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級語文課件教案
五年級語文課件教案篇1
教學目標
1.認識“譯、愧”等11個生字,讀準多音字“澄、著”。
2.默讀課文,說說你對金字塔有了哪些了解。
3.了解兩篇短文分別采用了怎樣的方式來介紹金字塔,兩種方式有什么不同。
4.根據(jù)兩篇短文介紹的金字塔的知識,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介紹金字塔。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1.出示金字塔的圖片。學生發(fā)言,說說自己對金字塔的了解。
2.今天,我們通過對課文的學習,了解一下不同的作者對金字塔的介紹有什么不同。
二、品讀感悟,體會情感。
1.《金字塔夕照》
朗讀課文。課文是什么體裁?結構是怎樣的?(寫景散文?!翱偂帧苯Y構。)
(1)第1自然段總起全文。
(2)第2自然段寫金字塔與周圍的景物構成了一幅開闊雄渾的畫卷。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金字塔比作金山。
“一幅多么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啊”是感嘆句。改為陳述句是:真是一幅開闊而又雄渾的畫卷。
(3)第3自然段寫作者對“金字塔”這個漢文譯名來歷的思考。
(4)第4自然段寫大漠夕照中金字塔的色彩令人難忘。
全文描寫了金字塔在夕陽照耀下的美麗圖景和作者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對金字塔這一人類建筑奇跡的贊嘆之情。
2.《不可思議的金字塔》
本文是一篇圖文結合的非連續(xù)性文本,是一篇說明性質的文章。
(1)本文由兩部分組成:
①的金字塔——胡夫金字塔
讀非連續(xù)性文本,要注意讀圖和篩選信息。說一說你從這一部分中獲得了哪些信息。
生1:胡夫金字塔重量約600萬噸,體積約258萬立方米,塔底面積約52900平方米。
生2:胡夫金字塔位于開羅郊外的沙漠里。(引導:讀圖,有駱駝說明是在沙漠里。)
生3:金字塔歷史悠久。(建于公元前2700年左右。)
生4:金字塔外觀雄偉。(“共用230萬塊石頭建成,平均每塊重2.5噸。整個胡夫金字塔相當于50層樓高,塔底面積有126個籃球場那么大,體積是1萬多個教室的總和。”)
(引導:運用列數(shù)字、作比較的說明方法,說明金字塔的雄偉。)
生5:工藝精湛。(“中間沒有任何水泥之類的黏著物”“至今仍很難用一把鋒利的刀刃插入石塊之間的縫隙”。)
(引導:舉例子的說明方法。)
生6:設計巧妙。(兩個“正好”突出了這一設計的巧妙。)
②建造金字塔時的古埃及
利用前面學過的方法,篩選概括信息。
這一部分主要講了古埃及悠久的文明和取得的成就。
有哪些成就?
(建造了金字塔,在天文學、數(shù)學、幾何學、地理學等方面的成就,精湛的造船技術、采石技術、造屋技術,石窟陵墓、神廟等建筑成就。)
(2)金字塔是古埃及人的智慧的結晶,至今仍有許多未解之謎,你能搜集資料,回答課文中提出的問題嗎?(答案不,重點引導學生體會金字塔是一偉大奇跡,體會古埃及人民的智慧。)
三、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這篇課文包含兩篇短文,體裁各不相同,描寫的都是金字塔,但角度各異。從中我們可以學習到描寫一處景物的方式有很多。選擇一種你喜歡的方式,查找相關資料,試著介紹一下金字塔吧。
板書設計
金字塔
金字塔夕照(寫景散文)——金色的
五年級語文課件教案篇2
教學目標:
1.會認4個生字,會寫4個字。
2.熟讀課文,了解“買櫝還珠”的寓言故事及寓意。
教學重點:
1.熟讀課文,背誦課文。
2.了解“買櫝還珠”的寓意。
教學難點:
讓學生進行人物點評,多角度探究寓意。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我們已經學習了兩篇文言文,誰能說說我們是怎樣學習文言文的?
