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模板_中学教师优秀教案_高中教学设计模板_教育巴巴

教育巴巴 > 教案模板 > 優秀教案 >

教師的教案反思簡短

時間: 新華 優秀教案

教師的教案反思簡短篇1

教學目的

1、領會蘇洵關心國家、反對屈辱求和,主張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諷今的現實針對性。

2、提高學生對古今異義詞語的準確識別,運用的能力。

3、學習本文圍繞中心論點用多種論證方法逐層論證的手法和生動形象的語言特色。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我們上學期曾學習過賈誼的《過秦論》,作者借評論秦的興亡來告誡當時的封建統治者要吸取歷史教訓。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阿房宮賦》,杜牧就秦國統治者驕奢淫逸、橫征暴斂,不顧人民死活,從而導致覆亡來諷時刺世。這節課我們要一起來學習《六國論》,看看作者蘇洵這位封建時代的進步知識分子又在借評論六國滅亡來闡述什么樣的政治主張。

二、解題

1、作者簡介

蘇洵(1009—1066),字明允,自號老泉,北宋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著名散文家。據說27歲才發憤讀書,經過十多年的閉門苦讀,遂通六經、百家之說。下筆頃刻數千言。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帶領兒子蘇軾、蘇轍到汴京(現在河南開封),以所著文章22篇(《幾策》二篇、《權書》十篇、《衡論》十篇)謁見翰林學士歐陽修。歐陽修很賞識這些文章,認為可以與賈誼、劉向的文章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薦他。一時公卿士大夫爭相傳誦,文人競相模仿。因此,蘇洵將自己的文集命名為《嘉祐集》

蘇洵精于散文,后人因其子蘇軾,蘇轍都以文學聞名,故稱他為“老蘇”,將父子三人合稱“三蘇”,并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2、背景

(1)六國滅亡的時代背景(幻燈)

①韓魏楚以地賂秦大事年表前290年韓割武遂予秦

前280年楚割漢北及上庸予秦

前275年魏割溫予秦

前273年魏割南陽予秦

②秦滅六國時間

前230年滅韓

前225年滅魏

前223年滅楚

前222年滅趙、滅燕

前221年滅齊

③六國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趙將趙奢擊秦,大破之。

前257年魏信陵君救趙,大破秦軍。

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國兵敗秦軍于河外。

前233年秦攻赤麗,宜安,被趙將李牧擊退。

前232年秦攻番吾,又被李牧擊退。

戰國時代由于生產方式的變化,各諸侯國都開始進行改革,眾多的改革中,唯有秦國的商鞅變法最為成功,為秦統一天下奠定了基礎。而六國因循守舊,經濟和軍事實力日漸衰落,在秦國強大的軍事和外交攻勢下,紛紛割地求和,終至滅亡。后來秦國用了8年的時間滅了六國,統一了天下。

(2)蘇洵所處的北宋的時代背景(幻燈)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澶淵之盟”議定。北宋每年給遼“歲幣”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宋仁宗慶歷二年(1044年),宋又_與遼訂盟,每年加“歲幣”銀十萬兩,絹十萬匹。

同年,宋與西夏達成協議,西夏對宋稱臣,宋每年送給西夏銀十萬兩,絹十五萬匹,茶三萬斤。

作者所處的北宋王朝,對內_集權,對外卑躬屈膝,內憂外患,始終不絕。北宋初期,西、北方邊患嚴重,自開國至英宗治年年間,宋和遼與西夏開戰,敗多勝少。軍事上的軟弱無能導致外交上的妥協投降,北宋為求茍安,年年割地納貢。而這樣沉重的負擔,全落在百始頭上。國難當頭,矛盾尖銳,茍洵針對這樣的現實寫作此文,用于諷喻宋王。

三、整體感知課文

1、學生速讀,熟悉課文。

2、教師范讀,正音,并提示學生注意朗讀節奏。

3、學生依書_釋,粗通文意,有疑問的地方勾畫出來課堂提問。

4、學生熟讀課文。

四、布置作業

1、對課文熟讀成誦。

2、課后練習二、三、四。

教師的教案反思簡短篇2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楚辭》、《離騷》的文學價值;掌握“修姱”、“羈”、“誶”、“怨”、“浩蕩”、“溘”、“尤”、“反”、“忳”等實詞以及“雖”、“兮”、“以”等虛詞的意義及用法。

2、過程與方法:吟誦注意節拍、重讀和情感,培養學生閱讀背誦古詩文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離騷》的思想內容,了解屈原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主義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賦與比的寫法;

2、“香草美人”的意象體系。

3、屈原的精神與理想在詩中的體現。

教學方法:

講授法、誦讀法。

媒體設計:

配音朗讀磁帶、投影膠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提問:毛澤東在《沁園春?雪》中慨嘆封建帝王武功有余而文才匱乏時說“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里的“風騷”指的是什么?(《詩經》中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

2、簡介: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開創了現實主義的詩風,與之相提并論的《楚辭》則開創了浪漫主義的詩風。所以,“風騷”就成了文學的代名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楚辭》中的名篇《離騷》。(板書課題:《離騷》)

