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一份優秀的教案應該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例如講解、實驗、討論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提高教學效果。寫好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方便大家學習。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

教學內容:蘇教版教材第十一冊98-99頁例1以及“試一試”“練一練”,練習十九第1—3題。

教材分析:認識百分數是在學生認識整數、小數,特別是認識分數的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十分重視對百分數意義的理解,關注百分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揭示從現實生活中抽象出百分數的過程。教材創設了“誰投籃準一些 ”的主題情境,讓學生了解百分數產生的過程。在認識百分數以后,教材安排了“讀一讀,說一說”的活動,目的是結合生活實際解釋百分數的含義,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百分數的意義。本課內容的學習是學生學習小數、百分數、分數之間的互化,以及百分數的實際應用作了充分的知識準備。

學習目標:

1.讓學生在現實的情境中,初步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地讀、寫百分數。

2.通過學生自主經歷百分數意義的探索過程,體會百分數與分數與分數、比的聯系和區別,積累數學活動經驗,進一步發展數感。

教學重點:理解百分數的意義,會正確讀寫百分數。

教學設想:

如何根據新教材的編寫理念與意圖設計教學、開展有效教學?在這節課上我嘗試 讓學生先預習,再做了以下的教學嘗試。

1.從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現狀出發,設計課前的學習指導。學習指導是基于學生的年齡特點而設計的指導學生自學文本的一種重要的學習方式,學習指導編寫是把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作為基礎的。

2.從學生生活實際和預習后的現狀入手,讓學生感受數學學習的價值。小學生學習的數學應該是生活中的數學,數學只有在生活中才充滿活力和靈性。所以,數學的教與學應該聯系生活,注重學生的現實體驗,變傳統的“書本中學數學”為“生活中做數學”,建立以預習為基礎的師生互動教學模式。

3.改變傳統的學習方式。結合不同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的知識儲備,采用了討論、交流、互助解決問題、自主探索等多樣化的學習方式,體現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真切關注。學生在獲得基本知識和技能的過程中,數學思維不斷發展,同時也獲得了豐富的情感體驗。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1、教師談話:課前老師要求大家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數,你們收集了嗎?誰來匯報?(學生教師指名學生上講臺在展臺上展出收集的百分數)匯報時,教師:你收集的確實是百分數。你怎么知道這里的數就是百分數的?你怎樣理解的?

2、教師導入:同學們收集的百分數真不少,說明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經常要用到百分數。為什么會經常用到百分數呢?用百分數有什么好處?什么叫百分數?今天我們就來認識百分數。(板書課題)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借助學生已有的數學學習經驗,去感受,去經歷,從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解決問題,有效激發了探究新知的積極性,感受到數學知識就在我們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引導探究,認識百分數

1、教學例1

(1)出示例1的部分內容:

教師:你們喜歡打籃球嗎?這里是我們學校六年級籃球隊訓練時記錄的一些數據。

出示:六年級籃球練習數據統計

姓名 投中的次數

李星明 16

張小華 13

吳力軍 18

教師:根據表中的的數據,你知道了什么?

提問:誰投的準一些呢?

(教師引導:如果他們投籃的次數相同,吳力軍投的準一些;因為這是投籃的練習,而不是比賽,有可能他們投籃的次數不相同,如果投籃的次數不相同,還會是吳力軍投的準嗎?并相機引出下面的表格)

(2)教師將表格完整

姓名 投籃次數 投中次數

李星明 25 16

張小華 20 13

吳力軍 30 18

提問:現在可以知道誰投的準嗎?你打算怎樣比較?

教師:(接學生回答)對,我們比投中的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

(3)學生回答后教師完成出示例1的表格,教師問:李星明投中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

在表格中依次出現表示三位同學投中次數是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的分數。

教師解釋我們把“投中的次數占投籃次數的幾分之幾”也叫著“投中的比率”。

教師問:誰投的準一些,就看誰的投中比率高一些。誰的投中比率高一些呢?請同學們算一算,比一比。

讓學生交流課前預習得到的結果。并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想法和結果,

全班交流:引導得出不同的比較方法。

(教師肯定用小數的方法是可以的,兩個兩個比也是合理的。)

板書通分的結果。

教師:像這樣的數也可以表示成百分數的形式。

2、教學百分數的意義和讀、寫方法。

(1)師:(接上面)到底什么叫做百分數?百分數又怎樣讀和寫呢?

(2)全班交流:

教師提問:什么叫百分數?(學生回答教師板書百分數的意義)

百分數的概念中提到了幾個數?百分數表示它們之間的一種什么關系?

例題中應把什么看成“一個數”,什么看成“另一個數”?誰能說一說64/100表示的意義?65/100、60/100呢?

讓學生說三個百分數的所表示的意思。

(4)你會寫和讀百分數嗎?指名說怎樣讀。教師板書。請同學們把例題中的數寫成百分數,并讀一讀。

教師:現在你覺得表示投中的比率用什么數來表示比較好呢?分數、小數還是百分數?這樣表示有什么好處?為什么能看出? 3、教學“試一試”。

完成“試一試”題目。

(1)學生獨立完成。

(2)全班交流第(1)題。

引導:根據“男生人數是女生的45%,如果把女生人數看作100份,那么男生人數相當于這樣的多少份?

指名回答男生人數是女生的幾分之幾,男生與女生人數的比是幾比幾?

交流第(2)題時讓學生聯系實際說說什么是優秀率?

教師:優秀率就是優秀的人數占全班人數的百分之幾。

交流第(3)題,先讓學生說一說近視率的含義是什么。

提問:通過上面的練習,你知道“百分數為什么又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嗎?

學生在小組中交流后,在班級里說一說。

教師:看來,大家對百分數都有了比較深刻地認識,現在你知道課前收集的百分數表示的具體含義嗎?

4、再次交流課前收集的百分數:說意義和從中知道的信息。

同學們在小組內交流你收集的百分數的意思

全班交流:讓在黑板上交流的同學先發言。。

教師:同學們剛才你們說的真好,不僅會讀會寫還知道了很多百分數的意思。接下來,我們來進行一些練習。

【設計意圖:因為有了課前的預習,因此在課堂中充分讓學生展示自我,展示自主學習所獲得的成果。通過組織學生討論交流,進行科學合理的對比,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獲得在集體中充分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體會學習的快樂,同時又使得這一難點得以突破。】

三、練習鞏固,拓展延伸。

1、完成“練一練”1

學生練習,組織反饋。讓學生用百分數表示涂色部分及空白部分分別是“1”的( )%,交流時說情每個百分數所表示的具體含義。

問:你能用一個百分數表示我們全班同學的解答情況嗎?

教師:有方格的我們會用百分數表示,沒有方格的你會表示嗎?

出示:

引導學生用百分數表示。

教師:是不是生活中所有能用分數的地方都能用百分數表示呢?

2、完成“練一練”

讓學生說說分數與百分數的區別,整理成下表。

分 數 百 分 數

意義 (1)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2)還可以表示某個具體量 只表示兩個數之間的倍數關系

3、做游戲

教師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里寫10自己收集到的百分數,要求寫的認真。教師記時(時間不是很長)

教師:你能用今天學到的知識描述一下你完成的情況嗎?

你能只告訴你完成情況的百分數,讓我們猜猜你寫了幾個嗎?

你還能用百分數來描述沒有完成的情況嗎?

【設計意圖:從我們生活中取材不僅能讓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還能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體會百分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無處不有,真正感受百分數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四、回顧總結,質疑問難。

提問: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對百分數有哪些認識?(百分數是特殊的分數,特殊在哪里呢?)還有什么問題嗎?

