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怎么寫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怎么寫篇1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猜謎引入。“我有一個好朋友,嘀噠嘀噠的不停的走,叫我學習和休息,真是我的好幫手”。這是什么?鐘表可以告訴我們什么?(時間)請你來說說這是幾時?(生:8時多)8時多多少呢?今天我們就來繼續(xù)研究有關(guān)時間的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時間。)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認識鐘面
師:我們要想認識時間可離不開鐘表這個朋友,請大家仔細地觀察一下鐘面,看看鐘面上有什么,同桌一起說一說。
師:好,說完了吧,誰愿意來把你看到的說給大家聽。誰想來?
(對,它和尺子上一樣,也有刻度線,看看這些刻度線有什么不同?)師:對數(shù)字的都是長一點的刻度線,這些長刻度線把鐘面分成了幾大格?我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
生:1,2,3,4,5,6,7,8,9,10,11,12。
師:好,這12個大格你們也數(shù)出來了嗎?
生:數(shù)出來了。
師:除了長刻度線,還有許多短刻度線,這些短的刻度線把一大格分成了幾小格?小朋友們自己來數(shù)一數(shù)一大格是幾小格,一共有幾小格?可以同桌商量一下。有知道的你說說。
生:有5個小格。
師:一共有幾小格呢?
師:對不對?咱們一起來數(shù)一數(shù),可以和屏幕一起數(shù),聲音大一點。(課件演示一個大格有五個小格)
生:2,3,4,5。
師:那整個鐘面上一共有多少個小格?大家都數(shù)的是60個嗎?你是怎么數(shù)的?
師:那你是怎么數(shù)的?
生:我是一大格,一大格數(shù)的。
師:你給大家上前面數(shù)數(shù),我們看看她是怎么數(shù)的?
(課件演示:鐘面上有60個小格)
認識1分,幾分
師:(課件演示:時針走一大格是一時)那我們看分針走了1小格是幾分啊?(課件演示)
生1:分針走1小格是1分。
師:不錯,分針走1小格就是1分鐘。分針走兩小格呢?你說?生:分針走兩小格是2分。
師:那分針從12走到1是幾分?
生:分針從12走到1是5分鐘。
師:是的,走到1是5分鐘。那分針如果從12走到2是幾分?
生:12走到2是10分。
師:對,分針從12走到2是10分鐘。如果分針繼續(xù)走,走到3。多少分?生:分針從12走到3是15分鐘。
師:對,分針從12走到3是15分,如果分針繼續(xù)走,走到4是多少分呢?走到5是多少分?走到6、7、8,9、10、11、12各是多少分,你知道嗎?生:知道。
師:我請給大家說?大家注意傾聽哦!
生:分針走到4是20分鐘,分針走到5是25分鐘。
師:誰想接著說?生:分針走到6是30分鐘。
······走到12是?
師:回到12了,這時分針正好走了一圈是多少分?
生:60分。
師:真不錯,分針走一圈正好是60分(課件演示:分針走一圈是60分)
認識1時=60分
師:時針和分針是一對好朋友,時針走,分針也走,現(xiàn)在請你再次觀察屏幕上的時針和分針是怎么走的。男生觀察時針,女生觀察分針(播放課件)
(1)男生匯報:時針走了一大格,是1小時
(2)女生匯報:分針轉(zhuǎn)動了一圈,是60分
(3)研討:剛才時針走了一大格,是1小時,分針轉(zhuǎn)動了一圈,是60
分,時針和分針同時走同時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1時=60分)
師:通過觀察我們發(fā)現(xiàn),時針和分針同時走,又同時停,雖然他們所走的路程不同,但他們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說,1時就等于60分。誰給大家讀一遍?好,你來讀。
生:1時等于60分。
讀時間
我們認時間的時候,不僅要看分針,而且要看誰?
生:時針。
師:好,下邊我們一起來認認時間,這是幾時?
大屏幕出示鐘表。(5時)
生:5時?