1.結合注釋;
2.運用所學;
3.反復朗讀;
4.聯(lián)系全文。
今天老師就來看看同學們能不能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學會《買櫝還珠》這篇短文。
二、檢查預習
1.介紹韓非子。
戰(zhàn)國晚期韓國人,是中國古代的哲學家、思想家,政論家和散文家,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后世稱“韓子”或“韓非子”,中國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2.指名學生讀課文,檢查斷句。
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為/木蘭/之柜,熏以/桂椒,綴以/珠玉,飾以/玫瑰,輯以/翡翠。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
3.糾正字音:輯 玫瑰。
三、指導自學,提出自學要求
1.讀熟課文,借助書下注解,理解文意。
2.小組內交流,互相補充。
3.能用自己的話說說文章的意思。
四、全班交流,理解文章內容
1.楚人有賣其珠于鄭者。其:代詞,他(楚人)。
2.熏以桂椒。是“以桂椒熏”,“以”是“用”的意思。 鄭人買其櫝而還其珠。其:代詞,指楚人。而:文言虛詞,這里可以翻譯為“卻、可是、但是”。
3.全文意思是:楚國有一個專門賣珠寶的商人去齊國賣珠寶,為了讓珠寶暢銷,特地用名貴的木料制作了一個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致美觀,用桂椒香料將盒子熏得香氣撲鼻,然后把珠寶裝在盒子里面。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后,就買了一個,打開盒子,把里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商人。
4.嘗試背誦課文。
五、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人物點評,多角度探究寓意。
1.爭辯:支持楚人的做法和反對其做法的理由。
怎么看待鄭人“買櫝還珠”的舉動呢?
那個鄭國人的眼睛只盯著那只精美的盒子,結果卻丟掉了真正有價值的寶珠??梢姡鍪裁词虑槎家智逯鞔?,否則就會像這位“買櫝還珠”的鄭人那樣做出舍本逐末、取舍不當?shù)纳凳聛怼?/p>
2.觀看買櫝還珠的故事。 六. 聯(lián)系現(xiàn)實,課外拓展。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買東西的話,作為消費者可以從這則寓言中得到什么啟示?假如你是個生產商,你又可以從中領悟些什么?推廣開去,這則寓言還能給我們哪些啟示?
六、學生歸納,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從買東西一直到看一個人,都要看其本質的道理。)
七、布置作業(yè)
1.發(fā)揮想象,撰寫《新買櫝還珠》。
2.查找相關出于寓言故事的成語。
板書設計:
買櫝還珠
楚人 精心裝飾
鄭人 買櫝還珠
五年級語文課件教案篇3
學情分析
本文語言淺顯,但所說明的道理深刻,富有教育意義。在引導學生理解課文所說明的做人道理的問題上,教師要注意三點:一要保證學生個體進行充分閱讀、思考和小組進行交流討論的時間。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基礎,教師作適當點撥,引導學生由內容到思想,由花生的生長特點到花生的品格,由花生的品格到做人的道理,逐步加深理解,切忌教師一廂情愿地說教。二要注重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把花生的品格與做人的道理聯(lián)系起來,突破本課教學難點,要對作者的立意有所了解,取得認同。三要尊重學生的不同體驗,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角度去體會,用不同方式表述自己的見解。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思想內容,學習花生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
2、分清課文的主次。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和難點
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落花生的特點從而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
教學過程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啟發(fā)談話:同學們,你們吃過花生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關于寫花生的課文。
2、教師板書課題,學生齊讀課題。
3、“落花生”就是我們平時常見常吃的花生,可為什么叫它“落花生”呢?課前同學們都查閱了資料,誰來談一談?
4、過渡:課文圍繞花生講了一些什么事呢?同學們讀讀課文就知道了。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標出自然段序號。
2、同桌互讀課文,互相檢查,糾正讀錯或讀破句的地方。
3、用生字詞卡片檢查認讀生字詞情況(可指名讀、齊讀、分行、分組比賽讀)。
4、檢查學生讀課文情況,指名讀指定的段落,評議讀的情況。
5、默讀課文,思考:課文圍繞落花生講了哪些事?(①種花生、收花生。②母親提議過一個收獲節(jié),并為收獲節(jié)做了準備。③吃花生時的議論。)
教師:按照課文講的這三件事,我們把課文分成三部分來理解。
三、學習課文的第一、二部分
1、默讀第一、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懂了什么,還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匯報交流。
(1)說一說你都讀懂了什么?
