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科學教案 >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時間: 啟權 科學教案

科學教學是現代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科學思維和科學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科學教學的目標是讓學生掌握科學知識,發展科學思維,培養科學素養。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1)

1、不用種子也能繁殖嗎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根據需要查閱資料,選擇合適的方式搜集有關信息

2、能用植物的根、莖、葉進行營養繁殖

知識與技能:

知道一些植物可以用營養繁殖的方式繁殖后代,知道常見的營養繁殖方式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驗到營養繁殖中栽種一種植物的樂趣對栽種的植物感興趣、愿意照顧栽種的植物

教學重點:

知道植物除了種子繁殖外,還可以通過哪些方式繁殖。

教學難點:

利用一些植物的根莖葉進行營養繁殖。

教學準備:

讓學生帶一些常見的植物。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提問:植物怎樣繁殖后代的,你能舉幾個例子說一說嗎?你在家看到過父母種菜或是種花嗎?他們又是怎樣繁殖這些植物的?

2、學生小組內交流。

3、提出問題:植物不用種子也能繁殖嗎?(出示課題)

4、學生先寫下自己了解的知識,然后再小組討論交流。

5、全班交流師生共同歸納:有些植物用種子繁殖后代,如白菜、蘿卜、油菜、向日葵等,還有些植物不用種子繁殖,例如天竺葵、吊蘭、馬鈴薯、生姜、菊花、落地生根、水仙等,這些植物分別是用植物的根、莖、葉來繁殖的。

二、研究營養繁殖的方式

1、教師用大屏幕展示課文中的五種植物:落地生根、馬鈴薯、吊蘭、生姜和水仙球。還可以展示更多營養繁殖的例子。帶領學生一一分析:落地生根的邊緣向下會長出一些不定根,向上會萌發出一些小葉子,摘下帶有不定根的小葉子,直接插入土中就可以成活。馬鈴薯切塊繁殖,只要上面有一個芽,就會長出一個新的植株來。吊蘭的莖上會結出小苗,小苗下部帶有不定根,所以落在土中就能繁殖。生姜是塊莖,在他的.莖節上向上能“冒出”小芽向下能長出不定根,所以不用種子也能繁殖。水仙鱗莖旁邊會長出小的鱗莖,植入土中又可以發育成一株新的水仙,所以水仙用鱗莖繁殖。

2、根據大家的討論和剛才的展示,你能整理出植物繁殖的類別嗎?

3、小組討論后匯報:植物除了用種子繁殖,還可以用莖、葉、或根來繁殖后代,這種營養繁殖或是無性繁殖(克隆)。

三、指導學生用營養繁殖的方式栽種植物

談話: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一些植物怎樣用營養繁殖方式進行繁殖了,你想自己用營養繁殖方式來繁殖一種只物嗎?說一說如何繁殖。

1、小組交流扦插、壓枝、分株等技術方法和注意事項。

2、指導學生親自動手繁殖自己喜歡的植物。

3、小組之間互相參觀、評價栽種的效果。

4、師生共同小結活動。

課后反思: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2)

科學概念:

小蘇打和白醋會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新的物質。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質的一種氣體。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分析和閱讀資料得出正確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

懂得只有足夠的證據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得出科學結論需要嚴密的邏輯推理。

【教學重點】小蘇打和白醋的'混合實驗以及產生氣體的判斷。

【教學難點】對于實驗的合理推想和論證。

【教學準備】小蘇打、白醋、火柴、蠟燭、玻璃片

【教學過程】

一、觀察小蘇打和白醋導入:

1、材料員領取教師事先準備好量的小蘇打:觀察特點,描述,記錄特征,判斷物品(事先不告訴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發學生興趣,又能聯系生活)板書:小蘇打

2、領取白醋,觀察描述,記錄特征,判斷。板書:白醋

二、混合小蘇打和白醋實驗

1、過渡提出問題:如果我們將這兩中物質混合在一起,會是怎樣的狀況呢?為什么?說說理由。

2、學生討論回答猜想。(可能有同學了解)那就讓我們用實驗來看究竟會怎樣吧!

3、實驗:

A我們該怎樣做這個實驗呢?

B混合的比例大約多少呢?可以參閱課本。

C仔細觀察發生現象(看、聽、摸等)

4、實驗交流:在實驗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現象發生?(重點引導氣泡的產生、來源和性質)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1、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

2、鋼鐵制造的船能夠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開的水量很大。

過程與方法:

1、用刻度杯測量橡皮泥排開的水量。

2、用橡皮泥制作成不同的形狀,使之能夠浮在水面上。

3、根據橡皮泥排開的水量,做出沉浮判斷。

情感、態度、價值觀:

1、認識到認真細致地采集數據的重要。

2、在探求原因的過程中,懂得證據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物體在水中的沉浮可能發生改變。

【教學難點】

認識到認真細致地采集數據的重要。

【教學準備】

水槽1個,不溶水的橡皮泥若干塊,刻度杯1個,記錄表(教材第8面)。

【教學過程】

一、觀察橡皮泥的沉浮(實心):

1、導入:有的物體在水中是沉的,有的物體在水中是浮的。我們能想辦法改變它們的沉浮嗎?