二、解題

1、簡介屈原:

(約前339—約前278),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戰國楚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改革政治,東聯齊國,西抗強秦,其政治理想的內容是“美政”。后遭讒去職,兩次被流放,因無力挽救楚國滅亡,政治理想無法實現,投汨羅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2、簡介“楚辭”:

①詩體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間語言和民歌形式而創作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騷”體。

②總集名。西漢劉向所輯,收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的詩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辭”以優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溶化神話傳說,塑造鮮明形象;以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的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后世影響很大。

3、解題:

《離騷》代表了“楚辭”的成就。它不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長篇抒情詩。

“離”,通“罹”,“遭遇”義;“騷”,“憂愁”義?!半x騷”,即“遭遇憂愁”的意思。司馬遷解釋“離騷”為“離憂”;班固解釋為“遭遇憂患”;王逸解釋為“離別的愁思”;也有人解釋為“牢騷”?,F多采用班固的解釋。

《離騷》前半部分,作者反復傾訴其對于楚國命運的關懷,表達了他要求革新政治、與權貴集團斗爭的強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過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實現和失敗后欲以身殉的敘述,反映出他熱愛楚國的思想感情。作品運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構,表現出積極浪漫主義的精神,對后世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全詩372句,93節,2464字,課文是節選。

三、新授

1、放配樂朗讀磁帶,掃除文字障礙。

2、學生自讀課文。

要求:對照注釋,弄清課文內容。

3、學生質疑。

要求:對自己不能理解、小組討論也不能理解的疑難字、詞、句進行提問。老師作出回答。

重點講解下列實詞的意義:

修姱:修潔而美好。

羈:喻指束縛、約束。

誶:諫諍。

怨:恨。(“恨”在文言中多為“遺憾”義)

浩蕩:多義詞,這里為“荒.唐”義。

民心:人心。(前文“民生”可解釋為“人生”)

溘:突然。(“溘然長逝”中的“溘”即為此義。)

忍尤:忍受強加的罪過;尤:這里作“罪過”講。(“以儆效尤”中“尤”即此義;“怨天尤人”中的“尤”為“歸咎”義;“無恥之尤”中的“尤”為“特異”、“突出”義。)

反:文言文中多作“返”講。

忳:憂悶。

岌岌:高聳的樣子。(“岌岌可危”中的“岌岌”形容十分危險。)

陸離:修長的樣子。(“光怪陸離”中“陸離”形容色彩繁雜。)

4、學生說出課文意思。

要求:指名3—5人回答;糾正。

5、課堂練習:(幻燈打出)

區別下列各組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

(1)之哀民生之多艱

高余冠之岌岌兮

(2)以長太息以掩涕兮

既替余以蕙纕兮

競周容以為度

(3)雖余雖好修姱以靰羈兮

雖九死其猶未悔

四、作業

感情朗讀、背誦課文

第二課時

一、指導朗讀

1、注意節拍如:長太息/以掩涕兮余/獨/好修/以為常

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講解:一般每句二至四個節拍,隨文切分。

2、注意延長如:悔相道之不察兮——忽反顧以游目兮——

講解:“兮”字相當于現代漢語中的語氣詞“啊”,因此讀音要延長一些。

3、注意重音

4、注意感情

講解:在理解詩句含義的基礎上注意讀出感情。詩人在感嘆時要讀得深沉而有力,詩人在充滿理想時要讀得激越而昂揚;讀出詩人在遭受屈辱之后的悔恨和憤懣;還要讀出詩人在“眾女”種.種丑態面前所表現出的高昂氣節,在崇高理想面前所表現出的一往情深。

二、當堂背誦

三、研討課文

1、理解思想內容

分析、討論、概括:

§(1-7):述懷,揭示“朝誶而夕替”之因,表達“雖九死其猶未悔”的意志。

§(8-13):反省,表現為追求美政、美德“雖體解吾猶未變”的高尚節操,抒發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情懷。

2、賞析重點詩句

討論:在述懷和反省中,有哪些詩句能表現出詩人高尚品德和愛國情懷?

明確:(幻燈打出)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剛正不阿,一身正氣)

寧客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也!(疾惡如仇,不同流合污)

民生各有所樂兮,余獨好修以為常。(潔身自好,自我完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堅持真理,獻身理想)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憂國憂民,熱愛祖國)

四、分析特色

1、深刻的現實內容與高度的浪漫主義藝術形式的完美結合。

《離騷》作為一首宏偉瑰麗、令人回腸蕩氣的政治抒情詩,以大膽的想象、夸張和象征等手法,生動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國的現實斗爭,表現作者了對現實社會的深廣憂憤和精神上的追求。

2、語言特色。

以六字句為基本句式,加上虛字“兮”,參差變化,舒展自如;雙句押韻,節奏鏗鏘而活潑變化,抒情淋漓酣暢,聲情并茂;間以楚地方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3、賦的運用。

本篇的賦既用于敘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實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敘事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庇糜谑闱榈模骸伴L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p>

4、比興手法。

屈原比興手法的運用,較《詩經》亦發展了一大步。(重點分析“比”)

(幻燈打出)

(1)王逸《楚辭章句》評《離騷》:

依詩取興,引類譬喻,故善鳥香草以配忠貞,惡禽臭物以比讒佞,靈修美人以媲于君……

(2)司馬遷《屈原賈生列傳》評《離騷》:

其行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思考:王逸、司馬遷是如何評價屈原在《離騷》這首詩中所運用的比興手法的?

