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小學數學課件教案

時間: 新華 教案模板

小學數學課件教案篇1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51~53頁化簡比 。

【教學目標】

1) 在實際情境中,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進一步體會比的意義。

2)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

會運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化簡比。

【教學難點】

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具準備】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課件

【教學設計】

教 學 過 程 教 學 過 程 說 明

一。 制蜂蜜水的活動:哪一杯更甜?

同學們分成小組進行實驗活動:各小組拿出課前準備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實驗物品,動手調制蜂蜜水。

各小組選出代表在全班進行匯報、交流。議一議哪個小組調制蜂蜜水更甜。

[課件出示]課本P51圖片,同時配上畫外音:

一個男同學說:我調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個女同學說:我調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師:他們倆調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請估一估,再試一試。

我們先分別寫出它們的比。

40:360

10:90

就這樣直接比較他們倆誰調制的蜂蜜水更甜還是有困難,用什么辦法來解決呢?請分組討論一下。

40:360= = =1:9

10:90= = =1:9

得出結論:兩杯水一樣甜。

二。化簡比。

分數可以約分,比也可以化簡。

0.7:0.8 :

師:剛才我們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現在請同學們先自己嘗試一下化簡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然后請同學說一說是根據什么來化簡的。

0.7:0.8 :

=0.70.8 =

=78 = 4

=7:8 =

=8:5

完成書上試一試化簡下面各比。

15:21 0.12:0.4 : 1:

請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化簡比的方法,全班集體訂正。

三。課堂練習。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1題:連一連

在學生中開展比賽,鼓勵學生獨立完成。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2題:寫出各杯子中糖與水的質量比。

1)寫出四個杯子中糖和水的質量比。

2)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

3)還能寫出糖與糖水的質量比嗎?

[課件出示]課本P52 第3題:

(1)(2)題自己獨立完成;

(3)題投球命中率同學討論完成。

四、總結

師:同學們一起來總結本節課學習的內容:

閱讀數學課本P51比的化簡。

我們是根據什么來化簡比的呢?

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的。

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化簡比?或者說我們用化簡比可以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哪些問題

五、獨立完成課本P53 第4題和第5題。

讓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調制蜂蜜水。通過調制蜂蜜水的活動,讓學生在解決哪一杯更甜這個問題的過程中,加深對比的意義的理解,進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

體會化簡比的必要性,學會化簡比的方法。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整數與整數的比。

這是小數與小數的比和分數與分數的比,還是根據比與除法、分數之間的關系,利用商不變的性質或分數的基本性質來化簡,目的是讓學生在不同題目中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進一步鞏固化簡比的方法。

鞏固化簡比。

這幾杯糖水有一樣甜的嗎?這個問題需要化簡比或求出比值后才能確定投球命中率的高低,其實就是比值大小的比較。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完成(1),(2)兩題的基礎上,在小組內討論完成(3)題,然后在班級交流每組的情況,從而讓學生明白判斷投球命中率的高低要看比值的大小。

小學數學課件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在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一步認識計數單位“萬”、“十萬”、“百萬”、“千萬”和“億”,知道億以內及以上各個計數單位的名稱和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關系。

2.掌握數位順序表,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大數,會比較大數的大小,會將整萬、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和“億”作單位的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大數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3.認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教學重點:在認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教學難點:在認數過程中,使學生體會和感受大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進一步培養數感。

教學關鍵:掌握數位順序表,根據數級正確地讀寫大數,會比較大數的大小,會將數萬、整億的數分別改寫成用“萬”和“億”作單位的數,會用“四舍五入”法把一個大數省略萬位或億位后面的尾數,求出它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第一關:明辨概念。(以搶答形式出現,師給予點評)