生:時針指向5和6的中間,還沒有指到6,指到5和6的之間,所以就是5時多。
師:時針指在4和5之間,就是4時多。我們繼續(xù)看,這是幾時多?(出示:6時10分)
(學生討論)
小朋友們,知道幾時我們看時針,那要知道分就得看分針了。
這么快,老師看一看,那誰能告訴大家這是幾時多?多出多少分?你說吧。師:那這是幾時幾分?你說?
出示4時5分
那么這個時間在電子表上怎樣表示呢?我們來看,因為是5分,不滿10分,所以我們在小圓點右邊的.第一位,添寫一個零。(板書:8:05)這個時間我
們還可以寫做8時05分。(板書:8時05分)像這樣的時間,你們會寫吧。
生:這是8時半。
師:我們還可以說成8時多少分?
生:30分。
師:對,8時半也就是8時30分。再看,這個時間可難,誰認出來了?(出示:4時55分。)
生:5時55分。
師:還有什么不同意見,你說說?
生:5時55分。
師:都認為是5時55分嗎?就沒有不同意見,你說說?
生:這是4時55分。
師:那你說說怎樣想的,為什么是4時55分呢?
生:因為那個時針快指到5,然后那個分針指到11,所以就是4時55分。師:好,我們來看。時針在4和5之間,接近5,到5了嗎?
生:沒有。
師:所以我們說它是4時多,分針指向11,所以我們說它是4時55分。聽懂了嗎?
生:聽懂了。
師:4時55分,還差多少分就是5時了?
生:差5分,
師:4時55分也可以說成差5分5時。
誰能這樣說說?
生:差5分5時
生活中的數(shù)學
其實在我們的生活中,時間無處不在,現(xiàn)在咱們來看,這是在哪?
生:天安門廣場。
師:北京天安門前,這是__日北京天安門前升降國旗的時間。誰認識這個時間?
升旗降旗
師:再看這是一張北京西到鄭州的火車票,你知道是幾時幾分開?
總結(jié)讀時間的方法
師:小朋友們真了不起,認識這么多時間,我們看幾時幾分,要先看時針,時針走過幾,就是幾時,再看分針指向幾,我們根據(jù)走1大格是5分,來確定是多少分,這樣我們就知道是幾時幾分了,你們聽懂了嗎?
生:聽懂了?(課本91做一做)
師:學會了認時間,你們高興嗎?老師也很高興,我們一起聽1分鐘的歌曲。(放歌曲,同時屏幕鐘表鐘表計時一分鐘)
(聽歌曲)
師:歌還沒有聽完呢,1分鐘的時間就到了。那你覺得1分鐘的時間怎么樣?你說說。
生:我覺得1分鐘的時間很快。
師:很快,的確,1分鐘的時間快的連一首歌都聽不完,雖然一分鐘很短暫,
但只要你不浪費他,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希望大家能珍惜每一分鐘,做時間的小主人,能做到嗎?
生:能。
三、鞏固應用內(nèi)化提高
1、練習二十三第1題
紅紅的一天
自己先說一說,生說
第一幅誰來說?
生:7時5分,紅紅在刷牙
······
2、連一連
練習二十三第2題
2、你能在鐘表上播出下面的時刻嗎?
表格出示:上午預備時間:7:50
中午放學時間:11:20
下午放學時間:4:25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怎么寫篇2
教學內(nèi)容:
P37-38及做一做、練習九。
教學目標:
1、能辨認銳角和鈍角,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2、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
能辨認銳角和鈍角,并能用自己的語言準確的描述銳角和鈍角的特征。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出示主題圖)
1、師:小朋友,這是我們寧波的甬江大橋,看,橋面上無數(shù)根拉索與橋面形成了許許多
多的角。你能找一找嗎?
2、學生交流匯報,并讓學生用手指一指找出來的角。
提問:有關(guān)角的知識,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3、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就繼續(xù)來研究角。
二、教學新授
1、(出示剛才學生從主題圖中找出的角)
你能把這些角分分類嗎?怎么分呢?(可四人小組討論)
2、學生匯報各組討論情況(學生一般會有兩種分類結(jié)果1、根據(jù)是不是直角分2、根據(jù)角的大小分為三類:直角、比直角大、比直角小)
3、根據(jù)學生回答,歸納
師:根據(jù)角的大小,我們可以把角的分為直角,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鈍角,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銳角。
(把剛才找出的角分三類顯示)
4、練習:書P39(1)
直角、銳角、鈍角生活中處處都有,請你找一找,說一說。
除了書上的,你還能舉個例子嗎?