討論,明確:

王逸把《離騷》的意象體系分為三類:社會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話界的意象群。課文中的意象體系多為第一、二類,即主要以“香草美人”為喻(蕙,茝,芰荷,芙蓉,蛾眉等),表達自己高潔的胸懷、美好的心靈。正如司馬遷所說的那樣:“其行潔,故其稱物芳?!鼻柚跋悴菝廊恕蓖形镉髦镜氖址ǎ瑸楹蟠娙俗骷宜毡榻梃b,成為我國詩歌的抒情傳統。借景抒情、托物以諷、悲秋傷春成為唐詩宋詞的主調,正說明了這種藝術創造的深遠影響和巨大生命力。

此外,屈原善于運用打比方來說理,如:“鷙鳥之不群兮”說明自己不同于世俗小人;“何方圓之能周兮”比喻君子與小人不同流合污;“偭規矩而改錯”比喻“黨人”破壞法制,等。

五、布置作業

1、下列這副對聯說的是哪一位作家?

何處招魂,香草還生三戶地

當年呵壁,湘流應識九歌心

2、你最喜歡《離騷》中哪兩句詩,哪句或哪幾句詩引起了你的共鳴,屈原的愛國思想感情對你有什么啟發?請寫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只要能抓住一點即可。

3、課外閱讀《語文讀本》第8課《屈原詩兩首》(《涉江》、《國殤》)。

教學后記:

本課的難度較大,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教師講起來也感到困難重重,今后,我們該考略降譯文印發給學生,讓學生先預習,先弄清楚文章的文意,然后再去教,是否更合適一些。

教師的教案反思簡短篇3

《秋天的圖畫》

教學目標:

1、會認8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喜歡秋天,體會對秋天的景象和勤勞的人們的喜愛、贊美之情。愿意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表現秋天。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

教學難點:朗讀感悟

教學準備:字卡、詞卡、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

昨天我們學的識字(一)是講述了秋天的知識,今天讓我們繼續認識秋天吧。

二、揭題

1、板書課題,齊讀,思:讀后想知道什么?

(1)秋天是怎樣一幅圖畫?(秋天的圖畫里有些什么景物?)

(2)它的色彩是怎樣的?

2、翻書,自讀課文。

3、思考:課文共有幾句話?(4句)

4、指名分句朗讀,讀后評議。

(注意輕聲音節:燈籠高粱)

5、小組合作讀,好的幫助差的,讀正確,讀流利。

三、認讀生字

1、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2、出示生字卡片,認讀。

重點字音:梨籠頰浪勤勞

四、朗讀感悟

1、教師范讀,學生注意體會教師在朗讀中表達的喜愛與贊美的情感。

2、學生自由讀,一邊讀一邊想象秋天的圖畫。

3、小組內讀,說說自己的感受。

4、小組內選出自己喜歡的句子來讀,并說說為甚么喜歡。

5、比賽讀,看誰讀得美。

6、尋找自己喜歡的學習小伙伴,讀喜歡的句子。

7、看著畫面用自己的話說說秋天,再試著背誦。

五、擴展活動

根據本課內容,創編一個秋天的童話?!扒锾靵砝玻锾靵砝病保焦媚锱d高采烈地呼喊著、歡笑著,她招呼大家來開一個慶豐收的晚會。梨弟弟、蘋果妹妹、稻谷阿姨和高粱伯伯一起趕來布置會場……

六、作業

1、小黑板出示“我會讀”中的句子,讀熟至背。

2、練習背誦。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認讀課文中要求認的生字

2、背誦課文

二、新授

(一)認記生字字音

出示要求寫的生字,認讀。

重點字音:浪燈作字蘋麗勞

(二)識記字形

采用自己最喜歡的識字方法:

提示:編字謎

加偏旁

換偏旁

做動作

(三)組詞語理解字義

(四)范寫指導

重點寫好含有三點水和草字頭的字。

三、作業

1、我會畫:畫秋天的果園

2、我會做:

(1)用落葉做書簽

(2)用自己的畫做賀卡

(3)用句子、短詩贊美秋天

(為語文園地一中的展示臺做準備)

教師的教案反思簡短篇4

教學目標:

1.引導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時代背景,加深對文章的理解,通過閱讀課文,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品味理解重要語句的深刻含義,并對感情表達深刻的語句和詞語加以運用。

2.學會區分觀點和材料,通過討論分析作者是怎么批駁他人觀點以及樹立自己觀點的,理清作者的論證思路。

3.通過抓住重點語詞,品味本文尖銳犀利、富有諷刺意味的語言。認識魯迅雜文的特點,體會魯迅的憂患意識和愛國精神,增強學生民族民主意識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學重點:

1.聯系時代背景,了解文章批駁的觀點,準確把握作者的觀點。

2.區分觀點與材料,梳理作者的論證思路。

3.品味本文尖銳犀利、富有戰斗性、諷刺性的語言。

教學過程:

活動一:初讀識文體

一、認識文體

1.引教案導語:有人說張三的成績很差,因為張三是我們九2班的學生,于是就出現了一些言論“九2班的學生成績很差”。同學們,你們覺得他說的對嗎?