一、填空。

⑴10個一千是(一萬),(10)個百萬是一千萬。

⑵從個位起,第五位是(萬位),計數單位是(萬),第九位是(億位),計數單位是(億),第十二位是(千億位),計數單位是(千億)。

⑶1702030009是(10)位數,它的位是(十億位)。

⑷十萬十萬地數,數100次是(一千萬)。

⑸一個數是由7個十萬、6個萬和3個十組成的,這個數寫做(76?0030)。

⑹一個數千萬位上是8,萬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這個數是(8005?0000)。

⑺1個百萬是(10)個十萬,1個千萬是(10)個百萬,(100)個百萬是一億。

⑻在4和6之間填上(5)個0,這個數就萬為四百萬零六。

⑼30300030位上的3表示(3個千萬),中間的3表示(3個十萬),最后的3表示(3個十)。

⑽一個六位數,最低位上是1,任意兩個相鄰數位上數字的和都是6,這個數寫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個(萬)和(1000)個(一)組成。

二、判斷對錯

⑴讀數和寫數都要從位讀起或寫起。

⑵4321>4320萬

⑶9□000≈9萬,□里最小填0。

⑷四萬零五百寫作:40000500

⑸404040讀作四十萬四千四十。

三、選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里。

⑴13500000元=()。

A、135元B、1350元C、1350萬D、1350萬元

⑵讀5000505這個數時,要讀()個零。

A、1B、2C、3D、4

⑶一個數位是()位,這個數是八位數。

A、百萬B、十萬C、千萬D、億

⑷有一個數,萬級是207,個級是375,這個數是()。

A、207375B、2070375C、2073750

⑸下面各數中,最接近20000的數是()。

A、19998B、20003C、21000

第二關:細答基本(先讓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講評)

一、在〇里填上“>”、“<”或“=”。

567765〇5767563560000〇356萬

二、按要求寫數。

90000000000噸=900億噸810000千克=81萬千克

三、求近似數。

74380≈74萬(四舍五入到萬位)。

1309998572≈13億(四舍五入到億位)。

第三關:勇闖萬難(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講評)

一、根據數的組成填寫下面各題。

(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

(3000000)+(800000)+(9)=3800009

二、用2、7、0、3、1這五個數組成一個五位數,其中的數是(73210),最小的數是(10237),約等于7萬的最小的數是(70123),約等于3萬的的數是(32710)。

三、用5、4、7和2個0組成五位數,使這個數:

⑴只讀一個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

⑵讀兩個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

⑶一個零也不讀: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

作業:認真復習,明天檢測。

小學數學課件教案篇3

教學目標:

1.結合實際問題,體會測量時選擇合適的長度單位的重要性,進而體會引入較大單位的必要性。

2.認識長度單位米,認識表示長度單位的符號“m”。初步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表象。

3.在實際測量中理解1米=100厘米。

4.通過實際測量活動,培養學生動手實踐的能力以及激發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建立1米的實際長度表象。

教學難點:理解1米=100厘米。(調整為:建立1米的正確認知)

教師準備:1支7cm長鉛筆、12把米尺、學生尺、1根長繩、1根1米長繩子、雙面膠、剪刀。

學生準備:學生尺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1.測量鉛筆的長度需要什么工具?測量所得數據要用什么作單位?

2.用厘米尺測量老師手中鉛筆的長度。

(學生在投影上演示,教師強調測量時需要注意:把尺的刻度0對準鉛筆的左端。)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鉛筆的長度,既復習了尺子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又為接下來的測量黑板的長度打下基礎。】

【教后思考:通過對厘米和厘米尺的復習,一方面可以加深學生對上節課所學知識的鞏固認知,另一方面可以為新課學習做鋪墊,達到“教結構用結構”的作用。這兩節課的教學結構基本上都是:情境導入——認識工具(米尺或厘米尺)——認識米(或厘米)——通過測量充分感知1米(或1厘米)有多長,進而建立1米(或1厘米)的實際觀念。】

二、引入新課

1.情境導入。

(1)課件出示小動畫:量黑板的長度。(先是用厘米尺

量,后改用米尺量)