(2)質疑、解疑。
①“開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不說“開發(fā)”出一塊空地?
②“居然”一詞怎么理解,你能找一個和它意思相近的詞嗎?
3、指導感情朗讀。
四、布置作業(yè)
1、熟讀課文。
2、預習課文的第三部分。
第二課時
一、謎語引入。
由謎語引入課文,作家許地山有個筆名叫落華生,大家猜猜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呢?(指多名同學說)大家想不想知道原因呢?
二、學習課文
1、教師范讀課文,要求畫出重點詞語,作好記號。
2、老師今天帶來了花生,大家想不想嘗嘗,檢查生字情況。(出示動畫)
3、自由讀課文,你知道了這篇課文圍繞落花生寫了些什么?
4、對作者影響的是哪件事?
5、那天晚上,在茅亭下,他們談論花生的什么,自由輕聲地朗讀課文。
6、分角色朗讀(出示閱讀要求),其他孩子邊聽邊勾畫,他們各自認為花生的好處是什么?
7、引讀齊答,對于花生的好處(出示課件)
姐姐說:哥哥說:
我說:爸爸說:
8、其中誰的談話對“我”的影響?
9、指名讀爸爸的話,其他的同學勾畫出花生和蘋果、桃子、石榴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10、練習填空作比較。(出示課件)
11、從父親的話語中,你知道花生最可貴的地方是什么?
12、自己讀一讀討論:爸爸在贊美花生的什么精神?學生結合爸爸的談話內容談,不炫耀,默默奉獻的精神。
13、練習有感情朗讀,指多名同學讀爸爸的話。
14、爸爸僅僅在說花生嗎?爸爸教育孩子們做什么樣的人?
15、爸爸由贊美花生的可貴之處,談到怎樣做人,許地山聽懂了爸爸的話嗎?從哪兒看出來?
教師總結:許地山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他長大后埋頭苦干,默默奉獻,成為的教授和作家,他也因此取了個筆名叫落花生,這就是他筆名的由來,在抗日戰(zhàn)爭中,他為抗日奔波勞累過度而去世,年僅48歲,他的確是一位具有落花生精神的人。讓我們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讀許地山說的話。
16、許地山懂了,同學們也懂了,男孩子讀,女孩子讀
17、年幼的我是怎么理解父親的話?(為什么用落花生做筆名?)的聯(lián)系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
18、學生再次讀父親的話,根據(jù)自己的理解,判斷以下句子是否正確,并說出理由。(出示課件)
(1)、花生好、桃子、石榴、蘋果不好。()
(2)、凡是埋在地里的東西都是好的,高高掛在枝頭上的東西都是不好的。()
(3)、我們不需要外表美。()
教師總結:文課中父親用花生同桃子、石榴、蘋果相比,是僅就果實是否露在外面這一點來比較,突出花生不炫耀自己、默默奉獻的品格,并不是說那三種水果只是外表好看而沒有實際用處。
19、那么,你長大以后,準備做象花生一樣的人,還是準備做像桃子,蘋果,石榴那樣的人呢?為什么?(出示課件討論)
父親引導孩子談花生的目的是為了論人生,他贊美花生的品格也是為了說明做人應該做怎樣的人;父親教育孩子們要學習花生的優(yōu)秀品格,注重實際,不炫耀自己,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別人有用的人。)
五年級語文課件教案篇4
學習目標:
1.了解南丁格爾的事跡,理解人們?yōu)槭裁捶Q她“提燈女神”。
2.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的。
教學重點:
了解南丁格爾的事跡,學習南丁格爾無私奉獻和忘我工作的精神。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的。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
三勤四環(huán)節(jié)
教學過程:
一、定向·誘導
1.誘導
請問毋童,前幾天生病住院,你對醫(yī)院里的哪些工作人員印象最深刻?有護士,白衣天使!今天我們就來深入認識一位被人們稱為女神的白衣天使。一提到神,我們就會不自覺的懷有崇敬之心,那么,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帶著深深的敬意來學習課文《提燈女神》吧!
