13—5=8)計算時你是怎樣想的?(讓學生說一說思考過程。)

三、檢測與反饋

1、完成P13頁的“做一做”第1題。

[讓學生口算,全班集體訂正,個別題目讓學生說說思考過程。(鞏固破十法)]

2、完成P15頁“做一做”的第二題。計算并說出上下兩行之間的關系?(鞏固“想加法算減法”)

3、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十幾減8

12-8 =

10-8 = 2 8 + 4 = 12

2 + 2 = 4 12–8 = 4

教學反思:

本節課有了十幾減9一課作基礎,學習十幾減8就減低了難度。孩子們在探究算法的過程中,圈一圈,擺一擺,從而使學生建立了減法的模型。為今后學習解決問題打下了基礎。個別同學計算的速度和準確率有待提高,平時要加強口算訓練。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7

教學目標:

1、借助學生已有的數學知識經驗去梳理,使知識系統化。學生在主動參與解決實際數學問題中,掌握運用數學知識。

2、通過練習,進一步理解圓的周長和面積的含義,掌握圓的周長和面積的計算方法。

教學重難點:

能用圓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認識圓。

1、同學們畫面中的這個圖形叫什么?前面我們已經學習了圓的有關知識,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復習圓的知識。你還記得這個單元我們都學了哪些內容嗎?

2、在圓的認識里,你們知道了哪些知識?請拿出自己做的圓形紙片,在里面標出圓心、半徑、直徑,并用字母表示。

3、直徑和半徑之間有什么關系?(強調:同一圓或等圓)你還知道圓的那些知識?前面我們還學習了哪些對稱圖形?在這些對稱圖形中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少,哪種圖形的對稱軸最多?

4、看來大家對圓的.認識都掌握得很不錯,圓周長和面積是指哪一部分?摸摸看。

二、回憶所學的方法。

1、你是怎樣求圓的周長?(量公式)是指什么?你還了解圓周率的那些歷史?

2、你是怎樣知道圓面積的?(數方格剪拼)

3、圓面積的推導實際用到了什么思想?(轉化思想)

4、把圓轉化成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什么變了?什么沒變?(出示課件)

5、求圓面積有幾種方法?

6、你能不能算出你手中圓形紙片的周長和面積。指名說算法。

7、計算時應注意什么?(公式單位)

三、指導練習

1、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

(1)半徑是2厘米的圓的周長和面積相等。()

(2)兩個半圓一定能拼成一個圓。()

(3)半圓形紙片的周長就是圓周長的一半。()

(4)把半徑3厘米的圓等分成十六份,拼成一個近似長方形,長方形的周長比圓的周長多。()

(5)大圓的圓周率比小圓的圓周率大。()

2、走進生活,解決問題。

(1)車輪為什么設計成圓的?

(2)運動場上為什么運動員不在一個起跑線上。出示課件:

(3)小羊能吃到草的面積有多大?

林業部門需要測量一棵古樹樹干橫截面的面積,樹干橫截面是什么形狀?可是又不知道它的半徑或直徑,總不能把這棵千年古樹砍倒后量一量,你能不能幫他們想一個辦法?

(4)一根長4米的繩子圍了一圈后還剩0.86米,請你算算樹干橫截面面積大約是多少平方米?

(5)用籬笆靠墻圍一個直徑是4米的半圓形的養雞場,求籬笆的長和占地的面積。

四、師生總結。

通過本節課學習有怎樣的收獲?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8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解比例的意義.

2.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會解比例.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學會解比例.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改寫成兩個內項積等于兩個外項積的形式,即已

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一)解下列簡易方程,并口述過程.

2 =8×9

(二)什么叫做比例?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質?

(三)應用比例的基本性質,判斷下面哪一組中的兩個比可以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四)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下列各比例改寫成其他等式.

3∶8=15∶40

二、新授教學

(一)揭示解比例的意義.

1.將上述兩題中的任意一項用 來代替(可任意改換一項),討論:如果已知任何三項,可不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說明理由.

2.學生交流

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把它改寫成內項積等于外項積的形式,通過解已學過的方程,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外一個未知項.

3.教師明確: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項,就可以求出這個比例中的另一個未知項.求比例中的`未知項,叫做解比例.

(二)教學例2.

例2.解比例 3∶8=15∶

1.討論:如何把這個比例式變為已學過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并求出未知數的解.

2.組織學生交流并明確.

