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學設計 >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

時間: 新華 教學設計

通過編寫教案,教師可以將教學計劃、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等組織起來,形成完整的教學內容體系。好的免費初中歷史教案應該怎么寫?快來看看,小編給大家分享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的寫作技巧和示例,供大家參考!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1

教學目標

武王伐紂的經過、性質;西周的分封制、等級制的內容及作用;西周的農業和手工業的狀況;國人,共和行政,西周的滅亡,東周的建立。

通過學習武王伐紂這一戰爭的原因和經過,讓學生分析這場戰爭的性質,從而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和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師引導學生對武王伐紂原因、經過、性質的分析,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這一理論。同時使學生了解歷史朝代的演變和更迭;通過對西周奴隸制經濟發展的學習,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西周奴隸制經濟發展之所以迅速發展,是成千上萬的奴隸的辛勤勞動所換來的。從而樹立人民群眾才是歷史的主人這一正確的史觀。

教學建議

知識分析

商朝最后的商紂王倒行逆施,引起人民的反對,周武王起兵伐紂,建立周朝。從此我國進入了奴隸社會的繁榮時期。

教法建議

難點突破:

指導學生閱讀等級制度并且用圖示法將其內容描繪出來,教會學生通過簡單圖表概括理解復雜內容的方法.

重點突破:

指導學生回答“為什么武王伐紂是正義之舉”?教會學生使用對比的方法來分析問題。

對學生發展的影響

通過西周建立和商朝、西周滅亡原因的分析,使學生認識朝代更迭并能將其放置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去考察,引導學生深刻理解和揭示朝代變遷的原因。

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是重點。因為正是通過這場戰爭建立了新的王朝——周朝。講清這一過程,有助于學生理解商的滅亡和周的建立;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級制是另一個重點。因為這種制度正是西周奴隸制進一步發展在政治上的表現。而且這種制度對于后世影響很大。

分封制

分封制是本課難點。分封的原因,諸侯國的建立以及同周天子的關系相對復雜,而且學生接觸較少,不易理解。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武王伐紂;西周的分封制和等級制

教學難點:分封制

教法設計:

因為本課相關資料較多,可讓學生事先預習,以學生討論分析為主,教師引導為輔。

課堂教學設計:

一、武王伐紂

1、紂王的------

建議教師讓學生回憶夏桀的------,使學生理解凡是違背歷史發展潮流、違背人民意志實施------的統治者最終都會遭到人民的反對的。

2、周國的強盛

讓學生閱讀教材,分析周國強大的原因,從而使學生明白周的發展、強大是周人經過艱苦奮斗,和特別是重視人才的而得來的。

3、武王伐紂

教師讓學生閱讀有關武王伐紂的故事,同時引導學生捕捉故事中一些有效信息,讓學生根據以前學過的商湯滅夏桀的原因,用比較的方法,從主、客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周勝商敗的原因?然后教師組織學生討論:為什么武王伐紂是一次正義的戰爭?:(①商紂王的------,使商朝統治已成為歷史發展的絆腳石,失去了民心,引起人民的不斷反抗和陣前倒戈。②周武王順應民心,聯合西方和南方部落,共同伐紂,解除了商紂對奴隸和平民的殘暴統治,有利于歷史的進步。③是否順應民心,是否有利于社會的發展和進步是衡量正義與非正義戰爭的重要標準。)

一、西周政治、經濟的發展

1、周的建立

時間、建立者(區分周文王、周武王)、都城。建議教師給學生講解西周的并不是當時的名稱,而是歷史學家為了研究加以說明,為以后如西漢、東漢等名詞的講解打下基礎。

2、分封制和等級制

讓學生帶著[周朝為什么要實行分封制?分封了哪些人作諸侯?它們與周天子之間的關系如何?分封制的效果如何?]等問題閱讀教材并加以討論:學生能夠回答出:分封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和鞏固奴隸主的政權。周朝對建國功臣、親屬和先世的后代等進行分封。諸侯與周天子的關系是:周天子是的統治者,諸侯是天子的臣屬,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定期朝見天子,并向天子納貢,帶兵隨天子作戰(即聽王令,納王貢,隨王征,見王面)。其效果是:西周加強了統治,成為一個疆域廣大的奴隸制國家。

3、奴隸制經濟的發展

⑴農業的進一步發展

⑵手工業的發展

結合夏商農業和手工業狀況,請同學比較并概述一下西周農業和手工業發展有什么特點。在學習奴隸制經濟的發展后,教師應結合教材指出西周奴隸制經濟的發展是建立在廣大奴隸和勞動人民辛勤勞動的基礎之上;是建立在對奴隸的壓迫和剝削之上的。(介紹《詩經》中《碩鼠》、《伐檀》)

二、國人------和西周滅亡

1.國人------

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有關周厲王的------并解釋"國人"、"防民之口甚于防?"等名詞后,可讓學生在自己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角色表演。在介紹完"共和行政"后,師生一起討論"國人------"對西周的影響。

2.西周滅亡

讓學生講述周幽王烽火戲諸侯的故事。

3.東周建立

時間、建立者、都城。建議教師結合西周、東周具體名稱和地理位置,再次向學生講解西周的并不是當時的名稱,而是歷史學家為了研究加以說明,為以后如西漢、東漢等名詞的講解打下基礎。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2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能夠比較全面地掌握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基本史實。

2、能夠理清從洋務運動至民國時期民族工業發展的各個階段,提高概括歷史發展階段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1、創設“名人訪談”情境,體驗張謇興辦實業的背景、影響、結局。

2、創設“穿越時空”情境,探究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階段、原因、特征。

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在情境體驗學習中,感受張謇等興辦企業,實業救國的愛國情懷,增強愛國情感。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曲折發展。

二、教學難點:

1、正確理解一戰期間民族工業的“黃金時代”;

2、正確了解民族工業發展的特征。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導入新知】

1、課件:狀元殿試策封面圖、捷報圖

2、教師活動

①設疑:被光緒帝“欽定第一甲第一名”的人物是誰?(張謇)

②簡介張謇,引入本課學習

設計理念:選擇貼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材料,設疑激趣,切入新課

【自主學習建構新知】

1、學生閱讀教材,完成下列問題:

①、《馬關條約》簽訂后,張謇深感要挽回中國的利益,必須發展本國的工商業,于是提出了“實業救國”的口號。

②、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是我國民族工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內因是辛亥革命的成功,沖擊了封建制度,使民族資產階級一度受到鼓舞。外因是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經濟的掠奪。

③、中國近代的民族工業在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夾縫中求生存、圖發展,總的來說是比較落后的。

設計理念:通過問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課文內容,初步了解知識輪廓。

2、創設情境:“名人訪談——走近狀元實業家張謇”(課件)

設計理念:通過生活化、大眾化的“名人訪談”情境,變歷史事件為現實生活,變歷史人物為現實人物。依靠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學習活動,對學生來說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一種愉快的體驗,學生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從而實現“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潤物無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凸顯現代學習方式的首要特征----主動性。

3、教師活動:小結學生名人訪談的表現情況,過渡:張謇大生紗廠的命運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一個縮影,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經歷了哪些階段?其主要特征是什么呢?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第二目,提煉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相關信息。

設計理念:緊扣教材,承上啟下。

4、歸納概括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時期、特征、原因。

教師活動:

⑴指導學生完成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表(課件展示)

1、洋務運動的推動

2、封建制度的阻撓

內因:辛亥革命成功,沖擊了封建制度

外因:列強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侵略帝國主義卷土重來

⑵點撥:內因、外因的共同影響使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速度不一。

學生活動:學生口頭回答完成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表

設計理念:初步感知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發展的階段、原因、特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提煉歷史有效信息能力。

創設情境:“穿越時空——張謇來到1914”(課件)

教師活動:,正直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張謇請你幫忙創辦實業,調查市場行情:

①此時創辦實業是否有利?為什么?

②當時有那些行業適合發展?請具體介紹

③根據市場行情,你會把資金投入到哪個行業?工廠會設在哪些地方?為什么?

④到年,第一次世界大戰已經結束,你的企業將會出現什么狀況?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民族工業的發展進入到什么階段?為什么會這樣?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完成市場行情調查,探究知識:

①有利于創辦實業,因為辛亥革命_清朝的封建統治,帝國主義國家忙于戰爭,暫時放松了對中國民族資本的壓迫,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發展進入“黃金時代”

②紡織、面粉、精鹽等行業。輕工業發達,重工業落后。

③紡織、面粉、精鹽等行業,工廠會設在上海、武漢等大城市,因為沿海大城市的民族工業比較發達,內地卻非常薄弱。

④倒閉或被吞并,1918年后,中國的民族工業發展進入一戰后至新中國的成立時期,因為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民族工業再度受挫,抗戰勝利后,國民黨發動內戰和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民族工業沒有得到很好的恢復。

課后小結

引導學生回顧本課知識,整體感知民族工業發展的歷程,概括近代中國民族工業的特征:發展階段艱難曲折,發展程度極不平衡,發展水平極為落后。中國的民族工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征是由中國社會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決定的,只有實現民族獨立,才能實現現代化。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3

一、識記與理解

記住戰國時期的起止時間,記住“戰國七雄”,理解戰國戰爭的特點及其影響,了解“合縱”和“連橫”的含義及重要表現。

二、能力與方法

通過對七國關系及戰國時期戰爭、外交特點的分析,培養和提高分析能力。學習和初步掌握制作歷史圖表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戰國戰爭史的學習,進行馬克思主義戰爭觀的初步教育。通過孫臏、張儀等人的事跡,進行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重點難點

重點:“戰國”和“戰國七雄”的含義;戰國時期的戰役和軍事家。

難點:“合縱”和“連橫”的含義。

授課類型:新課。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戰國形勢圖掛圖;制做本課課件;整理有關戰國史實的成語;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戰國時期的成語;用竹木等材料仿制一些古代兵器。

教學方法:講述法、討論法、問題探究法多法結合。

教具(媒體):計算機及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同學們,在上一節課里我們學習了很多春秋時期的成語,像“退避三舍”、“一鳴驚人”、“臥薪嘗膽”等。今天我們將了解到更多的成語,如“圍魏救趙”、“紙上談兵”、“負荊請罪”等,讓我們一起來發掘這些成語里面隱藏的精彩故事。

學習新課

(教師引導過渡)復習以前所學知識,幫助學生弄清“戰國”概念,課件如下展示:

一、“戰國七雄”(課件顯示標題)

1.學生閱讀教材并思考:戰國七雄局面是怎樣形成的?——自西周分封諸侯,中國的歷史地圖上出現過許許多多的諸候國。但是經過春秋時期三百來年的爭霸戰爭,大國兼并小國,強國吞并弱國,到戰國開始的時候,諸侯國已經為數不多。主要的有齊、楚、秦、燕、韓、趙、魏七個大國。(課件展示“戰國形勢圖”)。

教師提問:(1).戰國時期周王的地位怎么樣?——春秋時猶宗周王,而七國則絕不言王亦(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周末風俗”條)——無足輕重。

(2).為什么諸侯國會越來越少——統一的趨勢日漸明顯

2.同學們仔細對比春秋形勢圖和戰國形勢圖,發現有什么明顯的不同嗎?