5、師:剛才我找了直角、鈍角和銳角,現(xiàn)在請你自己動手來創(chuàng)造直角、鈍角和銳角。
(紙片、小棒、活動角等材料)
6、讓學生展示一下自己創(chuàng)造的直角、鈍角和銳角。
7、練習:書P39(2)連線
1)全體獨立完成
2)校對
8、畫角
師: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銳角、鈍角,那么怎么來畫銳角和鈍角呢?你可以利用你手中的直尺和三角板試一試。
9、讓學生自由嘗試
10、匯報,展示
1)展示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畫得是什么角?
2)說說你是怎樣畫鈍角和銳角的?
三、課堂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學了什么?(揭題:銳角和鈍角)
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學后記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怎么寫篇3
教學目標:
1、在游戲中體會事件的可能性,并進一步體會到有些事情的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來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發(fā)生的可能性,培養(yǎng)學生的表達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3、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思維的靈活性與求知欲,幫助學生感受到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聯(lián)系,體驗到在解決實際問題中的作用,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的態(tài)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游戲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事件發(fā)生不確定的。
教學難點:
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并會用這些詞語表達生活的事件。
活動準備:
課件、球、盒子、硬幣、記錄表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促學。
師:同學們老師給大家?guī)硪粋€小故事,想聽嗎?(點擊課件)請看屏幕:迪尼斯樂園舉行比賽,米奇和唐老鴨都決定回去看看,可是只有一張門票,讓誰去呢?最后它們決定用拋硬幣的方法來做決定。(板書:拋硬幣)
師:你們認為誰會去呢?
生1:米奇。
生2:唐老鴨。
師:到底是誰去呀,意見不統(tǒng)一,正好老師這里有一個1元硬幣,我們先來認一認硬幣的正反面。誰能識別硬幣的正面和反面?
師:印有1元字樣的這一面是正面,有花的這一面是反面。現(xiàn)在老師想來拋下這枚硬幣,正面就由米奇去,反面就由唐老鴨去。怎么樣?我請一位同學上來幫忙,誰來?
師:你的任務是老師拋完后要大聲告訴同學們你看到的是哪一面,好嗎?準備好了嗎?(師拋硬幣遮住,問學生)
師:同學們猜猜是哪一面朝上?
師:大聲告訴大家,哪面朝上?
生:正面。
師:正面朝上,這下米奇可高興了,因為它可以去觀看比賽。(猜對的學生很高興)
師:如果再拋一次,一定是米奇去嗎?
生1:是,一定是米奇去。
生2:不是,也有可能是唐老鴨去。
師:你確定嗎?你也上來拋一拋。(再指名生拋硬幣)
生:反面朝上。(猜對的學生歡呼)
師:反面朝上,唐老鴨高興得又蹦又跳。(生回座位)
師:同學們,在剛才的拋硬幣游戲中,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小秘密?
生1:硬幣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生2:米奇和唐老鴨都有可能去觀看比賽。
師:同學們可真了不起呀!你們想來試試拋硬幣嗎?(想)
師:請聽游戲規(guī)則:(略)
師:(拍手示意學生坐好)同學們剛才通過玩拋硬幣的游戲,你們看到硬幣落下后是什么情況?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通過游戲我們發(fā)現(xiàn)硬幣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也就是說正面或反面,這兩種可能都有。(板書:可能也可能)。
組織課堂:請組長收好硬幣,放回抽屜。
(設計意圖:由拋硬幣游戲開始感受事物的不確定性,學生在觀察、拋擲、猜測等活動中,初次體會硬幣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嘗試用“可能”、“也可能”等詞匯進行數(shù)學表達,在知識、情感上為后面學習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二、展開活動、自主探究。
1、師:同學們,剛才大家都玩得很開心,接下來我們再來玩?zhèn)€摸球游戲,好嗎?師生摸球。
師:(出示盒子)看,這是什么?