課外實踐:同學們,不僅在我們的生產和生活中經常用到百分數,有些成語也和百分數有關呢。比如:十拿九穩,百發百中(舉一些例子讓生說一說什么意思)。課后就請同學們繼續收集與百分數有關的信息和成語。

附板書設計:

認識百分數

表示一個數是另一個數百分之幾的數叫百分數,百分數又叫百分比或百分率。

64100 =64% 讀作:百分之六十四

65100 =65%

60100 =60%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2

教學目的:

1.進一步復習億以內數的數位順序表。

2.進一步復習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比較大小,省略億、萬后面的數。

3.結合練習素材使學生感受億以內數的意義,培養學生的數感。

教學重點:進一步復習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省略億、萬后面的數。

教學關鍵:以練習的方式來鞏固億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數位順序表

1.讓學生回憶一下億以內數的數位,并指名同學背誦。

2.在黑板上掛數位順序表,問:你們還記得如何分級嗎?

生:從個位到千位為個級,萬位到千萬位為萬級。

3.師:個級表示有幾個什么?萬級表示有幾個什么?億級表示有幾個什么?

4.師:我們還知道每兩個相鄰單位之間的進率是多少?

5.講評練習有關這方面的練習。

二、復習億以內數的讀法

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億以內數的讀法,那么在讀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分級,用逗號或虛線隔開,從高位往低位讀起。

2.億級、萬級和個級的讀法有什么不同。

如:40052136(四千零五萬二千一百三十六)

10843005(一千零八十四億三千零五萬兩千零一十九)

師:億級多了一個億字,萬級多了一個萬字。

3.復習中間和末尾有零的讀法。

①每一級的末尾有零。

如:7890000讀作:七百八十九萬

4500000000讀作:四十五億

師:每一級末尾的零都不讀。

②中間和末尾有零的情況。

如:40052136讀作:四千零五萬二千一百三十六

143508710532一千四百三十五億零八百七十一萬零五百三十二

師:零放在什么位置要讀?

生:每一級前面和中間的零都要讀。

師:中間兩個零或多個零要怎樣讀呢?

生:都只讀一個零。

4.請同學把讀法的法則在總結一遍,然后全班讀一遍加深印象。

三、復習億以內數的寫法

1.師:我們已經學習了億以內數和億以上數的寫法,那么在寫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問題?

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

生:第一步要判斷位是那一位,從位寫到最低位。

七千萬零五百(70000500)

2.師:每一級的末尾沒有單位時該怎么辦?誰舉一個例子。

生:每一級的末尾沒有單位時應該用零占位。如:五百二十一萬(5210000)

3.師:是不是讀零的地方都寫一個零?七千萬零五十。(70000050)

生:要對準數位一位一位往下寫,哪一位上一個單位也沒有就寫0占位。如:六百萬八千(6008000)

4.請同學總結寫法,個別請,這里比較簡單,可以請中等的學生回答。

四、比較大小

師:在比較大小的時候,我門應該怎么做?第一步?有幾種情況?

生:第一步分級。

師:如果數位相同和不同怎么辦?

看題目:208090>200809

生:數位相同時,要從位比較,如果位相同,就一步一步的往下比,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生肯定,如果學生回答不完整,可以請同學補充。

如:1900<2萬

師:如果碰到這樣的數時,應該怎么辦?

生:可以先把2萬化成阿拉伯數字。

師:然后在按照比較的方法。

如:3458<123456

生:數位不同,只要看數位多的數,那個數就大。

五、省略“億”“萬”后面的尾數

1.整億整萬的數。

如:4700000=470萬12700000000=127億

師:這樣的數要怎樣省略?

生:整萬的數要省略四個零,后面加一個萬字,整億的數要省略億后面的八個零,加一個億字。

2.求近似數

如:12924800≈1292萬272000000≈3億3507200000≈35億

師:求近似數要怎么求?

生:省略萬后面的尾數要看千位上的數,然后省略后面的數,加一個萬字。

省略億后面的尾數要看千萬位上的數,然后省略后面的數,加一個億字。

在這里要重點強調整數和近似數是不同的,要注意符號。

六、總結

讓學生自己總結,然后回去好好復習。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3

教學課題: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內容:

十幾減9的練習課

教學目標:

通過十幾減9的練習,進一步理解和掌握20以內退位減9的口算方法,提高計算能力。

重點難點:

熟練掌握“想加算減法”。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導入新課

填數計算,并講一講上下兩行有什么聯系?

9+( )=15     9+( )=18

15-9=( )    18-9=( )

9+( )=14     9+( )=17

14-9=( )     17-9=( )

二、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4題。

(1)出示畫面,讓學生理解題意。

(2)讓學生獨立口算出每一個算式的答案,并將他們對號入座。

(3)教師任意選擇一題讓學生說一說你是怎樣想的。

2.完成P11頁練習一的第3題。

教師將l0、14、13、17……寫在黑板上,然后教師一手拿著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動(不必按順序),卡片對著十幾就算十幾減9。

[教師還可以隨意在黑板上指題,全班每一個學生舉數字卡片表示得數,這樣能激發學生做題的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習的效果。]

3.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6題。

(1)出示題目讓學生理解題意,口頭敘述畫面內容。

(2)提問:這道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要我們求什么?

學生觀察后匯報

第一組植樹8棵,第二組植樹9棵,兩個小組一共植樹多少棵?

(3)請學生列式,并復述口算過程。

(4)你能根據列出的加法算式說出一個減法算式呢?說說這個減法算式中被減數、減數和差表示的意義嗎?

4.完成P12頁練習一的第8題。

(1)讓學生獨立理解題意,敘述畫面內容。

(2)讓學生通過畫面內容想一想:這道題可以提什么問題?

(3)學生任意選擇獨立完成。

三、課堂練習

1.完成P11頁練習二的第5題。

2.完成P12頁練習二的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四、布置作業。

1、完成練習練習二的第9題。

2、完成第12頁思考題

教學反思:

通過本課的練習,使學生在有梯度的練習中進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幾減9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在老師的鼓勵下,運用想加算減法,學生計算的速度有了明顯的提高。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4

課內比教學,教學大比舞活動,在我校有計劃進行著。我在教學《乘加乘減應用題》這節課中,把教學過程當作了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在充分的活動中學習數學,享受數學活動帶來的快樂與成功的喜悅。

1、大膽放手,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實現算法多樣化。

學生提出了”還剩幾個玉米棒“這個問題后,我通過讓學生先認真觀察圖畫,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引導學生探索不同的解決方法,然后展示自己解決的方法,培養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和思考問題的習慣,體現了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化和算法多樣化的教學思想。

2、鼓勵學生自主探索,享受收獲的快樂。

在鼓勵和引導學生列出幾個乘加乘減的算式后,我讓學生結合圖,展示自己真實的想法,形象具體地說明了乘加乘減的運算順序。這樣,既給學生提供了參與數學活動的空間和時間,又讓學生充分地進行了自主探索、發展創造、討論交流,使學生成為學習數學的主人。在這個主動的、互相啟發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獲得了收獲成功的體驗,充分享受著數學學習活動帶來的快樂和喜悅。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5

【教學目標】

1.根據天平平衡的原理,理解等式。能用方程表示簡單的數量關系,理解方程的意義,滲透符號意識,發展數感。

2.使學生在觀察、思考、分析、抽象、概括的過程中,經歷從現實生活或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學問題,用數學符號建立方程,表示數學問題中的數量關系,培養學生形成模型思想。

3.在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提高對數學的興趣和應用意識,激發保護珍稀動物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結合具體情境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意義,用方程表示簡單的等量關系。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視頻資料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感知“相等”

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談話:同學們,我國地大物博、歷史悠久,有許多的珍稀動物,你知道有哪些?

預設:熊貓、白鰭豚、東北虎??

課件出示:(金絲猴、短尾猴、白鰭豚、東北虎、熊貓)

談話:這些都是我國的珍稀動物。

談話:老師非常喜歡憨態可掬的熊貓嗎?瞧,它們在做游戲呢。

2.提供素材、感知“相等”

出示課件:

談話:你發現了什么?

預設:1.蹺蹺板平衡,追問:說明了什么?

2.熊貓一樣重,追問:你怎么看出來的?