學生提問:為什么晉國沒有稱雄?

(教師講述)七國中,齊楚秦燕,大家已經熟悉,春秋時期的晉國在戰國地圖上已經消失,代之而起的是韓、趙、魏三個諸侯國。原來晉國已經被它的三家大夫韓氏、趙氏、魏氏瓜分,一分為三,形成了韓、趙、魏三個諸侯國。歷把這件事叫做“三家分晉”。

歷把這七個強國并稱為戰國七雄,七雄并立是戰國期的基本形勢。

3.學生認真觀察課件投影,了解七國及其地理方位:齊國在東,楚國在南,秦國在西,燕國在北,韓、趙、魏三國在中間。(老師看圖講解,輔之順口溜“齊楚秦燕韓趙魏,東南西北到中間”,指導學生掌握記憶方法)。

(教師引導過渡)戰國,顧名思義,有戰爭的國,這里的“戰”主要是指戰爭頻繁,爭斗激烈,學習戰國的歷史,必須了解戰國的戰爭。

二、戰國時期的戰爭(課件顯示標題)

請大家閱讀教材40頁的小字部分的兩個戰役,了解戰國戰爭的盛況,然后總結出戰國戰爭有哪些特點(先請學生用精簡的語言概述戰爭過程,然后組織學生分組討論戰爭的特點)

戰國時期戰爭的特點:(以學生歸納出來的為序,教師重點對謀略和兵器進行講解。)

(課件展示)

a.兵器(青銅兵器改進、鐵兵器出現)——武器的改進

(學生展示自制古代武器,并簡介戟,戈,矛,刀,劍的特點和用法)

b.兵種(步兵,騎兵)——軍隊構成的變化

c.人數多、規模大、修建工事、爭奪激烈

d.戰役的發生(圍魏救趙,長平之戰)

e.重要軍事家的涌現(孫臏、白起)

學生講述孫臏,田忌的故事

f.謀略(“圍魏救趙”、“反間計”;“合縱”“連橫”)

課堂辯論(旨在培養學生辯證的歷史思維能力及表達能力)

有人說,戰國時代把人們帶進了戰亂,對社會起了破壞的作用,延緩了歷史的發展。有人說,戰國時代“在戰斗中成長”,推動了歷史的發展。你的觀點如何呢?

(觀點相同的同學組成一組,兩小組之間展開辯論。要求:觀點明確、論據充分)教師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小結:有延緩作用,更有推動作用。推動作用遠遠大于延緩作用。各國為了爭霸的需要,競相改革,發展經濟,增強軍事實力,競相重用人才,推動了社會的發展與文化的進步;大國爭霸、兼并的過程,也是國家趨于統一的過程。

(教師引導過渡):戰國的戰爭除了在戰場上刀光劍影,殺聲震天外,戰爭的背后,各國間進行著沒有硝煙的戰爭,這就是激烈程度和影響力不亞于戰爭的“合縱與連橫”。

三、合縱與連橫(課件顯示標題)

1.正當各國打得不可開交的時候,秦國卻逐漸占據了主動,為什么呢?因為秦國出了個張儀(投影張儀圖片)

張儀游說各國,破壞了六國的聯盟,使得六國聯合抗秦的謀略破產,具體是怎么回事,同學們還是通過閱讀教材去了解吧。

2.指導學生重點理解什么叫“合縱”,什么叫“連橫”(課件出示“合縱連橫”示意圖,教師據圖講述):合縱就是東方六國聯合抗秦,(“合眾弱以攻一強”)。這種聯合從地理位置上來說是從南到北的縱向聯合,所以叫做“合縱”。合縱政策最主要的代表人物是蘇秦。蘇秦奔走于東方多國之間,身佩六國相印,在他的游說推動下,東方各國一度合縱攻秦,迫使秦國吐出一些占領的地方,使秦國遭到一定的挫折。

連橫就是勸說一國幫助秦國進攻其它各國(“事一強以攻眾弱”)。這種結合是西邊的秦國與東邊各國之間橫的連合,所以叫做連橫。連橫政策的代表人物是魏國人張儀。秦國用張儀為相,讓他推行連橫政策。當時東方的齊楚兩大國結成聯盟,秦國要跟齊國爭雄,必須先破壞齊楚聯盟。張儀連橫政策最成功的一著便是把齊楚聯盟給破壞了。

3.六國合縱抗秦為何未成功?

(秦國用賄賂、威脅的手段破壞合縱,各個擊破;五國間利益不一致,立場不堅定)

(教師講述)合縱連橫的斗爭,持續了很長時間。各國一會兒加入合縱,跟楚國搞聯合,跟齊國搞聯盟,一會兒又跟秦國抱到一起,朝秦暮楚,反復無常。“朝秦暮楚”的成語就是這么來的。——不過,雖然斗爭很復雜,情況多變化,形勢發展的總趨勢是清楚的,那就是,在不斷的軍事斗爭和復雜的合縱連橫斗爭中,楚國和齊國先后衰落下去,秦國卻-越強。

課堂小結

(課件出示知識要點,教師概述)

戰國宏大而壯觀的戰爭,變化多端的謀略,足智多謀的軍事家令人難忘,但是我們都知道,無論在何時,戰爭帶給人民的,永遠都是無盡的痛苦和災難,在連綿不絕的戰爭歲月中,受煎熬的始終是老百姓,因此,無論何時何地,和平,一直都是我們共同的期望。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方面:了解匈奴對我國北方經濟發展的貢獻,通過描述衛青、霍去病打敗匈奴培養語言表達能力;通過昭君出塞與漢初和親政策的比較培養學生分析比較歷史現象的能力。

能力方面:通過課前安排學生搜集課本人物的故事,使學生初步掌握搜集歷史資料的方法;鼓勵學生在課堂上講述搜集的內容,提高表述歷史現象的技能,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興趣積極參與的意識。

思想方面:

通過組織學生角色模擬,加強對歷史人物的認識,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

認識到少數民族對我國邊疆地區開發的貢獻,樹立中華民族的歷史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締造的歷史觀念。

認識到漢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既有民族之間的戰爭矛盾也有和平往來。和平相處是主流,不僅符合人民的意愿,而且也是各自經濟發展的有利條件。

二、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冒頓單于統一蒙古草原;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

教學難點:漢初和親與漢元帝時昭君和親的異同點。

三、教學思想:

由于學生課前搜集資料而對本課的有一定了解,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設計適當的問題和活動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學好這一課。

四、教學過程:

導入:

(展示萬里長城圖)同學們回憶.在前面課文里,我們學習過秦始皇統治時期修筑了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大家想一想長城修建的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抵御匈奴。匈奴是什么樣的民族?秦漢王朝與匈奴之間的關系怎樣?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內容。

講授新課:

一、冒頓統一蒙古草原

學生結合事先找的資料、課本的內容,回答下面的問題:

(1)、冒頓單于是怎樣使匈奴強盛起來的?

(2)、匈奴的強盛有哪些表現?

(3)、面對匈奴的進攻,漢高祖怎樣做的.?結果怎樣?

(4)、冒頓單于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冒頓單于勵精圖治,嚴于治軍,訓練了一支數十萬人的騎兵隊伍,軍事力量增強,秦末漢初統一蒙古草原,匈奴的統治進入鼎盛時期。匈奴經濟也迅速發展,一是畜牧業繁盛;二是匈奴地區受漢族影響,逐漸有了農耕,這說明漢匈兩族人民生產上已經有了交往:三是手工業有了發展,尤其是冶鑄業,能夠鑄造鐵制農具和兵器,而且全屬制品上裝飾著動物圖案表現出游牧民族的特點。西漢初年,匈奴向中原發動進攻。公元前200年,漢高祖率軍抵御匈奴,被圍平城白登山,僥幸逃脫。

冒頓單于是一個勇武善戰,富于謀略的少數民族軍事家。

和親政策:

問題:

(1)白登之圍說明了什么?西漢國力不足,相對匈奴處于劣勢。

(2)西漢對匈奴的騷擾打又打不過,該怎么辦?被迫采取和親政策。

(3)和親政策效果如何?沒有從根本上解除匈奴的威脅。但大的沖突暫時避免,為西漢爭取了發展生產的時間。

二、衛青、霍去病破匈奴

首先,請同學交流自己課下搜集的衛青、霍去病的故事。

問題:

(1)為什么漢武帝時能對匈奴發動反攻?

(2)衛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對當時西漢與匈奴有什么影響?

(3)你怎樣看待漢武帝時對匈奴的戰爭?

西漢王朝經過六十多年的休養生息,經濟繁榮,國力強盛。到漢武帝時,有條件對匈奴發動大規模反擊。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使匈奴從此再也不能與西漢抗衡。匈奴部分開始西遷。第3問可引導學生回憶第12課中提到的漢武帝晚年的財政危機,答案讓學生自由發揮,言之有理即可。

三、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紀中期匈奴分裂為幾部互相攻殺。其中一部的首領呼韓邪單于歸附漢朝,南遷長城附近。他表示愿與漢朝和親。漢元帝同意呼韓邪單于的請求,宮女王昭君自愿前往,漢元帝把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于。

(請同學向大家講述所了解的昭君出塞的故事。)

昭君出塞和親為漢匈兩族的友好相處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貢獻。此后半個多世紀里,西漢與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

漢和匈奴的和戰

東漢時,匈奴分為南北兩部。南匈奴同漢朝和好逐漸內遷。北匈奴仍在蒙古高原,并控制西域,經常派騎兵進攻東漢的邊境,河西走廊的郡縣常常白天關閉城門。東漢王朝先后派大將竇固、竇憲出擊北匈奴,恢復了漢朝對西域的統治。北匈奴戰敗以后,部分向西遠遷。

總結提問:

學完匈奴和秦漢關系的這一課,同學們有什么想法?

