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教案主題
教師教案主題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復數的有關概念,如虛數、純虛數、復數的實部與虛部、兩復數相等、復平面、實軸、虛軸、共軛復數、共軛虛數的概念。
(2)正確對復數進行分類,掌握數集之間的從屬關系;
(3)理解復數的幾何意義,初步掌握復數集C和復平面內所有的點所成的集合之間的一一對應關系。
(4)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訓練學生條理的邏輯思維能力.
教學建議
(一)教材分析
1、知識結構
本節首先介紹了復數的有關概念,然后指出復數相等的充要條件,接著介紹了有關復數的幾何表示,最后指出了有關共軛復數的概念.
2、重點、難點分析
(1)正確復數的實部與虛部
對于復數,實部是,虛部是.注意在說復數時,一定有,否則,不能說實部是,虛部是,復數的實部和虛部都是實數。
說明:對于復數的定義,特別要抓住這一標準形式以及是實數這一概念,這對于解有關復數的問題將有很大的幫助。
(2)正確地對復數進行分類,弄清數集之間的關系
(3)不能亂用復數相等的條件解題.用復數相等的條件要注意:
①化為復數的標準形式
②實部、虛部中的字母為實數,即
(4)在講復數集與復平面內所有點所成的集合一一對應時,要注意:
①任何一個復數都可以由一個有序實數對()確定.這就是說,復數的實質是有序實數對.一些書上就是把實數對()叫做復數的.
②復數用復平面內的點Z()表示.復平面內的點Z的坐標是(),而不是(),也就是說,復平面內的縱坐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1,而不是.由于=0+1·,所以用復平面內的點(0,1)表示時,這點與原點的距離是1,等于縱軸上的單位長度.這就是說,當我們把縱軸上的點(0,1)標上虛數時,不能以為這一點到原點的距離就是虛數單位,或者就是縱軸的單位長度.
③當時,對任何,是純虛數,所以縱軸上的點()()都是表示純虛數.但當時,是實數.所以,縱軸去掉原點后稱為虛軸.
由此可見,復平面(也叫高斯平面)與一般的坐標平面(也叫笛卡兒平面)的區別就是復平面的虛軸不包括原點,而一般坐標平面的原點是橫、縱坐標軸的公共點.
④復數z=a+bi中的z,書寫時小寫,復平面內點Z(a,b)中的Z,書寫時大寫.要學生注意.
(5)關于共軛復數的概念
設,則,即與的實部相等,虛部互為相反數(不能認為與或是共軛復數).
教師可以提一下當時的特殊情況,即實軸上的點關于實軸本身對稱,例如:5和-5也是互為共軛復數.當時,與互為共軛虛數.可見,共軛虛數是共軛復數的特殊情行.
(6)復數能否比較大小
教材最后指出:“兩個復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要注意:
①根據兩個復數相等地定義,可知在兩式中,只要有一個不成立,那么.兩個復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只有相等與不等關系,而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
②命題中的“不能比較它們的大小”的確切含義是指:“不論怎樣定義兩個復數間的一個關系‘<’,都不能使這關系同時滿足實數集中大小關系地四條性質”
(二)教法建議
1.要注意知識的連續性:復數是二維數,其幾何意義是一個點,因而注意與平面解析幾何的聯系.
2.注意數形結合的數形思想:由于復數集與復平面上的點的集合建立了一一對應關系,所以用“形”來解決“數”就成為可能,在本節要注意復數的幾何意義的講解,培養學生數形結合的數學思想.
3.注意分層次的教學:教材中最后對于“兩個復數,如果不全是實數就不能本節它們的大小”沒有證明,如果有學生提出來了,在課堂上不要給全體學生證明,可以在課下給學有余力的學生進行解答.