(1)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可以把比例改寫為:3 =8×15.

(2)改寫時,含有未知項的積一般要寫在等號的左邊,再根據以前學過的解簡易方程的方法求解.

(3)規范并板書解比例的過程.

解:3=8×15

=40

(三)教學例3

例3.解比例

1.組織學生獨立解答.

2.學生匯報

3.練習:解下面的比例.

= ∶ =∶

三、全課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解比例.想一想,解比例的關鍵是什么?(根據比例的基本性質將比例式轉化成已學過的簡易方程),然后再解簡易方程即可.

四、鞏固練習

(一)解下面的比例.

1. 2. 3.

(二)根據下面的條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

1.5和8的比等于40與 的比.

2. 和 的比等于 和 的比.

3.等號左端的比是1.5∶ ,等號右端比的前項和后項分別是3.6和4.8.

五、布置作業

(一)解比例.

= = ∶ =3∶12

(二)商店有一種衣服,售價是24元,比原來定價便宜25%.現在售價比原來定價便宜多少元?

(三)一個梯形的面積是12平方厘米,它的上底是3厘米,下底是5厘米,高是多少厘米?(列方程解答)

六、板書設計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9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在學生充分認識了三角形的特征以及掌握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的基礎上安排的。其推導方法與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方法有相通之處。同時本課也是學習梯形、組合圖形面積的基礎,在實際生活中這部分的應用也非常廣泛,所以本課內容的學習是很重要的。

學情分析

學生在掌握了正方形和長方形面積的基礎之上才能學好本課,讓學生動手操作去探索數學的奧秘。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能夠正確地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過程與方法目標:使學生通過操作和對圖形的觀察、比較、發展空間觀念。使學生知道轉化的思考方法在研究三角形的面積時的運用,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運用轉化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探索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探索意識、合作精神與創新精神;同時使他們獲得積極、成功的情感體驗。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掌握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會運用公式計算三角形的面積。

2、理解三角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方法。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你還能記住求平行四邊形面積的公式嗎?(S=a×b)那么,這個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呢?

2、同學們,請大家自己看看胸前的紅領巾,知道紅領巾是什么形狀的嗎?(三角形)如果叫你們裁一條紅領巾,你知道要用多大的布嗎?(求三角形面積)。要想知道這條紅領巾的面積時多少,就要用到三角形的面積公式,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

板書:三角形的面積

二、講授新課

1、上節課,我們在研究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公式時,是把平行四邊形轉化成我們學過的方法形或正方形來研究的。今天,我們能不能將三角形也轉化成我們已經學過的圖形,從而推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呢?

2、提問:請同學們回想一下,三角形按角分類可以分為幾類?分別是?

(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鈍角三角形)

3、我為大家準備了這些三角形,請你們自己試圖去拼一拼,看你能發現什么?

4、拼圖推導公式,按三角形類別的不同,可以有以下幾種方法

⑴、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

提問: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能拼成了什么圖形?你發現了什么?

兩個完全一樣的銳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平行四邊形的底相當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相當于三角形的高,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當于三角形面積的2倍,因為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所以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

老師把圖形貼在黑板上,再請說推導過程,并板書:

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底×高

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

⑵、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鈍角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⑶、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

兩個完全一樣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個長方形。

5、小結:我們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利用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如果用字母a表示三角形的底,h表示三角形的高,s表示三角形的面積,你能用字母表示出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嗎?

板書:s=ah÷2

三、鞏固練習

5、練習:出示教材第85頁的例2,請學生獨立完成,指明板演。

6、學生獨立完成教材第85頁的“做一做”及第86頁的練習十六的第1、2題。

四、課堂小結

提問:這節課我們探索了那些知識?學到了些什么?

這節課我們主要通過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拼成了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利用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的面積公式,推導出了三角形的面積公式。從而得到三角形的面積等于底乘以高除以2。這種“轉化”的數學方法是數學研究的重要手段,相信同學們今后能應用這一數學方法探究和解決更多的數學問題。

五、思維拓展

教材第87頁第6題。

六、布置作業

教材第87頁第3題。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10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合本班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進行統計,激發學生參與統計活動的愿望,培養他們的統計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能根據統計圖,分析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態度價值觀:感受統計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對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體驗。

教學難點:

能根據圖表中的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計格子紙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情感,引入新課

師: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過生日)

1、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呢?(生猜測)

教師貼春,夏,秋,冬

3、學生欣賞四季景-片。

老師準備了綠,紅,黃,白四種顏色的紙卡來分別代表這四個季節。綠色代表什么?紅色呢?-?白色?