2、把一塊橡皮泥放入水里,觀察它的沉浮。

3、把一塊橡皮泥做成各種不同的形狀,放入水中,觀察它的沉浮。

4、分析:改變橡皮泥形狀,橡皮泥的質量有沒有發生變化?橡皮泥的體積有沒有發生變化?(預設:若學生對橡皮泥的體積是否改變無法確定,可出示刻度杯測量。從而得出,改變橡皮泥的形狀,質量沒有變,體積也沒有變,橡皮泥的沉浮狀態不會發生改變。)

二、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

1、有沒有辦法能讓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前提仍然是改變橡皮泥的形狀,不能有其他添加物,方法是做成船形或者空心的。)

2、討論:同一塊橡皮泥,做成不同的形狀,有的沉入水中,有的浮在水面上,這是什么原因呢?(在學生充分討論的基礎上概括:橡皮泥浸入水的體積發生改變,導致在水中排開的水量發生了變化。)

三、比較橡皮泥排開的水量:

1、講授:我們把物體在水中排開水的體積叫做排開的水量。排開的水量可以用量杯來進行測量。方法是:放入物體后的刻度減去量杯原有水的刻度就是物體排開的水量。(補充:排開的水量與我們平時說的是排水量是有區別的,前者指的是物體排開水的體積,而后者是物體排開水的重量。另外用量杯測量排開的水量還不是很精確,所以在讀數的時候一定要細致,特別是觀察刻度時視線要與水凹面持平。)

2、取一個量杯,在量杯里倒入200毫升水,把橡皮泥做成實心團,放入量杯中,觀察它排開的水量,做好記錄。再把橡皮泥做成能浮在水面的各種形狀,觀察它們排開的.水量,也記錄在表格中。(教材第8面)

3、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發現了什么?(沉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體積小,浮的形狀排開的水量小,即浸入水的體積大。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發現,橡皮泥浮起來的原因在于它的質量不變,而浸入水的體積增大。)

4、鐵塊在水中是沉的,鋼鐵造的大輪船卻能浮在水面上,還能裝載貨物。對于這個問題,我們能解釋了嗎?如果要制造能裝載更多貨物的超大輪船,你認為個怎樣做呢?

板書設計: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橡皮泥的

形狀量杯里的水量

(毫升)放入后

水面刻度排開的水量

(毫升)沉浮狀況

實心團200

沉的形狀200

浮形1200

浮形2200

浮形3200

改變物體排開的水量沉浮可能發生改變

船浮在水面上排開的水量很大

教學后記: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4)

第一單元沉和浮

1 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 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

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 造一艘小船

5浮力

6 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7 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

8 探索馬鈴薯沉浮的原因

第二單元熱

1熱起來了

2給冷水加熱

3 液體的熱脹冷縮

4 空氣的熱脹冷縮

5金屬熱脹冷縮嗎

6 熱是怎樣傳遞的'

7 傳熱比賽

8 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

第三單元時間的測量

1 時間在流逝

2 太陽鐘

3 用水測量時間

4 我的水鐘

5 機械擺鐘

6 擺的研究

7 做一個鐘擺

8 制作一個一分鐘計時器

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

1 晝夜交替現象

2 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

3 證明地球在自轉

4 誰先迎來黎明

5 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6 地球在公轉嗎

7 為什么一年有四季

8 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5)

教學目的:

過程與方法:

1、認識常見的礦物。

2、認識一些礦物對礦物分類。

知識與技能:

1、按一定的分類標準對礦物分類。

2、知道巖石是由礦物組成的。

3、知道礦物在顏色、透明度、光澤、形狀、硬度等方面的特征。

情感態度價值觀:

用科學眼光和探究精神了解發現我們大自然中的礦物。

教學重點:

認識礦物的性質。

教學難點:

區分透明與半透明的'礦物。

教學準備:

花崗巖、放大鏡、《科學材料袋》、紙、彩筆、礦物、食鹽、掛圖、巖石標本、小刀、銅鑰匙、玻璃。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觀察花崗巖的礦物組成。

1、提出問題:通過觀察誰能說一說,花崗巖有什么特點?