師:(指盒上標簽)對,里面有三個白球和三個黃球,誰愿意上臺和老師一起玩?
(生踴躍舉手,一位學生上臺)
師:咱們兩人這樣分工:我摸,你猜我摸出來的是什么顏色的球。
(臺下同學聚精會神,饒有興趣地看。師動作夸張地做出不看盒子的樣子,摸出一個球捏在手上)
生:(白色)
(師展開手掌正好是。臺下同學鼓起掌來,猜中了!第二次、第三次過程同上,猜中的學生鼓掌,沒猜中的有點失望)
師:你們也想這樣摸一摸、猜一猜嗎?(想)
2、學生小組合作摸球。(體驗不可能)
師:老師給每組同學都準備了一個小袋子,每個袋子里裝的都是3個白球和3個黃球。摸球之前,請聽好游戲規(guī)則:
1、小組其他成員猜會摸到什么顏色的球。
2、每人每次只摸一個球,摸球時眼睛不能看,也別讓猜的同學看見,每人連續(xù)摸兩次。
3、把摸到的球給大家看,不能爭不能搶,更不能讓球掉地上,要有團結(jié)協(xié)作、互相謙讓的精神。
4、組長負責把每個同學摸球的情況打鉤記錄下來。
5、把球放回袋子里,等組長記錄好,換個同學再摸。最后想一想,每次你都猜對了嗎?為什么?
(1)請組長拿出袋子和表格
(2)師指導摸球填表格
3、全班交流。
師:同學們摸了這么多次球,也猜了這么多次,我請小組長來告訴老師,你們小組摸球的情況如何?
(1)各小組匯報情況
(2)老師幻燈出示匯總表,根據(jù)組長匯報情況填表
師:同學們你們每次都猜對了嗎?(生:沒有)
師:怎么這么多同學沒有全猜對呢?從這張表格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原因呢?
(因為袋子里有白球和黃球,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黃球。)
師:淘氣和笑笑也做了摸球游戲請看(點擊課件)笑笑可能從盒子里摸到什么顏色的球?(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白球)齊讀一遍
(設計意圖:小組內(nèi)摸球猜球活動,意在使學生體驗從袋中摸一個球可能摸到黃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再次感受這種不確定性現(xiàn)象。學生摸得積極,猜得高興,較好地體會到了事件發(fā)生的不確定性。)
4、體驗不可能
智慧老人給小朋友們帶來了小問題
可能從這個袋子中摸到黑球嗎?(不可能)齊讀
可能從這個袋子中摸到紅球嗎?(不可能)
可能從這個袋子中摸到除白球和黃球以外其它顏色的球嗎?(不可能)
為什么?
師小結(jié):同學們真聰明,因為袋子里只有黃球和白球,所以,我們不可能從中摸到除黃球和白球以外其它顏色的球。(板書:不可能)小結(jié)
5、再次摸球。(袋子里都是黃球)(體驗一定)
師:老師最近學了一樣新本領(lǐng),無論誰從這個盒子里摸球,我都可能猜到是什么顏色。大家信嗎?不信,我們試試。這個盒子里面裝的也是6個球。這回我們換一個玩法,我請每個大組里最乖的小朋友來摸球,老師來猜。誰愿意和老師玩?(多次猜黃球)
(教師注意觀察學生的反映:是不是有不滿。)
師:怎么了,你們想說什么?(里面都是黃球)
師:很多同學都說對了,老師的確知道里面裝的都是黃球。所以,摸出一個一定是黃球。
如果盒子里裝的是6個白球呢?(摸出一個,一定是白球)如果盒子里裝的是6個紅球呢?(一定是紅球)
(板書:一定)
師小結(jié):剛才通過拋硬幣和摸球的游戲,我們知道了有的事件可能發(fā)生,有的事件不可能發(fā)生,有的事件一定發(fā)生。
(設計意圖:本小節(jié)讓學生在動腦思考中體驗到事件的確定性,在師生的趣味互動中既學新知又交流感情,調(diào)節(jié)課堂氣氛)
三、促成體悟,拓展延伸。
1、數(shù)學書第93頁:連一連。
小朋友們喜歡這樣的摸球游戲嗎?我們的好朋友淘氣、機靈狗和笑笑也來參加了。你們看!數(shù)學書第93頁的連一連。讀題,請同學們打開數(shù)學書本93頁
(1)先讀題目要求和內(nèi)容,獨立完成。
(2)匯報交流
師:現(xiàn)在來看看哪個小朋友最聰明不通過實驗也能判斷正確嗎?淘氣的盒子中摸出的是什么呢?