教師教案主題篇2
教學目標:
1.引導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時代背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閱讀課文,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品味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并對感情表達深刻的語句和詞語加以運用。
2.學會區分觀點和材料,通過討論分析作者是怎么批駁他人觀點以及樹立自己觀點的,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
3.通過抓住重點語詞,品味本文尖銳犀利、富有諷刺意味的語言。認識魯迅雜文的特點,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增強學生民族民主意識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學重點:
1.聯系時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駁的觀點,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
2.區分觀點與材料,梳理作者的論證思路。
3.品味本文尖銳犀利、富有戰斗性、諷刺性的語言。
教學過程:
活動一:初讀識文體
一、認識文體
1.引教案導語:有人說張三的成績很差,因為張三是我們九2班的學生,于是就出現了一些言論“九2班的學生成績很差”。同學們,你們覺得他說的對嗎?
2.學生現場反駁這個觀點,并提出自己的觀點。
歸納小結:同學們,像我們剛才這種先反駁敵方的觀點,再提出自己的觀點的方式叫駁論,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一篇駁論文,也是一篇雜文。
3.展示幻燈片,介紹駁論文的文體知識。
駁論文:通過反駁對方的論點來闡明自己論點的議論文,一般有三種方式: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
雜文:一種散文體裁,不拘泥于一種形式,偏重議論,也可以敘事。多為針對現實社會的各種問題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樣、反應迅速、褒貶色彩鮮明并具有強烈的戰斗性和文學性。
二、了解背景
1.老師板書課題,并故意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寫成《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2.要求學生齊讀板書的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引導發現課題是一個反問句式,明確這是作者對“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一論調的否定,并逐步體會本文用反問句作標題的妙處。
3.提出疑問:這句話是誰說的?為何這么說?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展示當時國民黨的一些反動論調,了解背景。
歸納小結:
本文寫于1934年9月25日,時值“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之間。當時,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在踐踏了東北三省之后,又向關內步步進逼,亡國滅種的威脅迫在眉睫。帝國主義的奴役與中國古老的封建傳統相結合,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悲觀失望的情緒主宰了一部分人的頭腦。1934年8月27日《大公報》社評《孔子誕辰紀念》哀嘆:“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力,既已蕩焉無存,不待外侮之來,國家固早已瀕于精神幻滅之城。”針對這種論調,魯迅寫下了這篇的雜文。
活動二:再讀明主旨
結合背景知識和全文內容,明確本文批駁的觀點是什么,主張的觀點是什么,明確文章的主旨。
1.提出問題: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
2.學生討論回答。
3.梳理文章結構,明確論證過程。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對方的論據和論點。
第1段:對方論據——自夸地大物博,信國聯,求神拜佛。
第2段:對方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第3、4、5段):通過駁論證的過程駁倒對方的論點。
第3、4段:失去的是“他信力”。
第5段:發展的是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6、7、8段):明確樹立自己觀點,間接批駁對方的論點。
第6段:提出自己的觀點——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
第7、8段:舉例證明自己的觀點。
第四部分(第9段)得出結論——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不足為據,要看地底下。
4.學生找出支撐對方論點的論據,討論交流對方論據能不能論證對方論點。
5.再找出支撐作者論點的論據,體會作者是如何正面立論,并間接駁倒對方的。
活動三:細讀品語言
1.閱讀課文第七段,討論交流這里出現的四種“中國的脊梁”指的是哪一類人?為什么稱為“中國的脊梁”?
明確:
在當時只有中國共產黨和廣大的抗日軍民才能算是“中國的脊梁”,而不是開頭提到的“自夸”“國聯”“求神拜佛”的人。因為只有稱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義的中國人,為人民著想,從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出發點,永遠也不會失掉自信力。
2.在筆記本上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等,思考歷哪些人物具有這樣的品行。
明確:
“埋頭苦干”指的是不貪圖名利,勤學苦練,創造燦爛文化,推動歷史進程的人,如畢升、李時珍等。“拼命硬干”指的是不怕流血犧牲的民族英雄,如李自成、岳飛、文天祥等。“為民請命”指的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顧個人安危,為百姓辦事的人,如杜甫、白居易、關漢卿等。“舍身求法”指的是歷盡艱辛,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顯、玄奘等,作者對在歷起過進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評價,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
3.齊讀最后一段,探討“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與上文中的哪些話相呼應。
明確:
“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呼應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公開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囂“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謬論。“要自己去看地底下”呼應的是上文提到的那些“埋頭苦干的人”等四類人以及“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
4.細讀課文,抓住“狀元宰相”“地底下”這兩個關鍵詞,理解“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含義。
明確:
“狀元宰相”是指當時國民黨反動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當時還處于地下斗爭狀態的群眾革命力量。這句話是說,中國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動文人發表出來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稱中國脊梁的人的所作所為。他們雖然“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但他們“有確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國人。
活動四:讀后談觀點
出示辯論題目“逆境是否有利于成長”,以小組為單位召開小型辯論會。
教師教案主題篇3
《清澈的湖水》
預期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感受風景的美好和小潔心靈的美好。
3、產生保護環境衛生的意識和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湖水)齊讀,誰能說說怎么樣的湖水?(學生自由講)
2、(板書:清澈的)齊讀,注意“澈”是翹舌。指名讀出“清澈”的感覺。
3、你見過清澈的湖水嗎?在清澈的湖水里可以看到什么?