談話:熊貓的質量是50千克,能用一個式子表示嗎?

預設:50=50

談話:觀察這個式子,和我們以前學習的式子有什么不同?

預設:以前的式子中有運算符號,這個式子中沒有。

追問:沒有運算符號,為什么也能用“=”連接呢?

預設:兩邊的重量是相等的。

小結:原來相等的關系就可以用“=”表示出來。

談話:想一想,生活中,你學習的知識中,也有相等的關系嗎?

2.預設:這輛車的速度和那輛車的速度一樣ab=ba

二、分析素材、理解“相等”

1.借助蹺蹺板,理解相等與不相等。

出示課件:

談話:能用式子表示現在的關系嗎?

預設:40100,100span=

談話:同學們看,又來了一只熊貓,你猜會發生什么情況?

預設:1.左邊重、右邊輕或左邊輕、右邊重

2.平衡,一樣重

談話:你能說說它們的關系嗎?

預設:1.兩只小熊貓的重量〉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或兩只小熊貓的重量span=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2.兩只小熊貓的重量=一只大熊貓的重量

2.認識含有未知數的式子。

談話:小熊貓跳上去后,蹺蹺板是這樣的。你能說說這三只熊貓的質量有怎樣的關系呢?

預設:1.小熊貓的重量+40=100

談話:你是怎樣想的?

預設:一只熊貓的質量加40千克熊貓的質量等于100千克熊貓的

質量

追問:你能用誰和誰是相等的再來說一說嗎?

談話:同學們找得到了蹺蹺板中相等的關系,能用更簡潔的式子

來表示嗎?

預設;a+40=100

2.x+40=100

談話:真了不起,會用字母表示未知數。不知道的數量,我們通常用字母表示。一般情況下,像這樣的未知數用字母x表示。

出示課件

談話:現在兩邊的熊貓交換了位置,你還能用式子來表示嗎?

預設;100=x+40

小結:看來“=”不僅可以表示運算的結果,還可以表示相等的關系。

三、借助素材,理解等量關系

1.理解圖示中的等量關系。

(1)課件出示:

談話:誰會用含有未知數的式子來表示?

預設:3x=200+200,x+x+x=200+200小結:乘法是加法的簡便運算。談話:說說你這個式子的意思?(引導學生說說誰和誰是相等的)

談話:天平平衡,說明兩邊相等,你能說幾個這樣相等的式子嗎?

預設:10+20=30

x+300=1000

(2)課件出示(出示動物的名字)

談話:這幅圖中,既沒有蹺蹺板、天平,你還能找到相等的關系嗎?預設:兩只金絲猴的質量和一只短尾猴的質量是100千克

教師引導,也就是這些猴子的質量和與100千克時相等的

小結:像這樣相等的關系數學上稱為等量關系。我們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常常需要先找到這樣的關系。

2.理解信息中的等量關系。

談話:看圖找等量關系同學們都學會了,有些等量關系還藏在文字信息中,試試看,你能不能找到他們。

(1)課件出示:白鰭豚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瀕臨滅絕。1980年約有

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談話:信息中提供了哪幾個量?

預設:1980年只數2004年只數300只

談話:這三個量之間有怎樣的等量關系呢?

預設:1980年只數-2004年只數=300只

1980年只數-300只=2004年只數

2004年只數+300只=1980年只數

談話:你怎樣找到等量關系的?

預設:根據1980年約有400只,比2004年多300只。

談話:你太棒了,抓住了關鍵的信息,你很會讀題和思考。

談話:1980年的只數和2004年的只數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預設:1980年的只數比2004年的只數多300只

談話:根據這個關系,你能用未知數x表示出它的等量關系嗎?

預設:x+300=400

(2)課件出示:2004年,我國野生大熊貓約有1600只,是人工養殖大熊貓數量的10倍。

談話:為了保護珍稀動物,我國采用了人工繁殖的技術來增加珍稀動物的數量。

談話:自己默讀題,你能找到哪幾個相等的數量關系?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6

一、古語雞兔同籠題,揭示課題。

1、今有雉兔同籠,上有三十五頭,下有九十四足,問雉兔各幾何?

生模仿古人讀題,說說自己的理解。

2、揭示課題

二、自主探索,解決問題

1、簡化雞兔同籠。

籠子里有若干只雞和兔。從上面數,有8個頭,從下面數,有26只腳。雞和兔各有幾只?

2、探究方法

(1)列表法

雞876543210兔012345678

(2)畫圖假設

用圓圈來表示雞兔的頭。那么,不管雞兔具體有幾只,我們首先要畫幾個圓圈?

現在,我想請一位同學來說說看,接下來該怎么辦了?

師根據學生的述說添畫腳,并適時地提問、板書:

少了幾只腳?

2只2只地添,得添幾個這樣的2只?

94-70=24

24÷2=12

35-12=23

小結:看來,畫圖確實挺形象、直觀的,同學們也容易理解。

三、推廣應用,形成技能

“雞兔同籠”問題不僅在中國非常有名,還流傳到許多其他的國家。比方說

我們的鄰國日本,有一種“龜鶴算”的數學問題,就是從“雞兔同籠”演變過去的。

出示:有龜和鶴共40只,龜的腿和鶴的腿共有112條。龜、鶴各有幾只?

師:請你們用今天這節課學到的方法來解決這道題。

四、全總課總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跨越了1500多年的歷史,探討了中國古代的數學名題。其實,像“雞兔同籠”這樣有趣的數學問題,在中國古代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多了解這方面的資料,我想,對你們的學習是很有幫助的。

本節亮點:

1、本節課,楊老師主要介紹的是”表格法“和”畫圖假設法“,讓學生一一列舉出來或者畫圖,化抽象為具體。

2、楊老師在處理”畫圖假設法“中,借助畫圖,把每一步列式所求的什么,引導學生說清楚。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7

教學目的:通過練習一的練習題目,使學生鞏固本單元所學的兩位數乘兩位數基礎知識,并能把這些知識應用到生活實際來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進一步感知數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時間分配:2課時

一、教學內容

課本第28頁“練一練”和第33頁“練習一”的第1---7題。

二、教學目標

1、使學生能熟練準確地計算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并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幫助學生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并強化混合運算的基本技能。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與計算習慣,提高學生口算、心算的能力,使學生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三、重點難點

1、使學生能熟練準確地計算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

2、提高學生的口算、心算能力。

四、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

五、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上節課我們一起研究了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誰能給大家出一道這樣的題?

學生匯報所出的題,教師把學生出的題板書在黑板上。

提問:怎樣計算因數是整十數的乘法?

(先省略因數中的0,先算出乘積,最后在積的后面再添上原來因數中被省略的0)

(二)復習舊知,提高能力。

1、學生獨立完成練一練中的第1——3題。

集體訂正。

2、四則混合運算

出示圖:蘋果每箱30元,梨每箱40元。

買蘋果16箱,梨18箱。

(1)兩種水果各應付多少錢?

(2)一共付多少元?

獨立在練習本上完成,然后集體訂正。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1)30×16=480(元)

40×18=720(元)

(2)480+720=1200(元)

提問:求第(2)問時,你能列綜合算式嗎?在練習本上試一試。

板書:30×16+40×18

提出問題: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是什么?