生:10個黃球,摸出來的一定是黃球。
師:那會摸到黑球嗎?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師:機靈狗的盒子呢?
生:10個白球,摸到的不可能是黃球。
師:那會是什么球?
生:一定是白球。師:那么笑笑的盒子摸出來的球會是什么?
生:5個黃球,5個白球,摸出來的可能是黃球。
師:也可能是什么球?
生:也可能是白球。
師:能完整的說一說嗎?
生:5個黃球,5個白球,摸出來的可能是黃球,也可能是白球。
2、聽要求起立。看看誰最機靈。
師:接下來,我們來課間休息,再玩?zhèn)€游戲,全體同學請注意,聽清老師的要求好嗎?我們玩的游戲是聽要求起立,看看誰最機靈。準備好了沒?有沒有信心?(有)
(1)站起來的同學中老師任意摸到一個同學一定是女同學。
(2)站起來的同學中老師任意摸到一個同學不可能是男同學。
(3)站起來的同學中老師任意摸到一個同學可能是女同學,也可能是男同學。
師:同學們可真厲害,請給自己一些掌聲鼓勵吧!
(設計意圖:本環(huán)節(jié)及時對新課知識進行補充和鞏固,使學生形成表象。并設計活動應用反饋,既調(diào)節(jié)了課堂氣氛,又加深了知識理解,形成一種教學互動)
四、聯(lián)系生活,內(nèi)化提高
聰明屋
師:同學們,在我們的身邊,每天都會有很多事情在發(fā)生。現(xiàn)在,老師又要考考聰明的小朋友,你覺得什么事情一定會發(fā)生,什么事情可能發(fā)生,什么事情不可能發(fā)生呢?請看屏幕,這里的題目你會嗎?誰來告訴老師。
學生說,老師注意評價。課堂小結(jié)
師: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有關(guān)可能性的問題,大家開心嗎?小朋友們,這節(jié)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新課標提倡學習生活數(shù)學,要求數(shù)學與生活緊密相聯(lián),通過練習對事情發(fā)生的情況進行牢固地加深,學生對生活中的確定事件和不確定事件的描述,能進一步掌握用數(shù)學語言進行準確的描述事件的可能性,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怎么寫篇4
課題:
認識厘米用厘米量課型:新授教學目標:
1、學生懂得測量物體的長度要用尺子,認識刻度尺。
2、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對幾厘米的長度有感性的認識。
3、學生學會用厘米作單位估測或測量比較短的物體的長度,掌握測量物體的方法。
4、培養(yǎng)學生動手操作和空間想象的能力,通過活動提高學生估測和測量的能力。教學重點與難點:
掌握1厘米的實際長度及初步學會用尺子量物體的方法.
教學設想:
本節(jié)課采用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充分觀察、思考、交流的基礎上認識厘米。由于厘米這個數(shù)學概念比較抽象,因此,課中安排的看一看、說一說、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動可以幫助學生形成關(guān)于厘米的風豐富表象,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從而讓學生更清楚地認識、理解1立尼究竟有多長。
一、學前導學
1、前置作業(yè):
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揭示課題,介紹測量的工具
在昨天的學習中,我們用不同的物體來測量長度,測量時有許多不方便,也不準確。在生活中,我們要用到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和測量工具——尺子,來測量。
二、探究活動
(一)獨立思考解決問題
一、認識直尺
1、小組交流:你看見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尺子?準備一把尺子,觀察并了解尺子上都有些什么,各表示什么。
2、全班匯報
二.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建立1厘米的長度概念
1.介紹1厘米:那么你知道1厘米是多長嗎?請你用直尺上表示出來。
首先找到刻度“0”,從刻度0到1,這中間的長度就是1厘米。你認為還有從哪個數(shù)字到哪個數(shù)字之間是1厘米長?