【設計意圖:通過測量活動讓學生直觀感受到用厘米量較長物體的不便利,從而產生困惑,積極主動認識米。】

【教后思考:這個環節原打算讓一個學生來講臺上實際操作,但在上課之前又覺得有點費事兒,于是改成了觀看動畫。相比之下覺得改變后雖然節約了2分鐘左右時間,但給孩子們留下的印象不足夠深刻。根據研討中小組其他成員的建議,若改成師生比賽或是兩個學生比賽,應該可以更高效一些。】

2.點明課題

量較短物體的長度,用厘米尺就行了,但量較長的物體長度,用老師手中的尺子測量方便了,像這樣的尺子叫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那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認識米用米量”。(板書:認識米用米量)

三、探究新知

1、估計1米的實際長度。

師:老師的身高是1米65厘米,你能估計一下,從地面到老師身上的哪兒大約是1米高呢?(學生根據已有經驗進行估計,并貼上標簽)。

【教后思考:這個環節耗時很長,而且效果不佳。究其原因應該是以下幾點:一是鋪墊不足,要求不夠明確,以至于一開始孩子們根本不知道我的意圖何在;二是老師的身高對孩子們來說是陌生的,1米65厘米看似是一個估測的依據,但實際上孩子們并不知道如何去使用這個數據,于是就干脆不用;三是這一環節中孩子們更多的是關注于貼在老師身上的彩色紙條,而忽視了問題多本質——一米有多高。這一環節如果能夠從孩子們自己的身高入手,這樣的話效果可能會好一些。】

那怎么才知道誰估的最接近呢?

(生:用尺子量。)

師:用哪把尺子呢?是大家手中的厘米尺嗎?

(生:不是,應該用米尺。)

師:好,那接下來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米尺”。

【設計意圖:從估測老師的身高中的1米入手,學生肯定興趣很高,在此過程中,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估一估1米到底有多長,既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估測意識,也為建立1米的長度單位打下了基礎。】

【教后思考:整個環節孩子們確實挺活躍的,但是由于操作不當(演示時大部分學生看不到;活動組織不嚴謹導致有的孩子趁機開小差),導致部分孩子無法完全參與進來,進而轉移注意力。結合小組研討中各成員的建議以及自己的思考,這個環節可以有兩種不同的設計:

設計一:先讓孩子們報自己的身高,再根據自己的身高估測1米的高度,然后引入測量工具——米尺,之后再利用米尺準確測量,明確1米的高度,最后尋找身邊的1米(如1庹,窗戶高度、電棒管的長度等等)。這種設計大致思路基本上和我原有設計相同,是先估測,再認識米尺,最后準確測量,再聯系生活尋找1米,只是主體由“我的身高”換成了孩子們自己的身高,這樣更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應該效果會好些。

設計二:在認識米尺之后,直接用米尺準確量出自己身高中1米的位置,建構1米的認知表象,最后尋找身邊的1米(如1庹,窗戶高度、電棒管的長度等等)。這種設計的確有助于較好的建立1米的認知表象,而且會更高效,但是缺少了估測的環節,原本孩子們就缺乏“估測意識”,估測能力的培養應通過不斷地滲透,一點點培養起來。】

2、認識米尺。

出示米尺。

(1)談話:每個小組的桌上有1把米尺,它的長度正好是1米。用它來量比較長的物體就容易多了。

請大家拿出你們的厘米尺,跟米尺比一比,找找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數字相同,都是從0開始,從小到大排列;刻度線相同,兩根長刻度線之間相距1厘米,兩根長刻度線之間有9跟短刻度線,其中正中間一根稍微長一點。不同之處就是厘米尺較短,數字較少,而米尺較長,數字也較多。)

(2)那米尺上一共有多少刻度?(100個刻度)100刻度就是100厘米就是1米。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1米=100厘米。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對比、思考學生自主發現米和厘米之間的關系。】