同桌記一記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4、每位同學選代表自己生日的紙卡。小組內相互檢查每人是否拿對了。

5、老師想知道哪個季節過生日的同學最多,該怎么辦?

二、親自調查,收集數據

1、調查準備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調查呢?(生匯報)

師:接下來我們就用站排的方法來統計。調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生答)

2、合作調查。

3、匯報交流

三、分析統計結果,解決問題

打開書90頁。涂一涂。注意每個小格代表一人。

師:仔細觀察圖,看看你能發現什么?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自由說

四、可能性教學滲透

師:老師聽說我們班要轉來一名新同學,你們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過生日呢?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應用

小明看到同學們都表現這么棒,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會,可不知該買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組用喜歡的方法調查,分組統計,完成統計圖。

六、游戲

同學們經常玩剪刀石頭布,今天我們每人玩10次,看自己贏了幾次,輸了幾次,平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來統計。(學生每人1張白紙,用來記錄)

七、拓展延伸,全課小結

師: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計呢?(自由說)

板書設計: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11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P8及練習二第3、5、6題

教學目標:

1、掌握千米與米的單位換算的方法,并能正確進行換算。

2、發現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和小組合作技巧。

3、培養學生勤于動腦的良好習慣。

重點難點:

掌握千米與米的單位換算,并正確進行換算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0分米=()厘米=()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1千米=()米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千米與米之間的單位換算。(板書課題)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5,學生獨立完成,后在小組內交流。初步感知千米與米之間的關系。

2、匯報交流:3千米=3000千米5000米=5千米

3、想一想,千米與米之間的關系讓你聯系到了什么?(千克與克之間的關系)

4、出示P8做一做,學生獨立思考,全班交流。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練習二第3題

8千米=()米

7000米+8000米=()千米

6000米=()千米

3千米-1000米=()

(1)學生獨立完成

(2)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么想的?特別是第2小題,是將單位的換算隱藏在計算的過程當中,可以先換算再計算或者先計算再換算。第4小題必須先換算再計算。

2、出示練習二第5題

這道題準確的相距1千米的路線只有1條,那就是從郵局到體育場,途經學校、醫院,250米+300米+450米=1000米=1千米。但是我們可以讓學生試著去找出大約是1千米的路線。

3、出示練習二第6題

這是一個星號題,主要是體現學生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

可以這樣算:12-8=4(小時)4個80千米就是320千米。說明4小時走的路程比308千米要多,所以能到達。

也可以這樣算:308里面有4個不到的80千米,那么4小時也能到達。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12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 讓學生感知空間中物體的相互位置關系,初步理解上與下、左與右是相對的概念。

2、能力目標: 讓學生運用學到的本領帶小動物們安家,并相互說一說它們住在哪里,全方位地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

3、情感目標: 經歷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感受自己身邊的數學知識,體會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體驗數學課程的人文價值。

教學重點:

讓學生感知空間中物體的相互位置關系。

教學難點:

知道上與下、左與右是相對的概念。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師:同學們,上海的變化真大啊!很多小朋友都搬了新家。我們的好朋友小丁丁、小胖、小亞和小巧也搬家了,住在一棟新房子里。他們邀請歡歡和樂樂去做客,我們去瞧一瞧!

二、共同探討,獲取新知。

師:這棟房子里住了哪些人? 對!他們都住在一棟房子里。歡歡和樂樂先要到小巧家去做客。聽!歡歡正在問樂樂:“你知道小巧住在哪里嗎?” 樂樂怎么回答呢?我們聽仔細了:“太簡單了!小巧住在上面一層左面的房間里?!?/p>

[板書] 樂樂把這一層叫做??(上面一層)這一層是??(中間一層)那么這一層就是??(下面一層)。 樂樂把這里叫做??(左面的房間)這里是??(中間的房間)那么這里就是??(右面的房間)。 這就是我們今天學的新本領“上、中、下,左、中、右”[揭示課題]

所以他說小巧住在??(上面一層左面的房間里)我們要像樂樂一樣把話說完整,先說哪一層再說哪一面的房間,一起說一遍“小巧住在??”。 老師請兩個小朋友把剛才歡歡和樂樂的對話再說一遍。