4、過渡:這節課老師就和你們一起去欣賞清澈的湖水!打開書129頁,在讀書之前你要給自己和小伙伴提什么要求嗎?
這幾個小朋友提的要求也是你們每個人想給自己提的是嗎?你們學習的態度可真是認真,那么接下來就帶著你們的要求自由地讀讀書吧!
二、初讀課文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
2、反饋:
師:從你們的讀書聲中老師感受到你們個個都是愛讀書的孩子。課文美嗎?還想讀嗎?誰想讀第一小節?
(1)指名讀第一小節
你的普通話真準,老師要獎勵你一個智慧果!(課件出示帶有“兩側”的蘋果)請你讀。(再指名讀這個詞語——齊讀,注意“側”是平舌音)
說說你的左側是誰,右側是誰。
說得這么好,老師再獎勵你們一個智慧果(課件出示“卷起”,讀)你在哪兒見過“卷起”?
(2)第二小節誰來讀呢?(指名讀)
你讀得真好,聽的同學更認真,所以老師要獎你們一個大智慧果(課件出示“石龜”)高興地和它打聲招呼吧!(讀:親切地、生氣地、驚訝地……)
(3)第三小節我要請一個小組來讀,哪個小組想讀啊?
(課件出示:映出、鏡子、變幻)這三個智慧果獎給我們班最自信的孩子!指名學生當小老師帶領大家讀好這三個詞語。
你覺得“幻”字跟哪個字很像?(比較:幼)
(4)第四小節中有幾個生字特別難讀,哪個勇士敢于挑戰嗎?(指名讀,正音:攥、扔、企盼等)
(5)最后一小節留給最需要鍛煉的小朋友。(指名讀)
(6)師剛才大伙讀得很認真,聽得很仔細,老師要送你們一份大大的禮物(出示“欣賞”指導讀好,“賞”字跟哪個字很像?)
通過剛才的讀課文,你欣賞到了什么?(生自由講)
過渡:美麗的景色需要我們細細欣賞,接下來我們就跟著主人公小潔去欣賞吧!
三、學習1-3小節
1、(動畫課件播放)你看到了什么?(注意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
課文又是怎么寫的呢?(出示第一小節)自由讀
指名讀,評價:聽了他的讀你有什么感覺?誰也想來試試?
你的波紋更加長了,也更加美了!還有誰也想感受一下?
聽了你們的讀老師仿佛也看到了船頭兩側卷起白色的浪花,船尾拖著一條長長的波紋,真是美極了!大家一起試試吧!
2、我們的主人公小潔在哪兒呢?你發現了嗎?課文中兩次重復出現一個小潔的動作,看誰很快找出來?(緊緊攥著面包紙)小潔干嗎緊緊攥著張面包紙不放啊?帶著這個疑問我們讀讀2、3小節吧!
4、反饋:小潔為什么緊緊攥著面包紙呢?(估計學生會說“被景色吸引”或“怕弄臟湖水”之類,據生回答可以再提示:課文又是怎樣寫湖水的?找出來讀一讀)
重點句:湖水平得像一面鏡子……
(1)指名讀:誰想第一個站起來讀給大家聽?
你讀得真好,還有誰比他讀得更好?
讀得真美,完全有資格當小導游了!