板題
2.定向:請大家一起來看學習目標
了解南丁格爾的事跡,理解人們?yōu)槭裁捶Q她“提燈女神”。
體會作者是怎樣通過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精神品質的。
小結:全班齊讀,我們只有把目標牢牢印在腦子里,才能便于本節(jié)課的學習。
二、合作·探究
(一)學習文章第1——4自然段
1、指名讀
2、師生評價
3、討論:
你都讀懂了什么?
南丁格爾是如何沖破家庭阻力當護士的?
她認為人生的幸福是什么?
(二)合作學習5——9自然段
小組合作讀這部分,其中最讓你感動的是什么?最讓你敬佩的是什么?用“~~~~~”線畫出來,寫下你的感受。
1、當你讀到“日夜奔忙”時,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她什么精神?
帶著敬佩之情讀這一段。
2、找出描寫醫(yī)院環(huán)境的句子,說說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
3、出示句子和畫面1:
每到深夜,南丁格爾常常提著一盞小小的油燈,在營區(qū)里一間病房一間病房地探視傷病員。她不是給熟睡的傷病員掖掖被子,就是為呻吟的傷病員換換藥。傷病員們親切地稱她為“提燈女神”。
現(xiàn)在,你知道人們?yōu)槭裁捶Q她為“提燈女神”嗎?從這個稱呼中,你感受到傷病員對她是什么感情?
你能用“不是……就是……”說一句話嗎?
4、不僅如此,南丁格爾還做了什么? (出示句子2)
南丁格爾不僅幫助傷病員解除肉體上的痛苦,還給予他們精神上的安慰.
這個句子起到了什么作用?
你能用“不僅······還······”說一句話嗎?
南丁格爾用了哪些方式來安慰傷病員?
評價小結:是啊,南丁格爾對傷病員無微不至的關懷照料下,傷病員的死亡率從50%下降到了2%,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多么了不起的成就!
5、回國后,她沒有停止奉獻,她又做出了哪些貢獻?
(三)學習10—11段
1、指名朗讀
2、說說人們是怎樣紀念這位偉大的女性的?
三、討論·解疑
學習了課文,你對南丁格爾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你還有哪些疑問?和同學一起討論問題吧。
1、課文主要介紹了南丁格爾的哪些事跡?
2、人們?yōu)槭裁捶Q她為提燈女神?
學生提出疑問,合作解決。
小結:為了表現(xiàn)南丁格爾的無私奉獻精神,作者選取了有說服力的典型事例來表現(xiàn)人物的品質,我們寫作文時要學習運用哦。
四、總結·反饋
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一定有很多的收獲,來試一試吧:
1、國際護士協(xié)會和國際紅十字會把南丁格爾的生日____月____日定為__________。
2、南丁格爾認為人生的幸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人們稱她為“提燈女神”,表達了對她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神的________之情。
五、拓展·欣賞
1、孩子們,學了這一課,你想對南丁格爾說什么?
2、人們用很多方式來紀念這位英雄,請欣賞:
塑像 獎章 10元英鎊
3、一提到5月12日,我們就會想起護士節(jié),想起南丁格爾,想起默默奉獻的白衣天使,作為一名中國人,我們更難忘這一天!2008年的5月12日,一個黑色的日子,四川汶川大地震讓我們失去了千千萬萬個同胞,無數(shù)志愿者奔赴災區(qū),無數(shù)醫(yī)護人員抗戰(zhàn)在救死扶傷的第一線,讓我們一起為這些英雄們唱一曲贊歌吧!
播放:
提燈女神——南丁格爾的贊歌(背景音樂《愛的協(xié)奏曲》)
六、作業(yè)
南丁格爾向我們展示了女性的偉大,請同學們搜集一些偉大女性的故事,再跟同學講一講吧。
板書設計:
提燈女神
南丁格爾
無私奉獻 忘我工作
五年級語文課件教案篇5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積累語言。
2.通過細讀課文,理解文章的寫作順序,把握文章的思想主題。
3.結合討論課后兩題,理解課文的寫作方法。
4.教導學生認識到信任與真誠的重要,從而使他們懂得在生活中要互相信任他人,以誠待人。
教學重、難點:
教導學生認識到信任與真誠的重要,從而使他們懂得在生活中要互相信任他人,以誠待人。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如果某個城市出現(xiàn)了首家“無人超市”,即無人導購,無人收款,請你猜測,可能會出現(xiàn)哪些狀況?