【教后思考:通過對米尺和厘米尺的對比觀察,孩子們對米尺和厘米尺基本上都有了較清楚的認識。】

3、用米尺量。

(1)提問:到底老師身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呢,誰來幫老師量一量。(學生測量后,在1米的位置貼上標簽。)

小結:量物體的時候,一定要從物體的一頭開始,用卷尺或米尺的0刻度對齊物體的一端,尺子要放直。(課件演示)

(2)同學們想不想知道你們自己身上上的哪兒離地面是1米高呢?先看一下老師身上的1米的標簽,自己估一估,然后再同桌合作用米尺量一量。并感受一下1米到底有多高?再說說你的身高比1米多還是少?多幾厘米?

(3)談話:同學們現在知道1米有多長了嗎?請小朋友張開雙手,先估計一下,自己的一庹比1米長還是短。再同桌合作量一量。

(4)交流。現在你能用雙手比劃出1米大約有多長嗎?(學生用手比劃1米的實際長度)

(5)談話:請小朋友在教室里找一找,你的身邊哪些物體長約是1米。再小組合作動手量一量。之后,全班交流。

(6)估一估,量一量:黑板大約長幾米?

(7)小結:量哪些物體的長要用米做單位?——較長的物體

【設計意圖:通過估一估、量一量、比一比、找一找等實踐活動,讓學生用不同的方法充分感知1米有多長,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并學會測量長度的方法。】

【教后思考:整個設計應該和“估計1米是多少”部分融合起來,可以采用前面提到的“設計一”或“設計二”。】

四、活動鞏固

下面,我們來做個小游戲:老師帶來了一卷綢帶,請兩個同學把這卷綢帶慢慢的拉開,其他同學認真觀察拉開的綢帶,如果你覺得拉開的綢帶的長夠1米了,就立即喊“停”(學生活動)。

當學生喊停后剪下,貼到黑板上。指著黑板上的絲帶問:這正好是1米嗎?怎樣才知道它到底有多長呢?(可以用尺量)

方法一:直接量黑板上的絲帶,長或者短了,再追問:那1米到底有多長?再剪一根1米長的絲帶貼上去,對比。

方法二:再剪一根剛好1米的絲帶貼上去,直接對比。

【設計意圖:通過剪絲帶的游戲進一步感知1米有多長,進一步建立1米的實際觀念。】

五、方法應用。

1.提問:你能估計出1米長的隊伍大約能有幾人嗎?(學生可能想到,豎著排大約有5人,橫著排大約有3人。再實際排一排)

提問:想一想,同樣是1米長的隊伍,為什么有的大約有5人,有的大約有3人呢?

2.小組活動。

要求:估計一下,用我們平時的步子走1米長的路大約要走幾步?(請幾個同學上來走一走)

提問:同樣走1米,為什么走的步數不一樣?

談話:同學們想知道自己走1米大約要幾步嗎?

小組合作:在地面上量出1米的距離。每個同學都來走一走。

【教后思考:“剪絲帶”和“1米大約有幾步”這兩個活動由于時間關系沒有進行。】

3.小朋友現在已經知道1米的大概長度,老師站在這里,誰能上來找個位置,使你和老師之間的距離正好是1米?能再找個離老師1米的位置嗎?還能找到這樣的位置嗎?

學生紛紛站在老師的身邊,最后成一個半徑是1米的圓。

【設計意圖:數學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體驗觀察、比較的數學思想和方法。感受數學與實際生活的聯系。并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后思考:由于前面少了“剪絲帶”、“1米大約有幾步”這兩個環節,孩子們腦子中的1米還停留在“比自己的身高矮一些”和“比一庹短一些”這樣的“身體”的層面,無法降落到地面,所以最初在站的時候并不是很順利。另外這個活動只能少數十幾個學生參與,學生參與面不是很高。如果這樣修改一下:每3個小組為一大組,請一位同學先站好,聽口令其他同學站到距他1米的位置。這樣每個孩子都可以參與進去,學生積極性會更高,而且每個同學都能建立1米在地面上的長度這一認知。】

六、梳理小結

提問: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們有哪些收獲?