(1)一個算式中如果只有加、減兩種運算,或者只有乘除兩種運算,或者只有一種運算進,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2)一個算式中如果有加法和乘法,或者有減法和乘法,或者有加法和除法,或者有除法和減法時,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和減法。

(3)一個算式中如果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的,再算括號外面的。

獨立完成,兩名學生在黑板上完成,然后同桌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三)課堂作業設計

1、練一練的第4、5題。

2、第33頁第1——7題。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計算能幫助我們解決諸多的實際問題,也是生活中的一項基本技能。希望大家平時多煅練自己的頭腦,成為一個思維敏捷的好學生。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練習一8---15題

二、教學目標

1.進一步鞏固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幫助學生鞏固四則混合運算的順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計算方法,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3.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體會到

數學的價值,增強學生學好數學的信心。

二、重點難點

1.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

2.培養學生的數學素質。

四、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五、教學過程

(一)概括總結,點明課題

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已經完成了對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研究,掌握了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方法和估算方法并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節課,我們就把這部分內容進行一下復習。

板書:復習課

(二)復習舊知,提高能力

1.口算下面各題(投影出示):

200×8=17×100=12×400=

42×20=50×60=14×200=

23×30=43×200=21×40=

2.解決實際問題。

實驗小學共有24個班。運動會前夕,學校為每個班買了一副羽毛球拍,又買了12套飛鏢玩具作為獎品。請你算一算:

(1)買羽毛球拍需要多少元?羽毛球拍19元每付

(2)買飛鏢玩具需要多少元?飛鏢25元/套

(3)一共需要多少元?

教師:先估算一下,然后在練習本上獨完成。

集體訂正:

學生甲:羽毛球拍19元/付,把它想成20元,2OX24=480(元),買羽

毛球拍的錢數不會超過480元。

學生乙:我把它想成20元/付,24個班想成25個班,20×25=500(元),買羽毛球拍不會超過500元。

學生丙:飛鏢每套25元,把12套想成了10套,25×10=250(元),買飛鏢的錢數比250元多。

計算準確結果:

(1)19×24=456(元)

(2)25×12=300(元)

(3)456十300=756(元)

質疑:有什么疑問?有不同的方法嗎?

學生丁:在計算25×12時,我想成25×4×3,就很快地算出了300。

教師:你能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做的非常好,當一個數與25相乘時,如果乘數中含有因數4,就先算25×4,這樣簡便。那你知道怎樣計算26×35嗎?

3.數學規律。

(1)先口算下面各題,然后觀察這些算式,看你發現了什么?可以怎樣計算?

2×25=()200÷4=()

4×25=()400÷4=()

6×25=()600÷4=()

8×25=()800÷4=()

12×25=()1200÷4=()

(2)集體交流,得出結論:

一個數與25相乘時,可以把這個數先擴大100倍,然后再除以4,結果不變。

(3)思考: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律呢?

因為擴大100后再除以4(縮小4倍)實際上就是擴大25,就是求25,所以存在這樣的規律。

小結:對于這樣的規律,同學們要靈活運用,分析一下是乘25簡便還是除以4簡便,切不可盲目計算。

(三)思維訓練8---13題

(四)課堂作業設計14、15題

(五)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的收獲是什么?最滿意自己的哪一方面表現?你有什么話想對大家說?你還有哪些困惑?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8

教學內容p4-5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能根據具體情境列出加法和乘法算式,理解乘法的意義;掌握乘法算式的讀、寫法及各部分的名稱。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發展學生與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態度目標:在具體情境中體會乘法的意義,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準備圖片若干張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上星期六是笑笑的生日,爸爸媽媽帶笑笑去了她最喜歡的兒童樂園里游玩。她高高興興地玩了許多有趣的活動,還拍了好多張照片,(出示主題圖)瞧,多好看的照片!

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張照片吧!

請你仔細觀察畫面,想一想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與同桌交流一下。

2.抽答板書:

有多少人在坐小飛機?

有多少人在劃船?

有多少人在坐小火車?

長椅上一共坐著多少人?

二、合作探究,解決問題

1.師:請小朋友們自由選擇兩個問題用學過的知識來列式計算,完成后小組內互相交流。

2.抽答板書:

3+3+3=9(個)

2+2+2+2=8(個)

1+2+3=6(個)

4+4+4+4+4+4=24(個)

3.指導學生認識乘法算式,并介紹各部分名稱和讀法。

師:幾個幾相加的算式可以用乘法表示更簡便。

4個2相加可以寫成:

2×4=8(人)

┆┆┆┆

乘乘乘積

數號數

讀作:2乘4等于8

或4×2=8(人)

讀作:4乘2等于8

4.乘法算式中的2、4、8從哪里來?2×4表示什么意思?

5.你能把其他幾個加法算式也改寫成乘法算式嗎?任意改寫兩題,對同桌說說自己的想法。

6.引導學生比較解決同一問題時加法算式與乘法算式哪種更簡便,為什么?

7.請各小組討論1+2+3=6(人)能改寫成乘法算式嗎?為什么?

8.指名匯報后評價。

三、實踐應用

1.完成“試一試”題

2.(解決上一節課的問題)要給敬老院的56位老人每人3個蘋果,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一共要多少個蘋果嗎?你覺得這個算式怎么樣?

3.找找身邊哪些問題可以用乘法算式來解決。

四、課堂總結

說說這節課中你有哪些新的收獲。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9

教學目標:

1、在學生已有的分數加法及分數基本意義的基礎上,結合生活實例,通過對分數連加算式的研究,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能夠應用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比較熟練地進行計算。

2、通過觀察比較,指導學生通過體驗,歸納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培養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引導學生探求知識的內在聯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通過演示,使學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這過程中感悟到數學知識的魅力,領略到美。

教學重點:使學生理解分數乘整數的意義,掌握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總結分數乘整數的計算法則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課件出示復習題。

(1)列式并說出算式中的被乘數、乘數各表示什么?

5個12是多少?9個11是多少?8個6是多少?

(2)計算:

++=++=

2.引出課題。

++這題我們還可以怎么計算?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分數乘法。

二:新知探究

1.出示課題明確學習目標。

2.課件出示自學題綱,讓學生自學課本。

(1)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是什么?與整數乘法的意義相同嗎?

(2)分數乘以整數的計算方法是怎樣的?它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3)分數乘以整數的意義。

3、課件出示例1

教師引導學生畫出線段圖。

學生根據線段圖列出不同的算式,并解答。

(1)引導學生看圖,理解“人跑一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

”,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距離即這一整條線段看作單位“1”。把這條線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距離。

(2)引導學生根據線段圖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距離相當于袋鼠跳一下的幾分之幾?”就是求3個是多少?

2/11+2/11+2/11=

2/11×3=

(3).分數乘以整數的法則。

A.導出計算方法。

你會計算嗎?看哪些同學不用老師講解就能依據轉化思想把分數乘以整數這個新知識轉為已經學過的舊知識來進行計算。(可以互相說互相看。)

B.歸納法則。

通過以上計算,想一想分數乘以整數怎樣計算呢?

師:比一比,看哪個組的同學總結的語言準確又簡練。

小組討論,總結出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板書)

C.應用法則計算。

討論,這兩種方法哪種簡單?為什么?

強調:能約分,要先約分;結果是假分數一定要化成整數或帶分數。

4、教學例2

(1)出示×6,學生獨立計算。

(2)根據計算結果,學生觀察討論:乘得的積是不是最簡分數?應該怎么辦?

(3)學生通過自己的想法的來約分:A、先約分再計算;B、先計算得出乘積后約分。

(4)對比,讓學生體會先約分再計算的方法比較簡便,同時向學生說明先約分的書寫格式。

三、當堂測評(課件出示)

1.看圖寫算式

2.先說算式意義,再填空。

3.看算式,約分計算。(提醒學生,計算前先觀察分數的分母與整數是否可以約分,養成先約分在計算的習慣)

四、學生課堂自評

1、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每個學生給自己在課堂上的表現進行評價。

板書設計

分數乘以整數

意義:求幾個相同加數和的簡便運算。

法則:分數乘以整數,用分數的分子和整數相乘的積作分子,分母不變。

2/11×3

=2×3/11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0

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四年級上冊第4頁例3。

【教學目標】

1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2聯系生活實際,讓學生經歷探索有括號的四則混合運算計算方法的過程。

3在計算中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讓學生體會四則混合運算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四則混合運算的價值。

【教學重難點】

有括號的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或掛圖。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說—說下面各題的運算順序,再計算。124÷4+13600—30×172