2.感知1厘米的實際長度:
(1)把1厘米的長度畫在黑板上;
(2)小組合作,找一找、比一比,我們身邊或我們身上哪些物品的長度是1厘米。
(3)用手勢表示1厘米的長度。
(4)想一想1厘米有多長。
3.觀察自己的刻度尺:你知道從刻度“0”到哪兒是2厘米長嗎?(從0到2)從刻度“0”到哪兒是3厘米長嗎?(從0到3)也就是說,從刻度“0”到幾,就是幾厘米。那么你的刻度尺一共有多少厘米?
(二)師生探究合作交流
用刻度尺測量物體的長度方法
1.學生小組動手測量紙條長度
(1)這有一張紙條,你知道它有多長嗎?小組討論、操作測量紙條的長度。
(2)小組匯報:你們是怎么測量的?
2.統(tǒng)一測量的方法
介紹:量物體的時候,把刻度尺的“0”刻度對準紙條的左端,再看紙條的右端對著幾,紙條就長幾厘米。
現(xiàn)在紙條的右端正好對著“5”,說明紙條長5厘米。
3.實際測量物體的長
(1)測量同桌準備的紙條,看一看它們分別長多少厘米?量的結(jié)果寫在紙條上,同桌檢查。
(2)量一量你帶來的新鉛筆長多少厘米。
(3)量一量
你的手掌寬度是()厘米。(取整數(shù))
一拃:你的拇指和中指之間的距離是()厘米。(取整數(shù))
三、自我檢測
課本第6頁練習一1——3題。
看練習一的1題中鉛筆的長度,筆尖不能靠近刻度尺的刻度,怎么量它的長度呢?利用三角板來卡一下量。
四、變式練習
1.如果有些東西兩頭都不能靠近尺子,那要怎么量出它的長度呢?例如花生的長度和1角硬幣的長度。
2、拿出不同長度的物品,先估一估,再量一量。
3、看圖填空
五、本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六、課后反思: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怎么寫篇5
教學目標:
1、 明白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 能夠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3、 能夠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4、 通過學習東南西北的知識來感受我們祖國的地大物博,認識到生活中處處都存在數(shù)學的道理。
教學重點:
1、正確辨別物體的方向。
2、利用東南西北來描述物體的方位。
教學難點:
1、建立東南西北的方向概念。
2、在實際生活中正確運用東南西北的知識來為生活服務,特別是同一物體相對于不同參照物的方向的體會。
教學準備:
教學課件,卡片,學生課前收集生活中判斷方向的物體。
教學設計:
一、 活動引入
1、 學生根據(jù)老師口令做動作。
2、 提問引入,提示課題。
二、 初步感受東、南、西、北的相對位置
1、 為學生分組并命名:東方隊,南方隊,西方隊,北方隊,中心隊。
2、 說一說:中心隊的前、后、左、右各是什么隊?
3、 說一說:四周各隊的對面各是什么隊?體會北方隊與南隊,東方隊與西方隊是相對的。
三、 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1、 觀察地圖,認識方向標。
2、 通過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海南,西藏,上海四個地方,在地圖上認識東南西北。
3、 小結(jié):面對地圖,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4、 活動記憶。
四、 闖關(guān)大行動
第一關(guān):“五岳”命名我能行!
第二關(guān):東、南、西、北我能辨!
第三關(guān):靈活運用我最棒!
第四關(guān):智慧生活我能行!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怎么寫篇6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在具體的統(tǒng)計活動中,經(jīng)歷數(shù)據(jù)的調(diào)查,收集和整理過程,并能根據(jù)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問題。
2、過程與方法:讓學生進一步體會統(tǒng)計的重要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知道四季的劃分,以及自己生日的季節(jié)。
教學重點:
1、對數(shù)據(jù)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過程有所體驗。
2、用方塊統(tǒng)計圖表示統(tǒng)計結(jié)果。
3、采用不同的'調(diào)查方法。
4、比較、分析、判斷,提出或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難點:
1、采用不同的調(diào)查方法。
2、能對調(diào)查的時間做出合理的推斷。
教具準備:
1、在小黑板上寫出教材的“涂一涂”的格子和“填一填”的表格,以備掛在黑板上使用。
2、日歷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今天是幾月幾日?有今天過生日的同學嗎?