2.學生現場反駁這個觀點,并提出自己的觀點。

歸納小結:同學們,像我們剛才這種先反駁敵方的觀點,再提出自己的觀點的方式叫駁論,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文章就是一篇駁論文,也是一篇雜文。

3.展示幻燈片,介紹駁論文的文體知識。

駁論文:通過反駁對方的論點來闡明自己論點的議論文,一般有三種方式:駁論點,駁論據,駁論證。

雜文:一種散文體裁,不拘泥于一種形式,偏重議論,也可以敘事。多為針對現實社會的各種問題而作,一般短小精悍、形式多樣、反應迅速、褒貶色彩鮮明并具有強烈的戰斗性和文學性。

二、了解背景

1.老師板書課題,并故意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寫成《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2.要求學生齊讀板書的課題《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引導發現課題是一個反問句式,明確這是作者對“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這一論調的否定,并逐步體會本文用反問句作標題的妙處。

3.提出疑問:這句話是誰說的?為何這么說?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資料,展示當時國民黨的一些反動論調,了解背景。

歸納小結:

本文寫于1934年9月25日,時值“九·一八”事變和“七七事變”之間。當時,日本帝國主義的鐵蹄在踐踏了東北三省之后,又向關內步步進逼,亡國滅種的威脅迫在眉睫。帝國主義的奴役與中國古老的封建傳統相結合,中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受到了極大的摧殘,悲觀失望的情緒主宰了一部分人的頭腦。1934年8月27日《大公報》社評《孔子誕辰紀念》哀嘆:“民族的自尊心與自信力,既已蕩焉無存,不待外侮之來,國家固早已瀕于精神幻滅之城。”針對這種論調,魯迅寫下了這篇的雜文。

活動二:再讀明主旨

結合背景知識和全文內容,明確本文批駁的觀點是什么,主張的觀點是什么,明確文章的主旨。

1.提出問題:對方的錯誤觀點是什么?作者正面提出的觀點是什么?

2.學生討論回答。

3.梳理文章結構,明確論證過程。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對方的論據和論點。

第1段:對方論據——自夸地大物博,信國聯,求神拜佛。

第2段:對方論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

第二部分(第3、4、5段):通過駁論證的過程駁倒對方的論點。

第3、4段:失去的是“他信力”。

第5段:發展的是自欺力。

第三部分:(第6、7、8段):明確樹立自己觀點,間接批駁對方的論點。

第6段:提出自己的觀點——中國人沒有失掉自信力

第7、8段:舉例證明自己的觀點。

第四部分(第9段)得出結論——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不足為據,要看地底下。

4.學生找出支撐對方論點的論據,討論交流對方論據能不能論證對方論點。

5.再找出支撐作者論點的論據,體會作者是如何正面立論,并間接駁倒對方的。

活動三:細讀品語言

1.閱讀課文第七段,討論交流這里出現的四種“中國的脊梁”指的是哪一類人?為什么稱為“中國的脊梁”?

明確:

在當時只有中國共產黨和廣大的抗日軍民才能算是“中國的脊梁”,而不是開頭提到的“自夸”“國聯”“求神拜佛”的人。因為只有稱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義的中國人,為人民著想,從最廣大人民的利益作為出發點,永遠也不會失掉自信力。

2.在筆記本上積累一些四字詞語“埋頭苦干”“拼命硬干”“為民請命”“舍身求法”等,思考歷哪些人物具有這樣的品行。

明確:

“埋頭苦干”指的是不貪圖名利,勤學苦練,創造燦爛文化,推動歷史進程的人,如畢升、李時珍等?!捌疵哺伞敝傅氖遣慌铝餮獱奚拿褡逵⑿?,如李自成、岳飛、文天祥等?!盀槊裾埫敝傅氖谴砣嗣窭妫活檪€人安危,為百姓辦事的人,如杜甫、白居易、關漢卿等?!吧嵘砬蠓ā敝傅氖菤v盡艱辛,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顯、玄奘等,作者對在歷起過進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評價,他們都是“中國的脊梁”。

3.齊讀最后一段,探討“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迸c上文中的哪些話相呼應。

明確:

“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呼應的是上文中提到的“公開的文字”中所提到的那些叫囂“中國人失掉自信力”等的謬論?!耙约喝タ吹氐紫隆焙魬氖巧衔奶岬降哪切奥耦^苦干的人”等四類人以及“這一類的人們,就是現在也何嘗少呢?他們有確信,不自欺;他們在前仆后繼的戰斗,不過一面總在被摧殘,被,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罷了”。