師:會嗎?樂樂要考考我們,聽好了:“小朋友,你們會不會用上中下、左中右來說一說其他人住在哪里呢?” 這幅圖在我們書上,請你們看著書小組內兩人一組,一個演歡歡提問,另一個演樂樂回答。

師:現在老師請每組派兩個小朋友來演歡歡和樂樂。注意別的小朋友提過的問題就不要再提了。

三、針對練習,鞏固新知。

1.師:樂樂說小朋友們真棒!這回輪到歡歡要考考大家了。請你圈一圈,誰住在紫顏色的房間中? (講評第一題) 師:會嗎?請做書上第2大題。

2. 師:剛才是告訴我們房間,讓我們圈出誰住在里面。這回反一反,告訴你一個人,請你把他的房間涂上顏色。有問題嗎?請做第3大題。

3. 師:歡歡說小朋友們真厲害,他和樂樂又想了許多問題要難倒你們,怕不怕?這些問題是第4大題,請你們小組內輕輕地說一遍。

師:我們來開小火車。

4. 師:最后我們來做搶答題。第一個舉手的小朋友才能回答問題,答對者拿一顆五角星,答錯者扣一顆五角星。預備開始!

(1)誰住在小丁丁的左面,小巧的的右面? (小淘氣)

(2)誰住在小胖的右面,小亞的上面? (亮亮)

(3)誰住在小丁丁的下面,康康的上面? (外婆)

(4)誰住在亮亮的左面,小巧的下面? (小胖)

(5)誰住在小胖右面的、下面的房間里? (康康)

(6)誰住在康康上面的、左面的房間里? (小胖)

(7)誰住在外婆下面的、右面的房間里? (小亞)

(8)誰住在亮亮左面的、上面的房間里? (小淘氣)

(9)誰住在外婆下面的、旁邊的房間里? (小玲和小亞)

(10)誰住在外婆上面的、旁邊的房間里? (小巧和小丁丁)

四、公開練習,聯系實際。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上中下、左中右。這些小動物們請小朋友用今天學到的本領帶它們安家。聽清要求小組合作,給小動物安家后互相說一說它們住在哪里?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13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81、82頁練習十五第6-11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理解并掌握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并能按運算順序正確進行計算,并能根據運算律和運算性質進行一些分數的簡便運算。

2、在學習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過程中,進一步積累數學學習的經驗,用分數四則混合運算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重、難點:

根據整數的運算律和運算性質對分數四則混合運算進行簡便計算。

教學措施:

設計相應的計算題和實際問題,關注學習困難生的學習情況。

教學準備:

教學光盤及補充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練習十五第6題。

學生先回憶等式的性質,指名說一說。

觀察每個方程,說說方程的特點。

提示:都要把方程的左邊進行化簡,再應用等式的性質求方程的解。

學生獨立解每個方程,指名板演,進行講評,提醒學生自覺進行檢驗。

2、計算下列各題,能簡算的要簡算。

(7/8-2/3)×(7/10+1/5)(2/5+1/3)÷4/5+3/4

3/10÷[1/2×(2/5+4/5)]7/16÷1/10-7/16÷1/9

(1-1/6÷5/12)×7/6(4/25×99+4/25)÷1/8

學生獨立計算,每人任選三題,同時指名學生板演。

教師結合學生板演情況進行講評并及時總結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3、練習十五第8題。

(1)圖中告訴我們哪些信息,你會計算梯形的面積嗎?

(2)學生獨立列式計算,任選一題。

4、練習十五第9-11題。

(1)分析第9題,學生先讀題并列出算式,然后請學生說說解題思路。

(2)分析第10題,先說說數量關系再列算式,要讓學生明白要求兩個小隊平均每人采集樹種多少千克,先要算這兩個小隊一共采集樹種的千克數和這兩個小隊的總人數。

(3)分析第11題,解決每一問時鼓勵學生說數量關系并注意第2小題與第3小題之間的聯系。

二、拓展練習

解決實際問題:

1、一個食堂,星期一用去煤氣7/4立方米,星期二用去煤氣3/2立方米,兩天用的煤氣量占本周計劃用氣量的3/8。這一周計劃用多少立方米煤氣?

2、工程隊運來黃沙9/2噸,運來的水泥比黃沙重量的2/3少1/5噸。黃沙和水泥一共運來多少噸?