匈奴和漢族都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漢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既有民族之間的戰爭矛盾也有和平往來,它們總是存在密切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共同締造著祖國的歷史。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八國聯軍侵華是帝國主義發動的空前野蠻殘暴的殖民戰爭,加深對帝國主義本質的認識。

2、義和團抗擊八國聯軍,說明中華民族有著反抗外來侵略的光榮傳統。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八國聯軍侵華和《辛丑條約》

難點為什么說《辛丑條約》是空前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師:1860年英法聯軍在北京犯下什么滔天罪行?

生:火燒圓明園

師:可是中國的劫難并沒有停止,就在英法聯軍占領北京40年后,北京又一次被列強占領。這是什么戰爭?

【講授新課】

一、原因:為鎮壓義和國運動

師:看P24小字,找出義和國運動的興起時間、地點、、領導階級、口號。

生:1899年,山東,農民階級、“扶清滅洋”

師:從口號和P24“閱讀廣場”中,可以看出義和國運動的性質是什么?

生:反帝愛國運動

師:義和國運動和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有什么異同

生:義和國運動只反帝不反清,是反帝愛國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既反帝又反清,是反帝反封運動。

師:1900年,義和國運動發展到京津地區。看P24插圖,圖中寫著什么?董軍門是指清甘軍首領董福祥。義和團運動的迅速發展,引起誰的恐慌和仇視?

生:帝國主義

師:由此可見,帝國主義發動這場戰爭的原因是什么?

生:為了鎮壓義和國運動

二、經過(1900.6~8.)

師:找出時間和侵略國家

生:1900年6月,英、法、美、德、意、日、俄、奧

1、侵略國:英、法、美、德、意、日、俄、奧

師:1900年6月,八國聯軍20__多人,從天津乘火車向北京進犯,統帥是誰?

生:英國海軍中將西摩

2、統帥:西摩、瓦德西

師:戰斗在京津鐵路線上打響,義和國和清軍在廊坊、楊村狙擊敵人。義和團在廊坊大敗侵略軍說明什么?

生:中國人民具有反抗外國侵略的斗爭精

3、廊坊大捷

師:西摩率殘部狼狽退回天津。與此同時,聚集在大沽口外的各國軍艦攻陷了大沽炮臺。看25插圖,八國聯軍大沽口登陸。大沽口在天津市塘沽區東大沽海河入海口。八國聯軍隨后向天津進犯。義和團和清軍開始了保衛天津的戰斗。7月14日,天津陷落。八國聯軍從天津出發,沿運河兩岸向北京進犯。8月14日,北京陷落。

4、攻占北京

師:慈禧太后帶著光緒帝倉皇出逃。在逃往西安的路上,她下令剿滅義和團。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后,聯軍的統帥是誰?

生:瓦德西

師:瓦德西是德國陸軍元帥。他特許侵略者公開搶劫三天。看P26小字,看看他們在北京的滔天罪行。他們燒殺搶劫,無惡不作,圓明園第二次被毀。看插圖《八國聯軍屠殺義和團》,上面寫著什么?齊化門就是今天的朝陽門。義和團運動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鎮壓下失敗了。義和團運動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們的英勇斗爭粉碎了帝國主義瓜分中國的迷夢。看P24導入框。

三、結果:《辛丑條約》

師:1901年,農歷辛丑年,英、法、美、德、意、日、俄、奧、比、西、荷11國與清政府簽訂了《辛丑條約》。看插圖,左邊是11國公使,右邊是清政府代表慶親王奕劻(前)、李鴻章(后。)條約的內容是什么?

生:①清政府向各國賠款白銀4.5億兩,分39年還清,本息共計9.8億兩。②北京的東交民巷劃為使館區,允許各國駐兵保護,不準中國人居住;③清政府向各國認錯道歉,并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④拆毀北京至大沽的炮臺,允許外國軍隊駐扎在北京到山海關鐵路沿線戰略要地。

師:①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經濟

師:賠款本息共計9.8億兩,加上各省各地方的教案賠款(約3000萬兩),總數超過白銀10億兩。當時清政府每年財政收入只有8千多萬兩,這相當于清政府12年的總收。特別應該指出的是,當時中國人口4億5千萬,賠款4億5千萬兩,用意在要每個中國人都要向他們交1兩白銀的“罰金”。這是侵略者要通過賠款來懲罰、污辱所有的中國人。②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外交

師:危害是什么?

生:使館區成為國中之國,各國公使成為清政府的太上皇,嚴重損害了中國的主權。

師:③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政治

師:危害是什么?

生:清政府成為洋人的朝廷。

師:④是哪方面的規定?

生:軍事

師:危害是什么?

生:便利侵略者對清政府進行軍事控制和直接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活動。

四、影響

師:《辛丑條約》是一個空前喪權辱國的條約。從此,清政府成了帝國主義統治中國的工具,中國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深淵。得出這一結論的主要依據是什么?

生: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參加反帝活動

板書

一、原因:為鎮壓義和國運動

二、經過(1900.6~8.)

1、侵略國:英、法、美、德、意、日、俄、奧

2、統帥:西摩、瓦德西

3、廊坊大捷

4、攻占北京

三、結果:《辛丑條約》

四、影響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6

【三維目標】

1.了解羅馬的興起、由共和國向帝國的轉變、羅馬帝國衰落的基本脈絡;描述羅馬共和國時期的對外擴張和版圖范圍;概述古羅馬的政治體制;掌握《十二銅表法》的內容和意義。

2.通過羅馬共和國向羅馬帝國的轉化,分析羅馬共和制崩潰、君主制建立的原因,培養學生用變化發展的觀點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通過認識古代羅馬共和國和羅馬帝國的奴隸制性質,培養學生透過歷史現象看本質的能力;通過制作年代尺,進一步梳理羅馬的興衰史。

3.認識國家實行民主政治的意義,認識戰爭的本質,樹立熱愛和平的意識。

【重、難點】

重點:《十二銅表法》;羅馬的興衰過程

難點:古代羅馬的政治體制演變及原因;

【教學方法】

1.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自主學習;

2.建構知識──合作探究;

3.深化主題──反思總結。

【課時數】

1課時

【導入新課】

教師:同學們,我們都知道有一句俗語叫“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是什么意思呢?你知道羅馬是怎樣興起和發展的嗎?

提示:條條大路通羅馬:是指做成一件事的方法不只一種,人生的路也不止一條等著我們發現。條條大路通羅馬是著名的英語諺語。出自羅馬典故。古羅馬原是意大利的一個小城邦。公元前3世紀羅馬統一了整個亞平寧半島。公元前1世紀,羅馬城成為地跨歐、亞、非三洲的羅馬帝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羅馬帝國為了加強其統治,修建了以羅馬為中心,通向四面八方的大道。今天我就一起學習第5課:《羅馬城邦和羅馬帝國》,一起領略古羅馬的魅力。

設計意圖:介結合熟知的諺語引出所學內容,引起學生好奇心,也為之后學習羅馬帝國的發展做鋪墊。

【教學過程】

一、羅馬城邦

1.羅馬的興起、征服與擴張

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閱讀教材,分析歸納古羅馬興衰時間,理清本課脈絡。

提示:公元8世紀——羅馬文明興起

公元前509年——羅馬共和國建立;

公元前450年左右——羅馬頒布成文法;

公元前3世紀初——征服意大利半島、戰勝迦太基;

公元前2世紀——征服東地中海地區;

公元前73年——斯巴達克奴隸起義;

公元前49年——凱撒控制元老院;

公元前31年——屋大維掌握最高統治實權;

公元前27年——羅馬共和國演變為羅馬帝國;

2世紀——羅馬帝國進去黃金時期;

3世紀——羅馬帝國陷入政治、經濟大危機;

4世紀——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個帝國;

476年——西羅馬帝國滅亡。

1453年——東羅馬帝國滅亡

教師講述:自公元前1000年,眾多民族遷移到這里,聚居生活,形成了許多城邦。羅馬城邦便是在這個時期逐漸從意大利半島中部的臺伯河畔興起。公元前509年,羅馬人建立起奴隸制共和國。羅馬共和國建立之后,不斷對外擴張,迅速統一意大利半島,并最終稱霸于地中海。

學生自主學習:指導學生閱讀“相關史事”,了解共和國建立后對外擴張的情況,重點了解三次布匿戰爭。

提示:

第一次——公元前264——公元前241年——迦太基敗

第二次——公元前218——公元前201年——迦太基喪失了獨立地位

第三次——公元前149——公元前146年——迦太基城被夷為平地[

4.教師講述:布匿戰爭是羅馬對外擴張中發生的重大戰役。迦太基是非洲北部腓尼基人建立的重要奴隸制國家,它壟斷了地中海西部的運輸貿易,逐漸富裕強大起來。當羅馬人征服意大利南部后,一場與迦太基的殘酷戰爭不可避免地爆發了。因羅馬人稱腓尼基人為“布匿人”,所以這場戰爭稱“布匿戰爭”。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礎知識:波斯帝國的形成與希波戰爭;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與帝國的建立;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2.能力培養:通過“結合當代世界地圖,查一查亞歷山大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版圖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國家”的過程,培養學生運用地圖輔助學史的能力;通過比較希波戰爭、亞歷山大東征和羅馬帝國擴張的異同,培養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羅馬帝國的擴張和文化傳播聯系的分析,培養學生全面辯證地看待戰爭影響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識,戰爭從未在人類生活中長時間地停留過,戰爭與文化緊密相聯,一般來說,戰爭具有強烈的破壞性,會給人們帶來沉重的災難。但是它也有積極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戰火之后,隨之而來的,往往是文化的傳播與滲透。從而增強學生反對一切非正義的戰爭,積極維護人類和平的愿望,并能對戰爭的后果做出比較客觀的價值判斷。