4.細讀課文,抓住“狀元宰相”“地底下”這兩個關鍵詞,理解“自信力的有無,狀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為據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含義。

明確:

“狀元宰相”是指當時國民黨反動政客及其御用文人;“地底下”當時還處于地下斗爭狀態的群眾革命力量。這句話是說,中國人是否有自信力,不要看那些反動文人發表出來的文章,而要去看那些真正的堪稱中國脊梁的人的所作所為。他們雖然“總在被摧殘,被抹殺,消滅于黑暗中,不能為大家所知道”,但他們“有確信,不自欺”,是有自信力的中國人。

活動四:讀后談觀點

出示辯論題目“逆境是否有利于成長”,以小組為單位召開小型辯論會。

教師的教案反思簡短篇5

整體設計

教學分析

本節課的研究是對初中不等式學習的延續和拓展,也是實數理論的進一步發展.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將讓學生回憶實數的基本理論,并能用實數的基本理論來比較兩個代數式的大小.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從一系列的具體問題情境中,感受到在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系,并充分認識不等關系的存在與應用.對不等關系的相關素材,用數學觀點進行觀察、歸納、抽象,完成量與量的比較過程.即能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組把這些不等關系表示出來.在本節課的學習過程中還安排了一些簡單的、學生易于處理的問題,其用意在于讓學生注意對數學知識和方法的應用,同時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由衷地產生用數學工具研究不等關系的愿望.根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應用再現、回憶得出實數的基本理論,并能用實數的基本理論來比較兩個代數式的大小.

在本節教學中,教師可讓學生閱讀書中實例,充分利用數軸這一簡單的數形結合工具,直接用實數與數軸上點的一一對應關系,從數與形兩方面建立實數的順序關系.要在溫故知新的基礎上提高學生對不等式的認識.

三維目標

1.在學生了解不等式產生的實際背景下,利用數軸回憶實數的基本理論,理解實數的大小關系,理解實數大小與數軸上對應點位置間的關系.

2.會用作差法判斷實數與代數式的大小,會用配方法判斷二次式的大小和范圍.

3.通過溫故知新,提高學生對不等式的認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體會數學的奧秘與數學的結構美.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比較實數與代數式的大小關系,判斷二次式的大小和范圍.

教學難點:準確比較兩個代數式的大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思路1.(章頭圖導入)通過多媒體展示衛星、飛船和一幅山巒重疊起伏的壯觀畫面,它將學生帶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大自然和浩瀚的宇宙中,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到不等關系在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是大量存在的,由此產生用數學研究不等關系的強烈愿望,自然地引入新課.

思路2.(情境導入)列舉出學生身體的高矮、身體的輕重、距離學校路程的遠近、百米賽跑的時間、數學成績的多少等現實生活中學生身邊熟悉的事例,描述出某種客觀事物在數量上存在的不等關系.這些不等關系怎樣在數學上表示出來呢?讓學生自由地展開聯想,教師組織不等關系的相關素材,讓學生用數學的觀點進行觀察、歸納,使學生在具體情境中感受到不等關系與相等關系一樣,在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大量存在著.這樣學生會由衷地產生用數學工具研究不等關系的愿望,從而進入進一步的探究學習,由此引入新課.

推進新課

新知探究

提出問題

?1?回憶初中學過的不等式,讓學生說出“不等關系”與“不等式”的異同.怎樣利用不等式研究及表示不等關系?

?2?在現實世界和日常生活中,既有相等關系,又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系.你能舉出一些實際例子嗎?

?3?數軸上的任意兩點與對應的兩實數具有怎樣的關系?

?4?任意兩個實數具有怎樣的關系?用邏輯用語怎樣表達這個關系?

活動:教師引導學生回憶初中學過的不等式概念,使學生明確“不等關系”與“不等式”的異同.不等關系強調的是關系,可用符號“>”“<”“≠”“≥”“≤”表示,而不等式則是表示兩者的不等關系,可用“a>b”“a

教師與學生一起舉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等關系的例子,可讓學生充分合作討論,使學生感受到現實世界中存在著大量的不等關系.在學生了解了一些不等式產生的實際背景的前提下,進一步學習不等式的有關內容.

實例1:某天的天氣預報報道,氣溫32℃,最低氣溫26℃.

實例2:對于數軸上任意不同的兩點A、B,若點A在點B的左邊,則xA

實例3:若一個數是非負數,則這個數大于或等于零.

實例4:兩點之間線段最短.

實例5: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小于第三邊.

實例6:限速40km/h的路標指示司機在前方路段行駛時,應使汽車的速度v不超過40km/h.

實例7:某品牌酸奶的質量檢查規定,酸奶中脂肪的含量f應不少于2.5%,蛋白質的含量p應不少于2.3%.