播放課件:小紅與媽媽一起到服裝商場去買衣服。媽媽告訴售貨員買一件成人衣服,售貨員報價:78元。媽媽:再買3件同樣的兒童服裝。售貨員:一共要213元。小紅:兒童服裝多少錢—件呢

教師:這個問題該怎樣解答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四則混合運算。(板書課題)

二、引導探究

1學生獨立思考,嘗試解決。怎樣才能求出兒童服裝的價錢呢

2小組內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說說是怎么想的。

3全班交流匯報,總結方法。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213—78÷3213÷3-78(213-78)÷34引導學生分析對比,得出正確的算法。

教師:第一種方法和第二種方法,應該先算什么呢“78÷3”、“213÷3”分別表示什么

學生1:“78÷3”表示把成人衣服的價錢平均分成3份。

學生2:“214÷3”表示把買一件成人衣服和3件兒童衣服的總價平均分成3份。

教師:這樣求出來的,是一件兒童服裝的價錢嗎

學生:不是。

教師:第三種方法應該怎么算呢先算什么“213—78”表示什么再除以3呢

學生1:先算“213—78”,表示3件兒童服裝一共要多少錢。

學生2:再除以3就是求一件兒童服裝要多少錢。

教師:第三種方法與第一種方法比較,有什么不同呢

學生1:第三種方法有括號,第一種方法沒有。

學生2:第一種方法先算除法,第三種方法先算減法。

學生3:第三種方法有括號,要先算括號里面的,第一種方法沒有括號,要先算除法。

教師:同學們說得真好。算式里有了小括號,就要先算括號里面的。小括號的作用就是改變原來的運算順序。

4嘗試練習。

教師:請看,你知道這兩道題應該先算什么嗎同桌互相說說。(125—87)×25455÷(102-97)

學生在練習本上獨立完成這兩道題后,集體訂正。

[點評:本段教學以學生熟悉的購物活動為素材,從生活情景中提出數學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注意引導學生對解掌握有括號的兩步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能正確進行計算。]

三、鞏固運用

1算一算,并說說有什么不同。100—72÷4(100—72)÷4學生獨立完成后,讓學生說說這兩個算式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兩種混合運算的方法及小括號的作用。

2第7頁,練習一,第4題。引導學生用數學語言來讀這兩個算式,通過讀讓學生體會它們運算順序的不同。

(1)100加10乘10的積,和是多少

(2)100加10的和,再乘10,積是多少可以讓學生反復讀兩遍,體會運算順序的不同,然后再計算。

3第8頁,練習一,第5題。這是兩種混合運算的綜合練習,通過練習讓學生能分清它們的運算順序,并正確進行計算,以利更熟練地掌握兩步四則混合運算的方法。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四、課堂總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有哪些收獲呢

(本案例由王蜀川提供)

解決問題

【教學內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西師版)第5~6頁例4、例5及課堂活動,練習一第11題。

【教學目的】

1經歷用兩步計算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過程,獲得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

2會解決涉及倍數關系的兩步計算的實際問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讓學生經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1計算下面各題,并說一說運算順序。125×4+54340×2—120(90—25)×32

情境引入

教師:你知道哪些動物可以稱得上是森林醫生嗎

學學生:啄木鳥、山雀。課件出示例4的情境圖讓學生觀察,觀察后提出問題(或讓學生直接觀察教科書上的插圖)。

學生:啄木鳥每天吃多少只害蟲

教師:我們學習了混合運算,今天我們就來用這些知識解決問題。

板書課題:解決問題。

[點評:注重問題情境的創設和對解決問題所需知識的復習,為學生解決問題做準備。]

二、自主探索

1教學例4。

教師:從這個情境中你知道哪些數量他們之間有怎樣的關系

學生1:山雀每天吃害蟲165只。學生2:啄木鳥每天吃的害蟲比山雀的3倍少45只。

教師:啄木鳥每天吃害蟲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嗎

學生:沒有,比3倍少。

教師:你能用圖(最好是線段圖)表示出他們每天吃害蟲的關65×3得到山雀吃害蟲只數的3倍是多少,但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沒有山雀的3倍那樣多,而是比3倍少45只,所以,還要在此基礎上減去45只才得到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

指導學生寫出答語。

教師將例4中的少45只改成多45只,學生畫線段圖并獨立解決,然后交流。

學生1:我的線段圖這樣畫:學生2:我是這樣列式的:165×3+45。

教師:你發現這兩個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

學生:相同點是啄木鳥每天吃害蟲的只數與山雀吃害蟲的只數都有倍數關系。但一個是比山雀的3倍少45只,所以計算出3倍后要減去45只;一個比3倍多45只,所以要計算出3倍后要加上45只。

[點評:本環節一是注重學生對問題情境的理解,掃除解決問題的障礙;二是注重讓學生獨立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三是教師注意對學生探索的指導,特別是對畫線段圖的指導,讓學生掌握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

2。教學例5。

教師:剛才我們解決了森林醫生吃害蟲的問題,下面我們來解決小朋友在集郵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課件出示例5(或讓學生直接觀察例題插圖),并提出數學問題。學生獨立解決,再在小組中交流自己的解決方法。全班交流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學生1:我這樣思考:要求小青有多少張郵票,必須先知道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因為題中告訴了小青的郵票張數是小明的3倍。而要求小明有多少張郵票,可以直接用80減去15,因為題中告訴了小明比小華少15張。由此可以這樣列式:(80—15)×3。

學生2:我這樣思考,根據小明比小華少15張郵票,可以求出小明的郵票張數為:80—15=65張。根據小青的郵票是小明的3倍可以求出小青的郵票張數,即:65×3=195張。列成綜合算式是:(80—15)×3。指導學生寫答語。

[點評:學生有例4解決問題的實際體驗,這里先放手讓學生獨立解決問題,再交流,既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注意強化分析法和綜合法這兩種分析解決問題的基本方法。]

三、活動思考

(完成第6頁課堂活動)學生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先在組內交流思考方法,再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全班交流。

學生:相乘或與9相乘的積在80與100之間,由此我想到了90與99,由題中告知:按3顆或9顆的拿都要剩1顆,由此這些糖可能是91或100顆,但是題中又說到這些糖要比100顆少,所以應是91顆。

四、獨立練習

學生完成練習一第10題,做后交流。

五、小結教師

通過今天的問題解決,你有什么收獲

(本案例由付秋萍提供)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教案選用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1

活動目標

1.學習按一定特征給物體多次分類并統計、記錄。

2.能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分類的方法和結果。

3.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活動準備

1.兩種不同大小、顏色、形狀的樹葉模切卡片每人一套,分類記錄卡。

2.音樂《找朋友》。

3.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

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討論確定分類標準。

幼兒操作模切卡片,將樹葉摳下,仔細觀察,討論這些樹葉的大小、顏色、形狀有什么不同,如果把這些樹葉分成兩組,有幾種不同的分法。

2.清幼兒給樹葉分類,并記錄分類結果。

3.匯報交流,分享成果。

(1)請2~3名幼兒給大家講講是怎么分類的,分的結果如何。鼓勵幼兒大膽連貫講述,并進行集體驗證。

(2)引導幼兒知道同樣的樹葉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分類方法,體驗解決問題方法的多樣性。

4.請幼兒閱讀幼兒學習資源3第20頁,分類并記錄,相互交流分類的.方法及結果。

5.游戲:“我的朋友在哪里”。

(1)玩法:幼兒站成一圈,請出6位幼兒站到圈里找朋友。《找朋友》音樂開始,幼兒隨音樂節奏拍手,找朋友的幼兒邊拍手邊找和自己有相同特征的幼兒手拉手成為好朋友,音樂結束時請幼兒說一說找到的好朋友是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游戲可進行3次,教師提醒幼兒按衣著、性別、頭發等特征來找好朋友。