本課重點和難點

本課主要介紹的公元前六世紀到公元二世紀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戰爭。

教學重點:“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教學難點:如何辯證認識羅馬帝國擴張的影響。

【講授新課】

請學生學閱讀導入框后,提問學生現代有一項重要的體育比賽就來源于希波戰爭,請問是什么項目?學生回答是馬拉松長跑后,請一位學生講述其來歷,以激發學生學習本課的興趣,同時受到愛國主義情感的感染。同時,讓學生認識,在古代世界東西方文明的碰撞與沖突所產生的兩個方面的影響。

一、希波戰爭

公元前6世紀,古代伊朗人以波斯人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國。波斯帝國頻繁出征和擴張。前5世紀早期,波斯帝國把矛頭轉向歐洲,三次出征希臘,史稱希波戰爭。最終希臘獲得勝利。(簡略講述三次波斯戰爭經過,也可以讓學生來講他們對于三次希波戰爭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亞歷山大東征

指導學生閱讀教材,了解馬其頓國的強大、亞歷山大大帝的東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歐、亞、非三洲的大帝國。看《亞歷山大銅像》,讓學生去感悟銅像本身的象征意義,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顯示《亞歷山大帝國疆域》圖,幫助學生識記亞歷山大帝國疆域的大致范圍。(伊蘇斯戰役是亞歷山大東侵的一次決定性戰役,作適當補充)亞歷山大東侵的影響和學生共同探討,得出以下的認識:從帝國的疆域來看,亞歷山大帝國幾乎包括了當時人類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猶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這樣整個亞歐大陸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隨著東侵的過程,客觀上是希臘文化傳播到東方,東方文化滲入到希臘文化的過程,正是在這一過程中,東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發展。教材提到埃及的亞歷山大港,教師還可進一步補充,這時的亞歷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個地中海地區的學者、藝人紛至沓來,競芳斗艷,各顯才華。

三、羅馬帝國的擴張與文化傳播

展示《羅馬的擴張》圖,讓學生了解2世紀時羅馬帝國規模時的疆域四至──北達不列顛及萊茵河與多瑙河流域,東至幼發拉底河,南括埃及、蘇丹北部及整個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瀕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過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由于戰爭的停止和統治政策的加強,羅馬帝國最初約二百年間,境內局勢安定,經濟繁榮。這是羅馬帝國歷史的“黃金時代”。至于繁榮的情況,讓學生看教材內容。回憶在中國古代史學過的“絲綢之路”、兩漢與大秦的往來有關知識,加強中外歷史的聯系。

書中有兩句英漢對照的古代羅馬的諺語,它們實際上是羅馬文化的寶貴遺產,對于加強歷史學科與英語學科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非常有益的。教師可提問學生“你是怎樣理解這兩句諺語的?”學生對這兩句諺語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自圓其說,教師都應當肯定。在此基礎上,教師和學生能形成以下認識:“身在羅馬,就做羅馬人”反映出當時人們以做羅馬人為榮的一種自豪的心態;“條條大路通羅馬”反映出昔日羅馬帝國疆域的遼闊和盛世的輝煌,等等。

如何認識理解羅馬帝國擴張的影響是教學的難點,教材有一句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羅馬帝國的征服和統治充滿著暴力,另一方面,羅馬文化滲入到它統治過的廣大地區。”這是學生必須認識并加以理解的。對此教師讓學生結合亞歷山大東侵影響的學習展開自由討論,并形成以下認識:戰爭充滿著暴力,同時客觀上又傳播著文化,這就是戰爭影響的兩個基本方面。正如教材在導入框里所概括的那樣:“在古代世界,充滿著強國與弱國,以及不同文明之間的矛盾與碰撞。這個過程伴隨著暴力、奴役和壓迫,但是在客觀上也導致了不同文化的交流與融合。”羅馬文化的傳播主要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拉丁語不斷向外傳播,二是的誕生和發展。拉丁字母是現在世界上最通用的字母,是現在世界上最有影響的三大宗教之一。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8

1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掌握農村土地改革后的情況和在農村走集體化道路的必要性。

2.掌握對農業和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和意義。

3.掌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改造的方式、方法并分析其原因。

4.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綜合分析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比較能力。

過程與方法:

1.按照“知、疑、學、解、創”的教學模式,走進歷史,通過整合走出歷史,達到學習歷史的目的。

2.搜集有關三大改造的資料,作為課堂教學內容的補充。

3.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合作、交流學習的方法。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在思想上知道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從新民主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同時認識到社會的優越性。

2.了解三大改造完成,使我國初步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認識在過渡時期我重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

2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三大改造的形成,農業、手工業走合作化道路,建立生產合作社,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是實行公私合營和全行業公私合營。

教學難點:

三大改造的實質,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深刻社會變革,因它涉及到政治經濟學,不好理解。

舉例說明公私合營的定義及操作方法。

3教學過程

3.1第一學時

4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講授

多媒體課件及相關圖片資料。

一、農業、手工業合作化

1.土地改革后我國農村經濟

(請同學們看課文第一段文字)

2.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展開

同學們,在農業、手工業改造的同時,黨和政府對國民經濟中的資本主義經濟成分也采取措施進行改造。

二、公私合營

1.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必要性。

2.公私合營

解釋含義(體會事例)

3.三大改造的意義

師:請同學們根據我們的學習過程,歸納總結三大改造的結果和意義。

活動2【練習】練習

鞏固小結:

1.完成教材P25練一練(選C)

2.根據P25“活動與探究”,鼓勵學生選擇一個方面進行調查。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9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知道農業、手工業社會主義改造的形式;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政策。了解并引導學生分析三大改造的原因、實質和意義,培養其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用歷史的觀點分析問題;填充小故事輔助提高學生興趣;適當補充一些課外材料讓學生閱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認識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使我國實現了向社會主義的轉變,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在過渡時期中,我黨創造性地開辟了一條適合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

教學重難點

重點:三大改造的形式。

難點:三大改造的實質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好,社會主義好

社會主義國家人民地位高

反動派被打倒

帝國主義夾著尾巴逃跑了

全國人民大團結

掀起了社會主義建設高潮

建設高潮

教師:上述圖片中涉及的人物是誰?

學生: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主席。

教師:該圖片展示的是我們新中國的締造者毛澤東主席。正如歌曲中唱的那樣,他領導中國人民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反動派,建立新中國,人民翻身做主人。全國人民大團結,掀起了建設社會主義革命高潮。今天我們來學習新中國成立之初,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的三大改造。

(二)教師引領,合作探究

教師:“三大改造”具體指什么呢?

學生:國家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教師:新中國成立后,我們國家開始致力于發展經濟,“一五”計劃完成時,我國工業發展迅速,但農業、手工業發展相對緩慢,還保留著各家“自掃門前雪”的小農生產方式。如何改變這種落后的局面呢?

一、眾人劃槳開大船——農業、手工業合作化

教師:1952年底完成的土地改革對無地和少地的貧苦農民來說,這是一次翻天覆地的歷史變遷。農民分到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農業生產有了恢復和發展。然而,我們在享受巨大歡喜的同時,也有不利于農業發展的因素確實存在。

思考:在土改農民分到土地后,有哪些因素是不利于我國農業的發展?(閱讀教材23頁第一自然段)。

學生:一家一戶分散經營的,缺乏生產工具、資金,一家一戶難以解決水利問題,難以抵御自然災害,不能合理地使用耕地,也不能使用先進的機械化農具。影響生產的發展。

展示:河北遵化農民王國范在土改后的家庭變化及遇到的困難的圖片。

提問:對他的困難,你有何良策幫助他解決呢?

出示:材料

經過土地改革,廣大農民得到了土地,農村生產力已從封建制度束縛下解放出來,農業生產已經恢復和發展起來了,但農民絕大多數還是靠人畜經營……正因如此,今天農業生產的發展,還有許多困難的條件限制了它,約束了它,要在現在基礎上提高一步,就必須幫助農民解決以下三個問題:

1、必須幫助貧困農民解決生產資料的困難,主要的是牲畜、農具、肥料、種子等困難。

2、幫助農民減少自然災害,如水災、旱災、蟲災等。

3、幫助農民逐步改進生產技術,如耕作法、施肥法等等。不幫助農民解決這三個問題,生產就不能發展。

——鄧子恢《在全國第一次農村工作會議上的總結報告》

教師:材料中國家用什么辦法來幫助農民解決生產中的這些困難?

講述:王國范的后續故事。

1953年,中共中央決定對農村進行社會主義改造,先后發布了《中共中央關于農業生產互助合作的決議》和《中共中央關于發展農業合作社的決議》,號召農民聯合起來,組成生產合作社,共同克服困難,中國農村開始了互助合作運動。

展示:毛澤東主席的圖片及年畫。

教師:有了黨中央的指示,鄉親們找到了前進的方向,于是在全縣、全鄉迅速掀起了加入合作社的高潮,王國范也積極響應號召,和23戶貧農加入了本村的生產合作社,而且光榮地成為了這個合作社的領導——他們準備大干一場了!

學生: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成立了農業生產合作社。

教師:國家對農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把分散的個體農民組織起來,引導他們參加農業生產合作社,走集體化和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道路,1956年全國絕大多數農戶都參加了農業生產合作社,而這場改造運動我們稱之為“農業合作化運動”。

提問:那么成立農業生產合作社對于農民來說到底好不好呢?請同學們看看下面幾幅圖片?

展示:圖片農業生產合作社成果

出示:材料

“我看這就是我們整個國家的形象,難道6萬萬窮棒子,不能在幾十年內通過自己的努力變成了一個社會主義的又富又強的國嗎?”

——毛澤東

教師:同學們,對于生產關系的調整,生產力的解放不是一早一夕的事情,而是經過中共二三十年的探索與實踐,這條路,“路漫漫其修遠兮”。

拓展延伸:新中國生產關系調整四部曲

1950—19531953—195619581978—至今

土地改革農業合作社人民公社化運動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過渡:在廣泛開展農業合作化運動的同時,我國對手工業也進行了社會主義改造。

到1956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

展示:個體手工業者參加了手工業生產合作社的情況。

許多木器手工業者看了合作社的鋸板機,都看了又看,舍不得離開。他們說,一部鋸板機可抵40個鋸木匠的勞動,這在個體分散生產的情況下,即使不吃飯也要積上十七、八年收入,才能買上一部。真是:

“想想合作實在好,個體分散辦不到,

組織起來樂道道,機器生產效率高”。

教師:黨和政府對個體農業和手工業的改造采取了積極發展穩步前進的方針,實行自愿互利的原則,農業走合作化道路。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國的國情所決定的。這個做法一方面保證了社會主義改造的順利進行,改變了個體經濟的分散性和落后性,另一方面也能夠得到廣大農民和手工業者的支持,從而調動了他們的生產積極性,為工業化的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過渡:在農業、手工業改造同時,黨和政府對國民經濟中的資本主義經濟成分也采取措施進行改造。

二、順應趨勢譜新篇——公私合營

播放:電視劇《大宅門》片段。

提問:在百草廳中東家們在商量什么事情?