這節課我們又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米”,張開雙臂比劃一下,1米有多長。還知道了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其實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長度大約是1米的物品,課后同學們可以找一找,量一量。

【設計意圖:對本節課的學習做一個簡單的回顧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識網絡,整理學習思路,建立1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

七、布置作業。

小學數學課件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能讀懂條形統計圖、折線統計圖、扇形統計圖,從中獲取有效信息,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三種統計圖的不同特點,能根據需要選擇適當的統計圖,直觀、有效的表示信息。

3、讓學生體會統計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愿意合作與交流。

教學重難點:

了解三種統計圖的特點與作用。

教學準備:

各種統計圖、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我們前一課認識了扇形統計圖,誰能說出它特點?

指名回答。那么這一節課就學習在什么情況下要用什么樣的統計圖。

二、學習新課。

1、出示我國從第23屆奧運會開始獲得金牌,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獎牌情況統計表。

2、讓學生說一說從統計表中獲得信息。

3、用投影儀出示折線統計圖、條形統計圖、扇形統計圖。

4、分別提出教材中的三個問題,讓學生們交流。

5、教師小結:折線統計圖能明顯的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條形統計圖能更明顯的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扇形統計圖能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三、說一說。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三種統計圖的各有什么特點。指名回答。其他同學補充、評議。教師評價。

四、練一練。

在小組內交流分別用哪種統計圖合適?并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實踐活動。

交流課前收集到的各種統計圖,體會三種統計圖的特點和作用。

板書設計:

奧運會(統計圖的選擇)

折線統計圖:明顯地看出第24——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獎牌數的變化情況。

條形統計圖:更明顯地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獲得的金牌數。

扇形統計圖:看出第28屆奧運會我國獎牌的分布情況。

小學數學課件教案篇5

教學內容:綜合練習課(P65練習十一的13T到17T及思考題)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掌握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加的口算方法,能迅速的熟練的進行口算。

2、進一步培養學生從小做事認真、仔細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能熟練的口算,提高心算能力。

教學準備:口算題卡

教學過程:

一、基礎練習:

1、口算

25+770+921+832+9

2+5559+94+669+91

38+767+443+279+7

2、聽算

60-3050-4063-386-6

45+459+104+5863+8

3、填空:(課件出示)

65+4=(),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38+6=(),先算()加()得(),再算()加()得()。

二、練習十一的習題

1、計算練習:

23+775+98+23

56+950+548+6

76+542+505+44

先說計算過程,在寫得數。

2、練習十一的第14題

要求:(1)、看圖,你從圖上知道了什么?

(2)、現在一共有多少架飛機?怎樣計算?

(3)、獨立計算,后集體訂正。

3、練習十一的第15題

要求:自己看圖,理解題意然后列式計算。

4、課件出示第16題,比一比誰算的又快又對。

57+86+5625+70

42+671+97+80

80-6068+515-9

9+7237-448-6

三、作業設計

練習十一的第17題。

自己讀題理解題意,后獨立計算。

四、思維訓練

讀題,解答P66面的思考題

說一說,你是怎么想的?

小學數學課件教案篇6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使學生明確可以根據方向和距離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

(2)通過學習使學生了解有關定向知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

培養學生多種的學習方式。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學習,體會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二、教學重點:

能根據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三、教學難點:

對任意角度具體方向的準確描述。

四、教學課時:

1課時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主題圖

六、教學過程:

(一)、設置情景

1、出示情境圖。

如果你是賽手,你將從大本營向什么方向行進?你是怎樣確定方向的?