活動延伸

1.關注生活中的分類現象,如家庭中櫥柜的物品、超市中各種物品的擺放等

2.活動結束時,請幼兒分類收整玩具和材料。

活動反思

設計本課時,我以主題內一個故事的內容激趣引入,幼兒興致很高,在探討分類的方法時,幼兒紛紛發言,在指名板演時欲欲躍試。在操作過程中,幼兒能通過協商的方法按某一特征把樹葉分類,掌握分類的方法,結束時,設計送樹葉回家這個游戲,既進一步強化了分類,又使幼兒認識“葉落歸根”的自然規律了,增長知識。整堂課,幼兒在游戲的情境中學習,掌握了分類的方法,發展了語言表達能力,學會了合作交流,享受了成功的樂趣。本課存在的不足是,對幼兒自主探索的重視不夠,如果一開始直接去撿樹葉回來就讓他們試一試分類,效果是否會更好呢?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2

教學要求:

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能正確地計算它們的面積。

教學重點:

熟悉所學實際測量的知識,能正確應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教學過程:

一、基本練習

1.口算。P.145頁口算(四)。

3.5+7.612-6.2-3.87÷0.255.6×1.01

1.7+0.43+3.35.4-2.5-1.472.8÷0.8

(1.25+0.36)×0.20.99+1.82.56-0.37

500×0.0013.2÷1.63.9+2.037.5×2.5×4

0.36÷120.75×44.9÷3.51.2×0.4+1.3×0.4

2.14-0.96.25×0.8

二、復習指導

1.實際測量的有關知識

(1)同學們已經知道在測量地面上較遠的兩點間的距離時,應先測定一條直線。怎樣做才能測定這條直線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再讓學生看P.86頁的插圖及怎樣做的步驟。

(2)在進行步測時,首先要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怎樣做才能知道自己走一步的長度是多少呢?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讓學生看P.87頁怎樣算出自己走一步的平均長度。

(3)學生獨立做練習二十第7題。集體訂正時讓學生講自己是怎樣想的。

2.平行四邊形、三角形、梯形面積的計算。

練習二十第5題。

(1)明確各是什么圖形?再動手量出計算它們面積所需的數據,并算出它們各自的面積。

(2)比較它們的面積,你發現了什么?

(3)在學生發言的基礎上說明,這四個圖形的形狀雖然不同,但面積相等。它們的高都等于2厘米,長方形和平行四邊形的底1.5厘米,所以它們的面積相等;而梯形上底與下底的和以及三角形的底都是3厘米,比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底擴大了2倍,但按照它們面積的計算公式底和高相乘后還要除以2,所以它們的面積與長方形、平行四邊形的面積相等。

三、課堂練習

1.練習二十第6題。

學生獨立計算,集體訂正。

2.練習二十第9題。

在學生說出自己的看法后,教師再強調:三角形的面積是由它的高和底確定的。如果兩個三角形等底、等高,它們的面積就相等;如果兩個三角形的高相等,而底不相等,那么它們的面積就不會相等。

四、作業

1.練習二十第8題。

2.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做練習二十第11題及思考題。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3

教學內容:第33頁~34頁的內容。

活動目標:

1.通過收集信息、操作實驗、討論交流等活動,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驗一億的大小,發展數感,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2.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發展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獲得成功的體驗,初步樹立運用數學解決問題的自信心。

活動重點:讓學生親自動手實踐操作,從而能主動總結研究方法。

活動難點:形成1億有多大的空間觀念。

活動準備:紙張、書、大米、黃豆等。

活動過程:

包括四個階段:設計方案──動手實際──獲得結論──表達交流

階段一:確立問題設計方案

1.明確活動目的、要求。

以小組為單位,通過創設現實情境,結合具體素材描述。

一億的大小,從中體會一億的大小。

2.確立研究的問題。

例:一億粒大米有多少?

一億個學生在一起占用多大面積?

口算一億道口算題需要多少時間?

一億個硬幣摞在一起有多高?

步行(汽車、飛機行駛)一億米需要多少時間?

幾滴血中有一億個紅細胞?

一億滴水有多少?

一億雙一次性筷子需要砍伐多少棵大樹?

3.制定活動方案。

(1)活動步驟。

(2)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

并把活動步驟、活動準備和分工安排填寫在活動記錄表中。

階段二:動手實踐

各小組依據方案開展活動,并將獲得的數據、推算過程補充記錄在記錄表中。教師參與到學生活動中有針對性的指導、幫助。

階段三:獲得結論

學生根據對信息、數據的分析,結合具體情境描述出一億的大小。

階段四:表達交流

1.各小組陳述整個活動過程。

2.活動小結。

A進一步想象一億有多大。

B對小組的活動過程進行評價。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4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并掌握不含括號的混合式題的運算順序,自主、熟練的計算含有乘除混合的三步計算式題.

2、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養成認真審題、仔細驗算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使學生掌握混合運算順序,能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難點:

幫助學生利用知識的遷移,探索混合運算的運算順序。

教學過程:

一、口算引入

1、計算:140×3+280400—400÷8

以上各式中都含有哪些運算?它們的運算順序是什么?

使學生明確:當只有加減或乘除法時,按從左到右的順序計算;當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要先算乘法或除法,再算加法或減法。

學生練習,指名板演。

2、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混和運算。

板書:不帶括號的混和運算。

二、教學新課

1、學習例題。

媒體出示例題:一副中國象棋12元。一副圍棋15元。購買3副中國象棋和4副圍棋。一共要付多少元?

(1)請學生讀題,教師提問:你看出了哪些已知條件?你認為要想求出一共要付的錢數,應該先求出什么?你能列出綜合算式嗎?

學生列式:12×3+15×4或15×4+12×3

那這樣列式應該先算什么?應該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才能先求出買3副中國象棋和4副圍棋用去的錢?

(2)學生分小組討論上述問題并匯報。

(3)師:在沒有括號的混合運算中應該先算乘除,后算加減。學生在書上完成。

2、試一試:150+120÷6×5。

學生在書上獨立完成,指明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在計算120÷6×5,為什么應該先算120÷6,而不先算6×5呢?你們是按怎樣的運算順序計算的?

通過剛才兩道混合運算的解答,你能總結一下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順序是怎樣的嗎?使學生明確:在一道既有乘除法又有加減法的混合式題里,應先算乘除法,后算加減法;乘除連在一起,或加減連在一起,要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三、鞏固練習

1、“想想做做”

學生獨立完成,展示個別學生作業。

注意強調運算順序和書寫格式.要明確:在沒有括號的三步混合運算式題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減法。

2、說出運算順序,并口算出計算結果。

48÷4+2×4

48÷4+20÷4

48-4+2×4

48+4+2×4

3、“想想做做”

學生先列式解答,再交流、匯報思考過程和解題方法。

四、課堂小結

五、布置作業

“想想做做”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5

教學目的:

1、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會恰當的選擇長度單位

3、會比較大小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一千米有多長?生活中有那些距離是千米?

2、走1千米大約要多少時間?跑了?

3、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是什么?

二、新課

1、教學例3

問:大家知道三峽嗎?我們的三峽大壩呀,全長2300米,他長嗎?

我們北碚有一條高速公路叫什么?誰知道?

其中有一條隧道,長6公里

你門說,大壩和隧道誰長?

學生思考,回答

小組討論后匯報自己的想法

一可以把千米換成米,還可以把米換成千米

2、練習

(1)對口令,選擇合適的單位

教室長8()公路長800()飛機飛行高度8000()火車每小時開60()

(2)說說大約幾千米

引導學估計

1675千米大約是多少千米那4850米呢?

(3)學生看圖提出數學問題并解答

三、作業

練習十二1-4

2題,學生看題目要求和圖,理解了題目的意思后在做

學生獨立作業

四、課后記

第3課時

教學內容:教材79頁例4,80頁課堂活動,81-82頁練習十二5-9

教學目的:

1、讓學生體會毫米的實際長度

2、會簡單的單位換算

3、會選擇正確的單位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1千米有多長,生活中的1千米呢?

2、千米和米有什么關系?

3、3657米大約是多少千米?4567米呢?

二、新課

1、教學例4

學生拿出直尺,請觀察,直尺上長度單位都有哪些?