學生:公私合營。公私合營:公(國家)私(白家)雙方共同經營企業,公方代表居于領導地位。即資本主義工商業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

教師:黨和政府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和對農業、手工業的改造是不同的,這不僅表現在態度上,也表現在方式上,而且還有偉大的創舉。那么具體情況如何呢?下面請同學們認真看教材24頁的3——4段,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進行探討。

思考:

(1)國家何時開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改造的方式是什么?

(2)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何時出現全行業公私合營高潮?

(3)中國對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的偉大創舉是什么?

學生:思考,回答問題。

展示:工商業實現全行業公私合營后,工商界代表向黨中央和毛澤東報喜圖片。

出示:材料

企業的私有制向社會主義所有制改變,這在世界上早就出現過。但采用這樣一種和平方法,使全國工商界都興高采烈來接受這種改變,是史無前例的第一次。

——陳云在一屆人大上的發言

“對于我,失去的是我個人的一些剝削所得,它比起國家第一個五年計劃的投資總額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卻是一個人人富裕、繁榮昌盛的社會主義國家。

——一位資本家的肺腑之言

(設計意圖:通過材料讓學生深刻認識公私合營給民族資本家帶來了春天。加深學生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的掌握。)

三、是非功過后人說——評三大改造

教師:到1956年底,國家基本完成了對農業、手工業和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三大改造的完成對我國的發展有什么意義呢?

學生:實現了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任務。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教師:同學們回答的很好,俗話說金無足赤,三大改造也不是完全沒有缺點,那么三大改造在改造的過程當中有什么缺點?

學生:在社會主義改造后期存在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等缺點。

出示:材料

社會主義改造中存在的缺點和偏差是,“在1955年夏季以后,農業合作化以及對手工者和個體工商業的改造要求過急,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也過于簡單劃一,以致長期遺留了一些問題,1956年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對一部分原工商業者的使用和處理也不很適當。”

教師:三大改造后期雖然存在這些缺點,但是它對于整個三大改造來說是功大于過,中國人民通過三大改造把生產資料私有制變成了社會主義公有制,個體農民、手工業者轉變為合作化的農民和手工業者,絕大多數資本家成為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在我國存在了幾千年的階級剝削制度被消滅,我國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從此進入了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四、課堂總結,提煉升華

教師:你認為三大改造在當時對推動我國社會發展起了什么作用?三大改造的實質是什么?

學生:三大改造的實質是生產資料所有制的社會變革。即生產資料私有制轉變為

社會主義公有制。

教師: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制度基本建立,社會主義革命取得歷史性勝利。三大改造是我黨在當時的社會經濟條件下、為解放發展生產力所做出的唯一正確選擇,是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造道路。同樣的道理,今天我們國家多種經濟形式的存在,也正是我們黨和國家根據我國當前經濟實際發展的需要,領導人民在這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所進行的新的探索和改革。

課后習題

1、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方式分別是什么?

2、社會主義三大改造的意義?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10

課程標準】

列舉洋務派為“自強”“求富”而創辦的主要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評價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進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通過本節內容的教學,讓學生了解或掌握洋務運動興起的時間、口號、主要內容,軍事企業和民用企業的性質;對洋務運動的評價。

通過分析辯論,學會客觀的評價洋務運動,培養分析綜合能力。過程與方法

1、通過看書填表的方法,提高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

2、通過提問與小組討論的方法,培養學生史論結合、主動探究合作的學習歷史知識的方法。

3、引導學生整體認識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化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讓學生學會類比和聯想的思維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洋務運動的評價,使學生科學地認識洋務運動在中國近代的積極與消極作用,從而對學生進行辯證地看待歷史事物的教育。懂得學習先進文化,才能擺脫落后的可能。

●教學重點洋務運動的概況。●教學難點

對洋務運動的評價。●教學方法

1.總括法。本節是本單元第一節,首先應把這一單元的主要內容概括介紹給學生。

2.比較法。對洋務派與頑固派可采用此法。

3.歸納法。對于洋務運動的概況,可讓學生根據課本內容歸納。

4.邏輯推理法。對于洋務派創辦的軍事工業和民用工業的關系,以及企業與培養新式人才之間的關系,可用常理推導。

5.分析法。對于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和對洋務運動的評價,可用此法。6.講解法。這一節對于初學歷史的八年級學生來說,不好理解的東西過多,需用講解法解決問題。

●教具準備

常規教具、投影儀、圖文資料。●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導入語例示一]

同學們請看課本上導入框中的內容。框中之圖是洋務運動期間,由中國工匠獨立制成的鐵甲艦“平遠號”。它的性能不亞于北洋艦隊從外國購買的“遠”字號戰艦。在甲午海戰中,“平遠號”一炮擊中日本旗艦“松島號”水雷室,震驚敵艦。那么,什么是洋務運動?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又有哪些?這是我們在本節中將要學習到的內容。

[板書]第二單元

近代化的探索第6課

洋務運動

一、“自強”與“求富”1.洋務運動的背景

[教師講解]同學們,在洋務運動的背景里,我們要掌握兩個內容。一是近代化的含義和洋務運動在近代化中的地位;二是洋務運動興起的具體背景。所謂近代化,它指的是中國人民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之路的過程。它的內容包括政治上的民主化,經濟上的工業化,以及思想上的自由、民主化。近代化的過程是一個由點到面、由淺到深、由表及里的過程。中國的近代化,從本單元4篇課文的標題可以看出,它有一個由技術層面(洋務運動)到制度層面(戊戌變法、辛亥革命)再到文化層面(新文化運動)的演變。由此我們可知: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化的一個開端,是中國近代化過程中在技術層面上的一個集中表現,此為一。第二,兩次鴉片戰爭,都以清政府的妥協投降、簽訂不平等條約而告結束。兩次鴉片戰爭中國的失敗,驚醒了地主階級中一些較先進、開通的人士。他們認識到了列強的船堅炮利是導致兩次戰爭中國失敗的主要原因。他們開始拋棄原有的夜郎自大的觀念,逐漸地向西方靠攏。開始用向西方學習、引進西方先進技術的方式來試圖挽救清朝的統治,鎮壓人民的反抗。這部分人中有的成了后來的洋務派。在他們的努力下,洋務運動在19世紀60年代興起于中國的大地上。下面我們來看洋務運動的概況。

[板書]2.洋務派的形成及其代表人物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看課本的第一段話,從中找出洋務派的形成和洋務派的代表人物。

[學生看書]??

[學生回答]洋務派的形成:第二次鴉片戰爭后,清朝內外交困。統治集團內部一些較為開明的官員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強兵富國,擺脫困境,維護清朝統治。其代表人物在中央是恭親王奕左宗棠、張之洞等人。

[教師引導]在當時,與洋務派相對應的還有一個頑固派。盡管咱們教材上沒提這個概念,但從“頑固派”這三個字上,我們大致可以推出這個派別的特征。請同學們大膽發言。

[學生發言]發言一:頑固派面對西方的侵略,采取了猜忌防范的態度。思想上是保守的、不開通的。

發言二:頑固派應該是在思想上不開放的,看不慣外來的事物的一個派別。在對外上還是以封建的、原有的方法對待。

發言三:頑固派應是因循守舊、盲目排外的。

發言四:頑固派是與洋務派相對的,對外來事物是深惡痛絕的。??

[教師講解]頑固派是清朝統治階級中與洋務派相對立的一股政治勢力。大學士倭仁、徐桐、李鴻藻是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他們惟祖宗之法是尊,惟古圣賢是尚,閉目塞聽,因循守舊,盲目排斥一切新事物,幻想回到閉關鎖國的時代。他們對洋務派提倡學習西方語言文字,引進先進技術,采用機器生產等活動,認為是“用夷變夏”,深惡痛絕。他們的復古守舊思想,根植于中國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因而有廣泛的社會基礎。

與頑固派相對立的洋務派,是當時清朝地主階級中較開明的一派,他們是在長期鎮壓農民起義的過程中,對洋槍洋炮的作用有了親身的體會;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他們逐漸認識到中國正面臨著幾千年來的“大變局”,傳統的一套措施已經不能應付新的形勢,認為必須學習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長技”,才能挽救搖搖欲墜的封建統治。這一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擔任封疆大吏的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沈葆楨、張之洞等人。在中央政府中獲得了恭親王奕和軍機大臣文祥等人的支持。他們對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長技”的認識,是經歷了一個過

,在地方是曾國藩、李鴻章、程的。六十年代初,他們所看到的“長技”,僅僅是船堅炮利,因此大力引進軍事裝備和軍工生產,創辦制造局,船政局等。后來,他們進一步認識到經濟力量是軍事力量的基礎,“必先富而后能強”,于是著手建立近代工礦交通企業。他們沒有提出而且也不可能提出把學習西方的運動推向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方面的改革。

[教師過渡]下面請同學們把洋務運動的概況看一下,然后歸納,內容應包括時間、旗號、主要內容、各條內容之間的聯系等。

[板書]3.洋務運動的概況?

??[學生看書]??

[教師提問]洋務運動的時間范圍是什么?[學生回答]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

[教師提問]洋務運動主要打著什么樣的旗號進行?[學生回答]“師夷長技”“自強”“求富”。

[教師提問]洋務運動分為幾個時期?每一時期的基本特點是什么?[學生回答]洋務運動打著“自強”“求富”的旗號,前后分為兩個時期,19世紀60年代~70年代為前期,19世紀70年代~90年代為后期。

[教師提問]洋務運動的主要內容有哪些?