3、小華看一本120頁的故事書,前3天看了總頁數的3/4,后2天準備按1:2看完剩下的頁數,最后一天要看多少頁?

三、全課總結

進行分數四則混合運算時不僅要注意運算順序,還要注意分數加、減法與分數乘、除法的計算方法的不同,必須看清什么時候需要通分,什么時候需要先約分再計算;解決實際問題時要認真讀題,分析數量關系再列式解答。

四、布置作業

練習十五第7、9、10、11題。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14

位置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材 數學》六年級上冊第2~3頁。

【教學目標】

1.能在具體的情境中,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說出某一物體的位置。會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2.通過形式多樣的游戲與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發展其空間觀念,初步體會到數行結合的思想,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對數學的親切感。

【教學重點】

使學生經歷確定位置的全過程,從而掌握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

【教學難點】

在方格紙上用“數對”確定位置。

【教學過程】

一、從實際情景入手,引入新知,使學生學會在具體情景中用數對確定位置

1.談話引入。

今天有這么多老師和我們一起上課,同學們歡迎嗎?

老師們都很想認識你們。咱們先來給他們介紹一下我們班的班長,可以嗎?

2.合作交流,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探究新知。

(1)出示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想一想,可以用什么方法表示出班長的位置,把你的方法寫或畫在紙上。

匯報:班長的位置在第4組的第三個,他在從右邊數第二組的第三排…

哪個小組也用語言描述出了班長的位置?

請班長起立,他們的描述準確嗎?

剛才同學們的`描述有什么相同和不同?(都表示的是班長的位置,有的同學說第幾組,第幾行,第幾排……)

看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用組、排、行、等多種方式,還可以從不同的方位來描述物體的位置。為了我們在確定位置的時候語言達成一致,一般規定:豎排叫列,橫排叫行。

板書:列 行

老師左手起第一組就是第一列…,橫排就是第一行…

班長的位置在第4列、第3行。

還有其他的表示方法嗎?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15

教學目標:●使學生認識量角器,知道量角器的刻度結構,能按不同向認識量角器上刻度的排列順序,知道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度”認識的角的大小?!袷箤W生初步掌握量角的方法,初步學會用量角器量角。

教具學具準備:投影儀,紅色木條做的一個角,師生每人準備一個量角器。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1.口算。用小黑板出示,指名學生口算得數。

2.判斷下面哪些圖形是角。

3.引入課題。也許有的同學會說我們可以用尺子進行測量線段的長度,如果能像量線段那樣,能用一種單位去量一量,知道一個角的大小,那該多好啊。那么,究竟用什么去量呢?量出的結果用什么做單位呢?怎樣去量角呢?這些就是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角的度量。(板書課題)

二、認識量角器

1.認識角的計量單位。

說明:量角的大小,要用到量角器。這就是一個量角器。我們先來認識一下量角器。

提問:量角器是什么形狀的?我們來看這個半圓,從0開始到180為止。這個半圓被平均分成了多少份?

說明:把半圓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對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是說,計量角的單位是“度”。(板書:度)寫“度”可以用一個小圓圈來表示,此為“1度”,我們這樣寫。(板書:)領學生讀“1’。

追問:計量角的單位是什么?1‘的角有多大?指出:計量角的單位是“度”,用符號“’表示。

2.認識量角器的結構。

(1)把半圓分成180等份,每一份是1‘,這樣的10份所對的角是10度的角,這樣的60份所對的角是60度的角,這樣的90份所對的角是90度的角。

(2)請同學們繼續觀察,量角器上這個小圓點叫做量角器的中心。再仔細觀察,量角器上有幾圈刻度?外圈的刻度0~180‘是按怎樣排列的?內圈呢?

指出:量角器上有兩圈刻度,外圈刻度從左往右按順時針方向從0~180,內圈刻度從右往左按逆時針方向從0~180。同學們看明白了嗎?

(3)外圈的刻度線,從左邊起看到o’刻度線了嗎?拉出10、30、90、120、180,讓學生說出是多少度。

提問:誰能從左邊起找出外圈50的刻度線,請你拉這根線來表示。誰再來找出90的刻度線?

再請哪位同學來找出外圈125的刻度線?180呢?外圈的刻度會找到嗎?

(4)從右邊起,內圈的刻度怎樣找呢?現在誰用線來拉一拉,表示出內圈0的刻度線?45呢?80?)90呢?