2、學生觀察,教師引導。

3、提出要求:A、用放大鏡觀察花崗巖。B、把你新的發現用彩筆繪出來。

4、學生分組觀察(畫圖描述花崗巖顏色,顆粒等方面的特點)

5、學生代表發言,師生共同交流。

6、歸納:花崗巖中有白色、肉紅色、黑色的顆粒。

7、教師用科學術語解讀:“花崗巖”

(二)認識常見的礦物

1、教師引導學生觀察礦物巖石標本,學生分組觀察。

2、問題:你們看到的是什么礦物?

3、學生回答,教師引導補充。

4、教師巡視引導學生再次觀察礦物標本。

5、教師發問:“你知道哪些礦物?”

6、學生發言,教師歸納。

第二課時

(一)觀察研究礦物的特征

1、師述:現在各小組討論,還想從哪些方面來認識礦物?各組拿出方案。

2、學生分組制定觀察礦物性質的方案,教師巡視引導并參與討論。

3、學生代表介紹本組探究方法。

4、教師評價并引導,修改造作細則。

5、教師巡視,學生向由探究并及時交流。

6、教師提示(安全教育);如何用銅鑰匙,小刀刃,玻璃的硬度來判別礦物的硬度。

(二)交流礦物的性質。

1、分小組匯報各自的探究成果。

2、組織學生互相和補充。

3、教師評價和小結。

(三)了解礦物的用途。

1、教師提問:A、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礦物?

B、工農業生產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礦物?

2、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參與。

3、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文本內容介紹。

(四)總結

1、學生代表(以小組為單位)談學習收獲和對自己的評價。

2、作業:查閱有關“礦物巖石”的科普資料。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6)

1、大腦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觀察活動,了解大腦的大小、形狀和結構。

2、能夠通過查閱書籍和同伴的交流,了解有關大腦的知識。

3、能夠按要求測試自己的記憶力。

知識與技能:

1、知道大腦在人體活動中起著重要的指揮中心的作用。

2、知道大腦的主要功能和六個功能區。

3、了解大腦左右半球有不同的功能。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驗到大腦對人體活動的神奇指揮作用,產生進一步的探究欲望。

2、意識到人類對大腦的認識是隨著科學的進步正逐步加深。

教學重點:

初步了解人體大腦的形態和結構,知道左右大腦半球具有不同的功能。

教學難點:

體驗到大腦對人體各種活動的神奇指揮作用。

教學準備:

有關大腦的視頻資料、圖片、課件、核桃、水豆腐、七巧板等

課時安排: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游戲活動:看誰反應快

師:同學們,我們下面做一個簡單的游戲——看誰反應快。

聽口令做相反的動作,例如:師說“上”,同學們說“下”。老師說“前”,同學們說“后”……下面游戲開始。(上——下,前——后,抬頭——低頭,開眼睛——閉眼睛)

師:在游戲中,同學們所做的這些游戲動作是誰在指揮著你?(大腦)(聽、想、做……)

2、板書:大腦(板書課題)

過渡:關于大腦,你們還想知道什么?(重量、形狀、大小、作用、結構等)

二、引入新課

引入: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人類神秘大腦的模樣和功能。

(一)用各種方法認識大腦

1、教師用臺秤稱出1400克(2斤8兩)的物品(水果)。讓學生拎一拎,掂一掂,感受大腦的重量。

師:我請六名同學拎一拎老師手里的蘋果,猜一猜它有多重?

生:學生猜測并匯報。

師:這一重量相當于一個成年人大腦的重量,同學們猜一猜你自己的大腦有多重?

生:學生猜測并匯報。

師:我們每個人的大腦重量是不同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不斷的變重,到了成年以后逐漸成形就沒有什么變化了,那么我們的大腦有多大呢?

生:這生進行猜測。

2、認識大腦的大小。

引入:我們的大腦有多大呢?

師:請同學們伸出你的雙手,把兩只手握成拳頭并攏在一起,并放在額頭前,你大腦的大小就相當于你兩只拳頭并攏在一起時的大小。

師:我請四名同學(四名同學個頭大小都有顯著差異)分別上臺給大家展示一下它們大腦的大力。

生:學生上臺進行展示。

師:由于每個學生個體的差異,從而造成大腦大小的差別,剛才我們觀察仍是大腦的重量和大小,同學們你知道我們大腦的表面是什么樣的?

3、認識大腦的形狀。

師:請同學們看大屏幕,觀察核桃仁的表面,其實我們人的大腦表面與核桃仁表面相似,有許多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這樣的外形有什么作用呢?

生:猜測回答。

師:老師請兩名同學上講臺做一個簡單的實驗(2個大小一樣的紙團展開),下面的同學要仔細觀察,認真思考實驗結果并說一說你明白了什么?