(2)小游客們,讀了這句話,你們有什么問題想問問小導游嗎?(引導質疑)
點撥:山巒?(山峰)——這位同學能抓住自己不懂的詞語來提問,真不錯!
變幻的山巒?(播放課件:山的倒影隨著水波在動)請你自己看看畫面,根據畫面來回答這個問題。
為什么湖水平得像一面鏡子?——能抓住不懂的句子提問。(看圖解決:水面平,湖水清)
為什么小潔覺得像在天上飛,又像在水里游?
(3)看著這迷人的湖水你想夸夸它嗎?(指名讀,齊讀)
(4)欣賞了這么美的湖水,聽了你們的美讀,老師真想說“真是美不勝收啊!”(出示成語卡片“美不勝收”齊讀一次)難怪小潔覺得——引讀最后一句話。
5、過渡:(指圖)倒映在水中的山巒是如此的奇妙,那課文又是怎樣寫山巒的呢?自己讀一讀,找一找。
(1)指名讀(出示句子:看,那邊的山石像……這邊的山石像……半山腰的……)
(2)誰來做做“展翅欲飛”的動作?(如果學生飛了,點撥:石頭在那飛呀飛的?)
(3)其他幾塊山石請小朋友自己試著邊加動作邊讀一讀。
(4)指名表演讀。師:真有意思,還有誰向他挑戰?
(5)男女生賽讀。
(6)出示圖:看著圖說一說(意在指導背誦)
6、小潔只欣賞到這幾塊石頭嗎?(想象說話:有的山石像)
7、小朋友們的想象力真豐富,那誰也能用上句式說一說呢?
出示句式:看,那邊,這邊
8、師:我們的同學真厲害,把這些靜止不動的山石仿佛變成了一只只可愛的小動物,真是千奇百怪,栩栩如生啊!(出示成語:千奇百怪、栩栩如生)
9、小朋友們,我們跟著小潔蕩舟湖面,欣賞了如此美麗的風景,我們的心深深地被陶醉了,讓我們一起讀一讀1-3小節吧!
10、現在你們終于明白了小潔為什么緊緊攥著面包紙了嗎?老師想說的是:小潔手中攥的僅僅是面包紙嗎?——她攥住的是美啊!那手中的面包紙怎么辦呢?我們下節課再來解決吧!
四、鞏固字詞
課件出示智慧樹:剛才我們吃了許多智慧果,讓我們再來和它們打打招呼吧!
五、寫字指導
師:這節課我們跟著小潔欣賞了清澈的湖水,我們的眼睛變得更美了,也更亮了,下面讓我們把“眼睛”這兩個字寫好。
1、引導觀察字型。(請睜大眼睛看著這兩個字,你有什么發現嗎?)
2、書空筆畫。(拿起小手在空中寫一次)
3、學生書寫,注意姿勢。
4、展示交流。
教師教案主題篇4
針對實際復習情況,本學期計劃按照三步走的方式進行復習。第一步,復習八年級上下冊課本的基礎知識;第二步,分版塊進行專題和熱點的復習;第三步,主要集中在練習演練,將歷年的河北歷史真題和模擬題作為學生練習的重點,并在最后階段,為學生講解答題方式和答題技巧。
每復習一個階段歷史知識,先為學生解讀歷史學科考試說明,明確新課標和中考考試評價要求,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和復習指導思想。在復習教學中,我們按考試說明中規定的知識點和能力要求進行復習。復習課倡導以學生為中心,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和探究意識。回歸課本,夯實基礎,學會積累知識、運用知識和拓展知識學生必須掌握好課本的基礎知識,夯實基礎,以不變應萬變。讓學生在復習的基礎上,形成對知識準確的記憶,做到知識點的要點化、線索化、條例化、網絡化。復習進度及安排如下:
一、八年級上冊基礎知識部分:
每課時復習完安排背誦任務,當天下午利用20分鐘背誦時間復習掌握,最后五分鐘課代表出題進行對當堂任務的檢測,如發現不合格狀況,立即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適合的學習計劃,及時發現問題,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鼓勵和引導。
二、專題熱點板塊復習階段:(4、4—4、30)
1、列強侵略人民反抗——近代中國的屈辱史與抗爭史
2、回顧當史曲折發展——中國共產黨的發展歷程
3、大國崛起風起云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的發展史
4、除舊布新改革創新——中外近現代史上的重要改革
5、世界格局變化莫測——近現代國際關系的演變
6、引領潮流思想涌動——中外歷史上的思想解放運動
7、和平共處和諧外交——中日、中美、中俄、中非關系
8、民族團結國家統一——新疆、西藏
9、社會保障關注民生——聚焦中國的三農問題
10科技創新持續發簪——中外近代科技成就
三、期間為第二次模擬考試做準備