教師進一步點撥:能夠發現身邊的數學當然很好,這說明同學們已經走進了數學這門學科,但作為我們研究數學的人來說,能用數學的眼光、數學的觀點進行觀察、歸納、抽象,完成這些量與量的比較過程,這是我們每個研究數學的人必須要做的,那么,我們可以用我們所研究過的什么知識來表示這些不等關系呢?學生很容易想到,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組來表示這些不等關系.那么不等式就是用不等號將兩個代數式連結起來所成的式子.如-7<-5,3+4>1+4,2x≤6,a+2≥0,3≠4,0≤5等.

教師引導學生將上述的7個實例用不等式表示出來.實例1,若用t表示某天的氣溫,則26℃≤t≤32℃.實例3,若用x表示一個非負數,則x≥0.實例5,AC+BC>AB,如下圖.

AB+BC>AC、AC+BC>AB、AB+AC>BC.

AB-BC<AC、AC-BC<AB、AB-AC<BC.交換被減數與減數的位置也可以.

實例6,若用v表示速度,則v≤40km/h.實例7,f≥2.5%,p≥2.3%.對于實例7,教師應點撥學生注意酸奶中的脂肪含量與蛋白質含量需同時滿足,避免寫成f≥2.5%或p≥2.3%,這是不對的.但可表示為f≥2.5%且p≥2.3%.

對以上問題,教師讓學生輪流回答,再用投影儀給出課本上的兩個結論.

討論結果:

(1)(2)略;(3)數軸上任意兩點中,右邊點對應的實數比左邊點對應的實數大.

(4)對于任意兩個實數a和b,在a=b,a>b,a應用示例

例1(教材本節例1和例2)

活動:通過兩例讓學生熟悉兩個代數式的大小比較的基本方法:作差,配方法.

點評:本節兩例的求解,是借助因式分解和應用配方法完成的,這兩種方法是代數式變形時經常使用的方法,應讓學生熟練掌握.

變式訓練

1.若f(x)=3x2-x+1,g(x)=2x2+x-1,則f(x)與g(x)的大小關系是()

A.f(x)>g(x)B.f(x)=g(x)

C.f(x)

答案:A

解析:f(x)-g(x)=x2-2x+2=(x-1)2+1≥1>0,∴f(x)>g(x).

2.已知x≠0,比較(x2+1)2與x4+x2+1的大小.

解:由(x2+1)2-(x4+x2+1)=x4+2x2+1-x4-x2-1=x2.

∵x≠0,得x2>0.從而(x2+1)2>x4+x2+1.

例2比較下列各組數的大小(a≠b).

(1)a+b2與21a+1b(a>0,b>0);

(2)a4-b4與4a3(a-b).

活動:比較兩個實數的大小,常根據實數的運算性質與大小順序的關系,歸結為判斷它們的差的符號來確定.本例可由學生獨立完成,但要點撥學生在最后的符號判斷說理中,要理由充分,不可忽略這點.

解:(1)a+b2-21a+1b=a+b2-2aba+b=?a+b?2-4ab2?a+b?=?a-b?22?a+b?.

∵a>0,b>0且a≠b,∴a+b>0,(a-b)2>0.∴?a-b?22?a+b?>0,即a+b2>21a+1b.

(2)a4-b4-4a3(a-b)=(a-b)(a+b)(a2+b2)-4a3(a-b)

=(a-b)(a3+a2b+ab2+b3-4a3)=(a-b)[(a2b-a3)+(ab2-a3)+(b3-a3)]

=-(a-b)2(3a2+2ab+b2)=-(a-b)2[2a2+(a+b)2].

∵2a2+(a+b)2≥0(當且僅當a=b=0時取等號),

又a≠b,∴(a-b)2>0,2a2+(a+b)2>0.∴-(a-b)2[2a2+(a+b)2]<0.

∴a4-b4<4a3(a-b).

點評:比較大小常用作差法,一般步驟是作差——變形——判斷符號.變形常用的手段是分解因式和配方,前者將“差”變為“積”,后者將“差”化為一個或幾個完全平方式的“和”,也可兩者并用.

變式訓練

已知x>y,且y≠0,比較xy與1的大小.

活動:要比較任意兩個數或式的大小關系,只需確定它們的差與0的大小關系.

解:xy-1=x-yy.

∵x>y,∴x-y>0.

當y<0時,x-yy<0,即xy-1<0.∴xy<1;

當y>0時,x-yy>0,即xy-1>0.∴xy>1.

點評:當字母y取不同范圍的值時,差xy-1的正負情況不同,所以需對y分類討論.

例3建筑設計規定,民用住宅的窗戶面積必須小于地板面積.但按采光標準,窗戶面積與地板面積的比值應不小于10%,且這個比值越大,住宅的采光條件越好.試問:同時增加相等的窗戶面積和地板面積,住宅的采光條件是變好了,還是變壞了?請說明理由.

活動:解題關鍵首先是把文字語言轉換成數學語言,然后比較前后比值的大小,采用作差法.