師:從剛才的實驗中,我們能夠清楚明白這些凹陷的溝和隆起的回能增大大腦表面皮層的面積,幫助我們存儲大量的知識。

4、大腦分為左右大腦半球,左大腦半球負責管理右側身體,右大腦半球負責管理左側身體。

師:你平時是左手做事多,還是右手做事多?

生:(右手做事多,說明你左腦用得多,我們的大腦是越用越聰明的,所以平時還可以練習左手做事,使你的右腦也變得更聰明)

5、認識大腦的軟硬和顏色。

師:每個小組的桌上都有一小塊鮮豆腐,同學們可以用手按一按它,然后說一說你的感受。

生:談按豆腐的感受。

師:大腦的軟硬如平時我們吃的鮮豆腐,所以非常的軟,同學們在平時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大腦,大腦的顏色是什么色的?(學生觀察課本)

生:回答

師:對,不是白色的而是淡紅粉色的。

(師出示課件讓學生進一步感受大腦的直觀形象)

師:這是在人體活動中發號施令的腦,它由大腦、小腦、腦干三部分組成。

二、了解大腦的管理范圍。

師:同學們在回答老師問題的時候,想一想你的大腦是怎樣指揮你的?

生:學生回答。

師:出示課件(大腦的管理范圍)說一說,像這幾種行為大腦又是怎樣指揮的?

生:學生思考討論,我們為什么把大腦稱為“人體司令部”?

生:學生先討論,再進行匯報。

師小結:大腦就像司令部一樣,指揮著我們的每一個動作,下節課我們就通過幾個游戲我們就會對大腦的作用將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二課時

一、測試大腦的記憶力和創造力

(一)記憶力測試

談話:大腦可以幫助我們記憶很多事情,下面我們來做一些有趣的`測試游戲。

1、游戲1——猜數字

師:介紹游戲規則(出示幻燈)

利用10秒時間仔細觀察屏幕中出現的15個數字,看誰最快發現屏幕中缺少了哪幾個數字。

①學生匯報

②提問:你有什么好辦法又快又準確的記住這些數字?

③在你猜數字游戲時你們的大腦又是怎樣指揮你的?

2、游戲2——拼圖案

師介紹游戲規則和要求(出示幻燈)

用七巧板拼出一個圖案,觀察這一圖案10秒鐘,把圖案弄亂后重新拼回原來的圖案,并且圖案大小和顏色不變。

師小結:我們的記憶力是可以通過訓練提高的,在平時的學習中,我們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幫助記憶,如,聯想記憶、編順口溜、理解記憶等,以提高我們的記憶力。

(二)創造力測試

①七巧板

②既拼圖要求,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種圖案,并給圖起一個恰當的名字。

③學生進行匯報并展示你拼的圖形。

④為什么同學們所拼出的圖形都不一樣呢?

⑤學生進行匯報。

師小結:由于每位同學的大腦在存儲的知識不一樣,思維方式也不同,所以拼出的圖案也不同,同學們在學習中要勤于用腦,否則大腦的反應就會慢慢地變得遲鈍,影響同學們的學習和生活。

(三)了解左腦右腦的差別,并認識到保護大腦的意義。

1、投影——觀察大腦的左半球和右半球。

2、談話,左右腦分別控制人體不同的活動,左腦控制人體右側的活動,右腦控制人體左側的活動,一般情況下,人的各種動作需要左右兩半球協同工作才能完成,大腦兩個半球分別管不同領域的工作,它們互為補充,緊密協調,共同實現了大腦的整體性功能。

師:左右腦半球各自有什么功能。

生:看書后回答。

師:大腦是人體最重要的器官,那么我們應如何保護大腦。

生:先在組內交流自己的看法,再師生共同交流,師小結。

師小結:①首先要消除相應的疲勞,恢復腦的功能;主要是同學們要按時休息,保證每天晚8-10個小時;②加強體育鍛煉,鍛煉可以提高學習與記憶能力;③要加強營養膳食,保證身體所需的能量;④每天保持歡快的心情和積極向上的情緒;⑤禁止吸煙、酗酒等不良嗜好對大腦的發育都有好處。另外在任何時候,任何活動中都要保護好頭部,使大腦不受傷害。

二、介紹機器人考格,總結全課。

三、總結拓展

1、談話: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與研究,你有哪些收獲,對大腦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2、討論,在運動時,我們還有哪些好方法保護大腦?