再指名學生用拉線的方法找出140、180的刻度線。內圈的刻度會找了嗎?

(5)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量角器。與老師這里的一樣嗎?你的量,角器上的中心在哪里?

大家一起來找量角器上的刻度。從左邊起,找0刻度線、10刻度線、135刻度線、180顆度線。再從右邊起,找0、10、135、180刻度線。(老師巡視)

三、教學角的量法

1.自學課本。我們已經認識了量角器,能指出量角器上的度數。怎樣用量角器量一個角的度數呢?請大家看課本。從111頁倒數第二行看起,到例1完??赐旰蟾嬖V老師,量角要分幾步,哪幾步?

2.提問:量角要分幾步進行?哪兩步?指出:可以把量角的方法歸納為“兩重合,一看數”。

教師用小黑板出示:兩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頂點重合,o刻度線和角的一條邊重合。

一看數:看角的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

3.請大家和老師一起來量這個角的度數。先要把量角器放在角的上面,然后做到“兩重合”。

再看另一條邊對的刻度數?,F在知道這個角多少度嗎?你是怎樣看出來的?為什么要看內圈?

四、課堂小結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16

一、教學目標

(一) 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數一數與乘法”。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一數”等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分一分與乘法”,第五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4、第六單元“時、分、秒”。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過的時間。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觀察物體”。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展空間概念。

2、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統計與概率:第九單元“統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據的調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圖表中的一些數據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象,體驗有些事件發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節日活動”“地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查”活動和貼進生活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二、教學重點

1、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2、學生經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現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系。

三、教學難點:

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措施:

1、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愿望。

2、創造情境。

3、鼓勵算法多樣化。

五、課時安排:

1、數一數與乘法---------------------5課時

2、乘法口訣(一)---------------------10課時

3、觀察物體---------------------------4課時

4、分一分與除法------------------------13課時

5、方向與位置-----------------------4課時

6、乘法口訣(二)-------------------7課時

7、除法----------------------------8課時

教學進度表

20__—20__學年度上學期(二年級)

次起止

月日計劃進度課時數 備

單元(課)節教學內容

19、1~5第一單元1-4 數一數與乘法4

28~12一、二單元5、1-3乘法口訣4

315~19第二單元4-7乘法口訣4

422~26二、三單元8-10-1口訣、觀察物體4

529~10、3三、四單元2-4-1觀察物體、除法4

66~10第四單元2-5分一分與除法4

713~17第四單元6-9分一分與除法4

820~24第四單元10-13分一分與除法4

927~31第五單元1-4方向與位置4

1011、3~7第六單元1-4時、分、秒4

1110~14六、七單元5-1-3乘法口訣(二)4

1217~21第七單元4-7乘法口訣(二)4

1324~28第八單元1-4除法4

1412、1~5第八單元5-8除法4

158~12第九單元1-4統計與猜測4

1615~19總復習4

1722~26復習4

1829~1、2復習4

195~9復習4

小學的數學教案模板表格篇17

教學內容:

阿福的新衣---米的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初步建立米的長度概念,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技能目標:發展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估測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學習的能力。

情感目標:把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相聯系,感知數學來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重點難點:

根據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估測物體的長度。

教具準備:

直尺、米尺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師:出示課件。同學們,上次師傅和徒弟在為阿福做上衣的過程中鬧了個大笑話,這次阿福又來做長袍了,請看.(出示阿福做長袍的情境圖)

師:仔細觀察這幅圖,誰能說說看他們之間又發生什么事?

生:師傅吸取了教訓,買了一把尺子,師傅用尺子給阿福量完說:長1米??赏降苓B忙說:不對,不對,長100厘米。阿福納悶了到底是1米,還是100厘米呢?

師:這位同學觀察的挺仔細,你們還想說些什么?

生:尺子沒變,為什么師傅和徒弟說的不一樣呢?

師:是啊,怎么說的不一樣呢?米和厘米之間有什么樣的關系呢?今天這節課讓我們一起學習米的認識。(板書課題:米的認識)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師:我們已經認識了厘米,那一厘米有多長?在你的印象中1米有多長?比劃一下。

師:那到底1米有多長呢?同學們請看,這就是一把直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師畫線段)

師:看,象這樣把米尺堅著放,1米正好到老師的腰部(師站在米尺前量)。你覺得1米能到你身體的哪個地方嗎?試試看。好,你來,你。(師找幾個同學站在尺子前量。)

師:這么多小朋友都想試試!這樣吧,(打開你桌子上的神秘袋子,看看里面有什么)用這把米尺和同桌互相量一量。(生操作,師巡視)

師:誰來指一指1米從地面到你身體的哪個地方?剛才你們同桌倆是怎樣量的,能給大家演示一下嗎?