解:設住宅窗戶面積和地板面積分別為a、b,同時增加的面積為m,根據問題的要求a

由于a+mb+m-ab=m?b-a?b?b+m?>0,于是a+mb+m>ab.又ab≥10%,

因此a+mb+m>ab≥10%.

所以同時增加相等的窗戶面積和地板面積后,住宅的采光條件變好了.

點評:一般地,設a、b為正實數,且a

變式訓練

已知a1,a2,…為各項都大于零的等比數列,公比q≠1,則()

A.a1+a8>a4+a5B.a1+a8

C.a1+a8=a4+a5D.a1+a8與a4+a5大小不確定

答案:A

解析:(a1+a8)-(a4+a5)=a1+a1q7-a1q3-a1q4

=a1[(1-q3)-q4(1-q3)]=a1(1-q)2(1+q+q2)(1+q)(1+q2).

∵{an}各項都大于零,∴q>0,即1+q>0.

又∵q≠1,∴(a1+a8)-(a4+a5)>0,即a1+a8>a4+a5.

課堂小結

1.教師與學生共同完成本節課的小結,從實數的基本性質的回顧,到兩個實數大小的比較方法;從例題的活動探究點評,到緊跟著的變式訓練,讓學生去繁就簡,聯系舊知,將本節課所學納入已有的知識體系中.

2.教師畫龍點睛,點撥利用實數的基本性質對兩個實數大小比較時易錯的地方.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對節末的思考與討論在課后作進一步的探究.

作業

習題3—1A組3;習題3—1B組2.

設計感想

1.本節設計關注了教學方法的優化.經驗告訴我們:課堂上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設計最能體現教學規律的教學過程,不宜長期使用一種固定的教學方法,或原封不動地照搬一種實驗模式.各種教學方法中,沒有一種能很好地適應一切教學活動.也就是說,世上沒有萬能的教學方法.針對個性,靈活變化,因材施教才是成功的施教靈藥.

2.本節設計注重了難度控制.不等式內容應用面廣,可以說與其他所有內容都有交匯,歷來是高考的重點與熱點.作為本章開始,可以適當開闊一些,算作拋磚引玉,讓學生有個自由探究聯想的平臺,但不宜過多向外拓展,以免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

3.本節設計關注了學生思維能力的訓練.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思維的品質,是數學教師直面的重要課題,也是中學數學教育的主線.采用一題多解有助于思維的發散性及靈活性,克服思維的僵化.變式訓練教學又可以拓展學生思維視野的廣度,解題后的點撥反思有助于學生思維批判性品質的提升.

教師的教案反思簡短篇6

課題:水

重點:水對人類的影響及水的組成

教學設計過程

本節課按一課時安排。但應在上課前一周給學生布置任務,由學生通過查閱文獻,瀏覽相關網站,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進行展示活動,可以由學生采用自由組合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組,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

1.課前任務布置:

(1)閱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

①從外層空間看地球,看到地球表面大部分地區被水覆蓋著,是一個名符其實的水球,水資源如此豐富,為什么還要加以規劃和保護?

②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身邊有浪費水的現象嗎?結合自己的實際,我們生活中克服哪些不良行為,可以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

③在我們周圍,水資源保護的狀況好嗎?你認為哪些行為會使水質受到不良影響?

④從目前來看,淡水缺乏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特別是有些地區,干旱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而地球上海水是豐富的,你有什么好設想,使海水得以充分利用?(必須是自己的設想,不一定正確,不必追求科學性,但需從可行性和經濟角度出發)。

⑤你認為日常生活中改變人的哪些生活習慣可以做到節省淡水?舉具體措施或歸納一些節水的小竅門。

(2)查閱相關網站,從網上獲取相關信息,結合自己的觀點,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或措施是可實施的。

(3)2-3人一組(自由組合),將自己的學習成果制作成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制作成小展板,供課堂交流用。

2.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課前可以將學生收集到的各種素材瀏覽,對觀點(或措施)相近的小組的方案加以整理,有助于討論進行得全面。對有創意、有價值的的設想,不考慮其可行性或嚴謹性,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使教學過程變得活潑。

3.課堂教學:

分為兩個階段。

(1)教師將課題引入后,由學生將學習成果進行展示,師生之間相互質疑、相互釋疑,此過程大約用時25分鐘。教師可將已收集的資料片當堂播放,加深學生對水資源保護、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的認識。

(2)由教師以實驗為突破口,演示電解水的實驗,根據電解過程中兩極產生氣體的性質檢驗,得出水的元素組成,再根據氣體的體積、,兩種氣體的密度,推導水的組成。

(完成電解水的實驗最好使用霍夫曼水電解器,若沒有,可根據教學參考書p89的裝置自行制作,所用試管選用帶刻度的,以便于尋找電解產物量的關系。為增強水的導電能力,實驗前應在水中加少量稀硫酸,但這一點一定事先向學生做交待。避免與初中物理可的有關知識矛盾。)

4.課后小結:

對本節知識內容進行小結,簡要介紹建國以來興建的水利工程,將搜集到的圖片、視頻資料做展示,加強對學生進行節約用水的教育。最后將制作精美的展板放于墻報展覽。

探究活動

1.洗衣間內自制節水裝置。

2.用簡單的易得的材料改造衛生間抽水馬桶,使之節約用水。

3.廚房內自制凈水裝置。

4.展開你豐富的想象,撰寫一篇題為《假如地球上沒有水,世界將……》

要求文體不限,語言流暢,想象豐富,字數為800-1200字。

課后討論:

中國的“西部大開發”已經啟動,為了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彎路,環保觀念和措施應貫徹于西部開發的始終。請你根據課本知識談談:在西部開發過程中,為避免水被污染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問題?