學生逐漸觀察得出許多小格,這每一個小格是1毫米,也可以說是1mm,學生讀

這些小格把1厘米分成了幾份?

學生觀察數

得出分成了10份,那么一厘米就是多少毫米呢?

1厘米=10毫米,學生讀

毫米是比厘米小的長度單位

2、感知1毫米

請你用手指比一比,1毫米有多長?

學生自己比劃

生活中有1毫米的物體嗎?

拿出2分硬幣,量一量有多厚,大約是毫米

還有嗎?

學生在量

3、整理長度單位

我們學過哪些長度單位?

學生回答

你可以把他們從大到小排一排嗎?

教師板書: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相鄰兩個單位的進率是多少?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三、練習

1、80頁1

學生獨立完成后訂正

2、80頁2、3

學生測量

3、完成81頁5-9

四、課后記

五、時分秒

1、能認識,寫鐘表的具體時刻

2、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體驗時間的長短

3、能進行時分面的簡單換算

4、能計算經過時間,知道珍惜時間,會合理安排時間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6

【教材分析】

長短、高矮都屬于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是學習計數、計算和ht的學習的準備性知識。比高矮有兩方面內容:一是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高矮的方法。這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這節課。主要使學生感知高矮的概念。探索比的方法。教學時采用自主探索、小組討論、合作交流的方式。首先教師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觀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引出高矮的概念;接著讓學生想一想怎么知道人或物體有高有矮的,引出比較的方法,讓學生去探索;最后通過各種活動、游戲。讓學生體驗比較的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學情分析】

低年級兒童在入學前,己經通過對各種物體的感知。初步積累了有關比長短、比高矮的感性經驗。但由于學生年齡小。觀察能力有限,看問題、觀察物體不全面,所以教學時,注意采用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的學習方式,使學生互相啟發、互相補充,并在合作學習中培養學生善于傾聽別人意見、虛心向他人學習的好習慣。重視學生的經驗和體驗。緊密結合學生生活實際設計各種比較的活動。讓學生去探索。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并及時進行評價,使學生飾得看問題要全面,感受到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1.通過觀察比較。使學生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

2.通過組織各種實踐活動。使學生探索、學會比較高矮的方法。體驗長短、高矮都是比出來的。都是比較物體長度的問題。

(二)過程與方法1.在真實的情境中讓學生經歷體驗比較高矮方法的過程,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

2.在比的活動中。培養學生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師指導下。能在日常生活中發現和提出有關比較簡單的數學問題并學會交流。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1.在活動中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通過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活動。獲得成功的體驗。增強自信心。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儀、形狀相同但高矮不同的兩個瓶子、繩子等。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感知

(一)引導觀察教師選四名高矮差距較大的學生到講臺。讓學生觀察。

問:看到他們四個同學。你想告訴老師什么?

(二)交流匯報學生觀察后,先與同位說一說,再匯報。

學生可能說衣服的顏色不同、男女性別不同、有胖有瘦、有高有矮等。教師都給予肯定。

啟發引導說出學生有高有矮。

教師板書:高矮【設計意圖:創設此情境是通過學生觀察引出“高矮”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初步感知人或物體有高有矮,自然有趣。】

二、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一)引入研究的內容教師選兩個高矮差不多的學生。站在講臺兩邊。讓學生判斷誰高誰矮。

學生觀察后匯報(學生可能說:看不出誰高誰矮。或說甲高、乙高、一樣高)。

(二)探究比較高矮的方法1.怎樣知道人或物有高有矮呢?

2.小組討論交流比較高矮的方法。教師參與其中。

3.小組匯報、交流學生可能說出:(”兩人站在一起比;(2)兩人拉緊繩放在頭頂。看哪頭高;(3)用尺子量;(4)用小棍搭個小橋讓他們通過;(5)靠墻作記號等。只要有道理。教師就給予肯定。

(三)強化比較的方法1.讓學生再來比一比。

(1)教師選一男(高)一女(矮)兩生上臺比一比。

要求:比一比,說一說。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學生比較后會說:.‘男生高。”教師趁機和男生站在一起。讓學生比一比:“我們倆比。誰高誰矮?’’學生會說:“老師高。”教師抓住機會問:‘。為什么你們剛才說男生高,現在又說老師高至到底這個男生是高是矮呢?”

(2)小組討論。應怎樣把話說清楚。說完整。

匯報時。引導學生說出誰比誰高,誰比誰矮。

2.再請兩個同學來比一比。

學生比時。讓一生站在講臺上。一生站在講臺下。教師問:

“這樣比行嗎?為什么?’’再讓一生抬起腳后跟比。問:‘。這樣比行嗎?為什么?,’

學生一定會說:這樣比不行。教師讓學生說一說為什么不行。學生可能會講:不合理、站得不一樣高、應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等。

3.出示兩個瓶子(下面不齊。并用紙遮住。只讓學生看到上半部分)。

問:猜一猜,這兩個瓶子哪個高?哪個矮?

大多數學生會說:上面高的那個高。這時教師再打開紙讓學生比一比。

【設計意圖】:在創設的各種情境中。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

并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讓學生親自體驗比較高矮的方法,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獲得成功的體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信心。在小組合作交流中。讓學生學會聽取他人意見。從中受益。

學會合作。活動中鼓勵學生大膽說。在說的基礎上規范學生的語言。讓不生明確高矮是相對的;比較高矮時要合理。要合乎規則。要站在同一水平線上比;還要明白比長短、比高矮都要9體看。全部看。橄得看問題要全面。

三、實踐應用。加深理解

(一)投影練習用實物投影儀投影練習一第7題圖。學生獨立完成(要讓學生充分說,也可和其他動物比)),

(二)摸高活動和搭高活動1.學生站在地上摸。

2.跳起來摸(活動后學生談體會)。

(三)游戲活動1.同學們,學校要舉辦運動會。從每個班選10名的學生參加入場式,咱們班這么多學生,你能用今天學的知識幫老師選出來嗎?先想一想,再小組內說一說,然后告訴老師(學生獨立思考后。再小組討論、匯報)。

2.自由結合成小組((5-8人)按高矮排成隊。比一比。看哪組又快又好(學生自由活動后。說一說是如何排的)。

【設計意圖】:通過各種活動、游戲。使學生充分利用所學知識發表自己的意見。讓學生自主參與、合作學習,充分體驗比較高矮的多種方法。加深對高矮概念的認識。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四、課堂總結。

暢談感受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遺憾?

讓學生自由大膽地談感受。

【設計意圖】:通過談。讓學生都能體會成功的喜悅。并且感受知識是無限的。增強繼續學習的欲 望。

五、聯系生活,拓展延伸

課下看一看生活中哪些物體可以比長短,哪些可以比高矮。

說給同學或家長聽。

【設計意圖】:拓展延仲,既聯系生活又鞏固知識。給學生一個開放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的實踐能力。

【教學反思】

教學的本質是交往。本節課以師生共同活動為主。學生人人參與,主動探索。創設了多種實踐活動,實現了開放式教學,讓學生親自體驗、觀察、感知高矮。小組合作、自主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促進了多種方法的產生。課堂氣氛活躍。每個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每個學生都學有所長。特別是在探索比較高矮的方法和游戲活動時。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思考。找出了不同的方法。通過小組交流、匯報,使學生體會到解決同一問題有不同的方法,體現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并在活動中樹立了學好數學的信心,增強了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7

教學目標:

1、 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 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 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 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 活動引入

1、 學生根據老師口令做動作。

2、 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 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 為學生分組并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 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隊?

3、 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么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 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 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 通過內蒙古自治區,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 小結: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 活動記憶。

四、 闖關大行動

第一關:“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智慧生活我能行!