2、小組討論:運用以前學過的知識得到大致方向。

①訓練加方向標的意識:加個方向標有什么好處?

②突出以大本營為觀測點:為什么把方向標畫在大本營?

(二)、探究任意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質疑:

1、知道吐魯番在大本營的東北方向就可以出發了嗎?

2、如果這時就出發可能會發生什么情況?

小組討論:沿什么方向走就能保證賽手更準確、更快的找到目標:地。

研究時,可以用上你手頭的工具。吐魯番在大本營東偏北30度

練一練:你說我擺,為小動物安家。

(課前剪好小圖片,課上動手操作。)

例:我把熊貓的家安在偏,的方向上。

例:我把熊貓的家安在西偏北30°的方向上,熊貓擺在哪?

討論:為什么猴子的家在西偏南30°,而小兔家在南偏西30°的方向?解決問題,尋找得出距離的方法。如果你的賽車每小時行進200千米,你要走幾小時能到達考察地?

圖上沒有直接標距離,你有什么辦法解決它呢?

仔細觀察地圖,你發現了什么?

小組試一試解決。吐魯番在大本營東偏北30°。

(三)、教學例1

1出示例1.

教師:東偏北是什么意思?東偏北30°表示什么?起點到終點的這一條線段表示什么?

如果我這樣敘述:1號檢查站在北偏東60°,距離起點大約1千米的地方。那1號檢查站改畫在什么位置上?

(讓學生發現這兩種說法所表達的意思是否一樣。)

請你在這一副圖中標出一個2號檢查站:東偏南30°,大約走2千米。

2號檢查站能不能換一個說法呢?(南偏東60°,大約走2千米)

小結:我們可以根據題目提供的方向和距離這兩個條件來確定物體的位置。

2完成第20頁“做一做”。

(四)、練習:

1、以雷達站為觀測點,填一填。

護衛艦的位置是偏度,距離雷達站千米。

巡洋艦的位置是偏度,距離雷達站千米。

魚雷艇的位置是偏度,距離雷達站千米。

2、以電視塔為觀測點,按要求填空。

文化廣場在電視塔西偏南45度的方向;體育場在電視塔東偏南30度的方向;博物館在電視塔東偏南60度的方向;動物園在電視塔北偏西40度的方向。

(五)、課后延伸

游樂場要新建兩個游樂項目:一個在觀覽車西偏北40o方向上,約200米處新添一個“登月艙”,另一個“天外來客”在觀覽車南偏東20o方向上,約150米處。請你在平面圖上標出這個新項目標:位置。

(六)全課總結

(七)作業布置

小學數學課件教案篇7

教學內容:P36我長高了

教學目標:

1、通過實際活動,加深學生對厘米和米的認識,鞏固用刻度尺量物體長度的方法。

2、鞏固統計的知識。

教學重點:進一步建立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能準確測量,收集數據。

教學準備:刻度尺(米尺、厘米尺)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小朋友,我們已經認識了常用的長度單位。(復習常用的長度單位。)

2、學習了怎樣用刻度尺來測量物體的長度。(復習刻度尺使用方法)

3、這節課我們一起來用我們手中的'尺子來測量我們身邊的物體。你想測量什么東西的長度呢?(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二、小組活動要求。

1、小組合作選擇你們感興趣的四樣東西進行測量。

2、組長做好記錄工作。

(教師巡視指導)

三、小組開始活動。

四、匯報、記錄數據。

1、把測量的數據匯報記錄在黑板上。

2、完成學生身高統計表。

3、討論、交流:看統計表了解到一些什么內容?