2、明明今天過生日,他帶來了生日蛋糕和我們共同分享,我們一起為他唱個《生日歌》,好嗎?
3、同學們,你們知道自己的生日是哪一天嗎?誰來說說?
我想知道班里的同學生日在什么季節(jié)?該怎么辦呢?
二、玩中學
1、說一說。
說一說你的生日是幾月幾日?你知道是什么季節(jié)嗎?
2、分一分。
哪幾個月是春季?哪幾個月是夏季?哪幾個月是秋季?哪幾個月是冬季?四季是怎樣劃分的?
(1)小組討論。
(2)全班交流,匯報討論結(jié)果。
(3、說一說你有什么好方法記住四季的劃分?
3、調(diào)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調(diào)查同學們的出生季節(jié)。
(2)小組交流:怎樣收集和整理調(diào)查得到的數(shù)據(jù)?
4、涂一涂。
在統(tǒng)計表格中涂色,整理數(shù)據(jù)。
5、說一說。
(1)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同學最多?
(2)夏季和冬季過生日的同學有幾名?
(3)如果你們班某個同學的生日你不知道,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
(4)從圖中你還能發(fā)現(xiàn)什么?
三、全課小結(jié)
1、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2、統(tǒng)計的作用可大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用統(tǒng)計呢?
四、布置作業(yè)
1、調(diào)查一下你們村里,有多少學生讀小學、初中、高中、大學。
2、一個季度有多少個月?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怎么寫篇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結(jié)合本班同學的生日在什么季節(jié)進行統(tǒng)計,激發(fā)學生參與統(tǒng)計活動的愿望,培養(yǎng)他們的統(tǒng)計意識。
2、過程與方法:進一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調(diào)查、收集、整理的過程,能根據(jù)統(tǒng)計圖,分析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感受統(tǒng)計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并能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
教學重點:
對數(shù)據(jù)的調(diào)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所體驗。
教學難點:
能根據(jù)圖表中的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統(tǒng)計格子紙片。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情感,引入新課
師:大家看,小男孩在做什么?(過生日)
1、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的生日是幾月幾日,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3,4,5,
6,7,8,
9,10,11,
12,1,2,
2、猜:老師為什么這樣寫呢?(生猜測)
教師貼春,夏,秋,冬
3、學生欣賞四季景-片。
老師準備了綠,紅,黃,白四種顏色的紙卡來分別代表這四個季節(jié)。綠色代表什么?紅色呢?-?白色?
同桌記一記四季是如何劃分的?
4、每位同學選代表自己生日的紙卡。小組內(nèi)相互檢查每人是否拿對了。
5、老師想知道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的同學最多,該怎么辦?
二、親自調(diào)查,收集數(shù)據(jù)
1、調(diào)查準備
師:你們想用什么方法調(diào)查呢?(生匯報)
師:接下來我們就用站排的方法來統(tǒng)計。調(diào)查時要注意哪些問題呢?(生答)
2、合作調(diào)查。
3、匯報交流
三、分析統(tǒng)計結(jié)果,解決問題
打開書90頁。涂一涂。注意每個小格代表一人。
師:仔細觀察圖,看看你能發(fā)現(xiàn)什么?還能提出哪些數(shù)學問題?