[學生回答]在前期,洋務派采用西方先進生產技術,創辦了安慶內軍械所,江南制造總局,福州船政局等一批近代軍事工業。

洋務運動后期,洋務派在創辦軍事工業的同時,又創辦了一批民用工業。主要有上海輪船招商局、漢陽鐵廠、湖北織布局等。

從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洋務派又籌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軍。隨著洋務運動的展開,洋務派在各地開辦了一些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培養了一批近代外交、軍事和科技人才。

[教師引導]同學們從上面的回答中,能否得出“洋務”的含義。請大家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洋務”指涉及外洋的一切事務,它包括軍事、民用工業的創辦、訓練新軍、派遣留學生等,后又擴展到修路、開礦、辦廠等。(注:學生如果不能得出正確結論,則可由教師講解解決)

[教師提問]請同學們用最簡潔的語言來說明洋務運動主要內容之間的聯系。

[學生回答]洋務運動前期,洋務派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工業。到了七十年代,又以“求富”為旗號創辦了一批近代民用工業,以彌補軍事工業發展中面臨的資金、燃料和交通等方面的問題。為了培養洋務人才,洋務派又開辦了一些科技學堂和軍事學堂,培養了一批近代外交、軍事和科技人才。

[教師小結]從前面的內容看,洋務運動的概況一問題里,我們講了①時間、②旗號、③主要內容幾點,下面我們用板書表現出來。

[板書]①時間: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②旗號:“自強”“求富”

③主要內容:a.創辦了近代軍事工業;b.創辦了近代民用工業;c.籌劃海防、創建海軍;d.創辦新式學堂,培養新式人才。

[教師引導]請同學們把洋務企業的介紹迅速瀏覽一下。然后思考:洋務派創辦的企業屬于什么樣的性質?

[學生閱讀]??

[教師指導]先請同學們在閱讀內容中找出洋務企業的特點。

[學生回答](1)安慶內軍械所生產的子彈供湘軍自用,經費由軍費中拔給。(2)江南制造總局是官辦的,經費由清政府調拔,生產不計成本,不考慮經濟效益,缺乏發展的動力。它采用封建衙門式的管理,用管軍隊的辦法來約束工人,工人缺乏生產積極性,產品質量也得不到保證。(3)福州船政局起初聘請洋匠,但洋匠受雇期間,挾技居奇,唯利是圖。后來福州船政局改變了這種狀況。

[教師引導]那同學們想一想,洋務派創辦的企業屬于不屬于真正的近代企業?

[學生回答]不屬于。

[教師引導]那算是資本主義的經營模式嗎?

[學生回答]不算,近代化的機器生產,應有相對應的管理模式。洋務派用機器生產,但在管理、技術、資金方面都是舊的模式,因此,不能算作真正的近代化的資本主義的企業模式。[教師分析]關于洋務運動的概況,我想講以下幾點:

一、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90年代由清朝中央政府中的洋務派掀起的一場以學習西方先進技術的手段,以維護清朝統治為目的一場運動。他們在中央以奕為代表,在地方以曾、李、左、張為代表,先后打出了“自強”和“求富”的旗號。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民用工業。并且在70年代,由于東南海疆危機,清政府又開始籌劃海防,在內建成了三支海軍,為了培養洋務人才,從1862年開始,洋務派不斷創辦新式學堂,派人出國留學,以適應洋務運動發展的需要。下面,我們介紹一個代表——江南制造總局。

江南制造總局:1865年,李鴻章購買了上海虹口的美商旗記鐵廠,該廠是當時“洋涇浜外國廠中機器之最大者”,能夠制造輪船及槍炮。他將這座鐵廠與原來丁日昌、韓殿甲分別主持的二所炮局合并,成立了江南制造總局(簡稱“滬局”)。1867年,該局由虹口遷至上海城南高昌廟,規模大為擴充。滬局的生產主要由五項:一是槍支,二是大炮,三是彈藥,四是鋼鐵,五是造船。從1869年后,滬局每年有固定的經費來源,1874年到1894年間,每年經費最多時高達九十萬零七千余兩(1884年),最低時為三十五萬三千余兩(1877年),平均每年約六十六萬兩。同其他制造局相比,滬局經費充裕,技術力量比較雄厚,因而成為當時國內最大的兵工廠。

[教師過渡]上面我們學習的是洋務運動的概況。洋務運動到19世紀90年代破產,以1895年中日戰爭中的威海衛之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為標志。那么,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呢?在導致它失敗的因素中,哪一個因素是主要的、根本的呢?下面我們對此來作一分析。

[板書]4.洋務運動的破產及原因

[教師引導]前面我們講過甲午中日戰爭的內容。我們清楚,甲午中日戰爭中威海衛之戰北洋艦隊全軍覆亡,標志著洋務運動徹底破產,請同學們根據前面我們所找的洋務企業的特點,來思考洋務運動失敗的原因。大家可以討論一下,然后回答。

[學生討論]??

[學生回答]回答一:沒有科學的管理方法,生產過程中不計成本,不講效益。回答二:洋人挾技自居,不肯真正地幫助中國。

回答三:產品質量不過關,比如,洋務企業制造的炸彈,銅箍不合格,戰時需用挫刀加工,然后才能用。北洋海軍在戰斗中使用過這種炮彈,深受其害。

回答四:官吏貪污,中飽私囊。比如上海輪船招商局長期使用官款,發展迅速。從1873年到1893年,它獲利白銀六百多萬兩,但大都落入李鴻章私囊。民間有“宰相合肥天下瘦”的說法。

回答五:閑散人員過多,人浮于事,效率低下,工人沒有政治上的、人身上的自由。積極性調動不起來。

[教師分析]同學們分析的都很有道理。下面,我具體地把這個問題分析一下。

一、洋務運動是清朝地主階級內部為鎮壓人民反抗,維護清朝統治而采取的學習西方技術的措施。這場運動的指導思想是“變器不變道”(器指技術,如堅船利炮。道指的是傳統的倫理道德和封建專制制度)。也就是說,只學習西方的先進技術,不改變中國的政治制度。因此,我們把洋務運動稱作是技術層面上的變革。在近代化問題上,洋務運動只是在經濟上的機器生產方面作了一些探索。由于沒有做配套改革,因此,失敗是必然的。而且,對曾、李、左這些人來說,他們也不會、不可能實行政治上的變革,這是由他們的階級屬性決定的。

二、由于只是技術上的改進,因此在洋務運動中出現了一種奇怪的現象:那就是近代化的機器生產面對的是中世紀的管理方式。除此之外,不計成本、不講效益、資金管理不善等問題在洋務企業中司空見慣。從軍事工業來看,完全采取官辦的形式。經費主要來自海關關稅、厘金、軍餉等。它們的產品,不是普遍的商品,不參加市場的交換。它們所生產的槍炮、彈藥、船艦,一般是由清政府調拔使用,不計算產品的價格。在經營管理上具有濃厚的封建性。就組織而言,每個局、廠不是獨立的企業單位,而是政府的一個分支部門。上有總督、巡撫監督、總理衙門節制;下有總辦、會辦、提調、委員、司事等。另外還有一批掛名支薪,并未到差的人員。工廠衙門化,是企業辦不下去的原因之一。以當時的福州局為例,據1873年閩浙總督李鶴年等奏稱:閩局(福州船政局)每月“洋員匠薪”“監工員薪水”“書役工伙”“工匠工食”“使丁運夫挑工口糧”“各船薪費”等項開支共約三萬九千余兩。當時該局每月額定經費為五萬兩,“薪水工食”等竟占去將近百分之八十,無怪乎該廠造船費用大大超過了向國外購船的費用。

三、洋務運動沒有在全國形成一個系統的整體的工程。只憑幾個熱心的督撫在辦理,力量分散,難成大勢。再加上頑固派的阻撓,因此,進程舉步維艱。

四、洋人挾技自居,唯利是圖。從內部對洋務運動加以破壞。

五、除了上面四點之外,還應注意的是洋務運動中,當時清朝的最高統治者為“平衡”勢力,利用頑固派壓制洋務派,導致了洋務運動進展緩慢。另外,1891年后,慈禧太后把海軍軍費移作修頤和圓。削弱了北洋艦隊的力量,甲午戰敗,不能說與此無關。

[教師過渡]同學們,洋務運動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在向西方學習過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位置,那么,我們應當如何來評價這場運動呢?如何面對對洋務運動毀譽參半的評價呢?怎么樣給它一個正確的評價,這是我們應掌握的。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這個問題。

[板書]

二、洋務運動的評價

[教師指導]我們一起來讀一下這一目中的內容,看一下教材的觀點是什么?

[師生朗誦]在甲午中日戰爭中,北洋艦隊全軍覆沒,洋務運動也隨之破產。洋務運動發生在中國近代社會新舊交替的特殊歷史階段中,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洋務派的主觀目的是維護封建統治,而不是把中國引向資本主義。它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引進了西方先進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洋務運動為中國近代企業積累了生產經驗,培養了技術力量,在客觀上為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洋務運動不能挽救清朝的統治是必然的。其理由有以下幾點。

一、“變器不變道”的指導思想注定了洋務運動必然失敗。近代化的經濟模式的建立必須用近代化的政治制度來做保證。思想文化的傳播乃至成為主流也是必要的。而洋務運動做不到這點。

二、洋務派主觀上并不希望中國出現資本主義,甚至在其創辦民用工業之時,一再表示不允許私人創辦同類企業,對資本主義的產生起到了一定的阻礙作用。但由于洋務派在中國封建制度下,引進了同封建生產關系所不相容的新的生產力——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必然在客觀上加速了封建生產關系的瓦解,從而刺激了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這是不以洋務派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洋務派創辦民用工業,為了解決資金問題,采取“官督商辦”和“官商合辦”的方式,吸收私人資本。這“商股”部分即是民族資本主義因素。從70年代開始,更有一批官僚、地主、商人,直接投資于近代民用工業,終于使中國有了一點先進的生產能力。促進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也就促進了資產階級的出現和無產階級隊伍的擴大。而這兩個因素增長的速度越快,封建生產關系瓦解的速度就越快。這是洋務運動不能挽救清朝統治的第二個理由。

三、洋務運動不能挽救清朝統治還表現在:洋務派和頑固派的辯論及其對頑固派的不徹底的批判,多少動搖了恪守祖訓的傳統及綱常名教的絕對權威地位,對于學習西方開了好的風氣。又由于洋務派組織翻譯了不少外國科技書籍,派遣不同年齡和資歷的留學生,因而培養了一批外交和科技人才,而介紹西方社會科學知識,對于促進民主思想的傳播,也起到了一代風氣的拓荒作用。這也是洋務派辦洋務所沒有想到的。