生:我按住0刻度對準地面,讓我的同位拉尺子,讓他自己看1米到他身體的哪個地方。

師:有不同意見,說說看。聽明白了,0刻度要對準地面。尺子要拉得直直的,一點也不能歪。

師:同學們都是這樣量的嗎?按照正確的方法,快速的再量一遍。

三、鞏固米的認識。

互相合作,在米尺上用手比劃1厘米、10厘米、20厘米、50厘米、80厘米100厘米分別有多長。再比劃1米有多長。同桌合作完成。

(1)請同學們拿起手中的米尺,拉直,現在同學們兩手之間的距離就是1米。師:好,手別動,松開繩子,看好了1米有多長?放手,1米有多長,比劃一下,手放下。

(2)師:好了,我們來做個游戲吧。老師站在這里,誰能站在離我1米遠的地方?抽4位學生。

師:同學來看一看誰離老師的距離最接近1米。

怎樣能確定你和我之間的距離就是1米?

生:米尺的一端送到老師手里,另一端握在手里,拉直,非常聰明。

生:直尺的一端貼近老師,另一端貼近我想一想如果離我一米遠的距離都站滿小朋友,那么他們排出的是一個什么圖形?(圓形)

師:剛才兩個同學分別用了直尺和米尺測出了離我一米遠的距離。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生:我發現米尺上的一米和直尺上的一米是一樣的。

生:我發現在1米的下面寫著100厘米。所以我認為1米就等于100厘米,100厘米就等于1米。

師將兩種尺子重合驗證:1米=100厘米

師:我們在生活中如果善于觀察,善于思考就會有很多的發現。板書:1米=100厘米

師: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這個式子還可以怎樣寫?1m=100cm(生齊讀)

師:阿福的這件長袍到底是1米還是100厘米?現在能解決了嗎?

生:1米和100厘米相等的,一樣長。

我們認清了1米,你能找到教室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或高度大約是1米嗎?

(講桌的高度、飲水機的高度)

師:想出了這么多,真善于動腦。

四、米和厘米的關系。

師:同學們剛才在用米尺的時候,有沒有新的發現?

師:仔細觀察米尺,上面都有什么?

生:有數字0-100,有刻度。

師:確實是這樣的。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的發現。領生觀察,認讀刻度。

(1)0、10、20100cm100cm(1米)

我們通過觀察軟尺知道了米和厘米的關系,那么軟尺上的刻度會讀嗎?

出示:030cm042cm20__cm

五、課間休息。(小故事)

師:刻度讀熟了,我們也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1米=100厘米

其實米與厘米本是一對好兄弟,他們一起幫助尺子測量長度??擅子X得自己的個大,功勞大,瞧不起厘米。一天,小鉛筆跑來找米大哥,說道:米大哥,聽說你的本領特別大。你能幫我量一量,現在我有多高?米大哥可犯了愁,因為小鉛筆太矮了。這時厘米小弟跑來說道:大哥,別著急,我來試試。長12厘米。厘米很快就量出了長度。

師:同學們聽完了這個小故事,你想說些什么?

生:在量較短的物體時,厘米小弟是最棒的。在量、較長的物體時,米大哥就比較合適了。

師:那同學們說說看,量文具盒的長用什么做單位比較好?

生:厘米。量操場的長呢?生:米。

六、鞏固新知

1、自主練習第1題:連一連。讓學生獨立完成,然后說一說為什么?

2、3米=()厘米

5米+6米=()米

800厘米=()米

50厘米+50厘米=()厘米=()米

七、課后實踐活動

量一量自己喜歡的物體的長度。

八、全課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學會了哪些知識呢?

課后反思:

學生利用手中的尺子自己動手操作,對厘米和米有了初步的認識,學習的積極性比較高。但是我的時間把握還不夠準確,導致一些環節處理上還很不到位。還需努力!