五、課堂總結。

4919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致胜管家软件服务【在线免费体验】 | 硫化罐-胶管硫化罐-山东鑫泰鑫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SRRC认证_电磁兼容_EMC测试整改_FCC认证_SDOC认证-深圳市环测威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 物联网卡_物联网卡购买平台_移动物联网卡办理_移动联通电信流量卡通信模组采购平台? | 旋转滴界面张力仪(张力测定仪器)-百科| 小型铜米机-干式铜米机-杂线全自动铜米机-河南鑫世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超细|超微气流粉碎机|气流磨|气流分级机|粉体改性机|磨粉机|粉碎设备-山东埃尔派粉体科技 | 无线遥控更衣吊篮_IC卡更衣吊篮_电动更衣吊篮配件_煤矿更衣吊篮-力得电子 | 环讯传媒,永康网络公司,永康网站建设,永康小程序开发制作,永康网站制作,武义网页设计,金华地区网站SEO优化推广 - 永康市环讯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浙江寺庙设计-杭州寺院设计-宁波寺庙规划_汉匠 | 冰晶石|碱性嫩黄闪蒸干燥机-有机垃圾烘干设备-草酸钙盘式干燥机-常州市宝康干燥 | 国产离子色谱仪,红外分光测油仪,自动烟尘烟气测试仪-青岛埃仑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 隧道风机_DWEX边墙风机_SDS射流风机-绍兴市上虞科瑞风机有限公司 | 定量包装机,颗粒定量包装机,粉剂定量包装机,背封颗粒包装机,定量灌装机-上海铸衡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谈股票-今日股票行情走势分析-牛股推荐排行榜 | 防爆电机_防爆电机型号_河南省南洋防爆电机有限公司 | 杜甫仪器官网|实验室平行反应器|升降水浴锅|台式低温循环泵 | MOOG伺服阀维修,ATOS比例流量阀维修,伺服阀维修-上海纽顿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 齿辊分级破碎机,高低压压球机,立式双动力磨粉机-郑州长城冶金设备有限公司 | 影视模板素材_原创专业影视实拍视频素材-8k像素素材网 | 杭州高温泵_热水泵_高温油泵|昆山奥兰克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 空心明胶胶囊|植物胶囊|清真胶囊|浙江绿键胶囊有限公司欢迎您! | 产业规划_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投资选址及规划招商托管一体化服务商-中机院产业园区规划网 | 博医通医疗器械互联网供应链服务平台_博医通 | 创客匠人-让IP变现不走弯路 | 电动葫芦|环链电动葫芦-北京凌鹰名优起重葫芦 | 二氧化碳/活性炭投加系统,次氯酸钠发生器,紫外线消毒设备|广州新奥 | 12cr1mov无缝钢管切割-15crmog无缝钢管切割-40cr无缝钢管切割-42crmo无缝钢管切割-Q345B无缝钢管切割-45#无缝钢管切割 - 聊城宽达钢管有限公司 | 特材真空腔体_哈氏合金/镍基合金/纯镍腔体-无锡国德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智慧食堂_食堂管理系统_食堂订餐_食堂消费系统—客易捷 | 首页_欧瑞传动官方网站--主营变频器、伺服系统、新能源、软起动器、PLC、HMI | 胀套-锁紧盘-风电锁紧盘-蛇形联轴器「厂家」-瑞安市宝德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管理会计网-PCMA初级管理会计,中级管理会计考试网站 | 泥浆在线密度计厂家-防爆数字压力表-膜盒-远传压力表厂家-江苏大亚自控设备有限公司 | 激光内雕_led玻璃_发光玻璃_内雕玻璃_导光玻璃-石家庄明晨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激光内雕-内雕玻璃-发光玻璃 | 广州展台特装搭建商|特装展位设计搭建|展会特装搭建|特装展台制作设计|展览特装公司 | 生物风-销售载体,基因,质粒,ATCC细胞,ATCC菌株等,欢迎购买-百风生物 | CPSE安博会| 搪瓷反应釜厂家,淄博搪瓷反应釜-淄博卓耀 | 阳光模拟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快速温变试验箱|东莞市赛思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济南冷库安装-山东冷库设计|建造|冷库维修-山东齐雪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