小學數學教案簡易模板下載篇18

教學目標:

1、學會利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

2、理解移項的概念;

3、學會移項。

教學重點:

利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及移項法則;

教學難點:

利用等式性質1來解釋方程的變形。

教學準備:

1、投影儀、投影片。

2、天平稱、若干個質量相同的物體,與物體質量相同的若干個砝碼。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上節課的想一想引入新課:等式和方程之間有什么區別和聯系?

方程是等式,但必須含有未知數;

等式不一定含有未知數,它不一定是方程。

2、下面的一些式子是否為方程?這些方程又有何特點?

①5x+6=9x

②3x+5

③7+5×3=22

④4x+3y=2

由學生小議后回答:①、④是方程。

分析這些方程得:

①等式兩邊都是一次式或等式一邊是一次式,另一邊是常數

②這些方程中有的含一個未知數,也有的含兩個未知數。

我們先來研究最簡單的(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的一元一次方程。

3、一次方程:我們把等號兩邊是一次式、或等號一邊是一次式另一邊是常數的方程叫做一次方程。

注意:一次方程可以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未知數:如上例的④。

4、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個未知數的一次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判斷下列方程哪些是一次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口答)

①2x+3=11②y2=16③x+y=2④3y-1=4y

6、什么叫方程的解?怎樣解方程?

關鍵是把方程進行變形為x=?即求得方程的解。今天我們就來研究如何求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點出課題)利用等式性質1解一元一次方程

(二)、講解新課:

1、等式性質1:

出示天平稱,在天平平衡的兩邊同時都添上或拿去質量相同的物體,天平仍保持平衡,指出:等式也有類似的情形。

強調關鍵詞:"兩邊"、"都"、"同"、"等式"。

2、利用等式性質1解方程:

x+2=5

分析:要把原方程變形成x=?只要把方程兩邊同時減去2即可。

注意:解題格式。

例1解方程5x=7+4x

分析:方程兩邊都有含x的項,要解這個方程就需要把含x的項集中到一邊,即可把方程變形成x=?

(解略)

解完后提問:如何檢驗方程時的計算有沒有錯誤?(由學生回答)

只要把求得的解代替原方程中的未知數,檢查方程的左右兩邊是否相等,(由一學生口頭檢驗)

觀察前面兩個方程的求解過程:

x+2=55x=7+4x

x=5-25x-4x=7

思考:⑴把+2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發生了什么變化?

⑵把+4x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又發生了什么變化?(符號改變)

3、移項:

從變形前后的兩個方程可以看到,這種變形相當于:把方程中的某一項改變符號后,從方程的一邊移到另一邊,我們把這種變形叫做移項。

注意:

①移項要變號;

②移項的實質:利用等式性質1對方程進行變形。

例2解方程:3x+4=2x+7

解:移項,得3x-2x=7-4,

合并同類項,得x=3。

∴x=3是原方程的解。

歸納:

①格式:解方程時一般把含未知數的項移到方程的左邊,把常數項移到方程的右邊,以便合并同類項;

②解方程與計算不同:解方程不能寫成連等式;計算可以寫成連等式;

③一個方程只寫一行,每個方程只有一個等號(理由:利用等式性質1對方程進行變形,前后兩個方程之間沒有相等關系)。

練習:書本105頁1(口答),2(板演),想一想。

(三)、課堂小結:

①什么是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

②等式性質1(找關鍵詞);

③移項法則;

④應用等式性質1的注意點(例2歸納的三條)。

(四)、布置作業:見作業本。

755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pH污水传感器电极,溶解氧电极传感器-上海科蓝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比亚迪叉车-比亚迪电动叉车堆垛车托盘车仓储叉车价格多少钱报价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石家庄小程序开发_小程序开发公司_APP开发_网站制作-石家庄乘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武汉印刷厂-不干胶标签印刷厂-武汉不干胶印刷-武汉标签印刷厂-武汉标签制作 - 善进特种标签印刷厂 | 加盟店-品牌招商加盟-创业项目商机平台 | 培训无忧网-教育培训咨询招生第三方平台 | 石家庄网站建设|石家庄网站制作|石家庄小程序开发|石家庄微信开发|网站建设公司|网站制作公司|微信小程序开发|手机APP开发|软件开发 | 热回收盐水机组-反应釜冷水机组-高低温冷水机组-北京蓝海神骏科技有限公司 | 便携式表面粗糙度仪-彩屏硬度计-分体式粗糙度仪-北京凯达科仪科技有限公司 | 权威废金属|废塑料|废纸|废铜|废钢价格|再生资源回收行情报价中心-中废网 | 扬尘在线监测系统_工地噪声扬尘检测仪_扬尘监测系统_贝塔射线扬尘监测设备「风途物联网科技」 | 广东风淋室_广东风淋室厂家_广东风淋室价格_广州开源_传递窗_FFU-广州开源净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三效蒸发器_多效蒸发器价格_四效三效蒸发器厂家-青岛康景辉 | 企典软件一站式企业管理平台,可私有、本地化部署!在线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移动办公OA管理系统|HR人事管理系统|人力 | 【铜排折弯机,钢丝折弯成型机,汽车发泡钢丝折弯机,线材折弯机厂家,线材成型机,铁线折弯机】贝朗折弯机厂家_东莞市贝朗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塑料拖链__工程拖链__电缆拖链__钢制拖链 - 【上海闵彬】 | 天一线缆邯郸有限公司_煤矿用电缆厂家_矿用光缆厂家_矿用控制电缆_矿用通信电缆-天一线缆邯郸有限公司 | 附着力促进剂-尼龙处理剂-PP处理剂-金属附着力处理剂-东莞市炅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老城街小面官网_正宗重庆小面加盟技术培训_特色面馆加盟|牛肉拉面|招商加盟代理费用多少钱 | 软膜天花_软膜灯箱_首选乐创品牌_一站式天花软膜材料供应商! | 北京租车公司_汽车/客车/班车/大巴车租赁_商务会议/展会用车/旅游大巴出租_北京桐顺创业租车公司 | 广州展览制作|展台制作工厂|展览设计制作|展览展示制作|搭建制作公司 | Maneurop/美优乐压缩机,活塞压缩机,型号规格,技术参数,尺寸图片,价格经销商 | 石英陶瓷,石英坩埚,二氧化硅陶瓷-淄博百特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 钢格板_钢格栅_格栅板_钢格栅板 - 安平县鑫拓钢格栅板厂家 | 知网论文检测系统入口_论文查重免费查重_中国知网论文查询_学术不端检测系统 | SEO网站优化,关键词排名优化,苏州网站推广-江苏森歌网络 | 烟气换热器_GGH烟气换热器_空气预热器_高温气气换热器-青岛康景辉 | 小型玉石雕刻机_家用玉雕机_小型万能雕刻机_凡刻雕刻机官网 | 刑事律师_深圳著名刑事辩护律师_王平聚【清华博士|刑法教授】 | 英思科GTD-3000EX(美国英思科气体检测仪MX4MX6)百科-北京嘉华众信科技有限公司 | 垃圾压缩设备_垃圾处理设备_智能移动式垃圾压缩设备--山东明莱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真空粉体取样阀,电动楔式闸阀,电动针型阀-耐苛尔(上海)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智慧钢琴-电钢琴-便携钢琴-数码钢琴-深圳市特伦斯乐器有限公司 | 山东风淋室_201/304不锈钢风淋室净化设备厂家-盛之源风淋室厂家 翻斗式矿车|固定式矿车|曲轨侧卸式矿车|梭式矿车|矿车配件-山东卓力矿车生产厂家 | 中药超微粉碎机(中药细胞级微粉碎)-百科 | 真空搅拌机-行星搅拌机-双行星动力混合机-广州市番禺区源创化工设备厂 | 吉林污水处理公司,长春工业污水处理设备,净水设备-长春易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游泳池设计|设备|配件|药品|吸污机-东莞市太平洋康体设施有限公司 | 交流伺服电机|直流伺服|伺服驱动器|伺服电机-深圳市华科星电气有限公司 | 网站建设-网站制作-网站设计-网站开发定制公司-网站SEO优化推广-咏熠软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