從以上三個方面我們可以看出,洋務運動確實是一次失敗的封建統治者的自救運動。

[教師小結]同學們,我們在評價洋務運動時,應把握以下幾點。1.洋務運動是19世紀60~90年代清朝地主階級內部的一場自救運動。2.洋務運動發生在世界資本主義迅速發展時期。故而在運動中引進西方先進技術,創辦了一批近代軍事、民用企業。

3.洋務運動的指導思想“變器不變道”決定了洋務運動不會改變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的倫理綱常,這使得這場運動必然走向失敗。

4.洋務運動沒有使中國走向富強,但培養了一批近代工人和科技人員。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

5.洋務運動客觀上抵制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經濟侵略,客觀上促進了中華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為中國的近代化開辟了道路。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11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比較清楚地掌握宋元時期燦爛輝煌的科學技術成就的基本概況,包括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由此進一步了解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重大貢獻。

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了解宋元時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學、宋詞及杰出的詞人、繪畫及書法成就。

通過學習宋元時期的科學技術,對學生進行初步的科技史教育,使學生認識到我們的祖先在科學技術和文化方面居于世界地位,以及中華民族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學習古代科學家勤于探索、堅持不懈、勇于創新的精神。

通過了解《資治通鑒》的寫作過程,及《資治通鑒》的卓越成就,培養學生養成嚴謹的治學態度。

【教材分析】

本課的主題是宋元文化,而且是燦爛的宋元文化,可見宋元文化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特殊地位。它上承隋唐、下啟明清,以自己鮮明的時代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創造了中華文明又一個文化高峰。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及向世界的傳播。“司馬光和《資治通鑒》”與“宋詞和杰出的詞人”是本課的重點子目。

本課的難點,是在介紹史學、文學、藝術等方面成就時,如何使學生逐步形成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看待文化現象的能力。

課時:2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回憶隋唐時期雕版印刷的發展狀況以及現存的雕版印刷品等相關知識。

一、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指南針和火藥的應用

1、活字印刷術的發明

(1)隋唐時期,我國人民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思考“雕版印刷的缺欠和不便之處”?

教師適當舉例說明。如:宋太祖時由官方主持刻印《大藏經》,耗時、雕版13萬塊,印完后堆積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場。另外,當時一個刻工一天只能刻四五十個字,一本六萬字的書就需要三四年才能刻完。由學生通過示例歸納出結論,并切實感到改革雕版印刷術的必要。

(2)北宋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觀察教材中畢升的畫像,閱讀小字部分,了解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簡要歸納出活字印刷中的四道工序:刻制單字、排版、印刷、拆版。

對比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不同,引導學生思考“活字印刷術發明的作用”。體會畢升的創“新”在哪里?突出兩個“變”:變死字為活字,變死版為活版,既經濟又省時。

結合地圖了解活字印刷術在世界各地的傳播。

指導學生觀察插圖,進一步了解活字印刷術在以后的不斷改進和發展的狀況(木活字、錫活字、銅活字以及套色印刷等)。并引導學生聯想到今天,印刷業已告別了“鉛與火”的時代,進入到“光與電”的時代。

(3)15世紀,歐洲出現活字印刷術,比中國晚約四百年。

概括活字印刷術發明和推廣的情況。

2、指南針的應用

(1)戰國時期,制成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司南;

(出示《司南》圖片)引導學生思考:司南是由哪兩部分組成的?是根據什么原理制成的?(根據磁石指南的原理制成的)培養學生觀察、識圖的能力。

(2)北宋,指南針開始用于航海事業;

(3)南宋,指南針廣泛用于航海事業;

思考:羅盤針比司南有哪些進步?它是用什么方法制成的?這種導航儀器為什么會在北宋末年得到很快的應用?它的廣泛應用對中國和世界有何作用?

(4)指南針由阿拉伯人傳到歐洲。

3、火藥的應用

(1)唐朝中期,已有火藥配方的記載,

(2)唐朝末年,火藥開始用于軍事上,

(3)宋元,火藥武器廣泛用于戰爭,

(4)13、14世紀,火藥及火藥武器傳入阿拉伯和歐洲。

二、史學成就

《資治通鑒》取名的由來——“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

史學上的“兩司馬”

史學家年代著作體例敘事范圍

司馬遷西漢《史記》紀傳體通史黃帝到漢武帝時期

司馬光北宋《資治通鑒》編年體通史戰國到五代

三、宋詞

出示宋詞的三個的代表人物的作品,鑒賞并概括其特點:

派別詞人代表作品風格

婉約派李清照風格委婉,感情真摯,善于運用口語,顯得清新自然。

豪放派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慷慨激昂,氣勢豪邁。

辛棄疾

四、元曲

(1)由雜劇和散曲組成。

(2)秀的劇作家:關漢卿,其代表作是《竇娥冤》。

學生講述《竇娥冤》的故事情節。

五、繪畫

(1)宋代繪畫,突出表現在:山水畫、花鳥畫和風俗畫的創作中。

(2)李公麟,人稱“宋畫第一”。

(3)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描繪了北宋東京汴河沿岸的風光。

講述風俗畫與《清明上河圖》時,可指出風俗畫通過表現城鄉百姓的社會生活,展現具有鮮明民俗特色的時代風貌,折射出北宋經濟的發展狀況。《清明上河圖》以濃厚的生活氣息、精湛的筆墨及淳樸的藝術格調代表了宋代風俗畫的突出成就。

(4)趙孟頫的畫,人稱“神品”

六、書法

宋四家: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

七、小結(略)

八、作業:課后作業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12

一、指導思想

歷史課的教學著眼于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對世界有更深刻的了解,本學期主要學習世界歷史,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本情況

1、學情分析

由于以前學生對歷史不重視,基礎差,學習不太扎實,對于記憶性較強的科目學生有點偷懶,但只要老師有方法、有耐心,將枯燥乏味的歷史知識加以生動化、形象化,同時輔以豐富的教學手段,牢牢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39;求知欲,學生就定能將歷史知識學好。因為是畢業班,為了使中考總復習能提前進行,贏取更多更寶貴的復習時間,教學進度會大大加快,計劃本學期將《世界歷史》(上)授完。

2、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共分六個單元,21課,結合歷年中考要求,重點為近代史以后的內容。每課的內容多,知識點多,且容易混淆,要記憶的圖形也多,教師要教會學生理解,方能取得好的教學效果。

三、具體措施

1、講授切合實際、因材施教。以“開放式”、“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為主。采取先慢后快的進度:前三周較慢,待學生熟悉教材與教法、學法時按正常進度上課。

2、力求知識趣味化。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3、狠抓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課堂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積極參與。

4、練習要求規范認真。作業批閱及時、認真。

5、及時檢測,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13

一、課程目標

(一)內容標準

以元謀人、北京人等早期人類為例,了解中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列舉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距今年代。知道北京人制造石器,使用天然火,過著群居的生活。知道山頂洞人的磨制石器技術和人工取火技術。理解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2.過程方法與能力:

教師應盡可能采取啟發式教學,創設問題情境,促使學生主體參與,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探究的學習習慣。通過比較北京人、山頂洞人的不同,培養學生歸納、分析問題的能力。通過合理想像原始人一天的生活,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和通過各種途徑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培養豐富、合理的歷史想像能力以及語言組織、表達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祖國境內原始人類的文化遺存,認識到我們偉大的祖國不僅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也是人類起源和發展的搖籃之一,從而培養強烈的民族自豪感;通過觀察出土化石和遺跡,進而合理推斷遠古人類生活,培養科學求實的精神;通過學習遠古人類從低級到高級演進的過程,感悟人類進步過程的漫長與艱辛,培養不怕困難,不怕挫折,頑強拼搏,銳意進取的精神。

二、教學要點

重點:北京人和山頂洞人。

難點:勞動在從猿到人的進化過程中的作用。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1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并掌握先秦至南北朝的藝術成就

2、培養藝術欣賞能力和歷史分析、評價能力

過程與方法

1、以介紹世界八大奇跡引入新課

2、組織學生討論秦始陵兵馬俑所反映出的當時的社會現狀

3、播放課文涉及的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的動畫片,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

1、通過學習杰出的藝術成就,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

2、通過對藝術作品的欣賞,陶冶情操,養成發現美、感受美、追求美、創造美的意識

3、通過對杰出藝術成就的分析,使學生認識到人民的創造性是歷史文明和歷史進步的根本動力

教學重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1、戰國編鐘2、秦始皇兵馬俑

難點:1、王羲之、顧愷之的書畫成就2、秦始皇兵馬俑的藝術價值

教學準備:

教師:戰國編鐘的掛圖2、秦始皇兵馬俑掛圖3、王羲之、顧愷之書法作品投影

學生:收集世界八大奇跡的相關史料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談話:同學們聽說過嗎,世界上有八處古代文化遺址十分有名,被稱為“世界八大奇跡”,中國就占兩個。一個是舉世聞名的萬里長城,另外一個是在陜西出土的請示黃兵馬俑。今天毛窩們就一起去認識一下我國古代多姿多彩的藝術。

二、戰國編鐘與秦始皇兵馬俑

1、教師展示我國編鐘掛圖,引導學生閱讀相關內容。

2、給學生明確知識點,即戰國編鐘是在湖北隨州出土的,共有60多件,其特點是可演奏各種樂曲、音色優美、音域寬廣。

3、展示秦始皇兵馬俑組圖,告訴學生這些都是在陜西臨潼秦始皇陵出土的,其宏大的氣勢和精湛的技藝讓人嘆為觀止,堪稱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的典范。

4、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相關內容,并提出:秦始皇兵馬俑反映出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但也反映了落后的世界觀,是當時人們認識水平較低的表現。秦始皇希望自己長生不老,相信人的再世,故也為自己建立了一支地下軍隊。這些兵馬俑顯示了秦朝的強大,是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史的重要文物。

三、王羲之、顧愷之的書畫

1、過渡:了解了秦始皇陵的兵馬俑后,我們來欣賞一段動畫片,請同學們認真觀看,注意發現細節。(王羲之買鵝和替人寫扇的故事)