今天我們即將學到的是一篇去無人看管的桃林摘桃、付錢的故事。
二、學習:
1.自讀課文;
2.用簡短的話說說自己的初步感受;
3.一個告示就可以引導人們去桃林摘桃,真有趣,再讀課文,圈劃出文中描寫“告示”的有關詞句;
4.按以上提示分段;(按事情發(fā)展順序分為三段)
5.積累文中的生字、新詞。
5a.用比較形近字記字形的方法熟記:沁、脾、饞、涎、掏;
5b.用理解字義的方法記憶:婆、吠;
5c.成語練說:沁人心脾、饞涎欲滴、小心翼翼。
三、作業(yè):
熟讀課文,理解“信任與真誠”。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的“告示”把人引向了什么樣的地方?
(學生應該會出現(xiàn)以下兩種答案:a、把人們引向了果園,自己動手采摘果實;b、把人們引向一個樸實又真誠的地方,即一個互相信任的崇高境界。)
二、學習:
1.自讀全文,看看文中哪些地方寫出了人與人之間的信任與被信任?
2.討論交流:
2a.“告示牌”——引導人們準確無誤的來到桃園;
2b.“桌上留言”——主人不擔心人們摘桃子后不付錢或少付錢;
2c.“無人看管的錢箱”——主人不擔心有人將錢箱拿走;
2d.“我掏出錢包”——主動付錢;
2e.貓狗訓練有素,熱情好客;
(對以上這幾點,學生可能很難理解。因此,在熟讀文中描寫關于貓、狗動作、神態(tài)的語句后,引導學生思考,正是由于主人的熱情好客,貓和狗才能如此乖巧,如此熱情,處處與人為善,相信到來的每一位客人。這種描寫是“側面描寫”,略舉熟知的“側面描寫”的文章)。
3.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4.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感受信任與被信任的喜悅;
5.學習文章運用“第一人稱”寫作的方法——寫自己經歷的事,用第一人稱敘述。文學創(chuàng)作里的“我”,“我”往往不是作者,而是里面的一個重要人物。
三、作業(yè):
用第一人稱的手法寫一篇歌頌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文章。
五年級語文課件教案篇6
《我的心愛之物》
教學內容:這次作文的要求是寫自己最心愛的一種東西。要講清楚它的特點,抓住這個物品的外形特點、來歷以及你覺得‘心愛”’的理由寫清楚。由這一東西產生的聯(lián)想,能夠讓別人讀了你的文章體會你的思想感情。
學情分析:學生都有自己的心愛的東西,也都有自己的喜愛之情。也會由此而產生聯(lián)想。但要把它表達出來卻有困難。不容易把它寫清楚。所以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指導,仔細觀察,展開想象,寫出感情。
知識和能力目標
1、本組學習了聯(lián)想的的寫作知識,再這次作文中要得到應用。
2、鞏固本單元的的寫作知識。
過程和方法
1、課前讓學生找到自己喜愛的東西仔細觀察寫好初稿。
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初稿,找出范文,利用事物投影,引導學生分析評講文章。
3、學生分組修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態(tài)度。
2、善于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
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1、重點:指導學生仔細觀察。
2、難點:引導學生展開聯(lián)想。
教具準備
1、作文描寫的事物。
2、例文兩篇。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
同學們,愿不愿意將自己心愛的.東西與他人一塊欣賞?那就把你寫的文章拿出來吧。
二、導入新課,明確要求。
1、同學們的手稿我都看了。我覺得同學們寫得都不錯。象劉靜、侯美燕、姜少丹、王路、周玉珊等同學尤其突出。但是我也發(fā)現(xiàn)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1)命題不好,有的同學是這樣命題的:寫自己新愛的一種東西你認為好不好?
(2)字、詞、句存在的問題,每個同學的作文中都存在,需要認真修改。
(3)沒有達到這次作文的要求。
2、同學們記得這次作文的要求嗎?