一方面進行綜合復習,查漏補缺,突出重點知識。既要有一定的跨度,又要有一定的廣度和深度,要抓住中心,以點帶面。另一方面要進行強化訓練,通過練題對學過的知識進行消化和鞏固。選擇一些能充分展示考生能力的新、活題型對學生進行嚴格訓練。練題形式要多樣化,包括課堂的口頭回答、書面作業、月考等,通過講解和練習,讓學生在掌握知識的同時,使能力得到培養。
四、利用最后10天,學生將四冊課本知識進行系統的理解和把握,自由支配時間,針對基礎知識和做過的專題和熱點問題,進行回顧和在理解,自己把握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系,構建知識網絡。
在臨近考試的前幾天,對學生做系統的考前和答題方法答題技巧以及注意事項燈內容的培訓,并配合考前學生心理及情緒的變化,幫助學生減輕學習壓力,并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和輔導。
教師教案主題篇5
《淺水洼里的小魚》
教學目標:
★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內容,體會人物的對話,表達對小魚的憐惜和對小男孩的敬佩之情。
★使學生進一步樹立保護小動物、珍惜生命的意識。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內容,抓住人物對話,體會小男孩對小魚的熱愛。
教學難點:
初步學會從人物的對話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
2、小組按自然段讀、指名讀課文:讀得正確。
3、重點強調“甚至、蒸、死”的讀音和“甚至、乎、叨”的字形。
三、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的主要內容。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2、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內容。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指名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二、朗讀感悟。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讀出你的感受。
2、先在小組內朗讀、表演第二——六自然段內容:體會小男孩救魚的執著與專注。分角色并加動作進行反復朗讀、表演。
3、小組匯報、表演的情況,全班同學驚醒評價。
4、啟發思考與想象。
(1)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為什么使你感動?
(2)小男孩明明知道撿不完,可他為什么還要一個勁兒的撿?
(3)讀了這篇課文后,你有什么想法?
三、學生自由發言:
假如你抗到受傷的小動物,你在乎嗎?你會怎么做?
教師教案主題篇6
學習目標
1.通過一些實例,來感受一次函數、二次函數、指數函數、對數函數以及冪函數的廣泛應用,體會解決實際問題中建立函數模型的過程,從而進一步加深對這些函數的理解與應用;
2.初步了解對統計數據表的分析與處理.
學習過程
一、課前準備
(預習教材P104~P106,找出疑惑之處)
閱讀:2003年5月8日,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緊急啟動“建立非典流行趨勢預測與控制策略數學模型”研究項目,馬知恩教授率領一批專家晝夜攻關,于5月19日初步完成了第一批成果,并制成了要供決策部門參考的應用軟件.
這一數學模型利用實際數據擬合參數,并對全國和北京、山西等地的疫情進行了計算仿真,結果指出,將患者及時隔離對于抗擊非典至關重要、分析報告說,就全國而論,菲非典病人延遲隔離1天,就醫人數將增加1000人左右,推遲兩天約增加工能力100人左右;若外界輸入1000人中包含一個病人和一個潛伏病人,將增加患病人數100人左右;若4月21日以后,政府示采取隔離措施,則高峰期病人人數將達60萬人.
這項研究在充分考慮傳染病控制中心每日工資發布的數據,建立了非典流行趨勢預測動力學模型和優化控制模型,并對非典未來的流行趨勢做了分析預測.