73074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汉刮刮奖_刮刮卡印刷厂_为企业提供门票印刷_武汉合格证印刷_现金劵代金券印刷制作 - 武汉泽雅印刷有限公司 | 【铜排折弯机,钢丝折弯成型机,汽车发泡钢丝折弯机,线材折弯机厂家,线材成型机,铁线折弯机】贝朗折弯机厂家_东莞市贝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英国公司注册-新加坡公司注册-香港公司开户-离岸公司账户-杭州商标注册-杭州优创企业 | 管理会计网-PCMA初级管理会计,中级管理会计考试网站 | 电子海图系统-电梯检验系统-智慧供热系统开发-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系统 | 恒压供水控制柜|无负压|一体化泵站控制柜|PLC远程调试|MCGS触摸屏|自动控制方案-联致自控设备 | 深圳美安可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喷码机,定制喷码机,二维码喷码机,深圳喷码机,纸箱喷码机,东莞喷码机 UV喷码机,日期喷码机,鸡蛋喷码机,管芯喷码机,管内壁喷码机,喷码机厂家 | 电动卫生级调节阀,电动防爆球阀,电动软密封蝶阀,气动高压球阀,气动对夹蝶阀,气动V型调节球阀-上海川沪阀门有限公司 | 生物除臭剂-除味剂-植物-污水除臭剂厂家-携葵环保有限公司 | 玉米深加工设备|玉米加工机械|玉米加工设备|玉米深加工机械-河南成立粮油机械有限公司 | 深圳APP开发_手机软件APP定制外包_小程序开发公司-来科信 | 华东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网_在职研究生招生联展网 | 全钢实验台,实验室工作台厂家-无锡市辰之航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气动绞车,山东气动绞车,气动绞车厂家-烟台博海石油机械有限公司 气动隔膜泵厂家-温州永嘉定远泵阀有限公司 | 深圳法律咨询【24小时在线】深圳律师咨询免费 | 东莞猎头公司_深圳猎头公司_广州猎头公司-广东万诚猎头提供企业中高端人才招聘服务 | 全钢实验台,实验室工作台厂家-无锡市辰之航装饰材料有限公司 | PE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_地埋式生活污水净化槽定制厂家-岩康塑业 | 荣事达手推洗地机_洗地机厂家_驾驶式扫地机_工业清洁设备 | 南京办公用品网-办公文具用品批发-打印机耗材采购 | 全自动不干胶贴标机_套标机-上海今昂贴标机生产厂家 | 高考志愿规划师_高考规划师_高考培训师_高报师_升学规划师_高考志愿规划师培训认证机构「向阳生涯」 | 合肥网络推广_合肥SEO网站优化-安徽沃龙First | 真空乳化机-灌装封尾机-首页-温州精灌 | 全自动翻转振荡器-浸出式水平振荡器厂家-土壤干燥箱价格-常州普天仪器 | 截齿|煤截齿|采煤机截齿|掘进机截齿|旋挖截齿-山东卓力截齿厂家报价 | 焊接减速机箱体,减速机箱体加工-淄博博山泽坤机械厂 | 福州时代广告制作装饰有限公司-福州广告公司广告牌制作,福州展厅文化墙广告设计, | 恒温水槽与水浴锅-上海熙浩实业有限公司| 氢氧化钙设备_厂家-淄博工贸有限公司 | 防爆暖风机_防爆电暖器_防爆电暖风机_防爆电热油汀_南阳市中通智能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飞飞影视_热门电影在线观看_影视大全 | 楼梯定制_楼梯设计施工厂家_楼梯扶手安装制作-北京凌步楼梯 | 哲力实业_专注汽车涂料汽车漆研发生产_汽车漆|修补油漆品牌厂家 长沙一级消防工程公司_智能化弱电_机电安装_亮化工程专业施工承包_湖南公共安全工程有限公司 | 分子精馏/精馏设备生产厂家-分子蒸馏工艺实验-新诺舜尧(天津)化工设备有限公司 | 炉门刀边腹板,焦化设备配件,焦化焦炉设备_沧州瑞创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粘度计,数显粘度计,指针旋转粘度计 | 钢化玻璃膜|手机钢化膜|钢化膜厂家|手机保护膜-【东莞市大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外观设计_设备外观设计_外观设计公司_产品外观设计_机械设备外观设计_东莞工业设计公司-意品深蓝 | 光伏支架成型设备-光伏钢边框设备-光伏设备厂家 | 电子元器件呆滞料_元器件临期库存清仓尾料_尾料优选现货采购处理交易商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