師出示要求:
(1)寫自己心愛的東西
(2)寫清特點
(3)寫出聯(lián)想
①師出示學生帶來的玩具課件:玩具米老鼠(讓學生觀察)。同學們喜歡它什么?請學生回答。
生答:耳朵特別大,象兩把大扇子,它笑咪咪的,心里一定有高興的事等等
師導,有個同學根據(jù)這個玩具寫了一篇作文。
②出示課件:《我心愛的米老鼠》
要求學生輕聲閱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思考一下,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作文的要求沒有?
小組討論。
師請學生回答,并結合要求具體談一談小作者是怎樣達到要求的。
生:寫清了米老鼠的特點,寫出了喜愛之情,聯(lián)想好等等
師小結:這篇作文為什么寫得好?請學生回答。因為這篇作文符合這次作文寫作的要求。所以這是一篇成功的習作。
③師出示課件:《小鬧鐘》病文
要求默讀作文,結合本次作文的要求,進行討論,說說這篇作文達到了這次要求沒有?請學生回答。
生答:沒有聯(lián)想,沒寫清特點等等
同學們能不能把這篇作文修改成一篇符合要求的作文?發(fā)給學生作文材料。
分組修改。把修改的《小鬧鐘》的作文放在實物投影上講給同學們聽。
3、師小結:根據(jù)剛才的評改,同學們有沒有信心改好自己的作文?朗讀自己的作文,看看自己的作文存在什么問題?
學生回答自己作文中存在的問題。
生進行修改。
師巡回指導。
生交流修改情況。
4、請同學們談這次作文的體會。
師結:作文是修改出來的,只有反復修改才能成就一篇好文章。
三、作業(yè):繼續(xù)修改,謄清。
五年級語文課件教案篇7
教學目標:
1.知道自己是中國人,知道我國的國名和首都。
2.尊重國旗、國徽、國歌。升國旗、唱國歌時要立正、敬禮。
3.激發(fā)學生愛祖國的情感。
教學重點:
認識國旗、國徽,尊敬國旗、國徽,會唱國歌。
教學難點:
讓學生懂得為什么要尊敬國旗、國徽,怎樣尊敬國旗、國徽。
教學過程:
一、認識祖國
1.老師講授“祖國”的概念,用學生已有的“母親”概念入手去理解祖國的概念。
2.祖國在哪里:用地球儀讓學生知道祖國的大體位置。
二、讀熟并記住三句話
1.教師教讀三句話。
我是中國人。
我國的國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我國的首都是北京。
2.通過指名讀、小組讀、全體讀、比賽讀、比賽背誦等形式,讓學生熟記這三句話。
3.播放祖國__、長城、長江、黃河、珠穆朗瑪峰等圖片,讓學生感到祖國的偉大與美麗。
三、認識國旗、國徽
(一)認識國旗
1.出示國旗圖片。
2.從色彩、形狀、圖形等方面引導學生觀察國旗,并說一說。
3.講解國旗的紅色和五顆五角星所代表的意義。
4.畫一畫國旗。
5.欣賞圖片,說說在哪些地方出現(xiàn)了國旗,你在哪些地方還看到過國旗。
結論:國旗代表國家,我們要尊敬國旗。
(二)認識國徽
1.欣賞國徽圖片,從形狀、圖案、色彩等方面說說國徽是什么樣子的。
2.教師講解,讓學生明確:__象征中國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不屈的民族精神;齒輪和谷穗象征工人階級與農民階級;五顆星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團結。國徽也是國家的標志,我們要尊敬國徽。
3.在哪些地方見到過國徽?(圖片展示、學生議論)
四、學唱國歌
1.教師介紹國歌。
2.教師教讀國歌歌詞。
3.播放國慶節(jié)升國旗唱國歌、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全體起立唱國歌、奧運會體育健兒奪冠唱國歌等視頻,讓學生跟著學唱。
4.課堂展示唱國歌。
五、參加升國旗儀式
1.為什么要舉行升旗儀式。
2.觀看視頻:__升旗儀式。
3.閱讀并討論課文16頁,知道升國旗時要立正、敬禮。少先隊員行隊禮、軍人行軍禮、一般人行注目禮。
4.教師示范立正、行注目禮,學生互相學習、規(guī)范行為。
六、課堂小結
回顧本課內容,歌唱國歌。