二、新課導學
※典型例題
例1某桶裝水經營部每天的房租、人員工資等固定成本為200元,每桶水的進價是5元.銷售單價與日均銷售量的關系如下表所示:
銷售單價/元6789101112
日均銷售量/桶480440400360320280240
請根據以上數據作出分析,這個經營部怎樣定價才能獲得利潤?
變式:某農家旅游公司有客房300間,每間日房租為20元,每天都客滿.公司欲提高檔次,并提高租金,如果每間客房日增加2元,客房出租數就會減少10間.若不考慮其他因素,旅社將房間租金提高到多少時,每天客房的租金總收入?
小結:找出實際問題中涉及的函數變量→根據變量間的關系建立函數模型→利用模型解決實際問題→小結:二次函數模型。
例2某地區不同身高的未成年男性的體重平均值如下表(身高:cm;體重:kg)
身高60708090100110
體重6.137.909.9912.1515.0217.50
身高120130140150160170
體重20.9226.8631.1138.8547.2555.05
(1)根據表中提供的數據,建立恰當的函數模型,使它能比較近似地反映這個地區未成年男性體重與身高ykg與身高xcm的函數模型的解析式.
(2)若體重超過相同身高男性平均值的1.2倍為偏胖,低于0.8倍為偏瘦,那么這個地區一名身高為175cm,體重78kg的在校男生的體重是否正常?
小結:根據收集到的數據的特點,通過建立函數模型,解決實際問題的基本過程:收集數據→畫散點圖→選擇函數模型→求函數模型→檢驗→符合實際,用函數模型解釋實際問題;不符合實際,則重新選擇函數模型,直到符合實際為止.
※動手試試
練1.某同學完成一項任務共花去9個小時,他記錄的完成工作量的百分數如下:
時間/小時123456789
完成
百分數1530456060708090100
(1)如果用來表示h小時后完成的工作量的百分數,請問是多少?求出的解析式,并畫出圖象;
(2)如果該同學在早晨8:00時開始工作,什么時候他未工作?
練2.有一批影碟(VCD)原銷售價為每臺800元,在甲、乙兩家家電商場均有銷售.甲商場用如下方法促銷:買一臺單價為780元,買兩臺單價都為760元,依次類推,每多買一臺則所買各臺單價均再減少20元,但每臺售價不能低于440元;乙商場一律都按原價的75%銷售.某單位需購買一批此類影碟機,問去哪家商場購買花費較低?
三、總結提升
※學習小結
1.有關統計圖表的數據分析處理;
2.實際問題中建立函數模型的過程;
※知識拓展
根據散點圖設想比較接近的可能的函數模型:
①一次函數模型:
②二次函數模型:
③冪函數模型:
④指數函數模型:(>0,)
學習評價
※自我評價你完成本節導學案的情況為().
A.很好B.較好C.一般D.較差
※當堂檢測(時量:5分鐘滿分:10分)計分:
1.向高為H的圓錐形漏斗內注入化學溶液(漏斗下口暫且關閉),注入溶液量V與溶液深度h的大概圖象是().
2.某種生物增長的數量與時間的關系如下表:
123...
138...
下面函數關系式中,能表達這種關系的是().
A.B.
C.D.
3.某企業近幾年的年產值如下圖:
則年增長率(增長率=增長值/原產值)的是().
A.97年B.98年C.99年D.00年
4.某雜志能以每本1.20的價格發行12萬本,設定價每提高0.1元,發行量就減少4萬本.則雜志的總銷售收入y萬元與其定價x的函數關系是.
5.某新型電子產品2002年投產,計劃2004年使其成本降低36℅.則平均每年應降低成本%.
課后作業
某地新建一個服裝廠,從今年7月份開始投產,并且前4個月的產量分別為1萬件、1.2萬件、1.3萬件、1.37萬件.由于產品質量好,服裝款式新穎,因此前幾個月的產品銷售情況良好.為了在推銷產品時,接收定單不至于過多或過少,需要估測以后幾個月的產量,你能解決這一問題嗎?