四、課外延伸

查找資料,看營養與大腦有什么關系。

五、課后反思: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7)

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通過觀察,描述滑輪構造上的特點;

會做滑輪的實驗,并通過數據分析,解釋定滑輪和動滑輪的作用。

知識與技能

知道滑輪的結構特征及分類;

知道兩種滑輪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科學探究活動,體驗和感受到科學數據的重要意義。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

演示器材:兩種滑輪裝置、滑輪在生活中的應用圖片或課件、有關電梯的資料等。

分組實驗材料:各種各樣的滑輪、鐵架臺、彈簧秤、繩子、曲別針、重物、實驗記錄表等。

2、學生準備:每組準備牢固的繩子5米左右和兩根結實的木棍。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新課,觀察滑輪。

1、談話:每天早晨,我們學校都要舉行莊嚴的'升旗儀式,你知道國旗是怎么樣升到旗桿上去的嗎?

2、講述:你有沒有注意到旗桿頂上有一個小小的裝置?——那就是滑輪(板書:滑輪)。

3、提問:滑輪是一種怎么樣的裝置呢?教師拿出事先準備好的各種滑輪,讓學生觀察,尋找結構上的特點。

4、交流討論:

滑輪形狀——像輪子,輪子上有槽。輪子可以在軸心上轉動。輪子外有框,框上有小鉤子。

5、小結:滑輪是用來提升物體的一種簡單裝置。它實際上就是一個繞了根繩子的邊上有槽的輪子。它可以圍繞中心的軸轉動。

6、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輪?

教師利用投影等手段出示生活中使用滑輪的圖片或生活場景。

7、使用滑輪有什么好處?滑輪到底有什么作用?讓我們繼續學習。

二、了解滑輪的分類及作用。

1、出示兩種滑輪裝置,教師操作演示提升重物。提問:在用滑輪提升重物時,兩個滑輪的位置有什么不同?它們分別是什么滑輪呢?

2、閱讀教材第6頁上半部分的內容,了解兩類滑輪的名稱和結構:定滑輪和動滑輪。

(固定在支架上,不隨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定滑輪。隨著重物上下移動的滑輪,叫動滑輪。)

3、我們通過滑輪提升物體的過程中,用力的大小跟原來有沒有變化呢?學生提出假設,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歸納、書寫部分假設。

4、分組實踐活動:

⑴各個小組根據提供的滑輪、重物等分別做成定滑輪和動滑輪。

⑵實踐操作,研究兩種滑輪在提升重物時的不同作用。

附:“研究定滑輪的作用”實驗方案

實驗方案

實驗題目:研究定滑輪的作用

實驗器材:定滑輪(固定在支架上,不隨重物上下移動)、細繩、鉤碼、鐵架臺、彈簧秤、直尺、筆和記錄紙。

預測:可以省力。

實驗過程:

1、將滑輪固定懸掛在鐵架臺上,將細繩穿過滑輪。用兩個鉤碼懸吊在細繩的一端,而另一端鉤上彈簧秤。

2、記錄鉤碼的質量和彈簧秤拉力的讀數,記錄在表格內。測量鉤碼提升的距離和彈簧秤下拉的距離并記錄下來。

鉤碼的質量 牛頓 鉤碼提升距離 厘米

彈簧秤的拉力 牛頓 彈簧秤下拉距離 厘米

結論 結論

實驗結論:

5、交流實驗現象,匯報實驗收獲。

6、分析實驗數據,討論:使用定滑輪和動滑輪各有什么作用?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定滑輪 動滑輪

可以改變用力的方向 不能改變用力的方向

不能省力 可以省力

7、為什么兩種滑輪具有不同的作用?你可以用杠桿和平衡原理來分析一下定滑輪和動滑輪分別屬于什么杠桿類型嗎?解釋一下為什么使用定滑輪不能夠省力,使用動滑輪可以省力?

(滑輪是一種變形的杠桿。定滑輪是等臂杠桿;動滑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兩倍的杠桿。)

8、講述:定滑輪和動滑輪各有優點,也各有缺點,實際上單獨使用很少,應用的時候,常常既要省力,又要改變力的方向,使用方便,于是就把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起來使用,揚長避短,這樣就組成滑輪組。(出示使用滑輪組的場景)預測一下:滑輪組有什么作用呢?

三、游戲體驗,研究滑輪組的作用。

1、布置游戲活動:

⑴游戲工具:兩根結實的木棍、8米長的繩子

⑵游戲目的:通過活動和游戲讓學生體驗滑輪組的力量,了解滑輪組的連接方式。

⑶游戲人數:3—4人組成一組,共同進行活動。

⑷游戲方式:

A、將繩子的一端系在一根木棍上,然后將這根繩子繞過第二根木棍,再回到第一根木棍,然后再繞過第二根木棍。

B、請兩位同學站在距離一米遠的地方站穩,并握緊木棍。

C、第三位同學小心地拉動繩子的另一端。

觀察并體驗:結果怎么樣?

2、組織討論:

⑴當你拉動繩子時,其他兩位同學能夠抓住木棍站在原地不動嗎?