生自由說
四、可能性教學滲透
師:老師聽說我們班要轉(zhuǎn)來一名新同學,你們猜猜他最有可能在哪個季節(jié)過生日呢?說出自己的理由。
五、拓展應用
小明看到同學們都表現(xiàn)這么棒,想邀請大家一起參加今天晚上的生日聚會,可不知該買什么口味的蛋糕。各組用喜歡的方法調(diào)查,分組統(tǒng)計,完成統(tǒng)計圖。
六、游戲
同學們經(jīng)常玩剪刀石頭布,今天我們每人玩10次,看自己贏了幾次,輸了幾次,平局幾次,用自己的方法來統(tǒng)計。(學生每人1張白紙,用來記錄)
七、拓展延伸,全課小結(jié)
師: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說)
師:請大家想一想,在我們的生活當中,還有哪些問題需要統(tǒng)計呢?(自由說)
板書設計:
生日
3,4,5,春
6,7,8,夏
9,10,11,秋
12,1,2,冬
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教案怎么寫篇8
一、教學目標
(一) 數(shù)與代數(shù)
1、第一單元“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在這一單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數(shù)一數(shù)”等活動,經(jīng)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第二單元“乘法口訣(一)”,第七單元“乘法口訣(二)”。在這兩個單元的學習中,學生經(jīng)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nèi)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分一分與乘法”,第五單元“除法”。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jīng)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guān)系。
4、第六單元“時、分、秒”。學生通過時、分、秒的學習,初步養(yǎng)成遵守和愛惜時間的良好習慣。在實際情景中,認識時、分、秒,初步體會時、分、秒的實際意義,掌握時、分、秒之間的進率,能夠準確的讀出鐘面上的時間,并能說出經(jīng)過的時間。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觀察物體”。在這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將經(jīng)歷觀察的過程,體驗到從不同的位置觀察物體,所看到的物體可能是不一樣的,最多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能正確辨認從正面、側(cè)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通過觀察活動,初步發(fā)展空間概念。
2、第五單元“方向與位置”。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能根據(jù)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從而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三)統(tǒng)計與概率:第九單元“統(tǒng)計與猜測”。通過本單元的學習,學生將進一步體驗數(shù)據(jù)的調(diào)查、收集、整理的過程,根據(jù)圖表中的一些數(shù)據(jù)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并與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初步形成統(tǒng)計意識。在簡單的猜測活動中,初步感受感受不確定現(xiàn)象,體驗有些事件發(fā)生是確定的,有些則是不確定的。
(四)實踐活動:本冊教材安排了三個大的實踐活動——“節(jié)日活動”“地球旅行”“人類的好朋友”,旨在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在其他具體內(nèi)容的學習中,安排了“小調(diào)查”活動和貼進生活多樣化的應用性問題,旨在對某一知識進行實際應用。
二、教學重點
1、從具體的情境中抽象出乘法算式的過程,體會乘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乘法解決的問題,初步感受乘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2、學生經(jīng)歷2——5和6——9乘法口訣的編制過程,形成有條理的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初步的推理能力,能正確運用口訣計算表內(nèi)乘法,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通過大量的“分一分”活動,經(jīng)歷從具體情景中抽象出除法算式的過程,體會除法的意義,從生活情景中發(fā)現(xiàn)并提出可以用除法解決的問題,體會除法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學會用乘法口訣求商,體會乘法與除法的互逆關(guān)系。
三、教學難點:
理解乘除法的意義并能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措施:
1、培養(yǎng)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愿望。
2、創(chuàng)造情境。
3、鼓勵算法多樣化。
五、課時安排:
1、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5課時
2、乘法口訣(一)---------------------10課時
3、觀察物體---------------------------4課時
4、分一分與除法------------------------13課時
5、方向與位置-----------------------4課時
6、乘法口訣(二)-------------------7課時
7、除法----------------------------8課時
教學進度表
20__—20__學年度上學期(二年級)
周
次起止
月日計劃進度課時數(shù) 備
注
單元(課)節(jié)教學內(nèi)容
19、1~5第一單元1-4 數(shù)一數(shù)與乘法4
28~12一、二單元5、1-3乘法口訣4
315~19第二單元4-7乘法口訣4
422~26二、三單元8-10-1口訣、觀察物體4
529~10、3三、四單元2-4-1觀察物體、除法4
66~10第四單元2-5分一分與除法4
713~17第四單元6-9分一分與除法4
820~24第四單元10-13分一分與除法4
927~31第五單元1-4方向與位置4
1011、3~7第六單元1-4時、分、秒4
1110~14六、七單元5-1-3乘法口訣(二)4
1217~21第七單元4-7乘法口訣(二)4
1324~28第八單元1-4除法4
1412、1~5第八單元5-8除法4
158~12第九單元1-4統(tǒng)計與猜測4
1615~19總復習4
1722~26復習4
1829~1、2復習4
195~9復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