2、談話:大家欣賞了動畫片,這兩個故事講的是誰啊?不錯這兩個故事講的都是王羲之,那么王羲之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請同學們閱讀課文。

(在教師的引導下閱讀課文,知道王羲之是東晉時期的書法家,被后人稱為“書圣”)

3、肯定學生閱讀的收獲,告訴學生王羲之是在前人的基礎上,發展了書法藝術的,其書寫的特點是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遵美挺秀,后人評價:“飄若游云,矯若驚尼。”(播放王羲之書法的幻燈片,讓學生體會)

4、轉折:與王羲之齊名的.還有東晉的顧愷之,不過她不是書法家,而是一位畫家。

5、投影顧愷之《洛神賦圖》(局部),引導學生觀察、欣賞并閱讀課文。(了解顧愷之繪畫的特點及代表作品《洛神賦圖》和《女史箴圖》)

6、小結全課內容,結束新課。

板書設計:

第七課多姿多彩的藝術

1.戰國編鐘(湖北隨州)特點2.秦始皇兵馬俑

A、地點B、反映的社會關系C、價值

3.王羲之的書法

A、特點B、書圣C、《蘭亭序》

4、顧愷之的繪畫

A、特點B、《洛神賦圖》和《女史箴圖》

作業設計

達標訓練:

1.湖北隨州戰國墓中出土的一套編鐘,其主要用途是()

A記時報時B演奏樂曲C飲酒D工藝品

2.秦漢時期雕塑藝術的杰出代表作品是()

A馬王堆漢墓帛畫B秦始皇陵兵馬俑C長信宮燈D四羊方尊

3.民間流傳的“書成換白鵝”的故事,與下面有關的人物是

A王羲之B王獻之C顧愷之D李白

4.東晉書法家王羲之有一篇著名書法作品享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它是()

A《滕王閣序》B《多寶塔碑》C《蘭亭序》D《玄秘塔碑》

5.被后人尊稱為“書圣”的書法家是()

A鐘繇B王羲之C顧愷之D陶淵明

6.下列藝術品問世時間距離諸葛亮生活的年代最遠的是()

A《蘭亭序》B《洛神賦圖》C《女史箴圖》D龍門石窟佛像

7.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擅長人物畫,他的代表作有()

①《女史箴圖》②《洛神賦圖》③《蘭亭序》④《多寶塔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秦漢時期的美術中,成就最為突出的是()

A.書法B.繪畫C.雕塑D.青銅藝術

9.材料解析:

“這(規模如此宏大的陶傭群)是世界的奇跡,民族的驕傲。”(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

“世界上有七大奇跡。它的發現,使世界上有了八大奇跡。”(法國前總理希拉克)

“這些藝術珍品,達到了非凡的水平,表現了中國人民一貫的超人才能,全人類都將在這里受到鼓舞。”(盧森堡大公)

讀后請回答:

①法國前總理希拉克所說的世界第八大奇跡指的是什么?

②這一古代文化遺產為什么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免費初中歷史教案篇15

一、內容與分析

本節課要學的內容原始的農耕生活,指的是半坡氏族村落,河姆渡氏族村落始的農耕生活情況,理解它關鍵就是要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歷史遺物圖片、歷史地圖,觀察分析圖中的歷史信息。認識它的用途,進而了解當時的農耕生產和生活狀況,教學的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解決重點的關鍵是在教學中引導學生分析原始農耕典型的共同特征,把握好不同時期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的變化。

二、目標與分析

1.目標:了解中華文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掌握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狀況,

2、分析:理解河姆渡、半坡居民與前人的比較,原始氏族村落農耕文化的特點,掌握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是私有財產、貧富分化和階級的出現等概念難以理解,產生這一問題的困難的原因是初一的學生理解分析能力差,方法欠缺,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教師引導學生去分析私有財產、貧富分化和階級出現的原因,其中關鍵是在教學中多開展一些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有利于調節課堂氣氛。

四、教學過程設計

問題一:半坡氏族村落

設計意圖:通過此環節使學生了解到半坡氏族村落的發展情況。

師生活動:學生閱讀教材內容,結合教師提供的補充材料思考回答問題

問題1:半坡氏族村落的生產和生活狀況如何?

1、普遍使用磨制石器、木制的耒耜

2、種植粟(世界最早為河北武安磁山)

3、飼養豬、狗等動物,用漁具捕魚

4、食物種類豐富,粟(主)、魚、肉、蔬菜(副)

5、建筑半地穴式的房子,定居生活

6、制造彩陶,刻畫符號

7、紡線、織布、制衣

例題:半坡原始居民生產的陶器主要有(A)

A、彩陶B、黑陶C、白陶D、紅陶

變式練習: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原始農耕居民是(D)

A、北京人B、丁村人C、河姆渡人D、半坡人

問題二、河姆渡氏族村落

設計意圖:通過此題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河姆渡村落的發展歷史。

師生活動:先學生閱讀教材內容,然后結合教師補充材料思考回答問題。

問題1:我們看課文中“干欄式房屋”圖,這能說明什么呢?

說明河姆渡原始居民已經過著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除了種植水稻、開鑿水井、建筑干欄式房屋以外,還飼養家畜,以豬、狗、水牛為多。河姆渡原始居民還制造陶器、玉器和簡單的樂器。

問題2:那么,現在請同學們動腦筋想一想,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開始了原始的農耕生活;大量使用磨制石器和骨器;種植水稻、建筑房屋、開鑿水井;飼養家畜,制作陶器、玉器和樂器。

82247 主站蜘蛛池模板: C形臂_动态平板DR_动态平板胃肠机生产厂家制造商-普爱医疗 | 警方提醒:赣州约炮论坛真的安全吗?2025年新手必看的网络交友防坑指南 | 包头市鑫枫装饰有限公司| 冻干机(冷冻干燥机)_小型|实验型|食品真空冷冻干燥机-松源 | 安德建奇火花机-阿奇夏米尔慢走丝|高维|发那科-北京杰森柏汇 | WTB5光栅尺-JIE WILL磁栅尺-B60数显表-常州中崴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开业庆典策划-年会活动策划公司-舞龙舞狮团大鼓表演-北京盛乾龙狮鼓乐礼仪庆典策划公司 | 工程管道/塑料管材/pvc排水管/ppr给水管/pe双壁波纹管等品牌管材批发厂家-河南洁尔康建材 | CCC验厂-家用电器|服务器CCC认证咨询-奥测世纪 | 硬度计,金相磨抛机_厂家-莱州华煜众信试验仪器有限公司 | 北京京云律师事务所| 凝胶成像仪,化学发光凝胶成像系统,凝胶成像分析系统-上海培清科技有限公司 | 上海璟文空运首页_一级航空货运代理公司_机场快递当日达 | 海鲜池-专注海鲜鱼缸、移动海鲜缸、饭店鱼缸设计定做-日晟水族厂家 | 【直乐】河北石家庄脊柱侧弯医院_治疗椎间盘突出哪家医院好_骨科脊柱外科专业医院_治疗抽动症/关节病骨伤权威医院|排行-直乐矫形中医医院 | 医用酒精_84消毒液_碘伏消毒液等医用消毒液-漓峰消毒官网 | 水冷式工业冷水机组_风冷式工业冷水机_水冷螺杆冷冻机组-深圳市普威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作文导航网_作文之家_满分作文_优秀作文_作文大全_作文素材_最新作文分享发布平台 | 螺杆式冷水机-低温冷水机厂家-冷冻机-风冷式-水冷式冷水机-上海祝松机械有限公司 | 艾默生变频器,艾默生ct,变频器,ct驱动器,广州艾默生变频器,供水专用变频器,风机变频器,电梯变频器,艾默生变频器代理-广州市盟雄贸易有限公司官方网站-艾默生变频器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 | 专注氟塑料泵_衬氟泵_磁力泵_卧龙泵阀_化工泵专业品牌 - 梭川泵阀 | 杰福伦_磁致伸缩位移传感器_线性位移传感器-意大利GEFRAN杰福伦-河南赉威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 对照品_中药对照品_标准品_对照药材_「格利普」高纯中药标准品厂家-成都格利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澳门精准正版免费大全,2025新澳门全年免费,新澳天天开奖免费资料大全最新,新澳2025今晚开奖资料,新澳马今天最快最新图库 | 上海刑事律师|刑事辩护律师|专业刑事犯罪辩护律师免费咨询-[尤辰荣]金牌上海刑事律师团队 | 淄博不锈钢无缝管,淄博不锈钢管-鑫门物资有限公司 | 吸音板,隔音板,吸音材料,吸音板价格,声学材料 - 佛山诺声吸音板厂家 | 高效复合碳源-多核碳源生产厂家-污水处理反硝化菌种一长隆科技库巴鲁 | 珠宝展柜-玻璃精品展柜-首饰珠宝展示柜定制-鸿钛展柜厂家 | 沈阳建筑设计公司_加固改造设计_厂房设计_设计资质加盟【金辉设计】 | 精密冲床,高速冲床等冲压设备生产商-常州晋志德压力机厂 | 电采暖锅炉_超低温空气源热泵_空气源热水器-鑫鲁禹电锅炉空气能热泵厂家 | 环氧树脂地坪_防静电地坪漆_环氧地坪漆涂料厂家-地壹涂料地坪漆 环球电气之家-中国专业电气电子产品行业服务网站! | 脱硝喷枪-氨水喷枪-尿素喷枪-河北思凯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空气能采暖,热泵烘干机,空气源热水机组|设备|厂家,东莞高温热泵_正旭新能源 | TwistDx恒温扩增-RAA等温-Jackson抗体-默瑞(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石家庄小程序开发_小程序开发公司_APP开发_网站制作-石家庄乘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酶联免疫分析仪-多管旋涡混合仪|混合器-莱普特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 | 鼓风干燥箱_真空烘箱_高温干燥箱_恒温培养箱-上海笃特科学仪器 | 电销卡 防封电销卡 不封号电销卡 电话销售卡 白名单电销卡 电销系统 外呼系统 | 注塑机-压铸机-塑料注塑机-卧式注塑机-高速注塑机-单缸注塑机厂家-广东联升精密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 广州中央空调回收,二手中央空调回收,旧空调回收,制冷设备回收,冷气机组回收公司-广州益夫制冷设备回收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