⑵如果把繩子再繞木棍一圈,結果會怎么樣?再繞一圈呢?

⑶繩子纏繞繞的圈數和你所需要的拉力大小有什么關系嗎?

3、拓展研究活動:

組裝滑輪組,研究滑輪組的作用。

4、找一找,你周圍哪些地方用到了滑輪?他們分別發揮著什么作用?

四、課外拓展研究。

1、課外探究:升降電梯的秘密。

2、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滑輪裝置。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8)

教學目標:

科學知識:

1.初步感知可以從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氣現象來描述天氣。

2.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過程與方法:

1.能對各種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2.運用感官觀察天氣,并學會用簡單的詞句把它記錄下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

意識到天氣每天都在發生著變化并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提該關心天氣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知道常見的一些天氣現象和天氣符號。

教學準備:

1.用天氣符號標注城市天氣情況的中國地圖一張;

2.每組一套天氣符號卡片;

3.天氣現象歸類表格和關于天氣網狀圖各一份;

4.每個學生科學記錄本各一本。

教學活動過程:

一、認識天氣現象

1.出示一張“城市天氣預報圖”:這是一幅中央氣象臺的天氣預報圖,圖中顯示了哪些天氣現象?

2.根據學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粘貼相應的天氣符號并寫上名稱。

3.提問:你們還知道哪些天氣現象?(根據學生回答出示相應符號)

4.發給每一組一套天氣符號:請大家對這些天氣現象進行分類。

5.匯報交流。

二、描述今天的天氣怎樣?

1.今天的天氣怎樣呢?我們一起到外面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出示觀察要求:請從云、降水、溫度、風四個方面對今天的天氣進行觀察,然后用一些詞或句子將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在科學記錄本上。)

2.安全教育,并落實小組長進行管理。

3.帶上科學記錄本和筆排隊到操場上分組進行觀察,教師巡視。(時間控制在10分鐘內)

4.回到教室進行交流:請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們觀察到天氣現象。

5.學生匯報,教師展示學生的記錄。

6.提問:今天的天氣對我們的生活有什么影響?(如不知如何回答可提問:你覺得今天的天氣我們應該穿什么衣服?)

7.認識“網狀圖”的使用:剛才同學們在匯報的時候想到一點說一點,有沒有辦法把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更直觀地表示出來的方法呢?打開書本第45頁,看看書本上向我們介紹了怎樣的一個好方法?

8.帶讀提示語。

9.看明白了嗎?有不明白的請提問。

10.請你學著書本上的方法,在科學記錄本上為今天的天氣和我們生活的關系作一張“網狀圖”。

三、總結

剛才我們觀察的是今天的天氣,那么明天又會天氣怎樣呢?后天呢?一個月內我們杭州的天氣又在發生怎樣的變化呢?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請大家每天都能把觀察到的天氣現象記錄下來,這樣我們就能了解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這里的天氣變化是這樣的。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9)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動物生活需要一定的環境條件。

過程與方法:掌握對比實驗的方法。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自然事物是相互聯系的。

【教學重點】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教學準備】每組一份:長方形扁紙盒兩個,黑布、塑料薄膜、玻璃片、蚯蚓15條、干土、濕土。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1、見過蚯蚓嗎?一般在什么地方見到它們?你們覺得蚯蚓喜歡怎樣的環境?

2、學生自由發表。

二、實驗一: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境?

1、我們先來研究蚯蚓喜歡黑暗還是光亮的環境,該怎樣設計實驗呢?

2、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引導他們進行對比實驗,并注意控制條件。

3、出示實驗器材,討論實驗步驟:

(1)把長方形盒子一端剪去一部分,蓋上玻璃片,再在另一端用黑布包住。

(2)在盒底放入塑料薄膜,以保護蚯蚓,方便它爬行。

(3)把5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4)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做好觀察和記錄。

(5)再做2次。

4、分發記錄單和相關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5、收回材料,組織交流,概括:蚯蚓喜歡黑暗的環境。

三、實驗二:蚯蚓喜歡干燥還是濕潤的環境?

1、過渡:那么,蚯蚓喜歡干燥還是濕潤的環境呢,讓我們也來設計一個對比實驗。

2、學生設計實驗,自由發表。

3、教師隨機出示材料,在交流中概括出比較合理的實驗步驟:

(1)在另外的盒子兩端分別鋪上同樣土質的泥土,不同的是一邊干燥,一邊濕潤。

(2)把10條蚯蚓放在盒子的中間,蓋好蓋子。

(3)5分鐘以后打開盒蓋觀察,記錄。

(4)再做2次。

4、分發記錄單和相關實驗材料,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5、收回材料,組織交流,概括:蚯蚓喜歡濕潤的環境。

四、動物對環境的需要和適應:

1、讓學生歸納:蚯蚓適合怎樣的生活環境?