58880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筑资质代办-建筑企业资质代办机构-建筑资质代办公司 | 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_测土配方施肥仪_土壤养分检测仪-杭州鸣辉科技有限公司 | 赛默飞Thermo veritiproPCR仪|ProFlex3 x 32PCR系统|Countess3细胞计数仪|371|3111二氧化碳培养箱|Mirco17R|Mirco21R离心机|仟诺生物 | 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观光车|电动巡逻车|电动越野车厂家-绿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防火板_饰面耐火板价格、厂家_品牌认准格林雅 | 济南网站策划设计_自适应网站制作_H5企业网站搭建_济南外贸网站制作公司_锐尚 | 植筋胶-粘钢胶-碳纤维布-碳纤维板-环氧砂浆-加固材料生产厂家-上海巧力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 蓝米云-专注于高性价比香港/美国VPS云服务器及海外公益型免费虚拟主机 | 气体热式流量计-定量控制流量计(空气流量计厂家)-湖北南控仪表科技有限公司 | 阳光模拟试验箱_高低温试验箱_高低温冲击试验箱_快速温变试验箱|东莞市赛思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 碳钢法兰厂家,非标法兰,定制异型,法兰生产厂家-河北九瑞管道 | 济南品牌包装设计公司_济南VI标志设计公司_山东锐尚文化传播 | 微妙网,专业的动画师、特效师、CG模型设计师网站! - wmiao.com 超声波电磁流量计-液位计-孔板流量计-料位计-江苏信仪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 高压贴片电容|贴片安规电容|三端滤波器|风华电容代理南京南山 | 专业广州网站建设,微信小程序开发,一物一码和NFC应用开发、物联网、外贸商城、定制系统和APP开发【致茂网络】 | 废旧物资回收公司_广州废旧设备回收_报废设备物资回收-益美工厂设备回收公司 | 沈阳缠绕膜价格_沈阳拉伸膜厂家_沈阳缠绕膜厂家直销 | 首页_中夏易经起名网| 杭州中央空调维修_冷却塔/新风机柜/热水器/锅炉除垢清洗_除垢剂_风机盘管_冷凝器清洗-杭州亿诺能源有限公司 | sus630/303cu不锈钢棒,440C/430F/17-4ph不锈钢研磨棒-江苏德镍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 DWS物流设备_扫码称重量方一体机_快递包裹分拣机_广东高臻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杰恒蠕动泵-蠕动泵专业厂家-19年专注蠕动泵 | 玻璃瓶厂家_酱菜瓶厂家_饮料瓶厂家_酒瓶厂家_玻璃杯厂家_徐州东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 紧急泄压人孔_防爆阻火器_阻火呼吸阀[河北宏泽石化] | 蒜肠网-动漫,二次元,COSPLAY,漫展以及收藏型模型,手办,玩具的新媒体.(原变形金刚变迷TF圈) | 半自动预灌装机,卡式瓶灌装机,注射器灌装机,给药器灌装机,大输液灌装机,西林瓶灌装机-长沙一星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电销卡_稳定企业大语音卡-归属地可选-世纪通信 | 博医通医疗器械互联网供应链服务平台_博医通 | 精密冲床,高速冲床等冲压设备生产商-常州晋志德压力机厂 | 半容积式换热器_北京浮动盘管换热器厂家|北京亿丰上达 | 防水试验机_防水测试设备_防水试验装置_淋雨试验箱-广州岳信试验设备有限公司 | 致胜管家软件服务【在线免费体验】 | 密集架|电动密集架|移动密集架|黑龙江档案密集架-大量现货厂家销售 | 螺旋叶片_螺旋叶片成型机_绞龙叶片_莱州源泽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电梯乘运质量测试仪_电梯安全评估测试仪-武汉懿之刻 | 小型气象站_便携式自动气象站_校园气象站-竞道气象设备网 | 天津试验仪器-电液伺服万能材料试验机,恒温恒湿标准养护箱,水泥恒应力压力试验机-天津鑫高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建大仁科-温湿度变送器|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记录仪_厂家_价格-山东仁科 | 安徽千住锡膏_安徽阿尔法锡膏锡条_安徽唯特偶锡膏_卡夫特胶水-芜湖荣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小程序开发公司_APP开发多少钱_软件开发定制_微信小程序制作_客户销售管理软件-济南小溪畅流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光泽度计_测量显微镜_苏州压力仪_苏州扭力板手维修-苏州日升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