教師教案主題篇7
《“紅領巾”真好》
教學目標:
★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借助插圖,了解課文內容。
★通過采用擬人的寫法,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培養學生的愛鳥、護鳥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了解課文采用擬人的寫法的作用。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圖片。
教學課時: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解題、導入新課。
同學們,看了這個題目你想到什么?
二、識字寫字。
1、自由讀課文:畫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2、讓學生自主識字:小組交流識字方法。
3、全班匯報:教師講解。
4、鞏固識字:搶讀生字比賽、開火車讀詞語。
5、寫字指導:教師示范講解。(重點指導左右結構的字。)
三、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1、指名讀課文:讀準字音,做到正確、流利。
2、分小節讀課文:說說每小節寫了什么?
第一小節:寫小鳥最快樂,寫出小鳥的活潑可愛。
第二小節:寫小鳥最活潑,寫小鳥是人類的朋友。
第三小節:寫“紅領巾”的愛鳥行動。
3、同桌間一問一答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四、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了解課文內容。體會小鳥的活潑可愛以及人與自然的和諧。
★培養學生的愛鳥、護鳥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自瀆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二、朗讀感悟。小組合作學習。
思考:
1、“紅領巾”為什么加引號?“紅領巾”指什么?
2、小鳥為什么說“紅領巾”真好?應怎樣讀?
3、你覺得小鳥可愛嗎?為什么可愛?
三、全般討論得出答案。
1、指名讀出贊美的語氣。
2、借助圖片理解可愛——外形、叫聲、作用。
四、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情感。
教師范讀,學生全班讀。
五、實踐活動:
小組討論一個愛鳥護鳥方案。
六、布置作業。
教師教案主題篇8
《父親和鳥》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父親”的愛鳥之情和“我”的護鳥心愿。
3、主動積累課文中的優美詞語,練習用“我會讀”中的詞語說句子。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到過樹林里嗎?那里最美的是什么?那里的小鳥多美呀,你們了解小鳥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看一位父親和鳥的故事。
二、識字寫字
1、同學自讀課文、整體感知。說說你了解到了什么。
2、同學隨讀文初步識字,邊讀邊畫出課文中的生字。自已進行小組學習。
3、檢查同學是否認得準,記得熟,因“字”而異,進行重點提示與指導。如,提示“喃”、“濃”的聲母都是鼻音“n”,“騰”是后鼻音(提示:“騰”在“熱騰騰”一詞中變讀為一聲);“味”與“妹”與“惜”“借”的字形,教給同學一些記字的方法,如“味”為什么是口字旁,“獵”為什么是反犬旁。
4、重點指導同學寫好橫的變化。
首先,指導同學整體觀察,發現規律。可以將“并、喜、重、群”等字通過課件放大,并將字的短橫用藍色顯示、長橫用紅色顯示,從而讓同學發現下面的書寫規律:(1)一個字中有多個橫畫,排列的距離應當大致相等;(2)每個字中只能有一個長橫(可以沒有)。接著,就可以放手讓同學描紅、臨寫,親身感悟字的寫法。建議教師示范書寫“喜、重”二字,讓同學觀察、體會,進一步感悟前邊發現的兩條寫字規律。
第二課時
一、導入:
今天我們就來一起認真地讀一讀父親和鳥的故事。
二、朗讀感悟
1、同學讀,形式應多樣,可以自由讀、同桌合作讀、找伙伴讀,讓同學運用不同的方式朗讀,激發朗讀興趣,激活朗讀熱情。
2、教師范讀,充沛發揮同學的聽覺作用,注意體會教師朗讀時表達的情感和相應的語氣。
3、四人小組分角色朗讀課文,二人讀作者旁白,一人讀父親的話,一人讀“我”的話,注意體會“父親”深沉的愛和“我”的天真。
4、在理解詞義的基礎上,指導語出適當的語氣。如,“父親喃喃地說”,要先理解“喃喃”的意思,再指導同學用輕、慢的語氣讀父親說的話。
5、選讀得好的小組扮演讀。
三、實踐活動
1、說句子:從課后練習“我會讀”中自選詞語練習說話,鼓勵同學展開思維,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說話練習。
2、通過上網、看書或向長輩打聽,了解有關鳥的知識。把自身查詢到的資料整理好,在班上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