2、過渡:跟蚯蚓一樣,各種動物都喜歡生活在一定的環境里。

3、學生看書11面的圖片,說說這些動物是怎樣適應環境的?

4、拓展:當環境不適應動物生存的時候,它們會重新選擇合適的環境生活,否則它們將難以生存。誰能說說相關的例子嗎。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10)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植物的生長需要合適的環境條件。當環境條件改變的時候,植物具有一定的適應環境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設計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的實驗,用對比實驗的方法觀察,記錄影響植物生長的條件。

情感、態度、價值觀:意思到生物的形態結構、生活習性同它們的生活環境是相適應的。

【教學重點】設計對比實驗。

【教學難點】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1、說說自己種下的綠豆芽生長的怎樣了。

2、為什么大家的綠豆芽生長的不一樣呢,怎樣才能讓綠豆芽生長的更好呢?

3、討論影響綠豆芽生長的因素,教師隨機板書。

二、實驗一: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嗎?

1、討論:綠豆種子發芽可以不需要陽光,那么綠豆芽的生長需要陽光嗎?

2、該怎樣來設計對比實驗呢?

重點指導:

(1)我們只能改變哪些條件?不改變哪些條件?

(2)兩組的綠豆芽需要一樣多嗎?

(3)改變了條件是不是對綠豆芽生長產生了影響,我們怎樣才能知道?

3、學生完成實驗方案,交流。

4、提供實驗記錄表,引導學生做好觀察記錄。(采用圖畫和文字記錄下綠豆芽的高度、莖葉的顏色,莖的粗細等)

三、實驗二:綠豆芽生長對水的需求

1、拿出事前做的綠豆芽對水需求的實驗,讓學生進行觀察。教師介紹實驗:在一個盤子里鋪上幾層吸水紙,把5粒剛發芽的綠豆并排放在吸水終上,保持吸水紙一端濕潤。

2、討論:這5粒綠豆種子的生存的環境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環境對綠豆種子會產生怎樣的影響?為什么我們這樣推測?仔細觀察還有什么發現?

3、概括:植物的生長需要一定的環境,當環境改變后它們會努力的適應環境的變化。

四、觀察更多的植物適應環境的圖片(書8面):

1、比較香蕉、松樹、仙人掌的葉的不同。

2、香蕉、松樹、仙人掌分別生長在什么地方?

3、這三種植物的葉同它們的生活環境有什么關系?

4、說說平時還看見有關植物適應環境的例子。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11)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

過程與方法: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到對比實驗、嚴格控制實驗、重復實驗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知道綠豆種子發芽需要水和適宜的溫度。

【教學難點】學習整理收集到的數據,依據數據得出科學的結論。

【教學過程】

一、交流實驗中的發現:

我們種下的綠豆種子都發芽了嗎?其他小組的綠豆種子呢?

二、整理分析實驗信息:

1、教師分發實驗信息統計表,由組長負責收集相同實驗小組的實驗信息。

2、分析實驗信息:

(1)實驗組和對照組的數據有什么不同?

(2)從實驗數據中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嗎?

(3)實驗結論和我們實驗前的猜測一致嗎?

三、交流實驗信息:

1、認真聽取其他不同實驗小組介紹他們的實驗方法和獲取的信息。

2、和其他的小組交流,了解他們在實驗中有什么發現,聽聽他們怎樣用數據來解釋實驗結果的。

3、匯集全班同學的實驗,分析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對大家有異議的內容進行辨析。

4、小結:綠豆種子發芽的必需條件是溫度、水分和空氣。

四、種植綠豆芽:

1、引導:已經發芽的綠豆芽怎么處理?

2、確定任務:把綠豆芽種植在花盆中,放到適合的地方,讓綠豆芽生長一段時間。

3、預測哪些條件會影響綠豆芽的生長。

4、建議對綠豆芽的生長做觀察日記或者記錄。

五年級科學下冊教案(精選篇12)

一、教學目標

1、能對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進行完整的實驗研究。

2、能從研究結果中發現新的研究問題。

3、能通過研究找出對種子進行分類的合理方法。

4、能制作出規范、美觀的種子標本盒。

二、重點難點

重點:指導學生如何制訂較規范的實驗方案。

難點:同重點。

三、課前準備

豆種、布、等配套實驗材料。

四、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完成活動開始到撰寫實驗方案部分。第二課時,完成交流及總結部分。

五、教學過程

(一)導入:種子在什么條件下才能萌發?

(二)指導學生探究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

1、讓學生展開討論。

2、學生匯報討論的結果。

3、學生分小組觀察教師事先準備好的種子。

4、學生進行猜想。

5、學生設計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

(1)學生制訂實驗方案。

(2)學生交流各自的實驗方案。

(3)學生對實驗現象進行解釋。

(4)歸納小結。

6、讓學生提出還想研究的問題。

7、讓學生閱讀“科學在線”的內容。

(三)指導學生制作種子標本。

82290 主站蜘蛛池模板: SMN-1/SMN-A ABB抽屉开关柜触头夹紧力检测仪-SMN-B/SMN-C-上海徐吉 | 耐磨陶瓷,耐磨陶瓷管道_厂家-淄博拓创陶瓷科技 | 陕西鹏展科技有限公司| 拉力机-拉力试验机-万能试验机-电子拉力机-拉伸试验机-剥离强度试验机-苏州皖仪实验仪器有限公司 | 旗杆生产厂家_不锈钢锥形旗杆价格_铝合金电动旗杆-上海锥升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全自动定氮仪-半自动凯氏定氮仪厂家-祎鸿仪器| 安徽集装箱厂-合肥国彩钢结构板房工程有限公司 | 深圳离婚律师咨询「在线免费」华荣深圳婚姻律师事务所专办离婚纠纷案件 | 附着力促进剂-尼龙处理剂-PP处理剂-金属附着力处理剂-东莞市炅盛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凝胶成像系统(wb成像系统)百科-上海嘉鹏 | 北京银联移动POS机办理_收银POS机_智能pos机_刷卡机_收银系统_个人POS机-谷骐科技【官网】 | 天津仓库出租网-天津电商仓库-天津云仓一件代发-【博程云仓】 | 无压烧结银_有压烧结银_导电银胶_导电油墨_导电胶-善仁(浙江)新材料 | 拉曼光谱仪_便携式|激光|显微共焦拉曼光谱仪-北京卓立汉光仪器有限公司 | 捷码低代码平台 - 3D数字孪生_大数据可视化开发平台「免费体验」 | 拼装地板,悬浮地板厂家,悬浮式拼装运动地板-石家庄博超地板科技有限公司 | 菲希尔FISCHER测厚仪-铁素体检测仪-上海吉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 地磅-地秤-江阴/无锡地磅-江阴天亿计量设备有限公司_ | 安徽千住锡膏_安徽阿尔法锡膏锡条_安徽唯特偶锡膏_卡夫特胶水-芜湖荣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胶原检测试剂盒,弹性蛋白检测试剂盒,类克ELISA试剂盒,阿达木单抗ELISA试剂盒-北京群晓科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安徽双凯」自动售货机-无人售货机-成人用品-自动饮料食品零食售货机 | 共享雨伞_共享童车_共享轮椅_共享陪护床-共享产品的领先者_有伞科技 | 陕西安闸机-伸缩门-车牌识别-广告道闸——捷申达门业科技 | 高温链条油|高温润滑脂|轴承润滑脂|机器人保养用油|干膜润滑剂-东莞卓越化学 | 超声波清洗机-超声波清洗设备定制生产厂家 - 深圳市冠博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谷歌关键词优化-外贸网站优化-Google SEO小语种推广-思亿欧外贸快车 | 河南卓美创业科技有限公司-河南卓美防雷公司-防雷接地-防雷工程-重庆避雷针-避雷器-防雷检测-避雷带-避雷针-避雷塔、机房防雷、古建筑防雷等-山西防雷公司 | 云杂志网-学术期刊-首页| 知企服务-企业综合服务(ZiKeys.com)-品优低价、种类齐全、过程管理透明、速度快捷高效、放心服务,知企专家! | 医疗仪器模块 健康一体机 多参数监护仪 智慧医疗仪器方案定制 血氧监护 心电监护 -朗锐慧康 | 模具ERP_模具管理系统_模具mes_模具进度管理_东莞市精纬软件有限公司 | 【黄页88网】-B2B电子商务平台,b2b平台免费发布信息网 | 石家庄装修设计_室内家装设计_别墅装饰装修公司-石家庄金舍装饰官网 | 阿米巴企业经营-阿米巴咨询管理-阿米巴企业培训-广东键锋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 电渗析,废酸回收,双极膜-山东天维膜技术有限公司 | 数控走心机-走心机价格-双主轴走心机-宝宇百科 | 网站制作优化_网站SEO推广解决方案-无锡首宸信息科技公司 | 农业四情_农业气象站_田间小型气象站_智慧农业气象站-山东风途物联网 | 胀套-锁紧盘-风电锁紧盘-蛇形联轴器「厂家」-瑞安市宝德隆机械配件有限公司 | 广州企亚 - 数码直喷、白墨印花、源头厂家、透气无手感方案服务商! | 环压强度试验机-拉链拉力试验机-上海倾技仪器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